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创新;走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以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一、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发展民营经济既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我们国家面临着产业调整、节能减排、优化产品结构政策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挑战,它迫使我们的企业改变落后的“唯利是图”“只顾眼前”、和“投机经营”的农耕意识。在我看来,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陈旧的发展观念和固有的运作模式使企业的发展动力难以持续。现阶段,部分民营企业受短期利益驱使,存在低工资用人,人为延长劳动时间,在产品制造上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小富即安”的狭隘经营意识,只为得到眼前的蝇头小利,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企业发展理念,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目前的民营企业多数还停留在原始生产阶段,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小。产品的深加工与技术研发非常薄弱,而民营企业本身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低下,产品的利润空间因不断的市场竞争而受到压缩,销售渠道不宽泛,利润空间越来越低,可供企业运作的资本越来越紧张,甚至企业的生存都随时有可能出现危机,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困难。

3.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和科学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不断走向新的成功的关键。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往往不够重视,即使有的企业设立了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也只是做些最基本的工作,没有完善的员工工作绩效考评制度、没有明确统一的奖惩制度、没有严格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系统的实施方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造成企业人员流动频繁、有用之才经常性流失,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发展。一些民营企业常常因为技术工人的缺乏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由此可见,企业要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自然是重中之重。只有人才供给均衡充足,企业才能快速稳定的发展。

4.民营企业不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忽视企业的文化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民营企业恰恰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由于受经营者的知识水平、经营理念、管理能力等诸多的因素的影响,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引导和政策支持,员工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致使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员工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不一致。这也是民营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组织没有内部的团结与和谐,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根本不会有未来。要想创造企业的未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求发展是关键。

二、民营企业要迎接挑战求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观念,走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促进个人资本社会化、公众化。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而言,充分而又科学的利用各种资源,使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促动企业自身的发展。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发展导向和时机,它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思想源泉,也是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正确运用和实施,是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

企业要重点考虑如何实现从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到注重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兼顾的转变;实现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恶性竞争到注重以人为本、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转变,实现从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到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制订企业的战略规划,进行必要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体制变革,不为一时之利所惑。只有把科学的企业战略应用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去,才能给企业更多的启迪,才能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使企业有机会迎来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2.以科学技术为依托,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创新求发展。民营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活的灵魂。创新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大势所趋,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不能持续发展的企业。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在商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以自主创新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创新的含义为:既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也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企业文化理念的转变,等等。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首先是产品的创新。除了在产品类别、类型、性能和外观上的创新外,也应努力进行原始创新,这是创新的最高层次。其次是技术创新,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一味地追求“高、精、尖”,只要能够贴进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实现消费者提出的哪怕是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愿望,只有想消费者所想,创新定位准确,创新的结果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得到市场的回报,这就是成功的。最后就是树立产品品牌意思,提高市场影响力。只有树立产品品牌意思才能开发出领先的、引导市场和被市场接受的新产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作为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好比是自己的看家本领,新产品新技术好比是企业的“杀手锏”。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团队建设,寻求企业和员工之间共同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随着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不断地创新。而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团队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创新意识教育,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荣誉感和企业的发展后劲。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等一系列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和团队建设的问题变的越来越重要。只有这样,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企业必须善待自己的员工,关心员工的生存、生活和个人发展空间,对自己的员工要讲诚信,要强调合作。企业只有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保护员工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利益,为员工提供增长才干的机会,员工才能真正的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活力。

4.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作用;一个团队的精诚团结,取决于大家共同认同的理念。只有建立在科学理念基础上的团结才是健康的、持久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秉持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层次,在企业经营、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制度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坚实的文化基础。企业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要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而不是在表面上喊几句“企业文化”的口号。许多企业的“以人为本”往往是以领导为本,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本。如果不尊重员工的尊严和价值,企业再怎么标榜自己,也与建立企业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人性化管理最终是想把文化的力量转化为执行力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企业

的整个经营发展过程之中,把员工的行为逐步规范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并不断强化、坚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个人价值。

三、结束语

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应该更多的考虑企业对相关利益群体、各个社会阶层、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责任。从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眼,在思想认识上明确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责任,在行动上处理好企业内外的各方面关系,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做到有机统一。民营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去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企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民营企业;盲点;发展策略

一、导言

民营经济指的是以社会阶层的“民”为经营主体的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30%,在一些一般性竞争领域,更是超过了70%。但是,不少民营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盲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壮大与发展。本研究将对这些盲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民营企业管理的发展对策。

二、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盲点

(一)企业产权和控制权高度集中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中,大多以家族为中心,由一个家族成员任厂长、经理,其他管理机构则分别由亲戚、朋友兼任,企业的控制权不会轻易易位。家族制的弊端集中反映在企业拒绝内部市场化,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始终被拥有最多所有权的人掌握,而不是授予最有能力的人,这使得民营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不能实现最优化的配置,也难以实现最优的管理效率。

(二)财务管理缺失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缺乏。首先,民营企业上到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在观念上往往重生产和销售,轻财务管理;重融资取得,轻理财和内部管理;重投资,轻回报。另外,民营企业财务人员层次相对较低,专业性不强,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由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财务数据、财务分析在民营企业决策中难以发挥作用,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三)人力资源管理僵化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僵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缺乏,特别是缺少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据有关资料统计,大学毕业生愿意到民营企业去工作的不到10%,硕士生不到3%,博士生几乎为零。另一方面,“任人唯亲”使得民营企业家族成员之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权力和尊重。员工普遍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大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旦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便马上“跳槽”,致使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缺少连续性,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民营企业管理的发展对策

(一)产权制度创新

民营企业产权单一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实行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不仅可以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族式企业资金瓶颈问题,使企业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外部智力,使企业的许多重大经营决策更加民主和透明,减少决策失误的概率。为此,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通过增资扩股、出让产权、资产转让等形式引入外部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二是尝试实行“双产权制度”,即建立物力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并存,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匹配、和谐共存的产权制度和形式。三是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把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实现资本联合,然后将资本以入股、借贷等方式投向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其他企业。这样,既可以促进民营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发展,也不失为解决其资金“瓶颈”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实现。第一,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并不是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财务分析能够使企业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财务预算或财务预测能为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民营企业应转变观念,提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民营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与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必要时可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为企业导入量身定做的一套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第三,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只有充分了解外部和内部信息,掌握真实的企业财务信息,才能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也应科学地预测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因数,预先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危害降低到最小,使企业在波浪中锻炼,在发展中不断取得成功。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文3

俗语说的好:“人类常因其梦想而变得伟大,企业常因其文化而得以繁荣。”这句话从层面反映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不能离开文化,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化是企业生生不息的灵魂,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文化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动力。笔者认为企业的发展绝不能离开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大形势下,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换句话说,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通过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国民营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能更好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如何能更好的打造出具有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

一、强化企业文化,引导民营企业经济迅猛发展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总结性研究,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强化企业文化,对于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秉承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提

企业文化如果要真正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有效的提升作用,一方面,民营企业要秉承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这对于民营企业更好的管理员工统一意志促进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只有一个先进的能够使得全体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理念,才能够有效的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思想,把所有员工有效的组织起来完成共同是事业,另一方面,则是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对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高度重视。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我国的民营企业而言,所谓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说以企业中的广大员工为出发点,从广大员工的切实利益出发,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的提升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尊重他们对企业发展的看法与意见,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关心员工的价值、权益、自由。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发展潜能,从企业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他们合力的物质与精神需要,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换种角度说,民营企业只有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才能够真正的唤起员工的主人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把推动企业发展当做自己的任务,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发挥人才的巨大价值,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奠定牢不可破的根基。所以在企业的发展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是我们值得特别强调的内容。

(三)诚信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腾飞的翅膀。诚信可谓是维护经济秩序乃至于正常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诚信一种永远不可动摇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原则,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必须重视诚信,只有真正的拥有的诚信,才能不断的开拓市场,才能更好的赢得市场,才能巩固更多的合作伙伴,最终让企业赢得效益,让民营企业实现跨域式的发展,如果一旦缺失了诚信,在市场竞争中最终一定会处处碰壁,为市场所淘汰。所以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强调诚信理念,坚守诚信、践行诚信,以诚信赢信任,以信任求发展。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彰显企业文化的发展

(一)“看得见”,所谓看得见,指的就是企业文化的可视性,因为企业文化服务于广大的员工,只有更好的强调企业文化的视觉效果和感官冲击力,才能为广大员工所触及,才能让他们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真正融入到企业所倡导的这种文化中来。

(二)“摸得着”,所谓摸得着,指的就是企业文化的参与性,企业文化并不是企业管理者口中喊出的口号,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是广大的员工能够切实参与企业日常工作的文化大餐,比如说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演讲比赛,比如说企业文化的一些歌唱比赛,还比如说一些知识竞赛之类的寓教于乐的能够被民营企业员工所认可的一些知识性活动,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员工能够将企业精神、企业理想、企业目标等比较抽象的企业文化内涵接受,从而最终转化为共同的信念与前进的动力。

(三)“做的到,”所谓做的到,指的是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可行性,企业文化能否有所成效,其关键在于践行,所以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如何能够更好的制定出严密的制度并对此进行认知的执行和检查,让企业的奖罚措施能够有效的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中,让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能够完美的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的最终发展。

三、以企业文化的成效,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文4

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民营企业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就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

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里,民营企业朝着集团企业发展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方向,而财务管控作为民营企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做好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有助于集团母子公司的协调发展。而要想做好财务管控工作,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本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模式,以科学、合理、全面的财务管控模式来指导和约束财务工作,从而提高财务管控水平,推动企业集团的更好发展。

二、当前企业集团常见的财务管控模式

1、分权制管控模式

分权管控模式就是母公司不干涉子公司的领导体制,子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的一种管控模式。分权制管控可以更好地发挥子公司的能动性,促使子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出发,从而实现长足发展。但是,分权制管控模式发挥不好,很容易出现利益纠纷问题,发生本位主义、分散主义。

2、集权制

集权制管控模式就是母公司处于绝对的控制权,子公司所有经营决策权都必须经由母公司决定的一种管理模式。虽然这种管控模式有助于母公司控制大权,但是过分的集权也会带来许多弊端,如降低决策质量以及企业的适应能力、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等。

3、混合制

混合制就是子公司和母公司共同参与的一种管控体制,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对结果的控制,母公司统一制定财务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允许子公司参与战略制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生产经营策略。这种混合制有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这种混合制也存在一定的避免,如过分的强调子公司的经营自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母公司对资产的管理权。

三、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分析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义之一,实现企业集团化发展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要想实现集团化发展,就必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控模式[1]。企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民营企业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控模式,才能实现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推动企业自身的更好发展。

1、明确财务目标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而财务管控作为处理好母子公司关系的纽带,对于民营企业,其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控模式。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立足经济效益最大化,民营企业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财务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从而获得好的效益[2]。对于母公司而言,应当设立财务管理中心,全面负责企业集团财务目标的制定,而财务管理中心在制定财务目标时,必须结合企业集团自身的发展来制定,保证财务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从而实现整体价值利益最大化

2、建立统一的财务预算体系

所谓财务预算就是对企业在计划期内所有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的预算,科学的预算可以更好地控制企业集团经营成本,实现效益目标[3]。因此,民营企业集团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全面开展预算工作,要建立统一的财务预算体系,对预算实行动态管理,预算体系既要涵盖母公司预算目标,同时也要考虑到子公司的发展,要结合实际调整子公司编制年度经营预算目标上报审批预算方式,将预算执行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管,由财务管理中心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到财务预算执行中去,保证相关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3、加强资金的统一调配和控制

财务管控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集团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资金作为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核心内容,民营企业集团要想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就必须加强资金的统一调配和控制,确保物尽其用。民营企业集团在确保各种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要在各子公司内设立财务管理机构,将资金的调配以及控制交由财务管理机构负责,并落实责任制,规范财务管理机构的行为[4]。财务管理机构要根据各子公司的需求,合理管理资金,一旦某成员企业资金需求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财务管理机构可以给予其资金申请权,申请的条件就是必须支付借款利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企业闲置资金的利用率。

4、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以往,民营企业集团各子公司之间完全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信息得不到流通和共享,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而要想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水平,母公司就必须积极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子公司统统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快速流通。同时,建筑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多会计主体的集中核算管理,提高财务信息处理速度和效率。

四、结语

综上,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法宝就是经济效益,而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控模式。只有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控模式,才能保证民营企业集团以及各子公司的稳定、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骆家駹.基于企业边界扩展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4,09:68-73+97.

[2]胡万林.A军工企业集团“适度集权”财务管控模式探析[J].现代商业,2013,18:199-201.

[3]李璐,周媛.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与影响模式选择因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54-55.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文5

截至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00,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800,而其中民营企业占了85%的份额。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了5000,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在1985}2002年间,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高出国有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从1985年的84%上升到2002年的生8.5%。此外,民营企业还在增加税收、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应用新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民营企业每年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收人的12%以上,2002年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14.80a,全社会的税收增长率为12.10o。在吸纳劳动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民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1999年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多达8300万,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7.374亿人,民营经济吸纳就业量3.09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42%,从而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支持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国有企业,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它们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己在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首先繁荣了当地经济.而且为中西部地区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民营企业在应用新技术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涌现了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最近,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传出消息说,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总投资仍呈持续增长态势,而且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也有了很大变化。有专家顶测说,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的最初5年里,民营企业将是最活跃、最受益的部分之一。他们的这种预测当然不无道理.因为我们已看到,经历了“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正在走向繁荣。

2、我国民营企业难长大的成因分析

(1)资金缺乏,融资难

融资难。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因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小作坊,因此相对来说,资金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资金问题便是很突出的了。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满足规模迅速扩大的资金需求。由于中小企业的“自然融资屏障”和“融资缺口”,再加上我国有关政策的限制,及对民营企业的一些偏见,使得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有限,又无法达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约38%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扩大生产难,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升级困难,最终竞争力下降,企业发展受阻。因此融资难是目前民营企业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2)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民营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只约占17.86%,民营企业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3。我国民营企业起步多是小集体,小作坊型的,以加工为主,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缺陷日益显现。根据中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约70%的民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由于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3)创新能力弱

民营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天然优势,同时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还具有勇于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但是,由于民营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多数实行家族制管理,难以吸收到高级人才参与企业创新,企业中的外来人员的特长和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单靠企业家一个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常会遇到资金难的问题,创新资金不足,企业在创新决策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因此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只是简单的再生产,勉强维持生计,再加上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设备陈旧,难以购买新的设备进行生产,创新对他们来说就更加困难。

(4)从业者素质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整体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中的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都不太高。许多企业不愿投资于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存在“只用不教”或者“重用轻教的现象。他们的解释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没有资金投资于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一些员工经过培训获得技能之后一走了之,对企业发展极其不利。该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太低,会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价值含量低,还常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在这些民营中小企业中,许多员工仅仅是靠模仿大公司的技术,在技术水平上创新不强,多为重复生产,产品质量也无法跟大公司相比。同时,这种小企业生产不稳定,看到市场上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频繁变动企业产品方向,员工的技术不过关,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弱。

(5)家族式管理

家族式经营管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创办资金一般来自家庭的财产积累或通过小范围筹资取得,因而在创业初期,出于稳定和节约成本考虑,企业

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往往集于一身,而且企业成员也大多数是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然而随着企业原始积累的完成和规模的扩大,在企业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发

展的过程中,家族式经营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并最终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结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管理者便是经营者。这在企业小的时候,便于控制和提高效率,但当企业规模壮大后.其管理者便很难超越和约束自我。由于民营企业大部分是改革开放之初由小农经济萌发而发展起来的,囚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小农意识浓厚,素质低下,观念陈旧,知识匾乏,稍有成就便心浮气躁,独断专行,这必然导致判断失误,使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6)忽略了质量和社会信誉

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其初始阶段之所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非靠自身的实力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而是带有很大的机会色彩。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成熟,许多配套政策不到位,国有企业还没有放开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因而必然存在一些市场空白和政策漏洞。许多民营企业止是抓住了市场空白的机遇或利用机制与政策漏洞的空子,实现了企业的财力扩张,有的还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对于靠打“机会球”和“球”取得的成功,许多民营企业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反而产生误导,滋生投机和侥幸心理。一些民营业主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不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结构和机制,加强经营管理,而是热衷于研究关系学,寻找捷径.投机取巧,有的甚至不惜丧失企业的信誉进行生产和销售,诸如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售后服务差等,使社会对民营企业的信任感降低.最终吃亏的还是民营企业。在如何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也存在短视行为。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理念不健康,眼睛只盯着个人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企而导致许多优秀人才流失。业和社会的关系时.总跳不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时时处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明知危害社会而为之,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贻害他人.其结果是最终失去企业生存的根基,这就是许多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

3、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改善金融环境,解决民营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003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法律依据,降低了民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变动的风险,为民营中小企的发展稳定性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我国的法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在执法过程中有时出现“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加重了民营中小业的财政负担。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许可的条件下,对符合我国行业政策发的项目,尤其是环保型和出口型的企业,在贷款方给予一定贴息支持。针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供担保品较少的现状,中央、地方政府和银行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尽量减少担保品数量。这多方面、多渠道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同时银行面还可以尽量减轻繁琐的贷款手续,为民营中小业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条件"此外对民营中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也应启动和研讨。

(2)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度。

关于人才技术,人才激励和技术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技术创新便无从谈起。民营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起有效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制度。充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有了人才,才有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必须改变员工只是用劳动换钱的思想,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制度,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稳定感。只有一套真正能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潜力的制度,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3)定位产业价值链,确定经营策略

结合当前全球化、区域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其在产业链中的经营地位及发展空间。区域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是进行战略选择的两个方面。

从区域来看,我国经济布局导向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对产业培育支持的力度亦有不同,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空间因素,明确空间价值链。例如在发达地区,国家倾向于

借助民间资本的强大实力,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在中西部地区,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大力鼓励生产加工型和劳动

密集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广大山区,重点是通过培育和发展民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加工增值。从行业选择来看,过去我国的民营企业多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随着市场的放开、行业准入规则的放松,新兴服务业(房地产、咨询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能源、电信产业都为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打开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行业价值链的定位在于选择某一行业的一段生产或服务的片断作为经营内容。

(4)加强企业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的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永恒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企业来讲,技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同种类的技术处于不同地位,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形式。按其地位,技术可以分为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技术和经营能力、基础型知识、重要技能。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讲,越是重要的技术(如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

技术和经营能力)应该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而非核心的技术一般可以通过协作或外购来获得。

(5)建立企业的诚信制度。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顾客可能被迫选择无诚信企业的产品,因为别无选择。但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有无诚信,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由于民营企业自身条件及成长过程限制,建立诚信制度就尤显迫切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国家标准的信用制度,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建立。民营企业必须关注诚信,并将其制度化。对内,可以将诚信融入企业文化,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当顾客相信了企业的诚信,他们也就认可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顾客就是市场,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顾客。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范文6

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我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为基础,首先介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讨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一带一路”;民营经济;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条例,确保了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使民间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环境和机遇。资金不足,尤其是我国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支持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鉴于此,除民营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条件外,相关部门也必须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金融行业的有效规制,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营经济的现状概述

1、民营经济的含义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其特征:一是民营经济的创始人在民营经济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公司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创始人;二是目前我国以国有制经济为主体,民营企业家非常渴望能够得到法律的帮助和社会的认可;三是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相对于国企而言,一直处于劣势。

2、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据调查发现,目前民营经济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63%的贡献,已经逐步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整个经济发展不容小觑的力量。

(2)民营经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经济竞争加剧,大部分的国企开始裁员,导致国内大量的人员失业,面临巨大的失业压力,同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逢勃发展,充分吸收了国内剩余劳动力,为保障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面临的问题以及原因

1、面临的问题

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融资困难,此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融资渠道单一。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的时候,其资本都来自发起人的个人储蓄。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具有生产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先进技术等特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产能的转型,民营企业面临着日益剧烈的竞争,同时民营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经营存在着高风险。根据我国统计局《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研究问题》可知,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态势很不乐观,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还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诸多原因导致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单一。

(2)间接融资渠道困难重重。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还不成熟,相较于国企来说,各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这严重的影响了民营企业在银行的形象,降低了银行对民营企业支持的积极性。加上民营企业自身规模比较小,所需的贷款额度也就比较少,继而提高了融资成本和融资的复杂性,银行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也会逐渐减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大多数民营企业为了解决间歇性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民间“高利贷”完成贷款,高昂的融资成本,致使民营企业走向破产、倒闭。

2、融资困难的原因

(1)民营企业自身原因。目前,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民营企业不能在融资的时候向银行提供有效的抵押物,更没有任何机构为其担保。另外,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不仅没有雄厚的资产,也没有良好的盈利记录,这导致民营企业在银行的信用审核当中很难取得较高的信用等级,所以金融机构在对民营企业申请贷款时有着“恐贷”的心理。

(2)金融机构贷款机制不完善。伴随着国际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我国正在着手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格局。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领域,国有银行处于金融业垄断地位,地方性银行刚刚崛起,业务网点分布又少,这就造成了金融业在地域上的分配不均。国有银行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提高贷款权限,将贷款权限提高到一级分行的标准,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贷款难度。

(3)宏观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呈现出回落的趋势。对外经济结构出现调整,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等这一系列原因都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民营经济金融支持的建议

1、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1)积极拓展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民营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快而好的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我国的合伙制企业都有直接融资的权限,企业在上缴所得税的同时,就享有自由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权利。在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发行股票和债券就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才能获得发行的权利,同时不允许存在柜台交易的形式,但是可以在数目不多的公开场所进行交易,这与国外相比是大相径庭。根据调查发现,国外民营企业实现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仅仅只需要在相关部门进行注册和备案,并且主要是以柜台交易为主。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我国应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关部门应该放宽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并将股票、债券上市的审批制度改革为注册制,建立和健全我国的股票、债券上市、交易体系,并且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开展民营企业产权交易试点工作,可通过产权交易为其融资。2015年11月23日,主席访问英国,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内达成59项协议,这表明欧洲的战略发展和中国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高铁、核电的走出去,深化了双方的金融合作与交流,拓展了国内的融资渠道,新型产业成为热点,助推了国内经济的转型。民营企业在此过程中亦可发挥自身优势顺势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2)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民间融资渠道。民间融资是合伙制企业创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也是民营企业起步的资金来源。目前国内民间投资行业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业发展良莠不齐,行业规范性有待完善;二是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存在误导投资者的现象。因此,我国在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民间融资方式来实现融资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民间投资行业加强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加强第三方支付的管理,确保我国民营企业实现民间融资的顺利进行。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要求在民间金融活跃的区域,要定期统一组织开展跟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金融风险知识的宣传活动,这样能使公众及时有效地掌握到相关政策、规避一定的民间借贷的风险,还能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辨别意识,正确引导投资者去依法、理性投资,为众多民营企业提供健康良好的融资渠道。

2、完善和强化金融机构的贷款机制

尽快完善和强化贷款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这是金融机构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通常都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其中有专门为民营企业办理贷款的金融机构、抵押制度和信贷条例。首先,央行要督促各个国有银行健全、完善信贷条例,鼓励这些银行在保障信贷安全前提下,建立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制度,适当提高对民营企业贷款比例。其次,央行要适当推动各个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和农村贷款银行的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他们要以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鼓励政策性银行在现有的业务范围内,可以选择性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民营企业,同时也可以建设政策性的民营企业银行,至于资金,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和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来集资,并且出台明确的法律规定,规定其主要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最后,央行要制定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

3、建立与金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民营企业管理体系

上述分析表明,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本身管理水平不高。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取决于企业是否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先进的管理体系。要保证金融机构顺利对其实施投资就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民营企业加速自身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升自身市场竞争能力,是主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要求的需要。国外民营企业发展成功的案例表明民营企业自身因素也是企业崛起的一个主要途径。本文认为应该以外部扩张来实现民营企业的崛起,而向外延伸主要包括以下二点:一是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兼并企业可以接受更多的订单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二是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通过高报酬招聘市场上的专业人才,他们的加入不仅可以为企业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而且可以规划企业的发展宏图,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实现企业的外部延伸可以更好的促进民营企业的规范化和成熟化。

四、结论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的时间尚短,但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本文在努力把握“一带一路”战略精髓的基础上,从制定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法规制度、加速金融创新改革、完善金融的法律监管体系、促使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民营企业等方面阐释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途径。希望本文能有助于正确解决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为地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褚保金、张茹:常熟民营金融与民营经济互动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2006(3).

[2]周叔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新华文摘,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