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优质护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优质护理论文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注射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37例,年龄13~62岁,平均(39.4±6.9)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肾、肝、心功能不全,无妊娠妇女。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大多患者在行注射之前,心理都会有恐惧感,加之对疾病的担忧,易出现烦躁、焦虑、冲动。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讲解注射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消除心理戒备,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尽量保持轻柔的语气,对患者进行宽慰,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1.2.2密切观察患者:

行注射后,应该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帮助患者能够对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详细解释,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感。有许多患者会出现药物过敏情况,应该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全面了解,对其呼吸、面色、疼痛、神态作密切观察。需严格执行皮试制度,且确保皮试质量。有过敏史患者,在注射时应该密切关注,准备好抢救措施,如肾上腺激素等,并定期对抢救措施和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应该立即予以对应措施进行归转。

1.2.3晕针护理:

年老体弱,或者过度紧张的患者,在注射时会有担忧。护理人员应该热情与患者进行交谈,并针对患者所担心的情况进行讲解,从而解除患者的顾虑,在行注射操作时,应该保持细心操作,一旦患者出现晕针情况,应该立即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积极对患者予以安慰,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恢复状态。

1.2.4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护理过程中,因护理人员态度不佳,引发的护理纠纷不胜枚举。医院应该针对此情况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学会如何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情绪的稳定,减少因多次穿刺引发患者不满,为患者带来痛苦。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可帮助医院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社会效应。

1.2.5规范静脉注输流程:

对各班的职责进行明确,对于静脉输液患者,应该在输液高峰期中,安排心理素质佳、操作实践能力强的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减少因穿刺不成功,导致注射时间延长;对静脉输液情况采取检查制度,对静脉输液情况进行规范化,将常规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制作成册,让护士能够对其熟悉。输液前需要对药品、输液工具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的合格性。输液前检查管内气体是否排完,并对患者姓名反复核实,做静脉穿刺时,需尽量保持动作轻柔,减少二次穿刺;对于婴幼儿需要两名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减少因配合不当,引发穿刺失败,导致患儿血管受损;血管较脆弱的老年患者,应该尽量使用小针头,行旁刺法,进针应该尽量小心,提高患者满意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及对患者护理后出现的低血糖、药物过敏、晕厥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患者31例(77.5%),满意率为92.5%,对照组非常满意患者22例(55%),满意率为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4031(77.5)6(15)3(7.5)92.5对照组4022(55)6(15)12(30)70χ2值4.65012.7612.76P值0.0200.010.01观察组药物过敏、昏厥、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例(%)]组别例数药物过敏低血糖晕厥观察组402(5)2(5)0对照组408(20)7(17.5)6(16)χ2值19.5721.3614.69P值0.030.020.01

3讨论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和分析均为我院儿科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66例患儿。其中,男孩122例,女孩144例;患者年龄在0.4~8岁,平均年龄(4.1±1.1)岁;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33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①护理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由于每个家庭的重心就是孩子,孩子的各种反应尤其是疼痛反应都极易导致大人的过度紧张,乃至出现惊恐、焦虑等不安情绪。护理人员应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并与患儿家属共同解决问题。②安全护理的预防意识: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预见意识,做好每项预防工作。核实每项医嘱,将其准确性做到万无一失;将指示牌置于分发的每样药物前,以保证每样药物的准确性;集中强调容易出错的环节,做好分类管理。③心理护理:由于现在的家庭模式多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极为重视对于患儿的护理效果。由于患儿年龄的不同,应给予不同的交流方式,多与患儿交流、沟通,每位护理人员应以缓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位患儿,做到良好的医患沟通。④环境管理: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较为喜欢充满童趣与活泼的气氛。因此,应以患儿的心理与行为喜好为前提,将病区环境营造成独特、活泼、充满童趣的氛围。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

1.3评价方法定期对患儿及其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表,统计调查表结果;观察并记录护理人员在患儿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次数,即业务不熟练、认识不到位和环境管理问题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发现,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129/133),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7.4%,10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治疗结束后,明显降低试验组护理人员出现的业务不熟练、认识不到位和环境管理问题等,其问题发生率为8.27%(11/13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最为特殊的就是儿科,同时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系数也较大。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其认知能力较差,多需陪护,其护理操作比较繁琐、零碎,且临时出现的处置问题较多,增加了护理的困难程度与特殊性。如头皮或是上肢静脉注射时,若是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一步到位,或是在顺利进针后,出现固定问题,都会致使家长对护理人员出现不满情绪,认为其工作能力不够或是态度不认真,严重者还会出现医疗纠纷。因此,儿科护理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对其基本要求。同时应用先进科学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避免儿科护患纠纷。本研究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仅出现11例的护理问题,其中包括2例业务不熟练、3例认识不到位和6例环境管理不到位,而未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的133例中发生34例护理问题;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6.9%(129/133),明显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7.4%,10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是试验组的优质护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一是因为优质护理是从患儿的各个方面如心理、环境等方面提供其需要,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方式;二是其中的心理护理可使患儿与护理人员形成较好的沟通关系,降低惧怕心理。三是环境管理给患儿营造了一种游乐的气氛,使患儿虽身在病房但犹如身在游乐园的感觉,从内心深处更加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四是最重要的,即强化护理人员业务熟练程度,其业务能力的增强,可大幅度减少医疗纠纷问题,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3

1.1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于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并向患者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和手术目的、手术时间、所采取的麻醉方式以及配合要点。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注意观察其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制定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应根据访视所获得的信息和手术类型确定有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以此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计划。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控,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应热情接待,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获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术中舒适度。在工作中言语要柔和,举止要得体,真诚关爱患者,为其提供心理支持,重视稳定患者的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操作之前,应先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说明,消除其疑虑,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情况下使患者保持相对舒适的,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其自尊。讨论病情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在术中要与麻醉师密切配合,做好相关监测工作并及时反馈相应数据,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③术后护理:术后及时将残留于皮肤的消毒液和血迹擦净,以免患者出现心理波动。回病房后认真做好交接和管理保护工作,术后1~3d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有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保健指导。

1.2满意度评价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以100分为满分,于患者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标准如下: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

1.3统计学处理方法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采用t或x2对相应数据比较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焦虑的情况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必须要对环境和护理工作质量提出较高要求。手术室护理是从手术环境及患者的病情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质量意识也随之增强,希望医院能够提供较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要注重术中护理,同时也要提高术前、术后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我科接收的护理本科实习生16人,实习时间为每批两个月,科室设病区总带教教师。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带教工作由病区总带教教师负责,按照护理部及外科教学计划拟订科室带教计划,及时反馈带教信息,持续改进带教质量。

1.2方法

1.2.1入科教育

护生由学校进入临床实习或由一个科室进入另一个科室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此入科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护生入科后由病区总带教教师热情接待,讲解实习环境及要求:(1)介绍病区的环境、布局、物品位置、人员分工,本科室护理特点、教学计划、出科考评内容,说明院部及科内的规章制度。(2)强调职业安全及个人安全。(3)强调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的重要性,介绍各班次交接班的时间及带教教师。(4)病区总带教教师向护生阐述优质护理的内涵,让护生认识到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基础护理可以拉近护患距离、促进护患沟通,使护患交流的机会增多,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带教教师示范操作后告知护生该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在护生实际操作时带教教师如实评价,指导护生正确操作。另外,组织护生学习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文件,了解服务内涵、标准,明确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教育护生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4个第一”的观念,即把患者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患者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患者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患者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终使患者得到方便、快捷、舒适、满意的服务。通过言传身教强化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在临床护理责任管床中体现自我价值和职业成就感。

1.2.2改变临床带教模式

实行护生临床护理责任管床带教模式:(1)根据护生能力,让每位护生分管带教教师的3~4位患者,在带教教师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分管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整体护理。要求护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完成所管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带教教师对护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评价,使其知识、能力充分发挥。带教教师对护生所做的入院介绍、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各项工作均给予具体检查、指导,从而使护生真正进入护士角色。在与教师共同管床的过程中,让护生体会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主动关心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及时记录,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转归情况。(2)引入基于问题的带教方法,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确定固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带教教师组织护生进行床边查房、讨论,在讨论中要求护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必要引导,最后补充、总结、评估。(3)增强护生的服务意识,重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优质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临床护理最直接、最贴近患者的护理,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也是护理服务精神最直接的体现。我科采取多种方式增强护生的服务意识,重视对患者的生活护理。通过临床护理责任管床带教模式的实施,患者的满意度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护生对该带教模式的满意度也较高。临床护理责任管床带教模式的实施,增进了护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使其主动为患者提供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服务,患者在接受护生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包容他们的不足,减少了纠纷的发生。该带教模式也增加了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带教教师动态掌握护生实习的全过程,指导护生学习专科新知识、新技术,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及主观能动性。

1.2.3注重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择

带教教师应经过护理部统一培训,取得带教资格,持证上岗。护士长要认真做好带教教师的选择工作,选择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熟悉本专业护理工作、责任心强、乐于带教的护士担任带教教师。要及时更新带教理念,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要注重提高带教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和人文素质。教师应以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鼓舞和带动护生;应注重培养能适应当代护理模式的新型护理专业人才;应把人性化服务观念和人文关怀整体护理服务理念的培养作为现代临床护理的新主题。

1.2.4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1)带教教师鼓励护生主动与患者沟通,加强护生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教会护生按照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需要,有效运用沟通技巧,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2)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包干制,每位护生分管患者不超过4人,由带教教师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基础护理到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进行示范操作及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护生应多观察教师如何与患者沟通,学习怎样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巧,以提高语言交流技巧。(3)带教教师指导护生应用护理程序对所管患者根据护理级别进行护理,护生应主动巡视病房、关心患者、及时给患者提供帮助、满足患者需要,教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对于护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及表扬,对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纠正。护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既增强了责任感,又融洽了护患关系,更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实践表明,护生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责任管床带教模式,掌握了一定的沟通能力,取得了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护理操作机会增多,操作技能随之提高。自开展临床护理责任管床带教模式以来,无投诉护生的情况发生。

1.2.5加强护理技术操作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在于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由科室或者病区根据临床护生出科考核项目的标准对每批次护生进行操作示范及讲解,并指导护生的其他护理技术操作,在带教过程中提出明确要求,使护生务必掌握护理操作规程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结语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5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以上患者经临床检查及血糖测定后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及主要器官功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9例,女13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62.4±6.7)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6±1.8)年;观察组43例,男28例,女15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2.3±6.7)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8.6±1.7)年。以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糖尿病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认知: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差异,由专业护师制定健康认知计划,从而给予患者合理指导。在对高龄患者指导过程中,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应耐心解答,保持语速适中并对重点部分进行反复强调,由此来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认知水平。(2)心理护理:当前临床对于糖尿治疗还未能达到根治水平,所以糖尿病治疗过程较为漫长,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可能会丧失治疗信心和耐心,从而并不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服药依从性也较差。通过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积极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起治疗信心。(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应按照早中晚各1/3主食量进行分配,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应保持每天少食多餐,护师应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计算其食用食物的含糖量与热量。(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时适量的运动,避免空腹锻炼。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出汗、四肢无力及头晕等症状时应停止运动并及时进食,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送医就诊。

1.3疗效判定

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采用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评分标准具体分为主动依从、被动依从等三类。采用生理健康评定自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主要包括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生理健康状况对比

采用生理健康评定自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以上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6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90例,男41例,女49例,病例年龄范围在13~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0.7±1.8)岁。其中肺炎23例,哮喘21例,肺栓塞26例,支气管炎20例。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护理人员共计28名,年龄范围19~36岁,平均(28.7±2.9)岁;本科9名,大专13名,中专6名。

1.2方法

1.2.1建立护理小组

在入选的30名护士中通过公开竞聘选出3名责任组长。责任组长尽量选择学历较高、护龄较长、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理论知识扎实、护理技术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沟通技巧的护士。然后再经专业培训进修,最终定岗定责。遵循责任制的管理模式,根据其余护士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学历水平、专业能力及操作技能,在护士长指导下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将其分为护理学员、辅助护士和责任护士。责任护士由呼吸内科中经科室严格考核的中年护士担任;辅助护士则原则上为经考核合格的低年龄低资历护士;护理学员原则上应为新护士。同时,根据各科室床位数及疾病特征,整体上将病90例患者分为3个小组,每组30例患者,由3名责任组长分别带领三个护理小组负责。

1.2.2区分岗位职责

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1.2.2.1责任组长

责任组长整体负责整个小组的排班、管理及优质护理项目的完成质量。责任组长需固定上班时间,落实小组责任制,保护临床的治疗、护理,及时处理危急重症。排班上应改变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推行APN排班,减少护士交班次数。责任组长每天提前15分钟到达病房,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根据实际情况及护士能力对小组内护理状况进行分管。

1.2.2.2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及护理学员

责任护士应在责任组长监督下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及抢救工作负责;辅助护士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用药及配置输液负责,并在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参与抢救危重症患者;护理学员则对本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负责。

1.3观察标准

分别在责任整体护理干预前后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在干预前后护士长对于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中责任护士的工作状况分别进行责任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比较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调查

于责任整体护理干预前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90份,回收90份;干预后发放90后,回收90份。问卷要求患者对整体护理体验感受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四个标准,本研究定义满意率为排除不满意者的比重。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前,非常满意35例,满意33例,一般8例,不满意14例,满意率为84.44%;干预后,非常满意47例,满意32例,一般7例,不满意4例,满意率为95.56%。干预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小组成员考核评分

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前后护士长对于入选护士的护理分别评分考核,干预前平均评分为(76.2±5.1)分,干预后平均评分达到(92.2±4.9)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