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第二课堂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第二课堂心得

第二课堂心得范文1

我怀着高兴、激动的心情排好了队,走着熟悉的楼梯,来到了一楼,来到了操场。操场上的人真多啊!真是人山人海!他们真热爱运动!有的在转呼啦圈、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跳远。真多花样!

整好队之后,班主任张老师问我们想玩什么?我们立刻喧哗起来,人声鼎沸,有的同学说:“我要打篮球!”有的同学说;“我要爬攀架!”还有的同学说:“我要转呼啦圈!”……张老师听到后,可能是觉得太吵了,把我们的意见像倒垃圾一样排除了!

接着,张老师叫我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张老师先把一个数字或一个汉字告诉最后的一个同学,最后的同学再用自己的手指在前面的那个人的背上写出老师说的那个字,然后一直传到最前面的那个同学,最前面的同学就去告诉老师那个字,谁的速度快而且又说对了就算赢了。

第二课堂心得范文2

我怀着高兴、激动的心情排好了队,走着熟悉的楼梯,来到了一楼,来到了操场。操场上的人真多啊!真是人山人海!他们真热爱运动!有的在转呼啦圈、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跳远。真多花样!

整好队之后,班主任张老师问我们想玩什么?我们立刻喧哗起来,人声鼎沸,有的同学说:“我要打篮球!”有的同学说;“我要爬攀架!”还有的同学说:“我要转呼啦圈!”……张老师听到后,可能是觉得太吵了,把我们的意见像倒垃圾一样排除了!

接着,张老师叫我们做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张老师先把一个数字或一个汉字告诉最后的一个同学,最后的同学再用自己的手指在前面的那个人的背上写出老师说的那个字,然后一直传到最前面的那个同学,最前面的同学就去告诉老师那个字,谁的速度快而且又说对了就算赢了。

第二课堂心得范文3

关键词:医学实验动物学;创新性教学,第二课堂教学

       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医学生和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学生对相关医学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适应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仅仅通过医学实验动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效果是有限的。开展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与创新性医学实验动物第二课堂活动,能较好的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教师人才培养

创新性课堂教学离不开具备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

1、通过采取邀请国内外实验动物学教学名师、名家进行开展专题讲座和示范授课,是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技能的培养。

2、选送优秀教员到国外著名医科大学研修学习,对比国内外的教学设计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观念。

3、组织试讲、集体备课,开展以学员为中心,以教员为主导,敢于思辨、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批评,指引整个课堂教学。

4、创新性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一定科研课题的的申报,使教师综合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中。

二、创新教育方法的探索

1、讲座式的课程设计模式

实验动物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仅仅依据课本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和编排往往不能赶上学科前进的步伐。本科室积极实行模块化整合性课程教学,采用讲座式课程设计理念,把实验动物学以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学生授课,分别以讲授式、启发式、文献导读式、研讨式、案例分析式的方式,大力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和双语教学,形成与科研密切相关的专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传统知识和传承性知识学习,引导学员的理解性学习记忆,还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例如讲解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这节课的时候,首先通过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无菌动物与其他微生物分类标准动物的区分,再通过实验室隔离器的观察和学生实际的通过隔离器手套对无菌鼠的喂食及解剖,进一步理解无菌鼠的特点。

三、实施探索式教学内容改革

1、教材的多样化

我们除了以本科室编著的《医学实验动物学》(四川科技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魏泓主编)作为教材进行授课,同时制定数本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参考书和实验动物学网站。根据每章节的重难点,又侧重选择不同的专业书籍和网站,例如“实验用小型猪”章节时,我们推荐的参考书为Swine in the Laboratory: Surgery, Anesthesia, Imaging,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2nd Edition. Swindle, M.M.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mes, 2007),网站为minipigs.dk、sinclairresearch.com等。

2、课后知识的扩充

在每章节学习结束后,最初由老师指定,引导学生对于本章节相关内容进行文章检索和查询,慢慢过渡到由学员自主阅读3-5篇包括诺贝尔获得者所发表的经典文献或最新文献,在“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授课中,我们结合2000年一期《科学》(《Science》)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人类宏基因的概念,结合2006年《自然》(《Nature》)中的研究成果为学生讲解微生态与无菌动物的关系,真正把学员带到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前沿,了解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概念和最新进展。

3、创新教学内容。我们目前的实验动物学的教材还仅仅停留于前十年的研究进展的内容上,教材建设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目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实验动物科学得到充分发展,从传统的实验动物到实验动物基因工程品系的研发、动物福利的更加关注,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强。这样的背景下,实验动物的教学内容需要体现发展的过程和前景,更加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吸纳最新科研成果,帮助学生去解决临床、科研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总之,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不可缺少的课程,为医学院校的其他医学学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通过几年对于医学实验动物创新教育和创新性第二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科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但是我们的探索还仅仅处于初步起步的阶段,通过什么途径、方式、策略,进一步推动医学实验动物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第二课堂的开展,更好的培养医学生医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有待医学实验动物学教育者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何明忠,谭 毅,赖国旗等. 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第二课堂心得范文4

关键词:第二课堂;医学免疫学;实践;能力

1免疫学第二课堂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常规的课堂讲授、试验实训和临床实习等教育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尽管提倡教师将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带入课堂,但毕竟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很难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因此,第二课堂的实施迫在眉睫,对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1.1传统课程安排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免疫学教学实施现状:一方面,作为前沿学科,由于其发展迅速,初学者往往难以适应,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吃力。同时,免疫学具有极高程度的专业性,且涉及领域极为广泛,抽象性强,学生普遍反应都是以新的概念解释新的事物[4]。尤其学到抗原的提呈时,由于学科前后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如果对于抗原、抗体的概念、相关免疫分子及细胞的类别和作用都未能明确,往往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存在畏惧心理,造成学习兴趣和动力大大降低,最终以通过学科考试为目的,敷衍了事,较难达到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目的。同时,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虽然免疫学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因实验课时数相对较少,且实验题目相对固定,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免疫学的理解相对局限,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堂时间发现科研创新的突破点。众所周知,医学技术离不开科学研究,医学成果的出现,来源于试验和探索,科学的数据及实验分析[5]。因此,仅局限于传统授课方式的第一课堂难以满足医学生自身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1.2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由于学生基数庞大,而仪器设备相对短缺,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耗费漫长的额外等待时间。加之设备老旧,实验室空间有限,不具备完成多种实验操作的能力,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瓶颈。与课程相关的往往都是经典验证性实验,如免疫细胞的分离纯化等,实验操作中可供学生使用的相关仪器设备少之又少,其他相对复杂的设备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某些经典实验如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由于操作时间长、耗费大等原因并未向学生开展。

1.3课堂知识比较保守,学习流程相对固定

传统课堂仅传授书面知识,很少涉及医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学生思维更倾向于依赖教师构建的知识框架和现有资料,难以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涉及到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自身免疫疾病时,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可导致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但其检测指标相对较多,单纯的平面化讲解学生并不容易掌握。因此,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自身抗体检测指标的理解则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可让学生运用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技术检测自身抗体的表达,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其对检测原理和检测步骤的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日趋增多,动手能力和成就感将会大大加强。同时,由于医学生学习科目多,任务繁重,免疫学的课下学习时间也未能得到有效保证,大多数学生往往依赖于考前几周的重点复习。加之考试内容相对局限,必考题目如抗原的提呈、超敏反应等部分内容突出。但期末考试未能对课本内容做到全部涉及,教师课堂讲授的学时也有侧重,因此,学生对教师未讲部分的内容视而不见,对知识的学习比较表浅,难以深入,重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然而其他内容则有所欠缺。虽然拓展内容的学习相对困难,但其与研究热点和临床实践联系紧密,学生仅依赖于第一课堂的学习方式会使其逐渐丧失学习免疫学前沿知识的机会,通过课堂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比较困难。

1.4导师制存在弊端

目前,医学院校中导师制度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造能力,但由于其考核制度不完善、导师科研压力过大且师生比例失衡,使导师制逐渐流于形式[6]。面对巨大的科研压力和庞大的学生数量,有些教师认为科研重于教学,对学生趋于敷衍,最终顾此失彼,违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初衷,使学生逐渐失去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导师制形同虚设。

2免疫学第二课堂的实施过程

第二课堂的实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文献阅读及实验操作,二者相辅相成。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作为研究创新的课题来源和理论依据,同时进行基础实验操作验证结果正确与否。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指导为辅”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研创新为目的,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客观、专业的意见,最终以学生作为第二课堂成果。其具体参与过程如下:第一,学生根据自身科研兴趣或教师引出的某一国内外研究热点如癌症、感染等相关分子及其调节机制提出一个科学问题。有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都出于学生本身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是独特而又新鲜的,应当受到尊重与鼓励。第二,学生以自己提出的问题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增加知识储备。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发现同一种分子在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中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献中有效提炼关键知识,借此作为问题依据,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回归文献判断方案的可行性。第三,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具说服力。但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等常用免疫学实验的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习惯不断摸索以找寻规律。学生在操作中不能拘泥于实验步骤的掌握,还需要不断进行操作,填写试验记录总结经验,对于重要的实验步骤如免疫印迹实验中转膜时间的长短,封闭液的选择及免疫组织化学中组织切片染色时间的控制等做到熟能生巧,实现从做出结果到结果清晰美观的跨越。第四,总结归纳。学生将发现问题、整理资料、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撰写综述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向老师汇报,经过师生间的反复修改与讨论,最终以最为第二课堂的研究成果。

3免疫学第二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课堂以其灵活的方式及务实的内容克服了第一课堂的诸多不足,顺应了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培育学生敬畏生命、持之以恒、严谨自律的优良品质,旨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7]。

3.1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第一课堂注重基本知识传授和共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第二课堂则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能力与素质,并针对人才的个性因材施教,从而有效配合第一课堂,达成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8]。通过让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与实验操作,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足够的信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之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学到更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认同感。对于教师来说,充分利用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科研特长融入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程虽然结束,但免疫学的教学和学习远未结束的目标。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讨论,加强教学反馈,既防止了日常教学的固定化、刻板化,使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又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3.2更加注重独立创新,培养学生科研精神

首先,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完成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到实验操作验证假设及撰写文章的全过程,而教师则鼓励学生大胆想、放手做,使学生在科研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更加独立自主,对老师依靠而不依赖,服从而不盲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生在查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课堂理论知识,相互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鼓励学生间相互争论,与教师合理辩解,敢于质疑权威教材,激发学生个体学习潜能[9]。最后,学生在不停的科研探索中培养严谨、求实、耐心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创新的科研精神,并应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3.3增强岗位任职能力,促进人才素质提高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能否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与团结协作精神、具有科研意识与能力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10]。通过参加免疫学第二课堂活动,阅读专业文献,建立相关动物实验模型,提高学生对疾病分子和细胞学水平的认识,做到宏观上准确把握,微观上深入研究,点面结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水平和能力素质,向专业化、责任化、创新化的工作方向不断迈进。同时,由于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以及免疫学实验在疾病预防与诊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从免疫学的角度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一疾病进行分析,阐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如分析癌症中相关分子和通路的活化并应用相关免疫学实验给予验证等,使知识融于实践,贴近临床,为学生今后的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3.4知识更新更加迅速,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教师将“互联网+”运用到新时代教育中,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免疫学内容多、难、进展快的特点,通过微课、慕课、手机课堂等方式[11],将教学内容和国内外免疫学最新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既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于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相对吃力的补体章节,教科书仅大概介绍补体的溶菌、溶细胞、调理、免疫调节作用等,并没有具体说明其在癌症等疾病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学生一般学到此处时感觉比较空洞和抽象。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第二课堂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加入免疫学网上课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以制作慕课、微课等方式为学生解答疑惑并推荐相关文献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补体的未知作用,如C5b-9与胃癌临床分期的关系[12]或C5a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且C5a-C5aR系统导致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13]等。此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补体的相关知识,还与国内外有关补体的研究热点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从中发现问题,获取研究方向,如探索补体在其他类型癌症中的机制或作用等,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层次感,并将免疫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第二课堂心得范文5

关键词:第二课堂 大学生社团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34-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开展,重视大学生的分析、表达、动手以及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让自身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第二课堂慢慢成为大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第二课堂也将承载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概述

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是具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活动。对于高校而言,第二课堂活动是从学生个体的兴趣点为出发点,以学生自愿参与的形式为依托,以丰富的内容为特色,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同样也是对第一课堂的升华。学生能够通过第二课堂运用和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

第二课堂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包含政治性的、知识性的、学术性的、公益性的、健身性的、传递性的、服务性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参加学校社团的人数较多。

二、大学生社团的功能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根据学生社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生社团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完善品格,健康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就业、事业、前途以及家庭等多种心理压力,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社团是集体活动,学生在日常活动开展中需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心中都充满荣誉感、集体感,参与性强、互动性高,因此,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健全的性格和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增强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第一课堂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与社会实践脱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通过社团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组织大学生在不同的区域、不同领域开展科技,行业调研等,帮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累社会经验,增加社会阅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3.打造学生发展平台

社团没有院系之分,不同院系皆可参与,成为一个交叉平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各自心得,交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一个学生可以参与不同社团,社团成员基数大,信息传播速度快,对象多,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

三、第二课堂――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第二课堂是培养复合型、综合素质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而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的育人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政治角度,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思想素养的核心价值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校园建设思想建设的主要阵地,从这个阵地出发,进行自律廉洁教育,并且通过拟定的学习和演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从科技角度,培养创新能力

李总理曾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到“人人创新”“万众创新”,作为第二课堂主要载体的社团组织,相应的科技创新以及创业类社团组织担负着向学生传递科技信息、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和使命。

3.从体育角度,提高体育热情

体育兴趣类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三走”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团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4.从公益角度,培养学生责任感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类社团活动应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择业就业等方面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社会。我校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聂杨.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3(11).

[2]林建华.积极推进综合改革 充分发挥大学创造潜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

[3]于江.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电子制作,2015(15).

第二课堂心得范文6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 深化 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28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扩展和生物知识内容的扩充,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充分应用第二课堂活动[1],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学,并适当利用教学工具和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1 第二课堂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将学校按照计划教学和教学大纲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称作为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者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和学习。从内容上来讲,第二课堂源于教学,但是不受到教材限制,不需要考试,但是不可或缺。从形式上来讲,其具有丰富多彩、生动灵活的方法,学习的范围也比较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第一课堂是真正培养人才的共性,第二课堂则是注重于发展人才的个性。

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

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是当前高中教学很重视的一项任务,也是对学生本身的一种负责任。对于孩子来说,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不仅能开发脑力智商,而且能掌握专业水平和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对于他们了解知识、了解社会和了解科学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从课堂的效果来看,教学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融入社会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更加明显地证实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在一些高中学校,老师或者教育人员没有尽自己应有的义务,对学生们的教学只是草草了事;也有一部分老师,对生物上课就是“完成任务”,随便进行课堂教案记录,少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注重和倾向于课本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套,最后造成了生物课程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很有限[2]。

第三,高中教学本身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进入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便他们以后融入社会使用。第二课堂活动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得如果比较合理、恰当,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有“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的优势,也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在自己的脑子里面能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高中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生物能有助于学生们对事物的敏感度认识和兴趣的培养,也是学生走向未来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生物知识的丰富,是新时代人才必须具有的知识,也是在社会认知上必须经过考核的一门课程。

3 运用第二课堂活动深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第一,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背景。

掌握文化知识的背景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生物知识的由来,也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所以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世界各地的生物环境以及背景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熟悉所学的生物知识。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对生物学习背景的适应程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背景,教师必须要做好生物知识的使者角色。

例如,教师在对生物教材中的背景进行讲解时,应该明确指出课文中的生物文化意义。在开展生物课堂活动时,可以相应地设置和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课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开展生物教学活动[3]。通过开展文化知识背景教学,学生就能够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来正确进行生物知识学习。在课堂教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生物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互相交流生物知识的背景,也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

第二,开展师生互动教学。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都需要经常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有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讲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让整节课都使用互动教学的方式。

第三,巧妙导入新课题、激发创造性思维兴趣。

生物的每一堂课都需要老师传授新的内容,引入新的课题,应用新的素材,逐渐引发到新课教学的内容上,这样就有助于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敏锐的思维能力。巧妙的导入,很快能吸引学生对语文的极大兴趣进入敏锐的思维状态。俗话说:兴趣是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学生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充满刨根究底的好奇心,他们就会集中注意力,去探索这件事情,调动起创造性思维,取得最终的成果。

4 结语

总体来说,第二课堂活动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不仅给老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学习平台;对于老师来说,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实现生物第二课堂越来越具有活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蓁.创造心理探秘[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263-267.

[2]克诚,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1164-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