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企业财税问题

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文1

关键词: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53-01

一、现阶段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多数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出于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考量,往往的关注的懂点放在业务承接量、工程安全、进度与质量管理等方面,但财务管理却相对滞后,甚至部分单位单是施行会计核算了事,根本不能体现财务管理效益,其弊端为工程成本的过度提升,难以合理规避不必要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无序管理,具体问题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模式落后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由此也更全面和广泛地拓宽了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在当前经济世界一体化格局趋势越发明显的情况下,各种经营与管理的创新理念不断诞生出来。

2.效益展现不明显,重视不到位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包括了一般的现场安全、进度以及质量管理等要求,同时也受到易受到汛期的影响。但与这些工作比较而言,多数单位领导往往均会认为财务工作只是辅的工作,无直观价值,因此容易被忽略。

3.内部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主动

一般的施工单位通常不具备十分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往往一味追求施工效益而无视财务管理。从工作的性质来看,财务管理具服务属性,主观层面上更显被动,不容易形成一套自身固有的原则,违规违法操作时有发生,或者就是缺乏主动性管理激情,这些均成为了水利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缺乏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毕竟是一项具较强专业特性的工作,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多数财务人员的专业综合能力还有待加强,而且谙熟水利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更是缺乏,这也是导致此方面财务工作开展面临一定阻力的重要原因。

5.财务监督不完善

在部分水利施工单位中,由于所聘用的财务人员并不具有较优良的素质,继而会出现在财务的管理中力度不足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发生监守自盗事件,而对此类现象,单位自身却不具备相应的监督制度与改善措施,最终导致财务管理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

二、如何解决问题,搞好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1.优化财务人员配置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一方面,在进行财务人员配置时一定要站在一个高度从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等层面多做功夫;另一方面,对就职后的财务人员不能任其停滞于现状,应鼓励积极接受再教育,多利用业余的时间组织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尤其是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财务知识。

2.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会计核算与管理为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为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更见促建相关工作的开展保持良好之秩序。

(1)加强对企业与项目固定资产的管理,应从购人、等级、投入使用等多个环节给予有效干预措施,尤其是在年限与折旧方案的确立等方面,应特别注意要正确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的各自范畴,明确项目与企业间的协调方式,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策略,进而尽可能最大化资产效益。

(2)进一步将内部工、时与料的运转组到规范化的管理,一方面应采取一定的激励奖惩机制,更见推动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进行某些大额物资材料的采购时,应做到正规化地询价、比较与竞标等,以此建立起多元动态但又相对更为稳定的供货渠道,获得最佳性价比;最后,内部的调度和领用应严格审批等级,避免人为与各种不合理的浪费。

(3)针对内部相关财务的业务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理流程指导,明示化相关的办理要求、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并要求财务管理工作遵照既定的标准严格贯彻执行,在此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地在合理范围内将复杂业务简化,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免除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3.加强资金运作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因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其对资金的需求性、时效性比较苛刻,如何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有效,及时回笼资金,保持企业良好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从实际操作中来看,财务部门需要为此落实各项结算工作,并对比整理、汇总各项数据,构建财务风险警示系统,通过警示系统的各项数据监测、反馈,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防范措施,规避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文2

关键词:投资发展;财税政策;中小企业

一、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中小企业一般的定义是规模小、营业额低以及处于发展初期相对实力较弱的企业。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是:财政立法和执法、财政投资、国家预算、财政信用、财政补贴、财政监督和税收等,其中税收手段又包含有丰富并且有效的方法。目前税收政策作为对中小企业影响最为广泛的财政手段而被各国广泛的运用,除了法律层次的提升与完善,对中小企业作用最大的当属税收的优惠政策,而税收的优惠政策中企业所得税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又可分为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两个方面:直接优惠就是事后优惠,主要针对企业经营结果的减免税,优惠方式丰富并且简便易行,它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政策性倾斜、补偿企业损失上;间接优惠则侧重事前优惠,配合政府的政策目标来制定相关的优惠方向,以此来激励纳税人调整生产和经营活动,间接优惠方式包括加速折旧、税收抵免、税项扣除、盈亏相抵和延期纳税等。

(1)资源有效配置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阻碍是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是在市场的失灵,包括供求不平衡、信息不流通等。目前企业的资金主要依靠内部融资,留存的利润在必需的时候将会成为资金链条的一部分。在企业所得税中,对中小企业施行的税率和起征点优惠措施,可以减少企业的纳税额,增加企业的留存利润,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另外,加速折旧也是现在企业应用比较多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并不会减少折旧的总额,但在企业的初期,往往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折旧作为一项费用被更多的提及,就是为了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虽然企业在后期需要交纳相对较多的所得税,但是为企业的发展初期争取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财务环境。税收征管的配合也为中小企业享受政策的扶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可以说,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的。

(2)成本效益

中小企业中,很大比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成本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劳动力与资本的单位价格比是影响企业选择生产要素组合的关键因素之一。税收对于资本与劳动的课税水平会影响资本与劳动的价格比。第一,对劳动的课税多于对资本的课税,则大多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会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因而会选择部分资本来替代昂贵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会促使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加速向资本集约型和技术创新型的方向转变的的一个途径;第二,对资本的课税多于对劳动的课税,则企业会考虑采用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相对减少资金的投入,对于就业稳定性会带来的有利影响,而对资金的需求改变了供求关系,会降低资金的流通速度,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运营。

二、完善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

(1)财税政策的制定及体系

①政府管理机构的合理化。首先应明确思路,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出长远规划,同时整合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连贯统一的管理机构,也可采用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高层协调机制作为过渡,逐步实现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局及其下属的各级地方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②制定专门的财税法律。零散、操作性不强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保障需求。一部专业、全面的《中小企业法》应当成为解决各种问题的首选,在今后的扶持政策中,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立法,以《中小企业法》为法律主体,从细致的分类着手,涵盖全面的政策支持及税收制度,可以为解决纠纷提供切实的法律依据,改善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

③实施有差别的税收优惠。在对中小企业的划分中,针对不同产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量身定做税收优惠相关条款,差别式的扶持更有利于激励优惠机制,也减少滥用税收优惠的情况。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比重加大,适当减少对部分成熟中型企业的直接扶持,鼓励其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发展机会,减少税式的支出;

和风险投资机构所获收益,适当减免营业税,增加对中小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2)财税政策执行中的落实和评估

①多种方式共同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难逐渐成了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仅仅依靠政策的扶持和直接资金拨付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巨大的需求,我认为,购建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鼓励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融资上市、合理吸纳国外资金;第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的担保体系,增加信用担保机构;

②税务机关强化服务职能。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不同,对纳税信息的接受情况因此也有差别,财务系统的实力并不一致,出现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原因也各有不同,一定要区别对待:第一,对于知法犯法的企业,不仅要依法处罚,批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若再出现问题,处罚的力度也要相应的进一步加大;第二,而对于新成立的企业或者业务尚不熟练的小企业来说,应以帮助为主,处罚为辅,目的是帮助企业规范纳税业务流程,对那些有条件建账的企业鼓励其建账并提供指导;

③提高税收的信息化水平。加大资金对落后地区的税收信息化建设进行扶持,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互相监督,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资金流动等情况的透明度,同时也加强税务部门自身的监控力度,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也就减少了相同业务量所耗费的成本。在具体的操作上,实现中央与地方、国税系统与地税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并同时联合工商、海关、银行、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联网的制度,实行相关外部信息共享或定期交换信息。

三、结语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

重冲击。最近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对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加快对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增值税转型,以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不仅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而且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结构转型、科学发展和体制改革。由此看来,重视财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对经济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郎林.财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16).

〔2〕刘丽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机制〔J〕.中国总会计师,2007(1).

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文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如何摆脱困境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由于资本不足,持续经营能力不强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给企业的长期收益和发展带来了障碍。

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三是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中小企业贷款不够热心。

基础工作薄弱,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分,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欠佳,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没有设置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工作没有具体的制度可遵循,也没有任何的约束,容易使企业出现各种管理漏洞,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制订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与一般从业人员多具有一定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使得制度的约束力不强,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财税公司现状

目前,国内财税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行业低价恶性竞争,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素质偏低,财税企业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市场拓展上,无法投入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来提升职员的专业技术,财税服务无法给中小企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存在巨大财税风险隐患。

下面通过具体数据做进一步分析。例如,一家最小规模的财税公司,在V州或深圳市区要付出的成本如下:

房租(即便最小规模的财税公司,其办公室租金也在6000元左右,除非是自己提供职场)

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会计师3名(每月每人的社保费用在5000~10000元,除非企业的负责人有财税经验)

一般会计助理2~3人(每月每人社保费用通常在3000~5000元)

水电管理费(每月最少1000元)

电话网络费用(每月最少1000元)

其他杂费(每月至少1000元)

一番核算下来,要保证规范地营运,一个月需要4万元左右,才能从软件到硬件上保证客户的财税服务质量。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费用需要多少客户才能保证正常运转。

如果每个小规模企业一个月收取500元费,至少需要80家客户,才能保证公司不亏本,即使有90家客户,公司每月盈利也不到5000元,除掉税负,那么90家小规模客户,平均每个人要负责20家左右的业务沟通及账务的跟进处理,基本可以保证质量。

但是,如果每月小规模客户只收取300元甚至更低的费,那么就需要160家客户来维持运转,但每月盈利不到5000元。那么每个人的工作量几乎翻倍,服务质量就令人担忧了。还有很多公司恶性竞争,只收100?200元费,其提供的服务质量可想而知。这里还没有核算企业人员流动带来的管理困扰和增加成本。

通过梳理这些数据,很多人会说90家客户1~2人就可以提供服务,不需要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那么给出这种说法的人到底给客户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一起来看看现状:

目前大部分财税公司,每个月服务内容就是整理客户提供的原始单据并通过财务软件做出报表,然后每月进行国地税申报,那些原始单据到底是否合理,是否真实有效尚且不知,有的财税公司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客户只需要把资料扫描或拍个照片发给他们,就可以做账务处理,根本没有看到真实单据,一个人做出来的账务不要说互相监督审核,更不要说还有精力就账务情况与客户沟通并帮企业规范财务状况了,完全是为了做账而做账,为了报税而报税,这样的服务怎么能帮企业做到把控财税风险呢?笔者想要表达的是: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一个医生看不到病人,仅仅拍个照片发给医生就可以诊断病情吗?真正专业的财税,应该拥有专业素质的财税服务团队,通过企业的实际营运业务,及时化解企业的财税风险,让企业针对财税风险随时调整经营业务,起到真正的税务筹划作用。

财税管理师成职场新宠

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文4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产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优化、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支柱力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重要推动力量。但是与贡献相比,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微企业其获得的政府财税扶持和金融资源却极其有限,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宏观加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桎梏。我国目前处在政府主导性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中小微企业地位弱势的特点决定了政府更要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因此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府财税扶持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缺欠的对策,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府财税扶持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基于财税视角

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直接补贴或者税收减免。整体上,我国财税扶持政策比较缺乏或者已有政策执行不力也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形成的关键,下面作具体分析。

(1)财政补贴政策有待加强。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可以直接使中小微企业受惠,增加收入从而带来财务利益,提高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水平,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财政补贴措施来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竞争力。我国采用的财政支持政策虽然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财政扶持资金规模的限制导致对中小微企业扶持的范围和对象有限,使得政府的财政扶持与中小微企业不断扩大的融资需求相比显得杯水车薪,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其次是目前的财政扶持政策在法律上缺乏连续性和长效性。财政补助项目多是依据一些临时性的政策性文件,在可操作性和持续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三是财政支持信息的渠道比较狭隘。由于信息渠道的不畅通,很多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不知道或者不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从而错过了相关补贴。四是在政府财政支持资金发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权力寻租。

(2)税收优惠政策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优惠税率依然偏高。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25%,对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的税率,其优惠幅度只有20%,而国际上不少国家超过50%。二是优惠范围偏小。所得税主要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缴纳,由于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核算、会计资料,有资料表明,全国核定征收企业的比例接近30%,高于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水平;同时,根据财税〔2009〕69 号规定,按照核定征收办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不适用中小微利企业适用税率,使得众多中小型微利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这也使得相关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二、政府财税扶持对策

下面将着重论述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的改革,以期能够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在政府财税政策扶持下健康快速发展。

(一)财政支持体系建设

要改变现有的财政支持体系的现状,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建立中小微企业扶持发展专项基金。通过中小微企业扶持发展专项基金直接贷款给符合国家产业结构政策且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小微企业;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对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小微企业生产和建设项目给予贴息,向潜力巨大的高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资金,还可以建立吸引社会风险投资资金向这些企业流动的外部机制。二是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划拨专款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建企业给予直接的资金支持,从而鼓励其加大再投资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运用政府采购扶制度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将采购订单的一部分直接划拨给中小微企业,也可以在订单中明确规定,大企业必须将一部分零配件和产品分包给中小微企业。

(二)税收支持体系建设

税收支持是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作为一种事后补助措施,税收支持与财政援助相比更加透明、方便快捷,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积累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秉承“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的税收政策,积极推进我国的税收改革,为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具体来说,我国税收支持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力度。对企业所得税实行含有多档低税率的超额累计税率,充分体现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同时继续保留对中小微企业有关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及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同时改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从而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享受一般纳税人的税收待遇;加大对利润再投资实行税收抵免,允许中小微企业的投资净损失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允许中小微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可在税前扣除,允许中小微企业的研发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给予列支,并对当年科技研发费用超过上一年的实际支出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所得税抵免;对转让先进技术所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研究开发费、技术援助费以及对投资者提供技术的收入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制的小企业自由选择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并将股东应得份额并入股东个人所得中计算个人所得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出口退税的执行力度,提升中小微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于下岗职工、伤残人士、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以及吸纳上述弱势人群就业的企业,加大在税收减免、纳税期限等方面的优惠。

二是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优化税收征管环境。首先,税务机关应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去除官僚作风,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完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简化的、标准化的会计报表可以提高中小微企业财务的透明性,从而提高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申请更加可信度,提高融资成功率,基地融资成本。其次,各级税务机关要从辖区内中小微企业的实际出发,利用先进的技术实施纳税方式创新,大力推进税收征管的电子化和无纸化进程,缩短企业申报纳税时间,降低纳税成本,还可以对辖区经营达五年以上且无不良记录的中小微企业实行简化的征收管理制度。最后,在中小微企业中积极推行税务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税务机构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全面推行中小微企业的税务制度,鼓励税务机构帮助中小微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和合理避税,减少在纳税申报中产生的失误,这样也可以有效减轻税务机关面对众多纳税人巨大的工作压力。

三是清理不合理收费。税收之外的不合理收费已成为影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负面因素,由于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承受能力与谈判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乱收费的影响,必须坚决清理和制止,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可以从应规范政府行为和收入分配机制入手。

三、应注意的问题

财税支持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十分直接,更容易产生不公平现象,因此在政策的运用上要更加谨慎小心,在应用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该严格筛选优惠政策扶持对象。首先,由于财税支持的成本最后都是由政府支付,因此应对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对象作出严格、详细、明确的界定,保证政策的匹配性,使得真正需要支持的中小微企业能够得到财税支持,防止政府资源的滥用。其次,财税扶持对象的选择应该体现政府政策的导向性。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低碳等新兴产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应注意财税支持政策的地域性和层次性;政府的财税支持政策应该尽量细化,并根据不同地域、产业及行业的具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从而满足中小微企业多样的需求,不搞一刀切。最后,健全和完善对财税支持政策的监督评价。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能够减少权力寻租和道德风险的发生,而且可以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与时俱进的对相关的政策进行适时修订,保证财税扶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总之,政府选择合理的财税扶持政策可以帮助改善中小微企业资本结构,从而优化中小微型企业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合理中小微企业资本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最终有利于社会的总体产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斌.芜湖市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11(12):61-62.

[2]潘鹏杰,周方召.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1(12):145-150.

[3]王辉.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9):64-65.

[4]钟小玲.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原因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6):77-78.

[5]吴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55-57.

[6]罗维奇.试论通过实施差异化宏观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31-32.

[7]汪正宏,梅春.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风险投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65-66.

[8]赵爱玲.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1(12):43-46.

[9]李志辉,聂召.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分配效率、生产效率关系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 (6):140-150.

[10]卫龙宝,陈旭炜,伍骏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突破——基于产业集群发展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43-45.

[11]刘钢,张明喜.银保结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基于宁波、上海等地“小贷险”的调研[J].中国科技论坛,2012(3):81-85.

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投融资制度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182-03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辅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通过提业指导、预算资助、担保协助等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也日益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技术水平差、产品层次低、管理水平落后等内在发展劣势以及融资贷款、进出口权、财税政策等方面外在政策上的变相歧视,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走出这个困境,除了中小企业需加强自身建设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政府扶持、政策的制定和法制的完善。在整个服务体系中,财税支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财税支持主要靠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财政投融资和政府采购等工具来实现,这些工具通过影响外部市场和内部的组织管理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经营机制上独具特性,所以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大企业无法替代的。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这一点已越来越人们所认可。美国政府将中小企业称“美国政府的脊梁”,日本经济学家认“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德国则视中小企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作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自然成我国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小企业已成技术与机制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约65%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中小企业数量多、适应性强,已成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对失业冲击和经济震荡发挥着缓冲作用。

二、财税政策工具的基本构成

(一)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无偿转移支出,是政府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的某些方面发挥作用而给予的财政援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政补贴会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生产的投资和供给能力,有助于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的特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财政补贴的形式主要有政策性亏损补贴、就业补贴、出口补贴、技术创新和研发补贴等。财政补贴是财税政策工具中针对性较强、效果比较直接有效的政策工具。

(二)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了开展日常或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政策实质上属于保护性的扶持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适当的政府采购倾斜,有利于保护中小企业,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激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三)贷款援助与财政投融资

贷款援助即利用政府力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主要通过贷款担保手段实现。贷款发放者多政府出资兴办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特定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受信者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投资的新型政府投资方式。政府支持企业的发展,以一定的政府资金和民间的闲散资金主要资本,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通过直接或间接贷款的方式进行投资,提供贷款贴息、政府优惠贷款以及提供信用担保。

(四)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国家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税收制度,减轻或减免纳税人税收负担的一系列政策。税收优惠是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通行做法。根据特定的中小企业政策目标,对特定经济部门或产业以及特定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手段包括:税收减免、优惠税率、退税、提高税收起征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等。与前面的财税政策工具相比较,税收优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工具,它所适用的范围也最广,可以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存在的很多共性的问题。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补贴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

1.扩大财政补贴投入范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财政补贴资金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政府财政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以下中小企业予以补贴:可以划拨专用款项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建企业给予直接的资金并鼓励其加大再投资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出资兴建职业教育院校,或者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就业与培训进行相关补贴,满足中小企业的生产扩张需求;可以对中小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等进行补贴,从而鼓励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科技进步;可以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贡献的中小企业给予补贴;可以对中小企业节省能耗和物耗以及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而进行的研究与开发进行补贴;鼓励中小企业产品出口,政府财政应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补贴,对开拓国际市场取得重大成效的,给予相关费用的补贴或奖励。

2.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多种基金。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提到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启动。国家应该加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把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专项资金集中到一起,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从而中小企业提供统一稳定的资金来源。除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之外,还应该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其他基金。另外,不仅在中央政府预算中设立基金,地方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也必须结合本地的实情,设立有关的发展基金,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

(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制度

1.从法律上对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进行约束。《政府采购法》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但强制力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而且配套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与之相配套的

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的权益进行保障。应尽快出台《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办法》,使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上升到法律层面。

2.建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机构。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在政府和中小企业间建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及时公布政府采购信息。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在获得采购信息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及时告知相关的中小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全而地了解政府采购法,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投标水平和谈判水平;签发能力认证证书。一些采购部门可能会对中小企业实现合同的能力或信用有所怀疑,这时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可以给有能力的中小企业颁发能力认证证书,以证明其有实现合同的能力;负责协调联合体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政府采购中无法独立承包采购项目的多个中小企业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来参加政府采购,但是受各自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很难达成共识。因此,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服务中心还应积极帮助理顺联合体内各个企业的关系,提高联合体对外竞争的整体优势。

(三)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投融资制度

1.拓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要大胆引进外资,可借助政府信誉,也可以财政担保方式鼓励企业投资项目大胆借用外资。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采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适当吸收社会个人资金,可考虑创立社会共同基金,吸收社会小额投资者资金,也可以适当方式吸收个人大额信托存款。发行地方财政建设债券,诸如可增大市建建设债发行量等。政府应充分重视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通过各项有力的措施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其上市步伐,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同时,应加快投资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有力的保障。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相关法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只是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此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专业性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作出明确规定,明确其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条件,规定业务的种类和范围,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

3.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给予无息、低息贷款的方式或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给予扶持。贴息贷款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对中小企业的援助。可以对中小企业的自由贷款给予高出市场平均利率部分的利息补贴,以使中小企业能够按市场平均利率获得贷款,提高中小企业在自由信贷市场中的借贷能力;还可以对中小企业的长期低息贷款提供贴息,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最难取得的长期信贷资金。

(四)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财税问题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长环境;扶持政策;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176-05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因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这些政策和措施基本覆盖了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各个方面。正如美国学者艾利森所说:“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因此,中小企业的成长扶持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有没有因这些政策而得到根本的改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基于此,本文在对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浙江温州、台州两地进行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政策的建议措施。

一、问卷设计和样本情况说明

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回顾和总结我国现行中小企业政策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一份旨在调查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政策制定与实施绩效的问卷。问卷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最初设计好的问卷进行了修改,选出了分类一致性较高的项目,剔除了分歧较大的项目,形成中小企业成长与政府政策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通过江西财经大学MBA学生、总裁进修班学员以及研究团队的人脉关系,在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浙江温州、台州两地发放问卷。问卷发放450份,回收391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7份无效,回收率为87%,问卷有效率为98%。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负责人(或企业主)的职业背景、企业是否参加商会或者行业协会和填报人在企业中的职位。

第二部分是企业的成长环境情况。这部分问卷的设计目的是考察中小企业对自身成长环境的评价,共28个项目,涵盖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融资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税务环境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政府政策措施评价。这部分问卷是用来测量中小企业对政府政策的评价,内容涵盖了现行的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共25个项目,具体的政策措施内容都来源于我国以及浙江省中小企业政策文件。

在记分方法上,采用五点量表法。受调查者被要求根据个人感受和企业实际情况对政策落实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从“极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选择数字1到5。在成长环境项目的7、8、9、10、11、14、16、17、18、19、21、22、24、25为逆向指标,即数值越大越不好的指标,其他项目均为正向指标。

在所调查的384家企业中,企业员工平均人数为314人,平均资产总额为2.03亿万元。按照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小企业标准(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3项指标为划分依据,见表1)来划分样本企业,中型企业有125家,小型企业有259家,分别占样本企业数的32.5%和67.5%。中小企业的经营时间稳定在11年左右,最早的一家企业创立于1980年,最晚的创立于2003年。

在行业分布上,样本企业主要以化工、机械、五金、建筑、服装、IT、电子等制造业为主,也有小部分企业从事如医药销售、批发零售、餐饮、旅游、咨询、金融等服务性行业。根据本文对政府政策研究的需要,把上述行业归为4类产业:传统制造业(包括化工、机械、服装等行业)、新兴制造业(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相关行业)、传统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餐饮、医药销售等)、新兴服务业(包括咨询、金融、设计等行业)。

在企业性质上,构成如下:国有企业占13.28%,集体企业占1.3%,私营企业占51.56%,外资企业占3.39%,股份合作制企业占27.08%。

二、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政策的相关性分析

对于回收的384份有效问卷,借助于spss 11.5 forwindows、SAS8两种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处理和加工。

(一)中小企业成长环境。问卷设计了28个问题测度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运用KMO检验模型与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KMO的值是0.789,适合因子分析,显著性概率小于1%,说明数据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适宜做因子分析。

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人的8个公共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0.525%,基本反映了原有信息。可将这8个因子作为评价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主因子。

根据各因子的项目构成,以荷重较高的项目为主要依据,对8个因子分别作如下命名:

主因子FEl在指标X21(企业缺少专业咨询公司的支持)、X22(行业协会(商会)很少组织活动)、X24(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法律援助较少)与X25(企业经常碰到法律难题)上的载荷最大,该因子可以反映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中介服务,可以将其称为“中介服务”。

主因子FE2在指标X10(虽然有减免税,但是得不到落实)、X9(我们基本上没有享受过减免税的待遇)、X11(我们没有享受过财政资金支持)与X8(企业目前的所得税税率太高)上的载荷较大,可以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财税环境,该因子反映出财税环境在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将主因子FE2命名为“财税环境”。

主因子FE3在指标X1(到政府部门办事时,政府工作人员热情相待)、X2(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效率较高)、X3(企业在进行项目审批时,手续简单方便)与X4(政府部门很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上的载荷比较大,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政务环境,可以将主因子FE3命名为“政务环境”。

主因子FE4在指标X28(目前中介机构服务市场的秩序较规范)、X26(企业经常参加政府专门组织的招投标)与X7(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政策规定出入较大)上的载荷比较大,可以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环境秩序,将FFA因子命名为“环境秩序”。

主因子FE5在指标X23(行业协会(商会)的活动都是免费的)与X12(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政府进行财政补贴)上的载荷比较大,可以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激励机制,将FE5因子命名为“激励机制”。

主因子FE6在指标X6(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上载荷较大,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中的管理机构因素,将FE6因子命名为“管理机构”。

主因子FE7在指标X13(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政府有

退税)、X20(我们企业信息来源较为丰富)与X15(我们在向银行贷款时较为方便)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信息环境,可以将FE7因子命名为“信息环境”。

主因子FE8在指标X14(企业现在的资金较为紧张)、X19(我们借款主要途径不是通过商业银行)、X18(银行贷款的手续费较高)与X17(银行贷款时抵押担保困难)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环境,可以将FE8因子命名为“融资环境”。

按照五点量表的打分方法,把1、2、3、4、5分别理解成中小企业对自身成长环境评价为“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那么,中小企业对中介服务、财税环境、政务环境、环境秩序、激励机制、管理机构、信息环境和融资环境的评价总体来看均在“一般”左右小幅度变动(见表2)。其中,从中小企业所有成长环境来看,对激励机制评价最好,在一般和较好之间,偏向较好;中介服务、融资环境、管理机构、信息环境、政务环境、财税环境、环境秩序的评价均在较差与一般之间,偏向一般,并且依次变差,评价最差的是环境秩序,说明环境秩序有待改善和加强,这和现实情形是相吻合的,因为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轨期,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许多方面正在逐步的完善之中.

(二)中小企业政策实施分析。问卷中设计了25个项目来测度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经过因子分析归纳为4个因子,共解释了所有项目65.5%的方差。KMO值为0.959,说明这些数据非常适宜做因子分析,并且内部一致性系数的结果显示因子具有很好的内部结构。分析结果见表3:

根据各因子的项目构成,以荷重较高的项目为主要依据,对4个因子分别作如下命名:

主因子FPI在指标Y21(专门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展销会、展览会)、Y20(政府促进与规范商会或行业协会发展)、Y17(政府经常通过网站、刊物传递信息)、Y23(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Y18(政府出面组织企业管理讲座)、Y25(政府积极创办工业园区)、Y24(政府经常组织针对企业的招标采购)、Y19(政府大力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姻)与Y22(组织成立生产力发展中心)上的载荷最大,反映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中的信息与中介,可以将主因子FPI命名为“信息与中介”。

主因子FP2在Y4(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政策)、Y9(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补助)、Y6(政府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政策)、Y5(政府招商引资,引进配套产业)、Y8(政府在工业用地上给予优惠)、Y10(政府对中小企业出口给予支持)、Y11(举办税法知识普及和讲座)、Y12(政府出台鼓励全民创业政策)上的载荷较大,反映中小企业政策的政府职能转变,可以将主因子FP2命名为“政府职能转变”。

主因子FP3在Y15(降低企业贷款抵押要求)、Y14(政府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基金)、Y13(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融资)、Y16(推动城市信用社发放企业贷款)上的载荷比较大,可以解释中小企业政策支持方面的融资支持。可以将主因子FP3命名为“融资支持”。

主因子FP4在Y1(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企业干预)、Y2(采取措施提高政府人员素质)、Y3(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政策)、Y7(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上的载荷较大,可以解释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的政府政策观念,可以将主因子FP4命名为“政府政策理念”。

在描述性统计上(见表4),按照五点量表的打分方法,中小企业对信息与中介、政府职能转变、融资支持以及政府政策理念的评价都为一般,其中对融资支持的评价最低,而对政府政策理念的评价最高。但是,中小企业对政策的评价标准差都在0.75以上,这也说明不同企业对政府政策的评价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政策实施相关性分析。借助统计软件SAS8对环境因子与政策因子作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环境因子与政策因子的典型相关系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成长环境因子变量组中提取了78.11%的方差,而从政策因子变量组中提取了100%的方差,环境因子与政策因子的关系非常密切(见表5)。

三、研究结论

(一)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与中小企业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在典型相关分析中,政策因子的第一个典型变量与各政策因子均是高度正相关,正相关程度最大的是信息与中介,说明信息与中介在中小企业政策中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职能转变、融资支持、政府政策理念,这也说明了信息与中介、政府职能转变、融资支持、政府政策理念越好,则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越好。

(二)不同方面的政策对中小企业成长环境影响各异。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在所有的政策中,“政府理念”与“政府职能转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也跟我们前面“环境分析”中的“政务环境”与“环境秩序”得分不高是吻合的。

政府在“融资支持”方面的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是不利的。这些问题反映的是虽然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措施,试图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但由于涉及到政府、中介、企业、金融机构几个主体,导致利益难以协调统一,收效不大。

“中介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影响没有前两个因素大,这主要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浙江省中小企业主要是家族化经营有关,问题的解决更多借助的是“关系”,而较少采用市场化方式。

(三)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较差。在“环境分析”中,中小企业对中介服务、财税环境、政务环境、环境秩序、激励机制、管理机构、信息环境和融资环境的评价总体来看均在一般左右小幅度变动。其中,从中小企业所有成长环境来看,对激励机制评价最好,在一般和较好之间,偏向较好;对中介服务、融资环境、管理机构、信息环境、政务环境、财税环境、环境秩序的评价均在较差与一般之间,偏向一般,并且依次变差,评价最差的是环境秩序,说明环境秩序有待改善和加强。而且从标准差的情况分析,除了激励机制、财税环境、管理机构等3个方面标准差较大外,其他的标准差都较小,说明大多数企业对于成长环境的评价观点较为一致。这和现实情形是相吻合的,因为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轨期,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许多方面正在逐步的完善之中。

(四)中小企业的政策差异化现象较为突出。如在中介服务上,集体企业评价最低;在财税环境上,集体企业对其评价最低,而外资企业的评价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在环境秩序因子上,所有企业类型评价比较一致,基本认为比较一般;在激励机制上,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的评价比较低;在信息环境上,看不出明显差异,评价都比较一般;在融资环境上,外资企业的评价最高,明显高于集体企业。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是按所有制分类导致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于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差异化的政策,这样就从横向上将政策对象加以歧视或差别化。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中小企业的政策待遇势必会有天壤之别。

二是由于政策主体的差异化导致。由于中小企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政策主体的部门利益导向也是导致中小企业政策总体评价较差的原因之一。三是中小企业标准的不统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经过多次变化,由于标准的非唯一性,一些中小企业在不同的政策上根据自身的利益,选用不同的标准,以享受优惠待遇,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中小企业政策的差异化。

(五)中小企业政策落实不理想。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中小企业政策,但是政策落实有待于加强。“环境秩序”的评价得分在所有8个方面中是得分最低的,而且标准差最小,说明所有受访企业对这一问题认同度较高。这主要可能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政策制定时没有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导致政策执行难度加大;二是不同地区财政状况存在差异,政府没有更多的财力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

(六)政府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反映在中小企业对政府的融资政策支持上,在中小企业政策的四个方面得分最低,但是标准差较大,这说明,广大中小企业对于政府在融资方面的支持是不满意的。政府应多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引导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同时要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对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务予以倾斜。

(七)政策扶持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受访中小企业对于政府在信息与中介、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政策理念以及融资支持上的打分都小于3,说明政府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大力度,多作为。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四、建议和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在理念上,更要在行动上体现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各级政府不仅要肯定中小企业的贡献,而且要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价值理念,解放思想,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仅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在行动上加以落实。

(二)构筑高效协作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在中小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存在机构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一是政府职能定位不科学,宏观管理不力,微观干预过多;二是政出多门,各部门只管各自系统内的企业,缺乏政策的统一性。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使得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流动、兼并以及市场竞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不仅加剧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差距,而且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中小企业也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公平竞争,也模糊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必须调整和理顺政府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变微观干预为宏观管理和服务。应该进一步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机构改革的进程,将中小企业管理的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而且该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宏观规划、指导、服务、扶持、协调等,在立法、融资、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

(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但在中小企业立法保护上,仍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一是立法仅仅侧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而对中小企业弱者地位的保护力度明显不足;二是我国的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而我国的企业立法和有关政策主要是按所有制性质来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中小企业立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但仍有不足之处。此外,应该对我国目前各种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进行修订或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