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1
阅读的美好和必要,总有太多人讨论,仿佛捧起一本书来阅读,生命就多了一分诗意和强韧,在那些像世界的安全出口一样的文字里,你可以栖身,可以欢乐,可以穿上盔甲。不过,这个安全出口,如果有一个推荐者或者引路人帮你指引一番会有什么额外收获呢?阅读之路没有捷径,但像一步阶梯、一双手一样的指引,总会让你更快走向阅读的深处,看到阅读的更多可能性。
《读在大好时光》:大好时光邂逅阅读
本书是青年书评人魏小河“独立日”衍生系列书“在读Reading”的开篇,“在读Reading”提倡年轻人阅读,为爱书的年轻读者开拓一片新领域,探索与书有关的一切。书中精选了魏小河书评新作,趣味性和思想性的成长为读者提供了诸多阅读的可能。
这是一本很轻松的书,绝不会如你所想的那样,板起面孔告诉你年轻人应该多读书云云,作者只是为我们推荐一天中的清晨、午后、深夜、路上以及所有大好时光里该读的书,当然也有一层规劝大家多读书的意思,但这个意思处理得自然舒展,毫不刻意,让读者能自己感受到阅读的美,而不是“不明觉厉”的说教。作者只是告诉你,无论是早起的清晨、闲适的午后、深邃的夜晚以及那些所有的大好时光,不妨都用来读书吧。
这本并不厚重的书为我们推荐了52本书,却又不仅仅限于这些书,书的类型包括了小说、诗歌、游记等等,全书笔调轻快,思维飘忽,即使没有阅读过那些书籍的读者依然可以轻松阅读,在这些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书籍的信息,也能了解到每位作者的生平、相似作品的比较、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以及对于书籍的领悟,甚至文坛的八卦。在轻易激起读者阅读欲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本身对于读书的热爱,那种谈到心爱之物的从容与快乐,从文字中满溢出来,是无法掩藏的。应该说这本书首先是一本对于书籍的献祭,而祭品就是内心对于书籍的热爱,与全部的身心。
相信每一位热爱读书的人都应该有此同感,阅读一本书就如与一个人的思想进行交谈,而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轻易破除r空的阻隔与任何时代的任何巨匠交流,那是一种无上的快乐,一种醍醐灌顶的喜悦,一种可以领略到的快乐,而《读在大好时光》无疑就是带领每个人去熟悉并领略这种快乐的一双手、一步阶梯。
《如何阅读一本书》:用X光般的透视眼读书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喜欢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读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领悟。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在国外发行了很多年,一直是畅销书前五百名排行榜的常客,在豆瓣发表评点过本书的读者超过4000人,评分高达8.5分,可见其在读者中的认同度之高。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真正通过阅读获得心智成长,你得成为一名主动阅读者,你得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种阅读方法。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每种阅读方法适合哪种情况,应该如何做,不按正确的方法做会有哪些不好的后果,它的重点是介绍分析阅读方法,而且提供了详细的不同类型书籍分析阅读的建议,比如科学、哲学、文学等。它甚至像个耐心亲切的教师,手把手教你认识书籍,享受阅读。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文学与编辑工作,具有广阔的阅读面和丰富的阅读经验,所以作者能够以流畅轻快的笔调把有关阅读的观念和技巧清晰准确、层次分明地一一传达,处处透出理性分析的严谨清晰与循循善诱的平易近人,它不仅提供有关阅读的建议,对于论述性文章的写作也有一定帮助。 很多人看了这本书才晓得自己这辈子只是在看书,不是在阅读,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去理解“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而要做到这点,你需要从掌握基础阅读开始,一步一步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过事实上,这本书最大的建议是不仅要读书,更要按科学的方法去读,要带着问题去读,要带着批判思维去读。
有读者评价这是一本令人相见恨晚的书,如果在初为学生时代读到这本书会更有意义,这样会让你更明确有关正确阅读的基本观念,掌握阅读的技巧与艺术,并在日积月累的实践训练中融会贯通。有志于通过阅读来增进智慧的人,无论本人是否已经具备有效阅读的素质与技巧,多少都能从此书中获得一些有关阅读的启示,以此检视自身阅读中存在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部分,对提高阅读能力有所助益。
《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阅读小白普及本
想象自己正出席一场婚礼或晚宴,大家聊得非常起劲,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彼此讥讽却又有所保留,然而还是看得出在暗中较劲。接着话锋一转,开始聊到书。你很清楚,这是个契机,若不是令人刮目相看,就会当众出糗。这会是个危机还是转机?这个时候,《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便扮演起了救场角色。
这是一本机智迭出、趣味横生的书,给予你最精确的建议,如何谈论没读过的文学经典。不管是如滔滔江水的《追忆似水年华》,还是改编自莎士比亚与简・奥斯丁的电影……现在你都可以高谈阔论,令大家刮目相看!作者亨利・希金斯传授你独门技巧,就算是没读过的书,你在他人面前也可以讲得口沫横飞。
等等,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不是要劝人读书吗?怎么会有如此投机取巧的装腔指南乱入?不要紧张,其实这本书是非常适合初入道的阅读小白阅读的,虽然是一本捷径之书,但读完后,你会发现作者总能一箭穿心地道出那些“应该要读,却没有读过的伟大书籍”中的要旨,而这样的内容起到的作用反而是给那些对于“伟大书籍”没什么兴趣的读者了解它们的机会,吊起胃口。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2
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书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怎样才能培养少年儿童读书的兴趣呢?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读物内容,结合与文本相关联的内容,注意趣味性和广泛性,推荐通俗易懂的课外读物。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课文《狐狸和乌鸦》后,我推荐了《伊索寓言》;教学了《歌唱二小放牛郎》后,就推荐《小英雄的故事》;教学《美丽的丹顶鹤》后,就推荐了《中国动物故事集》;教学《冬眠》等课文后,就推荐了《新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通过阅读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强的同类童话故事和读物,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从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其次,根据儿童崇拜英雄、名人的特点,向他们宣传历史名人酷爱读书,终成大业的故事。如《鲁迅的脚印》《苏秦悬梁刺股》等,以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引导力,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再次,要学用结合。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要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教师推荐的重点读物,应当配合作业,让学生举一反三做出回答,使学生感到课外读物也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的词语越多,使用时便可信手拈来,娴熟自如。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们喜欢读书,养成在书海中寻求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养成了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还应该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急用先学。要围绕课文选择能起辅导作用的课外读物。学古诗就看《唐诗三百首》,注重积累;学写作就看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闰土》等经典名著。
2.先易后难。对于含义深刻的哲理文章,只要了解有哪些内容就足够了。要把重点放在容易理解,便于记忆、方便应用上,防止学生因枯燥难懂望而止步。
3.细中求精。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荐的课外读物要精益求精,宁缺勿滥,力求读物用词准确,通俗易懂。
4.方法得当。阅读课外书籍不需要像学课文那样精细,但应教给读书的方法,如教会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读书方法,提高博览群书的本领。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多写笔记,增强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要求,指导学生多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凡是自认为好的句段,都要记下来。要从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中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读后有感,深入理解。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通过写读后感,初步理解文章大意、用词技巧和结构规律。
3.精学勤练,打好基础。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针对这一特点,应辅导学生多做练习。以课堂作业为核心,结合荐读的书籍,仿写文章,使之能在熟悉的框架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技巧,写出较好的文章。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3
关键词:待优生;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待优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只要待优生愿意学习、愿意阅读,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短小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应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全面、低效率之处,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指导方法,帮助小学生解决阅读这一难题,尤其是待优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推动语文教学的有效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乐于读书,精于思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特指5~6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阅读的品位,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过于在意学生应试成绩的错误,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阅读的魅力就是不限制学生的思想,给予学生思维最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中自由地想象,以此,让学生真正地认识阅读的奥妙,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实现对待优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过,在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教师给予建议,给予指导,应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底蕴与具有启发性的书籍,只要是这一类别的书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慢慢地让学生喜欢上读书的感觉,喜欢上思考的感觉,养成每天必须读书1~2个小时的习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待优生。例如,在每天的阅读中,学生可以选择的不仅仅是书籍,还可以是广播,还可以是电视节目,像《小小智慧树》,相信其中肯定会有一种阅读方式适合待优生,可以有效地帮助待优生扫除阅读方面的障
碍,拓宽知识面。久而久之,待优生也会喜欢上阅读,也会对阅读有所感悟,理解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
1.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中,一方面,教师可要求学生眼、嘴、脑并用,提高阅读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阅读内容的难度、长度,有层次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方便待优生跟上阅读的脚步,增强阅读耐心,形成坚定不移的阅读计划。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含义。在课文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优美、难理解的片段,教师可以利用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词语、句子,启发学生理解最准确的课文含义。
3.结合生活实际与自身的情感体验去理解文章。在课文的学习中,由于内容涉及的很广,学生做不到面面俱到,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寻找与课文类似的情况,降低课文理解的难度,更方便学生理解,给予待优生阅读的自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
总之,阅读对于小学来讲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待优生,不过,世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只要教师把握好方式、方法,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喜欢上思考,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那么,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4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传授方法
近年来,课外书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认识。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机构对教材体系做了改革,中小学教材除翻新版本外,还编排发行了数量适中、质量较高的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物。它们大多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不少学生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丰富知识体系、了解身外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乖孩子。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都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是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二、课外阅读的教育意义
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渴望广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理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课外阅读对孩子来说,不仅能认识世界,有助于培养扎实的技能和技巧,而且是培养感情和道德的学校。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了阅读速度的要求[1]。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创造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想读书,才会主动读书。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读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2]。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孕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老师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让学生尽情翱翔在书的海洋。
2.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偏好,低年级学生都特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科技、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却极少问津。鲁迅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
四、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一)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弱,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3]。如上完《丑小鸭》,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完古诗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年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鼓励学生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帮助学生选择一些课外儿童诗、古诗、优秀作文等。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3]。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4]。
(三)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又可以在书上做眉批、画线打重点号,还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读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更是大语文课堂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翱翔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6).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5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45-01
新课标在其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但是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呢?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的阅读,从而真正地使学生爱阅读,爱学习。对于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个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当前,大多学生阅读书籍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根本不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也不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更不会从中学习其方法。很少做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只是摘抄几个好词、好句。
(二)受家庭因素影响,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课外阅读的家庭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家长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好孩子。据调查结果表明: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看与学习无关的书。
(三)学校和班主任未能给学生课外阅读创设充足的条件
除了家庭因素之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校也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的小学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部分班主任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很少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规定看课外书就是违反纪律,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学习方法无用武之地。
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进入了一个较多的与文字接触的世界。因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既然阅读对学生如此重要,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呢?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因为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儿童的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课文时,常把有关的故事带进课堂,例如给同学们讲《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永不言弃的精神。我还会给同学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同学知道要讲礼貌,尊敬长辈。有的时候我还会给同学们讲《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里面的小故事,让同学较多地接受风格迥异的形式和多元化的思想。
三、导读
既然《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但是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清楚明白地理解文章中的段落大意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所见以及阅历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1.创设宽松生动的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对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导语设计地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我出示课文中的图片并且询问:“小夜莺”是谁?小夜莺的歌声是用来干什么?听到这样歌声你能想到什么?课文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学生联想翩翩,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便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本人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正确答案。又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导入方法:(深情并茂地讲述)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是最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如同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和单调。生命也如同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用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多媒体播放触摸春天的相关词语和图片,让学生观看。)接着让同学们认真感悟,争着说出他们的想法.这样学生便很喜欢学习。
2.阅读的要求要适当
在儿童阅读的初期阶段,应该重在激发兴趣。一般来说,学生总喜欢一口气地把自己感兴趣和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书读完,满足其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因此,在学生阅读习惯未形成之前,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们多读,多想,让学生轻轻松松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当学生真正养成阅读的习惯以后,老师们可以诱导学生边读边记笔记,或者通过做书签、摘抄等其他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有效的读书习惯。
3.阅读的内容要宽泛
通常来说学生喜欢阅读什么书籍,由他们的兴趣决定的。但是处在阅读初期的学生,不可以有效的选择合适自己年龄的读物,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卡通绘本,他们通过观察画面以及他们的语言就可感受绘本传递的信息。如果一味地强调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籍,势必扼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重视家庭朗读
每个家长都关心的孩子,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家长都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读报纸,或杂志,小说等,这样不但使孩子的识字增多,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更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更多的关爱,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坚持给孩子朗读,在孩子心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五、提供书籍,促进阅读爱好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机会。另外,同学间也可交换图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条件的话,学生也可以在网上阅读,更大限度地去满足他们的阅读的需求。
六、重视阅读技巧的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科技的发展。吸引学生眼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对学生来说,除了上课,还要完成一定的作业。因此,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如向学生介绍一些读书方法:
⒈ 略读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粗略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七、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促进阅读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鼓励和奖励学生们,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之中。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以及所有人了解世界,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而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动力,所以,只要社会,学校,老师,父母重视阅读,并重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定会不断提高,以至形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有兴趣才会喜欢,喜欢才会去阅读,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阅读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范文6
关键词:激发兴趣;方法指导;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43-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作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课外阅读之重要。而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与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有积极作用。那么,怎样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课堂资源,为课外阅读提供平台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教学名家名篇时,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在学过了《皇帝的新装》后,我问学生: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你学过他的哪些作品?你还对他的哪些作品感兴趣?说出你的理由。又如,学生学习了《故乡》后,我让学生课后列举鲁迅笔下具有鲜明个性的几个人物,并推荐学生到《朝花夕拾》中去寻找答案。事实证明,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名言警句,调动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读书真正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热爱读书。怎样让学生爱读书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安排课外阅读前,我先搜集印发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发到学生手中,借此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一本好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学生品味名言警句,就像是在和古今中外的名人交流思想,时时唤起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自己的房间,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三、推荐好书,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初中生年纪小,阅历浅,分辨能力不强,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但是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当前鱼龙混杂的书籍大量涌现,对学生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教师要适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才不至于让他们误入歧途。向学生推荐好书的方法有许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为学生推荐。教师荐书时最好把书的大致内容介绍给学生,还要说明推荐理由,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要向学生推荐《老末儿的翻身秘籍》可以这样介绍:怎么有这么多苦恼?“我太胖!”“我太瘦!”“我学习是老末儿!”“我不够淑女!”“我人气超低!”难道,成长就是烦恼?有一天,小胖墩儿成为了窈窕淑女;“豆芽菜”变成了人人眼里的男子汉;倒数第一的老末儿专业户翻身成了大家羡慕的尖子生。《老末儿的翻身秘籍》可以为你解决这一切烦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本书。
四、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许多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在读书时,无不讲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中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选择书籍。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二是指导学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泛读利于开阔视野,但易导致肤浅;深读则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但眼界易受限制。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相得益彰,受益匪浅。三是指导学生学会动笔。只要读书,随时“划一划、摘一摘、写一写”,要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是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读书如果没有思考,不加辨别,只会使自己成为“流动的图书馆”。
五、坚持不懈,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就说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十分重要。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要经常渗透读书的作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坚持不懈,把读书当成每天的必修课;做好学生挑书的参谋,让学生读有益的书籍;合理安排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读书成果的机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课外阅读是与课内教学密不可分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会.重视开展课外阅读[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