医药品行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品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品行业分析

医药品行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 战略分析;波特五力模型;一体化;多元化

清华紫光古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湖南古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础上经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2000年9月2日重组控股更名的上市公司,总资产6.36亿元,净资产3.75亿元,总股本2.03亿股。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依托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集团雄厚实力,以“清华科技、关爱人生”为宗旨,瞄准“高科技、专业化、国际化、平民化”的企业定位目标,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完美结合,争当民族药业的巨子。

一、利用波特五力模型的行业环境分析

根据波特教授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对于产业结构的分析,集中在五种竞争力的分析上。相对应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如图1所示)对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进行分析,就可明确与这些竞争力量相比较后该企业的优势与弱势,以及企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和定位决策,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稳步发展。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清华紫光古汉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西药制剂生产企业之一和中南地区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人血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属于国家特批生产的范畴,在中南地区基本属于垄断。以古汉养身精为代表的滋补养生中药产品面临的对手相对较多,比如九芝堂制药,汇源集团等,其产品功效与清华紫光古汉集团的产品虽然不是完全一致,但都属于养身产品。从品牌与知名度来说都对其构成一定的威胁,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强的对手。

2.替代品的威胁。西药与药剂的替代品几乎没有,用于养身滋补的中医药产品的替代品可以说比较普遍。由于只要具有保健效果的产品都可以算做它的替代品,比如说现在泛滥的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材等。由于国家监管不力等原因,许多保健食品与器材夸大其功效,甚至误导消费者把保健食品当成药品购买,从更大程度上威胁到了养身滋补的中医药产品。

3.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由于受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认证体制的限制,进入制药行业的门槛很高。药品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药品从研发、实验、再到批量生产,需要非常长的周期,这从侧面加大了潜在进入者进入医药品行业的困难。

4.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能源与原材料方面来看,制药业尤其是中医药行业需要的主要能源是水、电、煤。这些都比较容易获得。原材料方面则竞争比较激烈,制药所需原材料不仅只用于制药,也可以用做其他用途,竞争十分激烈。也就是说,医药行业的原材料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强。从人力资源上看,制药行业主要需要制药专业人才,这方面的人才供给在国内还比较充足,人力资源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弱。

5.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于西药与药剂,很多属于处方药。购买者一旦需要就必须购买,很难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中医药大多属于保健药品,购买者选择的范围很广,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古汉养身精系列已经畅销多年,有一大批固定的购买者,他们定期服用,对产品忠诚度很高,讨价还价能力比较低。

二、一体化战略分析

清华紫光古汉药业集团一体化战略主要是集中在中药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上。集中表现在中药产业链的衔接上。

药品原料种植 药品生产药品加工 药渣处理

图1中药产业链

制药企业一般只有二三环节,清华紫光古汉药业却做了纵向一体化的延伸:

首先,是在药品种植方面。上文曾提到药品原料的供应方面的问题,企业自己种植所需原料不仅可以减少成本、保证原料的及时供应,更可以保证原材料的品质,保证了药品的质量。目前,清华紫光古汉药业已经建立了吉林人参基地、张家界黄芪基地。2008年,由省政府投资兴建十万亩药材基地,目前正在进行选址工作。

其次,在药渣处理方面。药品生产后遗留的药渣一般都被处理掉了,浪费了还遗留在残渣中的药用成分,清华紫光古汉药业看中这一点,加大研发力度开发药渣的用途。经实验发现,药渣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制成颗粒剂,可明显提高动物的食欲和抗病能力,古汉药业与农科院合作研究利用药渣培育菌类。目前,在药渣的再利用方面,清华紫光古汉药业还只处于小批量实验阶段,但是,这一项目前景广阔,很可能成为企业今后的新盈利点。

三、多元化战略分析

为了减少风险,盘活现有资产,清华紫光古汉药业除了医药产品,还投资许多别的产品。比如净水系列包括饮水机和古汉山泉的桶装饮用水;保健食品系列,由于生产条件和质监标准要比药品低得多,保健食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有利于开阔市场;保健器材系列与美容美体系列,包括一些器材和化妆品等等。集团的多元化战略涉及了多个行业和领域,看似欣欣向荣,其实其大部分产品,如古汉山泉和美容美体的化妆品,都是外包给专门的厂家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打着紫光古汉牌子的贴牌货。一旦这些产品出现问题,将会危及到企业医药产品的信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集团应建立自己专门的职能部门或事业部发展这些多元化产品,又或是收购或合并专门的企业产家进行生产。否则,多元化战略不但不能减低风险,反而会带来潜在的危机。

四、合并战略分析

2000年,国内著名的高科技企业清华紫光集团进军医药品行业,收购了古汉集团部分股份。紫光古汉集团是由清华紫光集团与古汉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大型医药经营企业,它高度整合了清华紫光集团和古汉集团在生物制药板块的品牌、产品、渠道、资金等各方面优势,创建了一个以中医药文化为传播依托的高水平营销平台,并打造出了一条全新的医药经济产业链。但是,高科技与传统制药的结合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清华紫光集团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管理层都是来自清华大学,“书卷气”比较重。而土生土长的国企古汉集团明显与其格格不入,从北京下派到湖南的集团新领导层一上台就几乎让古汉集团老领导班子全数集体下岗。直接导致合并以后企业一度无法正常运作,后来只有再度启用老领导。不仅如此,由于多方面的磨合问题。2000年~2007年,合并之后的紫光古汉没有几乎没有招聘人员。导致的重大问题是在若干年以后,企业必将面临人才断档的尴尬局面。这些由磨合带来的问题必将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对策与建议

首先,通过对该企业现有情况的分析和目前战略的研究,发现企业由于刚刚合并的磨合及阶段走出,企业目前还是应致力于本身的产品,以扩大销售额和市场为其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发现,企业的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应该制定成辅助战略。

其次,据资料显示,企业产品不管是中药、西药还是血液制品,其主要市场都集中在湖南省,占到70%左右,其他市场也都是周边的省份,扩大国内市场和开扩国际市场才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最后,“争当民族药业的巨子”,需要在依靠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需要大批的科研技术人才。近些年企业出现人才断流的现象,应马上引进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倪成丰.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分析.商业流通

医药品行业分析范文2

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的比较分析

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是指关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机关的设置、领导从事关系、检查权限分配及其运行模式。具体来说,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由谁来检查”。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在整个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方针能够有效执行的组织保障。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对于降低行政检查成本,提高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效能,有效预防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国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中国从2004年9月开始采用“分段检查为主、品种检查为辅”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将食品链分为几个阶段,按照一个阶段由一个部门检查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消费环节行使检查权。除了划分不同行政机关的食品安全检查权限以外,为加强不同行政机关之间的业务协调,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了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于2010年2月6日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食品安全信息、研究部署和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2010年12月6日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开始纷纷设立地方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地方的议事协调机构。(二)韩国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韩国采用多元化的食品安全检查体制,主要根据食品的种类(种植养殖)以及食品生产的各个阶段(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进出口)进行划分。中央一级的食品安全检查机关有企划财政部、农林水产食品部、教育科学技术部、知识经济部、保健福祉部、环境部、农村振兴厅、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等八个部门。从这八个部门的权限分配来讲,具有分段检查的特点,但是仍有一些职权是交叉的,如针对进口畜产品的检查,由农林水产食品部负责进口、加工、流通阶段的检查,由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负责消费阶段的检查。而在实践中流通和消费阶段是很难完全加以区分的,这时就出现检查权限交叉,相互“扯皮”的现象。为了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与协调,韩国于2005年3月成立了隶属于国务总理的国家食品安全政策委员会。食品安全政策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其他八个食品安全行政检查机关的业务。根据韩国《食品安全法》第8条的规定,食品安全政策委员会由包括委员长在内的20名以内的委员构成。其中委员长由国务总理担任,委员由8个中央行政机关的长官、国务总理室长、国务总理委任的关于食品安全等的学识和经验丰富的人员构成。由食品安全政策委员会作为专门的协调机关,统一协调食品安全行政检查工作,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系。从地方的情况来看,随着1995年地方自治团体的出现,从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自治团体的食品安全的执行任务包括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任务如表1所示达到99.9%。通过上述做法,明确了中央和地方食品安全管理权限,使中央食品安全行政机关从纷繁复杂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业务中摆脱出来,集中资源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解决全局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地方自治团体的食品安全管理得到了强化,有利于其集中力量去实施具体的行政检查,保证中央行政机关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在地方贯彻和实施。

(三)比较分析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中韩两国都采用中央和地方二元化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不同点是中国采用“以分段检查为主、以品种检查为辅”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体制,即针对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分别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行使检查权;而对于农产品采用品种检查的体制,即由农业管理部门负责。韩国食品安全行政检查权限根据相关食品行业和食品以及检查阶段加以区分,即采用多元化的行政检查体制。在加强不同行政机关之间的业务协调方面,中国由国务院设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韩国通过设立食品安全政策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一方面避免了重复检查以及业务上的摩擦,从而提高了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效率,加速了食品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另一方面使不同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机关之间相互通报并尊重各自的检查结果,从而做到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的共有,使不同的食品安全行政检查机关形成检查合力,共同致力于确保食品安全。

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方式的比较分析

实践中,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主体主要是食品安全行政机关,但是“政府监管会出现行政权力的配置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从而导致在食品监管方面出现执法空白或重复执法”。[6]另外,政府也很难对所有的食品实施有效的检查,因而除了食品安全行政机关以外,需要食品行业的自律,更需要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一)中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方式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检查。国务院在2012年6月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调动行业企业、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中国的《食品安全法》从三个方面规定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检查:一是对食品安全执法活动提出建议和批评。二是通过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信息的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食品安全问题有奖举报制度。各个地方结合本地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力度。例如,各个地方陆续出台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有效调动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也促进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二)韩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方式近年来韩国的食品安全检查领域不断扩大,相反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组织有缩小的趋势,因而韩国构建了国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检查的机制。韩国《食品卫生法》规定了消费者食品卫生监视员制度。韩国《食品卫生法》第33条对担任消费者食品卫生监视员的资格、职能以及消费者食品卫生监视员资格的解除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食品医药品安全厅长,市长(指的是作为韩国广域自治团体的特别市和广域市的市长)或道知事,市长(指的是作为韩国基础地方自治团体的市长)、郡守、区厅长在为进行食品卫生管理而登记的消费者团体的职员中可以委任相关团体的负责人推荐或具有关于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的人为消费者食品卫生监视员。消费者食品卫生监视员的职责主要是检查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卫生管理状态、流通中的食品等是否符合标准、食品违反虚伪标示或扩大广告规定时,向相关行政机关申告或提供相关资料、向食品卫生监视员的食品检查提供支援等。消费者食品卫生监视员如果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出现了违法行为,食品医药品安全厅长,市长或都知事,市长、郡守、区厅长应解除其职务。此外,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2008年4月市民食品安全行政检查请求制度在首尔首次试运行,并于首尔食品安全条例正式实施时全面实施。首尔市民10名以上联名或者学校、孩子之家、企业等集团给食所的营养师认为在大型商业中心、超市、学校周边等销售的食品有安全隐患的,可以向市民食品安全请求审查会提出食品安全检查请求。市民食品安全请求审查会应在7日内对食品进行检查。行政机关可以通过120客户服务中心或者以网上或书面方式接受请求,通过回收食品、检查及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处理。检查结果确实发现食品有安全问题时,相关食品经营主体会受到行政处罚,提出食品安全检查请求的市民可以获得事先定好的最高1 000万韩元的赏金。(三)比较分析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韩国更加注重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检查,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可操作性很强,实践中的运行情况良好。韩国《食品卫生法》专门规定了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资格、具体职能以及资格解除等内容。韩国《食品安全基本法》专章规定了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途径、保护措施以及奖金的支付等内容。而中国虽然也已经认识到加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检查的重要性,但是从立法上来讲,关于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规定比较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在实践中也未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的机制。

中国借鉴韩国食品安全行政检查制度之思考

医药品行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日本保健食品 云南道地中药材 启示

一、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前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养生保健,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通过讲究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药膳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可以说药膳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保健食品。

中国现代保健食品发展起步较晚,80年代才成立了中国保健食品协会,逐渐有企业开始生产保健食品,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蓬勃发展的趋势,涌现了一大批知名保健食品企业如太阳神、娃哈哈、巨人、三株等。但是由于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商品质量问题频现、企业存在虚假宣传等现象使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失去信任导致了保健食品市场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滑铁卢”,一大批保健食品企业宣告破产。而自199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保健食品行业制度规定后,保健食品行业又进入了新的一轮高速发展期,到2000年,企业数量和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是随着由于“核酸风波”使得专家和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受到媒体及社会的怀疑,保健食品行业再次遭受信用危机。珍奥核酸胶囊等六种保健食品因为涉嫌夸大宣传受到卫生部的通报,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保健食品行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迅速占领了保健食品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中国保健食品企业又一次受到了巨大威胁。

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现如今的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主要有三类保健产品:第一类为初级保健食品,主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产品,如虫草、燕窝、蜂产品、螺旋藻等;第二类产品为生理调节功能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基础,如脑白金、太太口服液、黄金酒等;第三类产品为功效成分明确,临床效果肯定的保健食品,如辅酶Q10、大豆异黄酮、DHA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工作压力,食品安全等问题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已经使很多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国家对于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导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保养,并且愿意在健康管理上进行资金投入,健康产业进入到飞速发展时期,保健食品作为健康产业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再一次受到人们强烈的关注,保健食品市场也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日本保健食品市场分析

日本的保健食品最早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以百货公司的健康食品经销部门及相关公司为中心,成立了全国健康食品协会总会,市面上开始流行保健食品。到1971年厚生省颁发了《对保健食品的指导与取缔的通知》,成为了最早日本政府关于保健食品的规定。可以说几十年来日本的保健食品市场一直是走上向趋势。即使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期,保健食品市场依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成为日本经济低迷时少数的几个继续发展的产业之一。近十年来日本保健食品市场每年约以10%左右的增长率上升。保健食品已经普及深入于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日本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天然健康产品市场,其研发和市场趋势代表着世界健康产品发展的潮流。

在日本的保健食品市场中,产品大多指增进健康、补充营养,保持健康的颗粒状、粉末状或胶囊状等近似于药品的食品,其中销路较好的是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多种维生素类食品。而自日本厚生省提出“改善疾病对策”以来,在大众媒体宣传指导下,保健食品的销售就转向以防痛、改善血流、改善视力等为主。其中日本癌学会声称具有防癌功能的蜂胶、蓝藻、大蒜、灵芝、食用菌、石榴提取物等原料制成的新型保健食品成为市场新宠,倍受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的日本消费者喜欢。

鉴于医疗费用的上涨和人民预防疾病意识的增强,日本政府大力推广“无病预防”政策。2001年的《医疗制度改革大纲》指出了包含疾病预防的推进和法理的环境整治的必要性;而且2002年的《生物工程战略大纲》里与医疗、医药品、微生物、生物加工相并列的功能性食品、生物农业在重点投资的对比上有所提高。因此日本企业在保健食品研发技术上十分先进,原材料深加工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大大提高了保健食品的保健效果和食用口感,并且食用方便,不需要费时炖煮,只需加水冲食或开袋即食。这也使日本保健产品在国际上也受到了认可,尤其是受到了我国人民的青睐。据统计,日本医药保健用品已经成为中国游客购物排行之首。

三、云南道地中药类保健食品现状

云南省有悠久的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例如:三七野生变家种已有200多年,发展为驰名中外的重要中药;100多年前引种栽培的当归,已经发展成为云南的道地药材。三七、天麻、石斛等中药材在全省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86万公顷,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这些药品有的是云南独有技术,有的是云南独有的道地原料,都是云南名副其实的“云药”。天麻被广泛应用于药、食、保健等诸多方面。天麻不但是一种药材,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各种实验研究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天麻素,具有抗癫痫、镇痛、镇静催眠、延缓衰老等作用,同时对于治疗头痛眩晕、改善心血管和微循环系统也有着显著的作用;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熟品具有补血、和血之功效。被誉为血症良药、伤科要药。已被国家列为贵重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医药大辞典》等书籍中都对三七作了充分肯定性的记载,由于三七的有效活性物质高于大多数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学家称为“参中之王”。同时三七在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也有重要功效,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改善心肌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最早记载见于《神农百草经》。石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石斛碱和多糖、双苄酚类等物质。石斛以茎入药,将铁皮石斛的嫩茎扭成螺旋或弹簧状,晒干,商品名称为枫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斛对心脑血管疾病、多种癌症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同时石斛还有清咽利噪、养肝明目、活血化瘀等保健功效。

四、启示

如何将云南优质的道地中药类保健食品进行包装推广,销售至全国乃至全世界,或许日本保健食品的发展能够给云南保健食品企业一些启示。

首先,加强产品研发,提高深加工程度。通过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改善口感,使食用更加便捷。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企业更在乎产品的推广,所以用于新产品研发的费用并不是投入的重点,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企业平均用于研发的费用占其销售额仅有1%,是日本保健食品公司研发费用的0.53%;但保健食品行业的广告费高达销售额的30%以上甚至更多,且虚假宣传现象严重。

其次,整顿云南道地中药类保健产品市场,对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管。对各大旅游景点所售卖的中药类保健产品市场进行监管,对价格虚高,强买强卖,夸大效果宣传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整顿,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

最后,注重企业品牌打造,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和产品宣传不是一味的进行效果的夸张宣传,而是应该注重企业口碑的打造,树立企业品牌,先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以虚假宣传诱导消费、以强势广告赢得市场、以礼品定位牟取暴利、以短期行为毁坏消费者信心,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上周而复始地重演着这一幕,纵观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一个个曾经“光彩照人”的“精品”大都寿命不长,不久便销声匿迹。一味的夸大效果,只能使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心屡受重创,最终让企业失去整个市场。

参考文献:

[1]肥後春男.日本保健品市场最新状况与发展前景[A].营养与健康促进论坛[C],2006.

[2]张中朋,岩泽信夫,刘秀芬,刘张林.中药保健品输日特点及日本健康产品市场简介[J].中国现代中药,2007,(10).

医药品行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辽宁省;健康产业;机遇;挑战;应对

中图分类号:F426.8

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健康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加以重点扶持。近年来,辽宁省健康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可以说,辽宁省发展健康产业,既存在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机遇

目前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已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具体因素包括如下几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被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为此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8%左右。

生物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早在2009年,国务院便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将生物医药列为医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又明确地把生物医药列为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共有32个:包括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与民族药、生物分离介质与药用辅料等制药子行业的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共18个;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医用检查检验仪器、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等医疗器械子行业的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共14个。

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十二五”时期,国家计划投入400亿元,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将再投入750亿元资金进行扶持。据此计算,“十二五”开始的未来十年间,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扶持资金总额将近1200亿元[1]。国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既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辽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为辽宁省健康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新医改推行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相关改革政策连续出台,尤其公立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以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广泛覆盖,不仅使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辽宁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医改以来,辽宁省共支持了9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辽宁城镇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120万人,参保率94%,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70%和70%;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2]。

新医改及其相关政策的实行与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辽宁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原动力。一方面,政府通过大幅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会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医改政策的实施,也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预期,从而拉动健康市场的消费需求。

(三)经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人口老龄化加剧,为辽宁省健康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与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关注健康问题。健康需求是一个相对刚性的市场需求,当慢病增加、亚健康蔓延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并非仅仅是保健意识、“治未病”观念与养生理念的变化,而且也是医疗需求与保健需求的变化。即一方面,会因经济条件的改善而产生大量的个性化非基本医疗服务,使医药健康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进一步扩大,推动非基本药物器械的加工生产;同时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拓宽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给营养保健品业、商业医疗保险业等健康服务产业带来无限商机。

目前,辽宁省65岁及以上人口457.3万人,占总人口的10.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预测,到2039年,辽宁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以上[3]。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老年人群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总量日益增大,使健康养生、健康体检、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等相关产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面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老年人对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要,不仅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会在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与自身产业基础优势,使辽宁省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

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但作为工业大省,依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底蕴,在健康产业发展上,却有着基础较好与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尤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辽宁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建设健康产业园区,不断搭建健康产业发展平台,从而为辽宁健康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9-2011年的3年间,辽宁医改总投入达到334亿元[2]。巨大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推进全民医保、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方面。除此之外,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十一五”期间,辽宁省还每年拿出2000余万元投资于重大科技攻关专项[4];而在健康产业园区建设上,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做出举全省之力加快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推动下,各市地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相继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通过加大生物医药的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予重点支持。这样,就使辽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工业基础与中医药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辽宁健康产业在有利的发展平台上能更健康地发展。

二、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辽宁省健康产业虽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来自国际健康产业市场竞争的外部挑战

健康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普遍超过15%[5]。国外健康产业发展迅猛,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产品研发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严重威胁中国的健康产业安全。目前,“国外健康产品在中国市场以7%的品种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5]。从辽宁健康产业市场看,最严峻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生物制药业与医疗器械业两大产业领域。

在生物制药产业领域,辽宁医药市场面临跨国药企的激烈竞争。近年来,辽宁医药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难,而老产品市场则受到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辽宁省生物医药市场已出现逐渐萎缩的态势。一方面是医药创新成果适应不了生产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企业买不起国外药物研发技术,买了转化成产品也难。现在,省内各开发区都在紧锣密鼓地建厂房,搞GMP改造,但却面临着可投产的品种太少和企业开工不足的危险[6]。

在医疗器械产业领域,由于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中,基本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几家跨国企业垄断,因而,虽然辽宁有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的科技研发优势,但目前辽宁医疗器械仍然主要以进口为主,进口医疗设备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基本为高端医疗设备。而出口企业多是为国外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提供配套零部件和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端设备,自主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不强[7]。2012年,辽宁医疗器械出口持续负增长,全年完成出货值21.8亿元,同比下降0.5%[8]。

(二)来自国内健康产业市场的省际竞争挑战

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后,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把医药产业作为重点或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引导,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省际间的竞争压力。

虽然,辽宁省中药及生物制药产业在全国优势明显,医药产业总量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发展的相对速度却逐年下降,落后于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省际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发展形势十分紧迫。

2011年,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河北等省份,医药产业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1600亿元以上。山东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761家,17家进入全国医药百强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691亿元,2015年目标为3800亿元。上海、浙江、江苏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外资企业联手打造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飞速发展。而辽宁省医药产业在2011年,销售收入仅为680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4.5%。近年来,辽宁省医药工业在全国排名第10位,与辽宁省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6]。

(三)来自辽宁省健康产业竞争劣势的内部挑战

辽宁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还有诸多不利的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健康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医药产品竞争力较弱;高端科技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

目前,在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仍然缺乏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就全行业来讲,进入全国百强企业只有3家,而且比较靠后;号称百亿集团企业仅有1家,而且经济形势还不太景气;超10亿元内资企业只有9家,其中包括较大型的外商投资企业5家[6]。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也导致辽宁医药市场缺乏优秀名牌产品,极大地影响了市场占有份额。例如,辽宁省乳癖消、沈阳红药、木鸡冲剂等大宗中药产品,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上,还不完全符合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尚未合法进入国际医药市场。辽宁医药市场的一批老品种,不仅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而且甚至面临被迫退出市场的危险。

如何科学地发展辽宁健康产业,做大做强医药企业,尽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打造辽宁医药品牌,不仅是辽宁健康产业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来自于自身的挑战,而且也已成为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发展辽宁省健康产业的主要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发展辽宁省健康产业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转变发展理念

目前,辽宁省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在延续,第二产业仍为带动辽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首先转变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发展健康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意义。只有顺应时势更新发展理念,才能制定出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的科学的应对举措。

(二)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需要辽宁省偏重投资的需求结构必须优化调整,但改变偏重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摆脱所谓投资“依赖症”,则不能失去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即在保持辽宁经济发展特色前提下,仿效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通过依靠第三产业,来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于健康产业兼跨第二、第三产业,并且辽宁健康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其自身产业基础与发展优势,未来的健康市场需求前景也极为可观。因此,发展辽宁健康产业,必须依托发挥辽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以走特色发展道路为引领,不断出台相应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健康需求是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一个相对刚性的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近年来,辽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持续增长,而经济条件改善下所产生的健康保健需求,已经形成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并且,辽宁省自1995 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后,老龄化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线。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变化,必然带来预防保健、健康体检、家庭健康护理等新的市场需求。所以,发展健康产业对拉动辽宁健康市场消费需求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问题关键是如何释放健康消费需求。释放健康需求以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基本前提。只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才能释放拉动相对刚性的健康市场消费需求。

(四)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

健康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万亿市场,只有加强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才能在严格规范与科学引导下,不断永续健康发展。从辽宁保健品产业发展现状看,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缺位错位等方面。例如在沈阳,经营保健品店只要在食药监局备案登记、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即可,而不再需要卫生局负责审批的养生保健行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经营保健酒类产品,则更是处于监管盲区。可以说,辽宁保健品行业乱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落后。同时也表明,加强科学引导、进行立法规范、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已成为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国锋.十二五400亿十三五750亿 国家投重金扶持重大新药创制[N].中国证券报,2012-06-29.

[2]一轩.辽宁医改:三年投入334亿 公共卫生服务“不差钱”[EB/OL]. (2012-03-22).http://.

[3]史楠,刘柏霞.健康老龄化与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09 (12).

[4] 科技部网站.辽宁省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EB/OL]. (2007-07-24).http://.

[5] 中国食品科技网.中国健康产业现状分析[EB/OL]. (2013-01-15).http://.

[6]陈明山.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EB/OL].(2013-01-15).http://.

医药品行业分析范文5

“尽可放心,我们已采购并储备了400多万支禽流感疫苗。”当《新财经》记者致电北京市农业局了解北京地区防疫情况时,还没等听清问题,刘亚清副局长已向记者报出上述数据。据其介绍,400多万支禽流感疫苗并不包括部分郊县区的采购情况,而大量的疫苗还将源源不断购入。

这些疫苗的供货方几乎全部来源于一家企业――中牧股份(600195)。在全国,中牧股份禽类疫苗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为30.3%,居第一,并且是2月以前国内获得批文定点生产禽流感疫苗的两家企业之一。一场意外之“喜”,能够多大程度改变其投资价值?

获益禽流感

2004年1月27日,继韩国、日本、香港、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广西隆安县丁当镇发现了中国首例高致病性禽流感,并迅速传播。截至2月22日,我国内地确诊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市有46个,分布在16个省份,另有1处疑似。

危机也预示着商机。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目前家禽年出栏83亿只,存栏47亿,共130亿只;按照防疫要求,每只家禽每三个月需要注射一次禽流感疫苗。若全国推行强制防疫,不包括鸽子等飞禽,理论上应产生年224亿羽的禽流感疫苗的需求。尽管现在只是疫区强制注射,但据禽流感防治办公室宣传组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由于疫情警示,2004年禽流感疫苗已纳入政府采购计划和或增加防疫拨款。

2月之前,国内定点生产禽流感疫苗(获得批文)的企业只有两家――中牧股份旗下的郑州药械厂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其中郑州药械厂年产畜用和禽用生物制品30亿头(羽)份。虽然目前又有内蒙古金宇集团(600201)旗下的内蒙古生物药品厂和江苏、山东、辽宁等7家企业接到农业部通知生产禽流感疫苗,但只是在准备阶段,最快也得3月份开始生产。

禽流感在中国内地出现不久,2004年2月4日、2月lO日,中牧股份分别接到农业部两份文件,郑州药械厂及公司持股50%的南京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被紧急安排为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定点企业。后者另50%的股权由法国梅里亚公司拥有,每年可生产44.4亿羽(份)家禽疫苗。

中牧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张菁桦告诉《新财经》记者,公司以前销售的禽流感疫苗并不很多,但近期已向全国27个省大量供应禽流感疫苗,工厂在加班加点组织生产。

国泰君安分析师瞿永祥预计2004年1月中牧股份禽流感疫苗销售量预计可达1亿羽份(2003年全年销售量约为2亿羽份),新建的GMP厂房即将投产,预计2004年禽流感疫苗销售量在10亿羽份以上。按0.1元/羽份计算,2004年仅禽流感疫苗销售额可达1亿元以上,禽流感疫苗成为公司2004年业绩回升的一大亮点。

据中牧股份年报,该公司2002年总共销售了115亿羽禽用疫苗,市场占有率为30.3%。而今后禽流感疫苗的销售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申银万国农业分析师赵金厚在2月初发出的一份报告中预计,仅2004年1月,中牧股份禽流感疫苗销售量即可达到1亿羽份,接近2003年全年销售量约一半,新建的GMP厂房即将投产,禽流感疫苗将成为公司2004年业绩回升的一大亮点。国泰君安分析师瞿永祥则表示,中牧股份禽流感疫苗的叭肖售量从过去的100箱左右,增加至300多箱,估计单单禽流感疫苗就会为公司创造5000万元以上的净利润,该公司2004年每股收益有望达到0.25至0.30元。

掣肘之处

2004年“遇喜”,但是中牧股份2003年的经营实无太多亮点。据申银万国的赵金厚分析,影响该公司2003年业绩的一是“补货”――公司以前年度已经拿回国家有关疫苗拨款,但实际疫苗并没有发给相关用户,主要为口蹄疫疫苗,所以,2003年生产的部分疫苗要用于“补货”,会令销售收入减少;此外,公司还要在财务上对一些投资损失、坏账准备等进行“计提”,修补“窟窿”。

据2003中报披露的数据,中牧股份拥有联营企业及控股子公司23家,涉及饲料、生物制品、生化产品、维生素生产、房地产、证券、风险投资等众多行业,其中仅风险投资类公司就投了3家。这些被投资公司遍布国内外,而中牧股份到2002年才设立仅有3名人员的投资管理部门,对这些投资公司的管理实际长期处于失控状态。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绝大部分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其中证券、风险投资类公司风险很大。例如,中牧股份持股10.86%的万通证券曾在2002年发生巨亏,净资产由5.5亿元减至3.1亿元,于是中牧股份当年不得不提取减值准备2595万元。

而新“亮点”禽类疫苗业务也有隐忧。

2月4日,中牧股份的竞争对手金宇集团也接到国家农业部通知,批准该公司生产禽流感疫苗。此外,金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内蒙古药品厂年产100亿羽禽疫苗GMP工程已经在2003年9月投产。如此看来,在禽类疫苗市场上,中牧股份将面临强有力的挑战。

而在特种疫苗(主要为口蹄疫疫苗)市场的较量中,金宇股份已逐渐取得优势。2002年数据显示,特种疫苗方面,中牧股份已经由原来70.1%的市场占有率变为42.8%,而金宇集团由原来的12.8%变为34.2%。此外,另一竞争对手兰州兽研所也由原来的17.1%增长为23%。

金宇集团在生物制品领域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增长性,在2000―2002年的三年间,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由原来的1909万元和377万元增长至8838万元和5292万元。对比中牧股份,虽然毛利率保持稳定,但生物制品的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由原来的2.07亿元和8471万元下降为1.24亿元和5407万元。

在主营收入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中牧股份费用却快速增长,2003年中期费用与收入的比例达到19.1%,尤以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增长最明显。

此长彼消

除了兽用疫苗的业务之外,据2003年中报,中牧股份还有近64%的收入来自饲料业务。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张菁桦向《新财经》记者透露,公司目前生产的饲料中,禽类饲料占40%。由此看来,禽流感在提振禽类疫苗的同时,也会给中牧股份的饲料业务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禽流感的影响,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通威股份感同身受。该公司负责饲料产业的总经理管亚威告诉《新财经》记者,此次禽流感给饲料业带来的影响将超过去年的“非典”。就他所知,东南亚的商用饲料销售额近期下降了40%,从而他预计国内市场的下降幅度将会接近50%。

显然,中牧股份未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如下三个方面:饲料业务能否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利润贡献的比重;能否提高生物制品所占公司收入的比重及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能否有效化解投资潜在风险。

生物制品方面,按照农业部要求,现有生物制品厂,应按照GMP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并规定若在2005年达不到GMP要求,将令其关闭。由于GMP改造需要投入约4000万元以上的资金,相当部分的企业根本无力投入。据《新财经》记者掌握的资料,中牧股份旗下的南京、兰州生物制药厂已通过GMP认证,郑州药械厂的GMP项目在2003年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待检,而其它竞争企业中只有金宇集团在内蒙古的一家药厂通过验收。这样,在2005年之前,公司的生产成本虽然仍可能会高于一般企业,但2005年之后会逐渐显现优势。

医药品行业分析范文6

法国富豪欲捐送兽首回中国

随同总统奥朗德一同到访中国的法国PPR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诺,于4月26日代表其家族公开宣布,将于近期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皮诺家族将兽首归还中国的举动引发两国媒体的热议。法新社称,这两件文物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青铜雕塑作品,在1860年英法联军时失落。在圣罗兰去世后,其伴侣贝杰拒绝以捐赠等方式将两件文物归还中国。法国《西南报》认为,此次文物归还解决了法中之间在这两件文物方面的纠结状态。

法国《巴黎人报》称,2009年拍卖事件后,皮诺先生买下了兔首和鼠首。在法国奥朗德总统当月25日访华的晚宴上,皮诺先生向中方陈述了上述决定。法新社也援引PPR集团发言人的话称,在分散拍卖圣罗兰-贝杰收藏文物时,皮诺家族购下了这两件文物。发言人拒绝透露成交金额,但表示不是蔡铭超所拍下的价格(当时价格为每个兽首1400万欧元)。

法国文化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法方认为皮诺先生的举动是他本人与集团对中国的友好表示。他认为,就拍卖中国文物而言,此事涉及的是司法领域里的事务,但法国当局对此事有助于法中友谊表示欣慰。该官员对中国人民对当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一事记忆犹新表示十分理解。

见地深远的亨利・皮诺

作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企业法国PPR集团(现已更名为Kering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弗朗索瓦-亨利・皮诺的商业预见力与判断力为他赢得了业界的敬仰。当年他果断地收购彪马、毅然出售巴黎春天、提前强制削减成本和库存的诸多举措不仅令PPR成功躲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如今的Kering集团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怪乎有媒体评论,这一次亨利・皮诺无偿向中国捐回铜兽首,其实是一桩再精明不过的生意。他借奥朗德访华之机宣布该举措,不仅为刚刚更名的Kering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做了一次极为超值的广告,更充分博得了中国政府乃至广大中国民众的好感为期,亦为自己旗下企业掘金中国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真可谓是一场构思巧妙,一本万利的公关秀。

弗朗索瓦-亨利・皮诺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法国精英商学院HEC,1987年进入了家族的企业,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1993年,他成为了集团旗下重要企业的董事长兼执行总裁,他领导这个公司在非洲大陆和法国海外地区经销汽车和医药品,几年间业务规模得以迅速扩张。4年后,弗朗索瓦-亨利・皮诺被任命为Fnac的董事长兼执行总裁。该公司主营文化娱乐产业。除了在法国发展该公司和创建Fnac网站,他加快了该公司的国际增长。

2003年4月的一个周五,他父亲老皮诺将企业的权杖交给了儿子。两年后,亨利接手文伯格在PPR所任CEO职务,掌控了集团一切事务。在老皮诺眼中,亨利・皮诺没有一些继承人的傲慢态度。自己也从未有培养他认为继承遗产是一种权力,而是培养他必须去克服困难。

皮诺家族不同于许多企业家族,他们对自己创立的公司并不多愁善感。“怀旧扼杀幸福,过于依附一个公司的活力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危险。”老皮诺曾经这样说。亨利同样有这个特点。他作为CEO首先做的一个事就是卖掉春天百货公司(Printemps),这是“PPR”(Pinault-Printemps-Redoute)中间的那个“P”。

“一成不变不是我们集团的理念。”亨利・皮诺说,“我们加快一个部门的发展,提供战略,人员到位,然后栽培它10年至15年。”如果这听起来令人惊讶,就像一个私营公司的目标,但皮诺坚决认为有个最大的不同:“我们并不确定退出。这不是基于对比关系,而是基于业务的成熟程度。”

亨利・皮诺选择了一个好时机出售春天百货,在房地产泡沫的鼎盛时期,获得了10亿美元的资产。这次出售并不是一个大大的意外―――它已经在内部商讨一段时间了,但他接下来的行动却让人惊讶:他用那笔钱买下了彪马,顶替了那个“P”。

亨利・皮诺早在2008年春天就很快看到了消费不振的最初迹象,并在PPR所有部门迅速实施他所说的“战时预算”。随后强制削减成本和库存管理已起到作用:同年7月31日,皮诺惊喜地宣布PPR上半年利润下降4.8%,为10亿美元,收入仅仅下降3.6%,为130亿美元,这震惊了华尔街。奢侈品部门远离了被一些对手打败的困境,收入平稳,营业毛利只有轻微下降。

对话弗朗索瓦-亨利・皮诺

记者:奢侈品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局势,财富中心正在扩张,社会和文化的大规模转向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期望值。这些变化如何影响PPR集团的全盘战略?

皮诺:这种想法是对的。我相信随着全世界人口变得更加富有,人们想方设法通过获得独有权和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享受生活和标榜身份。人们希望通过穿戴品质经久不衰的服饰使自己看起来感觉良好的愿望正影响着人们在奢侈品市场的购物决定。

我们就利用这种潜在的社会趋势,它为我们的品牌带来长足的发展前景,并提供对抗周期性波动的庇护。我们的策略主要基于现有品牌的自然发展:增加产品名录、扩展新市场、开设更多店面以及其他销售渠道。收购小到中等规模且有发展前景的品牌以及执行严格的标准,这样能加强和补充现有品牌的投资组合。与此同时,我们在加速公司扩张和品牌全球化方面的专业知识是“PPR效应”的中心。我们确保对价值链的综合控制并为品牌注入发展壮大所需的充足资金、专业知识和协同效应。

记者:整个产业仍对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呈两位数增长趋势的可持续性以及欧洲和美洲经济的稳定性持谨慎态度。你如何看待短期逐步发展的宏观经济气候?

皮诺:我们密切关注所有行业和各大陆的市场环境,它们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我们对我们所有品牌的实力和定位,它们在市场上的持续发展,以及战略重心抱有信心。地域性多元化策略是我们得以发展的基本向量。现在,我们不仅在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而且还在更为健全且我们的品牌仍发展强劲的市场中开设门店。

记者:Kering集团奢侈品板块混合了传统和现代品牌,除了宝诗龙、芝柏表、尚维沙表,主要关注时装和配饰。请问,Kering旗下品牌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皮诺:在奢侈品板块中,我们设计、制造和出售皮革制品、鞋类、立即可穿的及硬奢侈品如珠宝和手表。我相信我们已经打造了一系列有强大股本支持的平衡而连贯的互补性消费品牌。我们的品牌获得全球认可,它们渊源深厚、且忠实于它们的独特价值。它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灵感且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潮。

因此,收购领先的男装品牌Brioni,以及获得制表商芝柏表的绝大多数股权之后,去年我们补充了奢侈品投资组合。这两个品牌都以创新和传统技艺的结合而闻名,所以和其他品牌相得益彰。

我们属于时装和配饰行业,处于两大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奢侈品和体育休闲方式用品。我们对这两组密切关联的板块的志向是帮助人们通过我们的产品展现、满足和享受他们的生活。为了达成此愿景,我们让一套连贯而强劲的互为补充的品牌完全达到它们的市场增长潜力。

记者:电子商务的问世为传统上受实体零售网络制约的奢侈品品牌带来许多机遇。古姿的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奇奥・迪马可曾表达他的信念:古姿的数字化旗舰店注定成为世界上交易量最高的在线商店。你认为线上和线下零售的理想平衡点是什么?

皮诺:我认为在线销售和传统的实体企业将逐渐走向互相补充和互为支持的模式,使得顾客能更加完整地体验我们的品牌。我们计划通过单一品牌在线商店发展奢侈品品牌业务,经常在线购物的客户已经成为线下品牌的“储备”客户。反之亦然。

记者:你如何看待这种将在未来逐渐形成的混合销售模式?

皮诺:我认为未来的真正挑战在于如何以互为补充和统一的方式将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这将成为涵盖以客户为中心以及创新的销售模式,而平衡之道随之而来。我们和客户的接触方式将越来越多。其购物习惯的信息量将变得庞大,因此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和电子商务将变得更加重要。我们已经见证实体零售体验逐步向采用新科技和社会参与的方向发展,而关键点在于提供一种更加丰富的客户体验。

记者:在过去13年里,您竭尽心力创建了世界上领先的奢侈品企业集团之一。那么你对Kering集团在接下来的发展目标有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