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

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1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区多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一是创新方式,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网络、公开栏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通过举办广场宣传活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人防宣传册、开展疏散演练等形式,大力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开展技能培训。在“5·12”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增强街道人防专业队知识技能,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人防,关注人防,参与人防。5月11日下午,江浦街道同心社区举办人防知识技能培训会,邀请南京立和救灾减灾中心负责人进行授课,通过国内外真实案例,讲解在遇到空袭、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人员如何保持冷静思维,寻求切实可行的逃生自救办法。通过讲述救援基础知识、救援中的常见误区,有效提升街道人防专业队业务素质和知识技能;组织疏散演练。为增强全民防空防灾意识,提高社区干部的应急救援指挥水平和社区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检验社区人口疏散实施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月11日上午,星甸街道人防办在星甸小学开展防空袭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按照明确任务、紧急隐蔽、解除警报三个阶段进行,参演队伍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整个演习严格按照防空袭方案进行,演习活动井然有序,取得圆满成功;抓好知识普及。为增强居民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高防范意识。5月12日上午,桥林街道和汤泉街道分别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讲解地震的起因与危害、防震准备、应急避险常识、震后自救与互救等知识。通过宣传展板、宣传彩页和科普讲解,使他们对人防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三是广泛参与,成效明显。据统计,我区在今年防灾减灾周期间共悬挂人防宣传标语190条,更新人防宣传栏70个、利用全区多媒体警报信息终端滚动播出人防宣传标语120条。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广场宣传和疏散演练,丰富了广大居民的科普知识,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促进了社区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

当前“防灾减灾”宣传周已经结束,下一阶段,我区将继续组织开展好防灾减灾各项宣传活动,针对各个阶层、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广泛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落到实处,使防灾减灾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2

__市在减灾救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从过去的单纯的灾害救济发展为统筹灾前、灾中、灾后的全过程管理;减灾救灾模式从单纯依靠政府,发展到发挥市场、金融、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格局。

1、减灾救灾组织网络的社会化。减灾救灾涉及到事故灾害的防、治、管、抗、救、降、建等多领域、多环节,建立科学完整、协调一致的组织网络系统,是减灾救灾工作的首位。我市在以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从建立农村(社区)信息员队伍、应急抢险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入手,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由村、社区自治组织网络到小组、楼栋的覆盖网络。他们在应急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传递、应急抢险、义工服务等作用。同时,__市于2008年成立了慈善协会,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救灾捐赠,为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了有益贡献。此外,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如红十字会)、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投身减灾救灾,在现场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心理抚慰、物资配送、减灾宣传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2、减灾救灾资金募集的社会化。__市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募集除了政府拨款外,依靠慈善协会定向定项募集,较好地扩大了救灾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救灾资金不足的问题。__市慈善协会成立六年以来,累计募集善款1000万元,先后用于__、__、__赈灾、慈善助学、慈善助医等项目,有效解决了部分边缘户灾民的救灾救济问题。如__省__“5.12”大地震后,市慈善协会定向募集资金达500多万,全部送往灾区。2008年,受雨雪冰冻灾害袭击,该市倒塌房屋1400多间,市慈善协会动员在当企业为本地筹措救灾资金100多万元。

3、减灾救灾资金救助的社会化。近几年来,__市积极探索运用保险等市场手段,发挥金融保险在减灾救灾资金救助方面的作用,建立更为长效、柔性、公平的防控补偿机制。2011年以来,__市政府联合保险公司,开展政策性“三农保险”,推出了水稻保险、“两属两户”农房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等5个险种。政策性“三农”保险实施后最大的特点是赔付及时、赔付面广。据统计,三年来,保险部门为“两属两户”理赔农房倒塌、受损累计赔付96次13.4万元。保险部门除了能给救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援之外,其程序简、速度快、效率高的理赔行为能够较好地将受灾群众的焦虑情绪化解在萌芽状态,发挥了“维稳器”的作用。

4、减灾救灾物资储备的社会化。在减灾救灾物资储备方面,针对救灾食品(用品)易过期、储备数量有限及品种不全的问题,与市内大型超市如__超市、百姓超市等签订救灾物资供货协议,确保了救灾物资的品种齐全、质量安全、及时有效。2010年“7.25”暴雨灾害导致__市某处堤坝垮塌,在紧急抢险过程中,__超市在接到通知后,半个小时即将200多件矿泉水、快餐面送达地点,为紧急抢险和疏散群众生活发挥了及时、高效的保障作用。

5、减灾救灾资金发放的社会化。在救灾资金的发放上,__市与农商银行(农村)和建设银行(城区)签约,救灾资金实行财政—银行—灾民一卡通。这样不仅减轻了民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有利全程监督,做到了高效、阳光。

从全国及我市的情况来看,当前,减灾救灾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个人和民间组织参与,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一方面救灾工作从来就是政府的事情,导致了“有事找政府”的依赖观念;另一方面,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也需要迅速的强有力的政治动员。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在最危急的时刻能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最多的人力、物力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危机。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高度依赖政府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而社会参与机制尚不完善。

1.推进减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的观念有待转变。作为一项公共事务,减灾救灾除政府外,理应有市场、公民社会、个人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而且救灾工作是一项关乎民生的事业,对细致性的要求极高。但目前一个基层民政局的救灾科,从事具体救灾工作的往往只有2-3人,甚至更少,有限的人力很难保证救灾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细致,容易使救灾的效果打折扣。同时,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没有从政治动员理念转向法治行政理念。“政治动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这种通过政治权威和行政手段调动各种资源的方式,表面上高效,实则不利于坚持依法行政原则,也会破坏应急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另外,减灾救灾应该是全过程管理,包括对灾害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有计划、连续的动态管理过程,力求在更广范围内将损失减至最低限度,而现行的体制多限于事后处理,对事前、事中过程往往无暇顾及。

2.减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的参与渠道不够畅通。社会参与分为社会成员个体参与及其通过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当前,参与减灾救灾的主体主要有三类:农村(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个体。他

们都是减灾救灾社会参与的主体与组织载体,在减灾救灾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如何有效整体联动,更加有效地防灾、减灾、救灾,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全面。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对灾害了解未能同步,不利于减灾宣传、模拟演练和预案科学化,影响灾后信息通报和救援的协调配合。再比如,在突发灾害来临后,参与减灾救灾的部门、人员和救援力量来源复杂,如何协调运作?另外,作为志愿者在抢险救灾中面临巨大危险,如何有效配备装备?其生命安全如何保障以及事后如何补偿等等。3.减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当前,对社会组织采取的限制为主、鼓励为辅的制度规定,使参与减灾救灾的社会组织存在严重的合法性缺失问题。现行双重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登记许可制度、“一地一业一会”的规定等,不利于社会组织在减灾救灾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公益资格认证制度还未完全落实,以致参与减灾救灾的社会组织因缺乏公益资格而在吸收捐赠、志愿活动和税收减免等方面受到差别对待,积极性受挫。加上管理不规范,使得本应发挥作用的社会组织由于缺乏公众信任度而踯躅不前,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就是典型案例。此外,对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制度性鼓励缺乏。比如,对企业参与捐赠、提供应急服务,缺乏回报机制;对公民开展志愿活动没有经济补偿的明确、详细规定,也缺乏社会反哺的鼓励性制度,如提供志愿服务后可以享受他人的服务等,导致企业、公民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与民间公益组织在减灾救灾事务上的合作,视之为重要合作伙伴。民间公益组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着政府和企业发挥不了的巨大作用。大量以民间慈善为宗旨、以公益服务为主业、以志愿参与为特征的民间公益组织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形成了英国政府公共部门与民间公益部门共同推进减灾救灾事业的良好局面。

民间公益事业之所以在英国能够发达兴盛,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民间组织本身以推进社会福利、公益服务为宗旨与使命;二是政府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并将推动民间公益事业发展和公民社会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目标与职能;三是在政府和慈善组织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相关原则;四是政府从财政上大力支持民间公益事业发展并设法保证财源;五是依法规定公开性和透明度为约束公共事业的基本准则;六是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全社会都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将社会慈善视为大家的慈善。慈善组织拥有广泛和大量的志愿者资源,占慈善组织经常从业人数的37%。

减灾救灾领域除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外,应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的积极作用,早已成为英国社会高度共识。英国减灾社会化的形式很多。例如,通过不同类型洪水风险图的形式,将不同规模洪水淹没范围与可能水深等信息公之于众,作为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防灾教育和训练,使民众熟悉应急警报和预案,掌握应对突发性洪水时自保互救措施,并与社区和民间组织相结合,及时救助灾害弱者,有效减轻人员伤亡。在政府重大减灾决策实施前充分听取利益相关者意见和建议,避免决策重大失误。社区和民间组织对受灾群体施以关爱和帮助,使其及早从灾难阴影中解脱,恢复正常、健康的生活。

根据志愿组织全国协会在《2010年英国公民社会年报》中的统计,2007-2008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共有90万家公民社会组织,总收入达1570亿英镑,领取薪酬的专职劳动力共计160万人;民间公益组织总数达1.7万个,总收入达360亿英镑,总支出330亿英镑,净资产近千亿英镑;每月人均慈善捐赠30英镑,至少每月参与1次志愿者事业的占人口总数的26%;至少每年从事1次志愿者事业者占人口总数的41%。

无论是从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的长期实践来看,还是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模式,我们认为,在政府始终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减灾救灾服务社会化,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能够大大增强减灾救灾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粗浅建议。

(一)建立减灾救灾服务社会化的机制。长期以来,政府为减灾救灾的主体,法律法规对社会机构、企业和民众涉及较少且缺少合理的体制机制安排,再加上条块分割,致使很多法律法规制度带有明显的部门化特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有序参与减灾救灾体系的法制基础和统筹安排还有待完善。在完善灾害救助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顶层设计,以法规、制度的形式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减灾救灾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从机制上明确民间组织、企业、公众等合法参与减灾救灾全过程的介入平台,有序有效参与。建立起政府公共救灾、社会公益救灾和市场化的企业救灾相结合的减灾救灾体系。

(二)促进公益民间组织发展。当前,慈善服务、救助等民间公益组织快速发展,在慈善救助、救灾抢险、医疗救护、志愿服务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公益事业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工作有待于开拓创新,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新途径加以解决。目前,政府在管理民间公益组织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乏力等问题、半行政化等问题。为此,政府要转变观念,正确定位,理顺政民关系,认真做到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减少对民间公益组织巨细事务直接干预与管理,使民间公益组织能够真正在“五自原则”下发挥其自主性和自治性。

(三)完善金融保险产业参与机制。完善政策性“三农”保险制度,加强政府引导,创新保险公司的市场运作机制,增加灾害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提供及时快捷的理赔服务,充分发挥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作用。相关部门要协调和监督灾区的保险赔付工作,提高保险赔付的效率。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灾害频发地区实行住房重建补助和灾后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分散居民生产生活风险,提高灾区人民抗灾救灾、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的能力。

(四)培育壮大志愿者队伍。当前,志愿者数量正在迅速增加,为了发挥好志愿者在减灾救灾服务中的作用,需要在法律上明确志愿者的法律地位,对其权利、义务、职责等做出规定,在管理上明确管理机构。目前,国家在发展志愿者服务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的范畴,但作为具有服务性质比较特殊、服务内容比较专业的减灾救灾服务志愿者,如何具体管理、维护、培训和调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保在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同时,保护好志愿者的权益。

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3

一、及早部署,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列为当前首要工作

防震减灾周宣传教育及“5.12”防震减灾日活动一直是我局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四月下旬就议定了今年宣传工作的重点及宣传形式,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月4日县减灾委召集全县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协调各部门在活动周期间的具体分工和合作,要求各单位同时行动,大力营造氛围,落实好活动方案,共同做好“防灾减灾日”的科普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取得显效,并确定了德安县《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周”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5月5日我局召开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宣传周专题工作会议,贯彻文件及会议精神,就“防灾减灾日”活动周工作进行专项布置和分工。

二、措施有力,确保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期间,为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我局通过悬挂横幅、移动宣传展板、播放省地震局公益广告视频、县电视台播放防震减灾知识《地震百科》视频、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防震减灾知识,我局干部职工全员出动,宣传周期间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4月25日,在小学邀请市防震减灾局专家、上防震知识讲座,并为学生们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图书;5月6日一5月8日在县城集贸市场、新广场、时代商城主要街道及周边等分别悬挂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12条,在行政中心大楼及有电子视频的学校设置电子宣传标语。

2、5月9日,我局分别到县小学,德安第一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向师生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材料,在学校操场展出防震减灾科普展板,指导学校师生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真正起到了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的目的。

3、5月10日,紧扣今年防震减灾日的主题一“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开展宣传,县减灾委在县时代商城广场举行“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成员单位安监、消防、防震减灾、人防、教育、卫生防疫、建设、民政、国土、水务、电视台、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加。活动中,我局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100问》、防震减灾宣传手册等,共发放4000余份。此次活动现场非常热闹,为方便前来咨询防震抗震知识的群众,各家单位都设有专门的咨询台,接受民众的咨询,并向民众派送印刷精美的知识手册,以便留存和方便学习防震减灾常识,活动现场共计发放各种防震减灾宣传资料8300份,参与民众达2600余人次。

4、在日报、县电视台、县政府新闻网刊登和播放了活动报道,在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宣传省修订的《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防震避震科普科普知识宣传片和科学解读地震灾害预防及地震灾后重建家园等科普宣传片,此举使我县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5、5.12日上午九时整,准时向我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

干部发送内容为“值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周之际,温馨提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公益短信750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从而牢固树立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震减灾的意识,有力推进了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4

本研究在对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利关系以及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海洋生态文明的视角,对加强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进行探讨和思考,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利关系

海冰是所有在海上出现的冰的统称,除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冰外,还包括来源于陆地的河冰、湖冰和冰川冰[5]。海冰灾害则是指由海冰引起的影响到人类在海岸和海上活动实施和设施安全运行的灾害,尤其是造成生命和资源财产损失的事件[5-6],如港口码头封冻、海上设施和海岸工程损坏、水产养殖受损等。受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我国的渤海及黄海北部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7],并造成损失。据统计,仅2009/2010年冬季,我国因海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63.18亿元[8]。严重的海冰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都造成了很大危害[9]。同时,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冰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由此可见,海冰防灾减灾与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提升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3]。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冰防灾减灾密切相关。只有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好,又可以有效减轻甚至减少海冰灾害。

3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海冰防灾减灾工作,尤其是1969年渤海发生特大冰封以来,我国逐渐加大了海冰防灾减灾的工作力度,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轻海冰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积累了应对重特大海冰灾害的宝贵经验,使我国的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面对我国实施“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及潜在海洋灾害风险等,现有的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结冰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海冰监测能力依然比较薄弱、精细化海冰预报和海冰灾害预警产品缺乏、海冰灾害风险管控能力不足、海冰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以及灾害损失评估技术不高等。

4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考

4.1总体要求。我国的结冰海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众所周知,环渤海地区不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而且是我国北方地区通向海洋的重要门户,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0]。随着“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实施,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各类海洋开发活动必将更加迅猛地发展,无疑会使海冰灾害损失上升的概率增大。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海洋和谐相处、协调发展[11],因此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必须充分体现海洋生态文明,而且要将其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海冰防灾减灾切实融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这是对当前形势下开展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4.2基本原则。作为自然灾害,海冰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2种属性。开展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并遵循6个基本原则。(1)客观与科学性原则。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应尊重客观事实,始终贯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2大科学体系,做到标准化、系统化、数值化。(2)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重原则。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应根据结冰海区的海洋、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国家和结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3)统筹兼顾原则。既应考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部署和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也应兼顾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海冰防灾减灾的实际状况,上下结合,统筹兼顾,使海冰防灾减灾能够满足各个层面上的不同需求。(4)因地制宜原则。应遵从结冰海区的冰情特点和客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5)可靠性原则。对基础资料来源、数据精度及数据质量等应有明确的要求,对不同来源的基础资料应该进行标准化,保证所用数据权威、可靠。(6)系统性原则。基于海冰灾害系统组成,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分类、分布及脆弱性、海冰灾害防御能力等因素。4.3主要建设内容。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资料获取、海冰预警报、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海冰灾害损失评估以及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等。(1)基础资料获取。基础资料是海冰防灾减灾的工作基础。因此,应不断提升基础资料获取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基础资料的获取应通过海冰监测和历史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其中,海冰监测方式应当包括岸基海洋站、沿岸巡视、卫星遥感、岸基雷达(包括车载雷达)、航空、船舶以及海上平台等。同时,应加大先进海冰监测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及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2)海冰预警报服务。实践证明,海冰预报和海冰灾害预警,可以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冰情变化信息,并为各级政府提供海冰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海冰预报及海冰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尤其是要切实提升小区域、精细化海冰预警报能力和技术水平。(3)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通过开展不同尺度的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不仅可以为结冰海区沿岸发展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设计及选址等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对各级政府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制(修)订及实施等提供理论指导,并对海冰灾害应急期间的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不同尺度的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能力建设。(4)海冰灾害损失评估。对海冰灾害损失进行评估是制定海冰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和灾后恢复重建、补偿和救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9,12-13]。因此,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努力提升海冰灾害损失评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加大对评估技术方法研究的资金投入等。(5)海冰灾害应急预案。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可以科学规范海冰灾害应对处置工作,合理配置海冰灾害应急的相关资源,并提高海冰灾害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因此,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制订相应的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对已有的预案,要根据当前海冰防灾减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5结语

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5

【关键字】灾害,灾难,监测,防灾,减灾

1.概述

在人类历史中,伴随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从这种意义上讲,防灾减灾是人类成长过程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事故与灾害发生的概率与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害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各种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防灾的永恒的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1.1基本概念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防灾:是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内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不仅指防御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视、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减灾:减灾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后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指要减少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2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

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

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

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2.灾害的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灾害。联合国公布了20世纪全球十项最具危害性的战争外灾难,分别是: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防灾方法。

(1)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在我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纳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海洋灾害:包括暴风潮、海啸、潮灾、海浪、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冰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砂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

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按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队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已经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3.防灾减灾对策

现代科学观点人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进技术,在满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3.1 防灾减灾基本原理

灾害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即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因此,要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就必须改善这三个条件,其主要措施是:消除灾害源或者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3.2 防灾减灾的总目标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建设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制约。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灾情的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鉴于目前的灾害形式,要有效地防灾减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展情况。这些措施的减灾效果是很显著的。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减灾措施。

防灾,即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减灾措施。

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救灾,这是灾情已经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必须制定有效地救灾预案并常备不懈,方能取得明显的减灾效果。

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主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风 编著《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2年6月

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6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完善路径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

从广义上来说,突发事件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害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

二、我国应急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1.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已初步建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我国已建立了坚持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我国应急预案逐步完善2001年,我国进入综合性应急预案的编写使用阶段,我国已编辑了各项应急预案达57部,国家专项应急预案21部。全国各级应急预案130多万件,基本上涵盖了各类突发事件。

3.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了加强。近几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数百亿资金,重点进行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装备的建设。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提高,灾后恢复重建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我国应急管理主要问题

1.预防意识薄弱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气候,地形地貌各不一样,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突发事件,不胜枚举。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现场,大多数人不知所措,虽然各项工作都迅速的投入抢救当中,但很多人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期。

2.预警和监控系统不完善。我国的灾害预警和监控系统不够完善,很多方面存有缺陷,如危机潜伏期的科学预测及判断,危机发生的概率及负面影响等。

3.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突发事件的社会参与度比较低,应急处理教育工作还不够。

三、典型国家的应急管理

(一)美国应急管理体系

美国是目前世界应急体系建设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使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逐步增强。

1.不断完善组织结构。美国的应急管理体制近年来不断完善,其他的专业应急组织,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应急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已经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机动队伍和一套运行高效的规章程序。

2.健全的应急法制体系。目前美国形成了以国土安全部为中心,下分联邦,州,县,市,社区五个层级的应急响应机构,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的机制,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的灾害事件。

(二)日本防灾减灾体制

日本是世界易造自然灾害破坏的国家之一,在长期与灾害的对抗中,日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性防灾减灾对策体制。

1.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作为全球较早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日本制定了应对灾害的基本法,还有各类减灾法50多部。包括基本发法,灾害预防和防灾减灾相关法、灾害应急法、灾后重建与恢复法、灾害管理组织法五个部分,使日本在应对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时有法可依。

2.良好的急教育和防灾演练。日本政府和国民极为重视应急教育工作,从小学教育抓起,培养公民的防灾意识,通过各种活动进行防灾宣传活动;政府和相关灾害管理组织机构协同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灾害演练,检验决策人员和组织的应急能力,使公众能训练有素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日本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政府为地震保险提供后备支持和政府再保险。

4.严密的灾害救援体系。日本已建成了消防、警察、自卫队和医疗机构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灾害救援体系。

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路径

从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以及通过对比其他国家,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健全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的法制体系。我国应该继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这些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为应对各类危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如对主动参与救灾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进行立法,规范紧急危机时期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等。

2.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以切实做到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科学识别,准确分级,及时响应和有效沟通。应抓紧建立健全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网络,为做好应对和处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础。

3.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将巨灾保险制度纳入国家综合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从立法保障、制度设计、组织推动、风险分担等方面推动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

4.完善社会参与救助机制,建构社会应对网络加强对应急预案和应急救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训练及管理,以便在应急管理中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许文惠,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张强,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免了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武.危机管理:面对突发事件的抉择[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4]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宋俭,王红.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