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分层技术;开发;探讨

在当今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对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而言,在迎来崭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的巨大的挑战。面对人们日益提高的使用需求,要想确保计算机软件在应用上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并方便后期的使用维修与软件升级拓展,就需要实现软件开发技术的创新。而将分层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之中,则能够为满足当前软件开发与使用之需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分层技术概述

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下,分层技术的运用指的是将计算机软件技术与物理学进行融合后,针对不同业务使用需求下进行不同层次的搭建,进而在各层次上融入解决方案,以通过完善层级系统的搭建来促使通过平等的层级划分来满足实际应用之需。将该技术进行应用所呈现出的优势特点为:

1.1提升软件的可拓展性

基于分层技术的运用下,能够通过对系统功能的层次性划分来搭建出相应的系统结构,进而在进行软件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只需要针对相应的功能层进行修改即可来实现对软件功能的扩展,这就避免对整个软件进行升级维护而浪费大量的资金成本。

1.2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与效益

以分层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则能够以分层改革的方式来降低软件开发与升级的时间与成本投入,进而也就为提升软件开发的综合效益奠定了基础。

1.3提升软件的利用率

基于分层技术运用下,能够促使计算机软件在实现自主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功能层次接口的定义来实现无缝对接,进而也就为提升软件的利用率以降低软件应用与维护的综合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

2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分层技术的应用

2.1三层技术的应用

基于三层技术下,主要是实现软件系统的UI层、BLL层以及DAL层这三个层级的搭建,其是对双层技术的创新,能够为提升软件系统的使用效率、降低维护难度奠定基础,当前是软件开放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分层技术形式。具体而言,则是借助BLL层的融入来分担UI分层的运行任务量,以提升人机交互的能力,在三层软件层级的搭建下,借助UI层来获取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再将这一需求信息发送给BLL层,当业务逻辑层对信息进行分析后来与数据库相进行匹配,将处理后信息的传送给DAL层,然后将相应的数据信息发送给用户到BLL层,以实现对信息形式的转化后通过UI这一表面层来直观的显示给用户,这就能够为提高信息的处理质量与效率奠定了基础。基于三层体系下,当用户界面与服务器不处于同台设备上时,则就需要以通信交互的应用如CORBA等远程访问技术来实现人机交互,而选择何种通信方式则是在进行软件系统层次设计与搭建过程中所考虑的重点内容之一。

2.2四层技术的应用

基于Web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层级技术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四层技术的诞生能够为满足基于Web环境下计算机处理业务之需、提升运算能力奠定基础。与三层技术相比较而言,能够有效提升业务逻辑处理能力,并实现各层级间独立设计,以封装层的设置来实现软件四层级的构建,通过Web技术的运用,则能够基于其所选择的运行路径下来定位软件四层级的具体运行。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用户量少则Web层选择将数据直接传输给数据层,进而实现对数据的直接处理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而如果用户量较大时,则基于这一复杂处理程序下相应的Web层就会将选择业务逻辑层来进行数据的传输,然后以业务逻辑层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并在分析后将数据传送给数据层,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与质量提供保障。

2.3五层技术的应用

五层技术则是基于四层技术不断发展下而逐渐形成的,其是将数据层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独立成两个不同的层级,即资源层与集成层,而从目前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发展的现状看,当前五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放中尚未得到成熟其推广性的应用,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基于人际交互的界面下,将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首先经过SLB层在送至Web层之后传动给HTTP服务器,并借助多个服务器的应用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在到达业务应用服务器之后,再将信息传输到集成层,而相应数据访问服务器则因相应数据信息已经被优化处理了,所以就不需要设置与应用服务器台数相当的数据访问服务器,在此基础上将信息进行传输,相应的storage实现对信息的接收。

3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以分层技术的运用能够为提高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效率、满足实际业务处理之需并提升软件开发的综合效益奠定基础。从目前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看,主要有三层技术、四层技术以及五层技术,而其中以三层技术的应用为主,五层技术尚未发展成熟。但从技术作用上看,层级划分越细致则软件系统的业务处理功能与人机交互的性能越高,因此,相应随之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层级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柯.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软件,2013,v.34;No.40210:47-48.

[2]杨博宁.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分层技术[J].科技风,2015,No.26608:95.

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软件开发;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71-02

1 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1)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自从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年均增幅超过25%。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7500亿元。物联网产业涉及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物联网应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食品卫生、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家居等。

2)物联网软件开发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薪资水平高

物联网软件开发主要有PC端应用开发和手机端应用开发两部分。PC端开发的.net软件工程师在我国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达到 80万~100 万人;手机端开发的Android开发人才缺口至少达到三十万以上。高职学历物联网软件开发人员薪资普遍在6千~8千元左右,不少学生能够拿到8千甚至1万以上的薪水。

支撑物联网的移动通信行业(特别是4G)发展迅猛,网络优化人才需求量大

移动通信网络是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支撑物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于推广。从2014年底我国4G牌照的发放,4G移动通信产业迅速发展壮大,4G网络前期建设拉动的投资规模达5000亿元左右,网络正式商用后,还将带动终端制造和软件等上下游行业,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4G网络优化人员薪资待遇一般是实习2~3千,初级5~6千,中级8千以上,高级1万以上。

2 物联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1)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知识更新快,学校很难做到与行业同步更新

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均为引领产业发展潮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更新非常快。而学校培养方案都是提前几年制定完成的,不会随意更改。这样势必造成学校教授的知识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利。在与这些知识更新很快的高端产业对接时,如何抓住技术核心能力培养并时刻关注产业技术发展,做到紧跟技术发展而不盲目跟随技术,需要在专业培养中深入研究。

2)学校实训条件无法做到与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同步更新

高端产业发展快,势必导致教授这些技术所需的实训条件能跟上技术发展。而专业实训室一般是前一年申报第二年建设,至少2年的周期,这样很难满足技术发展需求。如何利用好现有实训条件、如何规划好专业实训室建设也是对接高端产业时急需研究的问题。

3)同一专业的学生个体特点、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同一方向培养不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现在大学生在高考选定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进入大学后,能难有机会对自己的专业规划进行选择。即使再不情愿也得学完本专业的内容,毕业后去找个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如何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如何增加学生职业方向选择权,同样是对接高端产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4)各行业和技术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传统培养模式很难与高端产业对接

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都有各自特点,若用同一种培养模式去培养不同技术特点的方向人才,其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分析产业技术特点,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对接高端产业需要研究的问题。

3 物联网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3.1 改革内容

1) 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技术特点的研究与核心能力的提炼

物联网软件开发人才需求与技术要求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无线网络优化人才需求与技术要求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物联网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线路的梳理与提炼,形成课程链路与知识、技能提纲。

无线网络优化核心技术线路的梳理与提炼,形成课程链路与知识、技能提纲。

2) 分方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基于分方向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①形成宽基础物联网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并修订课程标准;②形成物联网专业各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并修订课程标准。

基于分方向培养的运行机制建设,①制定物联网方向选修指导与选拔方案,并制定各方向能力考核指标;②制作职业方向宣传介绍材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职业方向。

3) 适应物联网软件开发与无线网络优化等高端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训室建设与规划

形成物联网专业实训室建设三年建设规划。

现有智慧实训室的有效运行与维护,①提炼一套物联网项目体验与调研的基础实训项目;②制定一套物联网综合实训的项目,含项目与指导书。

完成网络优化实训室的建设,完成建设任务并提炼实训项目,制定实训指导书。

物联网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定物联网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搜集文化建设素材。

4) 物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与无线网络优化方向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物联网软件开发方向:①利用现有物联网体验厅、物联网智慧训平台,开发物联网体验与调研项目,用于物联网及相关专业学生体验专业,加深专业认知。②积极引进企业级校内物联网工程项目(如未来星智能家居系统、新大陆智能交通系统、校内农业物联网系统等),对项目进行结构和梳理,将其改造成物联网实训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③加强与物联网软件开发类企业的联系,采用合作授课、讲座等形式将企业最新技术带到课堂,并加强对学生职业引导。④积极建设物联网创新实训室,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⑤积极探索学生高端就业途径,促进学生高薪就业。

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分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001-02

随着软件工程工作广泛应用以及逐渐扩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利用新技术算法以及已有技术实现信息提取、信息分析以及信息表示等等,这样能够促使软件开发者发掘有用信息以及有用知识。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有效提取以及处理软件工程数据,进而利用挖掘算法来解决选择问题。为了能够更加清晰、更加有效掌握软件开发工作过程,软件开发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数据收集工作,有效提取数据库重要数据,利用数据收集以及数据抽取来实现数据挖掘,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软件工程应用效果更加理想。

1 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

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渐发展以及网络技术日渐发展为用户提取有价值数据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利用数据到知识的转化来完善数据挖掘技术。所谓数据挖掘,实际上就是从海量数据中来提取出更加具有利用价值数据,这个过程被称作是捕捞或者是挖掘,实际上就是将验证性驱动分析方式向发现性驱动分析方式的有效转变。在进行炎症性驱动分析过程中,需要设定用户需求存在,进而收集相关数据,这样来不断验证假设成立。从目前发展来看,由于数据存储存在着复杂性并且规模也相对较大,传统验证性驱动方式无法有效发掘数据库可用数据,这就需要有效筛选可用数据,进而有效识别内部信息。在开展数据挖掘时,需要收集相关信息来不断改进自身产品,采用不同软件来开展数据收集工作。实际上,数据挖掘技术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分类树技术、聚类技术、最优集合的规约技术以及关联发现技术等等,有效利用软件度量的高耦合性以及多维度性来开展特殊化处理方式,在实践中选择有效挖掘技术,进而完成既定工作目标。软件开发上在项目开发工作中,需要从软件检测以及软件控制角度着手,做好工作指标量化处理工作,这样能够使得用户有效了解产品的实际开发过程。从目前来看,度量数据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但是在分析数据以及系统应用方面却仍然存在着问题,因此,需要将软件工程度量工作与数据收集工作有效结合,利用静态性描述,结合图表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提升度量数据应用有效性。

2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存在的问题

2.1 软件工程数据过于复杂

软件工程数据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也就是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主要包含了版本信息以及缺陷报告等方面的内容,非结构化数据则是包含了文档、注释以及数据代码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数据并不能够完全适用于同一种算法中,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以缺陷报告为例,缺陷代码段在缺陷报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属于结构化数据内容,也是非结构化数据内容,在软件工程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非魍撤治龇矫娲嬖谧欧浅4蟮木窒扌

在进行数据挖掘过程中,需要做好信息转化工作,进而有效传达数据,最终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传统工作过程中,信息数据挖掘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利用文字方式以及图表等方面来进行表达,实际上,软件开发商对于信息要求非常高,单一化统计结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为了能够有效开发软件,开发工作人员需要有效整合相关信息,结合开发案例、编程模板、系统缺陷等来进行数据挖掘,提升实际的使用功能,实现信息与知识的不断更新,提升信息数据挖掘有效性。

2.3 软件工程挖掘结果评价缺乏统一性

由于受到传统工作理念以及传统工作方式影响促使传统挖掘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传统挖掘技术发展实践相对较长,进而已经构建了较为成熟评价标准。从软件工程的数据挖掘角度分析来看,软件开发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全面性要求较高,再加上信息自身复杂性使得表示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无法进行系统性比较,实际的评价结果缺乏统一性,评价结果实际应用性并不强。考虑到软件工程项目自身数据量非常大,这就使得项目数据存在着一定复杂性,这就需要结合软件工程实际情况来分析数据,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注释问题以及代码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技术分析复杂程度不断加大。此外,由于现代化软件工程对于分析结果精确性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做好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工作以及应用工作,进而实现评价结果统一性。

3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应用分析

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文4

拓维信息证券事务代表李雯对《投资者报》表示,上市过会是三年前的事了,自己是后到公司任职的,不了解当时情形,“印象中是两次过会,不是三次”。

公司上市的最保荐代表是海通证券的宋立民和刘茜,《投资者报》记者11月2日下午致电宋立民和刘茜所在的海通证券深圳市红岭中路营业部,提及拓维信息三次过会的事,接电话的女士态度恶劣地说“你打错电话了”,然后“啪”的一声挂断电话。记者随后多次拨打该电话,要么提示正在通话中,要么提示出现故障。

“三进宫”缘起遭人举报

注册于湖南长沙的拓维信息三次上会的经历让不少人记忆犹新,尽管三年过去,湖南当地一些券商分析人士谈到此事时,仍用“三进宫”、“神奇过会”来形容这家公司上市的奇特经历。

拓维信息第一次上会是2007年4月19日,公司原本列入证监会发审委2007年第43次会议审核名单的,但突然被取消审核。证监会当时公告称,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首发申请被取消审核一个月后的5月29日,证监会发审委召开会议,再度审核拓维信息公开发行事宜,结果拓维信息首发未获通过。

直到2008年4月21日,也就是首次过会被消息一年之后,在证监会发审委2008年第60次会议上,拓维信息最顺利过会,获得公开发行资格,当年7月23日在深圳中小板正式挂牌交易。最发行A股2000万股,超募资金7056万元。

对于公司当年过会为何一再失败,拓维信息始三缄其口,但湖南当地一家券商人士近日对《投资者报》透露:“前两次过会不成功是因为有人举报。”

据该人士介绍,举报的内容涉及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拓维信息曾经遭受有关处罚,却没有正式披露;二是与空中网等同类企业相比照,拓维信息所提示的业绩上升速度明显过快、公开信息所称的收入有假;三是公司当时计划募集资金的投向存在风险,但公司没进行相关提示。

两处造假嫌疑

拓维信息是一家集行业软件开发、软件运营及无线增值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受质疑最多的是业务合作对象不明晰及收入离奇增长可能有水分。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90%以上业务集中在华中地区,同时无线增值业务56%来自湖南省外。换言之,属于华中地区的湖北和河南,是拓维信息重要收入来源地区。奇怪的是,公司当时超过0.6亿元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来自华中地区的湖北及河南,可是其披露的运营商分成比例名单上并没有来自上述两省的运营商名字。

拓维信息曾就此作过解释:“因为跟总部结算,所以无法分清具体哪些省。” 但有着相同业务的北纬通信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却对各分部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另一个疑问是公司业绩涉嫌虚增。公司申请过会的前一年是2007年,这一年我国整个无线增值服务行业均处于行业景气低谷,但拓维信息却“与众不同”。

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北纬通信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7亿元,比2006年同期下降5.86%;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空中网2007年总营业收入0.74亿美元,净利润为0.028亿美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0.7%和88.5%。

就在全行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下,拓维信息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却都呈现超高速增长状态:2005~2007年营业收入分别是1.37亿元、1.63亿元和2.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0.61亿元和0.78亿元。

保荐人劣迹斑斑

事实上,虽然公司第三次过会获通过,但嫌涉IPO造假的质疑之声未曾间断。

后来的信息披露显示,因违规操作,拓维信息曾于2005年遭中国网通及其子公司和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的公开处理。对此,招股说明书称,这是由于无线增值业务属于新型业务,电信运营商对该业务的监管水平逐步提高所致。

同时,招股说明书对行业发展情况及风险、募集资金投向及风险做出了相关说明。“过会获得通过,是因为材料进行了修改,与更换保荐代表和审核委员有关”,一名知情人士向《投资者报》透露。

资料显示,海通证券担任拓维信息上市的保荐机构,三次过会没被更改,但换了保荐代表,最保荐代表人为该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宋立民和刘茜。值得注意的是,拓维信息三次过会时,发审委审核委员都不相同。

而海通证券2008年连续三次发现其作为保荐人的中小板公司IPO均涉嫌造假上市,包括山东如意、拓维信息及珠海银邮。而且,山东如意和拓维信息的保荐代表人都是宋立民和刘茜。面对拓维信息上市时的质疑,刘茜认为是“捕风捉影”,并表示对此类问题不再回复。刘茜自2009年开始因工作调动不再履行保荐职责,也不再出现在海通证券保荐人名单中。

但海通证券的保荐水平因此备受质疑。事实上,自今年以来,证监会已发出13起针对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的处罚。其中,海通证券因申报材料等问题受到4次污点记录,是污点最多的一家。

业绩降 增发败

前不久,拓维信息了业绩下滑的三季报。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45亿元,同比降45%。其中7~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0.88亿元和0.0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1%和95%。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李雯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和期权费用有关,使得管理费用大增,但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是增长的。”

而上半年,担任公司保荐机构的海通证券对拓维信息今年的EPS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为1.00元,评级仍为“买入”。但公司上半年完成净利润只有2011全年预期值的20%。

业绩下滑的同时,拓维信息资产注入近日也宣告失败。10月10日,该公司即赫然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定向增发方式购买资产的事宜,计划停牌一个月。

就在国庆长假前,拓维信息股价已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停牌前一个交易日亦未出现异动,下跌0.27%,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该事宜应是董事会确定不久。长江证券分析师江达则表示:“本来想法就不成熟,突发奇想。因为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购买资产大多需要机构的参与,要想做到口风严密,实在不易。”

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文5

前一段时间,署名“西域骆驼”的一位作者在网上发表了纪实连载,历数程序员的十载哀乐。许多同胞为之唏嘘不已,觉得就是自己生活的写照。的确,程序员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数据传输层的处理、操作系统的建设、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高薪的IT行业又是众多年轻人的职业梦想。据统计,20~30岁的程序员占总人数的80%以上,而其中26岁以下的又占一大半。乳臭未干但朝气蓬勃,这是最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人员结构来看,程序员、高级程序员、项目经理、架构师的比例分别是35.44%、19.74%、10.24%和2.42%,27岁以上30岁以下的人员,具备相当实战经验,人数虽少,但却是项目的中坚力量。大量缺乏经验的年轻开发者,仍在“从奴隶到将军”的漫漫长路上摸爬滚打。他们的成长,同时也代表着中国软件技术和业界的逐渐成熟。

但是被称为IT蓝领的编程员,工作强度大,像个编码“机器”;技术更新换代快,饭碗不稳定。美国的一份杂志载文称: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重点正在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今天的程序员已成为一种岌岌可危的职业。如同过去的钢铁工人和汽车工人一样,美国的程序员正面临来自国外的严峻挑战。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内,程序员这一职业将会消亡,他们会大批失业。他们的工作将大量外包印度等劳动力低廉的国家或是由外来的技术移民取代。当然,也有专家不同意“程序员消亡”的说法。但是,即使是乐观主义者也认为,许多基础的设计工作将外包他国,而留给美国人的只是负责和管理软件项目。调查显示,有许多计算机工作正在消亡,这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美国高科技业的忧思。这同时也是中国面对的问题,行业危机只是一方面,年龄问题业已突显,尤其是到了业内人士公认的35岁大关,其中不少人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择业,众多35岁后的IT编程员该何去何从?有位同行在一次采访后提供了一个个案,广布网上。

个案:35岁的吴为(化名)已算是IT行业的元老了。大学毕业后,吴为被IT界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录用,担任程序员。刚进IT行业时,吴为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一晃10年过去了,虽说薪水越来越高,但他却越来越困惑。以前不觉得,但现在,他感觉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负荷运转,工作状态就一个字:累!况且,由于这一行的特殊性,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30多岁的程序员虽然技术老到,但毕竟在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工作效率上渐渐地开始和年轻人有了差距,竞争力在缩水。

早就有人撰文讲中国的程序员大都是吃“青春饭”的,大部分程序员的黄金时代是24~28岁。到了30岁左右,一批又一批年轻程序员会给你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首先由于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以前学的东西逐渐升级换代,而许多程序员由于长期忙于工作,学习新知识的效率必然下降;其次,自己干了几年,薪水要求自然就高了,而年轻程序员工资又低、干活又快,当然会成为老板的首选;第三,30岁的人基本都已经成家了,要支撑家庭的生活负担,你几乎连从头再来的勇气都不会有了。

“明日黄花不值钱”“长江后浪推前浪”等历史的规律在软件开发行业体现的尤其明显和残酷,很多程序员必然要面对的结果就是降薪乃至失业。何况,现在IT业不比以往,面对大量“廉价”的职场新人,老板不仅可以挑肥拣瘦,还可以随时让薪水已涨到一定水平的老人“走人”。看到同事们一个个离开公司或因各种原因被“请走”,吴为心中就不安起来,不知道哪天就该自己滚蛋。而且业界还有这样的传统,过了35岁,IT编程员就有转岗的可能。IT人才市场的整体年龄状况趋于年轻化,年轻的人才给市场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吴为们”如果没有在职业生涯最初的6年或8年时间里得到晋升或实现转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技术更新的大潮中便面临竞争力衰减的残酷现实,需要重新定位和转型。与其咬着牙继续在编程队伍里打拼,“吴为们”还不如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性格,立足核心竞争力,寻求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专家分析

出路一:向IT培训师转型

IT企业在招聘新人后,一般都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年轻人想要进入IT行业,必需接受这样的专业培训。如今IT培训市场蛋糕相当大,利润空间可观,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吴为无论是在IT公司内部转型担任培训工作,还是到IT培训机构担任教师,都应该有发展空间。这样的工作不会有太大压力,且比较稳定,对年龄也没什么要求。更何况,这还没有脱离他所喜欢的IT行业,扬长避短之余,能够继续实现自己的“青春”不老之梦。

优势:吴为在这个行业工作了10年,拥有丰富的编程、项目经验;积攒的行业人脉关系,还可以帮助他发展企业客户,拓展市场。

劣势:在过去10年中吴为一直埋头苦干,只是在公司培训新人时担任过培训工作,缺少培训工作经验。

策略:接受专业训练,提高培训技能。

出路二:向IT营销转型

IT与其他行业不同,由于技术性较强,营销人员一般也需有较强的技术背景,且最好有丰富经验。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软件公司目前都需要有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另外,电子商务的再度火爆,使得传统企业开始重视电子商务营销,也需要有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这类工作薪水不低,加上提成应该可以拿到高于程序员的薪水,同时也比较稳定。

优势:深厚的技术背景仍然是吴为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他广泛涉猎了各种编程软件和工具,对IT行业也有相对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为他转向营销提供了平台。

劣势:吴为过去的工作主要是跟机器打交道,而营销工作恰恰需要跟人打交道,这对他来说是最大的挑战;此外,营销工作会面临销售指标的压力,这些问题都是他转型前必须深入考虑的。

策略:及时掌握行业与市场间的特有关系。应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加强营销理论的修养并且和行业特点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营销方式。

出路三:向项目管理努力

如果说前面两条出路转型的成分多,那么项目管理可以说是吴为更为便捷的发展之路。目前,软件项目经理是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有丰富经验、外语好的软件项目经理是抢手的香饽饽,供不应求。在上海市劳动部门新的2005年软件行业薪资调查中,项目主管的薪水是同层次主管中最高的,年薪高位数达到211011元,平均年薪达109414元。最重要的是,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可以在这个岗位上长久工作下去,并且有向高层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优势:对吴为这样有经验、有技术、有人脉、有能力、参与过多个软件开发、有一定经验的人,项目管理无疑是吴为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方向。

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能;管理决策

一、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银行业对会计的要求已从简单的事后算账、报账转变到参与经营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控制和考核上来。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和监督已不能完全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参与决策、实施控制和考核正成为会计新的职能。这种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职能的转变成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但目前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体系。其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功能较单一,大多只是简单地报表查询、汇总以及财务比率分析。二是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是货币性信息,而一些重要的非货币性信息(如: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不能及时披露。三是系统缺乏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不能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四是系统需求的提出、实际开发和应用不统一,基本上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均从本部门的管理需要和角度出发来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存在着数据来源多头、数据格式不一、功能单一重复且各部门的系统数据不能充分共享、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却发展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的单机处理到80年代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和会计报表处理系统的应用,从90年代各行全国联网系统和多元化自助服务系统的广泛应用到目前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各业务处理系统操作平台的统一集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截至目前,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已发展成具备事前审批、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功能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应用系统。但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却一直进展缓慢,没有重大突破,学术界对何谓“管理型”也一直争议颇多。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从管理的本质出发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二、构建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之所以发展迅速并能很快地被推广应用,主要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理论,系统采用的核算方法(即对数据的分类依据)与传统手工会计记账基本一致,而且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披露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格式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因此以复式记账为理论基础,以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为目标,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起来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理论上人们对于“管理”这一概念含糊不清,对于以何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为开发依据,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软件开发行业一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而这关系到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思路问题。

其次,在实践中不同规模、不同经营范围的银行(包括同一银行内部不同部门)管理风格不同,要求系统提供的管理信息内容也不同,要求辅助决策的程序不同,这种需求的多样性也给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加了难度。

因此要想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要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要先弄清楚管理的本质。自泰罗和法约尔开创管理学以来,学术界对“管理”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如:“管理就是研究系统运行的规律,据此组织系统的活动,使系统不断呈现出新的状态”:“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或者说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管理的特征,笔者以为最后一种观点最能体现管理的本质——即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是组织及其活动的基础。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制定一系列决策,如制定计划的过程是决策;组织设计、机构选择、权力的分配属于组织决策;实际同计划标准的比较、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属于控制决策等。总之,决策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二)决策过程。决策并非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情报活动——探查环境,寻求制定决策的条件。第二,设计活动——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第三,抉择活动——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个适宜的特别行动方案。第四,审查活动——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一般来说,上述四个阶段是顺序进行的,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则要更复杂,在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决策制定过程。

(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把企业的管理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即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这类决策活动叫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不重复出现的,如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结构的调整等。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极其复杂,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但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非程序化决策。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战略的制定、财务计划的制定、决策的执行、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等)可划分为程序化决策活动和非程序化决策活动两大类。其中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关系到银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经营方向问题,且将会随着经济环境、竞争态势、技术、组织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动,而这些因素很多又是事先无法精确预测的,没有一个固有的程序来遵循,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因此经营战略的制定通常属于决策理论中的非例行活动,一般由高层管理者(主要指总、省行的行长)制定,实行的是非程序化决策。而财务计划的制定、业绩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盈利能力分析等管理活动通常是常规性的、反复性的、且结构比较清晰明确,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分析模型来解决,这些管理活动则属于决策理论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各业务部门的经理)制定,实行的是程序化决策。至于前台营业网点及其主管部门的业务活动则属于决策的执行活动,决策执行的结果将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反映。从经营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到事后盈利能力分析和业绩的评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

三、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一个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就是决策活动,一个完整的决策活动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审查活动。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应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不仅要满足中层管理者们日常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也要满足高层管理者们非程序化决策活动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事后的财务分析、业绩评价,更要满足事前的市场预测、风险预警及战略、战术计划的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要保证每个主要管理人员都能收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和主要业绩指标,通过这些信息和指标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对其负责的工作管理得更好,且随着机构管理层次的逐级下降能够提供越来越详细的管理信息。

(一)系统目标:辅助管理者决策、强化内部管理、合理利用经济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服务对象:银行内部中高层管理者

(三)数据源:包括内部和外部。内部数据源主要为会计核算系统反馈的经营数据和其他业务处理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中的相关数据。外部数据源为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主要经营数据、竞争战略、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贡献及经营状况等。

(四)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1.知识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时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的支持。知识库主要包含政府、监管部门等的重要文件、本行的重要规章制度、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主要经营数据、主要产品和市场份额、重要客户的分布以及需求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库将不断更新,以便更有效地支持决策。

2.模型库:该模块主要是为中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进行盈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活动时提供丰富的数学模型支持,如:投资决策模型、趋势分析模型、线性(曲线)回归分析模型、风险评价模型等。为便于用户操作,模型库在系统中可设计成模型字典,用户通过浏览模型字典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系统再调用该模型相应的子程序进行运算分析。

3.经营计划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银行中高层管理者制定本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战略计划的制定如前所述属于决策活动的非例行活动,通常关系到企业未来3到5年的发展目标,制定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多,更多地需要决策者的判断、直觉和创造,这是一个参与人员最多、需要反复讨论、反复修改的复杂过程,因此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机对话环境,如可采用问答式、图表式或菜单式来引导管理者制定出未来发展目标(即市场计划、产品计划、经营计划和危机处理计划)。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和补充,属于决策活动中的例行活动,一般由计划制定小组中的各部门根据总体战略计划制定本部门一个年度内需要实现的市场、产品和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又包括资产负债计划、收入计划、费用计划和资本支出预算)。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业绩评价、盈利预测以及知识库等模块的支持程度,在具体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要注意吸收新的管理思想。例如:在竞争战略管理方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克利斯。斯泰尔斯(ChrisStyles)提出的“战略车轮”方法,该方法通过8个步骤(即1.目前的绩效;2.本行的产品优势;3.竞争对手状况;4.进行目前的行业典范分析;5.预测未来5年内本行业发展趋势;6.分析未来5年内客户的需求;7.确定发展战略目标;8.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设计,确定盈利目标)来综合分析本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终确定发展目标,该方法对于开发创新竞争战略就很富有启发性。

二是要注意吸收新的信息技术。该模块的设计应充分借鉴决策支持系统的部分设计思路,特别是要注意借鉴、吸收近年来人类对人工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4.盈利能力分析模块:该模块是众多管理决策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盈利分析以及盈利预测三大子模块。其中成本计算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该模块负责收集各项支出、费用和数量数据,并向特定的成本对象(如各项产品)进行分配,如:活期存款产品的成本就包括账户维持成本、每笔交易成本等内容。盈利分析则使用成本计算模块产生的数据,与收入相对比形成盈利能力报告,该报告可以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进行分类统计,盈利分析结果也将为业绩评价提供重要的评价数据。盈利预测模块主要是在考虑历史盈利状况、战略计划目标、市场变化等因素对未来的盈利情况进行预测,预测时可使用模型库中的趋势分析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等数学工具来进行,预测结果可作为制定下年度战术计划和未来战略计划的依据。

5.业绩评价模块:该模块定期对各责任中心(可按机构、按产品、按客户)的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完成或未完成计划目标的主客观原因,为对责任中心的奖惩考核提供依据,其主要包括评价方案、财务业绩和营销业绩三大子模块。评价方案为管理者提供了各责任中心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如:给出每一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综合打分的算法等等。财务业绩主要是对本企业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性等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营销业绩主要是对新增贷款、新增存款及所占市场份额、贷款质量等非货币性信息指标的评价。无论是财务业绩评价还是营销业绩评价,评价时除了同计划目标相比,还要同历史经营成果、同竞争对手经营成果相比,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本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6.风险控制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衡量、监控并提供预警信息。银行是高风险的经营行业,在追求盈利最大化的同时如何降低、控制风险也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信用风险、外汇买卖风险和营业风险等六种风险,对不同的风险可通过不同的比率指标来衡量。其中控制目标子模块负责定义管理者对各种风险管理的预期比率指标,风险监控子模块负责对各项比率指标进行计算并与预期比率指标对比分析,如发现风险向不利方向波动,系统将提示预警信息报告。此外对于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性风险等涉及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控制,系统还提供一些专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控制,例如:利差管理模型、缺口管理模型、持续期分析模型和资产配置模型等。

四、结束语

本文仅对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设想,真正开发起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考虑,如需要统筹考虑不同部门的信息需求、不同管理级次的用户权限设置、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转换和加工、输出管理信息报告的格式等等。但笔者以为,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以复式记账理论为基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如以决策理论为依托,抓住管理的本质规律,也将会走人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赵瑞安。西方银行管理理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