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范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将走向社会化,事业单位的财政来源将是国家拨款与多种渠道筹款并存的形式,财务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化。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事业单位当前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当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由于事业单位行政职能的特殊性,使得财务管理不能完全达到市场化,各部门的预算不够规范,经常出现经费相互挤占的现象,对于费用的支出没有详细的计划,财务部门在经费管理方面往往都是在事后进行核算。此外,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资金进行使用前预测,且在使用过程中也没有进行良好的控制,对于经费收支的考核方面也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平衡,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益很少进行考核,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2.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对于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制度不够完善,且相关内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比较详细的规章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多都偏于形式化,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就会过分强调制度的灵活性,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其应有的刚性。此外,一些事业单位对于会计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常常出现业务交叉,职责分工不够明确。
3.资金控制不到位。近年来,国家鼓励各级事业单位在完成国家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开展多种渠道创造收益,扩大事业单位的收入渠道。但是,资金充足了,相应的也带来了许多不良之风。例如,一些事业单位不顾实际需要,对于办公设备盲目求大求全,在购买固定资产和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有些项目还没有最终下定论,就匆匆操办,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缺乏对资金的控制。
4.预算执行方面缺乏约束力。为了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走向进行控制和监督,国家要求各事业单位公开单位预算以接受社会的监督。但是,不少事业单位虽然都做了预算,但是对于各种津贴、补贴、奖金、招待费、等并未纳入财务预算中来,社会监督效果不高。有些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事业单位财务支出严重超标,且使得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事业单位对于专项经费的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对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界定不清楚,有时会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的经费不足,或者用于维持日常办公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要建立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资金动向、人员配置、经营机制等各个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于综合管理方面,要加强经费的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对于单项管理方面,要加强办公费、邮资费、电话费等相关制度。同时还要制定车辆管理制度和接待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建立严谨的岗位责任制度,要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将授权批准控制与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对于金额较大的资金支出,要进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针对一些事业单位招待费、会议费、车辆燃油费和修理费等居高不下的状况,可以制定会议开支标准、差旅费标准、车贴标准、各种大型活动财务支出标准等,对这些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三,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业务流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收入审核制度、支出审批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等,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
3.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和控制。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要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有计划的组织编制预算,明确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重点,一旦预算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执行按规定程序批准下达的各项财务预算。财务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每个月、季度都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于专项经费则实行专项审计,避免发生对挤占、挪用,对于不在预算内的费用,坚决不予以执行,对于不在预算内,原则上不予以执行。
三、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显得越发重要。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卫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税,2009年第6 期
[2]李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用事业财会,2009 年第1 期
[3]余海英.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性思考[J].北方经济,2009 年第24 期
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企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的不断加快,企业单位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将走向社会化,事业单位的财政来源将是国家拨款与多种渠道筹款并存的形式,财务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化。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事业单位当前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当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由于事业单位行政职能的特殊性,使得财务管理不能完全达到市场化,各部门的预算不够规范,经常出现经费相互挤占的现象,对于费用的支出没有详细的计划,财务部门在经费管理方面往往都是在事后进行核算。此外,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资金进行使用前预测,且在使用过程中也没有进行良好的控制,对于经费收支的考核方面也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平衡,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益很少进行考核,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2.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对于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制度不够完善,且相关内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比较详细的规章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多都偏于形式化,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就会过分强调制度的灵活性,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其应有的刚性。此外,一些事业单位对于会计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常常出现业务交叉,职责分工不够明确。
3.资金控制不到位。近年来,国家鼓励各级事业单位在完成国家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开展多种渠道创造收益,扩大事业单位的收入渠道。但是,资金充足了,相应的也带来了许多不良之风。例如,一些事业单位不顾实际需要,对于办公设备盲目求大求全,在购买固定资产和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有些项目还没有最终下定论,就匆匆操办,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缺乏对资金的控制。
4.预算执行方面缺乏约束力。为了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走向进行控制和监督,国家要求各事业单位公开单位预算以接受社会的监督。但是,不少事业单位虽然都做了预算,但是对于各种津贴、补贴、奖金、招待费、等并未纳入财务预算中来,社会监督效果不高。有些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事业单位财务支出严重超标,且使得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事业单位对于专项经费的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对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界定不清楚,有时会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的经费不足,或者用于维持日常办公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加强企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要建立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资金动向、人员配置、经营机制等各个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于综合管理方面,要加强经费的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对于单项管理方面,要加强办公费、邮资费、电话费等相关制度。同时还要制定车辆管理制度和接待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建立严谨的岗位责任制度,要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将授权批准控制与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对于金额较大的资金支出,要进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针对一些事业单位招待费、会议费、车辆燃油费和修理费等居高不下的状况,可以制定会议开支标准、差旅费标准、车贴标准、各种大型活动财务支出标准等,对这些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三,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业务流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收入审核制度、支出审批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等,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
3.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和控制。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要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有计划的组织编制预算,明确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重点,一旦预算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执行按规定程序批准下达的各项财务预算。财务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每个月、季度都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于专项经费则实行专项审计,避免发生对挤占、挪用,对于不在预算内的费用,坚决不予以执行,对于不在预算内,原则上不予以执行。
三、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显得越发重要。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卫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税,2009年第6 期
[2]李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用事业财会,2009 年第1 期
[3]余海英.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性思考[J].北方经济,2009 年第24 期
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市政维护单位;财务管理;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财务管理对市政维护单位的影响
(一)提高市政维护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管理是任何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体系,市政维护单位从财务管理中得出准确的经济状况,并且根据状况加强对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并且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有效的对资金的使用加以控制,并且可以考核使用效果,从而从中分析出问题的不足,根据这些数据节约资金,在之后的经济活动中对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因此说财务管理是提高市政维护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二)发挥市政维护单位的职能。财务管理在发挥市政维护单位的职能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市政维护单位如果想把自身职能发挥到最好,是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因为只有市政维护单位懂得对资金进行预算,并且懂得在经济活动中对资金进行合理使用,并且每个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参与,财务部门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然后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市政维护单位的职能顺利发挥出来。
(三)能够控制市政维护单位的资金支出。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就是对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管理,所以说财务管理在市政维护单位中的作用离不开控制资金的支出,财务管理在市政维护单位的经济活动中能够合理的安排资金,并且对资金进行控制,从而杜绝了资金浪费的现象,节约了开支,因此说:财务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控制资金的支出,降低资金的消耗。
二、市政维护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方面的工作能力差
会计基础工作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财务会计人员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很好地胜任会计工作,达不到会计工作的要求。有的市政维护单位认为会计工作就是记账工作,工作任务简单,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所以聘用的财务会计人员既不懂财务的相关制度又不会制作财务报表,有的人员甚至对公司的财务基本状况都不了解,更别说发挥财务会计的职能了。
2.财会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正确审核原始凭证,所以在单位里出现了大量的不规则不合法的票据,给单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有的财务会计人员根本对原始票据就不进行仔细审核,有的干脆就不审核,导致很多票据的基本项目都没有填写完整,导致工作返工,不仅耽误时间,加大了工作量,还耽误了工作的进程;有的财务会计人员甚至私自用服务类型的发票来报销购买的商品,有的更加过分,,用假的发票进行报账从而私吞报账款。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发展部平衡,虽然加大了对财务的管理,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财务管理制度,预算观念相当落后,根本不能满足现如今的市政维护单位的发展。又因为严重缺乏理财的观念,所以单位对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毫不重视,导致有的企业虽然有财务管理制度,但根本没有实际性的操作,使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不前。因此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市政维护单位发展的需要。
(三)忽视对预算的编制与评价
在我国,有很多市政维护单位的管理人员对预算的支出相当的重视,但从不关心对预算的编制和评价,对编制预算的态度表现为应付了事,因为他们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单位里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从而形成了财务决策上的随意性;然而,很多市政维护单位虽然做了预算编制工作,也对使用中的资金效益进行了调查跟踪,但对资金效益的分析调查也很表面化,做的总结也相对简单,根本上就属于应付工作现象,对于成本的考核几乎等同于一片空白,所以很难达到预想的财务管理效果。
三、市政维护单位财务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财务会计人员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可以算的上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对于那些专业知识欠缺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首先要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要求他们对《会计法》等法律认真学习;要求人力资源部对会计人员的聘用严格把关,防止那些滥竽充数的会计人员进入市政维护单位;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使他们更快地熟悉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工作,从而尽快造福于市政维护单位。
(二)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对单位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要发展,就要完善此物管理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理财有更深的理解,并且树立一个先进并且适应单位财务发展的理财观念,做到先对资金进行预算,然后再对资金进行支出,在预算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把预算作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分工明确,达到各个部门相互制约的效果;并对用原始凭证等实物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坚持预算编制原则,发挥审计职能。市政维护单位应重视预算的编制和评价工作,加大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做到拒绝“掐头去尾”提倡零基绩效,预算中要编制出单位的全部支出状况,有效地对预算的内外因素进行综合统筹管理。其次,市政维护单位到充分的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使预算的编制和评价工作与审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审计工作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并通过对审计工作的监督来加强市政维护单位的财务管理。
四、结束语
市政维护单位的核心关键是财务管理制度,一个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单位的经济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能够使单位的资金流入与支出有一个好的管理,只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了,财务管理的工作到位了,才能使市政维护单位更好地发挥其在城市中的维护作用,才能更好地造福于城市,造福于老百姓。
参考文献:
[1]颜敏.市政维护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0(08).
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范文4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体制的优化、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也得以逐渐的规范化、法制化,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针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预算 解决对策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各项财务运作的依据和前提,是事业单位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对未来的发展计划、任务及其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分析,结合本单位的经济资源及管理目标,科学地预测年度内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并以数字化的方式编制的综合性的财务计划。但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导致其对财务预算的作用和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不足,没有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将财务预算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来抓,进而导致财务预算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1.财务预算意思薄弱,管理混乱
现今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的重要性,认为财务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对财务预算采取应付态度,虽然有些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也大多流于形式,单纯的为预算而预算,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计划的制作,追求数据分配的完美,只管资金流向,不管使用效益,忽视预算执行状况、资金的管理等问题。甚至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收支不是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更多情况下是随机调整,主观能动性大,导致实际工作中遇到没有预算或超出预算想办法处理的事情是有发生,使财务预算管理一片混乱。
2.预算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健全
虽然“零基预算”已推行多年,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仍然采用“上年基数+本年因素”的老方法,习惯于将过去的财务基数为基础,加以一定的增长率,层层切块并留以一定的机动性。这种预算编制方法虽然较好的体现了财务总量的控制优势,但预算编制时间短、缺乏科学依据,没有以实际业务发展、具体的部门或单位人员状况为基准,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更无法调动各职能部门参与预算,对预算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导致为了本部门以后资金的充足,一些单位采取编制预算时高标准,拿到资金时找项目,导致财务预算内容不全面、不完整,预算与执行脱节,给后面的执行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3.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不规范
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少事业单位未能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控制、管理,费用支出没有预算、定额,或者有但流于形式,平常的财务工作仅是审核资金的流向、发票的真伪,对资金的管理经常是事后核算,没有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一定的预测和控制,超支现象时有发生,专项资金挪用、专用现象普遍。财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效益的跟踪审计更是走走过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项目预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对策
1.加强对财务预算的认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对预算工作的认知程度决定了,财务预算效果的好坏,预算工作之所以流于形式,只为了编制而计算数字,与管理工作脱节,主要是对预算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仅将它作为一种工具而非管理方法。
而事实上财务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事业单位自我控制、约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它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使事业单位各项资源得以优化整合、财务管理得以强化、资金效率得以提高。所以事业单位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财务预算的认知,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内部各部门的积极性,提高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科学编制财务预算
好的开始预示好的结束,财务预算编制的好坏决定着财务预算工作的效果的优劣,好的财务预算必须有一个完美的预算编制。
首先要丢掉“上年基数+本年因素”的老方法,确实推行“零基预算”,在编制新的年度预算时,重新考察每一项预算,以零为基数,根据人员状况、发展需求,科学预测经济发展,编制财务预算。
其次,将整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纳入预算管理中,将各项指标细致分解,具体落实到各部门的权限、范围及建立相应的奖罚措施,做到权责分明。
最后,要有充分的编制时间,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财务预算既要考虑外在因素的影响,又要对本单位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调查、掌握;在考虑本单位年度需求的同时,又要查考历史、预测未来,还要考虑到国家的财政状况等,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才能考虑周全,预算编制才能全面。
3.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的控制
作为财务预算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财务预算工作的成效,要做好此项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将各项财务预算按照规定程序批准、下达并严格执行,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审批权限。对于不合预算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的项目一律不予核准、报销。
其次,财务预算执行的相关部门要对本部门的财务预算认真实施,及时掌控预算的执行状况,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与预算编制不符的情况或意外情况,认真分析、及时调整,没有经过预算编制小组的审批,不可以超出或擅自调整预算。对于已经出现的超出预算或偏离预算,甚至是无预算的项目,要彻查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措施并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最后,应结合年终财务决算报告,对于财务预算的年度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加强预算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素琴.强化科学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的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09.
[2]杨福艳.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
[3]郭馥兰.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探析.新西部.2009.
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范文5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监控力度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已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公款私存、公款炒股、挪用公款以及为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或搞账外账,隐匿或偷盗钱财物资等,如果在事后审计中发现,往往是损失已成为事实,挽回的可能性极小或根本无法挽回,财务管理已失去了应有的控制作用。在对外投资方面,由于对外部环境和复杂经济业务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和风险控制,盲目投资和错误投资造成投资失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财务管理未能起到事前预测和控制作用,导致其管理滞后。
2.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但在事业经费预算中往往因为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预算收支范围过于狭窄、所依据的政策和数据不准确等。在资金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不能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因而导致资金使用不高。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预算常常被随意调整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财务预算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执行结果不考核,导致预算没有约束性。
3.风险意识比较淡漠
货币资金贯穿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货币资金流动性强的特点决定其是高风险资产,极易被侵占、贪污、挪用;资本性支出缺乏企业化的风险和效益意识,盲目扩大资本购置等等,给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带来风险。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固定资产购置缺乏前瞻性,规避政府集中采购和违规采购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当前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尚不完备,导致人为因素过多,影响采购客观性和经济效益性。对固定资产采购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忽视客观需要、财力状况,没有按照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购置固定资产。不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一些单位采取“化整为零”分解采购规模,刻意规避政府采购现象等。
2.对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保管和使用制度
由于事业单位对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存在职能交叉、分工不明。对固定资产变动缺乏详细记录和严格的实物管理。对购置固定资产验收和登记制度不健全,资产的领用、保管无健全的台账或记录,管理不规范,手续不完备。对固定资产没有实行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财产物资清查形同虚设,致使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资产损毁、盘亏后,难以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3.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
有些单位在固定资产转让、处置、赠送、变卖等活动中,没有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没有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工作,私自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4.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方面存在漏洞
首先,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不及时、不规范,导致账物脱节。有些单位不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应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固定资产不登记入账,如有些单位在采购一些已达到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专控商品时,采取虚开采购发票,修改采购物品种类的方式,将本应在固定资产账上登记的资产进行费用化或私有化,虚减固定资产;购入固定资产实际发生的运杂、保险、安装等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初始价值。其次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很难保证固定资产到期的更新。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只核算原值,单位以计提修购基金的方式代替折旧,但实践中,部分单位为了减少工作量,不按规定提取修购基金,而且修购基金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与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年限不存在配比性。第三,固定资产处置时计录和披露不全,弱化会计监督职能。有些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和报废时对应据实入账的固定资产处置收入不做任何账务处理和披露。另外,由于平时核算不反映损耗,所以对处置资产的真实账面价值缺乏会计资料作为参考和监督,造成会计数据失真。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项资金分配不科学、缺乏整体规划
首先,在专项资金的分配上,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和操作尺度,预算编制中的基数加增长的办法仍然存在,甚至有的只是将专项资金进行“切块”分配,使得专项资金预算编制
时主观性强,随意性大,虽然有一定的分配基础,但与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单位之间严重苦乐不均。其次专项资金包揽过多,财政供给范围和标准不规范。
2.预算资金支出进度与事业开展进度、项目进程难以保持一致。
首先,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单位财务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只是承担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对具体的业务和决策了解的并不多,使财务人员对各活动的事前和事中的辅助控制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其次,现有许多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并不是资金的使用部门,其专项资金往往由上级单位申请之后,便根据业务需要拨付倒下级单位,上级单位无论是账务核算上还是资金管理上都不能真正地反映资金使用状况,而下级单位又不能及时将这些反馈给上级单位,由于信息交流不畅,致使项目实施过程哪些地方急需资金,需要多少资金,很多单位都不能及时跟踪掌握,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与项目进度不一致,人为造成上级单位专项资金滞留,而下级单位等待资金的局面,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项目进度展,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3.挪用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时有发生
首先,专项资金的支出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手段。各项费用基本上是实报实销,经办人员没有控制意识,这在预算不够细化的情况下就很可能导致“合法浪费”的现象。同时财政监督力度小,自机构改革后就没有专门监督检查部门,外部监督体系又没有形成,使得事业单位挪用专项资金比较容易,而且没有后顾之忧。例如,事业经费超支,期末红字挂账,挤占专项资金;预算内经费超支,年终冲转专项拨款;以发展事业为由,获取上级专项拨款,用于弥补正常经费不足。有些单位还存在公款私存或私设小金库等情况。
4.部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闲置现象突出,资金实际运用率低
结余资金几乎成为一些部门单位的“通病”,事业单位经费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节余留用“成了约定的习惯,主要由于一些单位编制预算不够细化,从而导致预算执行缓慢,结余资金规模偏大,而我国又缺乏对结余专项资金的监督,使得结余的专项资金就成了各部门的正常经费,致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没有起到盘活资金作用,滚动项目支付模式没有落到实处,影响了财政资金的运作。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中,要按照会计法的要求,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从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财务控制及业务程序控制等几方面建立一套适应于本单位财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体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以预防为主,事后控制为辅,防止管理发生无效率或不法行为,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和纪律控制等。二是注意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三是注重责任牵制,在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上岗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制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
2.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部门预算是事业单位特有的核心内控手段之一。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既与国家财政预算相联系,又对单位全年财务收支有硬性约束。加强预算管理,一是部门预算必须形成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系统。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上报、批准、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二是克服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三是以所有财政收支全部进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本模式,以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和采购订单为预算执行的主要控制机制,以出纳环节高度集中并实现国库现金的有效调度为特征,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来龙去脉,覆盖财政收支管理的全过程,大大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可监控任一时间点的财政收支状况,从根本上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运行和沉淀。四是对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审计,对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确认和审查。对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对重大违规事项,要依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强化风险管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加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强化风险管理。一是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财务管理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捕捉风险、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网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尽量减少和避免投资风险。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的建立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思路意义重大,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同时应建立以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表等指标为主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首先,增强法制意识,严格遵守和规范执行《》。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购置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应从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对其固定资产的购置监管,尽快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探索创新采购管理方式。第三,改进会计核算方法使固定资产能在财务报表中或以补充资料的形式系统反映固定资产新增、占有、利用率、所有效果、闲置、报废等方面的信息。第四,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占用、使用、收益、处置、利用效率等,作为对单位、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内容的一部分。第五,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改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首先,为了防止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中部门间条块分割、权责不清的问题,应在积极推动和深化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合理划分和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体管理部门及其权限。其次,在单位内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具体管理责任人,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并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3.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入手,建立系统、透明、规范的管理体系。
首先,在落实单位领导负责制的基础上,在单位内部实现分口、分级管理,将固定资产分解成较小的、容易管理的工作单元。(1)按类别实行分口管理。(2)分级管理。单位领导统一管理领导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单位各部门、科室负责固定资产的具体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核算,为保证账务核算的准确性和减少资产私有化,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各分口管理单位的资产记录情况进行核对。其次,在各管理部门内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置、使用、报废等内部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固定资产使用实行部门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等的;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防止部分资产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而未登记入账。第三,提高会计和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完善整套的项目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部门应严格立项、筛选、论证制度,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和操作尺度,严格按照规定审批专项资金项目申请,合理分配资金。
2.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
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使财务人员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对整个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并加强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沟通,及时安排项目资金,做好有效的付款安排,做到“资金流到哪,管理管到哪“。
3.建立、健全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部门应通过绩效评价机制调动各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的切实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对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运用进行事前评价——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必要性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事中评价——分析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预防专项资金的滥用、挪用,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事后评价——通过审查和评价项目支出成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审批的依据。对专项工作完成好的单位,建议将项目的结余资金留归本单位使用,对有贡献的个人实行适当的物资奖励,调动各单位节约高效地使用专项资金的积极性;对项目完成不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单位,以后不安排项目,对玩忽职守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移送司法机关。
单位财务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健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 of unit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explain the cause of problems happened, proposed targeted measures as solut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institu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根据我国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通则》规定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它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约有120万,有关报刊报导,已成功改制为企业的已达30万家,余下众多的事业单位也正在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值此时期有必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回顾和探讨,并试提出些举措为对策供读者参考。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分配与使用呈现“两张皮”,无法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协调。由于财权和事权的分离,责任与权力之间缺失匹配,故而事业单位常出现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更谈不上资金使用效益。这些现象缺乏严格预算制度硬约束,相关责任人并没有受到应用的“问责”。一旦错误没有得到纠正,那么必然就会有重现的可能。
(二)预算编制水平有待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在技术上习惯按历史基数增量填列编制,模式简约。没有或很少深入实际搜集信息,一个子项或某些履责活动所需资金进行斟酌仔细核算,仅用简单的算术化、“大约数”,编制出的预算不够精准,当然就失去了财务管理重要依据作用。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执行预算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更没有对预算资金使用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存在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这种从预算编制到执行过程难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三)事业单位资产多属国有,管理中缺乏规范,例如:单位购车、买设备或其他物品,汇给商家的预付款多,结算金额少,因结算不及时,不但产生债务纠纷,往往导致无法收回形成呆坏帐;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报废等方面管理流程缺乏规章制约,更有甚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内部控制弱化,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有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更多的还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内部监督执行大打折扣。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范围不明晰,设置岗位不符合内控要求。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及其严肃性。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委
(一)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可能在于主要领导财务意识淡薄。这主要体现在部分领导干部仅仅把财会部门当成“钱包”,多数会计人员仅仅扮演“付款员”的角色,没有授权也就没有机会参与单位重要决策和业务管理活动。至今,还存在一些事业单位尚未为各项经费支出建立一套相对明确、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对不少的经费项目仍实行实报实销,而没有执行预算管理规定,致财务监督落不到实处。
(二)在目前的事业单位体制下监督机制不完善,单位领导掌握着人事权,会计人员岗位是领导赋予的,这就决定无法实行对其进行财务监督的可能,只有服从“个人说了算”。同级制约作用形同虚设,微不足道;上级监督点多线长,鞭长莫及,作用发挥得不充分,不全面,不到位。导致违规违纪时有发生,难以自查自纠。上级审计单位拘泥于帐面审查,满足于专项检查,难以做到全面审查。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有的事业单位财会人员没有经过财会业务培训,基本理论不懂,业务不熟练,基本操作业务技能差,特别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较差。事业单位中常见会计基础工作、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少财务主管不是专业出身,这些“门外汉”对工作一知半解,却要对财务人员指手划脚,出了问题就说自已不懂。由于领导重视不够,财务部门信息化配套设施和先进的办公设备难以得到普及。
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举措
(一)努力增强领导层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事业单位领导要认真学习《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逐步促进规范财务管理,努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领导层重视财务管理的思想水平,相应提高财务人员地位,日常开支要力争做到三人以上签字有效,加强对“一支笔”的监督,采取财务信息公开化、业务公开化,做到单位活动的透明度,增强官本位免疫力。
(二)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规定,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预算、执行预算和监督、考核预算执行情况三个部分。第一,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要完成好预算编制,达到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是经济核算和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执行预算应严格按照预算编制项目(科目)资金的使用去向运行,对收支出现的差额应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合理调整,严把审批核实手续;在监督在预算上财务人员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及时纠正预算编制和执行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在业务主管机关和国家宏观管理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制度的制定要体现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不能生搬硬套,内部财务制度表述条文应尽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并与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财务监督。财务的监督工作有利于确保单位认真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有利于业务活动的开展和单位预算顺利完成;有利于及时反映财务活动的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四)提高认识树立创新观念。在单位领导层和财务管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基础上,改变“重要钱、轻管理”的现实,更新观念,从“核算型”向“经营型”和“管理型”转变,借鉴吸收、消化企业财务管理先进经验,同时也应认识到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和办法也都将发生改变。加强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以自律和他律遵从职业道德全面提升单位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水准。
(五)充分发挥财务分析作用,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是认识和掌握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规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搞好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分析,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分析管理制度;二是提高财务人员财务分析技能;三是根据观行预算项目科学设置单位自己的财务信息分析指标;四是合理选择财务信息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