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行业痛点分析

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文1

如此规格的医疗服务,以往普通老百姓恐怕难以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但是今天,一个产业正在让这些高端医疗服务,成为普通人都消费得起的服务。甚至有专家认为,它将颠覆传统医疗产业的格局,影响和加速其改革进程。这就是移动医疗。

在移动互联时代,医疗资源正在被智慧地连接。“在移动医疗平台上的注册医生和护士,就像淘宝卖家一样,对用户非常亲切热情,甚至一次问诊能达到20分钟。”和君咨询分析师丁立朝对《中外管理》形象地描述道。这对于“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的传统医疗来说,体验可谓天壤之别。

然而,人们眼中的移动医疗,似乎还仅仅停留在挂号、支付、咨询的层面。移动医疗,未来能真正为用户做些什么?如何影响甚至改变医疗行业?医方和患者能得到什么样的增值服务?一切皆可想象。

趋势一:远程医疗让病情前置

如果有一款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有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的患者进行监测,自然可以降低不少发生危险的几率。一般情况下,患者打算去医院疹疗,即使测一下血氧量也要提前几天预约,还要进行各种准备。

2016年3月,橙意家人科技了国内首款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鼾症监测仪。这个腕表可24小时记录血氧饱和度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患者可从手机App上查看报告,还能获得后台专家的健康指导。

再比如:目前国内已有医院上线了微信全流程就诊,依托微信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患者可直接通过微信实现诊间支付和医保实时结算,预约、挂号、电子报告、账单查询等都能使用微信随时完成,大大简化了看病流程,节约了就诊时间。

同时,远程医疗体系还可收集到大量的数据样本,分析整理并上传到数据库后,可直接被医院、学校、政府部门等使用。这对医疗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创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移动医疗App已经超过2000款,目前市售的有健康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不下50种。移动医疗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健康管家”,可提前为用户预警并提供解决方案。更有意义的是,远程医疗的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终端,可以为社区医院带来固定的“筛查”人群。

移动医疗将原本封闭的医疗信息打通并连接起来,释放出更多的共享信息、资源和数据源。但远程医疗与“私人医生”模式,还存在着距离,只有和社区医院无缝合作,打通用户与医生之间的“需求不对称”,才能形成医患的双赢关系。那么,接下来必然是线上线下的协同。

趋势二:线上线下的协同

“经过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医疗将进入2.0时代,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结合应该会成为标配。想用轻资产来撬动健康管理尚可,但要撬动医疗却很难。”丁立朝对《中外管理》说。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它在短短一年间,超越已成立10年的好大夫在线和成立5年的春雨医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背后的顶层设计。目前,平安好医生除通常移动平台的业务外,正在布局500家线下诊所――“万家诊所”。在“万家诊所”的加盟体系里,核心的医疗技术和设备需诊所自有,但平安万家诊所在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基础上,会为加盟方提供包含顾客引流、诊疗支持、药品器械集体采购、转诊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如果平安将线下部分布局完成,那么意味着在国家控制三甲医院、控制大型医院门诊量(强制分流)的背景下,平安这类企业很可能真正抢占入口。”丁立朝表示,“尽管这个过程还很曲折,但它必将成为传统医疗的有益补充。”目前,除了平安好医生以外,春雨医生也在开设线下诊所。

而对于移动医疗OTO的趋势,微医联合创始人张晓春则表示:移动医疗的第一阶段是纯线上进行,即轻服务阶段;第二阶段就是就医流程的改善,由线上部分转入线下,更多在于优化就医流程;第三阶段便是经过线下流程优化后,将适合线上进行的部分重新回归到线上,这也就是团队医疗的阶段。也就是说,已经不再仅仅是线下协作组模式,而是首诊在线下,将诊后随访、复诊等放在线上进行,在跨区域的医生协作组织下进行。

趋势三:从B端入手,再渗透C端

有业内人士说,如果移动医疗应用提供的仅是挂号、预约和支付等简单业务,那么还远未触动行业“痛点”。真正的“痛点”,在于有病的患者找不到医生,大众的健康管理缺乏专人管理。

因此,没有医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移动医疗。移动医疗本质上依然是医疗,如果不能解决医疗中的痛点,而仅仅停留在移动端的流程优化方面,显然始终徘徊在医疗服务的。

在今年6月,北京中普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功,成为国内“移动医疗运营服务”的第一股。而中普达之所以可以被资本看好,也正因为它触及医疗的痛点和核心。

举例来说,中普达的战略定位首先是服务好医疗机构,这与一般重在“轻问诊”“健康管理”的移动平台有本质不同。中普达坚信移动医疗的发展基础,是医疗机构移动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而不能与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产生交互的互联网产品,就根本不具备生命力。

而且,作为任何一个平台企业,都绕不开盈利模式问题。在中普达的理念中,只有基于医疗机构自身资源的to C业务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医疗延伸服务,比如:“医护通”“移动护士站”等产品都是如此。其中,“移动护士站”已成几百家医疗机构的标配,它帮助医院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了事故几率,弥补了医院信息系统与病房间“20米”信息化空缺。而受益者,一定首先是C端(患者)。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出院人数约2亿,而其中约68%的患者有延续护理的需求。虽然,国内有大量基于公有云的移动医疗应用,但出于医疗机构对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很难参与和信任。那该如何解决这个痛点?

中普达采用了无线广域内网技术,数据只在专网和专线通道中传输,这就确保了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专有性。同时,通过加载新的应用模块,就可以协助医疗机构便捷地实现院外的多种业务延伸,可以对患者进行院前、院中和院后的全病程专业医疗服务。同时,这让患者能够切实体验到“分级诊疗制度”带来的便捷服务。

中普达董事长兰云峰认为,移动医疗应该先做“医疗+互联网”,让医疗机构先应用起来,让患者在医疗机构的服务中有所体会和感知,再通过“互联网+医疗”来丰富应用,提升患者体验。这恐怕才是用户愿意主动接受移动医疗业务的重点。

像中普达这类致力于新技术与新应用的平台企业,由于实现对患者医疗全过程的服务,已经触及医疗服务、技术服务等层面,可想而知在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趋势四:玩转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作为移动医疗,要考虑好互联网的本质,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链条来设计商业模式。如果理解这个本质,你就知道你的利润来源在哪儿。”丁立朝分析,“互联网无非四种商业模式:游戏、广告、电商、社区。掌握好互联网的玩法,结合医疗行业的痛点,仍会有市场机会。”

那么,如何玩转移动医疗?目前,已经有一些成功经验可循,但也有不少市场空白。

首先,游戏。在这个领域,可以说还没有好的游戏项目出来。“我认为未来在医疗里面一定会有。”丁立朝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

第二,广告。目前,对于在线问诊业务,都是在以广告的模式做,甚至拓展出来一些咨询业务,比如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大数据挖掘。现在大部分的互联网平台都是在做广告+电商的盈利模式。试想,如果一个平台的活跃用户有10%的转化率,盈利是不是就很可观?

第三,电商。有一家做中药材的电商平台,成立一年就已经做到收支持平,预计年底有望盈利。由于中药材行业有极强的特殊性,比如:资源极度分散、价格不稳定和易受资本影响。尽管中药材市场有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却包含着国家规定的12807个品种,常用的药材也有1200种,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且要销往全国。因此,这也导致每个单品量都不大,仅一两个亿就可能控盘。像人们熟悉的三七、生姜、普洱茶,多因资本炒作而身价倍增。

目前,全国有17个中药材零售市场。作为传统商业,通常会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囤货以便控盘,鲜有人愿意去做整合。因此,当一个平台用互联网的模式进行整合,就打破了原有中药材市场的格局。因此,在医疗行业中选准了定位,就使这个平台胜券在握。

第四,做好社区。如果研究一下罗辑思维的模式,就不难看清其典型的社区玩法:通过名人吸引住粉丝,然后进行众筹、做付费的内刊等,有了眼球就会有转化率。因此,只要有平台、能产生出好的内容,其实就不愁盈利问题。比如:在成都已有肾病、肾透析的社区上线,在社区里可以实现医医互动、医患互动、患患互动,盈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移动医疗在本质上与其他行业没有太大差异。只要站在管理的角度考虑,真正从解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痛点去思考商业模式,比如信任问题,权威性问题,这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建立平台的品牌形象。同时,结合互联网的手段就可能找到市场空间。”丁立朝特别强调,新创业者的机会更多是集中在细分和垂直领域。

“而未来的3.0时代,应该是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一定要把技术的应用加入进来。”因此,丁立朝认为懂得互联网时代玩法的专业人才,以及懂得医疗行业的专业人才同样重要。

趋势五:医疗与保险的有效结合

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看病更多的是依赖于医保,购买商业保险者不足10%。因此,这也是许多移动医疗平台从C端找不到商业模式的原因。“谁来买单”一直是困扰平台企业和业内人士的难题。

目前已有商业保险开始通过移动医疗手段,去监测被保者的身体状况。甚至于,当被保者一旦出现亚健康状态,就会为其安排体检等医疗干预,以降低出险几率。就像一个笑话所说:一个明星为自己的臀部买了1000万元的保险,保险公司恨不得雇6个保镖24小时地保护她。事前的防范与预警的投入,通常会比事后赔付要合算得多。这对于保险公司和被保者,无论如何都是极好的服务和保障。试想,如果有这样一款能进行健康管理的保险,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此买单?毕竟,人们买保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放心大胆的生病,而永远是少生病。

“未来,移动医疗与医疗险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丁立朝说,“因为中国的保险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投了6-7万亿,这也是国家现在医改转向的一个重要理由。因为地方政府已越来越无力支撑医保的费用。”

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文2

那么,什么是痛点?形成痛点思维、找准痛点对企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对于企业而言,找准痛点并进行痛点营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看名企怎样对待痛点

一个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或产品的企业,何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关于史蒂夫・乔布斯当年为什么要进军手机领域,许多人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手机实在太糟糕了。”他抱怨道。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苹果”手机最终“改变了世界”。

事实上,乔布斯最终消除了同样抱怨手机糟糕的人的痛点,然后才慢慢像滚雪球一样,将市场越做越大,最终使“苹果”坐上了手机领域的头把交椅。

其实,“小米”也走了这样一条路子。“小米”创业时,在国产手机领域,乃至是在整个国内外手机领域,存在着这样一种价格痛点:手机配置高的,价格也非常高;价格低的,配置也相对较低。在整个手机领域的“中间市场”,缺少一个相对优质的领军品牌。

彼时,因“苹果”手机崛起所带来的智能手机风潮正愈刮愈盛。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日渐旺盛,而手机市场却存在这样的痛点:国产手机基本都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产品;而国外品牌,几乎全是“跳水王”――上市时价格高高在上;不到半年或者最多一年,价格基本被“腰斩”。这样一来,消费者买得不舒心,用得也憋屈,有一种被耍了的感觉。

这个时候,配置足够高,价格又足够低的“小米”手机诞生了。其互联网营销的模式成功降低了成本,而“为发烧而生”的广告语也足够有情怀,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于是迅速火了起来,一直持续到现在。

可以说,赢利是企业的根本目的,而消除痛点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方向。如果不能有效发掘痛点、跟进痛点、消除痛点,企业发展将难以为继。

如何发掘、跟进、消除痛点?需要有痛点思维,即拥有发掘需求的能力,具备解决题的办法,以及建立持续跟进的机制。

贵州“老干妈”的销售业绩已经被广为传颂,寻根究底,“老干妈”辣椒酱解决了喜欢吃辣的人的痛点,让他们有了一款优质又便于携带的辣椒酱吃。近年来,有人指责“老干妈”不选用贵州的原料。事实上,这种道德批判毫无意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痛点来自于原料领域,“老干妈”必须在原料领域“开刀”,寻找品质更加优良、价格更加低廉的原料,从而使产品具有持续的竞争力。正如一些媒体报道的,一些省份规模化种植辣椒,成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辣椒品质,自然就获得了包括“老干妈”在内的一些企业的青睐。

近年来,市场上对“苹果”手机以及“小米”手机的批判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以“小米”手机为例,有人批评其吸引力下降。这种批评似乎不可避免。因为随着其他手机品牌的品质提升、价格降低,“小米”手机原有的比较优势被削弱,自然吸引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只有继续应用痛点思维,发掘用户新的痛点,才能通过解决新痛点实现下一轮的发展。

贵州“老干妈”辣椒酱和“小米”手机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毕其功于一役”的营销策略是不存在的。而痛点思维,不仅要求在方向上找痛点,还要尤其关注痛点的持续性。当旧的痛点被满足后,新的痛点又会显现出来,只有保持找痛点的持续性,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目前,烟草行业发展站到了新的更高起点上,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痛点思维。

要在原料生产领域、卷烟流通领域、品牌发展领域、专卖管理领域等逐一排查痛点,着力解决痛点。“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只有将痛点一一发掘、持续解决,才能不断提升消费者、烟农、客户、职工的满意度,企业发展才有后劲,行业发展才有保障。

直击痛点 成就卖点

这几天,想在网上购买年货,又担心快递停运,成为影响许多客户下单的痛点。有的商家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直接在网页上标明“快递不打烊”,安抚了客户,有效拉动了消费。

对于商家来说,客户痛点无处不在,只不过有时间地点、轻重缓急之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同客户、不同需求的组合,注定了痛点千差万别。而且,需求得不到满足,痛点就会续存。

而解决痛点问题,就是要围绕需求,加强服务,提升质量,丰富体验,确保高效率,确保能体现人文关怀。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不知道是哪一半。”美国企业家约翰・沃纳梅克曾说道。有痛点但又不知在何处,是相当可怕的。商家只有主动出击,多做有效的市场调研、分析,充分解读不同类型客户的心理,关注核心诉求,才能精准定位痛点。

有时候,商家极力向客户渲染不买某件产品会带来的痛苦,而消费者又不可能亲身体验,这样的营销就像隔靴搔痒。对此,商家可以围绕筛选出的痛点,营造多种场景,加大视觉冲击,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使其迅速作出决定。

从客户、产品和市场利用痛点

以客户体验为前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客户不再将目光只聚焦在价格痛点、操作痛点、品质痛点等客观性需求上,而是更加关注体验痛点、情感痛点等主观性需求。“一个企业的目标就是去创造那些消费者需要满足但又无法形容和表达的需求。”史蒂夫・乔布斯曾说道。所以,是时候对痛点进行分类组合了,尤其要以解决客观性痛点为基础,重点做好主观性痛点文章,最终,就是要加出好体验,痛点自然成卖点。

以产品差别为要点。有人说,客户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某个解决方案,某个最方便、最好的解决方案。痛点营销就是通过传递给客户一种“你的问题只有在我这才能解决”,“你的这种需求只有我才能满足”的认知,并以此来牢牢黏住客户。“只有我”的自信源于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源于和竞争对手的比较。所以,对竞争对手和目标客户应做到知己知彼,围绕客户核心需求,贴出与同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标签,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以市场落点为关键。如何用有限的产品、服务去满足无限的消费需求,离不开对痛点的延伸,发挥其以点带面的作用。痛点虽然很多,但相当一部分的痛点针对人群少,属于“小众圈层”,普遍存在的痛点就那几个,“伪痛点”以及与核心诉求无关的“旁枝末节”都可除去。只有从某一核心、大众的痛点出发,将其作为需要创新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关键所在,才能辐射、带动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

滴滴打车:用升级为用户注入“止痛剂”

滴滴打车自上线以来,不断升级更新:滴滴出租车、滴滴专车、滴滴顺风车、滴滴快车、滴滴代驾、滴滴拼车……每个新业务模块上线后,都能很快打开市场。其成功的原因很简单――戳中了人们日常出行中的痛点。

一开始,滴滴打车借助移动互联网,破除了信息不畅造成的供求错位,使用户和司机之间建立起了直接联系。这样既便于用户通过平台随时呼叫车辆,减少了用户出行找不到车的情况,也减少了司机四处找乘客的时间,降低了运行成本。

用户可以打上车了,下一步就是车费问题。针对这一痛点,滴滴打车再推出系列举措:为打开市场,提供各类优惠券或免费乘车机会,降低乘客的打车费用;推出不收起步价、响应更及时的滴滴快车。后来,因快车按照里程数和行程时长计费,乘客为等待的时间付费成为一个新的痛点,滴滴打车为此又推出了拼车,让司机可同时接两个甚至三个路线相近的订单,减少了用户的车费,司机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互联网时代寻找消费痛点并不难,难的是找准痛点、深挖痛点,真正给消费注入有效的“止痛剂”。滴滴打车正是针对用户不同层面的痛点,持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出行模式,解决了用户的出行问题。如此,滴滴打车占领市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支付宝:用账单见证岁月痕迹

2014年是支付宝上线的第十年。在十周年的日子,支付宝摒弃了一些传统商家惯用的营销模式,如感恩回馈大降价等形式,创新地推出了“十年账单”。

立足于客户需求调研,支付宝发现一些用户有回忆过往的情感需求,并且渴望有样东西可以帮助自己回忆过往,恰好这是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抓住了用户的这个痛点,支付宝从支付工具属性中跳脱出来,依托支付宝里的消费记录功能,推出了“十年账单”。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上查询自己使用支付宝以来的消费记录,而且还有最终的合计消费金额。当支付宝十周年宣传片《账单日记》后,许多用户激动不已。支付宝以“十年账单”的形式,为用户串联起过往的碎片记忆,无形中加深了用户与支付宝的情感连接,提高了用户忠诚度。

毋庸置疑,此次支付宝“十年账单”的营销是成功的。支付宝“十年账单”推出后,一个礼拜就有两千多万用户争相登录,查看自己的账单,创下了支付宝钱包登录新高,加上朋友圈频被晒“账单”刷屏,这些足以印证了此次营销取得的良好效果。

注重甄别痛点的价值

用户的痛点有很多,但对于企业而言,并非每个痛点都意味着市场机会。理性筛选和判断有价值的痛点并非易事。

首先,企业要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痛点。一些企业的决策,往往是依据“我们想怎么做”,而不是“用户想要我们怎么做”。其实,对于企业而言,真正有价值的就是用户的所感所想,企业探寻痛点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市场。站在用户角度,企业会更加容易筛选出哪个才是用户最在意的痛点,从而节约决策成本,快速作出正确决策。

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文3

[关键词] 针刀;痛点阻滞;冈上肌腱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3(c)-0158-05

Clinical research on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to improve shoulder joint pain and shoulder activity of supraspinatus tendonitis

ZHANG Chang1 WANG Ruihong1 XU Yao1 YUAN Baoshi2 WANG Jing3 LIAO Yixin1 Thomas Wardell4

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2.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3.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to improve shoulder joint pain and shoulder activity of supraspinatus tendonit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September 2016, 105 patients with supraspinatus tendonitis from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cupotomy group,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and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Acupoint selection: the supraspinatus terminal tendon. Acupotomy group was administered acupotomy release at the supraspinatus terminal tendon;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was administered injec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solution in the same arean; acupotomy group and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was administered injec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solution in the same area prior to acupotomy release. The patients in the three groups received treatment once per week, a total of 3 times, and had a follow-up visit after 3 weeks.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was used to evaluate pain and constant Murley score (C-M) was used to evaluate shoulder activity. Results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had the best comprehensive effect (P < 0.05). The scores of VAS and C-M in the 1st, 2nd, and 3rd weeks in all of the 3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1). At the 3rd week, the scores of VA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comparing with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1), and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VAS was most obvious in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P < 0.05). At the 2nd and 3rd week, the scores of C-M in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1, P < 0.05), and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C-M was most obvious in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ain spot blocking is the best therapy to release shoulder joint pain, and it provides patients with an earlier improvement of shoulder activities.

[Key words] Acupotomy; Pain spot blocking; Supraspinatus tendonitis; Efficacy

冈上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又名冈上肌腱综合征,以局限性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以上的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运动员等[1],易被误诊为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改善冈上肌腱乏血管区的血液循环,将促进冈上肌腱损伤的修复[2]。笔者前期研究表明[2-4],针刀疗法松解可改善关节功能,痛点阻滞可即刻止痛,针刀疗法和痛点阻滞均有一定的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为联合发挥针刀疗法松解粘连和痛点阻滞抗炎止痛的功效,并进一步优化冈上肌腱炎的治疗方案,故设立本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冈上肌腱炎患者来自2015年1月~2016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及病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数字表(不透光信封,随机化分组,方案隐藏)将其随机分为三组:针刀组、痛点阻滞组和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每组35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冈上肌腱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①肩部有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的病史;②肩背外上部疼痛,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处或肘部,也可向颈部放射;③在肱骨大结节处、三角肌止点处可触及到激痛点;④被动外展疼痛明显,疼痛弧实验(+),即肩外展60°~120°时疼痛加重,不到60°或120°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⑤部分患者肩关节X线平片可见肱骨大结节处钙化阴影[5]。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肩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③患肩活动受限;④年龄18~75岁。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以及严重的精神病;②由骨折、骨结核、骨肿瘤、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腱长头炎等引起的肩痛;③治疗前14 d,患处曾用激素类药物封闭治疗者;④合并有不适合激素注射和针刀治疗的其他疾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⑦本研究的工作人员。

1.5 试验中断及终止原则

①受试者违反了诊断、纳入标准;②受试者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要求中断研究,或研究人员认为因不良事件有必要中断研究;③受试者服用未经负责人允许且严重影响临床疗效的药物;④未接受足量针刀或痛点阻滞治疗;⑤受试者要求退出;⑥无法对受试者随访等。

1.6 方法

1.6.1 取穴 肱骨大结节冈上肌腱止点。医用皮肤记号笔标记痛点,碘酊消毒1遍,75%酒精脱碘2遍。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1.6.2 消炎镇痛液 以5 mL注射器连接7号针头(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批号:111028),分别抽取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5 mL∶0.1 g/瓶,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B76D1)、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 mL(5 mL∶50 mg/瓶,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406)、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0.5 mg∶1 mL,天津金耀药业,批号:20120508)、0.9%NaCl 2 mL(10 mL∶0.09 g,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号:6G97D3),制得消炎镇痛液共计5 mL,备用。

1.6.3 针刀治疗 患者取坐位,患侧上肢自然下垂。于冈上肌腱止点注射0.5%利多卡因2 mL后,取汉章牌4号针刀(∮0.8 mm×50 mm,北京卓越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刀口线与冈上肌腱纵轴平行,垂直刺入。针刀遇到病变的冈上肌腱时,可听见咔嚓的切割声,倾斜针体与上肢呈135°,纵疏横剥3刀,刀下有松动感时出针刀。覆盖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局部48 h内,不可沾水,以防感染。

1.6.4 痛点阻滞 同前。仅于冈上肌腱止点注射消炎镇痛液2 mL,压迫止血,外敷创可贴。绝大多祷颊撸在注射药物后,疼痛立即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能明显提高。疗程同前。

1.6.5 针刀联合痛点阻滞 同前。在激痛点注射消炎镇痛液2 mL后,立即行针刀松解。操作同上。疗程同前。1.6.6 口服药物 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8分,疼痛不可忍受时,可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30769)以缓解疼痛,并记录在患者手册中。

1.6.7 疗程 三组患者均来院接受治疗。1次/周,共治疗3次。治疗结束3周后,来院或电话随访。

1.7 观察指标

1.7.1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纸上画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6]。患者根据疼痛的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医生读出分数。

1.7.2 肩关节功能CMS评分(C-M) C-M评分是目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该评分满分100分,分别由疼痛(1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20分)、关节活动度(ROM)(40分)及肌力(25分)四个子量表组成。分数越高表明肩关节功能越好[7]。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制订综合疗效标准,并依据C-M中的ADL和ROM两项(共60分为应得总分)进行疗效评价。改善率=(治疗后C-M评分-治疗前C-M评分)/(60-治疗前C-M评分)×100%。改善率达100%为治愈,改善率≥60%为显效,25%~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3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内、组间多个时间点的观测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两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同一时间点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至研究结束时,针刀组脱落3例,痛点阻滞组脱落4例,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脱落2例。

2.1 三组冈上肌腱炎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针刀组、痛点阻滞组、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的愈显率分别为43.75%、48.39%、69.70%。三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针刀组平均秩41.12,痛点阻滞组平均秩44.69,针刀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平均秩59.23。因第三组平均秩最高,因此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综合疗效最好。见表2。

2.2 三组冈上肌腱炎患者VAS评分时相变化

三组治疗后第1、2、3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 < 0.01)。第3周时,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与其他两组比较,VAS评分降低最显著(P < 0.01)。见表3。三组治疗手段存在组间差异,其降低VAS评分的效果不同(P < 0.01);VAS评分在不同的治疗手段干预下,不同测量时间降低的趋势不同,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降低VAS评分的趋势最显著(P < 0.05)。见表4。

表4 三组冈上肌腱炎患者重复测量与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

2.3 C-M评分时相变化

三组治疗后第1、2、3周的C-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 < 0.01);第2周和第3周时,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与其他两组比较,C-M评分提高最显著(P < 0.01、P < 0.05)。见表5。三组治疗手段存在组差异,其提高C-M评分的效果不同(P < 0.01);C-M评分在不同干预下,不同测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提高C-M评分的趋势最显著(P < 0.05)。见表6。

表6 三组冈上肌腱炎患者重复测量与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

2.4 随访

三组随访结束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 < 0.01);组间比较发现,针刀组VAS评分最高,其在随访期间缓解疼痛最差,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7。三组随访结束时C-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1或P < 0.05);组间比较发现,针刀组C-M评分最低,其在随访期间提高肩关节活动度的疗效也最差,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8。

表7 三组冈上肌腱炎患者VAS评分随访(分,x±s)

注:与痛点阻滞组、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比较,P < 0.05

表8 三组冈上肌腱炎患者C-M评分随访(分,x±s)

注:与痛点阻滞组、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比较,P < 0.05

2.5 不良事件

三组未出现与痛点阻滞、针刀相关的不良事件,且均未出现肩关节痛加重导致治疗方案改变的事件。

3 讨论

3.1 冈上肌腱的解剖特c

冈上肌腱位于肱骨头、肩峰和喙肩韧带之间,是构成肩袖的重要部分。静止时,冈上肌腱静止时承受上肢重力,收缩时所受的拉应力远大于构成肩袖的其他肌腱[9-10];冈上肌腱距离肱骨大结节止点1 cm内存在乏血管区,是其损伤的解剖学基础[11-12]。当肩关节从自然内收位0°至外展120°的运动过程中,冈上肌腱与肩峰、喙肩韧带的距离逐渐缩小;外展至90°时,冈上肌腱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距离最短。加上冈上肌腱本身的形态变厚,致使冈上肌腱在肩峰和喙肩韧带下方这狭小的间隙中受到更严重的挤压和摩擦[10]。肩关节长期反复地内收外展运动,冈上肌腱乏血管区在应力集中、反复使用及慢性劳损的作用下,最易出现冈上肌腱变性和退行性等改变,继而发生局部钙盐代谢异常而导致沉积,逐渐产生无菌性炎症、钙化、撕裂,甚至断裂等[10]。

3.2 冈上肌腱炎的治疗思路

冈上肌腱距离肱骨大结节止点1 cm内存在乏血管区,是冈上肌腱损伤的主要解剖学基础。冈上肌腱撕裂多发生在肌腱缺血区,这里血供较差,严重的损伤难以自行修复[11-12]。肌腱纤维发生炎性反应后,肌腱变得肿胀、粗糙。随着病情进展,损伤处形成瘢痕组织和肉芽,嵌于肩峰和肱骨大结节之间,使得肩峰下间隙变得狭小。尤其是继发三角肌下滑囊炎、肩峰下滑囊炎时,间隙会变得更小。因此,在肩外展60°~120°时,增厚的冈上肌腱和滑囊受到明显挤压而产生疼痛[1]。

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制动、口服止痛药物、局部激素注射及理疗;非手术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滑囊或肩峰切除成形术[1]。口服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NASIDs和昔布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众多,包括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肾毒性、水肿、血压升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恶化等。从心血管安全性角度出发,使用任何NASIDs类药物都应慎重[13]。

改善冈上肌腱乏血管区的局部血液循环,将有利于损伤的修复[4]。本病反复发作,单一治疗难以根治,中医综合疗法有一定优势,如针刀松解配合手法[14]、针刀配合中药[15]等。腱-骨交界部的力学特性的恢复至少需12周[16]。为延缓冈上肌腱炎的进展,应尽量减少突然、猛力、反复的肩关节外展活动[17-18]。

3.3 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的优势

针刀疗法可以松解、切除、剥离局部病灶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等病理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迅速缓解疼痛[14,19]。痛点阻滞疗法仅用较低浓度的,并配合对病变组织有直接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激素、维生素B12等[2]。糖皮质激素下调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免疫,减少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内皮素的表达,稳定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炎症,减轻水肿及疼痛[13]。局麻药物联合激素等可以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解痉,消炎,改善微循环,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20]。

3.4 本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再次提示,针刀疗法、痛点阻滞均可减轻关节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针刀疗法作为一种微侵袭的物理疗法,切割、剥离、松解关节附近软组织粘连和挛缩,可以减轻由于软组织高张力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但是,这种微侵袭治疗会在治疗部位形成新的创伤和无菌性炎症。如果在针刀治疗部位先注射消炎镇痛液,不仅可以治疗病灶的无菌性炎症,还可以减轻针刀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抑制针刀术后局部术后反应,减轻水肿渗出。故本研究中,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的趋势最明显,且在治疗后第2、3周更显著地提高关节活动度。由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可以持续3周以上[11],随访期间消炎镇痛液还能发挥作用,因此,单纯针刀的随访期间疗效不及痛点阻滞和针刀联合痛点阻滞组。

[参考文献]

[1] 周秉文,陈伯华.颈肩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62-363.

[2] 张昶,周鹰,张怡,等.激痛点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中医药,2016,11(1):131-133.

[3] 张昶,熊会海,王瑞红,等.探析针药并用治疗肩部经筋病[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3):434-436.

[4] 张昶,张怡,王瑞红,等.火针联合针刀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中医药,2015,10(1):93-96.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标准[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193.

[6] Bond MR,Pilowsky I.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pai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algesic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J]. J Psychosom Res,1966,10(2):203-208.

[7] Constant CR,Murley AH. A clinical method of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shoulder [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87(214):160-164.

[8]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

[9] 胡良平.现代统计学与SAS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61-65.

[10] 张廷才,司道文,张宇新.冈上肌腱的解剖及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30):19-20.

[11] 朱家安,胡兵,翟伟涛,等.超声引导下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8):604-606.

[12] 许本柯,杨运平,刘洪涛,等.冈上肌腱的血供特点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30(1):33-35.

[13] Mcnabb James W.骨关节及软组织疼痛注射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4-19.

[14] 董春雨.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冈上肌腱炎3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33-134.

[15] 缪滋光,田春荣.手法、中药、小针刀联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体会[J].中医药学报,2011,39(5):116-117.

[16] Leung KS,Qin L,Fu LK,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one to bone repair and bone to tendon healing in patellar-patellar tendon complex in rabbits [J]. Clin Biomech(Bristol,Avon),2002,17(8):594-602.

[17] 魏均强,蔡,刘玉杰,等.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关节外微创清理和治疗[J].中矫形外科杂志,2008,16(7):501-503.

[18] 张成亮,杨宇,韩涛.超声定位药物注射治疗冈上肌腱炎34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124-125.

[19] 黄志刚,雷震,尤斌.小针刀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3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5-26.

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文4

智能穿戴概念的确曾如日中天,国内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几乎都曾与其有过绯闻,但随着产品不断投向市场,人们对智能穿戴科技的期待迅速降温,Canalys预计今年出货量在800万左右,而苹果手机2014年首个财季的出货量就达到了5100万部,虽然穿戴设备没有手机的刚需功能,但也说明其影响力相比于火热的穿戴概念依然非常微弱。

作为穿戴设备的主力军,主打运动数据监测功能的手环和腕表不仅面临质量、续航等硬件技术问题,还被业内下达了缺乏需求痛点的判决书,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三星在健康数据平台上的发力大有一股“一条道走到黑”的气势。

苹果和谷歌虽然在此类硬件产品上投入不多,但想法却一样,两者继三星之后带给大家的HealthKit和Googlefit也都打算在数据层面探寻穿戴产品的出路。

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一个人每天走了多少步、跑了多少路、摄入食物的热量值、睡眠时间,甚至血压、心率、血氧含量等体征数据,对于一个身体各项机能正常的人来说有多大吸引力,看看手环们在市场中受到的冷落就可以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习惯贯穿和衔接,由活动安排来推动,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依靠精确的量化数据作为行动参考。

但如果把上述数据以5年或者10年的时间段进行封装,汇集到一个云数据平台做出更为精确的分析,得出的结果一旦得到政府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认可,那么智能监测装置一开始探寻的道路无疑是可行的。

通过大量的体征数据样本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满足特定用户的自我量化需求,提供符合用户特征的健身计划、饮食搭配,甚至可以让这些数据成为物联网中的一员,Carpaly会知道用户的心脏健康状况来控制行车速度,照明系统根据用户的睡眠情况自动调节灯光。

变身健康顾问

美国当地时间6月2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open.fda.gov)正式上线,开放了“300万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数据,并开放了API和数据下载权限。

公共数据的开放不仅表明了美国对数据类穿戴设备参与医疗行业的认可程度,还将为HealthKit等健康数据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分析资源,届时穿戴设备将捕捉到用户的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指标,而Siri和Googlenow们将对搜索和输入内容的进行抓取,这些数据经过上下整合,将帮助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组合成合格的个人健康顾问,比如当你靠近一家新开的甜食店,你的手机会马上发出一则提醒消息:你中午刚服用了降糖类药物。

你很奇怪手机怎么会知道,实际上HealthKit们早已通过手环上捕捉到的血糖指标结合你语音搜索的药物名单猜到你最近的身体状况,当你的地理位置靠近一家主打食物含糖较高的餐厅时,它就自动发出一则提醒消息,并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提供病情诊断参考

如果未来的医学诊断不再只依赖检验结果,而是从大数据中找到新方向,穿戴设备不仅将扮演推动者这一重要角色,其身后的平台如googlefit、SAMI等平台还将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库分享信息,将得到的分析结果呈现给医生,作为慢性疾病的诊断参考。

此外,谷歌风投青睐的那家大数据医疗公司Flatiron的医生驻站模式也可以被借鉴,你将你的健康数据权限向HealthKit平台上的医生们开放,他们瞄一眼你储存在HealthKit上的病历资料,再看一看你连年来的生活记录,确定一套诊疗方案的效率无疑将大大提高且更具针对性。

总的来说,只要传感技术的进步能让穿戴设备收集数据的角色不断强化,未来建立在数据网络上的医疗保健行业一定会有穿戴设备大放异彩之处。

但是,行业的走向清晰不代表具体的商品能得到市场青睐,目前形形的健康追踪设备对用户而言依然没有太多吸引力,传感设备的迟钝和简陋、续航对数据收集能力的限制、外观设计上的草率、价格上的倨傲……诸多难题成为其在市场中普及的绊脚石。

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文5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包括但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未来20年将成主流。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P2P小额信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已经呈现的三项重要发展趋势。

互联网通话软件

移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和WIFI的普及和QQ语音、微信、米聊等众多社交软件的兴起,都预示着“走流量”的网络通信方式将会逐渐代替传统通信方式。国内的网络电话技术也已经走向成熟,国外的通话软件因为在国内收费较贵逐渐不再主流,拥有较高性价比的国内品牌成为手机用户的优先选择。随着4G时代的到来,基于4G网络架构下的全新互联网移动通信将更令人期待。

互联网支付

网银、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是目前互联网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互联网支付就属于那种需要特别“照顾”的。成为现实的是传统的现金支付已经“退居二线”,各种在线支付方式(支付宝、微支付等)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支付方式。银行推出的网银以及民营企业推出的各种各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支付终端也从桌面电脑扩展到移动终端和电视等多种形式的终端上,互联网支付变得无处不在。

网址导航

方案一:作为互联网最早的网站形式之一,网址导航就是集合较多网址并按条件进行分类的一种网址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个性化网址导航的需求愈发迫切,针对某一领域或特定人群需求而生的专业网址导航——垂直细分网址导航应运而生。网址导航站由综合逐渐演变为分类精细专业的领域导航站已属必然趋势,专业打造细分网址导航的普吉114网址导航平台甚至倡导用户自主建站,开创全民网址导航的崭新时代。

方案二:网址导航作为上网流量入口,行业巨鳄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吸引用户目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个性化、垂直、细分化呼声越来越高,综合网址导航继续改变策略满足用户需求。2014岁末年终,网址导航平台——普吉114为互联网网址导航市场送上大礼,其一改传统网址导航综合涵概网址的风格,注重垂直细分、个性化制定等特点,作为首个网址导航自助建站平台,备受业界关注,列入2015十大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创意项目实不为过。

互联网家居

互联网对家具行业的改造既是一个电商化的过程,又是打造O2O闭环的过程。国内的互联网家居企业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比如,新窝网曾以Houzz对标,最早通过图片社区来汇集流量,后来也开辟了网上商城。传统硬件厂商、互联网巨头、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开发者围绕生态创造丰富的应用,去挖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互联网家居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它带来的舒适、便捷程度,或许会超越我们想象,能够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购物

互联网网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阿里在美国上市把中国互联网网购平台推向国际化,这可是件大事,当天阿里在美国上市时引起多家媒体关注。远的不说,咱就说中国妇女最熟悉的双十一,天猫大力发展全球化业务,“海淘”为571也做了不少贡献。不得不说阿里的全球化布局在逐渐延伸,让中国和国际化产品业务更好更快的接轨,带动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网购模式正在改变着世界。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业内大佬和资本大鳄纷纷加入投资在线教育行业,其中,有新东方、好未来、腾讯课堂、淘宝同学这样的教育产业和互联网巨头,也有YY、网龙、万达、科大讯飞这样的跨界大玩家。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线教育领域投融资金额超过44亿元。在线教育入围十大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创意项目不为过。

大数据分析

全球经济的每一个行业都充斥着数据的影子,现如今,大数据可以完全成为一种充斥企业的新型资产,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日常行为产生了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储存、处理、分析带动了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对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有助于加深其对于用户行为、爱好等方面的了解,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服务,并针对产品及服务进行优化。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多种多样,对我们的生活将会越发凸显。

在线旅游

无论互联网发展到什么程度,客户都不可能自己在无尽的信息中自己整理和分析,所以他们都需要有这样的公司整理所有信息,但是这些公司提供的信息需要尽量客观中立,以便于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依托互联网,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信息查询、产品预定及服务评价为核心目的,囊括了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海内外旅游局等旅游服务供应商及搜索引擎、OTA、电信运营商、旅游资讯及社区网站等在线旅游平台的新产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旅游方式。

医疗行业痛点分析范文6

智能手环、智能腕表、智能耳套、智能虹膜、智能腰带、智能鞋……各种具备检测体征、睡眠、坐姿、脑电波等功能的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市场上掀起热潮。在媒体热捧和强大的营销攻势下,很多乐于“尝鲜”的消费者趋之若鹜;享受着可穿戴设备带来的美妙体验与保健功能。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与行业专家发现,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产业链尚未完善,产品的功能仍然存在不少局限。而对于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言,可穿戴医疗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三大潜力和投资新宠

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当下前沿科技的热点,医疗产业则是近年中国改革的核心。当可穿戴设备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势必引发各方的高度关注。可穿戴医疗设备是将可穿戴技术应用于体征检测、运动数据统计及健康状况改善的设备统称,具备监测生理指标、记录数据、动态观察等三大作用。

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报告显示,未来5年内,可穿戴设备的整体市值将超过80亿美元(约合480亿人民币),主要受益于医疗保健类产品的推动。而根据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对移动医疗行业的测算标准,预计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人民币。可穿戴医疗设备为何会引爆中国市场?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可穿戴医疗在中国发展的三大潜力:

第一,数字医疗势不可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比重稳步上升,这与中国当前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和供给不足形成矛盾。在中国,医疗服务的规模大约是2~3万亿人民币,占GDP的5%~6%;而在美国,这一数值是2~3万亿美元,占到GDP的17%左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可以缓解我国医疗供给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数字医疗结合了大数据、可穿戴科技、移动终端应用、社交网络、认知计算、3D打印等前沿科技。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健康管理,维护健康的同时,节省了普通医疗检测的支出。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被应用到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居家养老等方面,如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可穿戴产品,就是美国可穿戴技术及音频设备开发商Jawbone公司推出的UP智能手环,它能监测并管理日常活动、睡眠情况和饮食习惯等数据。

第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特殊医疗服务需求。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多数家庭的结构呈现4-2-1的倒金字塔形态,即一对年轻夫妇同时要赡养四位老人,并抚育一个孩子,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健康出现问题都将可能带来难以承受的金钱、时间及精力方面的压力。因此,与健康管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类别繁多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应运而生,方便、舒适,可实时监控老人和孩子的体征,为繁忙的上班族提供了关怀家人的更好途径。

第三,可穿戴设备综合硬件和软件的优势。一方面,硬件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终端的外形越来越小巧,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到可随身佩戴的小物件;另一方面,无线网络、云计算和社交媒体等能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形成丰富多元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这些客观因素的驱动下,百度、三星、谷歌、盛大、九安医疗等IT硬件、软件、服务提供商和医疗器械公司纷纷加入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竞争中。如九安医疗与苹果公司合作,设计生产可便携式医疗设备、手环等,检测血压、血氧、体重等基本体征,并通过APP应用进行数据记录、分析和慢性病跟踪、管理。2013年创业板“九安医疗”的股价尚在10元左右徘徊,而2014年2月一举上涨到25元以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可穿戴医疗产业前景的乐观态度。

五大瓶颈需要突破

当智能眼镜、头罩、手表、手环、脚环、睡衣、鞋子、袜子渐渐“攻占”人体的各个部分,形成人体信号的体域网(Body Area Network),人们是否会质疑可穿戴设备果真如此神奇、潜力无限?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面临哪些市场挑战?

首先,可穿戴设备应回归用户需求和价值定位。大数据、粉丝经济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可穿戴设备外观炫酷,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吸引一部分消费者购买。但是冲动引导的购买行为,无法产生持续的购买力;已经购买的用户,也不会持续、长期地佩戴。并且,可穿戴设备背后的社交媒体、大数据和云计算,由于缺乏足够的用户群和数据积累,无法体现进一步的价值。

当下,不少智能硬件为了智能而智能、为了联网而联网、为了开发应用而开发应用,未能真正抓住用户“痛点”,迷失商业模式本质的三大要素——客户价值的独特性、关键资源的不可模仿性和盈利途径可持续性。比如,基于百度云开发的可穿戴设备“咕咚手环”,主打“运动状况提醒”、“睡眠监测”、“智能无声唤醒”三大功能。但手环其实只能起到提示的作用,无法纠正用户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何鼓励用户长期佩戴,培养用户黏性,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值得深思。

其次,可穿戴设备须摆脱“智能手机附属品”的窘境。目前,可穿戴设备大多非必需品,比起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并不具有颠覆性。众多智能手环可以记录睡眠时间和行走路径,而智能手机很容易就能实现这些功能。如盛大旗下果壳电子的一款智能便携设备GEAK Watch,可引入WiFi模块、搭配蓝牙4.0技术连接智能手机,接收信息提示、查看邮件标题等,但它仅仅还是智能手机的一种附属品。目前少量可独立使用的可穿戴产品已经问世,值得进一步探究。

第三,需要击破硬件开发的技术壁垒。可穿戴设备是人与世界沟通的新工具,开启了物联网2.0时代的大门;但与软件相比,在硬件方面,可穿戴设备面临更大的技术壁垒。如MEMS(微机电系统)承担了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重任,但中国MEMS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初创企业聚集于长三角,其技术远落后于国际巨头。此外,可穿戴设备还存在电磁辐射、电池续航能力差、依赖智能手机、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有待改善等问题。

第四,需要提升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在美国,可穿戴设备上市必须经过FDA认证,而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监管法律或法规。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检测结果能否被医院认可,对可能发生的医疗事故如何处理,尚无定论。另外,即使可穿戴医疗设备准确捕捉了使用者的各种体征,它是否能妥善分析这些医疗“大数据”,得出靠谱的结果,来指导人们的睡眠、饮食、工作、运动,仍然需要临床测试来进行验证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