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文1

关键词:医药行业;财务分析;通化东宝

1 引言

通化|宝集团自成立以来,企业规模发展之猛,多元化项目经营之广,兼并国营民企数量之多,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之先,科研队伍研究水平之高,都堪称国内企业发展之奇迹,被业内人士誉为“东宝模式”,创造了中国企业快速蓬勃发展的神话。目前,东宝集团已成为世界上具有相当规模、拥有当今先进技术的胰岛素生产基地之一。

本文以通化东宝集团为对象,对其进行杜邦财务分析和行业地位分析,并据此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杜邦财务分析

通化东宝最近五年杜邦分析法指标及其变动趋势如下表和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企业权益净利率有较大的增幅,说明通化东宝近几年成长迅速,获利能力较强;企业权益乘数总体保持在1-2之间,变动幅度较小,有升高趋势。总体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升高,负债总额递增,杠杆收益大。这主要是与企业近年来采取的扩大销售规模和扩建项目的策略有关。

3 行业地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医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在对通化东宝进行杜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医药行业另外两家发展较好的企业--同仁堂和舒泰神,运用雷达图,进行行业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通化东宝的行业发展地位进行分析。

3.1 财务数据雷达图

从Wind资讯数据库中提取出通化东宝、同仁堂和舒泰神2015年年报的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计三个指标,同时提取医药行业各相应指标的均值,绘制出如下雷达图2: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反映公司经营规模的几大指标上,通化东宝的经营规模水平远高于行业均值,且行业地位领先于舒泰神,但远远落后于同仁堂。

3.2 财务比率雷达图

同样,从Wind资讯数据库中提取出通化东宝、同仁堂和舒泰神2015年年报的财务比率数据,包括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六个指标,同时提取医药行业各相应指标的均值,绘制出如下雷达图3:

为了让图示更直观,在数据处理时,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乘以100,从而得到上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利润率指标方面,通化东宝领先于行业均值水平和同仁堂、舒泰神,较为理想;在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通化东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远高于行业均值水平和同仁堂、舒泰神;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上,通化东宝落后于行业均值水平和同仁堂、舒泰神。

4 总结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对医药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成本提高和售价降低的双面夹击下,医药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寻求发展,进行持续性的技术改造,降低成本。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和医改政策的继续发展,医药市场呈现了回暖态势,为医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

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优化器械审批流程、鼓励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在通化东宝的发展中,也应坚持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利用新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效率。

参考文献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文2

【关键词】 中药;科学技术;发展;对策

中医药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和繁衍做出重要贡献,中药对于人类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今,国际医药领域竞争激烈,虽然我国中医药发展健康平稳,但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中医药产业明显处于劣势,如何将中医药文化和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接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医药发展道路,关系着中药发展的未来[1]。本文收集近5年关于中药发展方面的文献资料,以我国中药行业状况为背景,对中药发展道路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探索适合新时代中药发展的新模式,积极为中药领域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

1 中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国外医药领域缺乏对中医药的了解 中药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国学传承,从古至今,中医药在我国疾病斗争史在占有重要地位,其应用范围是十分宽广的[2]。在西方国家,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理念存在一定的偏歧。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到来,如何顺应潮流、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关系着中药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国外专家对于中医药文化及思路不甚了解,习惯性思维造成对我国中药文化理解的偏歧。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药物性能需从四气五味入手,药物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如何让西方国家更全面的了解和接受中医文化,是关系到他们是否接受中药、发展中药的重要途径。

1.2 有待提高的科学技术 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迟滞和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我国中药相关产业的科技实力偏低,时长覆盖面更是不及邻近的日韩两国,国家对于中药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传统产业阶段,出口中药材和相关产品动能明显不足,对于中药的科研项目、质量检测、安全检测、生产监管等领域尚缺乏统一指标,不符合国家市场对于医药产业的准入指标[3]。

1.3 尚待健全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环节 中医药在我国使用历史久远,但是其专利和产权保护制度建立较迟,相关法律条文缺乏约束力,导致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弱势,中医药产业相关机构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保护范围涉及面较窄,不利于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1.4 国家扶持力度不足 国家对于中医药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偏低,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我国中药产业人力资源、政策保护、资金力度都缺乏竞争力,政府应当对中药产业及相关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打造适应现代化的中药产业品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药事业发展道路。

2 加快中药发展采取的对策

2.1 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 中医理论是世界上最完整、系统、规律的古老医学体系,中医药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和繁衍做出重要贡献,中药对于人类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构建国家中药机构,增强中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医药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了解度,这样中药发展的道路才会更加广阔。

2.2 培养更多中医药专备人才 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中药材的药理、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加大对医药行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我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科技支撑。对中药产业和企业产品质量严格把关,选择国际化药品质量标准作为指标,提高医药行业在国际中的认可度。加大对古方、验方的研究,运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相结合,加速新药特效药的研发,在传承基础上创新,为中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4]。

2.3 加强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注重中医药产品品牌及产权的保护意识,国家应当增加对高级中医药专备人才的培养,积极关注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动态,建设中医药产权专门机构,提高我家中药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断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生产、加工、采集、质控、检测技术,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质量和技术储备,借鉴邻近及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提高中药产业及相关领域的竞争力[3]。

2.4 完善中医药行业发展及保障制度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亲给的中医药行业发展道路,对中医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等项目综合管理,节能减耗,增加对中药材资料的偶差、普查,稀有资源应当尽量减少使用并努力寻找替代品,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为中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做长远规划。

3 总 结

中医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国际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应当加大政府扶持,提高相关产业品牌的竞争力,增大对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中医药的宣传,配合新理念、新技术的培养,提高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强化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医药发展道路。中医药在国际医药界占有重要地位,针对我国中药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解决对策是促进中药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17.

[2] 杨春云.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亚太传统医药,2010,6(5):125-126.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文3

2011年5月,商务部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鼓励积极探索使用无线射频、全球卫星定位、无线通讯、温度传感等物联网技术,以提高医药品的流通效率,降低医药品的流通成本。”[1]与此同时,工信部牵头制订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了物联网未来发展应用的十大重点领域,其中包含医疗健康领域。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流通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流通绩效关系到千家万户。而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医药品进行身份标识以及供应链的全程实时监控,实现医药供应链的现代化和高绩效。因此,基于物联网构建医药供应链是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医药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又较物流管理的范围更加宽泛,可以认为供应链管理包括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端消费者的整个流程的管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供需关系的管理。

医药供应链是指医药品从供应源到需求源的流通过程,涉及医药品生产商、医药品批发商、医院及医药品零售商等。与普通供应链不同,医药供应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供应链,需要对药品流通的过程进行严格全面的监控,除了考虑降低医药品的流通成本,还必须确保流通过程中医药品的质量安全[2]。

3 物联网

物联网,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完成工作的自动化,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3]。

物联网具体的运作流程是:首先在医药品生产完成时,贴上存储有EPC码的标签;然后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互联网使之形成有效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此后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该EPC代码成为该产品的唯一标识;再在产品运输线上安装射频识别转发装置。以EPC编码为索引能实时在物联网上查询和更新产品的相关信息,也能以它为线索,有效实现对物品生产、配送、运输、仓储等一系列供应链流通环节上的定位追踪和监控[4]。

利用物联网能够对物品进行全球定位、跟踪和追溯的功能,可以对医药供应链进行更好的管理和优化,增加医药物流的透明度,防止医药贿赂等腐败的发生,保证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物联网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医药供应链运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医药流通过程中的费用过高,而效率低下;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低;国家政策对医药物流的制约作用不很明显;药品流通中缺乏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性的监控;缺乏对药品流通环节中退货的有效回收再利用;医药供应链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流通过程比较复杂,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流通效率低下,大大增加药品的销售价格,进而造成老百姓“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物联网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产生了对产品进行全球定位、跟踪和追溯的全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利用物联网技术来重构医药供应链可以对医药供应链的整个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减少医药供应链中一些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增加供应链透明度,进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医药品价格。此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医药供应链的运作中,还可以使医药企业的上下游更加及时地监测到市场销售情况和相关数据的流转情况,以便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市场判断,进而进行相应的生产和库存准备。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将大大减少医药供应链中重复数据的录入,能够实现对流通中的医药品质量的全程监控,有利于实现药品的精确监管和回收再利用,并杜绝非法药品的进入。

尽管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有诸多好处,但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中真正基于物联网构建供应链流程的企业很少,大家基本上都是说得多、做得少。究其原因,一是不知如何去做,二是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国家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勇于尝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医药企业之间还需加强信息交换与分享,不断优化医药供应链的结构,提升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最终将物联网技术整合到医药供应链中。

基于物联网重构医药供应链流程还可以促进医药供应链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信息化使许多繁杂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起来,数据得以快速便捷、准确无误地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医药企业在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药品和药品订单处理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物流企业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也成为规范和科学的流程[5]。作为医药行业经营实体的制药企业和医药经销公司应利用信息化的现代交易平台以及物流管理技术实现新的突破,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面对WTO的挑战。

无论是从未来发展还是从技术层面上看,物联网对于促进现代物流的构建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九州通是国内较早在医药供应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医药企业,其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竞争力做包括智慧物流在内的产品,并且已经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整个公司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5 结语

总之,物联网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目前最欠缺的主要是医药供应链业务方面的协调问题,这还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由医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来牵头示范,进而带动整个医药行业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医药供应链。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医药尤其是中医药行业供应链的管理手段,推动医药供应 链向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M].北京:2011.

[2]胡正东,李夏苗,等.基于LC-NPV法的医药物流实现模式决策[J].统计与决策,2013(6):66-68.

[3]李捷.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型供应链研究[J].商业经济,

2011(18):32-33.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文4

十二五期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是医药产业所处的中期背景,主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增长方向从出口拉动向内需推动转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次,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三大产业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的再平衡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生物医药将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四个支柱产业之一。

医药行业兼具“内需”和“新兴”两大关键词。

从全球医药行业增速比较来看:国内药品市场在过去几年基本保持20%以上的增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较发达国家5-10%的增速更具活力。IMS对我国药品市场未来5年的成长空间给出了乐观预计,20%以上的增速可以持续到2014年。

从卫生总费用来看,2009年达到17204亿元,同比增长18.4%,2009年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5.13%,发达国家平均在11%左右。政府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也逐年增加,预计未来政府支出的增速仍然会快于个人支出和社会支出部分,这将对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构成长期利好。

看好受益于高端专科药的需求确认、资源整合继续上演以及产业升级进化的优秀企业。

行业增长确定

人口老龄化及生活习惯改变推动发病率提升,全民医保及收入提升驱动就诊率提升,预计未来5年医药市场复合增长20%以上。考虑2011年30%左右利润增长,预测2011年PE33倍,建议从行业整合,创新,渠道&品牌、国际化及消费升级方向精选个股。

预计医药市场未来5年复合增长约20%

医药市场,我们判断,医院终端仍将维持较高速度,OTC增速将较为稳定,OTC终端正在寻求新的盈利模式,第三终端将是医改改变游戏规则的第一步,我们判断,2011年将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发生变化的第一年,很可能是基本药物放量的拐点,我们看好拥有基本药物独家品种的上市公司,我们看好弹性最大的品种千金药业。医药行业数据,我们预计2011年收入、利润同比增长25%,30%,上市公司增速略快于行业整体。

板块估值合理,但个股机会较多,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当前2010年预测PE44倍,考虑明年30%左右利润增长,对应2011年预测PE33倍,估值已然合理,但当前行业正处于集中化与差异化的裂变期,个股机会较多,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从行业整合、差异化(创新、渠道&品牌、国际化)及消费升级方向精选个股,未来2-3年千亿市值旗舰公司值得期待。

商业并购如火如茶,工业整合初露端倪

国内医药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目前优势企业整合资本充足,加之国家鼓励“大流通、大生产”的政策导向,我们认为国内医药行业大整合时代已经开启。

药物创新加速推进

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产业积累到一定阶段,部分企业逐步从仿创向创新过渡,未来几年有望出现具有国际专利的创新药物,我们认为国内药物创新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

渠道变革与品牌构建并重传统OTC企业单纯注重品牌形象塑造面临发展瓶颈,东阿阿胶控制营销的成功在业内具有标志意义,搭建适当可控的分销体系成为企业营销改革的重中之重,具有产品力的企业将最终胜出。

国际化终成正果

国内药企从生产成本优势到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在全球化体系中,从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出口升级到订单生产及制剂出口,在产业价值链中赚取更高利润。

具有消费属性的药品市场空间广阔

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识的提升,养生需求应运而生,而具有药物成份的消费品也易赢得消费者好感,能够向消费领域延伸的企业市场空间广阔。

分享细分龙头医药股成长

医药经济“健康”运行,未来10年产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药品市场近三年增速明显高于以前年份,2010年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双双创下近10年来的最高盈利水平。未来3-5年伴随医疗资源下沉,“全民医保”提前实现,基药自2011年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行业增速有望继续保持20-25%快速增长。

美国制药工业历经50多年时间数量减少近70%,医药商业在2010年内CR3集中度提高至95%。中国新医改大背景,恰遇中国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向大消费转型,医药行业迎来黄金十年发展期,“产业升级+政策驱动“有望促使中国医药工业数量减少50%,医药商业CR3集中度提升至60%以上。

穿越阳光风暴,分享细分龙头成长。三轮驱动细分领域龙头公司高成长:分享行业高增速+占领被淘汰者市场份额+外延扩张,是中长期攻守兼备,长线是金的稀缺投资品种,有望持续享受高估值和高配送,演绎“螺旋式”上升走势。扰动因素则主要来自“阳光风暴”―预计2011年迎来一波较密集政策出台期。着眼长远,每一次大跌,都是增持优质细分龙头股的良机。

2010年完美演绎进攻行情,2011年1季度估值水平有压力。2010年医药指数以38%的绝对收益和49%的相对收益(相对沪深300),列所有行业第一。国信重点公司11PE均值超过35X,相对沪深300溢价183%,创历史新高。年末估值水平已部分反应2011年增长预期,使得2011年一季度估值水平上行存有压力,需时消化,积蓄量能后二季度有望展开进攻。

并购扩张和产业链延伸化解高估值风险

医药板块“黄金十年”第一年开局良好。在经历了6月份的快速调整之后,医药板块在2010年下半年呈现了单边上扬的局面,医药指数迭创新高。我们认为在传统产业发展放缓和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医药产业由于其确定的高增长性,医药板块整体在2011年仍有望跑赢大盘,其中的结构性机会更将层出不穷。

生物产业在2010年被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同时还被提升到了国家支柱产业的高度,生物医药产业有望获得政策上更多的支持。在2011年,医药产业有望在政策,需求和资金三驾马车的拉动下,仍将较快发展。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文5

投资要点:

1、 全球医药市场增长平稳,国内医药行业增速高于全球平均。

2、行业发展动力出现变化, 二级市场显著高估。

近几年,全球医药行业整体仍然保持着平缓增长的状态,刚性特征明显。2013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速在20%左右,高于全球平均。化学制剂和中药仍然占据医药消费的主体,市场结构未出现明显变化。

二级市场显著高估。通常来说,市盈率的高低应该和行业增速保持资产负债率一致,一旦行业估值过高,消化的压力就比较大,按照当前政策及医改的进程来看,医药行业整体的成长性仍然比较确定,但增长提速的动力已然弱化,平稳增长或成为行业短期发展的主旋律。以此逻辑推断,以成长消化估值的期限大概率变长。

投资策略:医药行业刚性特征明显,但考虑到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已经发生变化,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结合当前的估值,维持医药板块整体中性评级,给予化学制剂、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增持评级。

通信:4G催生行业景气周期

投资要点:

1、4G投资启动行业景气大周期,通信设备板块全面受益。

2、数据爆炸时代,通信消费升级将再造行业春天。

4G投资启动行业景气大周期,通信设备板块将整体步入上行通道。中移为扭转3G时代的不利局面,抢先发力4G建设,TDL一期20万基站的建设商用必将拉动通讯设备板块业绩向好,并搅动运营商目前的竞争格局。年底4G发牌是大概率事件,虽然联通将立足3G 升级,控制4G投资规模,但电信因其EVDO网络数据业务速率改善空间有限,必将加大4G投资力度,从而推动未来三年运营商整体资本开支规模持续平稳增长,利好通信设备产业。

数据爆炸时代,通信消费升级将再造行业春天。资本市场不看好通信行业长期表现主要原因在于语音业务渐趋饱和,数据业务量收剪刀差,移动渗透率逐步见顶,运营商以往的增长模式面临挑战。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同时出现,数据爆炸时代通信消费升级,人们对数据通信的依赖度大幅上升,将给行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重点推荐公司:4G主题首轮受益个股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日海通讯;进军非通信光产品领域,打开新增长空间的光迅科技;专网通讯领域的代表,受益于公安系统数字集群PDT 规模启动的海能达。

水泥:投资增速回落 行业淡季运行

投资要点:

1、投资增速回落,基建投资托底。

2、地产销售高位回落,带动投资微幅下行。

宏观层面,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0.4%,增速较1-4月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同比增长20.2%,增速较1-4月回落0.7个百分点。在FAI资金来源构成细项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12.8%,增速较1-4月回落1.1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同比增长17.9%,增速较1-4月回落0.4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同比增长21.0%,增速较1-4 月提升0.3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投资驱动主体依然来自政府层面。

从水泥下游投资结构看,1-5月广义基建累计投资同比增长24.1%,增速较1-4月提升0.1 个百分点。房地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20.6%,增速较 1-4月回落0.5个百分点。建筑业1-5 月累计投资同比回落9.2%,回落幅度较1-4月缩小0.8个百分点。后期继续关注销售层面的动向。

投资策略:如果没有政策层面的重大举措,季节性依然是行业自身运行的主要波动因子,阶段性配置时点可能出现在下个淡旺季转换的时间窗口。之前,依然建议把关注点放在供需格局良好的新型建材子行业龙头,水泥行业可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江西水泥、祁连山。

安信证券

光伏:新周期 新方向

投资要点:

1、2013年年中是2011-2015年行业大周期拐点,2013-2015年为周期的右边侧。

2、欧盟双反将会加速国内政策出台和市场启动。

供给收缩形成拐点。 2012年Q4为产品价格底部,价格跌到了龙头厂商的现金成本,跌无可跌。2013年年中是政策底。欧洲的双反初裁结果敲定,利空释放完毕。2013年底或者2014年初,供需平衡点出现,预计国内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范围20-25GW ,供给集中度提高。

医药行业发展模式范文6

关键词:中药产业;现状;发展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中药材即原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我国是世界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而中药材产业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最具有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

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药材种植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给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的政策,鼓励药农种极种植中药材。

一、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国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特色产业。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320种常用植物药材蕴藏量达到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这些丰富的中药资源为我国中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的资源保障。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鼓励中药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是中药产业产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2012年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达5590亿元,这意味着年均增长为12%。“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中药工业总产值实现了22%的增长速度,从2005年的1192亿元达到2010年的3172亿元。

2.中药产业在促进医药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工业产值增长率来看,1995年到2009年十年间,中药产业的产值增长率为811.2%,而医药行业总体的产值增长率为716.5%,中药产业产值增长率高出医药产业约95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中药产业在整个医药行业发展中处于快速发展的地位,能够有效促进医药行业的顺利发展。此外,从中药产业销售产值所占的比重来看,中药产业销售产值占医药行业销售总产值的比重从1995年的15. 98%提高到2009年的25 . 05 %,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药产业己经发展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

3.中药产业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医药行业的产值利税率与成本费用利润率。除了极少数年份之外,不管是产值利税率还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药产业都明显高于医药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另外,从中药产业本身的盈利能力来看,中药产业的利润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从成本费用利润率很容易看出。

二、当前中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低下

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天然药物仅占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3%-5%,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仅占GDP的0.69%。另一方面,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尴尬地位,身份难以合法化。由于地位尴尬,使得中医药虽然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有市场,但普遍难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品的主流市场,大部分只能在华人圈子里使用。

2.中药产业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基础薄弱,尚不能对有效药方的作用机制完全解释清楚,对其有效成份或有效部位也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中药产业的生产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较低,一般不超过其销售收入的1%左右,而发达国家相应的研发费用比重是2.5%-4%。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对中药药理药效的研究乏力,无法加大开发中药新品种的力度,从而制约了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根据美国制药协会统计,2000年,美国开发成功一个新药投入8.02亿美元。研发成本的投入占总销售额的15%以上,而我国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不足5%。另外,美国需要十多年时间才能研发出一种新药,而我国一些企业或者研究机构花费5、6年时间都认为过于漫长。风险方面,美国要筛选一万个化合物,成功率是万分之二,也就是说,一万个提出申请的化合物只有1至2个被美国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为药物。

3.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由于不保护药品的多家生产,对企业投资新药的吸引力不大,从而造成中药企业专利市场转化率低,中药企业申请专利较少的现状。制药企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而这些小企业用于新药物的开发研究投入微乎其微,技术附加值极高的新制剂的开发也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为了生存需要,“进行有限的仿制”便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捷径。目前,我国新药的审批条件是,只要符合安全、有效的标准就有可能获得批准,有没有优势和特点并不在审批考虑的范围内,这使每年都会有大量新药上市,其中仿、改制品种占有很高比例,新药不“新”。几十甚至百家企业竞相申报仿制药物或制剂,最终造成大家互相倾轧,争先降价。

三、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是发展之本

据介绍,我国从“九五”期间开始对中药现代化战略进行研究,我国中药产业走现代化、国际化之路,必须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推进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中药产业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要“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因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新医改中有关中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2.加大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水平。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产业,要实现其现代化发展,必须融入现代科技创新成果,以提升中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然而,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其现代化发展需要,严重制约了其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中药产业的科技投入,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水平。

3.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是鼓励中药创新、提高中药产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应努力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引导作用;其次,为中药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合理合法的技术壁垒,有效保护研发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权益;最后,中药企业自身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做好专利、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保护,积极申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努力提高中药产品的信誉和认知度。■

参考文献

[1]陆铭.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