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1

关键词:教育理论思想;新课改;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实施,无论对于小学教师还是小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把握契机,运用教育理论思想,实现新课改目标,是值得思考的话题。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其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及学习能力等都要有所改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教育改革需要。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将对教育理论思想影响下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创新的具体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

一、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要求

小学教育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透彻理解改革的内容与目标,有针对性地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地探究与思考知识点,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工作应围绕学生开展,教师发挥课堂中组织者、引导者和指挥者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课堂氛围中,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之,运用教育理论思想实现教学改革,教师应转变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观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开展课题教学,从过去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可,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题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课堂环境压抑、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自然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因此,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快乐、开放的课堂氛围。其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提出的新型方法之一。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优势与劣势等,按照差异性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共同分析、探究问题,并且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承担了不同的责任。通过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合作能力。其二,角色扮演体验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角色体验教学方法,如讲解数学公式或者应用题练习时,可由学生扮演题目中的角色,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为透彻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题型,设定角色,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探讨数学问题,最终掌握数学知识。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学科在培养逻辑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选择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题目,活跃小学生的思想。首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教学活动。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知识点,并且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其次,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内,而是为数学教学拓展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如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掌握知识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有,教师要适当为学生创设思维发展条件,如布置课后作业时采取分层方法,注意控制基础题型与拓展题型的比例,选择开放式题型,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决方法,获得多元化的结果,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实践,必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标就是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课堂练习与课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主动性欠佳,成绩滞后。实际上,小学生更善于观察、发现与思考,如果教师能够构建一个趣味性的课堂,引入生活化的知识点,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对学生产生刺激,激发学习欲望,那么他们就能自觉地运用已学知识及已有生活经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技巧。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都要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保证教学效果。

五、运用激励式的教学评价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也可通过评价的过程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给予针对性、科学性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情感态度、能力增长、习惯养成等,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就要有所区别;其次,针对学困生,教师要多一些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欲望。

由上可见,新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与质疑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寻找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潘鹄.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J].成功:教育,2010(09):144.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2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意义;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3

一、接受理论的内涵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接受是随处可见的,其主要指的就是一个人对于相应的事物是否认可、接受。接受在词典里面的意思是接纳、承受,用英文来对其进行表达是reception,表示的意识是吸纳、认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所谓的接受不但包括接纳的过程,还表现为一个承受的结果。故而这里所说的接受理论视域,就是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问题做出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接受的意义之所以并没有被人们广泛认知,主要就是因为以往人们对于事物往往比较被动,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70年代,在联邦德国接受美学逐渐得到了萌芽和发展。其认为受体并不是被动体,而是主动体,是实现文艺作品价值的潜力。所谓的美的产生并不仅仅局限在一方,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存在相应的审美接受,才能说明美的存在。若是没有读者的审美感受,即便是作品如何好,也都是无意义。若是将这个理论放到教育领域的话,就是在告诫教育者要关注被教育者的状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接受”概念的基础上,接受理论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接受是一种具体的现象。在这方面邱柏生作了相应的论述:“接受是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这种理论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将接受认定为内化行为,这样就使其外化的范畴被忽视掉了。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张耀灿等人也做了相应的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

二、接受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

1.教育内容与现实的落差,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的内容和现实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凝练的知识,往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这也决定了其是旧的东西,而现实却在不断地发展,因此这两个方面的落差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缩小,这样就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信息时代的问题和难题会在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表现出来,这里面的问题是复杂的,不但包括学生的思想问题,还包括社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迷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用前进、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虽然课本和现实的差距很大,但是一些基本的国情、矛盾并没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一致性正是我们分析和学习的基础。在把握了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于那些存在差异的地方我们要加以认识和处理,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和加强。

2.思想政治科目和教师的现实境遇,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

所谓的接受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接受的能力和水平,这也就说明了接受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基于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受教育者的接受度,对于影响接受度的因素也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实际上,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当前考试为目标还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指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重视程度并不是非常高。这就产生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完成得很好;另一方面由于情感价值目标一直没忽视,所以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会进行忽略。当前,功利性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此,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使其认识到的科学性,才能使其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价值目标。

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知情意行异步发展

社会本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对人的要求是被强调的对象,而人的自我诉求却被埋没,甚至将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实际上这和科学发展观并不相符。接受理论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的角度,即站在接受者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因为接受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直被教师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仅仅在知识学习上发挥主动性是不够的,学生的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的综合完善才能更好地形成学生的政治品德,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其更好地提升其接受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变化,并注意矛盾的转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4.教育方法形式单一,载体贫乏

政治因素、社会需求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比较凸显,而对于人的主体意识、人格却并不是十分重视,这样就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理论学习是普遍的教学方法,参观学习等手段并不经常使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不是十分理想。空话、套话往往体现得十分明显,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目标也就很难达到。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单一方法使得学生对其产生了抗拒心理,长久下来,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会使其越发厌恶思想政治课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接受理论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正确认识双主体结构,发挥主观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影响时,能动地接受教育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即互动形成合力,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向前发展。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职能的多元化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明显,但是这样就使得教师作为教授主体的作用被淡化。实际上突出教师传授主体的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矛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若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话,那么就会毫无章法,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有着很大的意义,只有对学生加以限制和要求,才能使其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2)学生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其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其加以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想的引导,这样实际上就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否定,将学生单纯地作为学习的工具。这种态度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故而达到的教学水平也是十分有限的。

2.密切生活联系,提高教育内容的信度和可接受度

(1)运用辩证思维,加强方法论教育

首先,辩证地看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教师在指导教学的时候,应该用辩证的方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宣扬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科学的、正确的;还应该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面对。其次,加强方法论教育。由于缺乏对现象和本质关系的了解,学生在接受活动中总是试图找到答案,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课程完全沦为工具。若是答案没有被找到的话,其就会认为理论是不实用的,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所谓的理论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去搜寻答案,其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规律结合就是方法论,只有以方法论为基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

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都是教师需要了解的,只有对学生的这些方面加以观察,才能在解读事件、任务的时候,更好地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这些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抉择办法,加强学生对各种规范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3.灌输与启发相结合,推动知行转换

(1)坚持正面灌输,树立正确理念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知识的稳定性比较差,比较稳定的是情感、意志和行为,这三个方面一旦稳定将很难发生改变。在教育的过程中,灌输原则是维持理论知识稳定性的重要的方法,只有经过多次的转化,才能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是靠着接受者自身的转化而得到的。进行正面灌输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层次产生影响,使其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进而使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并成为其选择、接纳时候的重要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更好地思想政治水平提升。

(2)创设有利氛围,推动知行转换

很多教师将知识的传授看得十分重要,往往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对于相应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却不是很重视,更提不上培养。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情、意、行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将其进行转化,使其内化和外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4.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是十分重要的化解,教育和考试关系的处理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应变能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所以开设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其储备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再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性情和品格。考试的形式所能体现的只是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是局限在具体的知识层面,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仍旧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功利性,往往其掌握的都是具体的思想政治知识,在能力的掌握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欠缺。一旦教师要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时候,这些学生往往会随波逐流,没有主见。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传统的考试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理想等并没有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评价体制的改革就应该更快地进行,风度评价的维度,不能单纯以考核来决定学生的优劣,诸如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内容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

5.建立互助民主、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他的学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教学态度与方法,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除了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携手共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有着很大的作用,若是教师的教学离开了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将很难开展。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应该尊重和维护的,且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真实看法,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与学生产生共鸣,降低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的心理包袱能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消除,这样才能更好地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之下,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通畅,思想才能更加自由,情感才能得到抒发,行为才能得到表达,这样不但建立了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也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提升,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最为主要的交往途径便是课堂教学。课堂在师生交往途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师生关系形成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之外,也就是课外活动,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是促进师生交往途径多样化的手段之一。课堂和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交往过程中,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增加彼此间的了解程度,拓展教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认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服务,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刘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接受过程研究.教育评论,2010(2).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和谐社会;大学生;社会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向实践渗透,并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向实践转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内在地要求理论本身要具有实践解释能力和可操作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和中国现代化实践发展的挑战,就必须深入到新阶段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世界,结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境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与实践维度

实践转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真正的理论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经济社会的深层改革和战略发展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缘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进行深度剖析。

(一)理论之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涵的深化与拓展,需要一系列相关理论的支撑和依托,而的交往实践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观和价值观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之维。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而“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3]。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实践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显方式,人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了对象化世界,建构了主体间的交往共同体,并在其中的实践活动中以一定的形式形成了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生成了以客体为基础、以主体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以交往实践理论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突破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范式实现实践转向,搭建平台让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寻找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和融合点,既能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又提升学生的交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种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应该回归实践,在实践中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特质的内在规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的基本点。

同时,“理论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 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说服人”,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最大化,必须紧紧抓住人本身。而从事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集中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实践价值,即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并能指导人的实践,这客观上要求理论教育必须与实践有机结合,避免空洞和抽象,使理论教育的价值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增强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换言之,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必然要求。

(二)实践之维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重要一维,它的发展是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并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不仅有深层的理论渊源和依据,同时也有深刻的现实依据和坚实的实践据点,即: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升级。这有机统一的系列实践活动和目标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实践之维。

人是实践手段与目的的有机统一体,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的人才宝库,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和潜在推动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本。因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目标,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加大理论的宣传和解释力度,另一方面则要为受教育主体搭建实践平台,建构实践模式,让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理论的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使青年大学生在推进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实践中寻找动力源,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充分诠释和实现。

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三个模式

高校打造三大实践平台,即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和志愿服务平台,建构虚拟环境中的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和现代公民文化环境中的结构性互动模式,使高校大学生在与新生代农民工共同成长发展、服务社区建设和增强现代公民意识中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助推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建构虚拟环境中的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

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是网络时代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中的主力军,团广东省委和广东省教育厅打造学工成长发展网络互动平台,该平台以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学习为切入点,高校大学生以学习助理的身份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圆梦”计划人才培养工程,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发展诉求。大学生担任学习助理使大学生由现实大学校园中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理论教育者和学习管理者和服务者。大学生通过邮件、QQ、微博、手机等各种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圆梦”计划学员的交流沟通,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员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同时激励“圆梦计划”学员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完成学业。

大学生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发展的“圆梦”计划,客观上要求大学生自身必须具有较广博的学识、较深厚的理论积累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方能胜任“学习助理”一职。学工成长发展联合阵线使大学生在身份转变和角色变换中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并在协助导师和班主任开展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在与新生代农民工互动中真切地了解新阶段的社情和民情,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这是网络时代大学生与新生代农民工打造的成长发展联合阵线,是虚拟环境中教育主体间的互动模式,也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有效模式之一。

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两大最为活跃、最有生机和活力的青年群体,加强这两大群体的教育、引导、管理和服务、满足他们成长发展诉求,不仅是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学工成长发展联合阵线作为虚拟环境中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为以上两个课题的研究找到了接洽点,也使大学生和新时代农民工作为教育主体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在实践中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四有”青年,建构教育主体间的互动模式,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同时培养和塑造两大青年群体。

(二)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建构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

社区是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之一,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贯穿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的和谐与稳定。然而,由于社区工作繁杂,人力不足和人员素质偏低等因素,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理想诉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校与社区合作,打造在校大学生社会挂职平台,建立大学生社区挂职机制,让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校大学生社区挂职平台建构的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在校园里接受教师的理论教育,提高理论修养,为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区接受社区工作人员的实践指导,并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真切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同时,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在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中求进,甚至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共同思考和探讨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和谐社区的构建,使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主体之间、受教育主体之间这多元主体在管理和服务社区的实践中形成能动的多维双向互动关系,使高校大学生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中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

(三)志愿服务平台:建构现代公民文化环境中的结构性互动模式

马克思指出:“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5] 国家理论认为,人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6] 而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个人、团体和社会组织则是市民社会的基础,缺乏公民意识的人,不太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缺乏公民意识的民众也难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需要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文化的人才。

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结构将出现根本转变,包括群体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全方位变化,同时也还有社会系统的序变,这一系列的根本转变将会扩大政府与市场无法触及、需要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公共领域,这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为塑造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提供了契机,后者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民众的志愿精神外化的志愿服务行动,即民众树立包容发展理念,重视共建共享、文明传承,自愿承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准则的社会责任,这也恰恰是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

志愿(义务)服务是个人多方面多领域社会参与、志愿无偿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公民社会参与的基本方式,是自愿承担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准则的社会责任的行为。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人服务、帮教服务、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等领域为政府和社会团体提供无偿服务,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模式,也是和谐社会视域下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有效模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在提升自我的同时提升社会成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从社会心理和公民文化上培育学生的现代素质,使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学生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人才基础。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开发现代公民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结构性互动。

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转向的三个模式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即大学生在参与新阶段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知,并在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人(大学生)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3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252.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5

1.交往的本质。对交往本质的理解必须结合人的本质进行分析,否则只能停留于对人的交往的事实的现象描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交往就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人交往故人存在。

2.交往的类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人的交往类型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类型。物质交往指在社会物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物质、能量上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指人以交换和传播精神产品为目的而进行的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3.交往的发展形式。马克思把不同时期的交往从历史形态角度划分为三种交往发展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此时的交往具有自然性、原始性、依附性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克服了个人与社会间的矛盾,实现了对社会关系的自由驾驭,成为真正的交往主体,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性缺憾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出现了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精神交往三方面的缺失,表现为交往形式、交往内容、交往理念三种缺憾。

(一)交往形式被动与单向。人是双重关系的存在物,从这一视阈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则出现了主体间性弱化的瓶颈。

1.教学被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平等的主体间地位的交往异化为不平等的主客体地位的交往,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常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变成教育者垄断的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常成为被动接受教育者教育的物化对象,丧失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无法完成自我建构。

2.交往单向。一方面,教育者受传统“主体一客体”教学模式影响,通过制度化的权威将思想与规范单向灌输给受教育者,异化了教学交往。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受、服从,无视自身的能动性与话语权,不会对教育者提出质疑,很难实现对意义世界的觉解与对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交往内容抽象与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指向的是现实生活的交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却模糊了这一立足点,总着眼于抽象疏离的理论,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

首先,交往内容抽象。本应体现现实生活的教育交往内容却被过度意识形态化,脱离受教者的生活世界,丧失其应有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现实性与实践性,成为空洞说教。其次,交往方式疏离。师生平等的生活化交往方式被异化为单调的“程式化”交往、“课堂式”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渐渐异化为“填鸭型”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交往理念重理轻情。交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既延展到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领域,又根源于受教育者的深层心理。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对于精神交往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情感和心理。

1.情感交流缺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往往缺少这一媒介,也就是说,虽然受教育者对情感交流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情感交流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达到客观要求。

2.心理沟通不畅。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而思想是心理的产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将心理咨询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但其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一方面,心理沟通以门诊式咨询为主要方式,违背了“交心”的疏导原则,另一方面交往内容未建立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之上,对其学习、生活等解疑答惑的心理沟通更是无从谈起。

三、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而提高实效性意味着这一教育目的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针对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提升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路:

(一)实施理念:互相理解。理解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是“单向度”的“理解”,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主体之间的理解为核心,注重双方的平等参与,实现主体之间的精神沟通,寻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视界交叉点和融合点。

教育者应敞开心扉,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和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形成“双向互动”,最终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注意言语表达,以理解为目的进行的沟通交流,往往注重发挥语言的媒介作用,而且言语必须具备“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2]。只有这样主体才会寻求改变自我、接纳对方,达成真正的理解。

(二)内容选择: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现实生活视阈下关注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与发展程度,就不能游离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之外。一方面,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内容要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做到人性化与知识化兼顾、生活化与政治化统一。另一方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与多样性。既要包括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也要包括人格塑造、社会交往能力等普世内容。丰富的教育内容,可避免单一枯燥的理论内容所引发的厌恶和逆反,满足受教育者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拓宽两者的对话语境。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传播学 微信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大课题(项目编号:15SAQ001)及山东大学(威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5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用户已达6亿,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24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33.7%。在微信平台上,已开通的公众账号超过 200万个,其中经认证的公众账号超过5万个,而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3000个。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如何利用微信这种新媒体切实有效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吸收运用传播学的理论,遵循传播的基本规律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approach)理论认为受众是主动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是有选择的,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需求的满足[2]。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传播特点是传播符号的多元化和受众参与的主动化两个方面。这说明“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微信用户的需求及行为习惯是合适的。同时,我们针对大学生对官方微信平台微信内容的阅读行为进行了分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性研究,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用户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会对媒介产生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

一、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对官方微信的使用需求分析

研究大学生群体对微信公众平台这种自媒体的需求和使用偏好对于高校官方微信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李晶晶、李浩、何渔阳曾经调查研究大学生对微信这一新媒体工具的“使用与满足”情况,但是至今还缺乏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进行专门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

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于2014年11月向山东大学(威海)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随机发放问卷687份,回收68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显示:男生占43.70%,女生占56.30%;低年级占75.66%,高年级占24.34%;学生干部占52.49%,非学生干部占47.51%;文科类占66.08%,理工类占33.92%。

调查发现, 69.00%的学生希望在学校的官方微信上看到重要通知、活动预告;53.86%的学生希望看到校园新闻;53.57%和47.16%的学生分别希望官微能提供学习服务和生活服务;其次是就业信息、志愿服务信息、学校科研创业政策、学生意见反馈和时事热点解读;只有4.37%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官微看到党的最新理论政策。

二、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下大学生对官方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度的实证研究

为研究大学生对官方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本研究调取该校官方微信平台2014年10月-2015年1月份4个月的运营数据,对不同的微信内容进行分类,截取数据包括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这三个月用户数在4500人左右,可以认为该时间段用户群体是固定的。

(一)研究假设

我们将微信用户的阅读行为套用技术接受模型并建立微信用户阅读行为模型,在此模型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与微信内容及微信标题有关,而感知易用性与微信格式有关。这三个因素会促使用户产生是否阅读的行为,而转发行为又会对阅读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见图1)。

图1 用户阅读行为模型

我们对4个月内运营平台发送的69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微信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对理论模型进行论证,根据之前的微信用户使用习惯调查基础,做出以下假设:

H1:微信的格式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2:微信的标题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3: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4: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转发量;

H5: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点赞量;

H6:点赞率与用户满意度呈正相关。

(二)实证分析

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秩和检验),逐一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由结果可知,微信的格式对阅读量没有显著影响,由此推断感知易用性这一变量对阅读量没有显著影响,微信的标题对阅读量有显著影响,微信的内容对阅读量有极显著影响,对转发量和点赞量也有显著影响,由此可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是影响点击阅读的主要因素。经过修正之后的用户阅读行为模型见图2。

通过对点赞率和用户满意度两个变量的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两个变量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Spearman correlation:0.371**,P值:0.005)。

图2 修正之后的用户阅读行为模型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对学校官方微信的使用动机主要是获取校园新闻、通知及服务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是关注官方微信的主要动机。

2.实证研究证明微信的内容、标题会显著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活泼有吸引力的标题,具有原创性的图文消息更受学生的欢迎。

3.在不受权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点赞率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对微信内容满意度的一个量化标准。

(二)建议

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的研究结论对于高校微信运营者更好地运用传播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1.转变管理者教育观念。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注度较低,甚至有“逆反”心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不断加强自我媒介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时代元素。方可牢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了解学生需求,维护学生权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实践表明,解决实际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同时也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要想使学生更乐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微信运营者要采取思想教育与服务学生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对微信平台的认可度,从而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思想政治教育。

3.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研究表明,原本枯燥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改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语言进行传播,效果会有显著改观,而结合学生时下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兴趣,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则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峰.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11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