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行业的优劣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行业的优劣势范文1
【关键词】 中小服装企业; 内部控制;设计
服装行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调查,我国有服装生产企业 4.5 万家左右,从业人员400万人,年服装生产能力 150 亿件。其中,中小服装企业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中小服装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积累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入WTO给中小服装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各类经济制度和法规正逐步完善,缺乏长期的发展战略,自身发展潜力比较薄弱,因此,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这其中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小服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本文以一家服装公司为例,仅就内部控制设计的采购与付款循环进行分析与设计,选择这个循环主要是由于在内部控制循环中它是最富有代表性的循环之一,涉及的范围广泛,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公司采购与付款循环流程为:(1)请购――(2)采购――(3)检验――(4)仓储――(5)复核与记录――(6)付款,文章将按这个步骤逐一分析。
一、请购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与对策
(一)公司内部控制设计
该环节涉及的部门主要是仓储部,涉及的原始凭证为请购单,其控制目标是保证采购业务在授权下进行。首先,根据标准确定是否提出申请。在请购这一环节,仓储部对于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一个标准量(表1),当材料的存储低于标准量时方可进行申请。其次,提出请购申请。请购单(表2)由日常负责仓储管理的管理员填写,由仓储部部长审核签字。
(二)设计优劣势分析
首先,该公司采用了授权批准控制方法。材料申请购买标准、请购单都经过被授权人的签字和审核。其次,采用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方法。记录、审核由不同授权的人员担任,避免了由于人员舞弊造成的失误。再次,一般预算控制较好。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材料申请购买标准当中,其中数量一栏表示在近期内需要购进,一般多指订单已下,需要该种材料,但是不会马上投产即不需要近期内交货的定单所需材料的最低标准线,这样使公司既不会因为存货多而浪费大量的占地面积和租金,也不会影响生产和销售。同时,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仓储部会把所有库存登记入存货明细簿。
但该公司在设计上有效性原则考虑不够全面。关于材料申请购买标准中该公司只是单独设立一个标准线,根据订单购进原材料,可以减少因存货发生的费用,但是应以谨慎性原则为前提,不应将全部材料都采用这种方式,以免由于该种材料的市场缺货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销售。其次,对于特殊授权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和其他超常购买没有在公司内部控制中设定。超常购买指的是要经过特别授权的资本性支出和租赁合同等。
(三)设计对策
针对预算控制方面,应该设为两个标准线,分别为数量1和数量2,数量1为根据订单需要而采购的最低标准,数量2为根据企业的历史情况而做好备用的材料数的标准,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这一标准(表3)。调整该标准时,要由仓储部门的全体职员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制定出新的标准表,由仓储部部长交由总经理审批。备注中应根据该种材料以往的使用情况(产品质量,是否还到这一家进货等内容)填写相关内容。
针对特殊授权方面,应由经理负责大额支出与固定资产采购这一方面的授权。当存在这一方面的申请时,要由请购的部门向经理申请,经过经理的批准后才能进行购买。
二、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与对策
(一)公司内部控制设计
该环节涉及的部门主要是采购部,主要原始凭证是订购单,其控制目标是保证采购合理合法。采购部的任务是审核请购单、下订购单、采购。该公司首先根据采购部门所持有的材料申请购买标准进行核对,如果符合标准就审批合格,下达订购单(表4)。其次,采购部门根据购货发票的实际内容记录每次采购材料的各项指标,包括规格、厂商名称和地址等详细内容,登记如采购资料表(表5)。
(二)设计优劣势分析
首先,公司采用了授权批准控制方法。材料申请购买标准、请购单都经过被授权人的签字和审核,审核由采购部长进行。其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设计良好。记录、审核由不同授权的人员担任。订购单一式四份分别送给以下部门:仓储部、采购部、检验部、财务部。如此,采购部可以根据订购单进行采购,检验部和财务部则可以做好检验和付款的准备,提高工作效率且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防止因控制不当造成的失误。
但在风险防范控制设计上还有欠缺,表现在采购资料表中项目不够丰富。采购部门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因此采购资料表中应尽量丰富,把可能影响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的因素增加进来。其次,缺少对采购部的监控,可能发生舞弊行为的风险增大,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最佳货源的选择。
(三)设计对策
首先,丰富采购资料(表6)。在采购资料方面还应该加入以下几个要素: 1.重量,因为大多数的材料都和重量有关,因此应该对每种材料的重量进行登记。2.采购日期,这样方便日后对下一级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进行调查和确定供应商的级别。3.具体的联系方式,如电话、传真等,以便联络。4.品牌名称,可以更好地区分材料的品质来确定最佳供货商。其次,针对风险防范问题,应该设立一个监控部门,主要负责:1.确定最佳货源,将不同货源的相同种类商品进行性能、品质、价格的比较。2.对于大额的购货合同,要考虑到不同供货方的付款条件、可否享受折扣、交货时间以及供货方的信誉等有关资料。3.对于一些大额的,像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的购建以及在建工程的投产,监控部门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公开竞价方式确定供应商。4.采购人员要定期轮换,避免不必要的舞弊发生。5.监控部门由检验部负责。因为检验部对购买的原材料产品等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可以择优选择货源、产品。
三、验收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与对策
(一)公司内部控制设计
这一环节涉及的部门主要是检验部。其工作主要是事前监控和事后检验,涉及的主要原始凭证是验收单。该环节的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材料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符合要求。首先,检验部把货物同订购单核对,以查是否有疏漏。然后根据实际收到的材料数量、质量填写验收单(表7)。其次,检验时如果发现短缺或质量缺陷,要查清原因,填写在备注中。最后,将付款凭证即购货发票交给财务部。检验部检验完毕后需要把货物交还给仓储部,然后将验收单送至仓储部、检验部、财务部。
(二)设计优劣势分析
该环节的设计遵循了预防为主、查处为辅的设计原则。备注内容详尽,防止舞弊的发生,保证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设立了完善的内部报告控制。各项单据设计完善,有利于事后的追查。但预算控制设计不足。检验部对每批货物的检验中应涉及多少人,如何检验没有具体的规定。其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设计不够完善。抽取样本的检验人员和化验的人员没有区分,存在潜在的舞弊风险。
(三)设计对策
针对预算控制方面,检验部每次根据货物的多少而派出相应的检验员,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检验的材料,如染料等则抽取样本进行测试,要等到测试结果出来才可投产。其次,应该将抽取样本的检验人员和化验人员区分开来,降低潜在的贿赂风险,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最后,如果是新的供应商,应该调查该公司的信誉状况,同时记录在案。
四、仓储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与对策
(一)公司内部控制设计
这一环节涉及的部门主要是仓储部,涉及的原始凭证主要是入库单,其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材料安全。仓储部把货物收回清点后签收并按照货物的属性区分仓储房间,如液体仓储房、布匹仓储房等,确保存货的安全完整。同时登记入存货明细簿(表8)并开具入库单(表9)。入库单由负责管理该种材料的管理员签收并开具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份,自留一份,其它两份交由运输负责人和检验负责人。存货明细簿的登记要由同一人填写。
(二)设计优劣势分析
该环节严格遵循了财产保全控制原则,设计了存货/固定资产明细簿和入库单,以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但在存货/固定资产明细簿中,没有遵循会计系统控制原则。没有将存货按类别分开,不利于会计核算、对账。在请购环节已将仓储部介绍完毕,在此不赘述。
(三)设计对策
存货明细簿应区分低值易耗品、辅助生产材料、库存商品等各类存货,以便对企业的资产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复核与记录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与对策
(一)公司内部控制设计
这一环节涉及的部门主要是财务部,该环节的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证证相符,及时入账。首先,将已由采购部交上来的订购单和验收部交来的购货发票、验收单进行核对。其次,记录购货业务,成本会计将验收单、供货单位的发票及订购单核对后登账。
(二)设计优劣势分析
风险防范控制设计良好,将订购单、购货发票、验收单核对后付款,保证复核与记录的准确与完整,防止由于疏忽引起的潜在风险。但是没有注重选择关键控制点。关键点的正确选择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控制效果,验证购货发票金额的正确性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其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不够完善。在财务部中的付款与登记的人员虽然有所安排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分工,若付款与登记人员为同一人,存在舞弊行为的风险加大。
(三)设计对策
首先,正确选择关键控制点。除了正常的核对相关信息之外,还应该对具体的金额等关键要素进行重点审核。其次,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以免不必要的舞弊发生。应该将财务部内部划分为货币资金部与成本费用部,由于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容易引发如贿赂这一类的风险,因此人员需要定期轮换或监管。
六、付款环节的内部控制分析与对策
(一)公司内部控制设计
这一环节涉及的部门主要是财务部,该环节的内部控制目标是保证货款金额正确。公司出纳要核对验收单、供货单位的发票及订购单的金额、数目以及付款单位的名称(名头)书写是否正确。符合条件的,出纳付款。在付款时,一般用银行转账,除此之外就是支票和现金付款。
(二)设计优劣势分析
首先,非常注重选择关键控制点,对于现金的管理周密且严格。其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记账、付款、审核都由不同的人来处理,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设计不足而发生的舞弊。但对现金汇款这一结算方式没有进行规定。现金汇款一般由出纳人员进行,虽然此类业务较少,但是由于现金管理是公司重要的方面,因此应该对汇款的授权方进行规定。
(三)设计对策
在财务部长授权后,现金汇款由出纳人员办理,关于人员的安排等具体情况视汇款金额由财务部长确定,以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 和丽芬.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5).
[2] 李强.刍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5).
会计行业的优劣势范文2
关键词:流量支持;会计准则;电商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全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商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越来越多,电商企业之间提供“流量支持”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流量支持”是指基于电子商务运营企业与电商平台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关系,平台企业以其业务上人流量众多的优势为运营企业提供交易通道,为其创造增加收人的机会。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对电商企业之间“流量支持”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明确的规定。电商企业之间“流量支持”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此项业务会计处理的选择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进一步影响投资者对于该股票的未来预期,由于价值的巨大,不同的处理原则也会影响企业纳税。“流量支持”为未来电商企业发展一项战略性合作交易,其业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否应该进行会计处理,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选择何种会计处理的模式?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外会计准则下电商企业对于“流量支持”业务的不同处理方式的优劣势,并提出了最佳的“流量支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
一、文献综述
郭桂杭、方卓琪(2015)在适用范围、定义和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方面比较了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不同的会计处理,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而揭示了它们对中国会计实践的启示。王建军、张召浦(2006)从基本的电子商务模型入手,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中可能遇到的特殊会计问题,涉及企业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各个方面,同时讨论了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问题。高靓君、占永红、张瑶(2016)从电商企业管理层的角度,充分考虑了合作方的违约、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等情况,采用博弈分析法研究了利益驱使下电商企业管理层对于“流量支持”会计处理的倾向问题。高靓君(2015)以腾讯为京东提供“流量支持”这一事件为例,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企业关于“流量支持”会计处理的异同,并探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电商运营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投资者的决策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最适合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会计处理方式。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前人学者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电商环境中的特殊会计问题的分析、“流量支持”业务会计处理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笔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但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个案研究过于片面,缺乏普遍性分析,以及理论层面的分析;只关注了美国准则对于“流量支持”业务的分析,未考虑国际准则的处理方式,不够完善,最终处理方式的选择并不是最佳的方式。因此本文基于中外会计准则,对于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将“流量支持”会计处理的研究从个案上升到整体性研究,并提出最佳的“流量支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
二、中国会计准则下“流量支持”业务的处理分析
电商企业的“流量支持”通常体现在企业之间签订的战略协议,通常伴随着股权交易。一些电商企业会以平台企业提供“交易人口”等方式作为附属条件,为对方提供“流量支持”。如腾讯与京东的战略联盟,腾讯在微信和手机QQ上为京东提供一级入口。由于我国电商发展起步较晚,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未对电商企业之间“流量支持”业务规定明确的处理方式,本文主要探讨“流量支持”受益企业的借方会计科目的确认以及未来受益期间的会计处理。经过整理与研究发现,我国电商企业对此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分为三种:一是在合并当期资本化处理,在合并后期费用化进行摊销;二是在合并当期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三是忽略此项业务,不做会计处理,具体如表1所示:
(一)资本化处理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对于长期待摊费用定义为“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其核算内容有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开办费和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电商企业之间“流量支持”一般在股权交易过程中附带这一项协议,此项交易款项一次性支付完毕,但“流量支持”是在未来的各个期间内为电商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其费用应该是在各个期间支付。符合“企业已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长期待摊费用确认的两个条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首先,电商企业获得“流量支持”,扩充了客户来源的渠道,商业价值巨大,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入流,符合资产的定义,单纯将其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过于片面。其次,“流量支持”这项权利的使用年限往往是不确定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其摊销期限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争议。此外,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式单一,在受益期间采用直线平均法进行摊销。然而,“流量支持”在受益期间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是不均衡的,这会造成收入与费用的数额不配比。最后,由于“流量支持”具有巨额价值,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在未来的摊销期内巨额的摊销额会造成企业经营不善的假象。因此,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是不合理的。
(二)费用化处理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对于销售费用定义为“企业为实施营销管理而发生的市场营销研究、渠道建设、销售促进等方面而开支”。电商企业“流量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企业销售渠道建设层面。在合并当期根据“流量支持”的价值一次性计入销售费用,未来期间不进行摊销与分配。费用化的处理方式虽然简化了会计处理的过程,但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流量支持”战略协议不仅仅是提升短期的销售收入,更出于长期战略考虑,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未来期间为电商企业带来收益,当期一次性计入销售费用,不符合会计原则中的权责发生制,费用与相关收入不在相同会计期间确认,违反了会计中的配比原则。其次,“流量支持”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属于资产,如果在合并当期费用化,会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减少,利润表中期间费用虚增,当期净利润大幅度减少,造成当期经营不善的假象。此外,将“流量支持”费用化会使得受益期间的利润虚增。因此,合并当期费用化是不合理的。
(三)不做会计处理分析在合并当期对于“流量支持”不做任何会计处理,在附注中进行披露。这是三类处理方式中最简单的一种,不管是在合并期间还是受益期间都不会影响企业的账面利润,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反映“流量支持”的巨大商业价值。在当今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点击量”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忽略其价值显然是不可取的,此外,不做会计处理,在企业受益期间增加了企业纳税负担。因此,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合理的。
三、国外会计准则下“流量支持”业务的处理分析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的会计准则越来越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现今国外会计准则主要分为两类,即美国会计准则(SFAS)与国际会计准则(IAS)。因此,关于国外会计准则下电商企业“流量支持”业务会计处理的研究可分为美国会计准则下与国际会计准则两个方面,具体会计处理如表2所示:
(一)美国会计准则下“流量支持”业务的处理分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通过了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即:SFAS-142)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没有实物形态且非货币性的、使企业拥有法定权利或竞争优势的、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根据FASB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电商企业的“流量支持”属于没有实物形态且非货币性的经济资源,并能使获得“流量支持”的电商企业拥有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未来的收益,可以将电商企业的“流量支持”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将“流量支持”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在受益的各个期间进行摊销,能在企业的报表中反映其价值。但是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获得“流量支持”的电商企业不能有效地拥有或控制“流量支持”,并且该项权利是预先支付的费用,并不能将其计入无形资产。如果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处理,会使得企业无形资产项目的虚增,造成该电商企业扩大规模的假象。
(二)国际会计准则下“流量支持”业务的处理分析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于1998年10月1日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IAS38)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我国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与前文分析一致,在国际准则下,电商企业“流量持有”并不能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而应该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并且在企业受益期间进行合理的摊销。然而,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仍存在不恰当性,具体原因在前文中国会计准则下“流量支持”业务处理方法中资本化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不进行赘述。
四、结论
经过整理与分析,对于“流量支持”业务处理不管是按照当前我国电商企业处理方式,还是国外准则下的处理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劣势,具体对比如表3所示:结合我国新准则对于销售费用的处理,本文认为电商企业“流量支持”属于预先支付的销售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中区分了销售费用的当期和长期效应。电商企业获得“流量支持”属于企业长期战略层面,归类于销售费用的长期效应,应首先估计此项业务能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和受益期限,在确认当期作为递延资产,根据各受益期间实际的收益水平进行合理的摊销,受益多的期间按多摊销的原则进行,计入销售费用。现行的国内外会计准则并不能涵盖电子商务企业的“流量支持”业务的处理,对于此类特殊的业务并没有规范的处理,电商企业管理层的倾向性选择会对企业利润与报表的披露造成巨大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需要针对电商企业的特殊业务出台明确的准则,以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
参考文献:
[1]魏臣斌:《2016.基于新旧会计准则的待摊费用会计处理对比》,《会计研究》2016年第10期。
[2]高靓君:《电商企业“流量支持”会计处理及其影响———结合美国准则规定的对比分析》,《财会月刊》2015年第34期。
[3]高靓君、占永红、张瑶:《基于电商管理层视角的"流量支持"会计处理倾向》,《改革探索》2016年第13期。
[4]柳英慧:《淘宝网交易会计核算探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4期。
[5]郭桂杭、方卓琪:《中外会计准则的无形资产处理差异与实践启示》,《财会月刊》2015年第11期。
[6]陈溪:《新旧会计准则在销售费用处理上的比较》,《消费导刊管理视野》2008年第5期。
[7]吕红:《我国中小外贸电商企业融资新模式探析》,《对外经贸》2016年第7期。
[8]李楠:《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年第21期。
[9]曾翠萍、胡忠虎:《我国电商企业应对销售旺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22期。
[10]赵一伟:《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趋同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6期。
会计行业的优劣势范文3
【关键词】 决策有用性;网络会计;网络财务报告;SWOT分析法;XBRL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迈进数字化时代,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会计环境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会计信息使用群体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通常称为决策有用性。因此,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是当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传统财务报告在应对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以及资金的高速流动性方面都存在缺陷,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财务报告模式来弥补传统的不足。在信息用户需求和网络经济环境的推动下,计算机、Internet、信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企业会计产生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在这一新趋势下,人们获取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式开始转为网络财务报告,对于网络财务报告有助于增强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本文将对网络财务报告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最终得出,网络财务报告带来的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及其网络会计的兴起,使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行成为必然和可能。
一、网络财务报告兴起的背景
信息使用者获取企业相关的财务会计新信息主要是通过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在网络会计出现以前,企业几乎都是以纸质的财务报告向信息使用者传递相关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日趋成熟,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电子货币和支付工具诞生……这些使得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上。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在新环境下已显不足,缺陷越来越明显,不论是信息提供者还是使用者都希望报告模式得到改进和完善,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网络会计应运而生。从本质上讲,网络会计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关键问题。网络会计的产生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为财务报告的呈报方式和模式的改进提供了契机。
网络财务报告是伴随着网络会计的诞生而出现的,是时展的必然产物。Eliott(1992,1994)和Wallman(1995,1997)最早研究了网络等新技术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Eliott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商业交易运作的方式,这种变化也要求外部报告也有所变革。在网络环境下,通过INTERNET与数据库和报告分析技术的结合和相互的支持,公开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和各项经营情况,信息更为丰富和及时,满足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和要求。从此,传播和获取财务报告的媒介从纸质开始走向互联网,财务报告制度也从传统的定期到现在的及时。这种更加个性化、针对性、时效性和智能性的网络财务报告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和会计界关注的热点。
二、对网络财务报告的SWOT分析
从国内外各类文献、书刊及网络可以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众多的学者对网络财务报告的优越性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等方面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把目光集中在了网络财务报告相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优越性和它所面临的机遇方面。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双面性,外部环境在提供给网络财务报告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并存着一些潜在的威胁和挑战。因此,网络财务报告将在优劣势伴生、机遇和威胁共存的环境下存在和发展。
下面,笔者将用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对网络财务报告进行探讨。将网络财务报告自身具有的特点和会计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用来确定网络财务报告自身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明确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财务报告自身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网络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时效性:这是指网络财务报告披露信息更为及时、实时,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时效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资本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这使得企业财务信息使用群体更加重视所获得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而传统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和静态性的纸质报告,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
相比之下,网络财务报告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一方面,从会计信息提供者角度看, 网络财务报告具有实时跟踪功能,用网络技术能实时采集、加工会计信息,实现了业务和财务处理的一体化,缩短了会计财务信息的生成、传输、获取的时间,从而在财务报告的最终编制和时间上优于传统报告;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看,网络财务报告具有实时跨越时空传输的功能。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进入企业网站点击相关的网点,获取财务报告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及时作出预测和决策。
2.网络财务报告的动态性和低成本性:这是指网络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方式和模式动态化,报告的呈报更加方便灵活,而且也降低了报告的编制成本和呈报成本。
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财务报告呈报模式的动态性和呈报方式的动态性。网络财务报告改变了传统财务报告呈报的模式和方式,从定期模式到及时模式,从纸质呈报到电子网络呈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走上了无纸化阶段,超越传统方式,企业将会计报告相关数据信息存储在企业的数据库和相关网站上,通过互联网财务报告无需印制成册和刊登公布。这是从传统的静态化模式向动态化模式的转变。动态化传递信息模式更加方便快捷,使用也更灵活,这都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从而降低了成本。网络财务报告使得“成本效益原则”得到了最优体现。
3.网络财务报告的针对性和互动性:INTERNET 实现了人机对话交流,提供了多种互动交流模式。互动性是网络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可以更为直接地交流,充分了解到供需信息。双方的互动性增强了信息的针对性。信息提供者一方不再传统地编制和提供统一固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在传统报告模式的通用性基础上更加具有针对性。网络财务报告使企业更好地满足了日益个性化,为特殊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提供了技术保证。信息使用者一方则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和要求、决策模型等来重新组合企业提供在网络上的数据,然后对其筛选加工处理,这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使用者被动地接受统一格式的局面。网络财务报告的这个特点提升了信息使用者的反馈价值。
4.网络财务报告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这是指网络会计在线数据库包括了企业的所有财务及其非财务信息,突破了传统财务报告的种种约束。传统财务报告无法反映非数字化的信息,无法反映报告的生成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会计下,企业实时输入与经济业务相关的所有数据源,存入企业专用数据库,生成与信息使用者相关的财务信息。同时,也揭示了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预测信息,管理信息,资金筹备信息等。这都弥补了传统财务报告的不足和空缺,有效地扩大了会计报表和辅助信息含量,提供更加丰富完整,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使用者。
5.网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最主要特征,也是财务会计的优势(葛家澍,2003)。
葛家澍和杜兴强在《当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一书中写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单个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一系列会计数据经过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后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单一、仿佛十分精确的项目的可靠性。
传统上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时,人工参与的更多,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估计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看,传统会计信息生成中涉及到的处理程序和编制方法受到技术和专业水平限制,其推导出的财务报告数据真实性、精确性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使得最终获得的信息可靠性受到影响,进而降低了决策有用性。随着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升级以及相关系统分析性工具或财务软件的开发更新,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过程更多地由计算机、网络、软件分析工具来完成,这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操纵。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程序,使得最终的会计信息更为准确、真实、可验,增强了可靠性。
6.网络财务报告的开放性和公允性:以往传统财务报告仅局限于把企业财务信息通过财务报告方式提供给当前的利益相关群体如企业的股东,投资者,债权人,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对企业有投资意向和合作意向的潜在利益群体的信息需求,这不利于企业业务的拓展和资本的壮大。相比之下,在网络财务报告形式下,自愿披露的企业将财务信息的公开在可供众多人群获取、使用的互联网上。广阔的信息披露平台――企业网站,让更多人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使企业在完成应有的披露任务之时,也附带地起到了宣传作用,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增强了竞争优势,将会赢得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供应商的支持。
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开性赋予了更强的公允性,报告的公开让其使用群体更为广泛,不仅有来自于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的关注,而且有来自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和其他行业(如同类行业企业、政府、银行、供应商、证券、审计、外汇、财税等部门)的关注。在关注的同时也起到了一种监督的作用。信息关注人数的增加,使监督企业财务报告人数增加,则企业提供不可靠性信息就更可能受到指责、批评和攻击。绝对没有一个企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灭亡。在网络财务报告形式下,企业会更加诚实地反映企业信息,通常会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来反映经济事项,这充分体现出网络财务报告比传统财务报告更具有公允性。
(二)网络财务报告自身的劣势分析(weakness)
虽然网络财务报告的出现更多地呈现了它众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它也具有两面性,其劣势与优势是共同存在的。我们有必要对其自身的劣势进行分析了解,绝不能忽略。笔者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网络财务报告使企业在竞争者面前更多地暴露了自己。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t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张运来,2007)。网络财务报告体系下,会计信息的公开性使企业的透明度得到提高。从企业立场上考虑,这种透明度的提高也使得企业受到了更多同业竞争者的“跟踪监视”,面临了更多的竞争压力和风险。
在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盛行的当今市场上,各类企业的竞争是来自多方面的,有来自生产技术、资源获取、资本积累、知识水平、员工素质、管理结构更改方面的,也有来自对同行业竞争企业的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的竞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及时、准确、全面地获悉竞争者的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被看作是企业核心的财务会计信息更是竞争者之间最想获取的信息。而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平台――互联网,具有公开性、广泛性、便捷性和快速性等特征,这让竞争对手获得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等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企业的竞争对手,通过网络财务报告获得了诸如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之类的数量化信息和非数量化信息(管理会计信息、预测信息、前瞻性信息和盈利构成信息等),可以分析、判断企业的当期状况,可以预测出企业在未来将采取的行动,以此制定相应竞争策略,减少不确定性。这对企业本身来讲,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开性、透明性对自身也是一种风险。所以,企业从自身利益和立场考虑,应该对网络财务报告公开性和透明性的两面性进行权衡。
2.网络财务报告使企业在信息使用者面前容易粉饰和伪装。在先前罗列的网络财务报告优势中有提到: 网络会计出现后,会计核算工作走上了无纸化的道路。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多交给计算机系统和分析软件,最终信息使用者也是根据自己的要求来筛选及控制信息的获取。总体上讲,这使得会计信息更为真实、精确、可靠。但如果企业对所披露的原始数据源加以修改,对其数据库中数据的实时输入和储存环节做手脚,或是更改信息系统的处理程序,以此出具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网络财务报告,则这样的“粉饰手段”在网络财务报告中是很难被使用者发现的。因为企业的交易业务从发生时就开始录入到数据库中,接下来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最终生成报表都是由网络一手操办的,这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企业在其数据库中实时录入和保存,还有信息处理系统的科学性、标准性、严密性。而企业内部人员篡改伪造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是及其容易且隐蔽的,并且鉴于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本质上也是人为设计开发的,对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更改是很容易的。不像传统财务报告,更改、伪造、涂改的迹象很明显,并且更容易受到原始凭证单据这些实物证据的验证核查。
对于外部审计工作而言:会计网络化后,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传统审计线索变化了,而且计算过程也不直观了。财务处理过程在计算机内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过去证账、账账核对的办法现在不方便使用了,这无疑给审计工作者带来了困难。
(三)网络财务报告所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
在信息用户需求和网络经济推动下,计算机、互联网及其各类分析工具和财务软件都被广泛应用于会计领域。会计环境的改变给网络财务报告的诞生和实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它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1.计算机、Internet、Extranet(企业外联网)和Intranet(企业内联网)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支持,使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企业信息网络采集数据,实现了财务与业务协同,而且会计数据处理呈现集成化趋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生成财务报告并在企业网络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编制和披露财务报告的效率。同时,各类财务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快速和实时升级更新,符合当今各类企业的不同业务需要和信息用户要求,更好地减少了企业随时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各部门可充分利用网络服务器和财务软件实现资源的共享,优化使用效率,实现会计业务的分布式处理,为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XBRL技术的成功开发和普及。企业财务报告是商业社会受数字时代影响的最后领域之一。传统收集、整理和编制企业所需的信息既耗费时间,缺乏及时性,又收集不全面且容易出错,成本费用高昂。最主要的问题是,各企业系统使用的报告语言也有差异,也造成了语言转换的额外负担。为此,一种新的语言工具――XBRL被开发出来。XBRL是可扩展性商业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的缩写,它是一种可免费获取的用于财务报告的商业语言,为财务机构准备、公布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可靠地抽取公司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提供标准化方法,用以整合不同来源企业数据的方法,使得数据可以在不同系统之间以及公司内外使用。采用XBRL可以让原先分析软件需要几小时才能整理完整的报告在几秒内便可完成,它让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和管理所披露的数据,而且信息用户只要付出更少的额外成本就能收集到更多的信息。XBRL的开发和普及是存取网络财务报告的一大创新,为网络财务报告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虚拟性信息经济的出现、电子商务交易的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支付工具和方式的改变都要求会计领域适应这些变化,这为网络财务报告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四)网络财务报告所面临的威胁(threat)
网络经济的到来、会计环境的改变、信息技术的提高在给网络财务报告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潜在的威胁将与其共存,并向它提出了挑战。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信息用户要想更好地利用网络财务报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以作出有用决策,在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其优势之时,必须意识到所潜在的威胁并加以防范,这对于风险的降低更为必要和重要。
1.来自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各类财务分析软件科学性的威胁。网络会计下,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网络财务报告的生成披露流程都是建立在企业内外网络系统和财务软件平台上的。基础平台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报告的质量。从现实状况看,外部风险主要包括黑客的袭击、高破坏性的病毒到处施虐、不安全媒体的拦截、潜在不道德事件、客户欺诈风险等。加之企业使用的各类财务软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漏洞不可避免,缺乏严密性,这些都给网络财务报告构成了威胁,带来了高风险性,可能会严重影响甚至破坏最终网络财务报告中的数据。特别是对于那些交易业务网络化、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的金融行业(银行,证券,股票,外汇……)而言,其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2.网络财务报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现有的会计准则和法律规范对网络财务报告这一块还相对缺乏。网络会计还是一个新事物,会计准则和规范中还没对其出台具体的相关标准。因此,在实务中,各企业在具体的会计程序、方法操作不一,可能会出具不同模式的网络财务报告,不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间信息的比较分析,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同时,与之相关的如《电子商务法》、《网络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也都不完善,宏观上缺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控制以及对网络经济业务的监督,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对网络会计的发展和网络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造成了威胁,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利益受损,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三、对网络财务报告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迎合网络经济中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各种需求,体现网络会计的作用,确保网络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增强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对于其自身劣势和面临的威胁应综合治理。
(一)加强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网络会计的出现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掌握专业财务知识,还要熟悉电算化知识和网络知识及其对各类软件的操作运用。企业应该对他们定期进行网络操作和网络安全业务培训,以使会计人员能适应虚拟办公条件下的特定会计方法、程序及控制和评价措施。
(二)加强对网络设备、软件系统的开发使用和安全管理
在开发使用上,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根据企业自身具备的条件开发个性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以使最终的网络财务报告更具参考价值。 在安全管理上,应该多从技术上和制度上考虑到其安全措施,防范网络风险。充分利用系统的安全功能和安全机制,加强存取控制,防止非法访问。同时,要加强内联网与互联网连接的管理,防止病毒从外部网络侵入内联网,要经常进行检查,定期对重要文件和数据进行备份。使用先进的防杀毒软件,及时进行软件升级。
(三)建立健全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都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实施。网络会计正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适时的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部门也要作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而不要等到网络会计实践成熟后才开始制定,这样才能指导网络会计的发展,企业公布披露的网络财务报告才能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四、结论
随着网络会计的应运而生,会计角色受到信息技术演进的极大影响,网络财务报告逐步成为人们提供和获取相关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从SWOT分析中可以看到,网络财务报告优劣势并存,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威胁并存,总体上是优势多于劣势。这使得传统财务报告走向网络财务报告成为必然。外部环境带来的众多机遇也为网络财务报告的实行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显现出的及时性、相关性、针对性等优势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会计外部环境的改变都使得网络财务会计的发展成为必然和可行。网络财务报告的运用给会计信息披露带来了一场革命,这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财务报告面临着网络技术安全性、相关复合人才的缺乏以及法律和会计法规不健全带来的道德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我们应有效地利用其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具体的对策,使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强,迎合时代的发展,满足各类群体的需要,以便决策者们获取更多利益。
【参考文献】
[1]布莱恩・伯杰伦(Bryan Bergeron):XBRL 语言精要――21世纪的财务报告. 廉晓红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
[2] 葛家澍,陈少华. 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3] 葛家澍.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缺陷及改进. 财会通讯,2004,(5).
[4] 黎庆元. 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3,(6).
[5] 何玉,张天西. 自愿实施网络财务报告公司的特征研究. 会计研究,2005,(12).
[6] 沈颖玲. 网络财务报告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7] 张运来. 会计发展新趋势――网络会计探析. 中国总会计师,2007,(8).
[8] 张天西. 网络财务报告:XBRL的理论基础研究. 会计研究,2006,(9).
[9] 郑庆良.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财会通讯,2006,(12).
[10] 周仁俊.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
[11] Elliott.R.K..1992.The third wave breaks on the shores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Horizons,6(2).
会计行业的优劣势范文4
扩大管理会计服务范围
管理会计时代,财务工作不仅仅是计算各业务部门和业务单元的盈利能力,而是要与市场团队、研发团队紧密融合,研究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市场分析、机会洞察及价格确定;与生产团队一起分析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从而从管理会计角度提供决策支持和增值服务。管理会计时代,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再仅仅关注本企业经营目标、预算、绩效评价等信息,还要分析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及企业的供应商及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现状及潜在的用户需求。转变思维,多角度了解企业产品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个性化需求,从而才能与业务部门一同为改进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推动全价值链的资金流动性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依靠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管理从集团内部扩展到供应商和客户产业链,甚至是用户。作为核心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与供应商和客户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为供应商提供信用贷款,以其应收账款来偿还;为客户提供融资需求,以其销售产品的货款来偿还,从而实现物流和资金流在整个产业链上的顺畅流动。这样,核心企业还可发展资金流形成的信息流优势,实时监控供应链上应收、应付、库存和现金在内的全价值链的营运资金,从而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准确地进行资金预测和资金决策,加速资金周转周期的管理和优化。核心企业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不仅可以将产业链上的客户转化为金融服务的客户,而且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客户的经营情况,充分发挥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
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挑战的同时,也成为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技术工具,并为管理会计的工具使用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在云计算的环境下搭建管理会计系统,可以对经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不用等待经营结果结束后再进行。对内可以缩短分析周期,分析报告周期从月到周到天甚至实时,也可以建立预算的在线沟通平台,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应用更加具有目的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对外通过互联互通可以及时了解客户和供应商的资金和产品流转情况。移动互联网和云应用共同使得移动办公成为现实,企业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设备跨时间和空间地查看企业相关数据、经营运行情况,处理公文流转和进行费用报销,从而对企业进行在线管理。
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会计行业的优劣势范文5
1、企业物业管理的内涵比较
企业对物业进行自行管理,也称之为自管,是由企业业主直接管理自己的物业。根据物业管理实施主体的法人地位,可以划分为企业下属物业子公司、企业物业管理项目部或管理中心,但随着物业业务的不断发展,无论项目部门或是管理中心,都必须发展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物业管理的委托管理模式是基于物业管理权利主体与业务实施主体的分离,由企业委托专业物业公司或机电、保洁、绿化等专业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委托管理模式分类较多,分为全权委托、委托监管、并行委托等主要形式。
2、企业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劣势比较
企业物业自行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从属于或曾经从属于企业本身,物业管理的机构、人员以及财务系统都与企业是一体的或与企业是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分支体系之一,因此,企业物业的自行管理存在天然的优势———与企业业主的密切联系。从经济意义出发,企业业主作为物业权利所有者,物业管理公司或部门作为物业业务实施者(管理者),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所有者———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矛盾,这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容易引起的管理成本问题。显然,企业物业的自行管理,可以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主体之间的矛盾问题。如企业内部上下级沟通的便利性,信息的互通性,无论是物业管理运作上的便利性还是体现企业管理文化的直接性,都可以予以实现;同样,物业管理过程中如果需要上级企业的支持,无论是新制定制度的批准还是某些服务功能的增加,相对于呈分离状态的独立物业管理机构来说,自行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并且,从成本角度,与企业呈一体化的物业管理,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但是,应该看到企业物业自管,由于企业自身的持续而欠缺物业管理专业性,物业管理的低效而导致额外成本过高是企业物业自管存在的问题。另外,企业与物业管理的一体化,责任实施主体与权利主体的一体容易导致责任的推诿,从而致使物业管理责任由于“搭便车”的存在致使物业管理效率低下。显然,自管模式的良性发展需要企业自身拥有专业的物业管理队伍,并通过物业人员培训或引进补充管理队伍,不断强化物业管理部门的管理经验。物业管理的委托管理模式是基于物业管理权利主体与业务实施主体的分离,由企业委托专业物业公司或机电、保洁、绿化等专业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委托管理模式分类较多,分为全权委托、委托监管、并行委托等主要形式。相较于企业物业的自行管理模式,首先是企业从附属的物业管理业务脱离出来,而从事于自身长期进行的且最具有专业性的主营业务,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效率;其次是物业管理业务方面,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具有专业的物业管理队伍,高效的物业管理业务流程;再次是多样化的委托管理模式,丰富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化专业分工的优势基础上,真正实现了“权责分开,效率优先”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发展需求。但是,企业物业委托管理模式也有显然的缺点,相对于自行管理来说,物业管理费用十分高。另外,企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物业公司的项目运作并不完全可控,可能造成物管费用过高;同时,企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沟通不顺,企业不断更换物业管理公司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会造成企业支付的费用进一步增高。
二、企业物业管理两大模式的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就我国目前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物业自行管理的模式仍然占企业物业管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尤其是企业自建,物业也就顺其自然以自管模式为主。这与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有密切联系,即如前所述,企业可以节约成本,可以实现对物业管理的无信息损失“上传下达”,可以有效管理物业项目部门的服务项目规划或实施等等。而且,对于我国早期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通常是艘“航空母舰”,经营的业务除了主营业务,几乎都是作为企业的自营项目。另外,相较于物业管理的委托管理模式,即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对于企业也是有一定的选择的,如研究发现,物业管理具有规模效应,如果物业管理面积未达到其管理的盈亏临界点,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不会接受这样的委托业务。因此,就成本角度企业物业自行管理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专业化分工视角,委托物业管理将成为企业物业管理的未来主要模式。而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城市,企业物业委托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发展甚至成为主要的物业管理模式,这与物业委托管理的效率是密不可分的。如前所述,企业若要克服自行物业管理模式效率的低下,需要培养自身的专业物业管理人员,或是通过培训或是引进模式。诚然,相对于自行物业管理,企业委托物业管理中由于具备专业的物业管理人员而效率较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自行物业管理还是委托管理,专业的物业管理人员成为关键,那么,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共同决定了处于效率考虑,企业物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出现“职业物业管理经理人”。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业管理实践来看,专业化也是物业管理行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以美国为例,物业管理公司一般只负责小区的整体管理,具体服务内容由业主委员会征求业主意愿后决定,有关业务则由物业管理公司聘请专业的清洁、保安、设备维修等服务公司承担。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制度的基础上,已从2005年开始推行物业管理师制度,也称之为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于2007年培养出第一批专业化的注册物业管理师队伍,这些注册物业管理师基本上都隶属于专业化的物业服务企业。企业物业管理势必往更高效的模式发展,预计独立的物业管理CEO会像注册会计师一样,受雇于物业管理公司或物业管理事务所,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趋势中的关键一环。正如前文比较的一样,企业主营业务与物业管理业务的分开,适应了社会化专业分工的发展趋势,能够提高物业管理效率也使企业自身专注于主营业务,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而企业委托物业管理模式分类较多,根据委托权利的是否继续细分分为的全权委托、并行委托等方式。可以看出,全权委托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较为简单,而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则需要具有较强的统筹管理能力,如果物业管理公司采取聘用专业物业管理人员针对项目进行管理,将企业物业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包进行有效组合与管理,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专业化与效率,促使企业物业管理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
三、结语
会计行业的优劣势范文6
在与客户初步接触时,一般即可取得对方的基本资料,如所处行业、规模、组织架构、生产经营所在地以及近几期财务报表等企业基本信息,初步确定审计目的及范围。在此基础上,即可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做进场前的准备,这些资料或信息包括:1.涉及行业之研究报告以及行业近期新闻,企业主要产品的市场行情及相关评论、预测等资料。2.新闻媒体及网络对被审计单位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开报道;如被审计单位为上市公司,搜集其自上市至今所有公告、年报、招股说明书、公司高管个人从业经历等信息。3.搜集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近期年报、半年报等信息(最好有一家与被审计单位业务性质、规模、主要产品、生产经营地接近的上市公司作为报表比较基础)。4.从网络、公开媒体搜集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政策、法规等文件,尤其是近期新颁布的相关文件,重点了解对公司经营存在重大影响的财税、环境、经营许可等文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走向及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搜集行业资料目的在于,通过了解行业整体状况、发展趋势、相关宏观政策、法规及变化趋势等信息了解,对行业状况做出初步判断。如果行业处于市场持续萎缩、整体亏损,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好转迹象等重大不利状况,则通常该行业内的企业风险较大,应当引起审计组的特别关注。搜集被审计单位企业资料目的在于,通过独立渠道了解其行业地位、重大事项、高管层信息以及新闻报道等信息,初步确定被审计单位应重点关注或了解之事项。5.企业或高管层相关负面报道、监管层对高管或企业的处罚决定等应在时予以重点关注。如相关资料显示高管层诚信存在重大疑问,则应在现场结合舞弊动机与压力测试,考虑企业舞弊可能性。6.如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披露之经营、财务状况与行业整体发展状况或平均水平偏离较大,通常情况下应注意在预审现场重点关注,判断其是否合理。7.如果被审计单位经常发生难以从正常商业角度或常人难以理解的交易,则该企业整体审计风险往往较高。8.对于其他存在疑问之事项,考虑如何自被审计单位获取相关信息,以排除或验证相关疑问。
二、进入预审现场
进入预审现场,实施实质性测试前或实质性测试前期,通常应实施下列了解、测试程序:1.与被审计单位高管访谈,并获取企业内部相关书面资料,主要了解:(1)公司高管对本行业的了解及看法,主要产品整体市场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2)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产品定位,高管对自身状况的判断及主要竞争优劣势,主要的经营风险或发展机遇。主要竞争对手及其相关情况的了解程度;高管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其对行业、自身及竞争对手没有清晰的了解与判断,往往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及实现途径。如果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目标过于宏大、激进,意味着高管层应具备很强的投融资管理能力,整体审计风险通常较高。(4)技术应用、能源供应及环境问题。对于化工、采掘等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之企业,企业的环保相关投入及管理至关重要。否则,在政府、民众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管理日益严格的大环境下,可能对企业经营构成重大风险;而对于信息、生物、新材料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能力及优势往往至关重要。(5)相关宏观环境、法规、政策及其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具备行政垄断背景,或严重依赖财税优惠的企业,相关宏观环境的变化则可能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关键性影响,应重点予以考虑。(6)公司治理层与管理层的经历、能力、职责划分及相互关系。公司高管如不具备足够的管理及控制能力,则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概率大幅增加。对于高管层不和,如公司治理层与管理层矛盾重重,虽然对企业经营不利,却往往能令会计师获得更多企业的真实信息,对规避重大审计风险有利。(7)公司重大事项及现状。如对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存在疑问,或存在异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向高管了解其相关背景及原因,以判断其是否合理、合规;更换会计师的原因,客户与会计师是否存在重大分歧等。2.与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分支机构了解或验证:(1)公司主要会计政策及重大会计估计,结合行业特点判断其合规性、合理性(重点了解异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2)业绩评价及激励政策。(3)内部审计及专家了解。(4)了解及测试内部控制及IT系统。3.考虑与前任会计师沟通事项。4.完成审计策略:完成风险评估汇总、确定主要风险领域、审计重点、完成计划阶段报表分析、确定审计重点主要的针对性审计程序、实施程度、确定重要性水平等。实务中履行上述了解及测试程序时,应结合进入现场前所了解信息,有针对性地实施往往效果较好。如果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往往可从多个渠道及层面相互印证。大致经以上程序,在实质性测试就审计重点事项,实施详细的审计程序,得出测试结论,如其对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则与客户沟通,在年度终了前予以改进。在实质性测试中,如何合理应用前期了解信息及判断对提高审计质量,节约审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如,理论上财务报表出现资产负债高估或低估的可能性均有。但实务中对某一家具体企业而言,往往只存在一种倾向,很少两种倾向均存在。而这种倾向性的判断在前期审计中应能做出基本判断,从而节约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提高审计质量。
三、年审与预审衔接
年审现场应关注预审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修订或改进。如未改进,考虑其对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的影响。
四、预审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