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物流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物流行业研究范文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医药事业和医药物流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已突破2 000亿元。然而,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及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医药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尽快构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和建立相关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国务院2009年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里要求“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于2010年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已轮廓初显,体系表和几项重点标准的草案亦提交征求意见。现将研究心得、研究成果和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做简要阐述。
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指以医药物流为一个系统,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医药物流突出特征的信息标准等,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医药标准体系,使医药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行为在标准指导下自觉地、规范地、顺畅地进行。
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现代医药物流业发展、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医药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标准化是必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实现整个医药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必须在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药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全国药品的名称、标识代码、包装规格、技术方法等有统一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为医药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便利条件。
(2)规范医药物流市场和医药物流行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医药物流总体状况可以说是繁荣而混乱。医药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服务质量水平、所执行的标准参差不齐;医药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经营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医药物流标准化就是要建立完善相关标准,对医药物流企业及行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保证医药物流持续繁荣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医药物流秩序,改变这种“多、散、乱”的局面,使我国的医药物流业由低水平繁荣逐步向高水平繁荣发展。
(3)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模式,环节与环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效率不高、成本不低,经济效益低下。医药物流标准化以医药物流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环节之间和各企业之间技术标准与作业标准等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系统的标准;研究医药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4)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水平不高,效率低,成本高,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物流环节多,技术水平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假冒伪劣药品很容易混入市场。药品的质量、卫生等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实行医药物流标准化,严格医药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医药物流行为和市场,是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必行之路。
(5)我国医药物流业与国际接轨、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医药物流业要全面与国际接轨,必须接纳先进的理念,运用科学的运作及管理方法,改造武装我们的医药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医药标准化是引导我国医药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很落后,医药物流业面临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实现医药物流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医药物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
3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
3.1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方兴未艾
2003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09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是我国医药物流相关标准的管理机构,它们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医药物流开始踏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里程碑。
我国现行的医药物流相关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共有29个,其中法规性文件10个,国家及行业标准19个。
国标委立项物流标委会归口管理的有关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在研课题1个,在制标准5项。在研课题即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包括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及体系表构建和《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3个重点标准编制。
国家商务部也正在制定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和医药物流业。在《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修改完善药品流通管理法规的建议,要求制定药品流通企业分级分类的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行业经营、服务等标准体系。商务部在制的医药物流行业标准有《药品零售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分级评估指标》和《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等。
我国各地区、各地方也在积极行动,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早在2006年年底,浙江省就制定并了《新办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基本标准》;2009年10月,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在宁波签署《长三角地区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合作备忘录》;2010年4月,湖南省制定《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设置标准(暂行)》。
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多的医药物流企业认识到医药物流标准化对国民经济、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医药物流标准化事业中来。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GSP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完善企业标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及标准化建设。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得到了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国药清平医药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因特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3.2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程度仍偏低,滞后于医药物流业发展
(1)标准覆盖率低,许多医药物流行为无标准可循。现行有关医药物流的法规多是经营流通过程中药品的管理规范,而现行医药物流标准则几乎都是关于药品包装材料方面的指导和规定。医药物流其他环节和方面缺乏相应的必要的标准进行指导和规定。
(2)标准不统一,自制标准,自成体系,医药物流行为不兼容,衔接不畅。医药物流相关概念、术语等的认识、内含表述和外延界定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分类的标准、方法等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环节、对象的界定等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编码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包装规格不统一。医药物流标准不统一,使医药物流信息处理率低,重复劳动和支出多,增加了医药物流的作业和监管难度。
(3)标准不实用,许多医药物流行为虽有标准,但仍感觉无所适从。一些标准和条款由于制定时间较久,又没能及时修订,不能覆盖和指导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则不再适用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标准和条款只作了概念上的界定,不够具体,弹性较大,有之无之没太大区别;一些标准和条款在制定时没有广泛深入调研,以偏概全,局限性大;有的甚至全盘照搬其他标准规定,标准和实践两张皮,相去甚远。
(4)标准不系统,医药物流行为不能在平稳延续的标准体系的指导规范下流畅进行。现有的医药物流标准少而零散,规范不全面、不具体,难成体系;标准制定相对孤立和封闭,较少考虑本物流环节与其他环节、医药物流与上下游医药生产经营消费活动间的联系;标准与标准、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呼应和协调,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有的标准自身只是将一些要素简单罗列,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理顺和协调,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
(5)标准不实施,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不执行或不愿执行相关标准。许多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所谓标准不标准,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或者闭门造车地自制标准,自成体系;或者考虑到企业自身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投入或不愿投入进行标准化。许多地方在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实施的跟踪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不执行或变相执行GSP,所做的一些表面工作只是应付认证和检查,在实际中却另行一套,草率了事。
(6)GSP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药事业发展,新版GSP,久而未决,处境尴尬。目前医药企业(包括医药物流企业)依据的都是GSP及其实施细则和认证要求。GSP从2000年以来,对规范药品经营、确保药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医药事业迅速发展和供应链理念出现,GSP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GSP本身系统整合性不足,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GSP只是医药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规范,而不是从供应链的高度对医药物流全过程作出全面明确的规范;CSP的条款和指标与上游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及下游药品消费质量要求不衔接,彼此割离,甚至相互矛盾,既没有体现出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关联,又没有反映出药品消费者的诉求和期望。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正式实施,而新版GSP长时间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迟迟不能定稿出台。
4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主要措施
4.1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医药物流标准化应先确立一个总体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认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是:先构后建,先主后次,先建后修。
“先构后建”就是先构筑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制定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然后再制定建立各个标准,充实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先主后次”就是在制定具体标准的过程中先制定主要的急需的重点标准,然后再制定其他一般的次要标准。“先建后修”就是先将各个具体标准制定出来,建立较为完备的系统的标准体系,然后再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补充、修订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并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4.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的分析,针对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主要措施:
(1)加强对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研究,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中需要特别注重深入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调查研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条件较好的大企业上,还要到一些有代表性的运作顺畅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走走,也要到一些条件较差效益不好的企业看看;注重国内外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比较研究,多学习、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水平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2)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促进医药物流业成熟发展,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实践基础。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自营和其他物流企业兼营医药物流的弊端显而易见,成熟的现代医药物流业是以专业化高效运作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为代表的。有效整合医药物流资源,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使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和标准体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加快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步伐,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尽早完成《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出台《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加紧《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等重点标准的研制,缩短医药物流标准的研制周期;尽快制定和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体系,加快推进药品容器标准、药品包装标准和药品信息化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4)加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宣传和指导,提高社会对医药物流标准化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认识标准化不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矛盾,而且从长远看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建立医药物流标准化信息开放平台,指导企业实施标准化,解答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突破阻碍。
(5)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物 流标准化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各部门(包括商务、药监、卫生、发改委、工商、税务、交通、信息等)间、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与政府各部门间多沟通,理顺关系,协调政策,使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冲突;促使新GSP早日出台。下决心治理区域分割,打破地区封锁,为“药畅其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6)贯彻落实医药物流标准,充分发挥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医药物流标准制定后,遵循“协调标准,落实标准,活用标准”方针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落实医药物流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标准,要求医药物流企业严格贯彻实施医药物流标准。
4.3 医药物流标准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医药物流标准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即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体系表与具体标准间的关系,先有框架和体系表,再制定标准;
(2)医药物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3)医药物流标准特殊性和一般物流标准普遍性之间的关系;
(4)医药物流供应链整体性和医药物流各环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和操作标准之间的关系;
(6)既有的医药物流规范标准和要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关系;
(7)医药物流操作标准和监控标准之间的关系。
5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5.1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是先进成熟的医药物流技术的提炼和总结,要能引导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实用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物流业发展现状,要考虑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3)灵活性原则。灵活的自定义和扩展功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除了实现与现有GSP和其他药品管理体系的连接外,还为体系日后扩展留下接口,有新需求时,可容易地集成新的体系;企业可以在国家行业标准的范围内灵活自主地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标准。
(4)整体性原则。整个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种分支要有很好的关联度。
5.2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
《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里“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图”将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11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8类(如图1),主要内容有:
(1)医药物流基础标准,包括医药物流分类标准、医药物流术语标准、医药物流包装标识标准。基础标准首先需要界定医药物流过程的起点、结点、形式和流程。
(2)医药物流作业与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及加工配送技术、店铺药品销售技术与管理规定、配送中心技术与管理规定、仓库操作技术与管理规定。
(3)医药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要求、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医药物流企业分类及资质等级。
(4)医药物流技术方法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过程检测技术方法、医药物流作业流程、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运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仓库、配送中心仓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药品包装器具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温控系统(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信息管理规范、医药物流数据格式、数据源标准。
(6)医药物流安全、环保、卫生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作业安全规范、医药物流环保规范、医药物流卫生规范。
(7)医药物流冷链相关标准。包括冷链设施设备、冷链储存及运输条件、冷链跟踪管理。
(8)其他相关标准。包括医药逆向物流管理规范、控制性药品管理规范,以及在今后行业发展和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各个方面。
5.3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是指对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目前急需制定出台的医药物流标准。根据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其标准化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医药物流的重点标准有:《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及分级评估指标》、《医药物流作业流程》、《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包装标识标志》、《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医药物流安全卫生规范》等。这些重点标准有的正在研制过程中,即将出台,有的则还没有提上日程,需要在近两年尽早出台。
6 结论
医药物流行业研究范文2
关键词:医药物流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education level, compound talents will become the type of tal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logistics a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personnel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also rising, th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industry, requires knowledge of logistics theory and skills and med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raining of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talents.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mo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经把物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现代物流理念、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模式引入企业经营和管理之中。物流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取决于物流人才的能力,高校是物流人才培养的沃土,所以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完善,关系着一个国家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关系着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现在,随着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医药物流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大多数的医科类院校也已开设医药物流专业,这将物流专业细化成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能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医药物流行业。
1 医药物流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当前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医药物流专业教学面临着众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医药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迫使国内物流产业必须加快与国际物流产业接轨,但物流人才却依然供不应求,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伴随着医药企业发展自己物流系统的需求不断提高,医药物流人才已经成为医药企业趋之若鹜的人才。同时,由于医药精密器械、血制品、低温保存制剂、液态针剂等对物流的要求极为专业苛刻,因此,具有医药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又精通物流领域和相关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人才竞争的新亮点。
1.2 医药与物流专业结合,使得人才培养难度提高
根据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医科高校在培养企业物流人才和物流企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兼备医药专业知识的医药物流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具备物流领域所涉及的相关物流设备、货物装卸、运输、配送、这些最基本的操作流程,还要具备营销、管理、计算机等知识,最重要的是因为医药用品的特殊性,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储运都受到国家严格控制,所以要求他们懂得药品、器械的相关知识和标准,熟悉药品的销售渠道和流程等。也就是说既要培养出零售行业物流的采购、管理和作业人才,适应第三方物流、快递物流等业务的管理人才,还要培养出能够准确掌握医药供应链的医药物流人才。因为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全面,也就延长了培养的时间,加大了培养的人力、物力,这无疑增加了培养专业医药物流人才的难度。
1.3 师资力量有限,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新兴专业,物流相关专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迅速崛起,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教学水平良莠不齐,专业特色不鲜明,研究生层次教育才刚刚起步,而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具有较大影响力、较为权威的物流专家和学者仍是凤毛麟角,其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也寥寥无几,高水平的教学梯队仍在建设中,物流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物流专业尚无精品课程,部分新开课程的效果有待未来几年的实践检验,多数高校开设的课程过于偏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并不适用于实际操作,无法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对高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由于物流产业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学科,而医药物流又是一个跨行业的复合专业,所以其专业设置仍需逐步完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1.4 培训体系不健全,认证制度不完善
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进入正规高等院校进行为期四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另一种是通过短期密集培训考取物流执业资格证书,采取此种方式的大多是接受在职教育的物流执业人员,还有少部分并未涉猎过物流专业但想通过考取执业证书而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员,由于现在物流培训机构尚未系统化,无统一标准体系,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所谓的执业证书更是五花八门,如:由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推行的《国际物流执业资格认证》,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推行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行的《物流职业经理认证》、《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物流职业经理管理证书》、《采购师资格证》等等,其中每种证书还分为不同等级。这么多证书不仅让学员难以抉择,也让企业的录用标准变得混乱,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培训考核和统一的认证标准。
2 医药物流专业建设的策略
2.1 明晰专业定位及就业前景
作为医药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在大型连锁医药企业从事医药物流相关岗位,发挥其医药知识特色专长,还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形势十分可观。据调查显示,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为抢手。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对于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的人才,就业前景将不再陷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窘境。
2.2 合理科学设置医药物流专业课程
2.2.1 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设置课程
首先要重视基础专业知识的传授,扎实掌握基本理论,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灵活运用物流技能的能力,将基础理论课与专业理论课进行整合,删减重复内容,提炼精品课程,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引入国外物流专业前沿知识,开设国际化应用型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更要注重将医学专业知识与物流知识融汇贯通,让学生可以在医药连锁物流管理与普通企业物流管理之间游刃有余。
2.2.2 按照感性认知、模拟深化、综合提升三个阶段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和实务性的专业,所以,物流实训基地已经成为高校进行物流专业教学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施,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最佳桥梁,帮助学生深化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校可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物流操作的平台,比如:在实训基地里模拟一个连锁医药企业的物流作业系统,学生们通过角色的分配,各自模拟仓储管理、货代业务管理、调度及配送管理、增值服务、结算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的执行过程。物流实体操作,是一个结点与下一个结点的联结过程,货物在全程运输途中,要有效地利用公司信息资源,随时随地掌握货物行程。除此之外,还要掌握运价知识,任何一个企业生产或销售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如果不能灵活地按照运价和自己的成本及时作出调整,就容易得不偿失。要想做好调度和配送,还要熟悉运输路线,目的是在运输途中,对所经过的地点和路程了解掌握,以便随时作出应变措施。此执行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从货物储存、客户需求、车辆调度处理、配送管理等流程进行实际演练,通过学生在每个业务环节的亲身体验,理解各个环节的原理和其逻辑关系,加深学生对物流操作系统理论知识和企业业务模式的理解,完成以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以向社会输送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实训基地的建立要注意避免缺乏实用性,浪费教学资源,高校也可寻求与企业共建的方式,实现校企共赢、合作办学。
2.2.3 鼓励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书
针对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学校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物流及相关执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师资支持,提倡学历学位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理念,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满足市场的需求。
2.2.4 以综合考核方式改革评分系统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考试成绩无疑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最有力的标准之一,而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体现其培养特质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掌握、操作能力、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分数比重,可将学生的期末成绩构成设置为:20%的平时成绩、30%的实践成绩、50%的卷面成绩,其中笔试卷子题型可分为70%的基础理论知识和30%的案例分析题。学生必须取得60分以上的成绩方可结课,形成多元化动态化的评分机制,全面综合地给出学生应取得的最后成绩。
2.3 尽快完善高素质的教学梯队
师资力量的强弱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教师的学历背景、授课能力、专业技能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校方应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不断提高和完善学术研究水平,与时俱进的学习和吸收前沿知识,与国际接轨,培养专业的科研团队,实施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大胆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校方还应给予教师政策激励,可将物流专业设为校级重点改革专业或特色专业,优先保证重点改革专业的科研项目立项和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优先给予经费保证,并给予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支援。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大力开展合作交流,请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或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或进行学术合作,外派骨干教师参加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让这些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2.4 重视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模式
物流是应用性、理论性、实践性极强,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物流教学要与物流研究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中。高校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在分析实际案例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发挥和实践他们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物流业务的实际操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3 结束语
物流产业作为被学术界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产业,对物流专业人才已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高校是整个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环节,能否把握好这个核心环节,对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后各高校要遵循物流业发展规律,结合自身资源,注重实践教学,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物流人才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邓冬梅,陈丽英. 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物流科技,2007(7):115-117.
医药物流行业研究范文3
1.1 行业政策不到位,行业标准失范
原因: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标准以及运行管理机制仍处于不成熟状态,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医药企业在物流这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出现必将使第三方物流从医药企业中分离出来,而一旦分离开来就要面临对这些新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质考核和评估问题。但是国家在这些方面没有全新的、高效的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原来的GSP认证仅适用于传统的医药经销领域,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GSP认证内容,很多都已经过时。所以一个新的评估、考核体系的制定迫在眉睫。
1.2 投资不均匀,存在过热过散问题,缺乏有效整合
原因:自2002年7月我国某医药企业与国际着名物流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西门子德马泰克正式签约,合力建立了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兴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目前即便是国内销售龙头企业,中国医药、九州通以及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其医药物流份额也仅占整个医药市场总额5%而已。而且这些医药企业的物流建设多是以企业为主体,因此表现出规模大、站点和投资多等特点。预期规模要求,通常会超过正常企业业务的3至5倍,个别甚至还要求必须支持上百亿销售额。就当前的形势下来看,因国内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供应链整合环境发生了变化,存在着不利影响因素,加之第三方医药物流不成熟,以致于各分一块或者重复投资现象非常的普遍。本人在东莞实习期间发现不少医药企业处于这种尴尬状态。
1.3 第三方物流不成熟
原因:由于分离出来的医药物流企业并没有经历一个应有的发展历程,导致很多第三方物流能力的不达标。几点可见。第一,配送站点分布单一化,因为配送网络主要根据以前的药品进、销线路和节点演化而来,故分布根本不合理。第二,信息流通能力低下,由于医药物流的信息基础建设落后,所以没法形成一个适合国内市场的具体方案。第三,多数医药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储运管理为主,缺乏专业物流人才,当面临更大的商品吞吐量时,处理速度、作业效率,准确率与成本等因素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1.4 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原因:从行业内专家的角度来看,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高级医药物流人才的人属于凤毛麟角。而且随着医药物流的持续发展,差距也会随之更加明显。以东莞一君药业来讲,一个仓管人员除了本职工作还要承担发货,电脑录入工作。医药物流人才缺乏的原因我以为有两方面。第一,很多医药企业对物流概念认识不清,片面地以为医药物流只是对现有医药货物仓储与运输的简单相加。以致使医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错误地认为: 高薪聘请专业物流人才的价值根本没有大量聘用装卸搬运与仓储人员高。第二,在物流人才管理过程中的种种疏漏,也使得物流人才大量流失。
2 应对方式
医药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慢慢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医药物流需要一个发达的信息流通和交换平台。然而,在传统的形势下,因对信息化管理有交高的要求,所以除对外信息进行处理,还需创新企业内流程、组织结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信息化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同时,因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因素影响,医药物流更多依赖内部人才以及资金和管理技术手段。在该种情况下,医药行业一定要端正态度,重新审视医药物流,及早从传统的运输+仓储模式中走出来,重新认识医药物流的真正内涵、潜在的问题,并且着手构建战略物流体系。
2.1 积极响应医药物流政策
在当前的形势下,若想有效发展国内医药物流,则需从宏观层面上积极培养现代医药物流市场,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之逐步走向法制化、合理化以及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格局,确保医药物流市场能够在良性竞争环境下成长。
2.2 强化医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中,将国外、国内先进的技术与医药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小物流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物流相结合,全面推进国内医药物流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医药物流发展的重点在于将供应商、网络销售终端以及物流中心分工整合。其中,供应商的主要任务是产品深入研发以及生产、消费终端的服务;物流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上游的供应商管理以及下游的客户群服务。通过规模化配送,可以有效提高医药物流效率,大大降低流通环境的成本开支;对于网络销售终端而言,其重点要抓好相关药品的销售,并且提供专门的药品咨询服务。
2.3 构建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的医药企业而言,应当积极构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应当严格按照现代物流标准整合资源,逐步使其功能发挥出来、分步到位,有效占领当前物流市场。高规格的物流配送中心应当以自身配送为基础,逐渐面向医院、商家以及零售药店;同时,还要找到稳定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网络合作关系,从而不断拓展物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将原本比较单一、简单的药品配送,逐渐扩大到医院、运输存储以及药店产品等。在此过程中,配送中心不仅要实现加强信息化建设,而且还要帮助其上游以及下游的客户群体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建立网络体系,实现区域信息化物流发展目标。对于物流中心的从业人员而言,可由上述三方成员组成。物流中心包括对医药商品库存、运转、管理以及分拣和配送等方面的业务,通过共同组建物流中心实现对药品的批量物流管理,不仅可以加快药品市场流通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优化整合物流管理,节约医药物流成本费用。
2.4 物流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在对药企进行重组和联合以后,可以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对内部的各个物流作业流程和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以此来提高医药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第一,将销售渠道中的厂商、零售商以及批发商和消费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这样可以确保医药物流发展的合理性。第二,通过市场有效打破割据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行业、跨地区或者是跨所有制的医药物流集团。基于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厂商、零售商以及批发商的联合,这对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实践中可以看到,因我国很多医药流企业能力有限,所以应当不断优化医药物流企业内部业务流程
,这是加快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发展步伐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立足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对传统的配送体系流程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造,通过运输合理化以及出入库自动化、库存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实施,来有效提高医药物流配送运作效率和质量。 2.5 加强医药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建设
医药企业作为联系其上下游企业的纽带,对现代化物流系统需求更为突出。因为依靠现代化物流系统中的信息系统,可以与医院、供货商以及零售网点建立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此来帮助医院、供应商以及零售商及时的供货或者存货。物流信息数据的处理,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发展也成为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快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沉重的任务。故国家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据调查显示,国内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利用率非常的低,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程度更低,信息化建设缓慢,为此需要政府加大对信息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加快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2.6 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国内医药企业对于医药物流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物流层次上,所有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内物流费用普遍偏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在发展战略选择时,若选定第三方物流,则需着手市场发展战略、要素战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去争夺市场资源;如何获得更多、更可靠的市场信息;如何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或者如何才能整合产品运输、仓储以及加工配送等环节,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其可帮助企业有效解决成本高以及传统的库存不合理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当第三方物流得到充分的发育和完善时,企业就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当物流可以成为企业联盟的纽带时,物流的高级阶段,物流一体化也将为时不远。
医药物流行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现代医药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
一、传统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
传统物流是一种被动服务,大部分人都认为医药物流就是医药经营企业和药品配送。他们认为医药商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下游,是医药营销渠道中占主导地位的成员,承担药品分销流转的主要任务,因此他们就是物流的执行者。甚至,还认为建几个仓库配备几十辆货运卡车就叫物流,医药物流工作就是药品的配送工作。其实,配送和运输只是医药物流的一个具体环节而已。除此之外医药物流还包括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等一系列环节。
2、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作为完整的医药供应链,产供销是一个整体,但是从医药现在的网建工作和对物流的投入建设来看,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药品销售阶段,而对供应链上游的药品生产和原材料采购等并没有实现物流管理,因此有必要对整个行业物流进行集成,使上下游通过物流成为完整的整体。同行业之间基本上没有物流合作,即使合作,也只是为了缓解短时期内的物流资源不足,而不是抱着持续改进、降本增效的目的。
3、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医药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物流的许多标准有别于一般的物流行业,因此必须有医药行业自己的行业标准。目前,整个医药行业的物流体系刚刚起步,根本谈不上标准化,由此而带来的货物流通和信息交换不畅、流通环节多、速度慢、费用增加,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这些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滞后,跟不上医药物流发展的步伐。
4、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即缺少医药物流管理、医药物流网络体系、医药物流的增值服务。虽然我国医药物流的基础设施与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大多为粗放经营,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率低。企业各自为政,缺乏从整个医药供应链的角度来整体运作,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物流各环节之间割裂,长期来看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及运营成本较高。
二、现代医药物流的特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得医药物流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必须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现代医药物流强调整个医药物流的系统化、整体化和综合化。概况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系统化。现代医药物流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和后消费领域,还包括装卸、加工、仓储、保管、备货、分拣和运输等多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必须以医药物流资源的优化融合为手段,实现系统化运作。
第二,专业化。专业化是指不仅解决企业内部需求的发展和增加,还提供各种专业化的医药物流服务。专业化的医药物流实现了药品运输的专业化分工,缩短了供应链,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提高物流效率。
第三,信息化。信息化包括两个方面:设施自动化和经营网络化。设施自动化是指药品的接收、分拣、装卸、运送、监控等环节以自动化的过程来完成。经营网络化是指将网络技术运用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只有实现了信息化,才能很好地解决物流系统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协调和高效运转。
第四,标准化。标准化是指以医药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工作标准。对物流企业来说,标准化是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消费者来说,享受标准化的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
第五,国际化。现代的经济是全球的经济,医药物流业需要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突破国家地域的限制,以国际统一的技术、设施和服务为标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第六,人文化。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现代医药物流不能仅仅着重于成本的降低和企业利润的提高,更应该通过供应链向最终消费者传递医药关爱文化,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水平,实现行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里所说的医药关爱文化,应该包括医药保健知识的传播、个性化的医药健康咨询服务的提供等。
三、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模式
1、第三方物流地产开发租赁模式
医药物流中心/园区是现代医药物流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但其投资大,风险高,独立运作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地产开发租赁的模式。首先由供应链核心企业牵头建立供应链联盟,然后统一委托第三方物流地产开发商开发建设医药物流中心/园区。普洛斯是世界一流的地产开发商,在开发物流地产时,就是由普洛斯先选地建成相关物流设施后,再转租给客户,比如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等,普洛斯只是在最后组成一个资产管理队伍进行物业管理,而日常物流业务仍由客户操作。这种模式大多需要政府各种政策的支持,并且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运作。
2、物流托管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医药流通企业仍然通过采取自营仓库、车队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药品物流服务,而这种经营方式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客户服务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满足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而医药物流托管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可以自建物流网络及重要的节点设施,然后将某些物流节点设施或某些物流业务托管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医药物流托管是指委托双方以“物流托管合同”为契约方式,约束托管期内各自的权力、义务和经济收益。作为委托方而言,通常是将其所属物流相关的人事、财务、资产和业务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对于接受委托的物流管理公司而言,需要通过对人、财、物、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在托管期内达成委托方的物流服务指标和成本指标,从而为委托方创造价值,并按其所创造价值的高低获得自身相应的经济收益。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加强对自身物流网络的控制还能利用专业的物流服务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3、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可以理解为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假定为第一方)和物流的实际供给方(假定为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二方的资源通过合约向第一方提供的物流服务。它是由独立性、专业化的物流组织提供的,符合需求者业务程序要求的、独特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个专业物流公司,但也可以说是客户的一个专职物流部门。只是这个部门更具有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它的生存与发展必将与客户企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与相关医药企业合作,进行医药的跨区域运输和配送,提供药品的仓储、分拨、拣选。并设计出最佳运输路线,负责药品的全程运输、配送,以及其他物流增值服务,逐步构建符合现代物流运作的物流中心、分拨中心,使物流网络为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的物流配送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发货差错率,减少发货误差带来的纠纷,帮助客户进行市场分析和决策,从而提高配送效率与市场反应力,为客户赢得宝贵的时间。
4、第四方物流模式
第四方物流是由美国埃森哲公司Accenture的Dow Bauknight率先提出来的,并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不仅能够降低实时操作的成本,(下转第91页)(上接第84页)还可以通过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联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而这种解决方案仅仅通过上述联盟中的一方是难以解决的。相对于第三方物流而言,第四方物流更加借助于信息技术,具备整合供应链的能力,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但是,第四方物流又必须依靠第三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互补合作,才能达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四、我国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模式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的时候,必须要适合自身、适应时势,综合考虑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规模、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物流成本等。
第一,考虑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如果物流在企业中不是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就没有必要自给物流,因为自给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完全没有必要搁置大量的资金在物流方面,而应该将自己的主要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第二,考虑企业的规模。大型企业实力雄厚,可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保证物流服务质量。小企业受人员、资金等限制,适宜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现代医药物流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并且政府正逐步加强对医药行业的GMP、GSP等认证的监管,医药物流需要对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进行很高的投入来确保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具有相应的实力。
第四,考虑物流成本。当企业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时,就需要企业重新定位物流并且考虑流程再造,可以选择一家高品质,能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让它为企业量身打造物流服务并且进行专业化的流程再造。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物流名言”:“没有现代物流,就意味着没物可流。物流是企业的管理革命。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商流以空间消灭时间。”在医药商业流通领域同样如此,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是时势所需。
参考文献:
[1]李志锋,谢如鹤,邱祝强.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模式选择[J].物流技术,2008(27).
[2]崔艳.我国医药物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02).
医药物流行业研究范文5
[关键词] 医药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 外包物流 模式选择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将接近1200亿美元。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物流模式,或对现有医药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医药企业不可回避的抉择。
一、医药物流及行业现状
医药物流是指通过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分配流通及物流信息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有效地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促使药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从而提升药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
国家为确保药品安全,对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分别有GMP和GSP的规定,对药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质量跟踪。医药公司必须对药品的采购、运输、存储、拣选、配货、发运等一系列物流运作严格按照GMP和GSP的规定操作,并在全程实行批号的严格管理及监控。然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医药行业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作为完整的医药供应链,产供销是一个整体,但是从医药现在的网建工作和对物流的投入建设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药品销售阶段,而对供应链上游的药品生产和原材料采购等并没有实现物流管理,因此有必要对整个行业物流进行集成,使上下游通过物流成为完整的整体。同行业之间基本上没有物流合作,即使合作,也只是为了缓解短时期内的物流资源不足,而不是抱着持续改进,降本增效的目的。
2.医药物流有待建立行业标准
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医药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物流的许多标准有别于一般的物流行业,因此必须有医药行业自己的行业标准。从目前来看,整个医药行业的物流体系刚刚起步,根本谈不上行业标准化,而且由于物流未进行标准化所带来的货物流通和信息交换不畅、流通环节多、速度慢、费用增加,减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发展的一个因素。急需解决的是:不健全的物流规范实施制度;没有统一规范的货物运输基本设备、商品信息标准化滞后、部门之间缺乏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等。因此鉴于医药行业标准化研究和管理工作,加大宣传标准化对医药物流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制定统一的相关运作机制。
3.医药物流政策法制环境有待改进
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滞后,跟不上医药物流发展的步伐。GSP、GMP及其“实施细则”有关条款的设置应该与企业规模、活动类型、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相吻合,与企业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4.医药物流发展的信息系统不完善
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平均日需求量巨大的行业来说,其医药物流的高效、准确、健康地运作离不开信息系统。而医药行业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实时的过程控制系统,造成了各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
5.缺乏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目前尽管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看好医药物流市场,如中邮物流,邦达物流等少数可以提供综合的医药物流服务,但大部分医药物流服务都是由医药企业所属物流公司承担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偏低,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性业务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二、我国医药物流模式的探析
总体来说,医药物流可以分为自营模式、外包物流模式、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和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1.自营模式
自营是指医药企业自己建立起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自主完成物流相关流程。自营模式的优点是保证医药企业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对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控制并通过合理规划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并且树立企业良好的经营形象;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能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自主掌握住产品的分销渠道,有利于同行业间的竞争;减少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泄露等方面的风险。但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重整企业物流势必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做较大变动,它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同时,高昂的建设费用需要占用大量的固定资金,为企业的正常运转会带来一定障碍;容易造成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长期来看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国药物流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四大物流中心为基础,各地物流仓库连锁化,形成主要以医药产品为主导资源,服务范围覆盖全国的综合物流运营网络系统,提供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保障。构建中的国药物流全国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物流网点联结起来,依托网络使物流企业与药品制造商、供应商、下游客户及相关单位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地控制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提升和整合物流的服务能力。
2.外包物流模式
外包物流模式是指医药企业将物流体系设计、维护、调货、库存管理、装卸和配送等全部物流业务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加强监管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允许具有现代物流条件的批发企业接受已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委托的药品的储存、配送业务,同时也允许有实力并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企业为已持有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开展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配送。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点是不占用大量固定资金,可以更自由的协调生产运作,加强了企业的柔性管理,使企业可以集中力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度降低本企业的流通费用;它的缺点在于企业不能直接控制掌握物流职能,不能保证到货的及时和顾客服务的优良品质;第三方物流商对医药产品的仓储、养护、运输等了解甚少,不了解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策规定,在运作中服务难以满足企业要求。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国家明文规定,无论是药品的仓储还是运输,企业都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低温、冷藏条件操作,即实现GMP和GSP管理。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承担选择低效率物流公司的风险。
康恩贝销售公司主要经销集团成员企业生产的药品,品种、数量少,单个客户需求量也相对较少。经过十几年的稳步拓展,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不仅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也涉及不少中小城市。相应的销售物流配送路程也遍及大江南北,最近的有杭州市区,最远的有新疆、黑龙江、广西、云南等。药品配送难度不断加大。如果还按照以往的运输方式,无法满足业务不断向各中小城市辐射的发展需要。而如果设立区域配送中心,则会导致医药企业的管理成本、经营风险上升。物流管理的弊端日益凸显。在2001年就开始选择从物流理念、服务理念都比较超前的杭州邦达快运公司作为其独家物流公司,从每周的信息交流到每月的沟通例会,从首批重点客户“门到门”配送到全部客户“门到门”配送的完成,从路途时间承诺、网上到货查询到手机短信通知,销售公司提出的一个个合理的需求,邦达都尽其所得满足,这一安全、快捷的物流模式迅速在集团系统得到了认同。如今,集团的物流配送业务基本上都交给邦达,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将物流环节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外包出去,其余的物流环节依然自己来做。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采取的物流模式。例如,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车队来做运输而把销售物流外包出去,有的只是单纯的将废弃物回收这个物流环节外包。哪个环节需要外包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软硬件能力和社会的物流服务能力。相应地,它也集合了自营和外包的种种优点和缺点。
在现阶段,企业可以选择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首先分包出去,使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避免企业在物流环节浪费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很多大型医药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或是为了保留核心业务,或是为了安抚员工,或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也不太放心让陌生的物流企业经营自己的全部物流业务,考虑到企业的安全一般将次要业务和农村等偏远地区的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以考察该企业的运作能力,通过不断地磨合增加双方信任度,对医药企业而言,进可攻,退可守。
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金象大药房在上海、天津、成都、内蒙古、江苏、河北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城市拥有直营店、加盟店200多家,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全面的微机管理,科学规范的运作程序,为各连锁店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稳定的商品服务。金象大药房配送中心的主要配送流程是医药生产厂商把货发到大型批发企业如国药集团的物流中心,国药集团接到金象大药房的订单后把货发到金象大药房的配送中心。金象大药房在物流外包方面,改革后原有的运输车队解散,将运输部分外包出去,由中铁物流公司负责药品运输服务。他们和中铁物流签好协议,在协议中规范好双方的权利义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将货物准确送达到各连锁店,可以支付相应的运费。
4.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除了满足本公司的物流业务外,同时利用自生的优势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的模式。它的优点是不仅能有效减低物流成本,促成整个医药供应链的形成和协作,确保药品的质量,而且将物流转化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医药行业中较早认识到物流的重要并对物流进行革新。公司所有医药物流业务整合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医药物流中心,以自建物流实施为主,客户订单通过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下载到上海医药物流中心的仓库管理系统(WMS),实物物流、信息流的控制不仅延伸到公司的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核算等各个领域中,而且与外部的客户如医院进行信息流的交流,使公司的管理步入透明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海医药物流中心所属各大库区共拥有近46000平方米的库房,108辆运输车辆,2007年货运价值超过100多亿,承担上海地区各大医院及零售业的配送,建立覆盖华东地区的医药商业和制造业配送网络,通过联运承运构筑辐射全国的运输网络。2006年获得第三方物流经营资质,现除满足自营业务外,还对外承接业务。其客户有德国拜耳集团、唯美血液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和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等。
三、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许多医药企业非常重视生产渠道、商流渠道的畅通,却对物流渠道较少问津。这也大大制约了医药企业的发展规模。医药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的时候,关键是要适合自己、适用优势、适应时势。
首先,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自营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如果物流在企业中不是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就没有必要自给物流,搁置大量的资金在物流方面,应该将自己的主要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其次,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现代医药物流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近几年政府加强对医药行业的GMP、GSP认证的监管,医药物流需要对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进行很高的投入来确保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如对疫苗要进行冷藏运输和仓储。物流对于企业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如果没有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只能自营物流。
医药物流行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药品流通领域 问题 成本控制 方法 对策
一、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安全问题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有着特殊的功能与规律,其根本作用是治病救人。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其配送、储存的要求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及其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部分需要冷藏,部分稳定性要求较为严格,同时也不乏时间要求较为紧迫的药品。这就要求在药品的储存、运输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药品质量与治疗效果,因此导致了药品流通成本较高的现象。
(二)药品流通价格问题
在我国,目前药品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生产成本与流通成本。而医药物流成本与药品的商业成本共同构成了药品的流通成本。药品的物流相比于其他行业的物流成本相对更为复杂,究其原因,主要是隐性成本突出所致。近年来,随着卫生部医疗改革方案的不断深入,药品毛利润不断降低,但其储运成本却并未随之降低,使之较前有了更为明显的增加,已达销售额的40%甚至更高。因此,如何能够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成本,将对药物成本的降低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药品库存问题
药品的仓库存储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根据药品销售的稳定性,可将药品分为稳定性药品,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消化系统药物等;该类药品可由零售商或医院根据需求量的大小进行订货;而用于各种急性疾病、流行性疾病治疗的药物因受疾病流行、发病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需求量浮动较大,常需零售商或医院拥有一定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但目前我国的药品流通多实行从“仓库”到“仓库”的物流模式,药品从生产商仓库发送至医药公司仓库,再从医药公司仓库发送至零售商或医院的药品仓库。也就是说,从药品生产源头的制药企业到药品流通企业及零售商与医院,各个流通环节都在投资建设自己的仓库,各仓库分别由各方管理,如此一来,便极大地提高了药品流通过程的成本,同时也造成了效率低下的弊端。
(四)药品流通环节繁多
药品的流通指的是从药品生产出来之后,自生产厂家运送至患者手中的过程。当前我国的药品流通渠道主要为三级批发,其通路较长、层次较多,整个流通过程呈金字塔形分布,导致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且在此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相对较难实现,到流通的终端环节,医药企业对于药品成本的控制能力几乎丧失。在各个流通环节中,由于成本较高,且各级批发商均需从中获利,同时因顺加作价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存在,导致药品成本虚报、定价抬高等普遍存在。另外由于上述流通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现象,导致了医药企业与零售商或医疗机构之间的直接接触较少,从而强化了后者的垄断地位,医疗机构拥有处方权,同时拥有药品专卖权,加上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丧失了对药品的消费选择权,如此一来,流通高成本与医疗机构的利益驱动便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
二、药品流通领域成本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一)加强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现阶段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完善,仍在较大程度上采取以药养医的高药品价格机制,约有60%以上的药物需通过医疗机构向患者销售。流通过程中,目前多采取将采购、存储、分装、销售、配送等各项活动分割独立进行,且上述各项活动均具有各自的目标与计划,可能存在冲突,从而增加内耗,抬高成本。因此,要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实施过程管理势在必行。在药品流通过程中,实施配送,在上述活动中均由配送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整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管理,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传统的医药企业对于医药零售商及医疗机构的需求信息了解相对较少,基本处于信息孤岛,因此只能通过加大库存量来满足零售商及医疗机构的需求。从而造成流通资金周转较慢,流通过程隐性成本增加。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流通也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使药品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的信息实现网络共享,从而提高库存管理、采购、运输、订货及配送的工作效率,减少各环节仓库数量及药品库存量,从而减少因仓库建造与管理以及药品库存维护保养等所需费用,从而降低流通成本[7]。同时实施标准化药品编码,采用无纸化药品仓储、配送、分拣、运输,优化各环节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三)采用JIT物流模式
JIT(准时生产方式)是伴随着供应管理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即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提供恰当数量、质量的物品的一种物流模式。该模式体现在在现代医药的流通,即为将药品流通链中将各个环节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运行,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以提高药品分销的效率,形成稳定的产销网络。从而可将各环节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等根据其自身特点与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分工,在药品种类、数量、供货时间与方式等方面按照最终客户即患者的需求进行多方面协作,整合信息资源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一种新型药品流通机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中间环节因职能重复或冲突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成本[8]。该模式已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美国,药品供应商和医院保持非常紧密的关系,并承担着判别药品需求和供应的职能。此种方式下,药品供应链上各节点单位通过整合资源和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实现药品物流成本降低的目标。
三、结束语
近年来药品价格虚高现象已引起了广大群众及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整合医药流通环节,构建一体化现代药品的物流体系,降低药品流通成本成为如今药品供应链发展的重点。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药品物流体系,解决中间环节繁多、管理不善及顺加价格等问题对于降低医药销售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婕.以创新促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中北京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
[2]张余文.中国药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
[3]付昕,袁杰.构建我国药品流通渠道新模式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7
[4]赵军,张正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动力机制和控制策略谫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
[5]刘震.我国药品流通环节缺陷分析和对策[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6]胡静,杨世民.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发展配送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