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范文1
[关键词]本土化;老年;意识形态;福利;社会工作
[DOI]10.13939/ki.zgsc.2016.51.104
1 前 言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中老年人的人口比例逐渐增高,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直接关乎社会的稳定,影响到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同时也直接体现了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社会责任感。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经超过了1.6亿人,而且每年正在以800万人的速度增长。中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20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年社会工作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状况。相关部门要想做好老年社会工作,就要重视老年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意识形态福利视角对社会工作化进行思考,了解老年社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2 意识形态福利视角概念的社会工作化思考
根据国外关于社会工作化的研究成果可知,意识形态的福利视角是社会研究工作的重要视角,是一种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社会工作化研究是不一样的,社会冲突论认为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的产物,社会福利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减少阶级冲突,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统治提供基础,因此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控制功能。马克思唯物论将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并认樯缁岬慕准督峁乖谏缁岱⒄怪衅鹬鞯甲饔谩
老年社会工作的制度结构解释可以追溯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摒弃了社会行动、互动和组织的抽象法则,该结构化理论是动态的敏感性概念,并认为行动者利用结构特质可以改变或者在生产了社会结构。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认为在经验情境中的互动系统是一个制度性过程的混合体,制度与行动者使用并再生产的规则和资源相互联系,制度并不在于个体而是实际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应用不同的规则和资源而形成的,所有的规则和资源的最基本的维度就是在于制度化的过程中。
3 目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3.1 缺乏完善的老年社会工作制度和政策
老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政策进行保障,以便为老年社会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规范老年社会工作流程。但是,目前老年社会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国家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资金扶持政策和力度不到位,老年社会工作开展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建立健全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老年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工作制度和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老年社会工作制度和政策的执行力较差,较多老年社会服务仅仅只局限于文体娱乐活动,并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忽视了老年人精神照顾和心理关爱。
3.2 社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同感较差
老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社区各个部门的配合,社会工作开展的成效直接受到社区认同的影响。社区的老年社会工作是贴近民生的,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福利水平,社区是城市中最基础的行政机构。部分社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爱,我国属于熟人社会文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在很多方面都依靠熟人社会文化,部分社区居委会和负责人对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没有足够的认同感,因此社区老年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遭受的阻碍和困难较多。同时,由于社区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因此其日常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承担的行政事务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社会服务的推进效果,老年社会工作质量和效果较差。
3.3 地域覆盖较小,养老观念落后
首先,当下我国老年社会服务的覆盖范围有限,对于一些不发达地区,老年社会工作开展效果较差,乡村中和老旧社区的老年人难以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我国属于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之间的老年社会工作质量差异很大,如何有效运用老年社会工作体系服务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老年人便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很多老年人受到传统的养老观念影响,对目前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层次较差,认为接受机构养老是晚景凄凉的表现,因此较多的老年人对老年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不愿接受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老年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因此如何有效运用老年社会工作体系服务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老年人便显得尤为重要。
4 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应该被看作一种意识形态福利视角下的制度发展和政策指导。国家的性质将会直接影响老年社会工作性质,影响老年社会工作体系的形成和结构,我国的国体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和发展就是为了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4.1 积极构建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制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老年社会工作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主要以平等为基础,具有本土化特征。我国特色的老年社会工作要以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为基准,积极构建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制度。相关部门要从养老社会责任出发,以老年人的利益为己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规范养老服务体系和标准,建立符合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实际情况的本土化养老体系。2000―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旨在积极构建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制度,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而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4.2 规范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政策引导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合作共享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一,社会工作的服务越来越多样化。老年社会工作群体的社会认同度和存在感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强化,老年人服务市场成为各大竞争者抢夺的市场之一。首先,老年社会工作要积极剥除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影响,养老责任应该由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承担,我国相关部门要重视养老政策缺失、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用优势视角观察老年社会工作,应该从这些老年人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的角度出发,进行政策与引导,积极制定一系列社会福利和养老政策,健全法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最后,相关部门在做好规范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政策应答工作时,应该考虑政策接受者的主观感受和福利变化,要对政策效果进行预期,重视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全过程的效果。
4.3 多样化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的行动主体
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的政策应该依据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来进行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并以此为导向推动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关部门要以多样化、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为主体,积极构建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多层次行动主体,构建“三社联动”机制,保证社工与社会组织和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减轻社区和社工机构人员紧缺的情况,完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为老年社会工作提供必要人才。同时,社工要善于积极利用社区资源,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可以使用非正规支持网络对正规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和互动,必要的支援服务和设施,进而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质量,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范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现代化;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速,党的十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国家。当然这个现代化水平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明确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也就是现代化建设的每个阶段都有可望又可及的奋斗目标。[1]在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我国社会现实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何合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服务于我国现代化进程是当今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现代化进程对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
1、市场化对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市场所带有的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人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生活、习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大,思维与时代接轨,真善美在生活中的体现更加鲜明,中国传统美德的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在资源配置方面,国家部门仍然起着主导作用。
尽管如此,在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市场自发调节的功能越来越强,然而市场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是不可避免的,在供求关系、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下,不诚信、不公正、权钱交易、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油然而生,社会犯罪率、失业人口逐渐增加,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官本位”的思想仍然是需要扫除的一个障碍,因此,在市场化的过程,探索一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齐头并进,经济进步和道德提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之路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应有之义。
2、城镇化对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
所谓城镇化,即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科技、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是比较落后。由于农村地方比较偏僻,交通也不便利,农民与外界的交往不多,信息闭塞,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封建思想、小农思想比较普遍,农村惯有的淳朴民风也保存的比较完整。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思想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现代城市的信息化速度非常惊人,与时俱进的国际化信息,带来了开放进步的全新观念,农民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先进思想文化信息的洗礼,潜移默化地摒弃了内心固有的落后思想观念,积极、进取、自信、包容的品质不断完善,道德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经济基础、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农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障碍,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有些农民急于改变自身的地位、经济状况却又没有合适的途径,于是,他们心里引发出一种不公平感,有些人在这种意识的刺激下容易违背基本的道德约束和法制观念,做出一些为人不齿的事情,影响社会的安定。
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民都是比较善良淳厚的,城市居民在与农民的社会交往中,深受这种传统美德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使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不断壮大实力。
3、国际化对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由此,中国迅速走向了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也进一步加强。在我国整体综合实力比较强大的基础上,思想文化的渗透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选,他们利用互联网这个实体社会的延伸平台,以生动的形式不断输出西方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迎合了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并将这种泊来的道德观念作为自身生活中的标准与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现了偏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各种矛盾、冲突、争端也会日益显露和升级,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在西方个人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资产阶级道德意识的影响下,思想道德观念的建设将会面临更多的难题和挑战。
二、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改善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把全国人民的道德文化素质提升到一个高水平、高品质的层次上来,以此来指导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向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是非常有必要的。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现代化进程
教育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幸福的思想和行为,给市场经济本身和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因此,一定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第一,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还不是很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觉悟还有待提高,因此高校一定要仔细研究大学生当前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道德文化的洗礼。同时学校和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认真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对于社会而言,社会交往和社会环境都是人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每一个人都要在这个大课堂里严于律己,以优秀的道德楷模为榜样,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营建一个团结上进、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2、建立思政工作制度服务现代化进程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形成了三大作风、三大民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2]所以,现在我们也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工作的制度化。第一,在时间、内容、形式上形成制度化。杜绝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做到每次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都能落实到个人,每次活动的内容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经费也能够有所保障。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机制做到专业化和制度化,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规健康发展,切实构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利用网络道德建设服务现代化进程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是,网络的时效性、便捷性、海量性、开放性等特点,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有益的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新兴平台的独特优势,进行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第一,网络把关人要切实做好把关工作,紧紧围绕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发现有恶意中伤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言论,要立马清除,破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分化”。第二,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来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要主动关注网上体现主流价值观、健康向上的内容,并将其传播开来,使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第三,各企事业单位要经常组织策划公益活动,使人们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先进的观念、传统美德的美好,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扩大效果,影响到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启现代化新进程[J].江苏社会科学,2013(01).
[2]孙丽红,梁莉.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04).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范文3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较为封闭。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上,高校图书馆缺乏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各系统图书馆习惯各自为政式的分散管理模式,缺乏集中性。这种模式使得图书馆缺乏宏观规划和管理,使调控能力大大下降。在微观上,却实行严格的行政监控,这使图书馆管理缺乏管理上的必要自,从而使图书馆的管理失去灵活性,束缚了管理创新的脚步,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使图书馆管理模式僵硬难控。
2、服务机制滞后不前。作为高校图书馆,其职能较其他图书馆有所不同。作为具有独特服务规模与价值的场所,其服务规范和价值体系与所在高校应具备的宗旨和目标紧密相连,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然而,图书馆毕竟与高校文化和需求密不可分,图书馆的管理更是为了深入和拓展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坚固的后盾支持。因此,改变传统的服务机制,加强管理创新,成为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对图书馆基础工作认识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意识形态和管理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十分不够,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仍停留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水平上,而当今深受大众所依赖的网络化水平并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层次,这就需要各级管理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全力进行改革,从而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二、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1、管理观念的创新。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发展首先要求领导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应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要想使高校图书馆得以长久持续发展,其领导者应当根据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时代下对图书馆的新要求来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改革其中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让图书馆的发展更加有利于高校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需求。
此外,应对图书馆全体馆员进行观念创新。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树立起知识信息的搜集、流通、使用、更新、创造等各类新理念,并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和效益观念,提高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是自己成为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馆员。
2、人本思想管理的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好坏以及工作效率的高低都与图书馆人员整体的素质和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加强人本思想的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组织实现业务创新的力量来源,以此,加强图书馆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才是真正决定图书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才能更好的充分掌握和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3、服务模式和理念的创新。服务,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基石,而服务创新则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的服务理念要求与时代和社会接轨,就必须要求有迅速快捷的服务方式相支撑,并要求服务的网络化与之相适应。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本校网络功能和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优势,来优化本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的导航系统,增强网页图文互译的网上信息检索服务动态演示提示,提供编制网上导读系统的索引。对用户长、短期培训、网络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使用需求。
4、管理机制的创新。作为高校图书馆,其管理必须以科学严格的制度加以保障,一个优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一个合理的、整体的系统的约束激励机制。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的创新,应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双向选择,实行竞争聘任制度,明确和细化每一位员工的岗位职责,从而建立起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工作制度,以此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和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并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最终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按岗定酬、按劳分配的有效管理机制。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1、以人为本理念的加强。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管理创新的目的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图书馆工作而言,其大部分是由全体官员来完成的。因此,图书馆管理创新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图书馆馆员。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发展应当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创新首先应被馆员所接受,并真正有利于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否则,所有的管理创新都只是纸上谈兵,难以真正得以实践。
2、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一个强大的图书馆,不仅仅要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便捷的网络信息,重要的是应注重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加大对图书馆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断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层面,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其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3、提高网络信息的运用,发展电子图书库。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引进先进的电子书库等网络资料和技术,让资源共享在师生中良性测传播互动,不断更新资源信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平台成为第一要务。如何更加快捷、快速、有效的利用这一新平台,获取更多的资料和信息,实现服务的终端化,成为图书馆的目的所在。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是图书馆改革与进步的重要问题。如何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而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图书馆都处于转型期与变革期,如何改变观念,如何发展创新,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创新,不断突破和改变,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自我更新和完善,使其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范文4
近年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根据省委统战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按照厅党组的工作安排,在厅领导的直接带领下,结合高校统战工作实际,深入调研,周密部署,积极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工作制度,完善体系建设。一是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坚持稳定工作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情报报送制度,在第一时间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不瞒报、不拖报、不漏报;二是加强统战工作队伍建设,依托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个培训基地,将全省高校统战干部进行应对防范的专门培训。三是加强工作协调。2012年以来,会同省委统战部等六部门建立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活动专门协调机制,各高校按区域建立了片会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切实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和反工作。积极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办18号文件和省“3·21”专项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入、持续地推进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严格要求各高校注重依据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为根本,以有效阻断渗透和校园传教的渠道为重点,以依法处理渗透和校园传教问题为突破口,确保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确保育人阵地不断巩固。
三、扎实开展宗教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宗教知识,加强宗教观教育,持续提升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能力,2012年起,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联合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多策并举,在全省高校深入开展了宗教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1、周密组织,全员参与。一是严格要求,编写教材。会同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等单位,以梳理和阐释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为重点,编写了《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和《高校宗教工作知识读本》,录制了《反警示教育宣传片》。二是把握时机,全面启动。陆续将《高校宗教工作知识读本》、《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和《反警示教育宣传片》免费发至全省各高校。共发放《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150余万册,《高校宗教工作知识读本》12000余本,《反警示教育宣传片》6000余盘。2013年9月,新生入学教育之际,印发通知,要求全省高校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和新学年开学时段,集中开展宗教知识学习教育活动。
2、创新形势,扎实推进。一是借助《大学生宗教知识手册》,积极组织学习活动。2013年9月以来,各高校利用新生入学等时机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一入校门就接受宗教知识教育;以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讨论;组织专家报告会、宣讲会等形式对学生日常学习进行辅导;利用校园网、BBS论坛、微博、手机报等媒介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二是组织涉宗教工作干部职工、教师利用《高校宗教工作知识读本》加强学习和改进教学工作。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宗教知识教育。坚持系统讲授和专题讲座、形势报告相结合,鼓励和组织其他相关学科专业课骨干教师开设涉及宗教问题的专题讲座,帮助新任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三是切实发挥《反警示教育宣传片》作用。各高校陆续组织师生观看教育宣传片,增强广大师生“识邪、辩邪、拒邪、反邪”的意识,提高学校防范的能力,营造抵御的校园文化和舆论环境。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范文5
在日常工作方面,宣传部将及时收集校园新闻线索,对校园新闻进行采访和报道,整理汇编后刊登在《校园晨曦》上以及送至校“菁菁园”广播台在每天的《校园直通车》栏目中播出,以方便大家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我校的最新动态。
《校园晨曦》是由校团委、学生会宣传部主办,以学生会为阵地,面向广大同学传达我校指导思想、宣传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及时客观地报道校园新闻、想同学们之所想,急同学们之所急,成为学生会沟通广大同学的桥梁。《校园晨曦》每月一期。它一期期的出版,内容日臻充实,版面渐趋精美,它将继续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坚持走的新闻观。《校园晨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不局限于校园新闻的报道,它将成为贴近校园生活、关注社会焦点、展示学生风采、创建学术氛围的一个代表我校形象的综合性报刊。与此同时,《校园晨曦》还开设了电子信箱:email:xycx@china.com.cn,为广大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校园晨曦》的素材需求又新增了一条绿色通道,从而保持《校园晨曦》的可持续发展。
本学期,《校园晨曦》将在原有的编排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完善,从第十五期出版的《校园晨曦》起,我们将采用正规的排版软件(方正飞腾4.0排版软件)进行报纸编排,致力于使《校园晨曦》向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挺进。对于这套新的报纸编排系统,《校园晨曦》编排人员将利用暑假的两个月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我们将以《方正飞腾4.0实用教程》为教材进行自学,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力求能够攻破软件操作生疏这一难关。
回顾过去《校园晨曦》出版的十四期,指出不足,内容依然不够充实,编排人员不到位;分析不足,负责人欠缺工作经验。对此,我们要反思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勉之。遇到错误,要从自身上找问题,理由少一点,方法多一点;解释少一点,实事多做点。在工作中学习他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通过努力力求做的更好。
本学期,宣传部的文字宣传工作要招聘3名干事,拟定计划为05级2名、06级1名。新干事上任前后,都要做好“带新”工作,将排版、新闻采编、文学修改和创作等方面进行培养。为宣传部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校园晨曦》外,宣传部文字宣传工作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出版好《文学社刊》。纵观上学期《文学社刊》的出版工作,漏洞诸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本学期,宣传部将致力于让《文学社刊》朝着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方向发展。它将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文学才华的平台。为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上是宣传部文字宣传的日常工作安排,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文字宣传工作是注入学生会宣传部的最新元素,是一项需要发展和提升的工作,我们正在尽力探索一条创新的道路,让宣传部凭借自己的优势,为校园的宣传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作出新的贡献。
宣传部的创新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制度创新。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使宣传部的文字宣传工作更顺利的开展,宣传部将完善现有的内部成员考核制度。在新的制度中,宣传部要更注重对成员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善后的新制度将从考勤制度、值班制度、交稿制度和工作制度四个方面对成员在宣传部的每月表现作出详尽的评价,有利于提高成员的积极性,督促成员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但考核制度只是从量上反映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质量,宣传部亦可从其他方面对成员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以发现更多有能力的、对宣传部的发展有利的成员。
二、内容创新。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校园晨曦》的编辑与出版工作是宣传部文字宣传工作的重点。如何使这份报纸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资料是宣传部今后要探求和摸索的方向。本学期,宣传部将对《校园晨曦》进行全面改版,推陈出新,除报纸的编排进一步趋于专业化的同时,其内容版块的重新调整和定位也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校园晨曦》仍然要对我校要闻及学生会主要工作进行报道,但在符合真实、客观的基本要求之外力求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强可读性;要一改以往对学生会工作的重复、枯燥的报道,以颇为深入的语言对校园内的各种值得探讨的现象进行探讨,旨在引起老师、同学们对某些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使《校园晨曦》真正成为一个老师、同学们相互交流的空间,一个传达校园信息的平台。
(1)
三、方式创新。作为校园宣传的主力部门,宣传部也在寻求着更利于自己的工作方式,发挥自己作用的工作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其在宣传上的各种优势,宣传部现正着手将《校园晨曦》和《文学社刊》在原有的平面出版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网络版,将每期的《校园晨曦》和《文学社刊》发至校园网上,以扩大宣传阵地,弥补平面模式传播不广泛不足的缺点。目前,该工作正在计划筹备中。
四、定位创新。学生会是一个整体,每一个部门都发挥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宣传部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学生会其他部门的帮助和支持。本学期,宣传部将会与学生会其他部门积极合作,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我部与校卫队和社团联合会也将积极合作,以真正起到沟通各学生组织的作用,并在合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其他部门的长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除了创新之外,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舆论氛围
1.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学校“十一五”规划、师德学风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平安校园等工作任务,将开展生动有力的宣传报道,努力加大正面宣传的影响力。
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会发现新闻,找新闻,发现身边事,关心身边事,学会创造思维,多为《校园晨曦》、广播台和校园网播发优秀的新闻报道。
3.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制定对外宣传工作计划,主动出击,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不断努力。全面建立关于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的新闻舆论应对机制。
4.充分发挥《校园晨曦》、《社联报》、《校园治安报》、广播台、校园网及宣传刊物等校内媒体的作用,做到校内各媒体办同互动、信息共享,形成宣传合力,强化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校园晨曦》的媒体质量,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宣传内容的丰富性、可读性和报道的深度上下工夫。争取将《校园晨曦》的发行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扩大。本学期,计划出版《校园晨曦》5期,编辑出版《文学社刊》5期。
二、坚持守土有责,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
1.加强舆论阵地管理,坚持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做好校内刊物、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宣传舆论阵地的工作,积极做好校内的舆论监督,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加强对《校园晨曦》、《文学社刊》和黑板报的日常检查工作,按照谁主管主办由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明晰管理职责。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对宣传部出版的校内刊物的审查力度,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以上就是本学期学生会宣传部文字宣传的工作计划,以后将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改进。在日后的工作中,希望校领导给予我们关注并在我们犯下错误时严厉地批评我们,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引导和支持我们。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范文6
摘 要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煤矿管理的首要部分,是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能不能抓好,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企业、家庭幸福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工会作为群众组织,作为员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坚持融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切实维护员工的权益,发挥好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工会组织在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组织 建设 作用
一、工会组织是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编排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会组织以理念渗透为重点,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企业素质,形成践行企业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规范,用于指导企业生产。为此,工会时刻以员工企业教育培训为着力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有效载体,让员工在思想中树立起企业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的企业素质,为企业营造活跃的企业文化氛围。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涉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又具体体现在企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员工的一言一行。通过灵活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方面工会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其次,工会拥有众多的活动阵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一是加强企业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企业素质。二是利用宣传阵地,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二、工会组织是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者
职工群众是企业生产的主体,也是落实企业文化理念的主力军和实践者。企业教育培训是最小的成本投入、最大的效益回报。不培训本身就存在不企业隐患,因此,从加强员工企业培训抓起,从代表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建立长效、科学可行的培训机制和网络。同时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以竞赛为主线,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企业文化教育活动为补充,充分调动员工群众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员工企业意识。一是开展以为主的竞赛活动。工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的总体工作思路及奋斗目标,找准位置、拓展优势,深入开展以长线竞赛,以“保企业、保稳定、促和谐”为主题,开展企业光荣、好矿嫂等竞赛活动,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的企业工作积极性。二是开展多项企业竞赛活动。工会组织紧密结合井下生产实际,在生产队组开展“三比三赛”(即:比企业、赛质量标准化水平;比作风,赛下井上岗天数;比干劲,赛超产幅度)的劳动竞赛活动;围绕全年“保企业、保产量、保工资、保利润、保成本、保稳定”的奋斗目标,开展“下井一分钟,企业六十秒”“企业生产为了谁”大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千方百计杜绝、遏制、消除各种不企业现象,达到促进企业企业生产的目标。三是开展企业生产好建议活动。工会组织通过组织员工代表、劳模等定期、不定期地深入井下,深入现场,查隐患,找问题,提建议,开展企业生产建议活动,把企业生产活动贯穿企业生产全过程。
三、工会组织是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
企业协管员是企业企业工作的二道防线。工会充分发挥好家属企业协管的作用,突出工会组织特色,深入开展企业宣教工作,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添姿增色。矿井安全文化通过学习培训,带动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一是积极发挥家属协管的作用。坚持在井口设立服务站点提供服务不间断,为出入井的员工递上企业温馨祝福,叮嘱他们遵章守纪、注意企业;在井口服务站门口设立企业知识小黑板,让出入井的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教育。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协管的亲情作用。对那些胆子大、易违章、撞大运的井下员工,通过家属协管与他们结对子,做朋友,帮助他们认识到违章作业给家庭带来的危害性,教育他们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教育和引导他们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企业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能够更好地学习企业知识、增强企业意识、重视企业规程、实施企业操作,保证企业效果,及时消除企业隐患。三是不断强化亲情企业教育。通过签订企业互保协议书、井口“送温暖”、送企业祝福到一线等活动,不断创新家属协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用亲情感染井下员工,确保企业生产。
总之,工会组织要站在维护员工利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高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责、创新工作,为促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