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1
一、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诸多困难
作为银行重要客群的各类企业,从大型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到一般小微型企业,均不同程度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市场有效需求萎缩,财务指标质量下降。作为零售业务主要客户的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面临诸多艰难考验,它们相较大型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市场、资金等诸多方面受到钳制。随时间推移,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被不断挤出,导致小企业贷款和个人商务贷款风险持续释放难以遏制。
(二)行业风险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零售业务贷款客户行业分布广泛,客群不可避免地涵盖了从事风险行业的客户;二是从贷款投向看,部分贷款仍然是投入到了风险行业或领域中,存量贷款难以迅速退出;三是部分顺周期行业在经济下行阶段风险集中爆发,如制造业、批发零售?I、酒店餐饮业等,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表现出明显的行业集征;四是受国家去产能等政策影响,钢铁、煤炭行业风险不断释放,产业链风险持续发酵,并在小微客户端快速爆发。
(三)区域风险不容忽视
从贷款风险爆况看,部分区域贷款逾期和不良集中并加速爆发,贷款逾期风险的区域集中性显著上升。一是部分地区信用环境遭到破坏,短期内无法修复,在这样的区域开展贷款业务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二是零售业务客户众多,本身具有地域集中性,一旦经济环境等情况变动,容易发生连锁反应。
(四)客户个人原因
零售类客户经营活动受到的合规性约束较少,且经营活动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主个人。从贷款逾期案例中总结原因不难发现,客户经营转型失败、盲目投资、挪用贷款、涉赌、涉毒、参与民间融资等导致无法正常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客群素质问题正在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深刻影响。
(五)内部管理问题
一是部分经营机构缺乏风险意识,坚持重发展、轻管理的经营理念,给后期信用风险的爆发埋下重大隐患。二是从已暴露风险的贷款倒追问题发现,前期业务发展不规范,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均是导致贷款信用风险上升的重要原因。三是逾期贷款催收不利,部分经营单位不善于把握逾期前期的最佳催收时机,反应迟滞导致逾期贷款快速向不良迁徙。四是部分产品或还款期限设计存在问题,如产品设计让客户存在投机余地、期限设计与客户还款能力不匹配等,容易导致贷款逾期发生。
二、应对措施及对策
(一)提高信用风险预警和识别能力
建立起覆盖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信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识别的前瞻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将信用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针对信用风险成因、传染路径的特点和规律,完善自身的风险策略、风控体系、信贷规则,实现对风险的全流程管理。
1.限额控制,严把准入。一是形成总体信用风险限额控制业务风险整体水平,并将风险限额细分至各个贷种及经营单位,充分发挥抓手作用,引导各经营单位形成风险约束,将业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内。二是树立风险前置观念,把好客户准入关,从源头上管控风险,为业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存量高风险行业客户适度压缩额度,必要情况下果断退出。
2.强化贷后管理。将贷后管理作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促进贷后管理在风险识别与化解方面的效能发挥,通过对客户情况的动态监测,全面系统地掌握客户现时状况,及时识别风险隐患,防范客户风险向信贷资产逾期转化。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2
随着信用风险的快速暴露与释放,当前,银行业走到了一个历史的重要关口。如何化解风险,尤其是有效管控新的风险积聚,关系到银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全社会金融生态的健康与安危。 粗放经营之殇
银行信用风险的大面积积聚与爆发,表面看是经济周期阶段性的经济现象,然而,细究本质,更是全社会“间接融资主导型”模式和银行业“高资本消耗”的传统粗放经营模式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的资本主要是作为承载“非预期损失”的“风险垫”存在(“预期损失”则通过计提风险损失准备来抵补),银行承载的风险体量越大,则对银行的资本要求量越高。
这与一般企业资本的含义与作用有着本质的差别。资本的消耗,实质上是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外在化”表现,资本消耗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意味着银行承载风险的体量越大、风险积聚的速度越高。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形成了高度依赖资本消耗的粗放经营模式,而在全社会“间接融资主导型”体制下,经济高速增长必然伴生银行资本的快速消耗。由于经济成长期企业普遍处于上升景气,因而,银行资本的消耗仅仅代表“或有风险”的增长,而一旦经济转入下行,伴随企业景气下降,资金链出现断裂,则会引发“或有风险”向现实风险的渐次转化,资本消耗即“外化”为现实风险的释放。
据统计,国内13家上市银行2015年末加权风险资产总额达到72万亿元,简单按10%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计算,2015年末消耗资本总额就达7.2万亿元,较2006年末增长了3.3倍。以此反观当下信用风险的严峻形势就不足为怪了。
本轮银行业信用风险暴露的速度、规模与持续性可能会远远高于上一轮经济周期。本世纪初前后,中国银行业曾经历不良资产率高企,全行业面临“技术性破产”的危局,然而,利用全面改制上市、剥离,依托经济快速增长,银行利差丰厚、风险吸收能力较强等优势,银行业迅速摆脱困境,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而当下,这些条件已不复存在,经济“新常态”又使得矛盾的化解更显纷繁复杂。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当前的有利形势:一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及风险拨备处于较高水平,相比上世纪末的情形,已不能同日而语;二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水平已显著提高;三是金融监管水平与效率已有很大的提升,化解风险的市场化渠道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只要经济不出现“断崖式”下滑,宏观政策保持稳定,“去产能”、“去杠杆”进程平稳有序,信用环境未显著恶化,那么,化解存量风险只是时间问题。
转型核心:“轻资本”
与化解存量风险相对比,当前如何管控增量风险,解决好信用风险的“源头”问题,则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必须全面推进银行业“轻资本”转型,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管控信用风险,摆脱信用风险周期性的恶性循环,确保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战略,推动银行业加快转型,其中,“轻资本”是商业银行转型的核心所在,而“轻资产”、“轻成本”则是实现“轻资本”的必要前提与途径,也是现实的重要抓手。
所谓“轻资产”,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物理形态看,就是要处理好“线下”与“线上”业态的关系。在现阶段劳动力成本、物理网点成本快速上升,利差收益日趋下降的形势下,物理网点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而边际收益则加速下滑,甚至呈现边际负效,依靠物理网点扩张的外延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依托合理、高效、多业态物理网点,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线上”业务,满足客户全方位、全渠道产品、服务需求与体验,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从账务形态看,就是要处理好“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表表外业务”的关系,要改变传统的片面追逐资产负债表扩张、依托表内业务高耗资本发展的惯性,应着力发展低风险、低资本消耗乃至零资本消耗,建立在真实隔离风险基础上的“表外业务”、“表表外业务”,打造依托内生资本积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所谓“轻成本”,主要指向“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
“资金成本”考验的是商业银行的客户经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定价管理能力。其核心在于客户经营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只有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持续创新,提供全渠道产品与服务,才能最大限度拓展高忠诚度、有黏性的结算性价值客户,以此形成的存款资金,对利率的敏感性将是最低的。以此为基础,主动的定价管理才会更积极有效,进而银行可最大程度获取低资金成本优势。
“运营成本”考验的是商业银行的流程整合能力、业务整合能力和财务管控能力。而其核心与基础又在于流程及业务整合能力。只有以客户为中心,确保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业务决策流程最短、有效,业务操作的流程最优,作业环节至简、高效,单位作业成本最低,同时依托科学有效的财务管控,才能占据运营成本管控的优势“高地”。
强调“轻成本”,就是要树立“成本为王”的理念,尤其在经济下行、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利率市场化全面实施的新时期,高成本即意味着高风险和潜在的高损失,低成本或“轻成本”即意味着更强的产品定价能力与回旋余地、更大的盈利空间、更高的风险吸收能力和更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下存款利率上限全面打开的新阶段,通过提升资金成本快速撬动存款规模已轻而易举,而高成本、无效的存款规模必然派生高风险资产并快速空耗资本,无异于饮鸩止渴。高成本存款最终将沦为诱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源头。在同样或相似的“净息差”水平下,资金成本的高或低反映了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差异,因为高成本负债必然要以高收益资产或高风险资产去覆盖,而经济下行期则更容易付出高风险、高损失的代价。同样的道理,低资金成本即意味着可承载较低收益、较低风险的优质资产,并消耗较少的资本,从这一点出发,“轻成本”即意味着“轻资本”和更高的资本效率。在新时期,重视和强调“成本优势”或“轻成本”的意义要远远超出对“净息差”、对“账面净利润”关注的意义。
如果将商业银行比作一辆行进中的车辆的话,公司治理“健全性”就好比车辆发动机的“性能”,那么,要使商业银行这辆车在行进中“能耗”最低,单位“能源”――“资本”下行进得最远、最稳,则商业银行的“自重”――“轻资产”,以及支持商业银行“发动机”运行的“能效”――“轻成本”,就是两个最基本的前提和途径。 轻资产、轻成本“两翼齐飞”
银行业要摆脱长期来紧贴经济周期的恶性循环,一方面需要国家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间接融资主导型”社会融资模式,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银行业自身则要彻底改变依托“高资本消耗”的粗放型传统经营模式,推动全面“轻资本”转型,依托轻资产、轻成本“两翼齐飞”。
在“轻资产”方面:
一是全面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移动互联金融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对物理网点的替代效应,努力达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即Anywhere,Anytime,Anyhow)的服务境界;
二是调整优化物理网点业态布局,在兼顾服务便利性的同时,要围绕单点投入产出效率,全面评估网点业态、布局的合理性,要摒弃“高大上”、“大而全”、“求奢”、“立异”的思维,立足于“小型化”、“智能化”、“轻型化”、“多业态”,对于低效、负效、功能与辐射交叉重叠的机构网点,坚决“关、停、并、转”,或以低成本业态替代;
三是围绕“轻资本”战略,调整表内外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表内资产业务要向低资本消耗的个人按揭业务及“远经济周期”的消费领域、现代服务业领域倾斜、腾挪,对于高资本消耗及“亲周期”的表内资产业务,应在真实隔离风险的前提下逐步“表外化”,通过“表外”、“表表外”综合融资服务予以对接、腾挪;
四是大力发展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托管、委托、投行顾问等低资本消耗或零资本消耗且真实隔离风险的“表表外”业务,提升中间收入占比,减轻对息差及资本的依赖。
在“轻成本”方面:
一是致力于提升客户经营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进结算性存款等低利率敏感性、低成本资金在存款负债中的占比;
二是以绩效评价为抓手,以管理会计、资金转移定价平台为工具,加强资金的定价管理,要彻底摒弃片面追求存款规模,尤其是简单以成本换规模的短期行为,营造理性、健康的业绩文化,为成本管控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是致力于持续的流程优化与业务整合,为运营成本管控提供物质基础,对于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控制”、“运营”、“核算”等工作及作业环节,要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加强集约化管理,逐步实现“集中控制”、“集中运营”、“集中核算”,在有效压降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将大大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和运营效率;
四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加强运营成本的管控,要结合业务流程、作业流程的梳理优化,推进“作业成本法”管理,有效管控“单位作业成本”,通过推行“零基预算”、“标准成本预算”,有效管控业务运营成本。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问题;分析研究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含义
商业银行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受到若干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银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管理层在制定银行战略过程中一直贯穿于银行各项经营活动中,用来识别对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未来事件中的不确定因素,根据银行经营的目标,将经营风险控制在银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的管理活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采取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全面风险管理方式。
2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
2.1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在经营活动和交易过程中由于借款人或者交易对象违反合同的规定或者信用质量降低,而使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的持有者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是:信贷比较集中,中长期贷款比重大,资金的使用、投向和行业集中性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放慢,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期,使商业银行经营和资产质量出现下滑的风险概率在增加,信用风险会逐步加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配比不合理,突出的表现是中长期贷款占定期存款的比例逐年增加,定期存款到期可能出现兑现的困难,银行的存款活期化与贷款的中长期化的矛盾比较明显,使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潜在的风险。
2.2商业银行的市场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来自于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给银行未来收益产生的不确定性。我国对利率和汇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废除管制制度,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制度逐步形成,商业银行的经营自在不断的放开,如果市场利率和汇率在短时间内产生大的波动,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市场经营方面的风险。
2.3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依据国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论述,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以及发生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各种风险统称为操作风险,也就是说操作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各个过程中。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比较多,主要有:商业银行违规操作;优质客户不断分流,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银行机构规避监管等都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2.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资金流动不足产生的风险,按照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分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种类型的流动性风险。其表现形式有两种情况,一是商业银行缺少资金不能及时足额的满足储户的平常取款的需要;二是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按照预期调配在其他项目方面投放的资金,会造成银行暂时的支付困难和流动性风险,甚至于会造成商业银行出现极端的情况,而被清算破产。
3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措施
3.1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方面要有整体规划,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银行内部风险分析、识别与评估、银行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传递与反馈、监督评价。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管控要素的要求和银行内部管理流程设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其具体路径的走向展开: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管控的组织体系、内部风险管控的部门责任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体系、银行内部控制的风险分析考核评价体系等。在具体的风险管控体系设计时,应该考虑管理的层级以及要始终保持与相关法规的协调一致,确保风险管控体系能够体现银行内部绩效考核、内部审计管理和外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性。
3.2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平台可以划分为银行内部业务流程、银行内部管理流程和银行管理环节的控制风险点。在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银行内部的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来实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控体系平台建设。使其发挥能够根据风险管理预警信号提示管理者采取风险规避的具体实施。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平台也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流程,使其在风险管控过程中更加有效。在具体的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银行金融产品线进行设计,必须做到对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品种全覆盖;内部控制操作体系完全独立;做到计量科学,预警灵敏。
3.3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责任体系建设
确定商业银行各部门责任,是确保风险管控质量的重要方面。它是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银行全面风险管控的具体内容。在设计中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与银行业务管理平行进行,管理的效率性、协调性、内部不相容职务的牵制性以及各种管理程式的定位性。根据各层级确定职责权限,设计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岗位,成立风险管理机构,领导银行风险管控工作。对各部门、各层次进行业务风险监测、登记、提出报告和进行分析考核。
3.4改善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环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着风险管控工作的质量,改善银行内部控制环境,会提升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首先创造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氛围,必须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银行董事会需要将风险管控作为银行战略管理的重要工作来进行强化管理,提高银行内部各层级的风险管控的认知程度。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层,应该认真执行银行发展战略,必须将风险管控作为内部管理的重点来抓。不断创新管理方法,调动风险管控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使大家始终保持风险管控、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的思维状态。其次要加强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工作,对表内信息例如:银行资本信息、利率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等应该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披露。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银行资产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而对于表外的相关信息需要建立统一的衡量和检查测试标准体系。
作者:雷印涛 单位:莱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4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各项贸易的交往更加的频繁。其中,大宗商品贸易交往不断地向着深度和广度延伸,而伴随着大宗商品贸易交往的程度和范围不断的扩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如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在资金、市场、合同、信用、廉政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本身将面临无法想象的生存危机,如何有效规避和控制各种风险,提高企业自身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是当前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大宗商品 企业 风险控制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不可预知的风险隐患和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等问题,无论是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合同风险、信用风险,甚至是廉政风险都要防范,但这些都没有国际贸易风险大,不仅有很多人在这里栽了跟头,就是业内人士也有掉进去的,因此,我们要将风险防控始终放在第一位,只有确保安全做好风控,才能不亏本,才能有收益。必须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及相关规律,结合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金额大、交易量大、履约期限长等特点,将各种未知因素考量全面、细致、具体,将各种风险隐患找什槭挡⒂行Х揽兀进而保证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
1、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资金风险的防控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以银行为贸易企业解决贸易资金需求,而提供的一种短期贷款和信用便利为主的贸易融资。正常的融资贸易风险有限,因为在整个融资过程中,特别是在信贷管理上,各方控制都比较严格,但是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仍然不可忽视。融资的特点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授信理念,并审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强调债项评价,使用销售产生现金流归还银行的融资,因此更加关注大宗商品本身代表的债项,债项背后产生的现金流,并通过自偿性来评估整体风险,为了降低融资的风险,常常引入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物流仓储公司等第三方机构,通过合作加强管理,来达到降低或缓释融资风险的目的。
2、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市场风险的防控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由于境内外大宗商品贸易市场受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性较大,另外市场的需求萎缩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亏损率就会不断上升,银行授信集中度降低,可能致使资金链中断,进而导致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和银行业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为了更好地防范市场风险的出现,企业与银行都应该全程动态监控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走势,时刻关注国际上主要国家外汇汇率和利率的变化,时刻关注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各相关因素,从企业角度要慎重介入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大宗商品,在已进行的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加强对客户的监督和跟踪,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对客户的信誉做出客观评价。
3、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合同风险的防控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合同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文本标准化程度不高、合同条款实用性不强、不具有完整性和前瞻性,另外在签订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在合同的拟定过程中要具备相关商务、技术、财务结算、法律等方面的条款,做到严谨实用,体现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合同各条款的表述上要规范准确,须经企业法律顾问审核,避免条款出现漏洞和瑕疵。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合同中对违约条款和法律条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和可识别性,相关法律条款必须全面、细致、具体,对相关定金、违约、解除、终止、变更以及权利归属、争议管辖、法律适用和仲裁等方面的表述要一目了然。在合同中还应对后期交易过程中的不可预测的有关风险进行评估,对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相关责任和义务要进一步的明确和说明,充分强化在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各方必须履行合同的权力和义务。
4、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的防控
由于大宗商品贸易存在着交易量大,交易金额多,合约期限长等特殊情况,对于涉及到的交易对家更容易产生不履约的行为,这使企业承担着更大的信用风险,因此,信用风险的管理着重于对交易对家的管理,并将其列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完善国家的信用体系,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了对交易对家的信用信息的核查,其中包括了对企业资质信息、年度报告、行政处罚,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即使是个人信用信息也可以实现在线查询。通过对交易对家管理体系的构建,并充分利用以上官方信用信息系统的查询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对交易对家信用的动态化管控力度,还能使企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严格地采取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信用管控原则,建立健全交易对家的信息管理体系,使其授信机制、信用风险等都能得到科学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
5、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税务风险的防控
随着金税三期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现在进入了税务数据大比对的时代,申报表之间的比对、税负率的比对、增值税“进、销”税额的比对、财务数据的比对、其它信息的比对,企业涉虚开发票、税收编码预警的政策风险较为突出。虚开发票不仅仅是开具“虚假”、“不真实”的发票,尤其是为他人、为自己开具或接收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发票都是虚开。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时刻清醒牢记合法依规开展实物贸易、诚信纳税,准确把握税务风险环节,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企业税务风险防控。
结束语: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景使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为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运营过程中,各种风险无处不在,但是风险与挑战并存。企业只有抓住发展机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防控各种风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大宗商品贸易风险管控的知道意见》厦国资稽[2014]127号.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5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 流动性风险 影响因素 关联性
一、银行间流动性风险表现在债券市场的成因分析
从国内现阶段的市场运行机制来看,目前影响债券市场流动的各因素中,货币供给量是主动力。国际债券市场受资本市场国际化风险的影响,其资金成本和主要汇率波动在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下,形成国内债券市场流动性指标的长期影响因素。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表现在债券投资者身上,有直接触发式和间接导致式两种流动性风险成因。
(一)信用风险
(1)债券违约型信用风险。现阶段,信用型债券市场因主体参与的形式以及主体对象的多样化,推动债券市场的火爆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债券信用类事件。由发行主体进行债券发行,而未能按期履行协议所达成的债券目标义务,称为债券违约,其违约形式包括本金违约、利息违约,债券形式包括公募债和企业债以及私募债等。由债券违约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表现在债券投资信用风险上,使债券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降低。
(2)交易违约型信用风险。在不断扩大的债券市场投资者行列里,由于投资主体的类型、风险管理水平以及融资能力不一样,所衍生的信用风险呈上升趋势。并且在传递性信用风险特征影响下,产生被动式的交易违约,加剧发展的信用风险破坏了现有的债券交易链条,从而使整个债券市场损失严重,流动性风险由个体投资者转向为整个市场,从而触发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操作风险
金融体系的市场风险中,操作风险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由操作系统及具体操作人员以及外部事件和操作流程带来的风险。从概念上讲产生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客户自身的原因;控制系统设置原因;控制失灵的系统原因;不可控事件。其中,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金融业务、金融工具对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会因系统漏洞和操作不当导致意外的投资损失。此外,各银行间由于参与机构、业务水平、人工素质、操作能力等多因素影响,造成录入误差或者因处理延迟、不当操作导致结算失败,由此产生的违约风险,可能加剧债券市场相关机构以及参与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债券投资者担负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受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负债流动因素影响。当参与机构在债券市场的现金流与债务,在时间、数量上未能实现平衡和结余要求时,债券机构就需要安排如提高清算等手段的资产负债调整,这种被动式的调整措施可能引起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使资产负债率和交易频率以及交易链条和交易金额等方面产生动荡,对整个债券市场在稳定性、连续性上形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严重时可致破产。
(四)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关联影响因素的类型
在经济学中,非平稳序列各变量间若有协整关系,在进行分析考察时通常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在债券市场中,其市场流动性、各影响因素存在的因果关系适用于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中由于误差修正项的引进,保证了模型检验后的结论准确性,此外,建立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在变量间体现其相互作用的短期因果关系和协整关系下的长期因果关系。
二、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
(一)投资不当
(1)杠杆交易。杠杆交易在债券市场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是指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以融资交易为主要途径,在获取资金回报后通过追加投资购买高收益债券及其它债券,以少量自有资金博取负债经营下的大额收入,这种大规模、大风险、大收益的投资方式,实质是风险与收益并行攀高的流动性风险因素。
(2)撮合交易。针对债券交易中的额度和频度限制,投资者之间会越过债券市场的交易渠道,寻求债券交易中介方进行私下交易,以规避债券市场内外部的风控影响和交易影响。投资者在场外以议价的方式达成意向,中介者在撮合过程中与双方分别进行谈判、交易、收入中介费。这个过程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中间债券存量不足引起的,此时上游机构若出现违约现象则会造成后续环节的交易失败,而产生流动性危机。
(二)风控水平的高低差异
对于债券市龅淖ㄒ低蹲收呃此担基本上都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在风险把控力度上进行相对专业的岗位、部门划分,虽然整体上执行了行业管制、交易规则,但是由于不同个体间的内控水平及指标采用上的不一致,使得交易对手和利率限制以及资金限额和债券,以及其交易类型上差异化明显。此外,关于相关部门机构应当主动防控的流动性风险,并未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显得被动有余主动不足。
(三)突发影响
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内债券市场事件是发生于二零一三的“违约门事件”,当年五月起,整个金融市场一片大好,攀升的资金利率使得当期的三月期国债,从五月七日起到六月十九期间的到期利率以三千多的涨幅,引领银行间的同期隔夜拆借利率上升两倍多,固定利率同期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也出现近两倍的涨幅。而至六月上旬,光大银行违约于兴业银行,并引发一系列的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信用危机、投资危机,导致市场整体的资金吞吐能力、融资能力遭受惨烈的流动性风险打击。
三、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关联性、流动性的风控措施
(一)回购杠杆,联合防范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回购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在可控范围内,由于回购杠杆效应对资本使用率的强化影响,使资本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信心得以增强;另一方面对超出杠杆效应范围内的风险控制成败,也会对金融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对此,市场投资者宜采取有效的监测机制,通过对内部风控指标――质押比例以及质押券市值缺口的监测,通过市场公允估值,关注每日正回购质押债券行情。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债券质押量额度充足,以每日估值、追加操作的方式,有效缓解回购负债与质押券市值不平衡造成的风险缺口;其次质押债券折扣率指标,特别是信用类债券折扣率,可以起到调节回购杠杆上限倍数的作用。
(二)合理规划,事前预警
对金融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投资,需要投资者有相对完善的风险管控能力及投资综合分析能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市场监测机制、投资预警机制,强化自身对各项投资业务的投资风险意识和管控意识。投资者可利用多元化的监测手段,以相关的指标数据为依据,如通过回购杠杆指标和待偿资金缺口指标进行投资规划,并管理债券市场的交易操作,使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风险管控机制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全面完善,救助机制
针对于流动性风险,一部分投资者的管控能力和抵御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对那些在资产负债上存在着结构不均衡,资金规模相对较小以及资产变现渠道受限的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国际市场中的发达市场,采取最终流动性与后备流动性相结合的机制,这两种流动性分别来源于央行提供和市场建立,这种具有救质的保全机制,使得一旦交易某方出现违约行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支持就会被激活。以此为例,在国内银行间债券投资市场中,主管业务部门可借鉴式地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的互助联盟,当联盟成员遭遇流动性风险时即给予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使相关金融机构迅速摆脱困境,回购环节的资金链得以及时补充,大范围的风险蔓延得以控制。
(四)多方调控,全面防范
首先,目前的货币供给政策相对宽松,降低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换手率,使得长期范围内的债券市场,呈现出与货币供给相关联的需求量、交易量攀升,使交易成本整体下降流动性指数上升。其次,由于现有的债券市场机制的特殊性,非交易推动机制下政府调控的债券价格,会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调整基准利率会引发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尤其是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券价格的波动直观反映在活跃的交投形势和提升的市场流动性上。再次,国际市场资本变化也会对国内市场流动性形成影响,主要表现为波动加剧时风险扩大,债券市场的投资状况、流动状况呈现^望态势。
四、结语
现阶段的债券市场在其流动性,一方面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市场行情、货币供给政策密切相关。资本市场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形成了投资者交易投资的信心,以及宏观调控政策、央行的积极干预都使得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整体下降,投资者的投资、交易意愿加强。针对国际市场的资金成本和汇率波动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重点监测、管控其流动性风险。
参考文献:
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范文6
银银合作业务,顾名思义,指银行之间的各项业务合作,业务范围覆盖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往人们对银银合作业务的认识和理解,大多限于资金拆借,对该类业务涉及的风险,则往往因交易双方都是“银行”,而将相关业务认定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随着今年6月份我国银行业“钱荒”问题的出现,市场对银银合作、尤其是银行间资金往来业务风险水平的判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银行间资金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社会公众对整个银行业的信任危机。我们认为,风险作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于银行的所有经营活动和操作环节中。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银银合作业务既是一类发展迅速的新兴业务,也是近年来同业市场聚焦的热点。如何对银银合作业务涉及的风险进行正确识别、科学计量和有效管理,将是决定该类业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银银合作业务的主要品种,试对银银合作业务风险进行分类和简要分析,并对如何防范业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一、银银合作主要业务品种
银银合作业务的参与者,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年来,银银合作业务日益受到各家银行的关注和重视,业务创新不断出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业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目前我国银银合作业务主要品种包括以下几类:
(一)资产业务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资金或信用支持的业务,主要包括场内外资金拆借,债券投资、债券承销、债券交易,衍生品业务,担保与承诺,资产买卖、买入返售,票据融通业务,风险参与,以及银团贷款业务等。
(二)负债业务
银银合作负债业务是指银行之间吸收对方存款、拆入资金或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业务。
(三)中间业务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现金领缴、现金寄库、现金押运,资金结算,理财产品托管,销售理财产品,推介客户,咨询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及结算业务等。
二、银银合作业务主要风险类型
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敞口主要集中于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这两个领域。根据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可以将银银合作业务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五大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或其信用评级、履约能力降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产业务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信用风险不仅广泛存在于资金往来和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还存在于担保、承诺及衍生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同时,授信项下的类中间业务也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一般而言,诱发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银行经营管理不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管理蕴含风险隐患,股东或出资人人为干预银行政策经营活动以转嫁其自身风险,等等。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金往来业务是流动性风险最易发生的业务领域,目前,我国不少银行将同业业务作为管理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主动负债调整短期流动性,这在银行间市场波动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出现的“钱荒”现象,就是流动性风险的典型体现。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种,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利率波动会直接导致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具体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等四类。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银银合作的各类业务、各项操作和管理的环节。
(五)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风险属于衍生性风险,但它却最具破坏性,是对商业银行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其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合作伙伴和整个市场的信心,尤其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一旦出现声誉风险,则很难在同业市场上取得良好发展。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爆料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事件,曾一度导致光大银行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正是声誉风险的典型案例。
三、相关建议
(一)客观看待和评价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银银合作业务是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广受商业银行关注的新兴业务。与一般法人相比,银行的资产规模大,扩张速度快,成立门槛高,受到的监管严格,资质水平普遍优于一般法人企业,因此,从总体上看,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低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因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银银合作业务一旦出现风险,其社会影响和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传统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于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既不能盲目乐观,视其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也不能矫枉过正,视其为洪水猛兽、甚至限制相关业务开展。
为有效管理银银合作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实际,针对银行类客户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特点,建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细化银银合作各个环节的要求,打造全天候、全流程、全品种的银银合作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银银合作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加强。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明确各类业务的风险缓释工具及其应用,明确各类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管控要求,明确在交易对手经营失败时的风险补偿和成本分摊机制,从而强化市场约束,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维护银银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作。
二是建立银行类客户准入和评价体系,本着“严格准入、规范操作、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银行类客户的资产资本规模、股东背景、公司治理、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内外部评级结果等因素,制定可量化的客户准入标准,对于重点业务,还应实行名单制管理,从而实现对银行类客户及其业务品种的准入、与不同客户的合作策略等进行差异化管理,并视客户和合作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规范开展对银行类客户的评级授信相关工作,严格授用信管理,加强用信后管理,在授用信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信贷制度的规定,合理确定授信方案,严格按照授信方案的内容开展授信项下相关业务,及时跟踪信用发生的全过程,包括制定用信后管理方案、资金账户监管、用信后检查与日常跟踪、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档案管理、收息与信用收回等。此外,还要建立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建立健全资产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四是构建外部风险防控等级,确定专门的部门,牵头外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和报告,并对潜在的外部风险因素及其影响进行提前研判和分析,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并制定充分的应对预案,同时,加强对各级分支机构风险处置工作的指导。
(二)严格把关资产业务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提升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市场风险。具体建议如下:
在信用风险方面,一是严格交易对手准入管理,必要时应实施名单制管理,二是纳入授信管理,确保在交易对手授信额度充足、可用的前提下开展业务,三是对于票据业务而言,应审查票据对应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严防“光票”交易导致的信贷空转,严防通过“假票”进行交易;对于担保承诺和风险参与类业务,也应审查相关交易和业务背景的真实性。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摆布资产负债,确保流动性安全,二是有效选取和使用风险缓释工具,合理实现风险补偿,尤其是对于票据买入返售业务而言,还需考查第二还款来源的还款能力,三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并据此设置安全垫。
在声誉风险方面,一是审慎选择交易对手,二是高度关注交易对手外部风险信息,及时通报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三是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交易双方的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风险方面,一是加强市场化询价和报价,根据客户交易意向,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择优选择利率较高的业务需求配置资金,二是做好资金预报和利率、期限匹配,统筹调剂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三)高度重视中间业务风险,努力降低业务风险,规范业务管理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可分为授信项下业务和非授信项下业务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后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对于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等,由于业务极易诱发声誉风险,应视同商业银行自营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业务等进行风险管理,且其相关管理要求甚至要比自营业务更加严格。2012年11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通知》要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受托方和委托方采取有效措施审核票据项下真实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关系、统一纳入授信管理、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信用转换系数为100%等,都体现了上述风险管理思路。
对于非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现金、咨询顾问业务等,在信用风险方面,要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在操作风险方面,要实现业务操作的准确合规,业务流程的科学高效,内部控制的严谨有效,并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四)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实现业务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总是伴随着银银合作业务发展的始终,因此,要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为有效防范并管理相关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树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合规操作意识,建立银银合作风险管控合规文化。把风险管控建设作为开展银银合作业务的根基,不断完善银银合作制度体系,着力提升银银合作风险建设的精细化水平,推动银银合作经营决策行为日趋规范。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的职责,也是同业业务部门的职责,事实上,同业业务部门恰是银银合作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同业业务部门应负责本部门、本条线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操作,相关从业人员也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转变只重营销而忽视风险、只重眼前效益而忽视潜在风险的观念,从客户选择、调查评估、业务操作、用信后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严格把关,防范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