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动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行业动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行业动态

医疗行业动态范文1

    《中国计量》创刊于1996年1月10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计量司进行业务指导的国家级综合性专业期刊。是一本针对从事计量管理与科研工作、计量检定校准与实验室工作、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计量工作者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

    《中国计量》杂志以法制计量、工业计量、科学计量为主线,包括管理篇、技术篇、文化篇、信息篇。144页的版面内容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中国计量》的读者主要为国家、省、地(市)、县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全国各地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各级计量技术机构、计量器具生产销售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及各科研机构、各类计量中介服务组织、广大工矿商贸医疗卫生企事业单位、各大专院校等相关人员。

    《中国计量》杂志2003年、2004年连续两届荣获国家期刊奖的百种重点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医疗行业动态范文2

[关键词] 医药物流;资源整合;互联互通

[DOI] 10.13939/ki.zgsc.2016.28.052

1 引 言

2011年5月5日商务部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就“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提高药品流通效率”的主要目标,具体提出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

目前重庆本地医药流通市场发展迅猛,据统计2015年终端采购市场仅在重庆药品交易所交易额就已突破200亿元,根据重庆市政府《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规划,2017年全市医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将会形成超过10亿元的流通市场规模。但就重庆医药终端采购流通市场而言,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中小型药品经营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总体处于较为落后阶段,面对信息化程度和物流管理水平全面升级,目前仍有大批药品经营企业未能通过新版GSP认证。

二是第三方医药物流资源缺乏有效的统筹,难以支撑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导致第三方医药物流资源迟迟不能融入医药流通行业,医药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三是销售企业与采购终端之间缺乏信息的互联互通,库存、采购、收货等信息无法有效地贯穿采购订单流程。

因此,为促进医药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本文将积极通过对医药流通领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架构分析,探索基于医药流通环节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 平台分析

2.1 平台服务对象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监管类用户,包括卫计委、药监、社保等医药行业监管类用户,以及交通、海关、税务、工商等物流活动要素的监管用户。二是物流服务提供方,包括医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医药运输企业、专业医药仓储企业、物流园区等。三是物流服务需求方,包括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四是物流服务支持方,包括物流设备企业、金融保险企业、技术科研院所等。

2.2 服务内容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将主要提供六类服务。一是医药物流信息的与共享,涉及医药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医药物流供需信息、企业信息、医药行业动态信息以及环境、路况、天气等其他信息。二是基于交易平台的电商业务协同服务,涉及从医药生产企业到终端医疗机构、诊所药店的订单交互、合同交互等。三是医药流通监管溯源服务,涉及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药品流向的明细、报表,确保药品流通信息的动态监管与事后追溯,同时向交通、海关、税务等提供企业诚信、违纪行为等支撑信息。四是数据服务,涉及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实现平台上各用户之间信息系统的对接和数据交换,提供数据信息高效传递的能力,同时,在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信息,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优化物流过程,提高流通的效率。五是物流资源的交易撮合,不同于药品的现货交易,平台提供的是以物流资源为商品的在线交易撮合服务,通过规避商业敏感信息来整合医药行业物流资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六是增值与延伸服务,涉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供应链金融支撑、移动客户端应用、数据分析报告等服务于医药物流过程的定制化服务。

3 平台设计

3.1 平台总体架构

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架构

3.2 功能模块设计

3.2.1 四大门户

平台四大门户包括企业门户、医疗机构门户、政府门户、运营门户,展现形式为网站、桌面客户端、移动App。

企业门户:面向医药生产企业、医药经营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企业用户,提供信息、信息查询、业务协同、物流信息撮合、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数据分析等服务。

医疗机构门户:面向医疗机构用户,提供信息、信息查询、业务协同、药库管理、数据分析等服务。

政府门户:面向药监、卫计委、社保、交通、海关等政府部门,提供监管溯源、调度监控、决策支持、政务协同等服务。

运营门户:为平台运营商提供客户、数据、内容、营销、广告、系统配置等管理工具。

3.2.2 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是向平台用户提供专业性、定制化的物流信息与服务的应用系统,包含会员管理系统、物流资源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撮合系统等八个应用系统。

图2 业务系统构成

会员管理系统。包括平台会员的注册、审核、注销、处理等业务功能,以及会员基本信息、会员资质、考核评价、行为分析等管理功能。

物流资源管理系统。包括药品、器械等货物、运输资源、仓库资源、物流人员、物流设备等物流相关资源基本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物流政策法规、物流行业新闻动态、物流资源供求、企业展示、营销会展、融资服务等信息管理功能。

物流信息撮合系统。包括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设备企业相关物流资源的供需撮合、合同管理、在线交易、支付结算、信用评价。

物流监管溯源系统。实现主动监控车辆与货物,主动获取、分析信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监控。包括车辆位置监控、配送进度监控、配送视频监控、预警阈值设置、指标监管、货物追踪溯源、决策支持、政务协同等功能。

中小医药企业物流SaaS系统。包括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运行管理、订单管理等功能。实现功能专业化、服务个性化,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物流服务要求,其中物流功能要符合GSP相关要求。

基层医疗机构药库管理SaaS系统。包括药品的目录管理以及药品的采购、入库、出库、调价、调拨、盘点、报损、退药等功能,同时包括采购计划及药品会计等相关功能。

3.2.3 数据系统

数据系统是向平台用户提供物流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服务,满足平台用户对物流相关业务的智能预测、经营决策、监督管理等需求。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包括药品、器械、运输、仓储、人员、设备、位置、条码等物流基础信息的采集、存储、清洗、更新、维护、备份、共享等管理功能。

数据分析系统,支撑物流公共信息、物流信息撮合、物流调度监控、物流监管溯源、客户关系管理等业务系统对数据分析的相关需求,实现统计汇总、综合查询、统计报表、辅助决策等功能。

3.2.4 运营系统

运营系统向平台运营人员提供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广告管理、内容管理和营销管理等运营工具,从而保障平台健康、持续地发展。

图3 运营系统构成

客户服务:包括为平台用户提供自助服务、电话咨询、在线交流等服务功能,并建立答疑解惑、开展业务合作的沟通渠道,从而提升平台用户的服务体验。

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为运营人员提供客户资料管理、联系方式管理、客户行为分析、客户价值分析、客户关系维护、订单追踪管理、绩效管理等功能,从而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和业绩。

广告管理:包括对广告的资源管理、价格管理、销售管理、数据统计等广告管理功能,以及对广告的内容审核、排期、目标选择、上线、暂停、下线等广告功能。

内容管理:包括对平台上展示的新闻、公告、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内容进行编辑、审核、、下线等管理功能。

系统运行配置管理:包括对平台各系统的元数据管理、用户数据管理、权限管理、系统参数配置、运行监控、日志管理、审计管理、目录管理和库表管理等功能,保障平台的日常运维与正常运行。

营销管理:包括促销活动的线上实现,以及会员积分、礼品兑换等会员营销服务。

3.2.5 协同系统

协同系统向平台的内、外部系统提供服务接口,实现内部系统之间的调用协作以及与外部系统的互联互通。

数据交换:以统一的交换规范,实现数据提取、数据转换、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数据校验、数据审核等功能,同时支持数据的同步以及历史数据的迁移等,从而实现平台内、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

服务协同:将平台服务以Web Service接口形式,提供给平台内、外部系统进行调用,在不必修改平台各应用系统源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各业务的协同与扩展。

4 结 论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不仅服务于医药行业,通过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来优化医药物流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而且是 “互联网+医药”业务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各医药行业流通领域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魏修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08-209.

[2]侯.外贸B2C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3]刘琼.基于SOA 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9).

医疗行业动态范文3

在移动应用方面,娱乐需求地位稳固。移动即时通信依然是网民的首选,游戏的日均使用时长最高。腾讯系应用的布局最广,横跨社交、视频、应用商店、浏览器、音乐等多个领域,而应用渠道中,360手机助手的用户覆盖率达32.1%,居各渠道之首。

此外,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已经度过了需求集中于通信与社交方面的“萌芽期”和以购物与娱乐为代表的“初步发展期”,迈入到“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多元化生活服务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线上与线下联动(O2O)成为趋势。典型应用的不断涌现,也让O2O行业迎来用户增长与资本市场融资双重热潮,移动端的消费闭环正逐渐形成。

在以智能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时代,聊微信、刷微博、玩游戏、手机支付等大量移动应用,让越来越多用户贡献了海量的数据。深入整合、挖掘这些大数据,企业能够提高对市场的洞察,增强竞争优势,改变他们的运作甚至是完全变革商业模式。但是,大数据分析因为技术和投入的门槛高,在国内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往往只具有简单维度的统计能力。而技术成熟的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又因其定位原因很难保持中立。

TakingData数据服务部高级总监陶京琪表示:“TalkingData长期钻研分布式运算架构、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算法,大数据已经成为骨子里的基因。期望TalkingData中立、专业、多维的大数据服务能够在已成红海的移动互联网领域,给更多公司带来更多价值。”

从创建之初,TalkingData就定位于“第三方的中立数据平台”,对于使用移动数据的企业来说,扮演的是桥梁和裁判的角色。据介绍,此次的报告,TalkingData使用自己研发的移动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将10亿移动智能设备数据作为数据蓝本,从多个维度对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移动数据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行业观察结果。

医疗行业动态范文4

山西省高平市米山镇中心卫生院药房,山西高平 048400

[摘要] 目的 对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探讨医院药库零库存管理模式的优劣,分析医院药库零库存管理可行。结果 医院药库部分药品开展零库存管理后,有效降低了药品浪费,回笼了库存占有资金,节省了药库管理资源,消除医院管理压力。结论 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通过开展部分药品零库存管理,可有效提升医院药库药品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药库和谐、健康发展。

[

关键词 ] 零库存管理;医院药库管理;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35-02

[作者简介] 张雪梅(1972-),山西高平人,专科,主管药师,医药管理。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医疗体制改革新形势下,人们一方面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日益提升自我维权意识,据相关医疗报道显示,医疗纠纷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医院药库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有力体现。医院药库管理水平重要作用于药品质量安全、社会经济效益,医院药库首要职责是药品监管以及用药监督,因此药品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1 零库存的由来及概念

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次首次提出了“零库存”一词,是为了达到在生产期间有效减少原材料、半成品积压的目的[1]。“零库存”所表达的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涵义,是通过对相应的库存展开控制管理,促进库存数量的最小额度范围,并非绝对意义上的零。药品零库存是在医院医疗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电子商务、当代物流等现代化途径,将医院药库与供应商有机整合,共同对库存进行管理、运作,实现医院药库库存科学、合理化的一种供应模式[2]。

2 医院药库零库存管理的优缺点

2.1零库存管理优点

①优化资源,零库存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对药库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通常情况下,一些医院药库内库存的药品为医院药房2~3周的销售数额,通过零库存管理,至少能够缓解医院药房一半的销售压力,这不仅能够减轻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激活医院资金运转,优化医院人力、物力资源,收获更佳的经济效益;②规避风险,零库存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药库管理中,可有效防止受行业变化影响所造成的药库药品挤压风险,同时还能够规避药品挤压引发的药品变质、失效等问题,更有效地确保药品质量[3]。

2.2零库存管理缺点

①供药缺失,受药品特殊性影响,药品的需求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包括患者人数、疾病患病率、季节交替等,当医院药库遭遇突发状况时,往往会出现供药缺失情况;②患者利益。由于医院所合作的医药供货公司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所提供的药品价值不一,难以确保患者所购买的药品为最实惠的。

3 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3.1在药品库存中的应用

设定合理的备药下限是保证药品库存满足需求与最低库存成本统一的关键。零库存管理模式下可以将药品分为A-D类。A类的特征是价格高、需求量大、占用库存额打、周转速度快;B类为普通药品;C类的特征为需求量小、价格低;D类的特征为不常用,价格低,供货困难。根据四种不同类别的药品可以进行不同下限,A类药品在供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设为5 d,B类为7 d;C类为10 d;D类为14 d。医院利用HIS系统计算出某一时间段内各类药品的实际消耗量,在经过统计学处理后进行评估,测算出能够满足需求的近似库存量;再次,根据某一时间段内的近似库存量来确定库存药品的上下限量[4]。上限量是指药品在采购间隔期必须保证库存量,其数值可以与该时间段内的近似库存量相同。下限量是指缺药报警时的库存量,下限量的数值一般与药品交货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如1 d内可以完成交货,那么下限量可定位大于1 d的近似库存量。在确定了库存药品的上下限量后当药品实际的库存量等于或小于下限量时,HIS系统便会发出缺药信号,并且根据采购量为上限量与实际库存量的差值的原则制定出药品采购计划,药剂科根据该计划及时采购便可。药库药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季节、用药习惯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因此药品的实际消耗量也会出现变化,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改上下限量,保证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避免药库出现药品供应问题。

3.2在药品流通中的应用

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最低存货成本和最佳存储结构就是医院药库药品管理的最优状态[5]。药品零库存管理不单单只涉及到药品库存的管理,还与药品采购、配送、临床用药等环节有密切的联系。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实施零库存管理模式主要是遵循准时制采购的原则。以临床用药需求为标准,进行少量多次采购。通过HIS系统对药品采购进行监督控制,包括进销存实时查看,配送公司的供货情况以及查询采购计划等。强化医院药品采购的监督控制,提高药库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强药库库存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实现药库的零库存管理。在零库存管理模式下医院的储备药品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例如急救药品、麻醉药品等。要保证在患者需要这类药品的时候能够及时获取。而其他药品则尽量降低储备量,从而降低储备成本,药库储备量能够满足短期临床用药即可。在药品配送环节实施零库存管理主要是要实现准时配送。医院要选择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合作,构建高效的配送机制,节省仓储、搬运等环节产生的费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在临床用药环节为了切实落实零库存管理要对临床用药的需求进行快速统计,制成药品需求清单交予采购部门以便及时采购配送[6]。在临床用药工作中有多重不可预测性,因此为了实现临床用药快速响应就要规范化采购、药房等部门的信息格式,从而达到快速处理药品信息的目的。

3.4在整合用药信息中的运用

零库存管理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将医院整体相关的用药信息整合、归纳在一起,并建立起针对这些用药信息的有效管理程序,经电子计算机软件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寻找存在、潜伏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预防。并且可通过将医院内部程序与行业动态变化相互联系,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形态、经济动态、政策颁布等有效信息,根据时事特征,医院药库做出有效及时的调整[7]。

4结语

零库存管理模式源于生产领域,可一定程度提升目标领域生产资金量,并能够抑制由于库存无法及时运用所造成的老化、维护等现象发生,有着十分客观的管理应用价值。而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实际运用,结合本次研究认为,医院药品零库存并非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开展部分药品零库存管理,可有效提升医院药库药品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药库和谐、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 曹娱萍.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173.

[2] 邵建华.我院药库部分药品零库存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4,25(21):1954-1956.

[3] 张教赟.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21):68-69.

[4] 樊聪敏.库存管理问题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7):48-50.

[5] 李闽媛.基层医院药品库存管理[J].企业研究.2012,2(4):183.

[6] 刘朋,刘治军.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首都医药.2012(11):13-14.

医疗行业动态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医院;经营与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医疗事业的各项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医院在实施各项现代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展开医院经营和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医院的实际管理体系,保证医院管理向着更加信息化、高效化、民主化方向发展。因此在医院的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的探索有效运用新媒体的方法,保证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新媒体优势,以此有效提升医院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为医院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新媒体技术概述以及对医院经营和管理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1.1概述

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其支撑下发展出了很多的媒体形态,如比较常见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这些形式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被人们称之为“第五媒体”[1]。同时新媒体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尤其是其自身拥有的消解力量,能够真正消解传统四大媒体的分界线,消解各个国家之间的边界,消解消息发送者、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这种全新的媒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不同人、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之间实时沟通,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应的新媒体软件将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传递,其具有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等特点,是其不断扩大发展范围的最主要原因[2]。

1.2积极影响

1.2.1医院内部工作

在医院中利用新媒体开展各项工作,主要有以下积极的影响:一是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发出来的各项软件,能够为职工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二是通过交流软件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传递各项指示;三是利用电子文件形式传递各种上级文件信息、最新医疗行业动态信息,减少了传递信息浪费的时间。

1.2.2与外部的联系

在当前网络平台下,基本上各家医院都有官方网站、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群众能够详细了解到各家医院的人员结构、医疗团队以及医院信息等。同时有需要的人还可以随时通过网站中提示的联系电话、在线客服与医院相关部门联系,便于人们提前了解医院概况,选择适合病情的医院治疗,提高治愈效果。除此之外,医院通过网站,可以随时将医院建设情况、专长、医学知识等展示给人们,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患者与医院的沟通效率,还可以提升医院形象,以此保证能够创建出全新的营销模式和服务形式。

1.2.3与患者的联系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人们会通过各种基于新媒体技术产生的软件进行沟通和联系,医生和患者也在这种背景下,利用微信、QQ等与患者随时保持联系。方便患者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病情,也能使医生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治愈情况,便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对医生的好感,还可以真正帮助到患者,发挥出医疗行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医生的职业责任感,保证其更加积极地为医疗事业服务。

2新媒体背景下医院经营和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2.1管理人员对新媒体不够重视

在信息技术、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开始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意识和模式,以求能够在时展的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医院也开始跟随发展的脚步,积极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促使医院能够在医疗行业中拥有良好的竞争力[3]。但是实际上,依然有一些医院由于经营者的创新意识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新媒体对医院经营管理拥有的积极促进作用等原因,无法有效地将新媒体应用在日常工作中,导致医院在管理模式及理念上无法满足现时社会对于医疗事业的要求,从而影响其积极发展。

2.2新媒体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大

关于新媒体在医院日常经营以及管理中的应用,在当前医疗行业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一种情况是现时大部分医院已意识到新媒体对医院实现积极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且积极地引进各种全新管理和经营模式、方法,但是关于新媒体的真正功能、作用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缺少新媒体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导致新媒体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很多功能都被闲置;另一种情况是很多医院对于新媒体的认知情况不佳,片面地认为新媒体就是简单的利用微博、微信平台等开展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利用传统的工作思维、方法开展工作,导致新媒体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3加强新媒体技术在医院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3.1提升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加强新媒体应用率

想要保证新媒体能够有效应用在医院实际经营或者是管理工作中,就必须要提高医院内部管理人员的认识,并且通过管理人员的支持,将新媒体真正利用在医院实际工作中[4]。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新媒体能够真正被应用,提高新媒体的应用率,促使医院能够利用新媒体更加长远健康地发展下去。首先,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高医院中各个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使其能够了解新媒体对于医院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并且加强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同时需要强化领导的使用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多多使用新媒体技术与职工进行沟通,以此保证能够在医院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文化,促使新媒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出应有作用;其次,医院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大力推动医院的官方微信平台、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的建立工作,并且及时的安排专业人员关注新媒体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对于新媒体的各种建议。同时积极的使用新媒体宣传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普及各种医疗知识,以此保证能够拉近医院与患者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最后,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促使医生能够通过新媒体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有效的为需要患者进行远程服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还可以提升医院形象。

3.2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减少医生门诊工作量

现下医院的一般就诊方式是很烦琐的:排队、挂号、就诊、再排队、缴费、做检查等,病人的就诊时间在重复等待中浪费,很容易出现患者满意度降低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医疗纠纷,这种影响对患者及医院来说,都是不好的。因此,首先,各个医院需要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减轻门诊医生的工作负担,更加有质量、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其次,实施分级诊疗之后,真正有需要的病人能够在专业的医生治疗下保证治愈率,利用新媒体技术减少由于等待而浪费的大量时间,将耽误病情的概率降至最低,提高整个就诊环节的效率;最后,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些与主治医生直接联系的针对,这需要鼓励医生多利用新媒体,如在时间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就诊后也可及时跟踪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回访复诊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3.3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宣传,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

保证新媒体能够真正在医院的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就需要加强对新媒体优势的宣传工作,使新媒体的应用能够落实到医院中每个部门、每个人日常工作中,以此保证新媒体能够真正达到辅助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目标。加强医院中各个部门、人员的思想意识,通过培训等教育方式,帮助医院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新媒体意识,使其能够通过了解到新媒体的真正作用,将其更好的应用在工作中。医院在积极使用新媒体辅助日常工作的同时,需要向患者和社会群众传递一种新媒体的使用意识,建立起医生和患者以及群众随时联系的平台,有效加强新媒体的重要性。这样人们就会从医院的努力中感受到医院对其的重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声誉。

3.4加强内部交流效率,保证信息能够及时传递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4G、5G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已经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其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联系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时医院内部都通过新媒体设计出了专属的内部交流、沟通软件,通过使用该软件对医院内部人员沟通、交流产生的改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医院中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该软件与员工实施及时有效的沟通,或者是传递一些上级下发的文件信息等,保证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对方,提高医院内部信息流转的实际效率;二是管理人员能够将一些医院管理、经营中需要传递的各种指示,通过文字、语言等形式传递给相关人员,以此减少传统交流过程中的障碍;三是使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利用文字、文件或者语音的形式,减少了信息经由各个部门、人员传递浪费的时间,加快了信息传递时间;四是医院管理者在做各种决策之后,需要将医院的改变信息传递给职工,通过新媒体能够有效减少中间环节,促使医院中的职工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了解医院动态[5]。

4结语

随着各种新媒体的不断出现,现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利用新媒体改变原有的工作状态和学习情况,与他人积极地进行交流。在这种背景下,医院积极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利用新媒体,能够有效加强医院日常工作效率,提高管理工作质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医院与社会各界的人员随时保持联系,改善医患关系的同时,解决人们就医难的问题,以此促使医院更加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巩阳.新媒体技术在医院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0,7(1):277-278.

[2]唐莉,杨培娟.新媒体技术在医院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8(3):253,255.

[3]王妍霖,刘虹.新媒体时代医院危机管理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138-140.

[4]于涵秋,王蕾,杜孟凯,等.新时期医院新媒体管理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2019,23(11):78-80.

医疗行业动态范文6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677.35亿元,同比增长32.5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1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656.25亿元,同比增长3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4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7.50亿元,同比增长25.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2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44.32、10.82、28.83、217.78、44.01、29.20、102.40亿元。

一、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636.49亿元,同比增长28.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31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资产总计为606.38亿元,同比增长17.4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92个百分点;企业数为915 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9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8.7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26万人。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企业数分别为239、33、45、280、79、60、179 个,占行业比重分别为26.12%、3.61%、4.92%、30.60%、8.63%、6.56%、19.56%。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分别为4.60、0.40、0.69、8.15、1.10、1.15、2.61万人,占行业比重分别为24.57%、2.14%、3.69%、43.54%、5.88%、6.14%、13.94%;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52.70、26.56、42.59、18.97、24.84、30.50、40.76万元/人,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多20.30、少5.84、多10.19、少13.43、少7.56、少1.90、多8.36万元/人。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29.42、9.53、27.85、207.23、39.39、28.00、95.07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6.04%、1.50%、4.38%、32.56%、6.19%、4.40%、14.94%;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4.69%、31.76%、34.45%、28.92%、29.05%、28.08%、35.19%,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3.79、高3.28、高5.97、高0.44、高0.57、低0.40、高6.71个百分点。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资产总计分别为242.58、10.63、29.35、154.71、27.40、35.19、106.5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0.00%、1.75%、4.84%、25.51%、4.52%、5.80%、17.56%;资产总计同比增长分别为17.89%、10.97%、13.82%、15.60%、14.98%、23.47%、19.69%,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0.44、低6.48、低3.63、低1.85、低2.47、高6.02、高2.24个百分点。

(二)产销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677.35亿元,同比增长32.5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1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656.25亿元,同比增长3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4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7.50亿元,同比增长25.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2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44.32、10.82、28.83、217.78、44.01、29.20、102.4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6.07%、1.60%、4.26%、32.15%、6.50%、4.31%、15.12%;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1.21%、43.19%、48.00%、27.64%、36.30%、24.48%、43.20%,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1.32、高10.66、高15.47、低4.89、高3.77、低8.05、高10.67个百分点。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分别为234.98、10.32、27.33、215.79、41.77、26.37、99.7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5.81%、1.57%、4.16%、32.88%、6.36%、4.02%、15.19%;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29.42%、47.35%、46.17%、29.75%、31.84%、27.57%、41.67%,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81、高15.12、高13.94、低2.48、低0.39、低4.66、高9.44个百分点。

(三)盈利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6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06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80亿元,同比增长40.3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7.56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亏损面为21.8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36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7.5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5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26.51、0.53、2.10、14.46、2.73、4.12、13.1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1.71%、0.83%、3.30%、22.75%、4.30%、6.48%、20.63%。

二、进出口情况

(一)医疗仪器及器械

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为4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9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2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8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6.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顺差10.28亿美元,顺差增加了5.88亿美元。

(二)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

进出口总体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为25.76 亿美元,同比增长34.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57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0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96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5.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顺差3.81亿美元,顺差增加了1.88 亿美元。

分地区进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25.76 亿美元,其中,累计出口额前5个省(市、区)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累计出口额分别为6.48、4.98、4.54、3.15、2.23亿美元,其累计出口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82.96%。累计出口额集中度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4个百分点。去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34.70%。其中,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较快的是海南、、湖南、内蒙古、重庆等省(市、区),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分别为413.95%、248.05%、152.05%、102.97%、100.9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9.25、213.35、117.35、68.27、66.29个百分点。

分国家进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亚洲和欧洲,累计出口额分别为9.07、8.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5.76 亿美元)的比重分别为35.20%、31.15%;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增速的是大洋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同比增长分别为42.12%、36.82%、35.65%、35.35%,比全国(34.70%)高7.42、2.12、0.95、0.65个百分点。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北美洲和欧洲,累计进口额分别为7.40、6.3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20.07 亿美元)的比重分别为28.73%、24.47%;累计进口额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增速的是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同比增长分别为498.44%、60.64%、35.93%、34.44%,比全国(31.07%)高467.37、29.57、4.86、3.37个百分点。 从贸易平衡看,表现为我国贸易顺差的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与北美洲等地区是贸易逆差。

三、行业动态

(一)2009年我医疗器械出口机遇大于挑战

据业内专家预测,国际药械市场消费量不会因经济危机出现而发生较大变化,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在全球经济环境极其恶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为理想的发展势头。而且,我国是中低端诊治设备、医用敷料、中低值耗材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许多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对优势,有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国际市场一定份额,这些产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国家替代。相反,欧美日等成熟市场应对危机势必选择符合注册上市标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和性价比越来越高的产品,为我国医疗器械达标产品提供了机遇,进而使其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选购同质的我国产品成为可能。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应对危机中采取了加大对新兴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转变营销模式和研发资金重点投入潜力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2009年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潜在势头。此外,国际货币汇率变化不确定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和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影响着经营企业心理预期,再加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医疗器械重点品种的成本预计将呈上升之势,并进而推动价格上升。但由于许多涨价因素是刚性的,最终生产经营企业和客商将共同消化涨价压力,预计部分产品的出口量将减少,同时,部分产品如医用敷料、医用家具等产品尚有调整出口退税率的空间,适度化解了上涨成本,即便如此,在整体环境萧条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额仍将维持在18%~24%的增长幅度。

(二)医疗器械行业将受益于新医改方案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据了解,国务院通过的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保障五项基本改革。由于目前政策并未对这8500亿元作出分配说明,分析人士对这一投资的流向有颇多猜测。具体到8500亿元在这三个领域中的分配比例,分析人士表示很难进一步猜测,但可以预见,这部分投资将给药品及医疗器械市场带来较大增量。中信建设研发部研究员周鸣杰认为,国家加大投入将会给政府采购品种带来高速增长,这包括基础医疗器械和疫苗行业,但尽管整个行业存在扩容利好,但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市场份额的增减很可能参差不齐。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开始施行

从2008年12月30日起,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这个历时6年、几易其稿的《办法》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的专门的法规性文件。 虽然我国在2002年就开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试点工作,并于2004年全面展开,但一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深入推进。时至今日,《办法》的出台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必将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