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

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1

K先生首先把价值投资的理论起源做了介绍,从格雷厄姆、多德的证券分析,到John Burr Williams的《投资价值理论》;从基本的红利定价模型,再到市盈率等相对估值法;最后总结了内在价值估值分析的误差。为降低估值的风险和误差,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安全边际。他给出的建议是,应该在内在价值1/3的位置以下买入。比如10元的东西,应该在3元或3元以下买入.尽管安全边际越高,可以纳入投资的标的物也就越少,但投资的风险更小,收益会更大。

但K先生亦强调“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内在价值的判断往往是个模糊的概念,比如价值8-12元的东西,如果在3元以下买入就是价值投资,在15元以上买入就肯定不是理智的选择。因此,很多公司,我们没法准确的评价它的价值是否在10元,但仍然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行业竞争结构的分析来看,K先生推崇波特五力模型,这一看似简单、妇孺皆知的分析框架,已经足够使得投资者理解标的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他举例说明,尽管美国报纸行业在衰退,但有些地方性的报纸往往具有相对的垄断地位,比如GCI,这只在2007年曾经高达91美元的报纸龙头,一度跌到了4美元,K先生认为这家公司应该值30元。即尽管报纸行业属于夕阳产业,但美国消费者仍然乐于购买一些地区性的报纸,因为美国一些城市往往只有一家报纸,具有相对的垄断性,居民们想要了解当地社区发生的事情,往往必须要购买当地的报纸才能获取本地的消息。且公司负债不高,没有偿债压力。

K先生在2009年年初GCI跌到3美元的时候开始买入,该股最低跌到了1.85美元,2009年之后,GCI一路回升,K先生最终2014年以28元将其卖出,5年累计收益超过8倍。

当然,这个投资案例仍然不能说明K先生如何把握5年40倍的收益的水平。他最大的成功来自于投资美国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优先股和普通股。

2009年初他首先投资面值在25美元的两房优秀股,当时两房的优先股普遍低于1美元,经过美国政府的刺激和救市,美国房地产的复苏带来了两房优先股的逐步回升,2011年优先股达到了5元,2014年最高曾经超过20元,在此期间,他成功的将0.5美元以下买入的部分优先股在5元左右卖出,随后在0.3美元附近分别买入两房的普通股。截至2014年7月份,两房的普通股都在4美元左右。

他的主要投资逻辑是,美国政府不可能让两房倒掉,毕竟两房是美国的第二财政,高达4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MBS债券仍然需要偿还。优先股由于有优先付息的地位,一旦公司盈利必将优先于普通股上涨。当然,由于后来美国财政部完全控股两房,意味着普通股投资者基本拿不到分红,两房的改革仍没有定论,但不妨碍将其作为困境反转型的投资来看待。

投资很多时候看上去像赌博,但成功的投资往往是在确定性大且赔率大的事件上加大筹码下注,甚至是压上所有的筹码,最终才可以获得远远超过市场平均的收益。因此,K先生偏好巴菲特式的集中投资。即“将所有的资产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将其看管好。”这对很多投资者显然不可行,毕竟普通投资者的分析能力有限,但分散化风险更低,收益也同样会降低。

当然,K先生亦表示40倍的投资回报率纯属百年一遇,美国若不是遭遇类似1929年的股灾,投资者也不可能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获取超额收益。

他认为,与其说是投资技巧和估值方法很重要,不如说勇气和耐心更重要。进一步而言,他认为,估值和投资技巧仅占成功要素的20%,另外80%是勇气和耐心。谁能够在市场出现机会的时候重仓买入,谁才能获得超额收益。这种勇气和对个人判断的坚持,一般人不具有。

相比之下,目前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机会也在逐步凸显。根据他在ROE、毛利率和企业经营管理层方面的考虑,一些优秀公司的价值凸显出现。他选择那些ROE在20%以下的企业,尤其是过去5-10年能够连续维持盈利稳定增长的企业,比如过去盈利复合增速在10%以上的企业,如果毛利率能够持续上升就最好。同时,公司每年的经营现金流稳定,且大于净利润,反映盈利质量较高。另外,公司的短期有息负债小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账面现金之和,反映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不大。

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分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引言

近期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层次是起到驾驭作用的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是38项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二、主要会计具体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1.新存货准则实施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新准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借款费用计入因而存货成本对生产周期长的企业影响大;取消了“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以及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不计入存货成本,直接计入损益”的规定,因而对商业企业影响大。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将增加,流动资产合计金额增加,总资产合计金额增加。短期内企业的权益将增加。利润表中期间费用减少,营业成本增长,但营业成本增长的幅度小于期间费用减少的幅度。短期内企业收益将增加,长期看企业总收益不变。流动比率增长,销售毛利率下降,短期内销售净利率增长。

由于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企业应改用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法,对原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的企业影响较大。在物价上涨期间,对财务分析的影响:(1)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将增加,流动资产合计金额增加,资产合计金额增加。短期内企业权益将增加。(2)短期内利润表中企业盈利增加,长期看收益总额不变。(3)流动比率增长,销售毛利率提高,短期内销售净利率增长。

2.新投资准则实施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从单个报表看,如果子公司盈利,将使母公司个别报表的利润减少;如果子公司亏损,将使母公司个别报表的利润增加。其对利润的影响,取决于子公司的盈亏。母公司对具有控制权的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将大大减少母公司尤其是自身没有主营业务的控股型母公司的利润总额,从而影响其财务报表中的利润结构。

新准则要求,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性金融资产均按公允价值反映。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会影响到损益,使企业的利润增加;新准则不仅要求可供出售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将价格变动的金额直接计入权益。因此,这一计量方式的改变将会直接影响期末利润。

3.新固定资产准则实施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固定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第一,企业年度内固定资产结构的变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之间的吻合程度。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内固定资产原值的变化,应朝着优化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结构、改善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提高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方向而努力。第二,在企业折旧政策多样化的条件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并不代表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贬值程度。因此,固定资产净值与原值之间的对比也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更不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

原准则固定资产定义有“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标准,新固定资产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定义的价值标准,因而会改变企业资产结构及今后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计量结果增大,同时预计净残值强调现值,结果会使企业各期计提的折旧额增加,导致各期的费用增加,最终使企业的收益水平及所有者权益金额降低,同时增加负债。新准则将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的折现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将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后续支出确认为固定资产,会使固定资产的计量结果增大,导致企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使长期资产比重提高。

4.新无形资产准则实施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无形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特定企业内部的利用价值和对外投资或转让的价值上,具体表现在:第一,企业无形资产与其他有形资产相结合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潜力;第二,企业无形资产被转让或出售的增值潜力;第三,企业无形资产在用于对外投资时的增值潜力。

新准则取消原准则第10条中的“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这条规定取消后,企业就可以按照投资双方议定的价格作为入账价值,从而造成权益增加,资产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权益比率提高,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同时新准则增加有关不确定有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明确规定了此类无形资产不再采用摊销的办法,而是采用减值测试。商誉的后续计量方式由按照直线法摊销,改变为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不摊销的方法,并规定按照相关资产组或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可能增加或减少企业的损益,从而造成权益变化,资产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5.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实施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执行新准则后,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但是,我国的产权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活跃程度和定价能力与成熟市场还有不小的差距,同时,决定公允价值两个关键变量(贴现率和未来现金流量)都需要会计人员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职业判断,主观性极强。而资产公允价值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如果公允价值运用得当,会极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反之,公允价值又为企业提供了利润操纵的途径。

新准则中,商业实质有两个判断条件:(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在实际运用中,商业实质的这两个判断条件也带有很强的人为主观判断特点和灵活性,判断的结果同样影响企业当期的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等,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三、结论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新准则的实施涉及大量理论和实务问题,内容错综复杂,文章论述了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利弊。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境外投资者了解境内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促进他们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对国际投资者而言,会计准则趋同带来的透明度的提高以及相互理解的增强,可以大大降低境外投资者进入的风险,为国内公司吸引外资创造便利,有利于我国走向国际经济舞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李淑敏.对新会计准则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

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3

【关键词】基本面分析 技术分析 财务分析 风险与收益

相比于房地产、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市场的投资要复杂得多。投资者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股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能盲目跟风,总的来说,投资股票市场有以下几种基本思路。

一、宏观经济分析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晴雨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动会影响股票的价格,作为一个股票投资者,要时刻关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经济指标。比如说,每月中旬公布的上一个月的CPI,如果CPI过高,意味着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预期,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刺激股票市场的拉伸。

仅仅知道这些宏观经济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数据往往有滞后效应,当数据公布时,股票的价格已经上升或者下降了,如果公布的数据只能在股价变动中坚持一两个交易日,那么当投资者得知公布的数据后再进行股票操作就晚了。比如:短期利率下降,投资者建仓买进股票,但是,由于利率的波动只是短期的微调,并不是整个资金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真实反映,利率很快就会上扬,投资者刚买入股票,马上发现利率上升了,此时抛掉股票定会遭受损失,只能继续持有,等待清仓时机。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必须在相关数据公布之前,也就是说,股票投资者必须学会利用自己的逻辑去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根据自己的预测来操作股票,而不是等待相关经济数据的公布。

二、行业分析

(一)行业分析概念

行业分析是指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生产、消费、技术、销售、行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等,通过对行业要素的分析从而发现行业运行的内在经济规律,进而进一步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行业的更替兴衰速度越来越快,在汽车出现以前,欧美的马车制造业是何等的辉煌,然而时至今日,连汽车业都已进入生命周期中的稳定期甚至衰退期了,尤其是随着油价的上涨,现在的汽车行业主要向电动汽车转变,那种耗油多污染大的汽车支撑不了太久。如果某个行业已处于衰退期,则这个行业中的企业,不管其资产多么雄厚,经营管理能力多么强,都不能摆脱其阴暗的前景。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行业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很多行业都在逐步的互联网化,那些跟不上互联网思维和节奏的行业正在苦苦挣扎。比如传统的书店,现在的书籍爱好者都是去亚马逊、当当、京东以及淘宝等网上书店购买书籍,因为网上买书比实体书店更便宜,随着物流的发展,网上购书速度也越来越快,一般24小时就能送货到家,这比你去实体店更节省时间。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股票操作更是如此,如果购买了错误行业的股票,被套牢的风险就会增加,像高耗能汽车、书店等传统行业的股票,即使短期内股价在上升,投资者也只能进行短线操作,不易进行中长期投资。当然,如果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能够及时地跟随时代潮流和科技的进步,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转型,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三、公司基本面分析

在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自己熟悉或者想要投资的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后,投资者需要在自己选择的行业内挑选上市公司,这就需要投资者对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进行基本面分析。

(一)公司竞争地位分析

在自由竞争市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本行业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即使是朝阳行业的上市公司也会很快被淘汰。研究公司在本行业的地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公司的技术水平,那些紧跟技术潮流,采用和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更有机会在本行业走得更快更远。第二,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的销量最终决定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上市公司要保持在本行业的竞争力,必须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公司财务分析

投资者需要通过对股份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情况、经营效果,进而了解财务报告中各项的变动对股票价格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最终做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要进行财务分析,投资者需要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储备,包括基本的会计知识、财务管理以及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甚至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虽然根据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弄明白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但是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让投资者避免一些显而易见的投资错误。

四、技术分析

(一)技术分析的概念

所谓技术分析,是相对于宏观经济和行业等基本分析而言的,基本分析着重于对宏观经济情况以及各个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行业动态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股票的价值,衡量股价的高低。而技术分析则是透过图表或技术指标的记录,研究市场过去及现在的行为反应,以推测未来股价的变动趋势,技术指标主要是根据过去的股价、成交量或涨跌指数等数据计算而得。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只关心股票市场本身的变化,而不考虑会对股价产生某种影响的经济、政治等各种外部因素。技术分析理论包括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法则等,主要分析方法有K线分析、均线分析、形态分析、切线理论、量价关系分析等,技术分析的指标类型非常多,比如:趋势型指标、人气型指标以及超买超卖型指标等。

(二)技术分析的优缺点

偏重技术分析的投资者之所以要购买某只股票,不是因为该股票有价值,而是该投资者认为其他人都认为这只股票有价值,其他的投资者会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只股票。技术分析的美妙之处在于,只要有足够多的投资者相信技术指标并按照指标进行操作,那么技术分析就会有效,通俗地说就是,如果大家都认为某只股票会涨,大家都去购买,这只股票就真的会上涨,而且这种股价的上涨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表现好坏以及公司内在的价值没有关系。

技术分析的缺陷在于,股票市场是所有投资者的综合博弈,技术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繁多,而且根据不同的技术指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甚至相互矛盾,这就让投资者无法决策。对于中长期投资,技术分析必须满足三个前提。第一,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也就是说,所有的信息都会在股价上表现出来;第二,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股价的波动不会突然出现逆转;第三,历史会重演,只要未来出现相同状况,在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会再发生。但是,这三个前提很难同时成立,所以,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技术分析并不是最佳策略。

参考文献

[1]柏丹.股票价格波动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13(1).

[2]赵志军.股票价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度分析[J].经济研究. 2013(10).

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4

本期首先从基本面分析说起,将基本面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漫谈式交流。

一个公司的业绩是否可行,其实可以从财务报表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验证。比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表的用处就非常大。掌握好对三张表的简单分析,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回避很多风险股和业绩做假公司的陷阱。

从资产负债表的情况,我们至少能够知道公司的财富价值体现在哪些资产项下,公司有承担了哪些债务。对每个会计科目的分析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对会计科目的纵向和横向对比通常可以发现异常值。

从纵向来看,是将现在的情况与过去两年的情况做对比,看看最近三年公司在哪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符合常识,比如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就很有意思。最近三年银行出现资产的大规模增长,贷款余额增长更为迅猛,但对坏账和不良资产的拨备就明显低于资产的增长,这往往就容易导致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增长相对较低,导致盈利虚增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曾经分析过一家新股的招股说明书,业绩包装得非常好,股东背景非常好,利润每年大幅增长,因此,市盈率定价非常高。但连续两年出现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和存货的增长就让人非常不放心,这说明盈利质量不高,需要警惕公司粉饰盈利的风险。果不其然,自上市之后的两年过去,公司股价一落千丈,但丝毫不影响大小非的减持套现。因此,以圈钱为目的的上市公司如果我们都看不出来,还去追捧,那就没法保证不受伤了。

从流动资产的资产项分析到固定资产的分析,都对公司利润的质量构成重大影响。比如有家重工业领域的上市公司,由于正处于整个行业的萧条期,公司固定资产规模较大,为了保证利润表好看一点,只能将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从过去的15年延长到20年,以降低每年的折旧费用,这样基本能够使得公司扭亏为盈。

还有一种公司,可能账面现金很充裕,但扣除短期、长期负债之后,公司基本没有自有资金,资产负债率非常高,那这种公司的经营风险其实也非常大,尤其是利率上升对公司的财务成本提升弹性很大。如果公司处于行业的发展期,且公司盈利能力较强,高于债务成本,那么,负债率的提升未必是坏事,但关键的是,如果公司仅仅是为了追求资产规模而不断的扩大产能,那这种公司我们就需要警惕了,一旦行业陷入衰退期,公司过剩的产能和负债往往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5

关键词:现行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上市公司 案例 应用 分析

现行会计准则的应用给上市公司估值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准则的实施将鼓励上市公司企业并购与对外投资、整体上市和企业科技创新。虽然从长期来讲,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改变公司自身的实际价值,而只是会计计量方法的改变,但从短期看会改变公司的估值水平,有时对公司价值的短期评估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准则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对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对债务人而言,股权的公允价值一定小于债务的账面价值,二者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债权人而言,债权转股权的投资成本包括股权的公允价值与相关税费,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现行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一旦债权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润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债务人会计处理的变化主要有:一是资产和股权由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价,改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价。二是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的改为计入当期损益。

(二)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允许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净利润,ST长控(600137)因债务豁免形成2.71亿元的收益,以每股收益4.726元位居每股收益第一,正是因为预计第一季度业绩暴涨,2005年4月股改停牌长达4月的sT长控,复牌后上演神奇暴涨,复牌当日上涨850%,股价最高曾达85元。暂且不论其超过八倍的股价增长背后是否存在着人为操控,但一季度4元多的每股收益绝对是*ST长控当日“一鸣惊人”的重要动因,而这高额收益来源依据正是现行会计准则。ST长控的暴涨即刻引起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当天下午随即被实施紧急停牌处理。从公司季报看,一季度实现的净利润2.87亿元中有2.85亿元是债务重组带来的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占净利润比例超过99%,这部分利润既没有确实的现金流入,也不能向股东分配(公司未分配利润仍为负数),所谓每股4元的收益对每股实际现金流并无太大意义。*ST长控事件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但可以预见,未来其他上市公司实现债务重组后,仍有可能出现类似长控这样一次性的巨额增长,而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在跟风买入后很有可能会遭遇巨大损失。

再如自2006年4月起停牌的*ST棱光(600629,棱光实业),2007年10月26日复牌,在停牌近一年半之后,由于该公司已由上海建材集团通过债务重组并重新恢复上市,在首日复牌不设涨跌幅限制情况下,该股以10.89元开盘(前收盘为1.21元),高开800%,最高上涨至18元,全天最高涨幅高达12倍,截至收盘时,报收在14.49元,涨幅为1097.52%,刷新了此前ST长控1055.99%的A股单日最高涨幅,创A股10年来涨幅最高纪录。由于连年亏损,*ST棱光于2006年5月18日被停止上市交易。当时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承担了重组工作。由于大股东违规转嫁巨额债务及相关关联担保,*ST棱光当时的债务高达7.19亿元,而同期公司的总资产仅为3949.2万元。2006年6月上海建材集团与四川嘉信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建材集团持有*ST棱光的股份从16.61%增至45.68%,合计持有6914万股,股改的对价为,上海建材集团对S*ST棱光豁免1.5亿元债务和注入1.11亿元资产。从其公布的2006年年报和2007年一季度、二季度季报来看,利润均来自于营业外收入,其净资产收益率竟然分别高达2898.27%、77.6%和88.44%,显然现行会计准则的变革是形成这一惊人收益的唯一原因。

二、持有金融资产

(一)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工具的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人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而金融工具又具体分为四类,因此如何定义金融资产的类型是非常关键。一般来讲,短期投资,如在二级市场上买入的股票,应该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其他种类的金融工具到底应该归属于哪一类,还要取决于公司持有的目的。如果企业出于战略考虑,持有某公司股票,就应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而不能将其作为金融工具核算。

(二)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分析岁宝热电持有民生银行、雅戈尔持有中信证券的股票,具体很难说是交易型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将其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工具。如雅戈尔在年报中表示,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账面有已流通的中信证券股份212835116.47元,公司将其归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3184338383.53元。因此应追溯调整增加2007年1月1日的股东权益3184338383.53元。由于持有金融工具的价格上升导致净资产的增加,进而使每股净资产上升。同样情况还有岁宝热电,岁宝热电以每股净资产高达16.05元荣登所有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榜首。因为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公司将持有1.84亿股民生银行股权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民生银行2007年一季度末市价已达12.4元,仅该股权公允价值(市价)比账面价值增值20多亿,加上其他一些资产增值,对股本仅1.37亿的岁宝热电来说,采用现行会计准则后,每股净资产大幅度增加,创下沪深两市之最。而公司股价也从2007年3月末的20元迅速攀升,仅4月一个月时间,涨幅超过150%,到4月30日已跃过50元。因投资金融类资产导致投资收益大增,并进而影响到净利润,这是近两年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股市大幅上涨而出现的一类新现象。“保守估计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公允价值计价将促使2007年所有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增加1000亿以上,占去年上市公司总利润的30%”(邱文光,2007)。

三、资产置换

(一)资产置换公允价值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在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计量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发生补价,都不确认损益;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发生补价,都应确认损益。

(二)资产置换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成都建投(600109)是沪深股市第一个因采用现行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使净资产翻倍的股票。成都建投于2007年4月25日公布一季报,因为资产置换,造成每股收益同比增长0.867元(2006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043),每股收益达0.824元。比五粮液(0008580每股收益0.27元高,甚至比绩优大蓝筹贵州茅台(600519)每股收益0.57还高。而几个月前的2007年1月23日,成都建布该公司2006年年报实现净利润-2361.09万元,较2005年的净利润106.18万元减少2467.27万元;股东权益为18082.03万元,较2005年的20443.12万元减少2361.09万元;每股收益为-0.333元,见(表1)。成都建司在《关于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每股收益说明的公告》中提请投资者注意,公司2007年1月1日总股本为7098.27万股,报告期内新增股份7101.20万股,截止2007年3月31日总股本为14199.47万股,计算出加权平均股份总数为11832.41万股,报告期内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752.32万元,从而计算得出每股收益为0.824元。报告期内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中包含了置出资产处置利得2254.83万元。该处置利得是本公司重组过程中交易公允价值和置出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该处置利得为一次性收入,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为0.633元。成都建布的2007年一季报显示,由于置入国金证券股权,根据公允价值计量,每股收益为0.824元,同比增长了近30倍。公司以全部资产和负债及新增股份与长沙九芝堂渫团)有限公司、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舒卡股份(000584)持有的国金证券合计51.76%的股权进行置换。公司置出净资产交易价格为20521.05万元,置人国金证券51.76%股权交易价格为66252.8万元,资产置换差价为45731.75万元,置换差价部分由公司以每股6.44元向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和舒卡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支付,共计发行71012041股。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分析

(一)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结果,投资者更应关注盈利质量 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显著地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势必会显著影响到上市公司估值结果。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主要包括未来现金流贴现法和相对估值法等。未来现金流贴现方法不涉及会计利润,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对这种估值方法基本没有影响,而且未来现金流贴现法计算比较复杂,一般投资者较少使用。在实务中,使用比较多的是相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通常采用市盈率(市价与每股收益比率)或市净率(市价与每股净资产比率)等指标,市盈率(或市净率)的估值方法操作简单且易于理解,只要确定了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再乘以合理的市盈率(或市净率)倍数就可以得出。因此,采用市盈率或市净率进行估值时,估值结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估值基数即所选取的财务指标―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二是估值乘数即所采用的市盈率(或市净率)倍数。现行会计准则更多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对公司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带来了许多重大变化,在利润计量方面,原有会计准则对很多交易事项产生的收益都不予确认或计入资本公积,现行会计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股权投资差额、交易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都计入当期利润。ST长控因债务重组所产生的巨额利润就是新旧会计准则差异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资产计量方面,现行会计准则变化主要体现在更多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岁宝热电、南京高科就是因为对部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每股净资产大增。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显著地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即影响到相对估值法的第一个因素――估值基数(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在第二个因素――估值乘数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显著影响到上市公司估值结果。

如果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既采用现行会计准则计量出来的每股收益,又仍采用“旧思维”下的市盈率乘数,是不科学的。ST长控能暴涨到80多元,便是有人认为既然公司的每股收益能超过4元,那么按市场通行的市盈率定价方法,即便以20倍市盈率定价,则股价就应该超过80元。与此相类似,关于东方集团(600811)的估值分析,提出东方集团的目标价位在100元以上,其理由是东方集团持有大量金融资产、房地产,按照公允价值重新估算,公司每股净资产有望达到20多元,再参照同类公司5倍市净率,公司股价应超过100元,而公司目前股价还不到30元,因此认为未来股价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东方集团未来股价能不能达到100元取决于市场,本文仅对其估值方法进行探讨。类似前述的ST长控和东方集团的估值思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方法存在问题,在选用估值基数(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时,采用的是现行会计准则实行后的指标,但对估值乘数(市盈率或市净率倍数)却并未进行相应调整,仍按照旧会计准则下的思路没有变化这是不科学的。以市净率估值方法为例,过去对资产的计量方式以历史成本模式为主,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每股市价存在差异较大,估值时应选用较高的市净率倍数,而如果资产主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每股市价之间差异已大为缩小,这时显然不能继续采用原来的市净率倍数来估值。因此,采用市净率估值,如果净资产的计量方法已发生变化,那么市净率也应当相应进行调整。同样地,采用市盈率估值方法时,如果收益的计量范围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却仍采用一成不变的市盈率也是不恰当的。对上市公司来讲,现行会计准则本身并不会直接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但可以为估值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报表使用者必须关注和学习现行会计准则给估值带来的变化。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公司损益计量范围已发生很大变化,投资者在使用会计信息时,仅关注盈利的多少是不够的,更应该关注盈利的内在质量,因为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利润也不相同,有的是实际获得的利润,如收到货款的产品销售利润,有的只是账面的数字,如豁免债务带来的重组收益;有的属于持续性利润,如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在未来仍然可以持续赚取,有的却属于非持续的利润,如如一次性补贴收入。因此,对于公司赚取的利润不能简单地以数字的大小来评价,同样是会计报表上的利润,由于来源和性质不同,其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必须学会区分,在对公司的股票进行定价时,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的每股收益都乘以同样的市盈率倍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股市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看财务报表往往只关注每股收益、净利润等指标,对于净利

润往往也是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并且无法理解公司的盈利会在“质量”上还存有巨大差异。再加之会计本身的复杂性,盈利质量并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标准,盈利质量分析一直以来都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即使是专业的财务分析师,对于同一家公司的盈利质量分析结论也会经常大相径庭,更何况普通投资者,要分清利润中隐藏的玄机确实存在困难。

(二)隐性资产的显性化 公允价值的采用将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过去以历史成本无法反映的收益,在现行会计准则中改按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隐性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等的真实价值将得到体现。从2007年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就给上市公司总体权益带来3000亿元以上的规模增长。如果某家上市公司因为投资股票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那么过去按成本计量无法反映的收益,在现行会计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算这些投资股票,其投资收益将大为增加。特别是投资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如雅戈尔、两面针、东方集团、南京高科、大众交通持有大量的金融上市公司或者即将上市公司的股权,如果按公允价值计算,公司净资产将大幅提高,如果像岁宝热电那样卖出这部分资产,对当期的利润收入有极大正面影响。再有就是过去较低价格拿到的土地,如果按公允价值计算,公司资产升值空间巨大,如大众交通、陆家嘴、世茂股份、浦东金桥都是现行会计准则的受益者。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制度更加贴近,强调了对资产透明性的要求。我国上市公司报表与国外公司的差距,不仅是在规章制度上,更多的还是法制监管上。现行会计准则还需要配合更加严格的监管,否则像公允价值这样的指标反而容易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

(三)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的态度 财政部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现行会计准则。但在涉及公允价值时,由于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较为复杂,涉及到许多经济环节,执行难度较大。上市公司及其财会人员需在有限时间内适应和理解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为会计准则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对公允价值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关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等,其普及过程只能是渐进性的。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要以存在活跃市场为前提,才能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且公允价值要能够可靠计量。

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6

强化CFO的战略焦点地位

过去几年里,CFO在职能和战略上的重要性一直被广泛讨论,但是其中并未涉及到CFO的职能应该如何包含人力资源、组织变革和组织建设。

这篇文章将介绍管理上的一项创新,即管理者商业智慧的评估和发展。这项创新将会帮助企业管理者运用一种新的方式管理企业和获取利润。在CFO优化自身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影响力上,这项创新也起着关键作用。并且这项创新要求CFO应该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人才战略管理和发展中去。

管理者商业智慧的评估和发展是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这两门新兴学科的组成部分。CFO必须意识到这项管理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组织价值和增强竞争优势。

迎接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挑战

全球企业在不断强大,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间竞争也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在如何利用资产上变得更具创造性,包括金融、人才和物质资产。因此CFO也需要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战略性,以便帮助企业迎接挑战。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CFO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技术层面的,比如如何有效利用财务资产为公司和股东获取最佳利益。但是,随着企业的财务结构和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CFO应该更善于利用兼并和收购等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因此,今天的CFO已经不仅是局限于财务方面的专家,而且是更需要从财务专业的角度在其他方面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新的挑战包括:

为应对新的融资方式,如对冲基金和其他全球性的资本来源,CFO需要采取不同的和更灵活的组织、财务和资本结构;倾向私人股本,远离公有制;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整合。因此财务杠杆的概念可以延伸为: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作为战略估值提升的技术。

CFO未充分参与人才管理和财务文化

由于CFO面对的核心挑战已经不再局限于财务层面,而是更多的来自于战略、执行和人才方面,因此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CFO不再只是公司的技术资源,更是公司的战略资源。

然而传统上来讲,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分开的。大多数情况下,CFO是在财务管理领域取得声誉。随着企业间竞争因素的增加,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的加剧,CFO和财务管理者将面对更大的挑战。

良好的财务业绩和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力不再只是财务的高水平,还应包括企业管理者和公司员工的商业智慧。这不只是教育和经验的问题,也是财务个性的问题。

很多人天生并不具备财务智慧和商业智慧。值得庆幸的是,这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取得和提高的。如果没有商业智慧,财务结构和技术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到财务业绩,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估值提升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不是一个战略和行为问题。

CFO们和财务管理者需要更多的关注人力资源、人才管理和行政发展领域,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取领导地位。然而CFO仍旧多被认为是具备优秀财务管理能力的技术专家,而不是参与解决人才管理方案和战略评估发展的专家。

新研究揭示财务文化和业绩之间的关联

以往的研究很少关注行为和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目前的领导方法是建立在领导者个性和能力的基础上,虽然这可以为领导者带来真知灼见,但却不能为其提供有关财务行为和影响力的见解。现在CFO和财务管理并未与领导力的测评和从财务角度改善组织之间保持紧密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缺少相应的模板和方法。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佩斯领导力研究院正在对行为和财务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供商业智慧的测量方法。佩斯领导力研究院提供在线的商业智慧评估,领导者可以在线快速的完成评估,获得自己的商业智慧等级和提高方法。这种新的技术已经在美国许多大型公司开始使用。

这种商业智慧评估方式是基于行为财务的模式。行为财务学是把财务分析和财务计划与行为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行为财务告诉我们存在于人潜意识的偏见对人们的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容易在财务和经济领域出现。了解这种潜意识的偏见有利于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财务决定。

行为财务和行为经济学制定出适合决策人群的模板。但是这个模板并不能预测特定的人群、团队和公司偏见带来的财务影响。佩斯领导力研究院正着重于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对特定的个人、团队和公司做出定量的预测。

佩斯模型把管理行为与财务表现和公司估值联系起来。它将识别管理者的财务特质和显示财务特质对财务表现、公司估值、管理者实现个人财富潜力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说明管理者如何组织评估和创造财富。佩斯模型是具有创造性的新方式,它能够实现卓越的竞争力和估值结果。

管理者的财务特质是决定财务业绩的关键因素

佩斯领导力研究院研究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决定我们如何做出财务决策。财务决策会受到个人先天财务特征的影响,而这些财务特征是我们平时很难意识到的。这些财务特征使我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做出财务决策。一旦我们理解了这种特定的方式或者形式,我们将有可能预测董事会或者个人如何做出财务决策。相应地,我们也可以预测执行团队的财务表现。

佩斯领导力研究院称这些个人财务特征为个人财务特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九种财务特质。每一种特质都对企业财务业绩和评估产生影响。当然,在很多情况下董事会或者执行团队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因此他们不能正确预测企业财务业绩。但是一个理解财务特质模式的观察家是有能力预测财务业绩的。

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财务特质都与盈利表现挂钩。事实正好相反,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管理者有个人的财务特质,而这些财务特质并不会带来公司财务业绩和估值的上升。事实上,佩斯领导力研究院用自己特有的方法对管理者财务特质测试后发现,大多数管理者的财务特质不会带来盈利业绩。

因此,佩斯领导力研究院的研究把九种财务特质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以价值为中心的财务特质、平衡性财务特质和以资源为中心的财务特质。以价值为中心的管理人员将会在长期内有盈利表现,即使短期内偶尔亏本;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人员在长期内将会亏本,但是短期内他们可能会盈利;平衡性的管理人员在长期内既不会盈利也不会亏本。这项研究是以底线为导向的,并且强调组织价值的创造。在传统的以个性和能力为基础的领导力排行榜中,那些没有出现在排行榜前列的领导者常常是成功者,他们为公司和股东创造利润和价值。

人才资源是重要的资本资产形式

行为财务和佩斯模式中的主要观点是人本身是一种资本资产,他们对财务表现、资本资产都具有影响力。佩斯研究揭示出关于CFO和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些关键问题。问题包括:

员工是资本资产。每个员工都有财务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以定量测量。原则上每个人对公司资本的产生都有可衡量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衡量员工在雇佣期内资本产生的影响力。

雇佣是资本加强的另一种形式。我们不能把资本产生与雇佣决定分开。如果一个公司正在通过盈利能力、提高债务或者股本来增加资本,但这中间却很可能会由于雇佣员工的类型而造成资本消耗。雇佣决定作为资本产生的重要部分,对集资和财务结构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类似于质量改进必须考虑到员工和他们的培训,因为即使质量战略是正确的,如果员工培训在质量体系之外,整体质量也将会下降。

雇佣和提升错误排序导致资本消耗和次优资本生成。

人才管理是行为基础上另一种形式的金融工程。如果我们不考虑如何管理和培训员工与管理者,那我们就正在失去一个重要的工具,即通过行为改变的金融工程。也正是因为资本媒介产生行为影响,人才管理成为了公司财务业绩的关键驱动力。

预算和预测会受到财务特质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的预算和预测很难与制定预算和预测人的行为分开。

资本成本受到财务行为的影响。一些财务特质导致资本成本低,还有一部分财务行为会带来较高的资本成本。

CFO的财务特质是推动估值表现的关键因素。几乎每个人都会认为CEO和他们的财务特质是财务和估值表现的关键因素,但是CFO和他们的财务特质却很少得到肯定。CFO不应该只是通过做好严格的财务工作来提高自己的财务业绩,他们自身的行为也是关键的因素。很少有CFO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最需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财务行为来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

CFO应该用全面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在企业中应发挥的职能,因此需要承担更多的战略职能。财务职能战略应该把人才管理纳入整体战略考虑中。没有意识到这点的CFO也正在失去提高公司财务业绩和估值的宝贵机会。

这个观点要求CFO在财务和估值方面承担起组织建设的关键角色。另一个负责组织建设的管理者是CEO,但是CEO无法把人才管理与财务业绩和估值表现整合在一起。因此从财务和估值方面进行组织管理是CFO特有的功能。CFO们应该在企业财务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这样有利于建设一个更盈利的财务文化,从而提高业务估值。

最后,CFO自身行为也是财务业绩和估值表现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多数的CFO来说,缺乏对人才管理的认识会转变为缺乏对自身行为和影响力的认识。CFO需要加强认识他们自身行为对财务和估值的影响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CFO自身的影响力,也可以提高公司其他管理者的影响力。

快捷和有效的改革方法

CFO应该从哪里开始,从哪些领域着手进行职能改革,以下是基本组成部分:

CFO个人财务影响力计划

CFO需要启动一套关注他们自身和管理团队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在方法上训练他们,对CFO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并且这个计划可以通过CFO的管理团队推广到企业的其他部门。

对广大的CFO和财务管理者来说,这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详细研究行为与财务结果之间的准确联系。并且这样的机会也使人力资源、领导力的发展与财务结合起来。这个计划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也是相当新颖的,对人力资源部门也相当重要。

C水平和高层经营管理的团队财务影响力计划

CFO经常与C水平经营管理保持着密切的工作关系。但是令CFO感到困挠的是其他的经营管理者完全把财务问题留给他们。CFO的财务表现和C水平管理改进的可能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CFO意识到自己的财务特性、财务行为与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时,CFO有能力促进高层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人才管理和人才发展创建盈利的财务计划

这是企业财务改善的关键。CFO应该在人力资源和人才管理的决定上发挥影响力,这并不意味着CFO需要直接参与人力资源管理,而是CFO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观点: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考虑CFO对人才管理和人才发展计划的意见。

这意味着财务特质涉及到员工的招聘、提升和发展,包括执行发展计划、高潜质新兴管理者和领导者计划、继任规划方案以及管理者财务智慧方案(包括成本中心、技术部门、销售和市场部门管理者)等四个方面。

可是,除非CFO主动参与,否则人力资源管理者很难在人力资源计划与财务业绩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因此CFO对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也就仍然不会产生影响力。

CFO的关键职能是建立盈利的财务文化。这种职能的转变应该是从下向上的,因此我们应该明确的是盈利财务文化的基础来源。如果建立良好的盈利文化,利润增加和正确的估值结果也随之而来。

合并和收购

CFO与合并和收购也有密切的关系。的确,任何形式的商业合并和重组都需要快速地制定提高财务影响力和商业智慧的计划, 原因包括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录用到合适的管理者,并安排在恰当的岗位;管理者在新创建的企业,或者合并、剥离的企业中有正确的发展计划。

企业合并和收购的过程中,CFO从头到尾都需要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包括:目标检查、合并收购团队的组成、尽职调查、整合计划、执行和后整合审查。

CFO实现职业潜力的方式

CFO们和其他高层管理者一样,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上。竞争的本质要求CFO不断提升自己和改善战略来增加财务业绩。作为一个优秀的专业CFO,不应该只满足于创新能力的提升,CFO必须找到新的方式来完善组织财务,成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