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1

民营经济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概念,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往往认为民营经济实际就是指私有经济,只不过是让它披了一件更能为众人所接受的温和外衣而已。正是由于对民营经济的片面理解和一系列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对它的深入研究,也影响到政府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制定和战略选择。而民营经济发展到今日这个地步,迫切要求我们能够对它有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便为制定更有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从企业理论角度理解的民营经济

我首先认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被正式提出并被大家所认可,一定存在着一种与客观相对应的独特的经济物质形态,因此,它一定能够被理论所解释。民营经济的概念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是很难找到的。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世界里,民营经济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西方经济学的一切前提都是以民营的经济为基础。从经济学的一般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从产权和企业理论的角度看,民营经济至少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民营经济一定是以赢利为唯一目标的。即它完全是依市场原则来运作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这同国有企业有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非赢利性任务相区别;第二,民营经济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纯粹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不管民营经济的产权结构是多元的还是单一的,其产权关系一定是比较清楚的。在这种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治理结构,基本能够代表各方出资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会形成较为合理的约束和监督制度,这同国有企业建立在产权关系不明晰基础上的政府化、家族化倾向的治理结构形成鲜明对比,也同一些纯私营企业单一的产权结构以及家族化治理结构不竟相同;第三,民营经济拥有较为灵活的内部用人和分配激励机制。由于民营经济必须时刻面对市场的检验,只有持续不断地实现赢利才能生存下去。因此,民营经济会在人员的使用和配置上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拒绝冗员,并通过激励、监督等有效的控制手段挖掘其最大潜力。而国有企业的内部用人和激励机制,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仍然无法按照经济原则实现有效配置。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私营经济,也并不完全不包括公有经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不同,它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与市场机制自然和谐,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动力的驱使下,会导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不断的技术创新。

依据以上的理论和现实情况,我认为,目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私营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外商独资企业;3.合资企业中外资控股的企业;4.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5.非国有控股企业;5.非国有控制的企业,如被租赁、托管出去的国有企业等等。这些经济形态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民营经济的某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民营经济体系。不难看出,我所划分的民营经济其范围是比较广的,并不仅仅限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资,而是包括了相当一部分民营化了的原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把这部分经济包括近来,不仅有助于揭示我国民营经济的本质,同时也有助于准确把握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发展动向。同时,如果将其统计在民营经济的范围内,就会使民营经济的实有规模大大增加,我想,至少应在现有数目的基础上扩大10个百分点左右。

二、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止2001年末,我国的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000万家,年产值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仅就私营企业而言,已达202.85万户,比2000年增长15.14%。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比上年增加4904.55亿元,增长36.86%。从业人员2713.86万人比上年增加307.37万人,增长12.77%。在过去10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达到20%以上,平均每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极具竞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到20多万家,据科技部2000年对计入统计的86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企业长期员工已达560万人,技工贸总收入14639亿元,实现利润1005亿元,上交税金780亿元。这些指标近几年来的年增长幅度都超过30%。现在总收入超过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已有2214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187家,超过20亿元的76家,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截止2001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万多个,合同外资金额745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54.69亿元。2001年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139家,比上年增长16.01%,合同外资金额691.91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达到468.46亿美元。可见,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道路又是何等曲折。即使发展到现在,民营经济仍然困难重重。概括地讲,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非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1.市场准入方面的非国民待遇。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的介绍,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即便是一些已经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产业领域,民间投资也很难进入。在广东东莞当地的80个行业中,允许外商进入的有62各,占75%(外商也属民营经济),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2个,不到50%。据悉,某些主管国有企业的部门曾在内部指示,要求所属企业不许同私营企业打交道。2.银行贷款方面的非国民待遇。保育钧指出,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借贷,甚至有不少来自地下钱庄。目前,民营资本70%是自筹,从国有银行获取的贷款不足30%。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下半年对贷款满足率的调查,企业反映为68.5%,金融机构反映为81.6%。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私营企业反映最低,虽然私营企业贷款满足率反映仅为60.4%,但仍低于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属于最难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民营经济实现的产值已超过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其他经济创造价值的总和,但银行却对它们在贷款上施以种种歧视性限制。3.税赋和法律发面的非国民待遇。在税赋点方面的不平等主要反映在严重的所得税重复计征,法律方面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各类产权和产权关系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往往在事件的裁判上更多地被歧视。4.观念上的非国民待遇。主要指人们在长期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对民营经济的各种偏见,最根本的在于民营经济很难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相容,民营经济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只能是一种“边缘性经济”。

第二,某些产业领域内的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落后,过度和不当竞争严重。有资料显示,民营经济产业分布变化的特点如下表所示(以私营企业为例),主要集中在第三和第二产业。

由于民营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之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产业领域的退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广大竞争性行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这些行业的进入壁垒多数比较低,因此,造成大量小型民营经济的进入,并形成互相残杀的恶性竞争局面。适度的竞争对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肯定是必要的,但无限度的恶性竞争则会使本来就弱小的民营资本遭受致命打击。这种情况在某些地区和行业表现的最为明显。前几年煤炭行业中出现的私营小煤窑遍地开花,造成煤炭行业因恶性竞争的全行业亏损,以及引发后来的一系列小煤窑伤亡等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所以,如何组织民营经济的生产经营,形成合理规模和有序生产,已成为解决这些产业领域或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三,民营经济的信誉度差。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处于萌芽阶段,规范市场和竞争秩序的法规不成熟、不完善,民营企业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民营企业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商业贿赂、商业欺诈、低价倾销,转移、隐匿、销毁违法财物等等,一方面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大大地毁坏了自身的信誉。从深层次上看,民营经济遇到的上述各种歧视和非国民待遇,多少同其较差的声誉有一定关系。那么,民营经济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解决其声誉问题就不可回避。

第四,一些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尽合理。民营经济的治理结构理论上讲能够做到合理,但是,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民营企业采取了家族式治理模式,而一些民营企业则采取了两权分理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事实证明,家族式治理不见得没有效率,两权分理式也不见得没有问题。问题是一些企业应当采取分离制衡的模式,而它却仍然是家族式的。不过民营企业采取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基本取向。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国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到137.99万户,比2000年底增长26.95%,净增加4个百分点;占私营企业总数的68.03%,比上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

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无疑,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理论研究和决策者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缩短这个期限,并找出其有效的发展路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确立以发展民营经济为基点,联带其他经济(包括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民营经济的战略性定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也在不断地调整。体制改革的早期,民营经济被定位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后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将非公有制经济由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肯定了民营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体制框架内的合法地位。但是,现在看来,对民营经济的这种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既然民营经济注定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且,目前民营经济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并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考虑民营经济的定位问题。时至今日,我们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仍然是集中力量改革旧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以图实现原有体制的逐渐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渐进式“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我国早期改革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我国微观经济已经转换到基本依据市场原则运转的今天,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仍然在“破”而不在“立”,至今基本没有实质性调整,就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我的观点是:以发展民营经济为战略和政策基点,以市场化为基本原则,把重点转移到加速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建设上来,旧体制的改革要在新体制的塑造过程中逐一解决,但新体制的塑造一定是第一位的。如果这一模式能够被确认,那么,民营经济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战略环境。首先,可以确立人们对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成份定位的新意识,逐步消除民营经济只是边缘经济的错误看法;其次,从法律和政策制定上会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一些歧视性政策也会得以纠正。再次,民营企业家也会安心、大胆地发展事业。果真如此,民营经济遇到的问题就会逐步化解,民营经济的更快增长就会成为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尽早完善起来。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径选择。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民营经济生产与发展的历史。且不论民营经济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再生。后来外商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民营经济的阵容。随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一些处境困难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实现了民营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也迅速完成了民营化的改造,据调查,乡镇企业中有83%至86%已成为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如江苏省到2000年底,已有93.2%的乡镇企业实现了改制,其中大中型乡镇企业的改制面也达92.5%。改制后全省乡镇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非集体资本所占比例已经由1998年的51.6%上升到74.5%。这两股力量的加盟,使我国民营经济的实力大大增强了。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给民营经济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活力。我想,以后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离不开对以前发展路径的依赖。以前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民营化了的乡镇企业、国有企业仍然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拓展的基础和发展原动力,它们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逐步强大起来。另外,在全球一体化和国有企业进一步从竞争性乃至一些垄断性行业退出的大背景下,更多外商在中国设立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特别是鼓励外资对国有企业的并购改造,以及促使更多的国有企业,包括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从而在增量上扩大民营经济的规模,提高民营经济的档次,将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路径。

第三,促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制度改进,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多数是由出资人实行家族式管理。这种方式在起步阶段具有凝聚力强等优点,但它的局限性,如家长个人决策,接班人世袭,任人唯亲,产权封闭等弊端,已经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说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排斥家庭企业,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那种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方式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根据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也会走向现代化(ManselG.Blackford,1998)。也就是说,企业新制度的采用与企业的规模大致成正比。我们已经看到,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了依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的倾向。当然,私营经济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体制和管理方式,要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定。不过,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且产权多样化的民营企业,要帮助它们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改善、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第四,民营企业要重视自身信誉的塑造。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注重声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交易的多次博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曾有过不守信用的短期行为,败坏了民营企业的声誉。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民营企业家们在重新塑造自身信誉上作更多的努力。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契约履行等方面着手,逐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消费者。

第五,为民营经济筹资和投资的社会化创造条件,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系统,过去,民营经济封闭的产权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也不便于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在投融资方面的好处。随着民营经济产权模式的转换,政府应当在民营经济同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联合、参股、改组,组建企业集团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为优秀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便利条件,逐步消除民营企业在上市方面的非国民待遇。特别是在配合消化庞大的非流通性国有股、实现国有股减持方面,鼓励民营经济的参与,使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国有股而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 绿色公司;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相关性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与企业财务绩效(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关系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对此相继投入了实证研究,但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正相关、负相关以及无固定关系。总体而言,由于对社会责任的含义界定和研究视角不同,导致分析的结论也不相同。

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往往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加区分,经常认为两类企业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实质不然,它们的区别很大。从国外的研究情况看,由于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数量很少且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只起功能性、弥补市场失灵的调节作用,所以西方学者极少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在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上基本都是以私营企业研究为主,其结论也是基于私营企业得出的结论。而我国国有企业从建立就赋予它强大的社会责任,除了经济责任又担负了弥补市场失灵、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技术引领等重要职能,或者说国有企业从一开始就是并非单纯为“经济目标”而建立的,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性质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本文以绿色公司的社会责任为研究内容,从不同企业性质视角对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二、社会责任概念的新界定——绿色公司视角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概念的界定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由于研究视角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差异,不同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总的来说,在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界定上以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为内容的四种社会责任说和ISO26000综合说影响比较大。尤其是ISO26000界定的社会责任包含了社会责任的7大核心主题,涉及36个议题。这7个核心主题包括:组织治理、人权、劳工、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以及对社会发展作贡献等。其中保护环境包括承担环境责任、采用有利环境的技术和实践、循环经济、防止污染、可持续消费、气候变化、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等指标。绿色公司正是在谋求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基于高透明度的基础上,负有维持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的公司,其社会责任的内容在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环境责任基础上又包含了创新责任、透明度责任共五个维度的社会责任。本文以绿色公司的五维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研究,考察相关性,更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绿色公司的发展现状,基于绿色公司社会责任的五个维度,本文构建了如下研究模型(图1)并提出假设: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在财务绩效方面,高额的社会责任成本对财务绩效必将产生负面影响。而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在可承受的成本范围内,越关注社会责任,越具有责任感,财务绩效越好。因此,本文假设:

H1: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

H2: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在样本的选取上,以2012年由道农研究院和《绿公司》杂志的中国绿色公司百强报告中的10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由于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和公开的数据完整度,剔除在国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共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40家企业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其中国有控股19家,民营企业21家。在进行绿色公司百强评选中,有资格入围的公司条件相对较严格,必须要求连续经营满5年以上、201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市场地位或总体影响力处于行业前10位、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有明确承诺和政策,并有可考察的行为与效果。对于烟草、军工行业的企业、铁路、电力、公用事业部门中完全国家垄断,未市场化的企业以及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发生重大争议事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企业、危机应对管理不利的企业、既没社会责任报告,也没公开渠道披露与社会环境相关信息的企业都不作为选择样本,这样基本保证了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较以往研究文献广泛选择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广泛采取数据),无疑增加了结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同时,39家公司财务绩效数据来自巨潮网站的上市公司年报的数据整理得出。相关数据的处理及检验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

(三)变量设计

1.因变量。在评价企业财务绩效时,常常使用总资产收益率(ROA)、每股收益(EPS)及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总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总资产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资本收益能力的国际通用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每股收益表明普通股每股所享有的利润,指标值越大,企业越有能力发放股利,经营绩效越好。本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财务绩效的指标。每股收益可准确描述公司每股股本的盈利能力,但却不能说明当期公司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文不作考虑。

2.自变量。2012中国绿色公司百强排行榜采用声誉指数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在中国包括外资企业进行了评价,并根据得分对入围公司单项指标进行赋分,同时根据通用行业定量指标占50%,行业关键指标占50%的权重进行得分汇总,做到不同行业不同考察指标,力求评价的公平、公正、科学。本文采取中国绿色公司百强评价体系的跨行业通用指标值,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以及最终的综合得分值作为测试变量,行业关键指标值不做考虑(见表2)。

3.控制变量。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并对财务绩效影响也不同,本文选取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同样影响ROA。因此文章采用企业生命周期作为总资产收益率影响的控制变量,并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MBI)作为企业生命周期替代变量。由于销售净利率的大幅提高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上升,文章把销售净利率(NPM)作为净资产收益率(ROE)的一项重要控制变量。

因此,本文研究变量设计如表3。

(四)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假设,本文构建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经过统计软件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通过表4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五个社会责任变量与财务绩效存在不同相关性。经济、社会、创新责任与财务绩效均呈现正相关,而环境责任和透明度责任与财务绩效则呈现不同的相关性。企业的环境责任和透明度与总资产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创新责任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国有企业五个社会责任变量与财务绩效存在不同的相关性。经济责任、创新责任与总资产收益率出现正相关,其它为负相关。但是各变量的相关性均没有呈现出较强的显著性。

(二)回归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与财务绩效具有正相关,但环境责任、透明度责任和创新责任,由于财务绩效的衡量标准不同而表现出与财务绩效的不同相关性。国有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表现不如民营企业,多数为负相关。但是显著性方面都没有较好的显著性。

五、结论、不足与建议

总体上看,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具有相关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相关性上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基本符合文章的假设。但由于样本数量较少,在显著性方面没有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不过,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一是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均基本呈现负相关。原因可能是企业的环境责任投入增加了企业的相关成本支出,导致当期企业利润率的减少,从而对财务绩效产生负影响;二是民营和国有企业在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不同影响了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增长,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影响较大;三是信息公开透明度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原因是当期企业信息的公开性并没有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以致影响了企业的绩效。但从长远来看,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将会增加企业的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从而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作如下建议:

建议一:加强企业绿色信贷,为企业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绿色融资途径和工具,并在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避免企业因承担环境责任造成短期财务绩效降低,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建议二:加强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财务绩效管理,避免过度投资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建议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宣传,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打造绿色企业品牌影响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Waddock,S.A.,and Graves,S.B.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Financial Performance Lin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4):303-319.

[2] Harrison,J.S.,and Freeman,R.E.Stakeholders,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5):479-485.

[3] Davis.Keith.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uzzle:What does the businessman owe to society.Business Horizons,1967(10):45-50.

[4] Bowen,H.R.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 man[M].New York:Harper&Row,1953.

[5] James J-Brummer.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Legitimacy[M].Greenwood Press,1991.

[6] Archie B Carroll.Stakeholder Thinking in Three models of Management Morality:A Perspective with Strategic Implications,in The Corporation and Its Stakeholders: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M].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

[7] Peter Ranard&Maya Forstate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mplica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UNIDO,2002.

[8] 道农研究院.中国绿色公司百强榜[J].绿公司,2012(4).

[9] 黎友焕,文志芳.国际标准ISO26000解读[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3

一、PPP项目与BOT项目概述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称,主要是指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完成资源共享,提升项目成功的概率,保证项目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PPP项目是一个政府部门与私营业主合作的过程,通过二者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公共项目更好地开展,节约成本,提升项目质量,为私营业主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我国政府更好地实现政府职能。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主要是指政府部门把基础建设相关的项目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转让给私营业主,私营企业对承包的项目负责。营私企业在获得相应的特许经营权以后,项目以后的工作由私营企业全权负责。在经营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融资贷款,私营单位可以进行融资,在项目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后,逐渐清偿债务,回收投资后赚取利润。

二、PPP模式与BOT模式的共同点

(一)融资参与者相同

PPP模式与BOT模式的参与者相同,项目在建设前期都需要开发商,建立过程中需要承包商,政府部门是项目的主导者,企业或者个人是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为了保证项目更加顺利地完成,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与帮助,金融机构在参与的过程中会赚取一定的经济利润。政府、企业、个人以及金融机构构成了PPP项目与BOT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二)二者都是签订特许权协议使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发生契约关系

PPP项目是通过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来完成基础项目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需要签订契约,通过契约来约束双方的行为,保证项目顺利完工。与之相同,BOT项目虽然是通过特许经营权的形式来完成项目,但是在项目开展以前也需要通过契约的形式对双方的权力以及负责的项目内容进行一定的规范,保证项目按照政府的意愿顺利开展。PPP项目与BOT项目都需要事先签订相关的契约,这是项目进行的前提条件。

(三)两种模式都以项目运营的盈利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

这两种项目融资模式都需要在盈利以后先偿还债务,然后在回收资本以后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PPP项目与BOT项目都是对基础设施的开发项目,资金需求相对比较大,很难有大规模企业能够承担得起相应的开发任务。因此需要融资来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应该首先归还贷款,这样才能降低项目的财务成本。

三、BOT与PPP的区别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同

BOT模式下,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政府把相关的项目下发到不同的私营企业,然后企业根据不同的特殊权利范围开展相关的项目。基于这样的环境,BOT内部的组织机构是政府组织的,各个企业参与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企业自身的业务范围可能非常广泛,政府项目是企业的一个分支项目,也可能企业的经营就是为了完成相应的项目。从企业内部角度降低,对于项目的认识不同,项目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是非常的稳定,很多的企业会根据项目的不同调整组织结构。从政府项目的角度讲,BOT项目是由政府组织的,不同的参与者积极参与,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

PPP项目是相对完整的融资概念,政府与企业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是政府与企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而开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其结构设置主要是为了能够让项目顺利完工,最终在最后的经营利润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组织机构与企业的基本形式一致,这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运行程序不同

BOT模式的运行程序是先招标,然后成立项目公司,对相应的项目开展融资活动,然后开始建立项目,运行项目,当项目完工后移交政府机关,整个项目就结束了。而PPP项目模式开始的运行程序先寻找合作的公司,然后确定项目,成立项目公司,然后进行融资,融资完成后成立项目工程,完成项目后分得各自的经营利润。两种不同的运行程序对于项目的顺利完工影响不同,对于BOT模式而言,融资处于中间状态,而PPP模式下融资处于靠后的程序中。融资模式的位置不同,对于项目的开展可能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三)融资风险不同

BOT项目融资的风险主要是企业承担的,因此承担企业在获得特许经营权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应该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风险后才能参与到相应的项目中来。而PPP项目下,企业与政府机关共同承担风险,因此企业面临的风险比较小,承担的融资压力也比较小。风险的降低也会带来经济利润的降低,这对于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四、BOT与PPP项目的适用性分析

BOT项目与PPP项目各具特征,他们适应的条件不同,因此起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BOT与PPP项目的不同适用条件。

对于PPP项目而言,这种模式更多地采用政策性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会流入到企业中去,但是无法很好地实现资金平衡,为了达到资金平衡的效果,需要进行融资。在短期内,PPP模式能够获得融资,但是对于项目企业与政府都没有全部的所有权,企业只有一部分经营权,政府面临的风险一般,政策方面的风险也不是非常的大,在这样的融资模式下,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这种融资模式比较适合长期稳定的融资项目,尤其适合于准经营项目。

对于BOT项目而言,短期内获得资金比较困难,企业想要获得融资最好要提前预测资金需求,这样为融资留有一定时间,保证项目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在转移项目前,项目经营权就失去了,政府拥有绝对拥有的潜力,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在融资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融资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政府部门面临的风险比较大,这种融资模式下,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利弊兼有。这种融资模式比较适合长期的融资项目,且融资现金流相对稳定的项目。这样有利于提前规划融资需求,保证融资需要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提升项目的完成质量与效率。

五、结语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制度环境;跨区域;市场扩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35 -03

一、引言

企业跨区域市场扩张战略对企业成长和发展很重要――适当的跨区域扩张不仅能增强母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增强跨区域市场的分部绩效;而不恰当的区域市场扩张战略,却可能会给自身造成重大损失。企业跨区域市场扩张是个动态复杂的战略问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一直是战略领域研究的热点。

随着新制度主义思潮的兴起,制度因素在企业战略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Peng(2002)提出的制度基础观(Institution-Based View)的视角,战略选择不仅仅是由行业基础观(Industry-Based View)和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所提倡的行业状况和企业特定资源决定的,制度条件作为一种独特的外生变量,其中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均可能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企业的环境战略屈从于制度约束,并实现动态交互,最终达成一个不稳定的力量均衡(高闯和关鑫,2010)。因而,考虑制度环境对于企业战略的影响机制对于研究企业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其影响机制,Meyer等人(2009)则认为制度因素会通过内化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认知,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

对于制度因素的关注点在于制度环境的差异最终会如何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目前学术界对于制度环境对企业区域市场扩张战略影响――尤其是转型经济中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仍较为零散(蓝海林等,2010),很多制度因素尚未引入企业战略研究当中,研究框架不够严谨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Canabal & White,2008;吕源和徐二明,2009;吕源,2009)。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制度环境和企业跨区域市场扩张战略的相关研究,讨论如何构建成熟的制度环境以帮助企业更好实现跨区域成长。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制度环境

经济学派和组织社会学派对制度分别形成独特的认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North(1990)认为制度是约束企业行为、观念,并影响组织之间关系的规则,并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以法律、政策为主)和非正式制度(以规范、文化为主)来讨论――该学派聚焦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在塑造社会和组织行为中的作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彼此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等区域条件下,二者会存在区别,表现出正式制度约束主导环境或非正式制度约束主导环境。另一方面,组织社会学派代表Scott(1995)认为制度是组织或个体为了从外部环境中取得合法性与支持而需要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反映了环境对组织的期待;并整合了不同学科对制度的理解,提出了制度三系统理论模型:管制制度、规范制度及认知制度,每个组成部分都对企业的战略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比而言,组织社会学派更注重企业服从环境的合法性机制,这种服从有时需要以牺牲企业效率作为代价;并且企业只有遵循了公认的制度规则,符合当地政府政策、文化观念等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才会受到当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而在具体测量上,North的分类虽然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会便于界定和分析;而Scott的分类虽然被认为更有效,但是不够具体清晰,不便于对变量进行界定和可操作性的设计。

(二)企业跨区域市场扩张

而关于企业跨区域市场扩张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Root(1987)认为跨区域市场扩张是企业将自身的产品、人员、技术等资源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一种行为,进入模式是一种制度性安排。进入海外国家或区域的目的是应对国内市场饱和、增强国际竞争和开发新市场等(Deresky,1994)

总体而言,企业进入国外市场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出口、独资、合资,许可经营、特许经营、管理合同或者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另一方面,Hill,Hwuang和Kim(1990)J为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具有不同的内在特性,包括控制(Control)、资源承诺(Resource Commitment)和传播风险(Dissemination Risk),基于不同进入模式的内在特性不同,每种模式都有各自利弊,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本身也体现了企业的发展和风险分担意愿。市场进入模式的内在特性是决定选择模式的重要因素(张一驰和欧怡,2001)。

三、制度环境与企业跨区域市场扩张战略关系研究

Chandler(1962)最早指出,企业需要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战略,因此必须重视分析评价环境。Meyer与Rowan(1977)提出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遵从制度环境的限制和规范。Meyer与Scott(1983)对组织环境中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进行了区分,指出制度环境是组织在环境中获得合法性和支持的基础条件。企业的发展方向要符合制度环境的期待(DiMaggio & Powell,1983)。Arregle,Hitt和Beamish(2013)对日本跨国公司在8个地区45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些企业国际化进入某一国家的程度既会受到国家也会受到地区制度环境的影响。企业嵌入在国家特定的制度安排中,任何行为都需要考虑制度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国际商务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前提。

就二者的具体影响而言,基于制度理论的视角,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基于企业对外部环境所造成的风险与企业所取得的收益之间的权衡,也是为了获得合法性的妥协。政府政策是最基础的外部制度环境。一些学者认为东道国政府对某一行业的政策性倾向会左右企业的跨地区投资进入模式,如限制型的政策会影响某一产业或某一类型企业的发展,阻碍或限制国外投资;对于需要扶持的行业,当地政府可能会制定返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外国或外地企业向这一领域新建投资――因而,企业需根据当地政府的政策选择适合的进入模式。制度环境差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不同。在制度环境越差、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地区,由于政府在土地审批、开发和税收等方面有较强的控制权,也更看重关系基础和人情交易,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等成本(交易成本的一种)就较高。同时,如果东道国和母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越大,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使跨国公司尽快实现海外经营的本土化;不过,基于企业文化的差异,随之的内部整合成本也会较高。

Johanson和Vahlne(1977)J为企业在市场进入时往往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原则,即国内经营―海外临近市场―全球性市场;在进入每一个外国市场时,也会从低投入模式到高投入模式进行过渡。Scott(1995)认为制度距离越大,合法性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跨国公司越难实现内部一致性。此时,跨国企业倾向于建立一个新的企业而不是去并购一个现有的企业。Kostova和Zaheer(1999)认为制度距离较大会阻碍战略规则和组织惯例从母公司向子公司转移;竞争优势也会很难被复制到一个并购的子公司中。Kiss等(2012)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程度因不同国家制度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差异。

王庆喜与宝贡敏(2005)的研究发现,制度转型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在成长战略上呈现短期导向、家族经营和管理以及非规范经营等特征。整体而言,制度环境中政府关系对于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在降低。李孔岳(2007)的研究也表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渐趋成熟,市场会逐渐替代政府发挥作用。覃忠(2010)研究发现,政府关系正在被家庭关系所取代。

四、结论

企业的战略需要考虑制度条件的限制和规范,环境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因此,有效的制度环境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对政策等制度条件的准确把握(曾萍等,2014);而有效的制度环境建设能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尤其是企业跨区域扩张的不确定性较强,如何在环境限制下选择适当的进入模式是每个企业需要慎重对待的战略问题。

中国的市场经济处在初步阶段,各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樊纲等,2011);尤其是目前处于转型经济背景下,制度环境地区差异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多(邓腾智,2013),政府承担了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以帮助区域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角色。目前关于研究中国企业跨区域经营行为的文献却比较少;也较少关注制度环境与企业进入模式的关系;考虑更多制度因素的影响,及建立制度环境与企业跨区域扩张的研究框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腾智.区域制度环境,核心能力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樊刚,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201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 高闯,关鑫.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边界[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138-148.

[4] 李孔岳.私营企业关系网络与企业成长[J].学术研究,2007,(12):57-62.

[5] 蓝海林,汪秀琼,吴小节,宋铁波.基于制度基础观的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相关研究命题的提出[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6):77-90.

[6] 吕源,徐二明.制度理论与企业战略研究[J].战略管理,2009,1(1):14-22.

[7] 吕源.以制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战略实证研究方法[J].战略管理,2009,1(1):66-84.

[8] 孙永波.服务企业国际化运营模式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83-88.

[9] 覃忠.民营企业的政府关系和家庭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4):48-56.

[10] 王庆喜,宝贡敏.制度转型与我国民营企业成长战略取向[J].财经问题研究,2005,(03): 57-60.

[11] 曾萍,张筱,邓腾智.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制度情境的引入与研究展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25-36.

[12] 张一驰,欧怡.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计入模式研究述评[J].经济科学,2001,(04):11-19.

[13] Arregle J L, Hitt M A, Beamish P W. Do regions matter? An integrated institutional and semi-globalization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N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8): 910-934.

[14] Canabal A, White G O. Entry mode research: past and future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8, 17(3): 267-284.

[15] Chandler A D. Strategy and structure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2.

[16] Coeurderoy R, Murray G. Regulatory Environments and the Location Decision: Evidence from the Early Foreign Market Entries of New-technology-based Firm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8, 39(4): 670-687.

[17] Deresky H.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and Culture [M].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1994.

[18] DiMaggio P, Powell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42(2):147-160.

[19] Erramilli M. Entry Mode Choice in Service Industries[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0, 7 (5) :50- 62.

[20] Hill C W, Hwang P, Kim W C. An Eclectic 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11(2):117-128.

[21] Johanson J, Vahlne J 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7, 8(1): 23-32.

[22] Kiss A N, Danis W M, Cavusgil S T.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ing Economies: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2, 27(2):266-290.

[23] Kogut B, Singh H.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8, 19 (3): 411-432

[24] Kostova T, Zaheer S.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under conditions of complexity: the cas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 64C81.

[25] Meyer J W, Rowe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83(2): 340-363.

[26] Meyer J W, Scott W R.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Ritual and Rationality [M]. Beverly Hills,CA: Sage, 1983.

[27] Meyer K E, Estrin S, Bhaumik S. and Peng M.W. Institutions, resources and entry strategies in emerging economi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0(1): 61-80[J].

[28] 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9] Peng M W. Toward an institution-based view of business strategy [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2, 19(2): 251-267.

[30] Root F R. 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M]. Lexington Books, D.C. Heathand Co., Lexington, MA, 1987.

[31] Scott W R.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M].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5.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5

一、块状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投资主体明确、产品趋同、地域相对集中、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企业群体,并由其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也有人把块状经济称为“企业群落”。从块状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块状经济的主体,了解掌握块状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金融机构如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基本情况

目前,诸暨市已形成亿元以上区域块状15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规模优势的产业主要有 :大唐袜业、店口五金、山下湖珍珠、枫桥衬衫、陶朱贡缎、直埠鞋业等等,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区域块状经济群体。全市共有集群型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5万家(户),遍及21个镇乡(街道)、近80%的行政村,从业人员42余万人,并带动了10万多人从事商贸、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据统计,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90%、工业生产总值的近5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60%、财政收入的62%来源于块状产业。

2.主要特点

块状经济在它的起步、发展过程中有着鲜明的特点:

(1)起源的自发性和民间投资的主体性。在诸暨块状经济的萌芽、起步、发展过程中,虽然地方政府从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依靠民间力量,通过自由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也就是说是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起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兼并、改制、中外合资等形式,块状经济发达集镇的企业已逐步被私营、股份合作等民营经济所取代。很多原来从事其他行业并有一定原始资本积累的个私业主,也自主调整生产结构,纷纷加入到区域块状经济行列中来,进一步发展壮大了区域块状经济。

(2)企业的关联性和产业的集聚性。因为块状经济是具有相同属性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聚集,因而企业之间有机关联、相互配套,同属一个价值链和技术传递链,形成一个稳定的金字塔状企业群落结构。当然,块状经济的关联性不仅仅表现在企业间的关联性,还表现在为生产企业而存在的服务、中介、政府、金融等的关联性,尤其是金融与企业的关联性较为明显,金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样也可以阻滞企业的发展,因此银企关联较为密切。

(3)块状产业与专门市场的互动性。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是诸暨块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在诸暨块状经济较为发达的集镇,相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如大唐轻纺袜业城,是全国最大的袜业市场;山下湖珍珠市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全国最大的珍珠、珍珠饰品专业市场”。专业市场一旦形成,为企业拓展销售市场奠定了基础,打开了企业产品销路。2005年,我市的袜业、五金、珍珠三大专业市场,分别实现成交额84.47亿元、52.00亿元、22.36亿元 ,有效带动了当地集群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块状经济的升级。

(4)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推动性。经过多年的投入积累、兼并联合、改制改组、中外合资等,一批企业逐步成为特色区域块状产业的领头羊。如店口镇的海亮集团、万安集团和盾安集团等企业,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辐射出了中小企业所必需的市场信息、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同类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企业群落快速崛起,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块状。此外,在块状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行业协会纷纷建立,如山下湖的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枫桥的衬衫协会等等。这些行业协会在协调集群企业之间关系、引导企业加强团结协作、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发展状况

(1)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2005年诸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产值达29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与1990年占比不到10%相比,整整提高了27个百分点。而在这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中,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主的块状经济占了大头。如果再加上其它公有制经济成分,全市15大块状经济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同时,快速发展的块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催生并推动了第三产发业的蓬勃兴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首先,从数量上看,诸暨的块状产业日趋增多,中小企业数量逐步增加。据诸暨经贸局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形成一定气候的块状经济共有15大块,其中有2个是省批特色工业园区。在这15个块状经济区域,共有各类企业84476家,从业人员47.85万人,注册资本金71.68亿元 ,与1990年相比,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分别增长8.3倍、6.9倍和43.5倍。今后随着戴“红帽子”的假集体企业逐步还其本来面目,以及国有企业的转制,可以预见全市的块状经济结构将有进一步的变化。其次,从企业规模看,块状经济将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诸暨市15个块状经济中,年销售超亿元的工业规模企业36家,有省级以上高新企业9家,而且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势头。从发展趋势看,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是大势所趋。其三,从产品档次看,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企业从原来的小打小闹、模仿照抄,发展到现在的自营生产、出口创汇,部分企业开始生产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向高新技术生产行业迈进。如山下湖的珍珠产业,由原来单纯的珍珠养殖走向珍珠的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

(3)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块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当地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需要从金融机构融资来组织生产经营,而且这个需求正在逐步增大。从调查得知,当前银行信贷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负债形式,银行信贷占中小企业总负债的90%以上。如到2006年8月底,诸暨店口、枫桥、山下湖、大唐四地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本地块状经济的信贷投入高达15.9亿元 ,以农村合作银行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已经成支持块状经济发展升级的主力军。但与快速发展的块状经济相比,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其它金融服务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的措施,这些措施虽主要针对房地产等过热行业,但客观上波及到众多行业,大多数企业遇到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所受影响更大。

二、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从企业自身来看

(1)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普遍不健全。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未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

(2)企业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财产。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偏小、资本金不足,资产负债率一般较高,可提供抵押的财产又不多,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准入条件,因而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

(3)中小企业法制观念、信用意识淡薄。一些企业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当经营出现困难时,不是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拖欠贷款利息、逃废银行贷款,严重破坏了银企合作关系。

上面这三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挫伤了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2.从银行方面来看

(1)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金融业务的性质决定了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比为大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要高得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当其足以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时,就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部分银行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贷人员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定位发生偏差,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热衷于做大客户,“垒大户、旁大款,轻小户、弃小户”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中小企业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2)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为了加强内部管理,防范信贷风险,银行积极进行信贷管理体制调整,这对防范信贷风险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信贷权限上收,弱化了基层网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权限;信贷约束机制过于僵化,基层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受到限制;信贷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对称,限制了信贷人员的放贷积极性;银行内部机构设置及授信授权办法条件限制过严,也不利于基层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

(3)金融产品开发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目前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尽管较多,但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较少。特别是作为支持中小企业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信贷品种较为单一,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此外,银行已出台的相关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如从去年开始,各家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小企业贷款的通知》精神,在建立完善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上作出了不少探索,但由于经验不足,相关制度和办法可能还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不断探索、完善。

(4)金融服务不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贷支持面较窄,贷款满足率较低。从对块状济经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仅为60%左右,众多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贷款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二是信贷投向偏重于流动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占比较低。从贷款用途来看,用于购买原材料或组织货源的占了近90%,用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仅占10%。目前,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用途限于短期流动性周转资金,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基层乡镇小企业的项目贷款原则上不予审批,特别是对于中小个体私营企业根本不开放基建和技改贷款。三是贷款期限结构和企业生产周期不匹配。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反映银行贷款期限过短,与企业实际的生产周期不相匹配,企业想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基本上没有可能。四是金融总体服务水平不高。从企业对金融机构服务反馈的情况看,认为手续简便、服务到位的只占极少数,绝大部分企业认为贷款审批时间过长的、手续繁琐、利率过高。

3.从外部环境来看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对小企业都非常重视,银监部门也先后出台了推进小企业贷款的一系列政策意见,但支持小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靠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工商、税务、银行、企业的共同努力。但从目前来看,这个共同配合、协同作战的氛围尚未最终形成。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社会辅助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不适应银企双方的需要。一是担保机构不健全,2003年时诸暨市共有担保机构5家,但目前已有1家担保机构因各种原因解散,现全市仅存4家担保机构还在勉强运作。二是评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昂贵。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多个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如果再加上正常的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私营企业难以承受。三是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与贷款金额不匹配。

三、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单靠银行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企业、银行、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作为企业自身:一是要树立全新的现代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特别是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这个问题,要有实质性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中介财务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三是要重视市场调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各种经营风险,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建立中小民营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以解决大银行与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建立民营中小银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目前的现状看,通过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相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政府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增强资金实力;要帮助信用社做好增资扩股工作,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综合实力,使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由于受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等因素的制约,仅靠农村信用社一家还难以担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任。笔者认为还应选择农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因为其主要业务仍在县域经济内)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3.监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监督,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

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金融监管职能,努力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要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围绕支持中小企业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切实转变信贷、资金管理机制,积极支持基层中小企业发展。其二,要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如允许商业银行以较大比例提取中小企业呆账准备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息实行优惠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等措施,激励和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改变由农村信用社一木独撑的局面。其三,要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信贷投向,促进、扩大基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量。特别是银监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督促其摆正市场定位,把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户作为扶持重点,纠正中小金融机构“抓大弃小”的不良倾向。

4.改进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营销

今天的小企业可能是明天的大企业,今天发展举步唯艰,明天可能一举辉煌。所以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向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增加贷款投放,是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的需要。金融机构在建立风险约束机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信贷激励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营销,积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当然在贷款营销过程中,银行对中小企业应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支持”的原则,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主动去寻找客户、挑选客户、培育客户,将那些产品有市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的优质中小企业作为信贷首选对象。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型订单农业、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要根据地区差别,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进一步完善贷款授权授信制度,适时适度下放贷款权限。要合理调整信用等级评比标准,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同时在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过程中,要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在申请贷款时,要推行限时服务。

5.改进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信贷支持只是金融支持的一个方面,金融部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传统存、贷业务的同时,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通过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等票据市场业务,缓解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时,可适当降低保证金的比例,并制定出较低的贴现利率,既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又注重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同时金融部位门既要给“票子”,更要出“点子”,在给企业注入资金的同时不忘给企业出谋划策,积极提供融资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6.建立健全贷款担保体系,解决企业贷担保难问题

鉴于目前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仍然较低的现状,适当降低资产抵押率,制定统一的和中小企业资产规模相适应的资产抵押标准,是解决中小企业抵押难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其它商业银行可借鉴农村信用社“联户联保贷款管理方法”,积极推行企业互保制度。同时要积极协调、引导、促进贷款担保机构的建立。金融机构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贷款担保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动用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多渠道筹资建立贷款担保基金等形式,解决企业的贷款繁、担保难问题,同时把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

7.加强政府支持职能,建立综合体系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的作用相当重要。作为地方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为金融信贷资金的投入创造必要条件。一是要优化行政服务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方式要彻底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简化办事程序,规范收费行为。二是优化市场环境。要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治理力度,及时查处各种有损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安全、公平的市场环境。三是要优化税费环境。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小企业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要站在长远利益和培植税源的角度去真心关爱中小企业;工商等相关部门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时不得收取国家规定费用以外的任何费用,水、电部门不得擅自提高产品价格,人为地给企业增加负担。四是要优化信用社环境。要在打击企业恶意逃废债行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信用企业的活动,推进社会信用建设。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本;地位;作用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淮安市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已步入新进程。在国有企业的改制进程中,国有股份全部退出,由企业经营者及企业员工持股,认购国有股份,国有企业将逐步转化为民有民营。企业改制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中将从企业产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等三方面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与人力资源相比较而言,是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人力资源,通常是指企业员工整体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等,培养手段是不断招募优秀员工并对现有员工进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而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具体来说,它仅包括企业中的两类人,一类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员,另一类是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经营者。在改制后的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在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每个企业的经营者都有一定的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常识,但只有那些眼光锐利,分析判断准确的经营者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这种高素质的经营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对企业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可能就靠一两个人的带领,人们通常贯之以“能人经济”(华西村的发展即是最好的例证)。假如在同一区域同一行业有相同规模的两个工厂,派两个能力差异很大的人分别担任厂长,其收益肯定不一样。那么对于多出来的那一部分收益,我们既不能归之于资本,也不能归之于劳动,而只能归之于企业家的个人才能,我们同样称之为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对企业产权制度构造的影响

在传统企业形式中,企业的产权是以企业成立时法定货币资产的出资为标志和起点的,即出资方依各自出资多少拥有企业产权,而经理、技术人员等只是资方的雇佣劳动者。劳动者按工作量取得相应的报酬,并没有企业的产权,也就没有对企业的收益权和处分权。在这种产权构造中,货币资本是主动方,而劳动力处于一种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但在人力资本出现并且作用日益凸显以后,企业中已不再是货币资本一统天下,人力资本开始拥有了部分产权。而且,二者的关系正发生了某种逆转,货币资本逐渐变为被动资本,而人力资本逐渐变为主动资本。企业的产权构造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相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人力资本拥有产权的进程要慢得多。技术入股刚刚开始尝试,而且有很多的限制条件;而企业家以其经营才能折价入股还没有起步。这也是传统观念的偏见所致,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向来重视具体劳动,轻视抽象劳动;重视体力劳动,轻视脑力劳动;重视生产性劳动,轻视经营性劳动。这些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相关政策的制定,阻碍了人力资本取得产权的进程。

人力资本价值得不到承认的后果是拥有人力资本的人缺乏动力为企业工作,企业凝聚力下降,甚至造成人力资本流失。国有企业受传统观念影响最深,因此人力资本流失问题也最为严重。流失的人员绝大多数是管理、技术骨干,具相关统计,有的国有企业流失人员多达60%,而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和技工7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事例:某个国有企业搞一个大型研发项目,就在项目即将成功之际,该项目的负责人带着成型的项目到其它企业入股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带着管理经验、营销网络倒向其他企业或是另起炉灶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不但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这类企业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因此,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处理好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要改变以往那些只有实物资产才能拥有产权的条规限制,允许某一方面的专家、精英尤其是企业家和高级技术人员以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折作股份,拥有一部分的产权。因此,只有真正重视人才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才能得到迅速的成长和不断的发展壮大。如天津的光华教育集团,作为一个创立于1990年的民办学校,其创业初期便从全国各地招聘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但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同时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还给予企业的原始股份。经过的十几年的努力,如今的光华教育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几十所分校,其资产也由原来的几十万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亿元。从光华的成长不难看出:企业的发展需要对人才的重视,更需要给予他们对企业的收益权和处分权,这样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人力资本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

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特有的运行机智,其特点是权力的分力与制衡、决策的科学与民主,它是与企业的产权结构紧密相连的。既然人力资本的形成对企业产权结构产生了冲击,这一影响就必然延及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的基本要务是解决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关系问题,按照简单的理解,就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总经理负责企业的经营运作,董事长对总经理进行监督并决定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人力资本形成以后,这一点逐渐发生了变化。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不再强调董事长与总经理职能的截然分离。西方国家出现了CEO(首席执行官),CEO除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直接负责外,还具有提名内部董事的资格,因此一般认为CEO拥有50%~60%的董事长权力。CEO受企业战略决策委员会的领导,而这一委员会的成员不一定是财产所有者,非财产人士占据了相当的席位。这说明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已开始重视人力资本,而不再强调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坎坷后,从逐步理解CEO到重视CEO。在2003年的《服务导报》上曾报道了中国最昂贵的CEO课程揭密:20天,学费2.8万美元,对参加者还有一个要求——企业资产不低于10亿美元,面对这样的苛刻条件,报名者也有很多,同时招募的学员必须是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企业家。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本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人力资本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企业文化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而言,人力资本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营才能的专业化,以及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得管理者往往领导着比自己更专业的下属,管理的是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人员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传统的命令与控制手段已经落伍,必须充分尊重雇员的个人价值,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也不再主要依靠指派和命令,而更多的依赖于成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由于人力资本的生产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必须致力于培养“团队精神”,使每个成员找到自己的归宿感、使命感,相互理解,相互协作。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重归属感、使命感。

(二)强调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很大

新的企业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上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的幅度可能很大。正是能力的差异,因此老总就是老总,清洁工就是清洁工,他们的岗位差别已由其能力差别而决定。摩托罗拉公司的雇员每个季度都要交一个总结,其中第一条就是:你觉得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是否相符?这与我们传统的观念恰好相反,我们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能力差异,每个人的贡献大小仅是由分工决定的。因此,把个人视为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出力。与之相应的,是岗位与能力的不相匹配,经营能力较差的人可能成了厂长、经理,而真正的企业家可能只有很低的职位,这样的安排是缺乏效率的,也导致了高级人才的大量流失。这种状况不扭转,企业的效益就很难提高,也直接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为什么现在好多民营企业中有60%~70%的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全部来自国有企业,这便足以说明一切。

(三)强调人们收益方式的不同

由于员工间的能力差异很大,由此导致了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贡献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其收益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于一般雇员来说,仅根据其劳动量和契约获得劳动收益,而人力资本不仅要的劳动收益,而且还要获得相应的产权收益,产权收益的大小以其自身价值折价入股来计算。这也是我们国有企业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国有企业中奉行严格的“按劳分配”原则,对于技术人员的特殊技术才能和企业家的经营才能始终视而不见,只承认他们的劳动收益,而不承认他们的产权收益,后果是企业的经营者往往想方设法扩大“在职消费”,铺张浪费、吃回扣、出卖企业技术等现象十分普遍,从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我们知道,这些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远比承认人力资本价值而分配给他们的产权收益的部分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