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

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方式

一、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兴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引导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立足中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精华,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汇聚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目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内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树人、科研育人的活动中,在教学、科研体系中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向大学生通过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播撒文明的教育体系。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对于艺术的教育和创作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剖析。当代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独领,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艺等众多文化瑰宝。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艺术教育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132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艺术的强大吸引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艺术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进而建设、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

(一)树立教育目标,坚持正确方向

1.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这些都与“中国梦”文化内涵有机契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展示中国梦的内涵与意境,努立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书写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奋斗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教育和宣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2.建立一整套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文化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精神。[4]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拓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应拓展艺术教育范围,将众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3.坚持艺术教育中技艺与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即是注重技艺教育,轻视人文内核。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艺与人文并重。技艺在于科学文化知识、操作技艺的培养,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这两者是促进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翼”。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立艺术与人文相关的大教研室,专门从事艺术与人文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可成立相关“艺术与人文大讲堂”,聘请相关研究者或艺术名人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还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社团”建设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一、二、三课堂的联动互促,树立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课外与课内、普及与提高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保障

1.重视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审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教材作为内容支撑。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部分已经使用到了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5]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经验。但总体来讲,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材还很不规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缺乏专家指导,加上资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审查和指导工作,成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门组织和评审机构,应该对中华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进行审查和监督,使相关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扬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去其已经过时和不符合时展的部分。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规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从源头上解决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问题,逐步将传统文化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规范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传播队伍的实力。一支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7]另一方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库,包括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研究者等,邀请他们到高校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3.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评定机制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必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保障作用。[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良好的教育评定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成分,从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进步,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重要。评价机制体系中要包括众多因素,要包括评价机制的执行者,也就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学习者,还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监测评价高校老师教学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综合素质考评,以及各项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以此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以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四维教育阵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

1.紧抓传统课堂教学阵地在艺术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紧抓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放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注重其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将之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义和作为展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2.营造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更为隐形的教育。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并将艺术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如成立国学、文史等传统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成立书法、国画、传统乐器、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在校园相关场所树立先贤雕像,镌刻传统格言,营造带有浓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将有形与隐形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从课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9]3.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为主观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其中体现出创作者的思路、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利用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平台上来展示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文化艺术产品公司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不仅可以产生良好效益,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扬。在现在众多数字媒体传播的高效高质进程中,众多的网络艺术作品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也不乏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这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现在文化艺术市场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4.拓展社会实践艺术渠道社会实践是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要引导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如吸纳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传统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对重大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演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挖掘的推进者。拓展艺术传播渠道,让艺术教育融入于大学校园,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在众多重要场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1]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高校作为培训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凝聚起“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李燮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2]兰心.传统文化缘何进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强化影视作品的责任担当[J].电视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融入课程教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刚.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阳.思维之花智慧之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C]/“/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灵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谈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N].学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

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艺术设计

“中国风”一直以来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主要手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上,从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到太极万象、记忆之塔,一幕幕极具创意的文艺表演,为全世界观众呈现出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画卷。北京奥运会通过现念演绎传统文化,运用创新手法发掘“中国元素”,不但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让观众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无疑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启示。

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前进中的积淀,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提供着营养。所以,它对人类创造的现代的和未来的文明,都必然产生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电影运用上,中国的导演表现出色,如《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等,这些电影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或直接或间接、或从色彩或从场景、或从传统理念或从民俗仪式,都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以张光宇先生、张仃先生为首的老一代艺术家亲自参与动画形象的创作,把他们多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全部带入了艺术造型之中,不仅在于采用了传统壁画、水墨画、年画、京剧脸谱等艺术样式,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上,还借鉴了前辈艺术大师如齐白石、李可染的创作,充分体现出了中国艺术的意蕴与独特的美学风格,因而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殊荣。

除了影视界,“中国符号”的观念已渗透到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广告、招贴、标志、包装、书籍装帧、环境艺术等,包括最近的服装设计展――“衣装盛典”。很多设计师成功地运用本民族的文化符号来推广自己的设计理念,并成为设计领域的佼佼者。在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一些优秀的设计师更是将典型的东方韵味运用得淋漓尽致,从而在国际设计界得到广泛认可。我们必须正视传统,提炼出那些具有恒久光芒的价值因子。由此,因“中国风”的流行而在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作业普遍出现的“跟风”情况就不言而喻了。应该说,“中国风”的流行是一个好的契机,学生们普遍认识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了过去一味模仿和照搬国外流行设计的状况,具有东方特色的元素和符号开始在设计中有了越来越多的体现。但同时,学生们在大量运用中国书法、传统水墨以及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时,也不免陷于表面的拼凑和罗列,作品往往缺乏内在文化精神的传达,这就使得大量使用中国元素的设计作品流于表面形式,远离了作品应有的文化内涵,归结起来,这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符号审美及认知上的偏差不无关系,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现代艺术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版年画,还是木雕、砖雕、石雕等都有艺术设计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艺术设计的规律,传统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文化方面的成就更影响持久,这些文化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特定的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区的自然、风土、生态等基础上经过长时间历史集聚形成的,这些正与设计中心理、社会、文化的脉络相联系。所以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现代设计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几千年之前,我们聪明勤劳的先祖们就已开始使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画刻符都记载下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他们当时内心的希求与期盼。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随着科学技术、材料工艺的不断演进,以及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而不断的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象征符号体系。这个传统文化符号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传统元素中来涵盖以上的概念,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秦砖汉瓦、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京戏脸谱、中国结、皮影、剪纸、木刻、年画、风筝、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汉字、石窟壁画、石狮、唐装、筷子、元宝、如意、八卦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符号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汲取营养的沃土,对现代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是现代设计走向成熟、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细心洞悉那些让全球市场广泛接受的强势品牌时,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蕴含源于本土文化精神的力量。许多著名的有创意的标志设计无不在简洁、明了的形式美中蕴含着一个企业、团体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因此这种运用,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怎样更好地借助传统文化符号去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并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它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深植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创作观。有根的艺术才能够枝繁叶茂日益强大,没有根的艺术最终不过是浮萍一叶,昙花一朵,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而艺术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的,扎根在我们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中的。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显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现代设计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且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结合、发展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事实证明是不可取的, 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无法立足:中国的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一些著名设计师的成功之路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一味地沉迷在传统的襁褓里,在我们的设计中单纯的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导致民族传统发展的停滞。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时,既要对传统文化符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又要和现代设计的思维和理念进行结合,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任务。

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我们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符号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其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北京申奥标志是由奥运五环的蓝、黑、红、黄、绿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五角星形状,又以中国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这就代表了华夏传统的“中国结”形象,还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整体图形又好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乃是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这种多元互补的设计构想不但增强了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在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设计中,汉字的巧妙应用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现代气息。这些成功的例子深值我们品味和借鉴。

当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中去并达到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与演绎,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高层次的发展和提升。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文化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在这一点上,我国很多成功的设计师将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符号经逐步挖掘、发展成为了现代设计中极具文化内涵的元素。如:书法篆刻、祥云图案、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当看到,绚丽多姿、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是我们聪明勤劳的先祖们创新的积累和结晶,它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断创新是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因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人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符号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它题材之广泛、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流传之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张道一先生对待传统文化的看法“张果老倒骑驴,骑在驴上向后看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形形,五花八门,在比较中鉴别,在现象中归纲,理出一条思路,驴儿驮着往前走,走向新的时代,不是固守于旧的迂腐不化,而是创造者新的去开拓未来。”传统文化之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设计,如鱼得水,须臾不可离开。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并使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现代艺术设计焕发出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徐江华,张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重构[J],包装工程,2007,28(01),

[3]袁熙D,新现代主意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视觉文化;传统艺术;美学;设计;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043-01

一、视觉文化环境下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传统艺术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传统艺术美学与现代设计有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传统美学所推崇的审美观会在人们无意识中影响现代设计美学,与此同时,传统美学所具有的民族审美观也会受到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比方说,当前广告的目的即:一目了然及简单明确,让人在短时间内明白广告所想宣传的事物。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广告设计者通常会选择突出重点,省去次要环节,将不同的时间及空间内发生的事情组合在一起进行广告的创造。借助构图总结、恰当夸张及鲜艳色彩等方式,以收获最佳的宣传效果。在当今视觉文化环境下,现代设计所使用的此类手法与传统艺术美学所推崇的“以少用多”的精简等审美观是殊途同归的。

(二)传统艺术美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后现代景观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被消除了。艺术不仅仅是高端社会人士才能“把玩之物”,它已然成为了大众化及民主化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布尔迪厄所研究的审美趣味里的反思趣味必须给感官趣味让步。传统艺术美学于此种大众化及民主化的方式里也得到了彰显及强调,甚至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总而言之,不管是安静地品味生活,抑或是动态的人际交往,传统艺术所具有的典雅古朴及韵味留香均时刻充斥于当今的视觉环境下。与此同时,传统艺术美学于此种环境下也彰显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与及艺术感染力。

二、促进传统艺术美学在视觉环境中应用的措施

(一)树立人文生态的思想

人文生态理想必须创建于生命本身的前提之下。存在即生命的意义,生命则属于意义的集合体,而此种意义即人的生命于其生存环境下的整合存在,属于一种自然的、与身俱来的归属及拥有。然而事实上,此种意义的整合却被各种生存环境给隔开了,被各类观念掩盖了,被各类束缚抹杀了。

如果从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来说,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和当代科技的实际功能原本都应该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拥有,事实上,二者的疏离及割裂并非其原本的形态,而是社会进程中的偏失导致的,属于生命异化形态的表现。所以,人文生态思想所倡导的正是应从本质上改变此种现实的偏失。白南准先生如是说:科学技术议题并非创作另一个科学玩具,而是怎样让高速发展的科技及电子媒介人性化。迈克尔・海姆也表示:就实质上来说,VR的本质并非存在于技术里,而是存在于顶级的艺术里。VR所承诺的并非搜寻更好的真空吸尘器,抑或更让人喜爱的通讯工具,而是从本质上搜寻改变及拯救人类研究的某类实际意识。在人文生态思想的创建中,传统艺术美学便是永远可以流出活水的源头,它能够帮助视觉文化摆脱现有困境,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引入艺术批评精神

批评精神系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它成就了艺术,艺术的创新及发展都必须依靠此种批评的物质。然而,鉴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艺术设计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尤其是在数字世界里,艺术所具有的批评精神正慢慢减弱,某些艺术甚至公然表现出了媚俗的特性。在媚俗被看成时尚,被视为艺术生产及传播信条的环境下,为了更好地确保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理应将艺术的批评精神恰当地引入视觉生存当中。时刻保持对视觉文化环境下传统艺术美学存在现状的思想警醒系将批评精神引入艺术的根本目的。此外,人们还必须用艺术的批评精神看待从不可见转变成可见的视觉构架及看和被看的结构形成过程。

(三)培养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一词最早是由戴伯斯在1969年提出的。对于视觉素养的含义,戴伯斯如是说:视觉素养即人借助观看并同时使用及概括其它感知经验而获得的视觉能力。事实上,视觉素养不但属于一种能力,同时还与视觉生存的意义及精神价值有着莫大的联系,甚至还牵涉到了视觉性的内置及视觉素养的归途等。

当人们在进行视觉素养的创建时,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问题:不管是视觉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它们均牵涉到了一个本土的文化语境及文化生存环境的问题。换句话说即:当我们对当前的文化生存展开解说及探索之前,我们必须明白自己所处的文化根脉,明确自己所处的文化土壤与文化环境,随后再进行视觉文化的探究。惟有如此,我们的探索才具有生命的根基及支持。也只有在此种情况下,传统艺术所推崇的精神才能得到较好地运用,传统艺术的土壤才能始终肥沃。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一种影响力特别大、影响范围非常广的文化,它对现代设计及人类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异常深远的影响。其所推崇的精神则属于一种生命的根植,属于一种生存的样态,更是一种对视觉文化环境影响至深的意识形态。因此当我们在进行视觉文化环境研究时,我们必须给予传统艺术美学应有的重视,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更具实用性,创新性。

参考文献:

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现代艺术;环境设计;环境艺术;传统文化

1引言

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暂,但是其发展势头却呈现的十分迅猛,其中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非常明显,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艺术,但是更多的是它更偏“西化”或者“伪东方化”作品,部分设计师并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剖析分析,断章取义,设计出的一些作品较为肤浅。所以,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怎样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怎样设计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是最为首要的问题。

2概述

2.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指巧妙运用于建筑、服装、音乐等方面的突出传统文化精神的意象构成,以及彰显民族特征的符号、风俗习惯以及形象。此外还包括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体现民族精髓的文化元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将环境内涵与设计理念有机整合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强调艺术理念与环境相融合,并通过光影色彩、空间体型等造型语言呈现出来,以强化基于环境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更好地彰显别样的艺术形式。像现代作品中,室外设计、景观园林、城市规划等均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典型表现。2.2应用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中国的传统文化悠远留长。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有着尤为积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使得环境艺术的设计风格与众不同,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观体现。传统文化的运用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了活力。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体现在民族特色上的则更加突出,其能够更好的展现民族优秀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推动效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整合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性。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下,设计作品可以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充分强化,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只有这样,现代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含蓄设计,更能充分表现出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内涵,还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出来。2.3应用局限性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设计理念是西方现代主义,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多的偏向于西方现代风格,在审美观念上也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西化,这也使得部门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限制于思想环境。同时,在现代科技和快餐式文化占据主流的今天,很所任对于传统文化都缺乏认知,这就造成了诸多文化遗产销声匿迹的场面出现,而一些新一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更为喜欢追求“高、大、上”的设计效果,在思想创新上与传统文化相背离,不能认识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这也就使得传统文化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

3表现形式

3.1情感表达将思想以实物为载体表现出来即为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常常会在房屋院落上运用图案及物品陈列形式来表达情感,并且这种委婉的情感表现方式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也非常受重视,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会参考本地的风土人情,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以此抒情。3.2图形表达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直接将图形在平面作品上运用,将更直观的作品意义表达出来,这种直接的运用,体现了整合、创新的理念,创造一个积极的方向,它能够与周边的现代环境相融合,使现代环境更具备深刻内涵。例如,沈阳北站的方圆大厦,正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合进了中国古代的货币图案,一方面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另一方面,又将人们眼中的传统文化及现代环境艺术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姿态。3.3神形并举想要将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神形并举真正实现,必须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度剖析,并结合现代的审美角度,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段来进行创新,给传统文化一个文明传承的空间,也让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彰显其诗情画意,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偎相依。

4传统文化的展现途径

4.1结合时代精神,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元素加以运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需要结合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流行的趋势。也就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必须要要结合时代精神,为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注入新鲜血液,要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符合现代的创新理念,这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一起,从而进行高质量的作品设计。在这里我们以最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苏州博物馆为例。这座博物馆的设计者贝律铭先生秉承“中而新,苏而新”以及“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建筑设计理念为自己故乡设计了苏州博物馆。首先在这座博物馆的外形色彩上和材料的色彩运用上,并没有标新立异,而是选择和周围的建筑物一致,保持了本土的文化特征,将苏州传统的东西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设计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次,贝律铭先生在设计上使用了“留白”的手法,这种方式让整座博物馆从远处看去非常的明亮,那些勾勒着白墙的深灰色框架和屋顶同周边的苏州传统居民楼交相呼应与融合,使黑、白、灰三种色彩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一抹青绿色的竹林色,正符合江南水乡建筑特点。4.2创新传统文化元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设计者能够从传统文化元素中加工合适的元素应用于设计,但同时也要求设计者敢于尝试、思维活跃并勇于创新,这样才能给予传统文化元素新的表达。如上海经贸大厦的设计,设计者结合传统“塔形”构造融入于现代设计中,概括了塔形结构特点,且塔檐重叠有序,整体宏伟壮观,这其中就涉及了元素的创新,在传统元素的整合下使塔形元素与现代设计在力学、美学等角度中不冲突,并呈现出创新特点的和谐美。创新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设计者应树立创新意识,将传统文化元素中涉及的创新因素融入到现代设计,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效应,创造富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现代创新作品。这样不仅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秉承了创新精神,并以艺术形式得到呈现,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实意义。

5结束语

总体来看,要想使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良好高效的发展,就要充分科学的运用传统文化,只有综合各个方面进行考量,将传统文化有效应用,并与实际的设计目标相切合,准确的表达出设计师的意图,就能够达到设计优化的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在实际的发展中能够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8).

[2]李洁,彭重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0(16):115-116.

[3]钱万成.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元素的应用[J].电影评介,2012(21):104-105.

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文5

图形既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也可作为一种感觉语言,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只有用发现的眼光去审视与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领悟其“神”、其“意”,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不断发展。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线条除了具有方向、宽度、长度的意义,更是一种速度、厚重和力量的反映,这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意合用”的最好范例莫过于中国古典诗词了,将诗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体化,从而使得本来僵硬的环境艺术设计变得栩栩如生,这种思想很值得三维空间环境艺术在设计时借鉴。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强化应用的措施

(一)中国现代环境艺术建设的理想是哲学思想的精髓与时代观念融为一体

中国是世界文明大国,拥有融儒、道、佛为一体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此外,“仁义”及“礼乐”是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家庭伦理及人与人的关系也受到高度重视,强调对美的认识以及教化对人的作用。“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宗旨,而其基本精神是以美为最高标准,将美学与人本哲学完美结合,强调美与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等重人情、重意境的标准。这些都对我国现代环境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它是现代环境建设的审美创构,它在现代环境建设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观念都不可逾越的,这就促成了具有“禅意”风格的设计流派的诞生。

(二)协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为现代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萌芽于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或多或少受到国际思想潮流的影响。于是乎,各种新的审美理想、观念、需求等都应运而生。尽管国际化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共性和普遍性,但个性和特殊性还是存在的,所以在现代环境与艺术设计中,在利用大环境资源的共性及普遍性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其个性和特殊性,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髓相结合,将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将外国文化精髓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达到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完美形式的形成。

(三)对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设计源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将其所有内容都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而是要有所取舍,再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新的、符合时展的建筑形式,为现代化的环境建设提供服务,满足人们对建筑审美的需求。

结语

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范文6

一、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概述

1.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与体现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富含许多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图腾文化、象形文字等等。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可以对设计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还可以对设计理念产生一种支撑作用。但是中华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厚,将这些文化合理有效的融合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要求设计师要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区别于优势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寻求到最佳的组合方式将二者相融,实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文化价值的提升。

2.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旨是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且极具创意的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的应用与融合可以满足人们舒适环境生活基础上加强感情的交流。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使之与其它设计产生区别。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世界文化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全球化文化走向已经成为主流[2]。在本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为促进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接受新文化、新理念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优势。

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1.颜色与形态

传统文化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除了体现在文化理念方面,还体现在颜色、形态等基本艺术元素的应用上。在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中,经常大量运用颜色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从而达到艺术效果与设计效果的提升。颜色的组合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红色带来热情、蓝色带来安静、绿色带来健康等。这样的心理效果的运用无疑是成功的,但是长时间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为人们带来审美负担与审美疲劳。所以设计师为了营造出更加舒适富有活力的环境,便可以充分分析人们的真实感受,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配色原理进行设计。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图形曲线与形状会为人们带来审美享受与舒适感,可以将其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构思中,实现设计价值的提升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素材与灵感

中华文化是经历五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而来的,富含着数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要求设计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源源不绝的设计灵感,才能够设计出符合时展前沿的作品。因此,可以不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打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在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已经出现运用传统文化而产生的大量优秀作品,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场地设计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乐器、图腾以及中国结等。要想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设计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掌握程度与积累程度,并不断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可以依据设计的主题,进行合适的文化构思内容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在进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不可全盘接受。要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辨识能力与应用能力,中华文化是一项复杂、庞大的文化系统,尽管优秀文化众多,但并不是都适用于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产生的积极影响。针对自身环境设计的主题与实际的设计情况和环境,选择适合的文化元素与理念进行设计构思,从而实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的提升,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