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范文1
自2010年起,上海师范大学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集中培训示范性项目,本着“高起点、高水平,打造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具有特色的培训品牌”的努力方向,我们创制了“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交相辉映的研修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我们与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合作,承办“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名师脱产异地研修项目(小学语文)”,具体负责上海段的研修任务。
吸取三年“国培”实施的经验,我们为重庆异地脱产研修的学员量身打造,编制并实施30天的研修计划。培训课程安排“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知识”“课题研究”三个理论性板块,“小学阅读教学”“小学写作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三个实践性板块,并组织名校“实地观摩”“网络自主研修”。
重庆异地脱产研修班上海段的课程学习,大师云集,名师荟萃。
“教育基本理论”相对集中,开设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李海林教授《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轨迹》、谢利民《课堂教学有效性》,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郑太年教授《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科学视角》等。
“课题研究”既有专家指点,又有一线教师的经验分享,分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胡惠闵教授、上海市教科院王洁研究员,上海市教研室薛峰老师、上海黄浦区教研员吴佩珍老师等。
“学科教学知识”分布在相应的实践性板块。如王荣生教授《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要点》《阅读教学环节设计的要点》,吴忠豪教授《现代语境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梅子涵教授《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吴立岗教授《小学写作教学研究》,倪文锦教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写什么与怎么写》等,分别安插在“小学阅读教学”“小学写作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板块中,起着“主题学习工作坊”的专业引领作用。
实践性板块的主要形式,是“共同备课”和“名师课堂”。
“共同备课”着重于交流、讨论、反思。学员分6个小组,每组安排1~2位专家,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课文,就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讨,在研讨中反思并分享同伴的经验。
在“共同备课”基础上,邀请著名特级教师进行这篇课文的示范教学,如特级教师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散文)、特级教师薛法根《雾淞》(实用文)、特级教师贾志敏《普罗米修斯》(故事)、特级教师周益民《大海啊,故乡》(诗歌)。
“名师课堂”还邀请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的名师,为学员们现身说法,如亲自执教小学生写作课的大学教授李白坚,儿童文学整本书阅读著名推广人徐冬梅(扬州),小学低段教学名师岳乃红(扬州)、茹莉莉(杭州)、陈琴(杭州)、周美英(深圳)、邓玉琳(深圳)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态道德教育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在构建优质物质生活环境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这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气候不断变暖,植被的破坏促使沙尘和雾霾天气增加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重要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功底、帮助学生掌握大量汉字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它既包含对词汇的掌握,也包含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因此,在积极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连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将课本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播,还应当适当地增加课堂内容,促使学生道德观念的提高。因此,将生态保护这一道德观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十分可行,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将重要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当中,能够促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等内容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人文内涵,促使其心灵得到熏陶,从而培养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Ⅲ。小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从中收获丰富的基础知识,心灵还能够得到净化、思想也能够得到熏陶,这种做法充分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小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道德知识,能够促使其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语言更加丰富,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而小学生又处于身心发展不健全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品德。所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校的安排下积极参加生态道德素质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生态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小学生展开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积极同其他小学建立有效联系,促使语文教师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都能够有所提高,从而促使生态道德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充分运用基础课程展开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汉字和词汇等知识,提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新时期,要想积极提高生态道德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拥有生态道德培养意识的情况下,将相关知识内容融入词汇和阅读教学。
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识字教学当中。例如,小学生在对儿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这一句儿歌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歌词中同生态和大自然紧密相关的词汇,在引导学生观察美丽的大自然情境的同时,告诉学生保护河水和天空的重要性,并通过多媒体等软件为学生播放未受到污染和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水以及青蛙的图片,促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深刻的环保意识。接下来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制作相关环境和生态词汇的卡片。这样一来,在实现生态道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相连的基础上,学生的词汇和生态保护意识都能有所提高。
其次,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阅读教学当中。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描述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如《火烧云》《海上日出》等。教师应及时抓住文章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关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例如,在讲解《观潮》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热爱钱塘江潮水美景的情况下,适当地对污染后的钱塘江进行介绍,促使学生了解破坏生态和环境的可恶之处,同时促使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
(三)运用实践活动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新时期,我国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这样一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教学有所增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时间,举办保护生态的主题活动。例如,为学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对城市附近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变化,总结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范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阅读教学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对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认识
实施创造性阅读教学,教师是关键,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一线的教师对于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缺乏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教学陷入误区之中。缺乏认识,对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浅尝辄止,会走很多弯路。教育行政部门、各所学校都应承担起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任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走出校门参与与创造性阅读教学相关的活动,积淀经验、开阔视野。学校教研部门要引领一线教师开展与创造性阅读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申报研究课题、组织研讨课、组织学术沙龙,使教师在同伴互助的培训模式下快速地成长。教师自己更要潜心阅读有关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书籍,深入地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等内容,学习国内外关于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模式,积极地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规律。通过成功和失败的课例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学习和研究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牢记我们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因此要时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思想、行动的首位。对于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研究,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教学研究,教师要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潜心钻研和教学。
二、融洽师生关系,创建民主课堂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既成为学生的良师、妈妈,又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要成为学生的伙伴,课下的功夫要做足。跟孩子们讨论最喜欢的明星、向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倾听学生的心事、陪着孩子们做做游戏,与学生同悲喜、共欢笑,尤其要格外亲近那些处于学习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的孩子,摸摸头、捏捏小脸、拉着手跟他们玩,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无限的关爱,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依恋和喜欢,并把这种喜欢迁移到学习上来,把课下的无话不谈转化为课上对学习感受的畅快表达。课堂也就不再会被“尖子生”所掌控,而会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2.转变学习方式,实施“对话式”教学
新课程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且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发言权和自,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蹲下身来”,以一个学习同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换自己的意见,用平和、商量、研讨的语气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就会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自由思维,积极思考,在与教师、同学的平等互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也能随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灵动闪现的火花,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1.批判质疑,求异求优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学贵质疑,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对认识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权威”的定论,善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怀疑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勇于追求真理的思维品质,以便获得突破性认识。对此,应提出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
2.畅谈感想,交流心得
萧伯纳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就是两种思想。”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思想认识的升华,思维活动的飞跃,而且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接受,学会多方位的考虑问题。交流与讨论对巩固课堂知识,启迪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学科教育中,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义不容辞担当着培养小学生们创新能力的职责,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渠道。从阅读教学入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海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2,(2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研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的教研组建设越来越跟不上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步伐。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例展示、研讨交流、实践反思等应该成为教研组帮助教师掌握课改理念、学习先进课改经验,解决教育教学疑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可是,我对全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部分学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校本教研制度不完善,教研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教研形式比较单一,教研氛围不浓,教研活动中问题意识差,教师缺乏真正的合作交流,没有达到同伴互助、共同进步,教研组活动实效性不强。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想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提高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
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首先需要有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的创新性作为,更要有教研组内教师的内在需求。教研组长是实施课改和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要能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创造性地制定本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还要唤醒本学科组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并依据本学科的情况,指导本学科每位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只有唤醒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教师才会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教学研究才能变为现实。所以,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教学领导要跟踪指导教研组2有效开展活动,教研组长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研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本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聚合组内教师的智慧,从而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
二、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
教师专业发展要靠自己学习研究、实践反思,还要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而许多教师平时只自己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等低水平的重复工作,缺少教研组研讨交流中的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特别是缺少专家型教师的引领。因此,教研组长要认真谋划好教研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型教师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最根本的还要建立有效的教研组评价机制。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调动每位教师教研的积极性,给教师创设展示教研成果的平台,帮助教师树立在同事中的威信,形成教学研究的内驱力与教研组的群体合力,真正开展教学研究,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聚合常规与主题研讨
1.常规教研要务实。教研组长要严格按照本组教研活动安排,规范有效地组织教研组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做到“三定、四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有主题、有准备、有记录、有总结,积极创设民主、务实、科学和充满活力的教研风气。跟踪教研组的领导要经常参与教研活动,并做好教研活动的指导和点评工作。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说课评课、课后反思等都是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研组长都要按计划认真落实。教研组特别要加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我通过深入学校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指导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加深教师对课改理念、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2.主题研讨重实效。通过常规教研不能系统有效解决的教学困惑和问题,最好采取主题研讨的形式来解决。但通过调研,我发现有的学校语文主题研讨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主题研讨没有主题,研讨主题表述不清,研讨不能紧扣主题,研讨成了3读稿发言。为了各校能有效开展语文主题研讨活动,我专门指导一个学校承办全区小学语文主题研讨观摩活动。通过研讨建议学校可以采取“主题研讨八步法”:一要明确教研主题。学校要根据主管教研部门的工作要点,结合本校实际,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教研组确定每学年或每学期教研主题。教研组要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富有共性的而个体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教研主题,还可以针对教师个体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主题。教研组长要在一次活动结束后明确下一次活动的主题,其目的是让教师做好研究准备,在下一次活动时能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便本组教师共同研究解决。二是指定教师作课。教研组长先征求组员的意见,可以组长带头作研究课,也可以指定教师作研究课,还可以轮流作研究课。三是围绕主题备课。组长或备课组长要先组织教师围绕教研主题进行理论学习,再紧紧结合教研主题备课,采取“个人——集体——个人”的形式,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模式、师生活动以及时间分配,都要突出教研主题,即探索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策略。四是确定中心发言人。教研组在课后主题研讨活动时都要指定一位教师作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也可以安排教师轮流担当,中心发言人要围绕教研主题做好主要发言的准备。五是课例展示。作课教师要严格按照集体备课后达成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研主题给本组教师作研究课展示,尤其要突出教研问题的解决策略。六是听课研讨。教研组全体教师都要围绕主题,结合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设计进行听课、评课、研讨。中心发言人主评,其他教师互动补充。在研讨时要畅所欲言,对课不对人。要积极围绕教研主题对照教学设计,既要肯定成绩,又要发现解决教研问题的不足,尤其要能围绕教研主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七是组长总结。教研组长要对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全程进行总结,包括备课、讲课、研讨等过程,尤其要提炼总结出解决教研问题的方法策略,还要反思不足,提出建议及布置今后的教研任务。八是跟踪领导点评。跟踪教研组的学校领导要针对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的过程,包括“备课、讲课、研讨”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优点、不足以及对教研组今后活动的建议提出明确要求。全区小学语文主题研讨观摩后,我又深入各校调研指导主题研讨活动,发现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教师掌握了主题研讨的方法,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四、聚焦课堂教学的研究
4我认为教研组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重在“聚焦课堂”,构建快乐、思考、收获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主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境界,课堂追求“丰富、生动、有趣、高效”,教师做到“组织、参与、启发、精讲”,学生变得“乐学、好学、会学、学好”。我认为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最好采取课题研究,因此我指导教研组并带领区域小学语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我们主要探索出小学语文“三步八环节”阅读教学和“六环节”习作教学等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并通过全区语文“板块教研”各课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推广。我先指导骨干教师备课作示范课,再组织观摩教师研讨交流,然后我又给观摩教师作专题讲座,最后将观摩研讨系列资料下发给各校,要求学校在语文教研组活动时继续研讨,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升华,提倡创新总结适合学校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指导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先探索“教什么”的内容,再探索“怎么教”的策略,后指导学生“如何学”的方法。通过研究,建议教师在讲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精读课”时力争一课时完成新授任务,用结合“课后思考题”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组织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能力,又要根据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语文知识(问题答案),一课一得,有舍有得,践行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练习度、整合度、延展度。“略读课”力争25~30分钟完成新授任务,用结合“课前导读题”所设计的导学案组织教学,余下的时间根据单元专题和课文内容、作者、题材、体裁等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略读课一课时也可以选择两篇课文进行教学,开展对比阅读。我还指导教师在进行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时重点关注六方面:了解相关资料、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概括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掌握表达特点、实际操作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变只口说为重手写,说写并重”。建议教师在阅读课上指导学生适机朗读、默读、写字、写话,根据课文内容做点填5空、勾画、批注、句式转换和问答题;课下布置学生运用所学写法练习写小片段或小作文,练习背诵、拓展阅读积累等。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指导教师围绕“明确课标要求、正确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困惑、创新教学策略、探索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评价、做好作文修改”等开展写话、习作课教学研究。特别强调教师指导学生写话、习作要做到“三真”,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能体现“真、善、美”。读写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主题、内容、写法、好词佳句等,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积累一些好词佳句片段,加强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训练。提倡教师对学生分类指导,进行作文专项训练,尝试“作文五步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坚持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原则,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独立思考和作文。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指导教研组探索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准备、训练检测、教学评价、课下辅导、课后反思等方面有效性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分类开展好各项教学研究。特别强调教师课堂教学要听说读写整体推进,培养学生质疑、创造、批判精神。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不可能产生奇迹,要坚持“先学后教,因势利导,以学定教,能学不教,顺学而教,少教多学”。教师要追寻和创建“真语文课堂”:课堂要做到“三真”——“教师真教,学生真学,教学真评”,“三多”——学生学的多,思考多,练习多,“三少”——教师讲的少,问的少,演的少。教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切实的语文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范文5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智力的竞争;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着力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提高民族素质这个总目标服务,使学生尽早成为有用之才。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其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的三大特点,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智力,教会学生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优化阅读教学,必须在抓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抓好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内阅读传授方法,训练思维,发展智力
阅读教学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以训练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旨”的原则。教师要根据教材特色,深入挖掘、精心挑选教材中可供发展智力的因素,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形成教学高峰,并通过教学对学生的认知结构施加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和阅读,使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明确各段之间、各段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为他们理解课文和熟悉课文打基础,也为读写结合找准结合点和生长点。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粗、精、细”三读阅读指导。粗读能从整体上了解所学的内容和所学内容的基本思想。精读是用点、线、圈、勾等学习符号标示出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特点、关键词句,做到边画边读边想。细读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好以下五读:比读,比较所学内容的异同点;联读,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行知识系统化、脉络化的加工;续读,做完练习后,再读课文,加深知识的理解;写读,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梳理知识,写心得笔记,小结知识;忆读,熟读成诵,为写作积累素材,储存词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掘课文中固有的可供发展智力的因素,切实把培养学生智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促进教学的改革。如教学《将相和》中“负荆请罪”一段时,提出以下三个问题:1. 蔺相如的什么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2. 廉颇听到这些话后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真是不应该”?3. 蔺相如@种忍让的精神,你觉得可贵在哪里?廉颇知错就改,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又说明了什么?教师设计的问题先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获取基本的知识,接着是启发学生从句与句的关系中领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合乎情理的推理,最后要求学生把学习课文和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发表个人独立的见解。这样通过教学完成了“发现事实――进行推理――个人见解”的过程,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提取知识;再通过联想,与生活经验沟通,进行再造想象,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以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把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凭借语言文字去发掘学生思维、发展智力的基本特征,达到了阅读教学所企求的效果。
二、课外阅读巩固方法,形成能力,培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阅读习惯的培养,应从儿童入学时启动,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中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建立起这样的意念:我是学生,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帮助他们克服对家长、对老师的依赖心理,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由于受应试教育处在一种随意状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必须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指导下进行,同课内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建立读书兴趣小组。这种小组能以点带面,使全校的读书活动得以健康发展。读书兴趣小组,可定期组织活动,指派辅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掌握读书方法;还可以在学生中搞阅读情况调查,分析学生的阅读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读书知识竞赛。即使农村学校现在大部分都能达到每校生均拥有图书10册以上,不能把这些宝贵的丰富的知识入库封存,而要发挥其育人成材的功效,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组织学生读书知识竞赛,首先要确定主题,然后推荐一组书目,并根据这些书的内容,设计出一套问题发给学生,最后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代表,举行比赛。
组织不同范围的讨论会。讨论会的内容一般涉及学习体会的交流、读书信息的沟通。另外,还可以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读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能帮助学生从一般的阅读转入积极的思考。
举办读书报告会或故事会。这种活动,可以请校外辅导员作专题讲座,它很容易在学生当中产生轰动效应,从而诱发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还可以组织故事会或主题班队会,把阅读中读到的英雄事迹、感人故事、人情风俗等绘声绘色地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再创作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范文6
一、学——理念引领下的开悟
在工作室,熊生贵老师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语文课程标准》、《理想的语文课》、《语文新课程实施指南(小学卷)》、《新课程:生命课堂的诞生》、《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新课程:做行动研究者》、《小学语文教学法新编》、《唤醒沉睡的主体——为建构而组织有效学习》、《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评好课》、《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小学语文)》、《评好课:新理念,新方法》等教育教学专著。并结合工作室发展目标和研究任务,认真研读了熊生贵老师关于由“教知(懂)”转向“练能”的相关论文,主要研读了《教学大扭转: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教学新定位:由“教懂”变为“练能”》、《变“教知”为“练能”?摇实现自主学习的常态化》、《凸显课程“能力”目标,实施教学“练能”转向》、《自主培植自己的经验之树》、《阅读教学当以能力为重》、《怎样才能将阅读教学课堂做实》、《阅读教学不等于阅读》、《语文低效症结:没有搞清楚三个问题》等文章。与此同时,熊老师还给我们作了《教学大扭转——变“教知”为“练能”》、《孩子是怎样变傻的》、《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等专题讲座,并以“提问咨询”的方式,对我们当面指导。通过学习,我们撰写和相互交流了具有真情实感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学习与交流中,大家对曾以为“太理想化”的语文教学“练能”主张的来龙去脉有了清醒的认识,感悟到由“教知(懂)”转向“练能”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在我们眼中,“练能教学”不再是难以企及的标高,而是经过努力有可能抵达的诱人前景。
二、研——方法探究中的增智
我们认识到了“练能教学”的必要性,但该怎样实施“练能教学”呢?熊老师带领我们从阅读教学开始研究。在原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读课文、一问一答地分析课文及其词句,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发挥,不能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影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熊老师带领我们进行方法探究,围绕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练能教学”改革。经过反复的探索,充实和丰富了熊老师构建的阅读教学“四整·练能”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练能教学”的有效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熊老师还以“研”代“导”,以“帮”代“培”,对我们进行切实的操作指导。
共同商讨,思路合拍:熊老师首先让大家理解“练能教学”原理,再共同制定研究目标、内容,探讨研究方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不仅进一步理清了“练能教学”的思路,而且与熊老师的思路合拍,对于他的指导能做到心领神会。
做课指导,实战训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练能教学”操作还是做不到位的。熊老师利用准备研究课的机会,对每节课一个程序一个程序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教。比如邓平在准备市级作文研究课《心随情动,笔随心动》时,熊老师对每个环节具体该怎样设计,每个环节每句话应该说到什么程度都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指导。还有梁勤蓉的省级研究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曾德茜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都是这样“手把手”的指导才得以成功的。总之,我们的“练能教学”能力与方法,都是经过这样的实战训练而获得的。
及时诊断,促进改进:如张家玉在“名师村小行”献课活动中,在准备《清平乐 村居》一课时,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痕迹太重,学生“练能”体现得不够,熊老师及时诊断问题,引导张家玉自我反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她重理教学思路和设计教学环节。结果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王官兰在江阳区教材培训中献课所献《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在准备中经历了问题诊断、改进优化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对“练能教学”入门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出困惑而得“道”得“术”的过程。
抛光打磨,精益求精:比如对本已较完善的一个课例,熊老师还要引导我们“精加工”。通过看课议课和反复研讨,形成优化策略。就像刷皮鞋最后一道程序抛光那样,让课更光彩照人,尽可能地少留遗憾。
三、行——经验推广中的提升
熊老师认为,“练能”名师工作室不是为了促进少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更不是狭小范围的自娱自乐,而是为了促进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扩展改革园地而耕种育苗。因此,熊老师带领我们梳理总结“四整·练能”教学实践经验,形成“练能”选“点”的八种方法,自主研读的七种方法,自主展练的九种方法等。“练能教学”课堂模式的运用和方法的探索,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展练”,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个个变得主动积极,自信、大方,能说会道,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些变化很快获得全校老师的认可。于是,熊老师又带我们在全校推广这种方法。我们在经验推广的过程中,不仅带动了更多老师的课堂改革,而且进一步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在经验推广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涟漪扩散法:在学校刘正芬校长的高度重视下,在熊老师的指导下,采用“涟漪扩散法”推广经验成果。即将“练能教学”理念和模式视为一块石头,投进“广小”语文教学环境这个平静的池子里,引起大家思维的波动和改革尝试的冲动。具体操作是由我们这些徒弟开放课堂,率先天天上“练能”公开课,再指导“候备徒弟”天天上“练能”公开课。这样一步一步地将经验推广到全校语文老师的教学中,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结对帮助法:在学校的计划安排和熊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这些徒弟各自分别与一位年轻教师结对,对他们教学进行指导与帮助,并且学校将帮助效果纳入对我们的工作绩效评估。这样,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改革,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普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