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1
互联网时代的腾飞推动着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状态,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也为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铺开了宽广的道路。电子商务整合了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与商务流,协调并减少了物流成本。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具备敏锐的意识,在极速变化的市场中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赢得竞争优势并获取长期利润。下面本文将以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模式及其生态系统为分析重点,研究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中,阿里发展的演变过程将给我们何种启示。
1“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商务发展
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增速较快,年增长速度平均为GDP(7%~9%)的2~3倍。通过分析近两年的数据得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交易规模达到1 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所占份额是23%,交易规模为28 万亿元,同比增长487%,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渗透率首次突破10%;据数据统计,在2015年我国网络零售达到销售额165万亿元,社会零售总额渗透率上升至116%,网购用户人数已超4亿人。数据显示,电商经济已进入了新常态时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超过美国,网络购物也成了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存在必然原因,是“互联网+”时代下物流、技术、消费习惯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效果。
消费者购买习惯更加成熟,网购环境有所改善。新经济形态下,为具备品牌优势和专业技能的垂直类电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互联网企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当当等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在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全新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整合了传统零售业为其打开全球市场,给传统行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这多方面的变革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企业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这个庞大虚拟交易王国中潜在的市场份额,渐渐采取“互联网+”行动,有的则直接创新转型进军电子商务市场。
在经济转型和鼓励创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模式借国家政策的春风,结合自身的冒险精神和先进性伴随经济政策和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爆发无限的潜力。
2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演变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伴随着B2B业务的没落,以C2C模式发展的淘宝备受假货争议,而本以信誉著称的B2C天猫商城在“猫狗大战中”也是危机四伏。可以上种种仿佛并未动摇阿里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的领军地位,阿里能够披荆斩棘一路业绩飙升,其成功最核心的一点原因在于它不断创新、顺应时代而打造的商业模式。
1999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创立,采用B2B模式为客户提供网站设计和推广业务;1999―2000年阿里巴巴从软银、高盛和美国富达投资等机构融资近2500万美元用以开创未来7大事业群傍身的阿里帝国;2002年,阿里采用“会员费+增值服务费”的赢利方式实现了首次赢利;2003年5月,淘宝以C2C模式成功上线并伴随支付宝、聚划算的“免费模式”诞生,免费模式即不向卖家、买家收取交易佣金和商品展示费;2007年1月,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商务管理软件公司阿里软件成立;2008年年初,阿里为平复淘宝假货浪潮创建B2C模式的淘宝商城,但收效甚微;2009年9月,阿里云计算成立;2010年3月,阿里中国交易市场创建网上批发交易平台,以1688com作为新域名,并完成战略升级,促使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化将需要线下完成的流程挪到线上极大提高了中小批发的交易效率;2011年6月,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打通B2C模式认知;2012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现有子公司的业务升级为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淘宝网、天猫、一淘、聚划算和阿里云七个事业群;2013年1月,阿里重组25个事业部。
阿里巴巴集团自建立初始至今,从B2B模式、C2C模式再到B2C模式一路尝试,根据中国经济现状和对国内消费者的深刻认识,而不是照搬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大胆采用“免费模式”面向中国市场,使得淘宝网能够彻底击垮eBay中国。
这里,我们将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演变划分为三个层次。
1创业期:平台商业规则与网络规模效应
在创业初始期,阿里巴巴平台通过给用户传递阿里旺旺、第三方支付、网商和信用互评概念,创造了平台商业规则,满足了客户的网购需求、用户安全需求和商家网络创业低成本的需求,激发了网络规模效应,平台的成长需要大量用户的支撑提供前进力,连接双边市场。平台的盈利模式是收取一边的平台使用费用,因此“边”的规模越大盈利可能性越大,如果此时将工作重心放到网络质量搭建上会使平台规模增长速度缓慢,竞争优势下降。
2成长期:平台质量效应和网络数据价值
在平台成长期,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创造平台在数据方面的价值,满足了客户上升的品质需求和商家精准营销的需求,优化了平台网络环境质量,在第一阶段达到平台扩大的目的后,要将中心转移到提升平台质量上,因为不合格用户的加入会使平台原有用户的平台使用意愿和用户体验下降,平台通过搭建用户过滤系统将部分可能给平台带来负面影响的用户屏蔽在外,使平台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虽然这样做会使平台失去一部分潜在用户,但平台整体质量的提升更能吸引高端用户的加入,也促使平台的客户黏性和忠诚度加强,激发更大的网络效应。
3成熟期:平台增值效应和网络生态环境价值
处于成熟期的平台通过创新的开放式体系,聚集了众多专业服务商和分析人员,为商家提供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以增强客户黏性,创造平台网络生态价值,使网络服务增值更快,随之平台质量效应和网络质量效应的创建,平台遇到成长瓶颈,平台的服务已无法满足商家和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此时平台以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吸引用户和更多细分市场份额。
3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创新
1盈利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发展目标决定了其盈利模式的形态。目前,阿里的盈利来源主要是1688com、alibabacom、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等,其中收入比例最高的是“淘宝+天猫”。淘宝网的盈利方式是天天特价、钻石战位、直通车和KA框架协议等;天猫收入来自营销分成、技术服务年费和广告销售,其中营销分成占据3%~5%。
阿里巴巴的盈利划分为国际交易平台和国内交易平台两部分,都是以收取会员缴纳的会员费为来源。除上述主要收入来源外,阿里还推出了收费服务――“搜索关键字竞价”,并且还采用在平台各种形式的商业广告收取网络广告费,如文字链接、邮件广告、模块广告和旗帜广告等。当然,这些收入只占到阿里巴巴集团总营业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比例。
2平台商业模式盲点
阿里巴巴采用的是相对传统的网购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平台利益与商户利益间的冲突。我们假设,一个四口之家,父母才华出众受人敬仰生活富足,而他们的孩子没有受到熏陶,资质平庸无法创造价值使自己经济富足,那么父母的家庭教育模式是有问题的。这反映在阿里巴巴对网上商城的经营上,线下的采购模式第一的是地产商,第二是零售商或批发商,与顾客进行交易是商户个体负责的,与地产商无关。这种把从商业地产到零售商的模式自线下搬到线上,就是阿里目前的模式,这种模式以规模为筹码,线上商业规模要比线下任何一家地产还要大很多。
阿里巴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没有将目标锁定在盈利上,自淘宝建立以来没急着去挣钱,马云自己也重申淘宝不准挣钱。阿里一直将资金投入到淘宝平台,不断扩大平台规模,实际上是为了长久的发展做良好的铺垫,我们从近几年平台的收入就不难发现,这种增长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3建立商业生态圈
马云表示,阿里巴巴运营的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生态系统,这就是阿里成功的秘密。
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通过资料的分析,我们绘制出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系统图示。最初以B2B网页设计服务和淘宝起家的阿里巴巴,渐渐建立起大数据的土壤并由此延伸开发出聚划算、天猫等多重业务线,形成了零售批发商和买卖双方的合作及交易关系,参与者众多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向外一层延伸,由阿里云、菜鸟物流、阿里小贷和支付宝等构建的支撑体系形成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外三层是来自阿里巴巴近年来收购和投资的众多企业,比如虾米网、搜狗、易图通、新浪微博等,这些形成了电商市场、电商平台和良好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大环境,使阿里巴巴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想象空间。马云将要采取何种商业模式和战略机制来调节市场和达到商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以获得更加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是下一个阿里里程碑将要寻求的答案。
4阿里巴巴重构价值网络
1价值网络重构
很多人包括部分投资者,习惯将阿里巴巴集团与京东(京东于2014年5月在美国上市)相比,由“猫狗大战”引发的争论更是商业界关注的新闻热点。然而两者在商业模式上其实有很大的不同。京东采用的是垂直价值链整合模式,关注价值链的上下游,使自己处在谈判佼佼者的位置以带来高额利润,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保证产品和服务的优良品质,而缺点就是造成运营成本之高,企业发展备受风险不断融资,仅从京东建立自主物流系统的巨额耗资便可看出。
从宏观上阿里巴巴的价值实现层讲,阿里淘宝网的作用也和京东商城一样,都是做中间商,而淘宝则是将自己摘出,促进上下游直接对接,这种“轻资产模式”并未减少淘宝平台的商家入驻量,平台上所有产品均出自商家之手,货物滞留淘宝不需要负责,淘宝只需要确保商家能盈利买家能称心购物。淘宝商家通过平台网上客服和后台云数据处理系统可以直接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灵敏响应客户需求,这是信息互通的功劳。这种贸易生态系统顾全了和企业生存息息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利益,成功完成了由商品销售商向平台服务提供商的转变。
再从阿里巴巴的价值支撑层分析,阿里云、支付宝、阿里小贷和菜鸟物流等自身组织相互作用促成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连通,完成了与阿里核心能力流的平衡,促进阿里价值实现层的顺利运营,使这个双边平台更具吸引力。
这就是平台模式的魅力,通过平台发现市场痛点和消费者偏好需求,集商家的智慧满足要求。平台对消费者产生的价值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双边”加“网络外部性”的多元模式,将消费者框入其中,不仅产生买卖交易更有融资、资讯和广告。
1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平台商业模式包含价值主张(以提供买卖平台撮合交易为目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大数据演进完成了信息的整合、分析与传递)、核心能力(全球最大的网上销售平台,占据电商市场)、分销渠道(平台供需双方自主沟通,多项业务齐同并进)、价值结构(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建立了免费平台使用的价值结构)、顾客关系(关注顾客需求,分析偏好提供消费指导,建立强依赖关系)、伙伴网络(自有商业生态系统的运作和与利益相关者共谋发展)、收入模式(即盈利模式,多项盈利点如淘宝、天猫等的广告营销和直通车等业务)、目标顾客(商家和消费者同为平台目标顾客)和成本结构(平台运营及规模扩建资金消耗)。
通过对以上十点阿里巴巴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系统分析,我们将阿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利弊端都考虑在内,发现从企业价值方面阿里巴巴做到了顾客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共赢;从成本及盈利方面,阿里的轻资产模式和大规模的营收无疑创造了电商新的高峰营运点;对于电商来说,十要素其中“信息网络系统”这一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构成的信息网络平台”)平台是电商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良好的运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的介入、互联网的综合运用和信息安全的维护都是构建一个基础电商网络平台不可或缺务必考虑的;在轻资产模式的背后阿里也同样面临和商户间利益冲突的问题,阿里巴巴一直致力扩大平台规模将资金大量投入平台搭建上,马云自己称,淘宝不许赚钱。在实际看来现在的平台应该是有条不紊地不断扩大收入中,而过去的不赚钱实则是为扩大日后收入做良好铺垫。
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角度分析得到的阿里巴巴集团的运营效果是很可观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以上十点构成要素分别优化创新,并不单纯只是对已有意识和事物冥思苦想,而可以从系统的方向创造出未知新奇事物,利用产品、服务和核心能力等方面创新甚至可以改变和影响市场发展。
5结论
2016年3月23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博鳌亚洲论坛倡议建立eWTP(Electronic WorldTrade Platform,世界电子贸易平台),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妇女和年轻创业者更方便进入全球市场。马云表示,阿里能用13年完成3万亿营收,秘密就在这个全新贸易平台和商业生态圈的建立。马云讲述阿里电商平台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背后的秘密,是阿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贸易平台和商业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全球贸易变得没有障碍,全世界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机会。虽然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贸易条件并不完善,但完成3万亿的销售额,用了短短13年时间,其秘密就在于系统的内在机遇。
市场大环境中,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G20中,超过一半GDP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并在创造就业、创新方面贡献卓著。但中小企业同样面临几个挑战:进入全球市场的挑战,机制平台,基础设施。而建立eWTP可以帮助年轻人和妇女创办中小企业,进入全球市场。
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2
显然,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视角诠释华为管理模式,因为文化从来是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文化只有信仰才有价值。毫无疑问,一部华为发展史,是一部组织行为学的延展史,更是一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史。
说文化总离不开现实的商业社会。一个上千年来集体本位的社会在向一个个人本位的社会转型期,在呼唤抛却浮躁的理性繁荣的同时,每个个体和组织更渴求内心精神世界的宁静。这期间,社会正在寻找着新的精神力量,以求得新的精神救赎。
现世的商业文化是当下我们每个自然人和法人所无法回避的生存语境。在群体和个体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的不断交织中,有形的或无形的商业价值元素不断地组合,商业文化不断地或被传承,或被扬弃,或被释放,或被沉淀。商业的终极一定和文化有关。我们该坚守怎样的财富理念,如何让裂变的现代商业精神熔铸成人类主流的精神意识?
一边读《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边在思考着以上命题。最信奉书中的一句话,将常识推到极致就是宗教。无论组织或个人,无不在寻求超物质的精神力量,其实质是精神意识的回归。
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同的等价交换。由商业主导的财富理念与价值,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力量的组合与分化,商业伦理的革新与回归,正在改变着不同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兴起,正在成为趋势,人类到了再一次需要自我超越的时代。数千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商业规则正在被,由科技及创新驱动的经济,正使得传统在衰退,国民经济结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公司结构甚或思维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
毫无疑问,这个时代有着无可比拟的机遇以及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人类以敏锐的商业意识和独到的商业智慧,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个财富神话的背后,是商业力量的不断变迁,商业精神的不断异化。
无论是有着上千年商业发展历史的东方,还是短短几百年构筑起商业帝国的西方,对商业财富的不懈追求正成为我们这一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对商业主流价值的独到领悟正成为人类精神价值的重要组成。《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不只是全面系统了解华为的论著,更是对中国现世商业精神的深度观照。
1931年,一位叫宋裴卿的30多岁年轻人在天津创办了东亚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他刻意以实业救国,强化现代经营手段,一年内即名噪天津,跻身于大实业家行列。而他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是其所书的《东亚铭》,将主义、公司之主义、做事、为人、人格、功绩、尽责、过失等几部分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其中关于主义论述更是精彩:人无高尚之主义,即无生活之意义;事无高尚之主义,即无存在之价值;团体无高尚之主义,即无发展之能力;国家无高尚之主义,即无强盛之道理。
1987年,一个叫任正非的中年男人创立了华为,在此后的20多年里,华为牵系着太多的利益相关者,奔走在成为世界级的电信制造企业的道路上。任正非深谙企业内外部的商业生态,刻有民营企业的标签,却执意成功摆脱民营企业的商业宿命,在企业经营的拉力、推力和动力中有机地耦合成一种动态平衡;他创意战略设定,玩转市场策略和技术策略,却让企业政治清明、生态和谐;他缔造着新的组织文化,改写着新的企业管理哲学,却让企业忠诚无时不续写在全球通信行业中。
每一个时代的商业内涵,都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真实,都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家们以其果敢与睿智践行着商业伦理,早早地将商业从简单的物物贸易提升到新的高度,从个人自发自觉的经营活动上升为社会事业,企业家们也成为了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
在上千年的商业文化演变过程中,商业已成为人类社会对自身存在价值体认的一种深化。伴随着商品种类的繁多,社会不断地丰富着商业的内涵,提升着消费需求的层次,从物物上的实用消费到审美虚拟的心理消费,时尚和文化的元素把商品提供商和消费者的价值观紧紧地维系到一起,财富生活中的“长尾”及商业价值被无限地延伸,人类进入了由物本经济时代向人本经济时代的跨越。正如《财富》杂志创始人亨利?鲁斯所言,商业就是我们的文化。因为,它就是我们时代的核心与特征,它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令我们惊奇的是,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全球市场在诸多领域的形成和不断发展,世界商业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信息技术和一系列环境因素的推动下,一场漫及全球市场的商业革命应运而生。以互联网为运营基础的网络商务成为这场商业革命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这场商业革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模式,不但在诸多层面上改变了全球经济生产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控制着产业的高端价值链,核心公司,或者说是“系统集成者”左右着全球的商业力量,更是国民经济、商业交易、管理模式和企业经营都发生了转变。
关注技术与网络推动的商业变革,关注商业创新激发的产业趋势,人们以更加理性的商业思维去诠释商业社会变迁发展的脉动。这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已成为时展的强力引擎。
正是在这转型期,我国企业家精神受到表象上的“社会人”和实质上“经济人”这两种角色矛盾的困扰,这一矛盾使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产生混乱,导致企业家精神的断层,继而产业“空心化”现象日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向资本家靠拢,逃离实业、投机暴富扭曲着创业兴业的社会心态,从而引发了不少企业家信用危机和企业经营的非理性化。
值得欣喜的是,有一大批和华为公司一样的大型实业企业,有一大批和任正非一样的职业企业家,他们以其前所未有的果敢、使命和责任承载着整个中国社会的信仰、精神和希望。更有社会各界和媒体试图通过年度经济人物、财富百强等各类评比排名,推动中国商业社会价值坐标的建立。无论操作的结果如何,其初衷无不反映了这个时代对商业精神的呼唤。
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3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提出移动互联网它的本质,离不开“互联网+”。亿欧网创始人兼主编黄渊普曾提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了“互联网+”和“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后,O2O概念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解读。马化腾也认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互联网+”时代,用户逐渐全面在线化,其时间、信息及需求都将碎片化、及时化、个性化,商户拥有自己的社群形成固有的粉丝圈,去除中介直接为用户在线提供各类需求。相反,用户也可以在某个特定场景成为提供服务者。未来将是一个全民商业化的时代,每个用户可以随时获得服务也可以随时提供服务,商户和用户的界限随之逐渐模糊,“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角色将被民众充分扮演。
“互联网+”让无移动端布局的企业逐渐灭亡
王吉斌称,移动浪潮,决胜之间的时代已经到来——商业形态的变化,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变化,又直接的影响到了企业管理的进化和转型。在很多领域,凡是没有在移动端布局的企业基本以后都会死掉。
消费者消费习惯逐渐从实体店迁移到PC端,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如果企业业务不追随消费者场景转变而转变就会被抛弃。
在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们需求越来越多,发现商机的人们变成商人满足人们的需求,在需求被满足之后人们产生更高、更细分的需求,以此循环,商业业务越来越细分化,企业只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不擅长的部分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形成多个环形交互闭环服务。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个社会的GDP、交易额都在快速增长,当这个增长的速度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放缓。
被放缓的增长速度预示着可持续被激发的交易量基本已达到上限,需要增量去填充。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曾称,互联网+最重要的两个词就是增量和变量。增量是去开发未被开发的市场,变量是把现有的传统企业资源或互联网资源去O2O融合,把不同行业的业务跨界整合。
“互联网+”跨界整合使企业产业链从线形变成圆形
以互联网+服务零售为例,传统的服装店仅需要进货、装修店面、招聘店员、卖货即可,而O2O体验型经济是追求消费者体验,把原来的单一的服装店变成拥有咖啡厅、图书区的体验馆,用户在购物感觉累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利用服装店WIFI进行网上浏览也可达成交易,延长用户在服装店逗留的时间。
不同领域的业务跨界整合,目的均是围绕服务好消费者提高营业额。企业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
在出行O2O市场,车主一般白天按部就班工作,晚上或闲暇时间利用自己所有财产通过各种专车、拼车软件创收或社交,提高自有产业的营收额。泰笛洗涤姚宗场在接受亿欧网采访时曾称,泰笛不只是一个洗衣服的线形工具,而是一个O2O闭环企业。市场现有的O2O企业都遵循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在对轻模式平台化运作公司的质疑声中,O2O企业逐渐往重模式靠拢,差异化越来越小,其为提供的不只是一个平台、技术及合作商家,更重要的是需要建有自己的中央厨房、人员配备、技术研发、物流团队、包装设计、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
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4
大型百货、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的连锁企业凭借各自优势,在为顾客提供不同的增值空间的同时,也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基础。连锁业态之间虽同为商业企业,甚至提供相互交叉的产品,但它们的商业模式在本质上却迥然不同。
以便利店为例,它诞生于超级市场之后,在大型超市强大的价格攻势下另辟蹊径,依靠服务获得产品的增值,造就了流通业新的商业模式。中国行业研究报告在《我国便利店业投资收益分析》中提出:便利店的发展与人均GDP息息相关,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消费者开始接受便利店而起步发展,人均GDP超过 5000美元便利店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而进入成长期,人均GDP突破 10000美元进步品牌整合期则强调产品组合的便利,人均GDP超过 20000美元出现寡头垄断格局并突出品质和服务的多元化。目前,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中,便利店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也验证了上述理论研究结果。无论是消费者需求整合还是产品组合便利,其核心都在于服务,因此,理解便利店的便利服务,才是便利店存在的根本。
纷繁复杂的便利服务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变,一方面借鉴和融合日本便利店连锁企业40多年精耕细作的经验,另一方面在中外连锁企业同台较量于一线城市之后,服务作为便利店的核心价值链环节逐渐得到国内业界的认同。在总结日本便利店经营经验的基础上,将便利服务项目作如下归纳。
经典的日本便利店服务:快捷的销售服务,代收罚单、水费、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停车费、保险费、电信通讯费等费用,提供传真、网上购物、照片冲洗、夜间投递邮件、快餐、订票等服务。
针对双职工家庭增多而拓展的日本便利店服务:一年只需交1500日元就可成为“7-11”便利店的会员,根据货单享受电话或传真购物;交货后再付款,不收服务费;夜间投递邮件,甚至可以把生鲜食品小包裹放入专用的冰箱内,以防变质。
针对老龄化现状而延伸的日本便利店服务:价格标签特意放大字号,方便老年人辨认;提供休息的座椅,购物之余可以边吃东西边聊天;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下属的任何一家商店定购便利餐给年老亲人,便利店店员送货时会顺便查看老人是否无恙,然后通过互联网报告给客户。
进入中国后创新的服务:市政交通一卡通的充值、豆浆油条早餐、24小时鲜花快递、报刊、IC和IP电话卡零售、即食台、微波炉免费加热、免费提供热水等。
表面上看,国内便利店在充分吸收欧美和日本便利店经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几乎完全同质化的服务产品表明中国便利店似乎缺少了什么。具体来讲,第一,许多便利店无法让消费者感受到服务的关怀,也缺乏符合现代都市人品味的文化气息;第二,服务管理不科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里燃起的价格战,表明中国多数便利店的服务壁垒并不高,企业之间很容易相互模仿而深陷红海,毛利润率大大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三,邮政、票务等垄断行业的服务授权进一步限制了便利店“服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它们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第四,看不见但却又无所不在的信息系统同样削弱了便利店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基础。
便利店如何玩转创新
很显然,目前带有随意性、盲目性、缺乏规划的便利店服务无法承接中国便利店发展的黄金时代所赋予的机会和洗牌的压力。抓住当前便利店服务的核心问题和服务创新的关键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既是国内便利店连锁企业走出困境的途径,对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同样有借鉴意义。
文化品味服务内涵
在流通业态的发展进程中,世界性经济危机催生了以居民大众为目标顾客的超市;而便利店是城市繁荣的产物,以收入较高且消费需求弹性较小的即时消费者为目标顾客。在中国一线城市,日益富裕的年轻人率先达到便利店的消费水平要求,这些人虽然对价格不太敏感,但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却很高。因此,能否提供符合当代富裕年轻人文化内涵的服务,是便利店成功的关键。
其实,当我们仔细观察和分析身边不断出现的商业奇迹后便可发现,富有内涵的服务正是许多商业模式成功的核心要素。老调重弹的如星巴克,其清雅的音乐、考究的咖啡制作器具、精心设计的墙纸、灯光、桌椅、门窗给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场景、服饰、语言、招聘、流程、培训……这些打造组织文化的经典工具更是被星巴克运用得淋漓尽致。都市白领们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与星巴克文化上的共鸣。
如果说星巴克咖啡与便利店离得有些远,那么近几年在上海崛起的来伊份则和便利店同属一个领域。颇具品位的店面陈设、严格的店员服务、推陈出新的产品,新颖的包装……来伊份在原本不起眼的零食中融入了考究的上海文化,甚至让回家过年的新上海人或来上海出差的外地人也不忘为亲朋好友捎带一份。
同样,手捧一杯便利店的早餐或午餐,这其中不仅隐含着没有食品安全阴影的质量保障,还有共同进餐的同事们的认同,更包含着享受美食的心理愉悦,这样的产品绝对不是产品本身的差异,而是凝聚在产品上的信任和文化。此时,产品成为传递文化的载体,其模仿性和可替代性大大降低,便利店也因此获得了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便利店盛行的时代,弥漫在企业内外的文化内涵会增加商品的附加值,而这种附加值甚至会高于商品本身。
科学打造服务管理
东方文化向来注重体悟而非剖析,注重整体而非局部。相反,科学管理在泰勒尔的引领下经过百年发展几近完美。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接受来自美国的戴明的思想后,用科学管理的理念将质量推进到让世人惊叹的地步,除了以白色家电和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在同样来自美国的便利店连锁业服务中,日本将科学管理方法再此发扬光大。
泰罗科学管理要求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都要进行科学研究,以替代单凭经验的办法,后继者将统计学贯通于其中;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后继者将人力资源作为战略部门;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执行,后继者以企业文化而不仅仅是制度激励员工;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责任,后继者用企业家精神要求管理者。
以上要点,我们都能从便利店行业标杆――7-11中得到共鸣:分解服务内容,规范并落实到服务流程,从说“感谢光临我们商店”到不要把商品扔给顾客,从迎接顾客到打扫店面,从微笑迎客到细致入微的关心。企业对每一个流程都会认真培训,再通过职业规划将企业愿景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无疑,作为以服务确保高附加值的便利店,能够将服务科学贯彻到底并确保足够高的服务门槛,将是在行业洗牌中制胜的关键环节之一。
联盟提升服务壁垒
1989年,日本广岛某家7-11店主提出了在立春前夜吃惠方卷的创意,购买者面带微笑且无言地将裹着代表七福神的七种寿司馅的粗卷寿司――“惠方”(岁德神方位)整条吃光,自此,惠方卷开始在日本畅销,许多便利连锁店也纷纷复制。在便利店服务方面,“惠方”的故事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
首先,服务创意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在深刻理解国内消费者生活方式和口味的基础上,便利店的扩张需要伴随着自身服务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在相互借鉴中沉淀和融入各自的服务文化。但是,中国地大物博的风土人情相差很大,要想从千差万别的消费者需求中不断创造与众不同的服务新意,似乎不是那么容易。撇开纷繁复杂的顾客需求,我们能看到顾客需要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能够提供的效用和价值,便利店只是为顾客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载体。如果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便利店可以用优质可靠的产品、精美环保的包装来打消他们的顾虑,上海市占便利店销售额20%~30%的午餐正是如此。所以,深入了解服务项目的演变过程及原因,提升服务创新的能力,比单纯的服务创意更加重要。
其次,有创意的服务得到消费者认同后,很快会被模仿复制。通常情况下,在获得了先入者的短期利润后,创意服务很快会沉淀下来,变成常规服务文化和科学服务之间的竞争。反过来说,如果服务创新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其利润空间可能会进一步拓展,服务周期也能得以延伸。如此,围绕服务链建立广泛的联盟,比如与金融部门或是邮局联盟,可以成为许多便利店企业着力打造服务价值链的重要环节。Intel与上下游企业构建了深盟,既有利于优化供应链生态系统,还能帮助企业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如果说服务链中某个环节的突破已经不易,那么整条服务链贯通之后,其被模仿替代的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这也是便利店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核心内容。
信息强化服务效益
消费者的服务需求不会凭空集合,便利店服务的成本也不会凭空降低,尤其是巨大的配送成本成为便利店服务效益提升的障碍后。此时,强大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便利店贯通其所在的服务链和供应链,将分散在服务链主体中的服务串联起来。如7-11门店会根据信息系统平台中的新商品信息、历史销售趋势、消费者信息、天气信息、周边商圈活动信息等,以“假说-验证”的方法来扩大畅销商品和排除滞销商品,确定消费者特征和对应的需求,然后将这些信息共享给服务链中所有的相关主体,以便大家能及时采取行动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同时,便利店信息系统还将分散在供应链中的生产主体链接在一起。便利店商品多为小包装、定量包装、多种温度配送、100%配送,虽然便利店的品种和数量远小于大型超市,但是其配送体系并不比大型超市简单,强大的信息体系是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便利店服务的基础。但是,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管理和信息是否能够恰到好处地配合,也在考验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早已让短缺经济时代一去不复返,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当年细枝末节、可有可无的服务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中国经济的纵深发展,便利店将在一线城市迎来一轮洗牌,而在二线城市中逐渐获得生存空间,巨大的潜在市场和硝烟弥漫的先行市场对于以服务安身立命的便利店而言,其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全方位的服务创新,它也在考验着企业的经营服务文化、贯彻服务科学、铸造服务联盟以及夯实服务基础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服务创新是企业明确了以服务作为战略目标之后,各种软、硬管理能力集中发力的结果。
(作者来自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5
公共媒体与商业媒体如何定位
在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判定中,限制或者禁播广告似乎成为了一种标志,而从广告盈利向政府补贴的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又引发了回归计划控制的担忧。有学者指出,在没有风险投资和外资运作的情况下,广告已经成为唯一的供血机制。否定广告的实质就是否定市场经济,否定三十年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①而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是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竞争经营的主要部分,属于市场化、商业化改革最前沿的领域。对这两类市场运作的限制,又引发了对电视媒介产业化进程的质疑。
公共电视具有公共性,不播广告;商业电视具有商业性,以广告盈利,是一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方式。将广告、政府补贴视为市场或者政府的一种影响手段,进而影响公共性和商业性的判别实际上并没有触及二者的本质,仅是流于表面的考察。
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之间,从宗旨原则、组织结构、内容生产、财政来源、商业模式、社会角色等,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制与运作。即使在基本宗旨和原则上存在共同之处,不同国家的公共服务电视体系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大部分公共电视系统的收入来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元或者混合结构,其经费来源主要有收视费或者执照费(非政府收入)、政府资助(政府补贴)、广告(商业收入)、其他收入(赞助、捐赠等)四种。这种收入来源的不同是公共电视服务的主要分类依据。完全依赖非政府收入如收视费的国家,如英国BBC、日本NHK等是“纯粹的公共广播电视”;收入结构为混合型,但以收视费为主的国家,如德国电视台ARD,德国电视二台ZDF则是“公共主导型广播电视”。②
从上表可以看出,商业广告或者政府补贴并不是公共电视的禁忌,在很多国家公共电视运作现实中广告都有某种程度的存在。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一定范围的引入广告补充收入来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而政府补贴公共电视的做法,并不意味着取消了独立性,而是帮助公共电视在一个媒介市场化的环境下,或是获得主流地位,或是获得生存可能。③
政治控制与市场诱惑双重压力的现实存在
欧洲作为公共电视的发源地,其核心理念在于,垄断的公共广播电视能够更好地保证电视服务的质量和信息的多样性。④为了保持公共广播为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早期的大部分公共电视都获得“垄断的强制力”,但事实上后期欧洲各公共广播体制国家的市场化转型,除了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之外,更深刻的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气候”。政府一直以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不同程度的介入公共媒介的运行。德国联邦政府一直想成立一个商业电视台与德广联竞争,但被法院判为违反宪法。直到1984年,在联邦政府的努力下,德国的第一个商业电视台出现,德国开始实行公共和商业双轨并存的广播电视体制。1968年,法国的国营电视台从完全靠电视机执照费生存到开始接受广告,逐渐开放了政府垄断的电视市场,允许成立新的私营电视台,1986年更是把国营的法国电视1台出售给了私营资本。这些变化大都是在政府的政策或法令的倡导与支持下进行的,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政府因素的影响。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的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荷兰、英国都开始采用双重的广播电视体制。公共电视为了争取观众,开始迎合大众收视兴趣,在评价标准和社会角色上更多地向市场取向靠拢,放弃了坚守的公共使命。德国多项针对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频道结构和内容分析的调查结果表明,公共电视ARD和ZDF大大增加了对大众有吸引力的虚构类节目(如影视剧、戏剧等),减少了信息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有向商业竞争者靠拢的单方面适应行为,并没有履行宪法赋予的“基本供给”功能。⑤英国BBC面对商业电视对观众的分流和市场的挤压,艰难地做出选择平衡,新闻时事栏目淡出黄金时段,让位于娱乐节目。BBC《九点新闻》、BBC1的《大全景》都被推迟到晚上10点,BBC1在黄金时间不再有新闻或时事分析节目。⑥2009年4月,英国国会文化、媒体和运动委员会指出,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商业活动扩张已经失控。
公共电视这种变化被喻为“功能丧失”,导致其前途更加迷茫。从世界范围来看,逐渐开始迎合观众趣味的公共电视正出现与商业电视合流的趋势,公共电视面临的已经不是因为经济困境而被边缘化的问题,而是因为角色的改变导致彻底消失的危险。⑦社会责任和公共使命并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理想,而是需要通过确保较高的观众份额来得到贯彻和实现。公共利益的评价标准在商业化的浪潮中,已经被市场标准消磨的黯淡无光。正如德国科隆大学广播电视经济研究所博士考伯斯所指出的:“公共电视定位于公民社会之中,有来自两个方向的威胁:市场方向只追求商业利益,政府方向希望通过大众媒介确立和保障自己的政治权力,因此公共电视的因素被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双重挤压。公共电视必须寻找接近市场和政府的方式来获得完成使命必须的资源,同时他们必须与两极保持足够距离。”⑧
公共电视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积淀和不断改革的过程
我们怎样看待媒介以及媒介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媒体应该如何服务于政府和人民为基础的。对于电视机构来说,在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必然体现出多样化的媒体运作模式。
这实际上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从国家的宏观电视媒介体制来看,公有公营还是公私双轨运行,或是国有国营、私有私营,政府与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政治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作用方式,从而影响各国的媒介体制的定位。二从电视机构的微观运作来看,单个电视台或者一个频道的公共性与商业性定位,绝不是广告盈利或者政府补贴等几个简单的因素可以决定的,更多的涉及到对具体媒介体制下的宗旨原则、组织机构、内容结构、盈利模式等多方面的考量。
对媒介体制的比较要基于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公共电视的角色设定,尤其是经济基础和新闻自由的框架设置。不同的国家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见解不同,特别是对政府在媒介体制中的作用各有分歧,与中国国情相符的我国广播电视体制肯定与德国的电视体制不同。
欧洲的公共电视体制和公共媒介机构的运营依赖于最初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制度设计,并呈现一定的路径锁定的发展规律,同时不可避免的在各种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变化影响下不断地修正与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大多数西欧国家从单一的执照费收入支撑的“纯粹的公共体制”,经过混合收入的“公共主导体制”,逐渐演变成为了“公共与商业并行的双轨制”。虽然如此,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系统在欧洲历经80余年,至今仍保持着商业电视无法撼动的坚实地位。
在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按照“公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标准进行原则上的区分,如出版领域除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之外全部转制。但是在传媒领域,“两分开”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标准。中国的传媒一直同时承受着政治压力、市场压力和社会文化压力,传媒1978年以来的改革经验——“增量改革”“边缘突破”“先做再说”等,其特点在于它总是在离“体制核心”或“意识形态核心”最远的地方,先从边缘突破,再从边缘扩展至中心。⑨在传媒研究领域,有相当研究认为,传媒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⑩如果仅按照意识形态的强弱对传媒的划分,一方面传媒的特殊功能如何实现?因为舆论宣传和引导是建立在“注意力经济”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公共利益的定位和公共服务的功能,如何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求一种资源和距离的平衡?在政治压力和市场压力之间,电视公共性定位尚难找到合适的解决之道。
合理而有效的广播电视体制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力量博弈均衡的产物。在欧洲媒介的平衡生态中,商业电视作为公共电视的补充力量存在,而美国正好相反,公共电视是高度商业媒体市场的补充。不同国家的鲜明对比说明,形成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系统的充分理由并不是所谓的频道稀缺论或公共服务论,社会、政府期望公共广播电视系统扮演的角色以及符合本国实际的收入补偿机制,才是决定不同的公共电视特征的核心要素。即使刻板执着于公共电视体制本身,也并不能充分保证“公共性”的实现,政治控制与经济基础决定了公共电视“公共性”的生存空间。
综上所述,广告与否或者补贴与否,并不是一个需要过多刻意关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政府、社会、大众对媒介的社会角色的设定和期待,以及媒介对此期待的现实行动回应。对公共性的追求是长期持久的动态演变过程,并不能拿来就用或者移植照搬,必须找到符合国家和媒介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本文是同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中期成果,同时受到德国学术中心促进对德交流基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心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注释:
①喻国明:《否定广告的实质就是否定市场经济》,http://,2012.2月浏览。
②Kops,Manfred,何勇译:《公共广播电视及其经济来源分析》,《媒介研究》,2004(1)。
③吕新雨:《政府补贴、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电视的公共性——重庆卫视改革刍议》,《开放时代》,2011(9)。
④Alfonso Sánchez-Tabernero,《Competition between Public Service and Commerc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in the European Market》,6th World Media Economics Conference, Canada May, 2004.
⑤何 勇:《德国公共广播电视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p128-150。
⑥钟 新:《边缘化与大众化:英国电视新闻走势分析》,出自《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P356。
⑦何 勇:《由德国模式看双重体制下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困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⑧Manfred Kops,2005,Working Papers of the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Economics,Cologne University.
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6
[关键词]新常态;新零售;传统零售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42
1新常态下我国传统零售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传统零售业在历经了个体户、零售实体店、连锁及加盟形式快速扩张店铺等的一系列演变过程后,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消费成为常态等经济格局的形成,传统零售业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寒潮冲击。2014年政府明确了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市场经济时期。实则,传统零售业的冬天早在此之前已经开始。如调查统计至2015年中旬,万达百货宣布关掉全国百货门店总数将近一半的店面。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低迷、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率降低等不利因素影响,传统零售业营业额自2004年开始增长速度逐年递减。相反的是2015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同比增长333%。
除了电商的冲击外,零售业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行业发展格局。社区型中小规模超市和购物中心、便利店、仓储式商场等零售业态数量逐步增多,大体量的百货店以及超市数量逐年减少。此外,城乡地域间的零售网点设计和渠道铺设更具有地方特性和多元性,势必令传统零售业的业态结构设计上越发贴近地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习惯等。
传统零售业在新形势下还面临着其他问题:第一,管理者缺乏各类知识更新。没有及时学习互联网经济时代下的业态结构变化和消费购物行为习惯的改变,对于新常态下的产业运营模式的升级与调整行动迟滞,导致在营销、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知识跟进力度不足。致使企业的效益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模式辨识不清,管理模式陈旧。我国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大多数仍艰难地吃着老本,在目前O2O、全渠道等新一代商业模式盛行的大环境中,零售业的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早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拓展多渠道运营合作,在优化―整合―创新―再优化的路径上清晰定位产品与服务的内容。
2消费者的新消费诉求
消费者消费行为在零售业发展三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差别甚巨,而不同年代的消费群体其特征更是差异明显。当今城市消费者们呈现出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趋势。随着“80后”“90后”“互联网的一代”消费者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后,他们具有鲜明而多元的消M主张,借助互联网的购物模式,便捷、高效、增加互动、多样化的体验过程以及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等特点成为了主流消费者的购物诉求。实则,前往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其实仍不在少数,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认为实体店购物“非常方便和方便”的客户数量比例仍高达93%。实体店提供的现场体验、实物接触以及情感交流是多数消费者们乐于享受的消费过程,因此,过往零售业粗放型的营销方式已经不适合新常态下的互联网一代消费群体。传统的实体零售业更应该快速变革、适应市场和消费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3新常态下传统零售业的“新零售”创新思路
31“新零售”的特征
“新零售”的概念源自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这个概念立足于商业服务业互联网时代下的虚拟与实体、线上与线下实现优势互补,未来的零售业更应在现代物流、新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实体经济、优质化产品等方面彻底一体化。第一,重视客户的需求。学习和掌握不同年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利用大数据和资料库科学分析客户及其消费行为。第二,更加强调产品及服务的差异性。“新零售”避免了传统零售业中产品同质化严重、抄袭盛行、忽略用户个性主张等的弊端,以鲜明和独特的经营手法力求增强消费者整个消费过程中的满意度。第三,深入挖掘行业价值。新常态下的“新零售”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整体竞合、相互交融。科技改变的不仅仅是行业的运营方式,更应该体现在如何资源互补,提升零售业在行为、思维和模式方面的经济价值,深挖传统行业的潜力,在科技引领的作用下令产业转型革新。
32“新零售”实施基本思路
321优化资源整合内涵,提升运营效率
以国内品牌“名创优品”为例子。从2013年9月开始的第1家店,到今天的1100家店,短短三年时间内,预计在2016年收入将突破100亿元。该品牌可借鉴的成功手法之一就是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在商品制造和供应链环节上采取大批量订单并规模化采购,产品从生产商手上直接进入企业,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压缩渠道运营成本、优化物流供应路线,不但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而且在规模化生产和采购的作用下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实体零售企业不是通过压榨产品的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反而是要创造与生产商、第三方企业等联手合作、互利共生的格局。把产品做强但是把虚高的价格减少,把产品做优。
322注重客户的消费体验
实体零售企业有别于电商的最大优势就是客户体验。能全身心地实际享受被服务的过程;亲自触摸和感受商品,同时在综合商品和配套设施均完善的实体店内能满足全方位的消费、娱乐、互动、聚会等方面的需求。根据有关公司的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70%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在实体店试用商品,将近50%消费者愿意线上下单然后实体店提货。此类数字化的线上线下一体服务,目前只有30%左右的商家能实现。所以新型的零售业要突破单一的店面营销方式,提升客户在实体店内享受体验愉悦的乐趣,令购物和消费变得更为轻松和便捷。另外,线上平台要注意收集和分析顾客购物反馈意见,在线下的物流组织、人员服务、商品采购、价格定位、卖场设计、产品整合及营销等方面不断改进,实现实体店与互联网的购物做到优势互补,令实体零售的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水平上升至更高台阶。
323打破暴利心态,注重产品优质度
产品质量就是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消费者愿意持续为产品埋单更有赖于企业能否确保产品质量优质过关。随着网络零售的成熟发展,产品的多元化选择度增加、价格透明度增强,实体零售店的商品采购、组织以及销售上压力加重了。根据调查,7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网购的商品质量不过关或者不满意,因此实体店应努力在经营上回归商业本质,从产品着手,一方面,产品设计紧追时代脉搏和消费者喜好,针对时下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产品定位,在零售实体店铺的运作上聚拢消费者的驻足时间,以优质和对口的产品累积购买者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同类型的商品网购的价格比实体店要低,因此商品的采购和生产方面主要考虑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拓宽运营渠道,增加产品差异化,把薄利多销的销售手法运用得当。
总而言之,新常态下的“新零售”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一方面仍然重在坚守产品质量、优质服务、综合完善客户体验等经营本质上,另一方面则是在目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互联网加大数据发展迅速的今天,传统零售业要实现新的转型则需要与时俱进。电商和网购的冲击应当看作一种机遇,激发企业创新创优突破,更关注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行为转变,在意识形态上和实际行动上要迅速更新,从而能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格局中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宋倩,王能互联网条件下国内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电子商务,2013(3).
[2]王慧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络零售的模式探究[J].中国商贸,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