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1

关键词:智能制造;物流;商业模式;互联网;社群

中图分类号:F4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3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Made in China 2015”, China began the transition from “made in China” to “made intelligently in China”. The chain of manufacturing began to reconstruct. Meanwhile, new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hilosophy con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o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overall logistics on societ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China has been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Internet and commun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bout how to innovate the business mod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business model, Internet, community

一、前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就是使“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型,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过去的中国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随着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经济发展放缓,中国经济“高成本时代”逐渐来临,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这种背景正是传统物流开始改变的动力[1]。

近年来,在智能化的压力下,国内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已有企业在物流智能化领域进行了探索,或其智能化战略,或实施了智能物流项目。不久前,圆通速递获得阿里巴巴联手云峰基金的战略投资,此次战略投资完成后,菜鸟网络将与圆通开展更深层面合作,依托双方的地位和品牌,打造整个互联网和快递行业的升级版,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物流企业必须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来应对制造产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二、智能制造的背景

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2]。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3]。

物流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因此制造业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物流领域。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以及网络众包、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等商业理念也启发着管理者对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思考。新的技术与商业理念的结合使得物流产业商业模式有了多种的发展趋势。

三、商业模式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4]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商业模式这个术语。C.Zott,R.Amit(2007)[5]提出商业模式是超越单独企业和其参与要素的一个活动系统,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专注于自己的伙伴,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Stewart&David&Zhao(2000)[6]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我国学者李光斗[7]认为商业模式视为实现顾客的价值最大化,能使企业的内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使系统持续达成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罗珉和李亮宇[8]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在充满不确定性且边界模糊的互联网下,通过供需双方形成社群平台,以实现其隔离机制来维护组织稳定和实现连接红利的模式群。

从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来看,商业模式是在价值网络之后一个企业创造以及获得价值的核心逻辑。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要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而且需要企业与消费者连接,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分享价值,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四、智能制造如何对物流行业的商I模式产生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18%,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9]。目前我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在社会总物流总额中占到74.7%,可见,制造业在物流领域可以挖掘最大的潜力。

(2)大众物流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群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依靠网络平台,企业与外部人群能方便地进行交流沟通。比如,DHL将大众商业模式运用于物流,在瑞典推出了众包模式送货的移动应用MyWays,人们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报名投递自己行动路线附近的包裹,并获取报酬。大众商业模式是大众物流和分享经济物流的概括。大众物流基于社交网络和人群,通过强调众包和众筹,物流供应商能够加快市场创新周期,提升物流服务。众包物流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所谓众包物流,是指把原由企业员工承担的配送工作转交给企业外的大众群体来完成。分享经济物流基于全球化带来的“分享文化”,即共赢,物流公司与其竞争对手共享物流的基础设施与服务。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人快递”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此商业模式,其业务场景是,发件人通过APP寄件单,订单除了包括预约取件时间、货物名称、声明价值外,还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软件会根据上述信息自动核算出快递费用。在平台注册的自由快递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路线进行“抢单”并从中获得报酬。

(3)全渠道物流

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和传统的实体店已不再是互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电商开始筹划实体店,而实体企业开始筹划利用互联网平台,比如苏宁易购,小米开设实体店,各大品牌在天猫开设旗舰店等,这些企业的商业行为都意味着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兴起。

全渠道商业模式有两个核心[14],一是全渠道。消费者在其购买的整个过程中,与商家的“接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受时空约束的媒介,而是在各种“接触点”大量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从而可以利用全渠道获得交易信息,最终完成购物。二是O2O。这个概念的起源于团购,online(线上)交易、offline(线下)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易闭环。

由于全渠道商业模式的特性,若顾客要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不管是孤立的线上和线下销售,还是融合打通的线上、线下销售,物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实现全渠道物流,在仓储、配送各环节不同程度的融合打通,提高企业的全渠道服务能力,给顾客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又快捷的购物体验。目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企业主要是与线下商店合作,比如京东为了实现“最后一公里”跟达达物流、唐久便利店等合作,扩充京东的O2O生态圈,为京东建设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发展服务[15]。

4.对比分析六种商业模式优缺点

5.建议

物流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物流企业要在其中保证自身的存活于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势在必行,中国的物流行业可以从以上的6种商业模式介绍中获得启发。

(1)现有的物流企业应该选取符合自身条件与本身的商业定位的模式来设计创新商业模式。物流企业可以不局限于其中一个商业模式,在现实的商业运营中,针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物流企业可以将多种商业模式融合运用,创新设计最切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比如制造业的供应链环节可以应用实时物流与预测物流相结合的模式;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例如京东在构造自身的全渠道物流外,可以考虑构建自身的超级网络物流,同时利用本身的网络平台优势,也可采取一些大众物流的模式,从而构建符合京东自身的独特的物流商业模式。

(2)对于新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要迅速的占领物流市场大众商业模式是很好的选择。“互联网+分享经济2.0”理念的出现,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普通大众能够参与进物流环节,将闲置资源集中利用,一方面,调整了物流成本结构,有利于行业新进入者早期的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新进入者可以与电商进行合作,尝试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六、结语

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我国顺应趋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智造”成为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物流领域开始成为制造业新的盈利点,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在智能物流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些互联网公司也率先进行了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在结合我国互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并联系我国大众群体特点,分析了未来中国物流产业商业模式将会向超级网络物流、实时物流、预测物流、城市物流、大众物流和全渠道物流6种商业模式。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在结合自身优缺点的情况下,融合运用这6种商业模式,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物流商业模式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冰漪.“中国制造2025”与物流智能化[J].中国储运,2015(7):72.

[2]王晓明.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N].经济日报,2015.

[3]中国制造2025.

[4]ST.HLER P.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D r a f t 1 [E B]. D r a f t 1 e d . , 2 0 0 2 : 2 0 0 9 - 1 1 - 0 3 , h t t p : / / geschaeftsmodellinnovation. de/english/definitions. htm.

[5]C ZOTT, R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 spective [Z]. Long Range Planning DOI: 10. 1016 / j. lrp. 2009 - 07- 04.

[6]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business models,and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 ( 2) : 287 - 296.

[7]王廉.商业模式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322):95-107.

[9]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8%[J].中国经营报,2015.

[10]王惠芬,赖旭辉,等.产业融合机制下商业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11]Dr. Nedialka Bubner ,Dr. Nikolaus Bubner .Logistics Trend Radar .2014:17.

[12]王付娇.阿里巴巴的“超级物流网”计划.新浪科技,2015.

[13]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D].2013.

[14]刘向东.移动零售下的全渠道商业模式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4(5):13-17.

[15]陶娅洁.京东合并达达:打响物流O2O之战[J].中国产经新闻,2016(4).

作者简介:张文娟(197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

曹 烨(1993-),女,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研究。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2

关键词:物流平台;商业模式;创新

一、我国物流平台的商业模式分析

错综复杂的行业发展环境,对物流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推动力,更富有挑战力。基于对现有商业模式的透彻分析,展开以下论述。

1.信息平台

在我国占据较大比重,是整合后物流信息的承载体,以解决物流行业货源、车源、物流服务信息不对称为目标,为货主和车主提供多项选择,服务模式单一,收入模式为收取信息费、跟踪服务费以及会员费。目前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和车货匹配过程中的诚信度是信息平台维护的两大首要任务,竞争手段较为初级,竞争优势少差异性。

2.交易平台

信息平台加金融服务的衍生物,以打造货运线上业务的生态闭环为目标,借助交易监督、信用评级、风险防范等体系逐步完善线上交易流程,为多方交易提供担保,收入模式主要是服务流程中收取的费用,主要有会员费、信息服务费、席位服务费、网上交易服务费分成等。目前,交易平台致力于借助大数据技术将交易记录和信用评级作为物流投融资参考,解决中小物流企业和商户融资难题,打造实名认证、交易凭证、保险、结算、信用评级的体系,促进服务模式多元化。

3.社区平台

在我国多数为物流在线运输网络生态特征的平台,连接的运输链较长,规模效应明显,能够以低成本灵活地实现跨越多层级的业务连接,全链条共享信息,除了在途追踪外,运输网络的上下游企业的财务费用、经营绩效以及服务水平也可实现透明化。但透明化使得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在庞大的网络结构下,保护链条上各个企业的商业隐私常常存在漏洞。

二、共享经济背景下物流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1.竞争模式较为初级

对于物流平台,其生存的根本是整合信息和资源的力度。各家物流平台企业为了争夺货源,展开价格战,不计后果,恶性竞争的后果甚至是毫无利润可言,忽略了共享经济时代下共赢才是根本,反映出物流平台的构建无使命感,H以盈利为主。

2.盲目模仿难以创新

我国物流平台的前身种类复杂,这些企业抱着拥抱互联网的心态进行企业转型发展,涌现出后者盲目模仿前者的态势,部分平台甚至砸钱补贴刷流量,投资巨大,却未切实地分析企业自身能力,击中用户痛点,设计出特色的产品与服务。

3.平台仅为政府政策支持

物流平台是服务于物流上下游链条而自身不从事物流业务的平台,但部分区域性企业自称物流平台却涉足物流,以此获得政府相关红利,导致物流行业小、散、乱、差的问题难有巨大改观。

此外,我国物流平台的发展还面临物流平台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内部职能组织过于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窘境。

三、物流平台商业模式的改进策略

物流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基本要素的任一方面展开,但其出发点一定是价值主张的确定,以获取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以下将基于共享经济时代对物流平台商业模式提出改进意见:

1.聚焦物流,单点突破

深挖某些特定服务群体的痛点,作为对多边群体价值需求的响应。企业应专注于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信息化程度,服务内容由初级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提高抗风险性。借助内外部网络打开渠道通路,展开线下合作,布局区域乃至全国性的价值网络。但要特别注重信用体制的建立,避免双方或多方交易物流交付的不稳定而引起运输纠纷问题难以解决,例如无车承运人等。

2. 标准化带来发展新姿态

在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设备达到标准化,通过掌握物联网技术,开发以各类设备为模块的信息管理系统,保障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同时也要保证以重资产方式运行平台的盈利模式,维护机制要健全,价值网络要透明。此外,物流技术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物流人才或者以联盟的方式与价值网络中的战略伙伴联合研发,确保物流技术的及时更新与维护,以服务于平台的价值主张。

3.发力多式联运和云仓代运营

借助价值网络中的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合理开发仓配一体化服务,提高库存周转率。值得注意的是,价值网络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多式联运节点处货物安全性,强化服务系统,提供在途货物实时监控。

4.共享终端配送资源

对整个用户体验过程进行控制,具备一套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反馈系统,保证及时获取并改进客户反馈信息,物流平台的外部性与客户关系管理相融合将促进双边或多边群体规模的扩大,发挥边际成本递减的经济效应。城市配送打造自提柜与公共货运班车主流,或可发展小型集装箱系统;农村物流开展智慧共配。平台信息系统与自提柜电子系统连接,实时监控平台数据流量。对于大件物流,应具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方,例如日日顺等。

5.构建物流综合系统

作为综合型物流服务系统,此类系统是物流平台的佼佼者,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在合作中更具有话语权。其商业模式的创新应当从交易各方角度考虑,集中于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并对综合服务采取全面质量管控。

四、结束语

依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作为重要的生产型服务业,物流产业将逐渐由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由产业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物流平台作为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有足够大的上升空间,优良的商业模式将有利于提升其整体效应。物流平台商业模式将依据理论与实践提出新思路,以对未来的构建与发展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怀勇.基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7,(1):120-122.

[2]潘永刚,Tracy.从模式角度解读“物流+互联网”平台[J].交通与港航,2016,12(6):28-31

[3]赵保燕.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物流平台构建与商业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3

19家虚拟运营商牌照,170手机号码,100XX客服号码,运营商高管离职潮等等一系列事件,即将引爆一场中国通信业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中国行业(新媒体、电子商务、移动游戏、终端渠道、行业应用、云计算、物流、第三方支付等等)因为虚拟运营商的到来,快速颠覆着这些行业运营思维,重塑行业商业模式,170手机号码尽情飞舞行业。

拟运营商跨界融合正在演绎着一场新革命,接下来一一讲述:

一、新媒体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巴士在线

新媒体行业在媒体本身的竞争首先是地盘和用户眼球,如:巴士在线经营全国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面的电视屏幕媒体,现在结合虚拟运营商,为这类新媒体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扩屏:从交通的大众屏扩展到个人手机用户的终端屏。

2、互动:用户单一收看变成主动接收和互动,交通大众屏幕发起活动或新闻,可以通过170手机进行互动,实现大屏和小屏的连接。

3、粉丝:通过发展170手机发展交通粉丝经济,让乘坐交通朋友们远离寂寞型碎片时间,实现同辆车乘客组通,实现下一代面对面“微信”。

4、多元化:虚拟运营商为新媒体带来多屏、互动、粉丝,更多是重塑新媒体商业模式,单一的广告收入演变成:车辆人流产生上网流,最终实现新媒体流量经营。

备注:虚拟运营商颠覆式改变新媒体领域,让新媒体领域既拥有融合通信,又创新升级复合型商业模式,带动了新媒体在SP2.0爆发。

二、电子商务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京东

电子商务一度被爆炒至今,京东商城从单一的硬件型销售延伸到多物品的销售,人们的生活从线下逐渐转向线上,电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购物的场所,电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它目前只具备移动互联网三个元素中两个“信息和商务”,缺乏“关系”元素,虚拟运营商在电商领域的到来,即将助力电商在新一轮移动互联网之战奠定基础,实现大融合发展:

1、电商粉丝:让所有物品拥有生命力,比如:手机和卡的捆绑、电器和卡的捆绑,将硬件集成手机卡为软件的服务,实现电商的购物中的粉丝经济。

2、关系:将同货品购买者自动组通,深度捆绑和打通“关系”链条,提升电商的粘性,实现电商型的“微信”时代。

3、强线下:电商线上优势非常强,目前只有单腿:强线上,但是线下非常缺乏,电商和虚拟运营商的融合,发展170手机用户增强电商线下服务。

4、小产品、精服务:设计170手机用户的套餐,将京东目前产品和服务设计到套餐中,比如:89元套餐(包含:语音、短信、手机、手机伴侣、京东卡等等)。

备注:虚拟运营商重塑电商领域,让电商强线上服务,又增强线下服务,实现两腿走路的商业模式,实现单独的物品销售变成有生命力的物品集成融合通信能力。

三、移动游戏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苏州蜗牛、北纬通信

移动游戏是互联网流量变现的一种商业模式,但是移动游戏的承载是手机终端,需要移动的手机流量才能顺畅地畅玩移动游戏,虚拟运营商诠释了“游戏+手机+流量”经营方式,其对传统收费模式的颠覆,而且作为互联网企业本身也为未来的电信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1、重塑商业模式:移动游戏广告、装备等收费模式,引入虚拟运营商,将实现流量变现,大流量小支付的套餐资费商业模式。

2、流量游戏产品:根据不同的游戏设计不同流量套餐,固定套餐免费玩转游戏。

3、游戏粉丝:通过发展170终端用户,组合型游戏粉丝,将同类型玩友组合成类似“微信”游戏群。

4、游戏支付:以170手机用户实现游戏小额支付,可以通过话费直接充值。

四、终端渠道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天音通信、话机世界、乐语通讯、迪信通、爱施德、国美、苏宁

终端渠道在虚拟运营商的时代带来颠覆性的革命,首先将终端渠道无客户粘性变成有客户的强粘性,实现终端渠道企业从客户对象的分散变成客户对象扩充和把控,最终形成客户大数据,分析终端的销售情况,更好地管理渠道企业,颠覆性变化有:

1、客户黏性:将散客户通过170手机号码形成客户群体,实现客户的黏。

2、客户流量:将客户在终端渠道上的地域延生到手机终端的网络型,实现线下和线上的结合,形成流量的迁移。

3、产品多样性:将终端产品形成通信能力,组合型多样性产品资费套餐。

4、分期付款支付:针对部分的终端产品通过170手机进行支付,实现分期付款的方式。

5、客户大数据:大力发展170手机用户,掌握客户行为轨迹形成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每月客户销售行为,随时调整渠道管理。

6、市场多样化:通过虚拟运营商以170手机为载体丰富市场多样化。

五、行业应用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分享在线、华翔连信、远特通信

行业应用在三大运营商发展长期以来处于劣势,行业应用特性:个性化、需求多样、服务专业、难规模化等等,从各行业应用在PC端应用已经布完局,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来临时,行业应用又成为新一轮增长点,结合虚拟运营商,将融合通信的能力渗透到行业应用中,虚拟运营商为行业应用带来历史性的革命:

1、接地气:行业应用服务行业客户,以专业和个性化占领市场,但是服务对象是企业,让170手机号码为中心的虚拟运营商打破此格局,将行业应用从企业服务对象延伸到个人客户对象,这样行业应用更接地气。

2、行业融合:行业应用服务的客户都需要终端承载业务展示,手机已经成为各行业客户的首选,虚拟运营商将通信的基础语音、短彩信注入行业应用,提升行业应用自身能力,开启行业融合之路。

3、行业粉丝:行业应用服务的客户比较单一,很难形成规模化效益,虚拟运营商将客户单一走上丰富,延伸终端客户,打造基于行业内客户的粉丝经济,实现行业应用上的“微信”时代。

4、B2B2C:行业应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突破,首先是客户对象的突破,目前在PC的行业应用服务企业客户,若快速占领移动互联网一席之地,需要结合170手机号码,以“170+产品”的业务设计方式进行渗透B2B2C。

5、产品通俗化:虚拟运营商将通信能力与行业应用的产品能力进行捆绑营销,将难懂行业产品,通过套餐的方式通俗化。

六、云计算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万网志成、三五互联

云计算已经成为各行业热炒,它的核心之一:大数据,为了引领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170手机”将成为新的热词,以云计算应用为中心,通过170手机号码进行展示,实现理论概念落地,虚拟运营商将为云计算带来巨大变化:

1、产品化:云计算的产品和虚拟运营商通信能力组合,形成多样性产品套餐。

2、大数据展示:将云计算的大数据内容,通过手机终端的方式进行呈现,虚拟运营商更清晰大数据的展示。

3、云计算“关系”:虚拟运营商发展170手机号码终端用户,打通云计算之间的“关系”路,形成互动性的业态。

4、云计算“套餐”:尤其三五互联、万网志成这样的虚拟运营商,可以将自身的云计算产品形成套餐包模式,比如:89元套餐(包含语音、短信、10个域名或100M空间等)。

七、物流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中期集团、长江时代

物流行业在虚拟运营商的时代,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将物流领域带来粉丝时代,将用户参与到物流过程,实现物流的实时监测、管理等等,也同时170手机号码为物流行业拉升了新的商业模式,即将变化的有:

1、物流粉丝:通过发展170手机号码带来大量终端用户数。

2、物流产品:整合物流行业,将通信能力(语音、短信等)渗透到物流领域,组合成物流的产品,丰富物流产品和服务。

3、物流流量:将物流过程的流量转变成手机流量,以流量变现,实现倍增价值,增强商业模式。

八、第三方支付

代表虚拟运营商企业:连连科技

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如火如荼发展,第三方支付以金融网关将客户和银行拉近距离,实现网上支付服务,连连科技作为第三方支付在空中充值的应用贡献之大,虚拟运营商此轮注入,将通信的能力之一:小额支付,完全渗透互联网金融,助力第三方支付企业重塑商业模式,实现“手机、手机号码、流量和支付服务”的套餐服务,将支付过程中的流量变现,直接打造支付的粉丝经济:

1、支付粉丝:以170手机号码集终端入口将支付领域带领进入移动互联网,将同类型支付需求用户组群形成支付粉丝。

2、小额支付:第三方支付企业融合虚拟运营商打通小额支付,实现话费、手机等支付方式。

3、流量变现:让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客户:网站的大流量根据虚拟运营商设计不同的流量套餐包,实现流量变现。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4

【关键词】物流市场 物流商 第三方物流

一、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物流总额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已经达到48万亿元,“十五”时期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 年物流业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1%,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处于重要地位。据国家发改委测算,我国物流需求系数2005年已经上升到1:2.64,表明目前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6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从发展的趋势看,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加速,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物流的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物流行业生产总值年均将增长23%,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物流市场将继续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渤海经济圈集中。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费用的结构很不合理。2005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物流总费用(包括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中管理费用所占比例(13.4%)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美国1999年该比例仅为3.8%)。除在市场、设施装备、制度等方面受到约束外,中国物流业发展尚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对现有路网、传统物流节点等开发和改造力度尚显不足,物流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具备很大的改善和增长空间。

物流行业具有典型的网络性,物流企业将从全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和体系完善中获取提高业务量的机遇。

二、我国物流市场竞争态势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首先,一些物流子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造成行业结构混乱。例如货运行业几乎没有门槛,若能找个大公司挂靠,更可成为一级货代。加上各地无照经营的地下货代,使得货代公司数量非常庞大,竞争环境恶劣。其次,我国物流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加大,国际大型物流公司在中国市场抢滩的步伐将继续加快。例如,2005 年底商务部颁布的《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货运市场完全对外开放。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国外货代巨头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通过控股收购和网点建设开拓市场。再次,货运价值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货主关系的争夺导致航空公司、综合服务商等纷纷介入物流业务的开发,这类由物流业上下游介入的新竞争者通过成本优势、服务创新和提高服务水平,来争取市场份额。

物流业行业结构混乱、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特征,决定了一些物流子行业效益低下的同时,也为优势企业实施行业整合提供了必要性和较多的可能性。这种形势要求在行业内已经具备了一定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在业务发展上着眼于增量,并追求相对量的增加,积极采取行动,完善软硬件条件,整合拓展自己的业务网络。

三、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

1、物流市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市场机会显著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壁垒不断减少,全球和本地市场管制放开,企业跨区域的业务活动日益频繁。各个行业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库存,不断改善企业的物流方案,越来越多的企业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的部分外包,导致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繁荣。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需求几乎存在所有的行业。以美国为例,各类公司使用第三方物流及服务的比例分别为:电子/高科技87%、化工原料79%、消费品79%、医药/医药产品64%、汽车55%。

2、供需双方的变化使得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完善,物流需求方的追求日益倾向于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一站式物流服务、流程的可靠性、附加值的解决方案以及对所有的服务提供简洁的计价方式等方面。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竞争环境随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提供各种物流服务,大量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供需双方的变化使得市场竞争日益集中于:物流成本的控制、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水平、连续的改进能力、对需求改变的灵活应变能力。

市场竞争中,影响物流企业业绩最主要的因素转向:客户关系的质量、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业务功能的适应性、流程和系统的可靠性、服务的连贯性、价值和收费、交付时间的可靠性、经营运作的效率。

3、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变化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物流需求方更多地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平衡物流的成本,需求的驱使导致物流定义正在不断地扩大其内涵到整个供应链,这使得物流商需要将整个供应链的相关人员都连结起来,以最小的成本来为客户服务。正是由于这种变化,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将由目前的以合同为基础的物流转向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即由过去简单的契约式物流向集成式供应链管理发展,如图2所示。

四、带给第三方物流商的启示

第三方物流商的发展必须稳重应对行业发展。物流市场环境、商业模式变化的核心要点在于:(1)客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一站式的供应链管理服务;(2)第三方物流商未来利润的来源不是资产而是信息;(3)第三方物流商未来关键的能力在于合作,与供应商之间进行整合和合作,协调多项同步经营活动,进行实时信息交流;(4)第三方物流商中的一部分向第四方物流商改进;(5)第四方物流商是供应链的整合者,将本企业与其他辅助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集中起来进行管理,以此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因此,对市场中的第三方物流商而言,必须关注下列问题。

第一, 第三方物流商需要发展新的方式扩大地域的覆盖面,以应对客户市场覆盖面的扩大和公司的国际化。

第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需要重新定义业务组合以满足货主的要求或某些行业特定的要求。

第三,一些物流提供商正在通过联盟或者并购的方式来联系那些与自己互补的服务商以争取更多的客户。

第四,成功的物流商与承运商的关系已超出了某个单纯服务领域。

第五,新兴的第四方物流商与客户建立长久的战略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了整体的物流方案,发展成物流商(物流总承包)。

第六,IT技术促进了供应链信息发展的自动化。

【参考文献】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5

上路“最后一公里”走向互联网

新型的互联网商业,带动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加上O2O的体验,这将催生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同时也导致B2B的物流服务将面临瓶颈,所以在物流前端商业思维的加速发展中,综合物流企业若还不快速转型和创新,将面临市场的无情淘汰。

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如今越来越多厂商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实行产品自产自销,有些供应商企业甚至开始涉足B2C领域,也搭建起自己的电商平台。电子商务模式的井喷,意味着物流业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在物流行业,客户的需求变迁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让传统综合物流上路“最后一公里”有了越来越高的诉求,其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真正实行绝非易事。与快递公司从客户接单后汇总到仓库,再通过层层分拣来配送货物的C2C模式不同,综合物流的特点是可以让卖家提前把货物放置在各地仓库。综合物流将订单处理、仓库分拣、标签、长途运输与全国各地的末端配送链接在一起,体现的是一种全过程整合服务的能力。

相比这些,流水线弹性将是综合物流涉足“最后一公里”的一大挑战。传统B2B的业务基本稳定,淡旺季的销量差异至多三五倍,而到了互联网B2C业务,促销活动使几天内的销量上升几百倍不足为奇。与此同时,B2C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中转速度更快。从这个角度看,下游物流商的硬件设施与分拣系统是否能承受剧烈的业务波动,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个不小的问题。

对于传统的B2B转型至B2C的物流而言,做消费者业务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抛弃过去的企业客户,相反,这种将自身企业市场的优势拓展至下游的方法,是对企业客户服务的延伸。

互联网环境应具备的新思维

走入互联网的轨道,服务的思维方式亦要做出转变,现在一般的企业是“客户第一”,显然这是一个过去的思维,慧亚传媒董事长黄金荣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经营企业需要将自己的“客户”和“用户”区别开来,不是说客户不重要,只是用户的消费行为没有搞清楚,也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客户。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地用了超过90%的精力去研究用户和服务用户,他们甚至在没有自己的盈利产品时会先推出吸引用户的“馅饼”,比如腾讯用QQ吸引用户,360用免费杀毒软件吸引用户,因为有了用户自然就有客户。我们可以根据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找渠道,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定位目标用户。企业发展及营销体系建立的第一步就是需要研究用户行为,只有这样自己的营销体系才是主动的,才不会被渠道所牵制。黄金荣强调,不是客户不重要,而是用户更重要。

互联网环境下的现代技术应用

综合物流想要向前端渗透,就要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在这片互联网化高度密集的区域,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功能,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采购、运输、仓储、发货。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勇全分析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在仓储方面,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发货上,原先一个公司的各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央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

互联网环境产生的新价值

当今的物流企业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如何理解?物流企业作为乙方,通过提供物流服务获取微薄的利润,其实物流作为商业通路,拥有重大的营销和数据价值。物流末端数据将孵化出新的营销功能,末端落地配的定义不仅仅是做好物流,营销也是重要的工作。那么,物流行业的粉丝经济,方向在哪儿?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理事黄刚为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1. B2B的粉丝经济:多数粉丝经济是B2C的服务,其实B2B的粉丝经济一样充满潜力,如果企业能够整合各大甲方(物流需求方)的需求和关注点,帮助甲方打造一个为甲方高层服务的价值平台,这将带来很大的客户黏度。

2. 整合物流用户的粉丝经济:通过移动社交或APP提供给顾客查询追踪服务,最终获取用户的信息,实现精准营销,这个方面行业不乏优秀案例,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使用快递用户的粉丝,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汇集了颇具规模的用户人群。将快递C端用户(会员)与电商平台整合,这是典型的顺丰速运加顺丰优选模式。

3. 新营销功能:物流末端数据将孵化出新的营销功能,业内曾有人提出,定义末端的落地配不仅仅是做好物流,营销也是其重要的工作。一个例子:某物流企业通过搬家为切入口渗透每一个小区、每一个家庭,通过物流为渠道成功推进目录式营销,掌握每个社区的人群大数据,从物流的获利角度来看,该模式也许并不被看好,但通过物流延伸整个供应链,推动试销体验、推动商贸,是其中意义最大的战略。

互联网具有无边际、无时空约束的开放特性,物流行业也要以开放的思维专注创新,在技术无法升级或不容易推动物流行业升级创新的时候,商业模式的变革就成了最佳机会,利用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思维渗透物流,其中的商业价值将呈几何级裂变。

【 延伸阅读 】

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6

在当前中国物流业快速发展之际,经历了迷茫、摸索、挫折与坎坷之后,物流软件企业开始了寒冬之后的暖春之行。

中国物流软件行业发展历史不长,其变化就像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少数企业赚得钵满瓢满,众多企业还在生存与死亡中挣扎。目前市场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难题?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从一些行业专家的分析中或许可以略窥端倪。

行业发展追溯

业内人士认为。从十几年前物流软件开始在国内出现,至今物流软件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一、萌芽时期(2004年以前)。伴随着现代物流概念的提出,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催生了物流软件市场。但此时,客户对物流软件了解不多,基本上提不出明确的需求。物流软件企业主要是以市场培育、需求引导为主,实际项目并不多。国内企业以杰合伟业、中软冠群、招商迪辰为代表;EXE等国外著名物流软件借由商跨进中国大门,SAP、Oracle等ERP供应商也提供仓储管理等物流功能模块。

二、低谷时期(2004年~2006年)。这个阶段,软件行业不断洗牌、整合,一些国内有名的物流软件企业如快步易捷、杰合伟业相继倒闭,让人深感物流软件市场“寒冬”的萧瑟。据业内人士分析,快步易捷在如日中天之时,无限制地扩大业务领域,加上发展方式不明朗,逐渐拖垮了资金链,最终导致关门大吉。杰合伟业的倒闭也基于类似原因。值得关注的是,此时国外软件公司经过考察研究,认为进入中国的时机已经来临,如全球领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美国Manhattan、红色草原(RedPrairie)、日本最大的WMS供应商飞龙科技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积极开拓市场。

三、发展时期(自2007年开始)。在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之后,物流软件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7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重要性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逐渐加大,物流软件市场趋于活跃。据易观国际调查预测。2006~2010年。传统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将累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3PL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将累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

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顾问王颐中分析说,在这个时期,物流软件企业呈现出新特点。大型物流软件企业向综合软件服务商转型,物流软件逐步成为其业务的一部分;中小型企业逐步扩大规模,其中部分企业业务更加专业化;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及税收制度的完善,新入行的小企业有所减少。

相对国外供应商而言,国内的物流软件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较为单一,以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货代管理软件以及应用接口软件为主。产品售价却是差别悬殊,“少则万八千,多则上千万”,可谓天壤之别。

企业生存状况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物流软件企业8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概括说来。国内物流软件企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

一、大型ERP软件提供商。代表企业如SAP、Oracle、Infor以及国内的ERP系统供应商等。它们以ERP系统为核心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仓储管理系统等物流软件只是其ERP系统的延伸产品或者是功能模块。因而这些软件的专业性并不很强。这些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资企业。外资ERP系统供应商在对中国本土客户提供服务时,有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产品并不完全适用。不过外资软件企业正在加速产品的本土化,这将对中国本土物流软件企业的发展构成威胁。

二、外资供应链软件供应商。其产品功能全面强大。以美国Manhattan为代表,其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分布式订单管理、逆向物流管理和贸易伙伴管理应用软件,以及无线射频标识(RFID)、绩效管理和事件管理等功能,可以帮助客户优化整条供应链的实施流程。

三、国内物流软件提供商,它们或是从其他领域转行过来,或是行业新进入者。多数企业规模小,只有少数企业,如上海博科、上海菱通、北京络捷斯特等,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较快发展。

例如。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物流软件开发的企业,在2002年到2004年,博科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软件产品领域快速发展,一举超过国内同行。2004年之后,博科定位回归ERP,物流/供应链软件成为其管理软件解决方案产品中的重要一员。不久前,博科宣布其2008年的战略方向为“做中国最大的行业管理软件提供商”,并看好物流行业,明确提出寻求合作伙伴打造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软件生态链。

而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高科技公司,据称其针对高校的物流实验室解决方案占据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70%,是近年专业软件企业中非常成功的一个,因而受到行业的关注。

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初具规模的物流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通常有以下特点:

第一,集成化。物流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业务外延扩展很快,需要物流软件商提供一体化的软件系统,真正实现业务集成。

第二,精益化。客户对物流运作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物流软件能提供更具体和细化的管理服务功能。

第三,智能化。即客户企业要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复杂,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要求物流系统也必须能对客户业务运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与管理手段,提高运作效率。

谈及国内企业的发展,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清东分析认为:“中国物流软件企业发展一直陷于这样一个怪圈:员工人数在五人以下的。肯定利润丰厚;二三十人的企业干好也能盈利;当规模达到五六十人时,可能面临亏损的危险。这种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确实很少有大型物流软件企业。当然。大型物流软件企业稀少不是中国所独有,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一样。自从专业的物流软件企业EXE被SSA收购后,全球大型的专业物流软件企业基本销声匿迹了。”

至今,国内物流软件业仍未能摆脱“起来一批,倒下一批”的魔咒。这“起来”和“倒下”的主要是小型物流软件企业。原因在于:一、成本过高。作为一种高智力、专业化强的产品,软件的研发成本高于一般产品,风险亦高。二、受整个国内环境的影响,物流软件企业人才流失率非常高。小型物流软件企业常常处于缺少客户的状态,当找到项目时。有些技术骨干已经离职,使得项目被迫搁浅,这对企业往往是致命打击。三、为了生存需要。小型物流软件企业常常四处撒网,但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太强,

以致企业最终难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倒下”。

困境有待突破

作为新生力量,物流软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遭遇困惑和难题。

从主观上讲,中国的物流软件企业本身基础差,起点低,造成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只有经过不断整合创新,将来才能逐渐走上规范、快速、健康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性,要整合各种相关信息、联结各种相关机构、兼容各种技术和标准。但物流信息系统各种标准的不统一,影响了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鉴于此,专家指出:

1.所有的物流信息系统应有订单系统、仓储系统、运输系统和财务系统等模块,不同的企业的信息系统结构应有一个标准化的规范,使大家容易实现软件的对接和升级。

2.数据单证要统一。运输单、仓储单、订货单、装箱单等,应形成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标准。目前由于电子单证还不统一,不同的系统之间无法识别。除了电子单证格式应统一外,还需要进行认证服务。以确保这个单证作为法律文件的有效性。

例如,A系统的电子订单放在B系统中的有效性,应该由专门的服务部门或数据公司对它进行认证。针对这种单据的认证,国外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由专门的数据公司提供服务;另外一种就是客户管理系统服务。但后者不是全开放的,只是对某些客户提供接口,同时还要对客户开放的信息履行保密责任。

3.代码有待统一。这里所说的代码包括商品代码、车辆代码、人员代码。代码不统一,容易造成统计困难、录入麻烦等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统一的商品交换码标准。

目前物流软件企业面临的挑战还有:市场不规范,行业总体盈利能力不高,软件厂商利润低,难以在产品的可持续研发上下功夫,造成物流软件功能不强、供应商寿命不长等问题。

物流软件大趋势

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表明,今后10~20年,中国制造业提高效率都将围绕物流供应链展开。另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企业应用最广、最重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物流软件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前景广阔。

对国内物流软件供应商来说,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有两条出路可供选择。

第一,实现产品的模块化、标准化、规模化。

说得严重些,产品的模块化关系到物流软件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些物流软件企业之所以在演变与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因就是,它们实现了软件产品的模块化,这样可以减少后续项目开发的成本,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企业逐步具备了高超的业务分解能力。对外界来说,需求不同,物流软件产品随之千变万化,但对内行而言,只不过是组装方法不同而已。

产品模块化,在今天的信息行业,可概括为SOA的架构,成为技术发展的一个指导思想。作为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是指模块化、标准化、平台化的中间件(模块),不过这种模块是功能模块、服务模块,不是技术模块。业务人员在分析客户需求时。要分析模块化和标准化的需求。SOA使得企业物流在千变万化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开发成本。现在,功能模块有了一些中间件商品。

第二,立足行业服务,做专做深。

不同行业的物流自有其特点,任何一个物流软件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行业。因此对物流软件企业来讲,必须选准一个或几个行业,深入了解行业特点和企业运作模式。开发出适合这个行业客户需要的软件产品,满足客户深层次的需求。我们都知道北大青鸟是IT巨头,却不知它还是石化专家和物流专家,是非常优秀的石化企业物流信息化服务商。由于北大青鸟深入行业内部,熟悉用户需求。所以石化行业信息化项目多数都被北大青鸟夺去。这是件很具启发性的事。一些中小物流软件企业的做法往往与此相反,为了生计,总是到处撒网,希望捕到大鱼。这必然导致它们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势必难以提供深入的个性化服务,最后出现“其生也忽焉,其灭也忽焉”的怪现象。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相关人员注意:当设计物流软件时。应以业务整合的牵头人为主导,IT商不能作为主角,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的物流信息化软件。因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是业务的整合、流程的整合、资源的整合。

新商业模式

现在国内物流软件行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认为,IT软件供应商,尤其是管理类软件供应商,正从制造业的商业模式转向服务业的商业模式。

对此,戴定一进行了深入分析。传统制造企业以卖产品为主,注重产品质量、产品品牌、营销模式(包括降价、价格竞争策略等)。近几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制造业与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甚至难舍难分。管理软件企业逐渐认识到:制造企业购买的不是信息化软件,而是应用效果,需要的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某种服务。因此软件供应商应该从服务中而不是从产品中获取收益,其业务重心开始向服务靠拢。

以IBM为例,这家昔日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制造商,经过艰苦的转型,销售软硬件的业务变少,服务收入逐步增加。今天,服务收入已占其业务总收入的60%~70%。由于IBM关注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并且经验丰富、信誉好,现在很多企业的信息中心、安全中心等有关信息系统的运营都外包给IBM。

上述商业模式的转变也影响到物流软件行业。目前,国内一些物流软件供应商也开始尝试免费为客户提供软件系统,但要求参与客户的日常运营,收取运营费。打个比方,假设客户在全国有1000个网点,每个网点每年收费1000元,那么软件供应商每年从这个客户收取的费用就会高达100万元,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