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托幼机构;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94―02
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儿童集体生活的场所,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加强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管理,是提高儿童保健水平的重要环节。为了掌握县城幼儿园入园儿童的健康状况,了解入园儿童患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的开展托幼机构儿童疾病预防和儿童保健工作. 我们对2012年秋季学期泾源县城区所有幼儿园(所)3~6岁的儿童进行健康体检,现将健康体检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对县城所有托儿所、幼儿园2012年秋季入园的3-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1.2方法: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2012 年秋季学期泾源县城区所有幼儿园(所)3~6岁的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然后按照《儿童保健技术规范》进行综合评价、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疾病检出率:本期应体检3-6岁入园儿童578人,实际体检545人,体检率94.30%;身高评价在中上15 人,占总数的2.75%,评价中522人,占总数的95.79%,评价中下8人,占总数的1.46%;体重评价中上7人,占总数的1.28%,评价中527人,占总数的97.81%,评价中下5人, 占总数的0.91%;检出患有各种疾病的262例,患病率48.07%。其中:男童259名,检出疾病的124例,患病率47.88%,女童286名,检出疾病的138例,患病率48.25%。 2.2年龄段患病情况:3岁组68名,患病人数22例,检出率32.35%;4岁组84名,患病人数37例,检出率44.04%;5岁组156名,检出疾病人数72例,疾病检出率46.15%; 6岁组237名,检出疾病人数131例,疾病检出率55.27%。
2.3疾病组成:龋齿124例,患病率 22.75%,疾病比例47.33%;视力不良46例,患病率8.44%,疾病比例17.56%;贫血32例,患病率5.87%,疾病比例12.21%;上呼吸道感染28例,患病率5.14%,疾病比例10.69%;生长发育迟缓13人,患病率1.46%,疾病比例3.0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8,患病率1.46%,疾病比例3.05%;肥胖7人,患病率1.28%,疾病比例2.67%;乙肝表抗阳性3人,患病率0.55%,疾病比例1.15%;先天性脑瘫1人,患病率0.18%,疾病比例0.38%。
3讨论
3.1 统计显示本次体检身高评价在中上15 人,占总数的2.75%,评价中522人,占总数的95.79%,评价中下8人,占总数的1.46%;体重在评价中上的7人,占总数的1.28%,中的527人,占总数的97.81%中下的5人, 占总数的0.91%;身高和体重是儿童发育的主要指标,是儿童营养状况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体格发育呈现了新的变化。 学龄前儿童体重身高均较十年前增高,城乡差异在缩小,但仍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状况对身体发育的影响决定着整个人群的发育水平[1]。
3.2 通过对体检结果统计分析,在本次县城幼儿园入托545名儿童健康体检中、检出患有各种疾病的262例,疾病检出率48.07%,高于其他地区;男童疾病检出率47.88%,女童检出率48.25%,女童疾病检出率高于男童;3岁组疾病检出率32.35%,4岁组疾病检出率44.04%,5岁组疾病疾病检出率55.27%,疾病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提示我县幼儿园儿童疾病检出率较经济发达地区高,因此0-6岁儿童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尤其大年龄组的儿童(托幼机构儿童保健)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3.3统计显示:龋齿、视力不良 、贫血 、上呼吸道感染 、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我县托幼机构儿童患病率前六位的疾病。因此,儿童口腔保健、科学用眼、眼科保健、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适量室外活动和运动、计划免疫对儿童健康十分有益和必要[2]。
3.4本次体检营养性疾病导致生长发育迟缓13人,患病率1.46%,疾病比例3.0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8,患病率1.46%,疾病比例3.05%。统计显示我县入园儿童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 营养不良患病率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县影响儿童健康主要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3.5本次健康体检贫血32例,患病率5.87%,疾病比例12.21%,统计显示我县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仍然很高,属于我县儿童常见和多发疾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水平。
3.6单纯性肥胖7人,患病率1.28%,疾病比例2.67%。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洋快餐的进入,以及不吃早餐、不喝牛奶、少吃蔬菜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呈逐渐上升趋势,我县与全国其他地区相同,肥胖也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因素之一,应引起社会各层高度重视,早采取干预措施。
4建议
4.1加大托幼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托幼机构准入标准,提高托幼机构保健医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并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托幼机构要为儿童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卫生保健和生活环境,一切保健措施必须以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为主要内容和出发点,
4.2加强全县0-6岁儿童保健工作,加大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对存在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和疾病及时进行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全县儿童健康水平。
4.3各级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妇幼保健机构、托幼机构和儿童家长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保健, 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针对儿童的疾病情况,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对所有筛查患有疾病的儿童进行个案管理,进行指导治疗,采取预防保健措施,并将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告知家长,向家长介绍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从而引起家长的重视,配合儿童保健工作。
4.4教育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晚刷牙(用儿童保健牙刷、含氟牙膏),饭后漱口,多吃蔬菜、水果,进食要定时、定量,戒绝偏食、挑食、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少吃零食、甜食,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蛋、奶及肉类食品,科学合理定制幼儿食谱,积极调整饮食,合理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5重视儿童体质锻炼,增加室外活动,应注重利用水、日光、空气浴锻炼,增强儿童体质,并按程序进行儿童计划免疫是预防贫血 、上呼吸道感染 、生长发育迟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肥胖 、乙肝等疾病主要措施。
4.6教育和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电视电脑手机游戏接触时间,做到科学用眼,已患有屈光不正或视力不良患儿,及时到医院眼科复查,及时纠正。
4.7患有乙肝或其他传染性疾病儿童,应暂缓入园,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待传染性疾病痊愈或无传染性后,方可入园。
参考文献:
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连锁药店 多元化 经营建议
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是指,连锁药店在其主要经营业务中加入非药品营销的业务或者服务,以扩大营业额,增加效益。连锁药店在当前的国家药品零售分类管理制度以及平价药店的激烈价格竞争下,向多元化经营发展成为连锁药店发展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我国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一、中外连锁药店的发展差异
中外的连锁药店的经营模式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国外在经营模式上,外国的连锁药店通常分为前后店面,前店经营各类百货商品,或者OTC药品和保健产品。后店通常经营药店的主营业务――处方药;人员配置上,外国药店很重视人员的培训,经理以下配置注册药师和店员等多种职务,工作时间的安排都很合理;经营地域上,外国连锁药店的分布,在十几分钟的车程内,会有5~10家品牌连锁药店,完全可以覆盖周边的家庭用户;经营时间上,国外药店是24小时经营,逢年过节也能买到急需的东西;经营理念上,外国药店讲究顾客至上,以顾客为中心,方便顾客和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产品结构上,外国药店不但经营种类多样化,还注重发展自有品牌。
相比之下,中国的连锁药店经营模式上,经营品种少,主要有营养保健品、OTC药品和处方药,而不像外国的药店,对增加销售和提高客户忠诚度很有帮助;人员配置上,中国药店里的注册药师缺乏,店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服务不到位是普遍现象,与外国有很大差距和改进空间;经营地域上,中国药店大都开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段和人口密集的社区,辐射范围比较单一;经营时间上,国内药店的经营时间一般是12~16小时,很少开展24小时服务。经营理念上,品牌和服务质量中国与世界水平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产品结构上,国内零售药店的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远不如国外药店的品种丰富和使客户感到实用与方便。
二、药品采购中的品类管理
连锁药店采购部门的技能优化和提升,是关系到主推产品能否真正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前提。而品类管理则在药品采购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则是常见的四大类品类管理策略分析:
1 普药类产品为主要用于常见疾病的治疗
采购策略为注重产品的价格,重视产品包装,还有对产品规格的要求,从而体现产品的品质感和质量信任;主要体现在药店根据当地消费者购药价格承受能力,选择(以片剂为例)产品单盒价格低(虚低)还是每片价格低(真实价格低)。
2 与品牌产品相同成分的非品牌产品
这类产品为品牌产品的替代产品。其在零售市场的销售犹如品牌产品,顾客往往指定购买。这类产品是最能为药店带来人流量的品类在采购工作中,采购人员要注意区分西药和中药品类,采购策略为:西药类要求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而价格相对低廉,中药类要求主要成分相同,价格相对低廉。
3 专业化推广类产品
这类产品主要是指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等慢性疾病、肿瘤、神经衰弱症候群、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等常见以处方药治疗为主的疾病的药物。由于该品类在推荐处方药产品时往往顾虑较多,主要体现在由于相比OTC药品,处方药药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该品类产品的采购就非常重要,同时对药店店员的专业化知识技能要求较高。
三、我国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中存在的不足,现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
1 明确多元化定位
明确多元化定位的方向是开始多元化操作的前提,而定位的核心问题则是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定位。经营者应将医药消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进一步了解顾客与医药消费方式的关系以确定目标人群,而不是笼统地把目标顾客群定义为“患者”或所有人群,只有这样,连锁药店才能真正解决定位紊乱的问题。若把多元化定位为经营手段,则可以进行短期的小规模试探性非药品经营,经营有成效则继续,反之,则改做其他方面尝试:若把多元化定位为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则应着眼于长期策划、布局和商业模式的建立,稳步推进,不必拘泥于一时的得失。
2 采取专业化经营
只有在药品经营和服务的专业化方面具备一定基础的药店,才有经营经验和客户基础进行有效的多元化扩张。多元化品种经营实际是不同行业在供应链、价值链上的竞争。需要掌握与此产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营经验、操作流程、行业动态,并有一定的资金和管理人才等,这些都是决定其多元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经营项目和商品品类组合上内在消费关联程度不高,就不能形成连锁超市中常见的磁石商品和关联商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药店的主营方向是药品经营及药学服务,相关的疾病预防、健康美丽类产品与之有较强的关联性,符合药食同源、防病养生等健康文化。所以,零售药店应该以围绕“专业、健康”的功能来适当开展多元化经营。
3 坚持最新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药店的职能一直较为单一,实际上,药店可做的工作可以更多。可以将经营理念朝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同时注重提高营业员的医学知识和药理知识,加强在岗培训,出售药品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健康咨询、日常护理、疾病预防、药学病理知识等生活服务。而这才是药店的竞争力所在。
四、结语
总之,多元化经营是连锁药店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不容置疑。但具体操作多元化经营时,投资者不仅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还要根据所处的局部市场环境、自身实力和消费习惯等,审慎制订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龚毅:台湾地区零售药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田中国药房,2004(15)
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培训策略 探讨 体会
长期以来,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生产力军,因此乡村医生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基层卫生工作的质量,也是能否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决定因素。但是,由于乡村医生知识与技术水平有限,常常导致延误诊断治疗和操作不规范医疗事故发生。故此,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已成为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校作为乡村医生培训基地, 两年来承担着培养素质技能好的乡村医生的责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总结出一些经验笔者就其进行报道,以其能于广大学者商讨促进我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逐步完善乡村医生终身学习制度,我校在充分总结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
1·我区乡村医生培训的现状
1.1 乡村医生认识水平低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我国现有乡村医生100 多万,肩负着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任务, 他们直接担负着我国亿万农民的基本医疗和大部分的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国家要求乡村医生有知识、有技能,是全科医生,但由于我区农村医护人员短缺、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乡村医生自身知识与技术水平所限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偏老、医护水平滞后的现象, 其次社会普遍对乡村医生的培训重视不足,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大多设在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乡村医生很难有机会参与;乡村医生没有固定工资、参加培训期间不但没有收入、还要花去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他们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
1.2 村医培训教学缺乏创新
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中职校的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创新教育上也显不足。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渗透乡医教学的每一环节,而目前乡医教学却表现为简单、内容过于陈旧、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及学习氛围不够浓烈等现象,这样的教学现状会对乡村医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3 我校乡村医生的培训情况
我校自2010年至2012年,根据自治区和地区卫生局《半工半读中专计划》,共招学生800名,其目的是使乡村医生的医疗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并我地区卫生局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每个行政村配备两名村医的要求和我地区农牧民健康促进实施细则》,制定了我校 2010年至2012年每年三个月连续三年把半工半读的乡村医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毕业后颁发中专学历证书,再回到乡村为农牧民服务,以提高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对满足农民日益复杂多样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3.1 自2012年共招收了800名乡村医生中其文化基础与学历情况:800名中男性占68%、女性占33%,年龄19岁以内占9.3%,20-33岁以内占90%,具有高中学历的占24、5%,初中学历以下的占77、6%,参加培训的村医没有任何执业证书。 乡村医生平均一年接受培训的时间为一个月或者三个月,接受培训的次数主要1-2次,培训方式主要理论授课。
1.3.2我校乡医文化层次偏低、专业知识相对陈旧绝大多数参加培训的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接受能力差,对所学专业的掌握有一定难度。虽然他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能应付日常工作、但由于一些人员年龄大,只有小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有限,又长期在农村工作,接触面窄,卫生条件差,加之国家经费投入不足,设备缺失等原因。
1.3.3 乡村医生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乡村医生知识的获取
乡村医生由于自身的知识面窄和创新意识淡薄 ,意识不到培训的重要性,加之农村的医疗服务特点,造成了他们参加农村医疗服务的季节性比较强,除了防疫工作急性或突发性疾病之外,医疗服务大多集中在农闲阶段。因此,如果培训安排在农闲阶段,乡村医生大多会选择不去参加培训,而是将眼光局限于目前所有。虽然目前有关部门提供的培训是免费的,但参加培训的交通费,需要乡村医生自己承担,诸多因素都影响着乡村医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 解决乡村医生培训困难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
要提高乡村医生素质,通过培训和日常工作是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在乡村卫生院里,很多人不认同培训观点,如果他们觉得培训不重要,工作就难以展开,尤其是在经济或教育欠发达区,更应加强培训力度。因为脱产学习给乡村医生的经济收入造成了影响,我们就要从观念上予以解决,多宣传培训的好处,多从实际出发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培训不仅仅要培训专业知识,还应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到方方面面,对于培训科目的重要性,培训人员在理念上要保持高度一致,主动配合培训工作,才能提高培训的质量。
2.2 加强组织管理和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
一是要求培训实施区、县分别根据各地实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流程,组织召开培训会;二是加强培训人员轮训,严格按照培训要求,规范培训流程,提高培训人员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做好教学计划、在内容上体现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制定以全科为主的教学计划、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传、教育计划生育一体,加强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医学,藏医课程等教育内容、还应该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力求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掌握必备的医学理论、基本技能及最新医学动态,藏医的常见治病。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同时贯穿最基本的藏医学、能应用结合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今后农村全面开展卫生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基层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2.3 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
在培训时,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适当调整培训内容,不能照搬国家级或自治区级培训的内容。在村医培训时,多考虑村医的文化知识及接受授能力,侧重点要在乡村常见病,多发病上下功夫,以利于村医们在临床中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转诊,早期治疗。
2.4 培训时间和方式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地区级人员对县级人员进行培训时,重点是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授课技能,采取1:1授课和点评,并实地进行学习3个月,促使乡村医生快速进步和成熟。县级人员培训乡村医生时利用各乡村卫生实际情况和不同季节特点进行详细讲解。在校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培训,主要强调基础知识,实用技能。因为学历水平参差不齐,根据情况采取弹性教学,允许培养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选择1年、2年内完成培训,使培训对象更多的接受相关知识及专业技能。同时,为了基层的需求结合藏医知识,每周安排藏医课程,必要时请教藏医教授来授课;技能选择医院为最佳的培训点,以不脱产培训方式为最好,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分班开展。
2.5 年龄及学历
乡村医生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有较大差别,可采取分班教学的模式,让乡村医生都能接受,学有所得。在考虑人性化因素的条件下,乡村医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次数就会增加,对于提高乡村医生的医护水平是有益的。
2.6 培训的考核
首先采用理论闭卷考试,时间为1小时,成绩为60分;其次乡村医生拜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实际操作,实行师徒带教制带教老师,轮训期间,带教老师带领其坐诊、看病。轮训结束时,采取病案分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采取现场抽签方式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测定,进行打分,并出题考试,操作考核(最常用的技能),合格的发放毕业证。
3. 培训达到的效果
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培训效果,每次培训前均先做一份调查问卷和简单试题,了解需要的和最缺乏的知识,从而讲解更容易些。效果也明显提高。每次培训后有针对性地再进行考试考核,内容以基础知识,病案分析为主题,以1小时内完成;成绩为40分;对错误之处进行再次讲解,保证掌握所讲授的内容;通过对比培训前后的效果,不断听取意见,不断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培训效果。
4. 未来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建议和思考
4.1 乡村医生来自不同村、乡、县、学历层次各有不同,所以在培训之前,先统计调查文化基础、学历、年龄情况,之后根据所调查的内容进行分别分班,进行强化基础训练,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解,内容应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地完成,使村医们的医学基础得到提高,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4.2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了解基层医生的水平及行医习惯,采取有针对性讲解和指导,达到教学双管其下的目的。在内容上以针对该地区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和最新指南为主,根据医生的自身水平选择合适的培训,了解基层最需要什么、最欠缺的是什么,在这些方面对村医加强培训,使他们回去后能够学以致用,带动当地医疗技术水平。
4.3 提高老师的认识。要想有好的培训质量,必须保证任科老师的积极配合,所有任科老师必须认识到开展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正确理解培训计划方案,严格实施医教工作,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指导,要有创新,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4.4 严格考核制度。考核是培训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保证培训的重要手段,建立各科考核管理制度,任何老师都要按计划严格执行,用专业理论考核,基本技能考试,可以反映出真实的培训效果和村医们掌握的技术及理论水平。由此可以提高解决农牧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治工作能力及急救转院等应急处理能力,对培训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小青.边远地区乡村医生培训策略探讨[J]卫生行政管理,2010,30(1):132
[2] 刘聚原. 夏修龙等中国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现状调查 [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3):22
[3] 马婷婷. 提高乡村医生培训效果之我见[J] 安微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10
[4] 鲁杉,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J]山东菏泽医药教育 2011,8(7):12
常见疾病预防管理制度范文4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地生活作息制度,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一)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作息时间
1、睡眠年龄越小睡眠时间愈长,次数愈多,幼儿期(1-3岁)昼夜睡眠3次,学龄前儿童(3-7岁)昼夜睡眠2次,午睡时间夏季3小时左右,冬季2小时左右,夜间睡眠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
2、进餐幼儿期每日4-5次,学龄前期“三餐一点”,两正餐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午点时间安排在中晚餐之间约下午3时左右。
3、上课学龄前期儿童注意力的发育仍以无意注意为主,稳定性差,直到5岁以后,有意注意才有逐步的发展,注意力较能够集中,小班每节课10-15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上午9-10点之间幼儿头脑最清醒,精力旺盛,一般上午宜安排两节作业课,下午安排游戏或室外活动,课间要有10-15分钟休息时间,让眼睛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小班宜每日1节课,逐渐过渡到2节课,中班每天2节课,大班每天2节课。
4、户外活动时间依地区季节而定,每天至少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少于3小时),其中1小时为体育活动,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对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佝偻病,强壮体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
具体订出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动静结合,对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餐活动、游戏和作业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合理安排。
二、市托幼机构饮食制度
(一)饮食管理
1、儿童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院所领导、炊事人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及家长代表),定期开会,听取意见和研究解决伙食问题,不断提高质量。
2、伙食费要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安排,伙食费盈亏不超过2%。
3、每月制定伙食计划,根据季节供应情况,每两周制定一次食谱(或带量食谱),定期更换,根据等级幼儿园要求定期进行营养计算,保证儿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达到供给量要求,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4、按时开饭,不提前不推迟,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舒适、愉快地进餐,严禁在小儿进餐时训斥小儿。
5、准确掌握儿童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制作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饭菜。
6、食品由专人按实际需要采购,采购的食品要求新鲜优质,每天由专人验收,并建立验收簿。
7、主食品验收入库,库存不宜过多。各类食品应按需要量领取,每月底盘库存。库房由专人保管,建立出入库账目,库房保持整洁,各盛器需加盖,库房中要有防鼠设施。
(二)营养管理建立营养管理制度,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在收托婴儿的园所应设哺乳室,有条件的可设立人奶库,保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确保儿童膳食平衡,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并定期开展营养计算和分析。
(三)饮食卫生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熟食盛器及食具一餐一消毒并定期擦洗,抹布每日煮沸消毒一次。消毒后的食具妥善保管,免受污染。洗肉、菜、碗、拖把的池要分开,并有标志,保持厨房清洁,经常清扫。
2、不买、不加工变质食物。买来的熟食要加热烧透后再吃,熟食品及饮料等不能直接存放在塑料桶或铅桶内。食物保存要有防蝇设备。
3、儿童进餐前和工作人员为儿童准备进餐时,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饭桌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4、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卫生习惯。
5、水果要先用清水洗干净后削皮或剥皮后再吃。
6、炊事员上灶前,接触熟食前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并戴口罩、帽子,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措,操作时不吸烟。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取熟食应用食品夹子或筷子,不得用手抓。
三、市托幼机构体格锻炼制度
1、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在正常天气下,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
3、体格锻炼要结合生活、游戏、体操等进行,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体格锻炼要做好准备工作,要重视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和锻炼后的整理、放松活动,锻炼时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反应。
5、锻炼要经常和循序渐进。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要适合各年龄组的特点。对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给以特殊照顾。
四、市托幼机构健康检查制度
(一)儿童入园体检制度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要求:
1、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单位应认真填写《浙江省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健康档案》,并签署医学意见。
2、托儿所、幼儿园在接收儿童时,应查验《浙江省儿童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健康档案》和0-2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小结(入幼儿园)或全省《婴幼儿保健册》,合格者方可入园、所。入园、所体检结果30天内有效。儿童入园、所时要一并收取《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健康档案》和预防接种记录卡。
3、体检时发现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兼有e抗原阳性者或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暂不予入园、所,经治疗后,每3个月做肝功能检查1次,连续3次正常者方可入园、所。
4、对离开园、所1个月以上的儿童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天,须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重新入园、所。
5、儿童转园、所或从托儿所进入幼儿园时须重新体检。
(二)儿童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开展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儿童健康档案。
1岁以内婴儿每季度体检1次,1-3岁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1次,每学期测视力、身长一次,每季度测体重一次,检查结果记入省卫生厅统一设计的《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健康档案》。
(三)晨间检查制度
1、保健医生要与保教人员密切配合,坚持每日晨检,防止患病儿童或健康带菌(毒)者进入幼儿园,保证集体儿童身体健康。晨检时间为早晨7:15-8:00的儿童入园时间,地点在晨检室或幼儿园主入口处。要认真按照晨检要求,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观精神、五官、皮肤等);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园)。这是晨检的基本内容,亦可根据各园实际情况增添新内容。
2、晨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拒绝其入园,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或留隔离室观察。对一般小伤病,可不予限制儿童活动,带药回班,由保育员给予服药、护理。对确诊为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应进行医学性检疫和消毒处理。
3、晨检后详细填写晨检记录。耐心热情地解答家长的保健咨询,并介绍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情况。
(四)午间、晚间巡视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1、保健医生应对幼儿实行全日健康观察。每日数次要全园巡视,细心观察儿童。听取教师介绍情况,及时发现生病儿童,尽早隔离治疗。并在巡视中纠正和消除不符合卫生保健要求的行为以及不安全因素。
2、午间巡视重点检查儿童用餐卫生。要求是:儿童餐前洗手;进餐采取分餐制,每人一碟一碗一匙(大班用筷子);餐前30分钟不作剧烈活动;进餐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要讲究进餐文明,吃饭细嚼慢咽,不可粗暴地催促幼儿,或填鸭式喂饭。进餐环境要优美、愉快,餐间播放轻音乐有助于增进食欲和食物消化吸收。
3、午(晚)间巡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检查儿童的睡眠卫生。要求是:放下卧室窗帘,制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气氛。每童一床一被一枕,交叉而卧,避免飞沫传染疾病。被褥要求轻洁柔软,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寄宿制幼儿园儿童夜间就寝前常规刷牙、舆洗,睡前30分钟不宜做激烈活动,或看有刺激性的影视节目(如凶杀、打斗、科幼幻等恐怖片),以免儿童梦呓或夜惊。
(五)儿童离园前巡视制度
全日制幼儿园儿童每日下午(寄宿制为周六)离园时,保健医生应加强健康巡视的次数和范围。因为此时,儿童情绪尤其兴奋激动,极易酿成事故。应配合老师和家长做好儿童安全离园的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
(六)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要求:
1、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到县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进行1次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单位应逐项填写《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新进人员必须在参加工作前进行健康检查。
2、工作人员体检合格后,由健康检查单位签发统一印制的《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持证上岗。
3、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保教人、炊事员,未*前,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
4、发现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必须离职治疗。疑似肝炎病例未确诊前应暂时调离。肝炎者取得医院痊愈证明后,须观察半年,其间每隔3个月做肝功能检查,连续3次正常方可恢复工作。菌痢患者症状消失,停药后3天,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次,方可恢复工作。
5、工作人员因病离岗1个月以上,应再次经县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检查,获得身体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五、市托幼机构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环境卫生
1、托幼机构应重视卫生消毒工作,确定一名园长分管,保健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加强监督检查,每月总结,每学期结束前进行检查评比,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2、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应作湿性扫除。要消灭蚊蝇及蟑螂等害虫。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季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0-15分钟,室内要有防坟、防蝇、防暑和取暖设备,玩教具等要定期消毒、检修、更新。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婴幼儿用的便盆,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4岁以上幼儿用蹲式厕位。
5、清洁用具每班专用并保持清洁。
6、小儿桌椅高度应符合要求。
(二)个人卫生
1、儿童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并做好消毒工作。
2、儿童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3、3岁以上儿童早晚用正确方法刷牙,饭后要嗽口。
4、寄宿制儿童应定期洗头、洗澡,每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用具分用,毛巾每次周后消毒。每周剪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趾甲一次。
5、儿童服装要保持整洁,衣服、床单要勤洗,被褥每两周日晒一次。
6、保持儿童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照明符合要求。看电视时儿童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一次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电视机的高度与视线平行为宜。
7、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大小便和吐痰,不乱丢弃废物等。午睡时要脱外衣、脱鞋,纠正蒙头、吃手、吃被角等不良睡眠习惯。
(三)工作人员个人卫生保持仪表整洁,工作时间不戴戒指,不化浓妆,不穿高跟鞋,不随地吐痰,不吸烟。
(四)消毒隔离
1、预防性消毒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等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食堂卫生应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严格执行“五四”制。厨房用具要经常清洗,每天消毒一次,食具、餐巾等一餐一消毒。环境卫生要制度化。采取专人常年打扫和集体定期打扫相结合的办法。每周一小扫,每月一大扫。划区定片,责任到人,定期评比,限期整改。室内卫生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做到窗明桌净,无蚊蝇鼠害;勤打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空气消毒,至少一周1次。与保教人员、儿童经常接触的物体表现要重点清洁消毒,如毛巾、茶壶(桶)、水龙头、保健牌、口杯、杯架、玩教具、桌椅、门把手等,每天消毒一次。室内地面每天拖洗1-2次,被褥应经常曝晒,每周1次,经常保持地面清洁。床单、被套每半月换洗1次。便器使用后要立即倾倒冲洗,然后浸泡在消毒液中,1小时后再用。放便器的架子每天用消毒水消毒1-2次。大小便池(槽)要随用随清洗,每天早晚用消毒水彻底洗刷一次,做到无污物、无臭味。
2、隔离性消毒各园(所)要设置隔离室(70名以下可设观察床),最后二间以上,按不同病种进行医学观察和消毒隔离。隔离室用品专用,必须配备以下物品;隔离床、治疗台、体温表、压舌板、听诊器、注射器、面盆、毛巾、手电筒、清洁用具、治疗及消毒药物等。发现传染病做好发病登记。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协助防疫部门做好随时或终末消毒处理,并做好隔离记录。患者须持隔离期满,经医生证明完全痊愈后方可回园或回班。园(所)内如发生传染病,对与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及工作人员,要进行医学检疫,隔离观察,并进行随时消毒。检疫期间,不收新生,园内儿童不混班,不串班。日常用品及餐饮具等与其他班级分开存放,分开清洗消毒。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可解除隔离。幼儿离园(所)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后,应询问家长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如有:须进行检疫,待检疫期满医生证明健康可入园(所)。
六、市托幼机构疾病防治制度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95%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医学检疫,并用药物进行预防。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传染病的防治常识,增进儿童教养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提高卫生育儿水平。还要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七、市托幼机构五官保健制度
(一)眼保健制度
1、建立定期视力检查制度对4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眼位的检查,使用国家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儿童,给予积极的矫治。
2、保持视力有关措施室内光线要充足,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内照明符合要求:儿童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连续看书、写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成30-40度角;看电视时,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其距离大于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教育儿童不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二)口腔保健制度
1、建立定期口腔检查制度每半年对儿童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2、保健措施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高氟地区除外);控制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量与摄入次数;局部用氟防龋。
(三)听力保健制度
1、建立听力检查制度可在儿童入园时,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每年对有听力高危因素和客观反应不良的儿童进行复查。
(1)听力高危因素脑膜炎、乙脑、猩红热、白喉、伤寒、风疹、腮腺炎、麻疹、疟疾病史;患有急性、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并反复发作;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寻霉素、小诺霉素、奎宁等;有癫痫、抽搐或不明原因的高热史;头部外伤史:摔伤、砸伤、碰伤;长期居住或生活在噪声环境中。
(2)客观反应不良儿开始学习说话年龄晚于11个月者;精神不易集中,反应迟钝者;口齿不清,语言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智力落后者除外)。
2、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可致后天耳聋的危险因素。
八、市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幼儿园、托儿所是婴幼儿童集中的场所,相互接触极为密切,一旦传染病传入很容易扩散蔓延。因此严格做好幼托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对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基本卫生要求:
1、应设置保健室,有专人负责卫生保健工作,保健老师必须接受市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资格证书。
2、建立隔离室(70人以下作观察等)作为传染病患者临时隔离观察之用。
3、幼儿园、托儿所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急慢性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不宜从事直接接触食品、食具和婴幼儿的工作。痊愈后,持县以上妇幼保健机构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4、新进儿童在入园、所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所),在园、所儿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持有《浙江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接种者方可入园、所。
6、必须建立严格的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观察制度、健康检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缺席儿童家访制度以及家长联系制度等。
7、班级内发生传染病时,应作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及时向托幼单位所在地的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并及时隔离病人。对患儿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不得并班和接受新生。
8、工作人员或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所)领导,必要时暂时调离接触食品和儿童的工作。
二、消毒隔离工作要求:
1、保健教师要负责做好本园(所)消毒隔离工作,并负责班级、营养室的消毒技术指导。
2、要认真做好预防性消毒和卫生工作,在发生传染病时,应根据不同病种及时严格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消毒方法按附表要求进行,并接受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的监督监测与业务指导。
3、幼托机构内餐具、毛巾、玩具、室内空气等必须按规定定期消毒处理,要达到有关卫生要求。
4、接受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经常性监督和监测(2次/年)。
三、营养室消毒卫生工作要求:
1、食堂布局应合理、整洁、无害。揩布与清洁工作要专用。桌面、餐具、橱保持清洁,食餐要一餐一消毒,非食堂人员及用品不得入内和存放。
2、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认真做到三白(工作服、帽子、口罩),四勤(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工作前及便后要洗手。
3、食品进货要有验收制度,做好食品保质、保鲜工作,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食品要烧熟煮透,现烧现吃,隔餐的食物要回锅,不吃隔夜的剩菜剩饭;食虎盛器(如菜刀、砧饭等)必须生熟分开,熟食盛器使用前需要消毒放妥。不得供应生冷拌菜。
4、有条件的托幼机构和新建、扩建的单位应设立熟食间。小型托幼机构要有熟食橱。
四、隔离观察室消毒要求:
1、隔离观察室不得设在紧靠教室或食堂的房内和儿童易到达的场所/。
2、室内不能同时隔离两个病种,患儿离室后须彻底消毒。
3、隔离室必须配备下列物品:隔离衣(或以专用工作服代替)、体温表、压舌板、注射器、面盆、毛巾、肥皂、手电筒、便器、消毒药物、清洁用具、病情记录本等。
4、室内一场物品用具必须专用,并按要求进行消毒,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室外。
5、隔离观察室应有专人负责,做好观察护理及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6、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出室时脱下挂在固定处,并做好手的消毒。
五、发生传染病的消毒要求:
1、发现传染病人时要做好发病登记,立即隔离传染病(或疑似)患者,发病班级应进行终末消毒,同班儿童、保教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如有新病例出现应从最后一例算起重新给予观察至期满。在医学观察期间对各种物品的消毒要按附表要求进行严格消毒。
2、发生肠道传染病班级的餐具应与其他班级分开消毒和存放,并做好保洁工作(食具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
附:
1、常见肠道传染病隔离观察要求
2、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观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