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

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文1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抗灾夺丰收的信心不退缩,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坚定抓工作落实的劲头不放松,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为重点,以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认真落实好国家已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项目,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措施到位,强化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力争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全力以赴争取实现连续第八个丰收年。

――力争夏粮获得丰收。全力打好抗旱促春管保丰收攻坚战,加强田间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旱,把旱灾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病虫害信息,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广“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促进小麦安全成熟,提高单产水平。

――力争早稻恢复增产。充分利用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和良种补贴标准的有利时机,抓好政策落实,加强信息引导,继续推进“单改双”,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减少直播稻面积,推进机插秧,力争单产恢复到2009年的水平。

――力争秋粮保持稳定。稳定播种面积,扩大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力争产量稳中有增。加快增产关键技术推广,在东北地区重点推广水稻大棚育秧、机插秧、玉米增密等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继续推广玉米增密、适时晚收技术,在长江流域重点推广超级稻品种和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技术,在西北地区重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西南地区重点推广间套种、地膜覆盖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及早做好防范东北早霜、南方寒露风的准备,确保安全成熟。

二、重点措施

(三)落实播种面积。要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层层分解任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提高种粮规模化水平。在劳务输出较多的地区,要通过代耕、代种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种足种满,杜绝耕地撂荒。尤其要引导农民扩大粳稻、玉米、杂粮等农作物生产,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

(四)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通过项目带动、节水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使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加强田间工程、农技服务体系、良种科研繁育体系、防灾减灾工程等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各地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县级规划,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推广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整乡整县推进,创新服务模式和推广机制,让更多的农民使用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创新技术模式,搞好技术配套,培肥地力。

(五)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今年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的800个产粮大县(场)也要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整乡整县高产创建。继续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各地要积极筹措资金,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提高技术到位率。今年中央财政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5亿元高产创建补助资金。

(六)大力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增产增效和防灾减灾技术,做好重要季节、重点环节科技服务工作。农业部要组织制定分品种、分区域、分农时粮食生产技术方案。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优势,继续完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火科技12396等科技服务模式。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大会战,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搞好科技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插等作业,精心组织好夏收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灌溉指导和节水灌溉技术服务。

(七)全力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搞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和储备,优化电力调度,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用电需要。重点搞好水稻种子的余缺调剂,保证生产用种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强化种子质量检测,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加强化肥等农资价格监测和市场调控,及时供求信息,推进产销衔接,依法打击坑农害农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农资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利益。

(八)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坚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充分发挥防汛抗旱专业服务队伍和群众服务组织的作用。加强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害监测预警,及时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抗灾政策支持,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及时搞好种子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帮助农民搞好生产恢复。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行全程承包模式,

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三、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九)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建立“能增能减、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奖励制度,将财政支持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挂钩。全面取消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逐步取消产粮大县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县级配套,加大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力度。突出抓好一批产量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加强指导,重点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40亿元,对粮食生产大县除实行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奖励外,对增产部分再给予适当奖励。

(十)调动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动员村级组织、农民群众新建和修复包括农田水利在内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机井、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今年增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补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以工代赈投资等中央专项资金规模30亿元以上,主要用于引导粮食主产区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调动科技兴粮积极性。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力争今年内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任务。各地要增加财政投入,保障科技人员包县、包乡、包村开展技术服务的经费。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步伐,努力做到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抓紧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绩效工资,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科技奖项评选、职称评审等要向到粮食生产一线服务人员倾斜。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要将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考核内容。

(十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研究完善粮食直补的具体操作办法,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完善农资综合直补与农资价格上涨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新增部分要重点支持种粮大户。进一步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增加良种补贴资金16亿元,提高早稻良种补贴标准。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亿元,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支持力度。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完善实施预案,适时启动,保持粮价合理水平。

(十三)建立完善粮食生产考核奖励机制。今年年底,国务院将对今年发展粮食生产贡献突出的产粮大省和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人员等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种粮售粮大户进行表彰奖励,使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产粮大省和产粮大县以历年贡献大、今年增产多为考核重点,农技推广人员等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以推广抗灾增产技术和开展科技服务为考核重点,种粮售粮大户以生产、出售商品粮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考核重点。中央财政对受表彰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四)强化地方责任。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主要负责人要对粮食生产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上动真格。要层层分解任务,强化市县人民政府的粮食生产责任,加大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主产区要在稳定增产的基础上,增加商品粮调出量;主销区要保证必要的自给率,力争有所提高;产销平衡区要继续确保产需基本平衡,力争多作贡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明确责任,上下联动,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并于今年年底向国务院报告履行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的情况。

(十五)强化部门协调。由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监察部、统计局、粮食局、气象局等部门具体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文2

一、宣传落实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实行早稻普惠制补贴。按早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20元的直接补贴。

(二)提高种粮大户直补标准。对全年稻麦种植面积20亩(含)以上的种植大户、杂交稻制种基地农户和农业部门认定为运作管理规范的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20元的直接补贴。

(三)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订单储备粮收购价外补贴标准。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不低于75元、中晚籼稻不低于76元、粳稻不低于79元。储备粮收购价外补贴标准提高到每50公斤9元。

(四)提高水稻良种补贴标准。对种植省定水稻主导品种的农户,良种补贴提高到每亩10元。

(五)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内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对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或接受植保合作社服务的农民,继续以“农机作业券”的形式补贴,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40元。

(六)全面实行种粮大户水稻政策性保险。将水稻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必保品种,保险对象为水稻种植面积20亩(含)以上的种植大户,保障范围为台风、暴风暴雨、洪水和主要病虫害等灾害,保险金额为每亩200元或400元,相应保费为每亩10元或20元,其中财政给予75%的保费补助。

(七)继续实行高产示范和适用增效技术推广奖励。对连片种植早稻、单季晚稻、连作晚稻面积150亩以上,经农业部门验收,各项适用增效技术推广到位率高,早稻平均亩产达到475公斤以上,单季晚稻平均亩产625公斤以上,连作晚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的示范片,每片奖励3000元。

(八)对列入农业部农业(水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科技示范户和省级万村水稻高产示范的示范户,安排技术指导员挂联指导,并优先供应良种,提供入户技术指导。

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利用多种渠道,把各项扶持政策及时传达给广大农民,做到家喻户晓。农业、粮食、财政等部门要根据上级粮食生产各项扶持政策,研究制定补贴方案,开展面积核实和补贴资金落实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使粮农真正得到实惠。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相关责任制,做好兑现各项扶持政策的调查摸底、核实申报等基础性工作;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形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0*年我市粮食生产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强化政策和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艺和农机相结合,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专业合作服务组织,推行责任农技员推广制度,积极构建粮食生产新的保障体系和技术体系,促进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总体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确保57万亩,力争60万亩;粮食总产确保22.5万吨,力争24.5万吨。

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粮食增产增效

(一)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优质高产品种。要以开展水稻优质高产活动为载体,大力支持栽培技术的创新与集成,使实用技术进入千家万户,实现粮食增产增效。各乡镇(街道)要建立水稻高产示范片,重点抓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早稻抓好中早22、金早47两个高产多用途早籼品种的推广及浙101、中嘉早32两个早籼新品种的示范;单季晚稻抓好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协优315三个杂交稻组合的推广及新组合国稻6号的示范;连作晚稻抓好新两优6号、协优963二个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和晚糯稻浙糯36的推广,并做好协禾7号、中优1176两个连晚新组合的示范。实用技术要抓好旱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优化防治、稻草还田、超级稻强化栽培等五项主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要通过全市1880户科技示范户、高产示范户和市乡两级百亩示范方二个层面的示范,带动上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面上应用,从而推动全市面上12万亩圆粒型多用途早籼稻、20万亩超级稻、10万亩连晚高产优质杂交稻及其配套适用技术的落实,全面促进粮食单产和效益的提高。

(二)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农业部门要强化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攻关,尤其要加大对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的试验和示范,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攻克技术难题,着力推进水稻耕作、插种、病虫机械统防、收获等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引导、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农技)服务组织和植保服务组织开展代育秧、代耕种、代植保、代收割等社会化服务,缓解季节性劳动力紧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抓好农业(水稻)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入户是农业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职能,体现农技人员自身价值,更好为农服务的有效载体。今年是我市实施农业部农业(水稻)科技入户工程的第四年,列入今年实施计划的16个乡镇(街道)要按照农业部门的统一部署,切实抓好工程实施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推进科技兴粮,不断提高种粮效益。要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农民信箱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新机制,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农技干部要加强学习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本领。

四、加快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

(一)培育粮食生产规模大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志青年从事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加快培养一批“有学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现代新型种粮农民,提高种粮大户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育粮食专业合作组织。要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粮食生产合作化、专业化、规模化、统一化服务模式,鼓励、吸引工商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积极引导组建以粮食加工为重点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要规范和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既要注重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真正使粮食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的合作社、粮食生产的主力军。

(三)创新粮食生产服务机制。鼓励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采取季节性流转、多年性流转等方式来从事粮食生产,通过托管、代管、承包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统一育秧、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耕机插机收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新培育1个统防统治合作社。

五、加强农田保护和建设,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结合沃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等建设项目实施,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和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推进农田生产能力的提升。

(一)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全面履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的各项职责。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监管,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和从事非农项目建设。要认真做好新建标准农田面积核查、征用基本农田和补充划入基本农田验收及基本农田易地代保验收审核等工作。

(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要加快标准农田建设步伐,重点要继续做好标准农田的质量调查和地力评价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并列入常年正常性工作。要按不同的质量等级,因地制宜推进地力综合培肥和改良,通过鼓励扩种绿肥、推行秸秆还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农艺措施,有效提高标准农田地力,从而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和灌溉设施,增强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文3

(一)发展思路。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攻方向,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根本保障,强力推进基础条件改善、产业基地建设和科技要素支撑,推动我市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计划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7.6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15.1万吨,比上年增产1万吨;蔬菜总产173万吨、水果总产34万吨、茶叶总产5万吨、中药材总产8万吨、食用菌总产3.3万吨、花卉销售总产值2.4亿元、蚕茧总产3.1万担。种植业为全市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50元以上。耕播收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落实关键措施,扎实抓好粮食生产。认真按《*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增4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乐府发〔2009〕32号)组织实施,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能力提升,深化高产创建,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一要集中抓住重点产区。集中抓好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7个核心县、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7个核心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的6个核心县和2个小麦核心县。二要突出抓好主要作物。按照稳定提高水稻、突出抓好玉米、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快发展大豆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稻、马铃薯、专用玉米、套作大豆生产基地。三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5万亩,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四要深化高产创建。继续按照“突出主作、发挥优势、连线连片”的原则,把高产创建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强化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层层抓好高产创建,主要作物都要有高产示范片,全市计划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片39个、面积16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省部级高产创建示范片。五要强化农机化能力支撑。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力度的时机,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显著提高。六要及早谋划晚秋生产。要切实筑牢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继续按照“主攻再生稻、狠抓秋洋芋、扩大秋玉米、开发秋杂粮”的思路,提早谋划,狠抓落实,力争全市晚秋粮食面积达到53.5万亩,总产达到5.8万吨。七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要立足抗灾夺丰收,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要切实抓好“防病保粮、虫口夺粮”工作,大力实施“植保工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培育一批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尽力降低病虫害损失。全年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病虫专业化防治达100%。

(二)突出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认真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乐府发〔2009〕35号)组织实施,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是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年,要重点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马铃薯、茶叶、蔬菜(食用菌)、油菜、水果、中药材、优质稻、特色蚕桑、花卉、林竹等产业带。各地要积极争取获得省政府产业基地强县认定授牌,市政府也将适时认定授牌一批市级产业基地强县。一要培育产业基地强县。集中项目资金,突出优势区域,促进优势产业带状发展、块状聚集。二要建好核心示范区。按照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建设万亩核心示范区,展示最新品种,集成先进技术,发展设施农业。三要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以蔬菜集约化育苗、食用菌良种繁育、果树无病毒苗木繁育、茶叶无性系苗木繁育为重点,构建省、市、县三级基地协调的良繁体系。四要抓好标准园建设。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为任务,建设国家级标准茶园2个、标准菜园1个。要求标准茶园1000亩以上、设施蔬菜和食用菌标准园200亩以上、露地蔬菜标准园1000亩以上。五要强化绿色防控和非疫区建设。把开展绿色防控、非疫区建设与优质农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结合起来,万亩核心示范区必须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

(三)加快成果转化,强化科技要素支撑。进一步强化农科教大联合、大协作,健全完善农科教联席会议制度,围绕新增4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扩大协作领域,建立会商机制。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突破性专用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集成示范,依托产业示范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完成300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围绕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产业、农民外出就业和农民创业,培养新型农民12000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0万人(次)。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示范主导品种300万亩、推广主推技术600万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要以开展“全国种子执法年”活动为契机,加大种子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环境,确保良种的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同时,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品牌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0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要强化“三品”证后监管。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等制度。加大例行监测力度,建立健全监测制度。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五)推进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加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培育扶持农产品种植大户,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种植,大力推广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依法、规范、有序、稳妥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转化的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让农民从加工增值中受益。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培训力度、政策指导力度、项目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高、民主管理好的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要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以“十大特色优势效益农业产业”为重点产业,以“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为抓手,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培育打造“峨眉山茶”区域品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荐和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优势农产品营销活动,扩大影响、提高声誉、抢占市场。

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文4

2012年,临夏县在红台、井沟、榆林等10个旱作区乡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8.5569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6.96%,其中秋膜1.105万亩,完成集中连片示范面积5.1万亩,占推广总面积的63.86%,建立高标准示范点36个,其中万亩以上示范点2个,5000亩以上示范点5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12个,500亩以上示范点16个。

二、临夏县旱作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农业基础较差,抗灾能力弱

临夏县旱用农业区旱作地面积大,干旱多灾,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雨节水灌溉等配套设施少,土壤瘠薄,低产田面积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后劲不足。

㈡地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补贴比例小

一是农户对新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响应,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二是由于山旱区自然地亩与公尺地亩有一定的差距,实际地亩大于公尺地亩数。三是经过开荒兴修梯田及部分小流域河道破坏使水位下降,旱作耕地面积增加。四是县财政对农户地膜补贴比例小,农户自筹投资比例比较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自投能力有限。

㈢农业现代化速度慢

一是秋季膜和顶凌覆膜期间,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由于旱作粮食生产效益较低,人工起垄腹膜进展慢,并且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对新型农机具、农技技术的应用率不高。三是机械化程度不高,新型机具少,导致部分农户对旱作农业新技术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㈣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严重

临夏县冬小麦种植面积每年14.66万亩左右,年产秸秆4.3万吨左右;玉米种植面积14.6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秸秆36.5万吨左右,仅这两大作物年产秸秆40万吨左右。其中只有30%秸秆用于饲料,70%被焚烧,造成农作物秸秆资源严重浪费。㈤农业技术推广任务重临夏县旱作农区,大部分属于山区高原地带,耕地大多属于梯田或山地,技术推广人员工作量大面广,人员少,技术力量单薄,并且缺乏有效的财力和人力保障,影响着技术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临夏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㈠增加技术推广扶持力度

加大对抗旱技术、新材料、新机具及推广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国家、省、县三级联动的推广机制,按3∶1∶1的比例投入。以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一是加大地膜的补贴比例,达到省、州、县补贴1∶1的比例。二是加大良种补贴,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对农户机械耕作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四是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乡镇增加技术推广人员,并给予交通补助。五是对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工作扎实的技术推广人员,树立典型,表彰奖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㈡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一是加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把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一膜两用、穴播小麦、马铃薯腹膜种植等新技术作为旱农区当前最先进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来推广。二是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增加抗旱品质资源。三是加强对新型农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提高老式农机具的综合配套使用率。四是扶持测土施肥技术和培肥地力技术。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耕地地力,培肥地力。五是推广深松耕技术,以达到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孔隙,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

㈢进一步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根据临夏县旱作农业生态区域类型,集中力量,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旱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开发、研究,为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示范带动旱作农业的全面发展。

㈣成立机械化服务队

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文5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以改善农业装备结构,突破农机作业薄弱环节,提高综合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拉动农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为主要任务。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目的及原则

(一)目的

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机工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分结合、务求实效;

2.突出重点,兼顾区域特点,向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倾斜;

3.充分尊重农民自主购机选择权;

4.操作程序科学、简便、高效。

三、实施范围及补贴规模

(一)实施范围

全市各乡(镇)、办事处、经济开发区。

(二)补贴规模

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1500万元,其中:农业机械1200万元,牧业机械300万元;

2.对一汽集团在吉林省生产的5吨以下卡车、微型卡车、微型客车进行补贴,补贴金额为400万元。

四、补贴种类

按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对10大类128种产品实行定额补贴,补贴产品的销售价格实行市场化运作,购机者可与经销商洽谈确定产品价格。

(一)农业机械(牧业机械)

1.动力机械: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

2.整地机械类:犁、耙、旋耕机、耕整机、微耕机、田园管理机、浅松机、深松机、起垄机、镇压机;

3.种植施肥机械:播种机、秧盘播种成套设备(含床土处理)、种子处理设备(浮选、催芽、脱芒等)、营养钵压制机、水稻插秧机、施肥机械、地膜机械;

4.田间管理机械:中耕机、机动喷雾机、动力喷雾机、喷杆式喷雾机;

5.收获机械类:全喂入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大豆收获专用割台,割晒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有脱粒功能)、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花生收获机、薯类收获机械、青饲料收获机、牧草收获机、搂草机、捡拾压捆机、压捆机、秸秆粉碎还田机;

6.收获处理机械:玉米脱粒机、水稻脱粒机、玉米剥皮机、花生脱壳机、粮食烘干机、种子烘干机;

7.排灌机械:喷灌机、微灌设备(微喷、滴灌、渗灌);

8.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青贮切碎机、揉丝机、压块机、饲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挤奶机、储奶机,增氧机、投饵机、水体净化处理设备;

9.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挖掘机、挖坑机、平地机械;

10.设施农业设备:卷帘机、塑料大棚设施设备、连栋温室设施设备;

11.长拖集团生产的20-24马力小型轮式拖拉机。

(二)汽车类产品

一汽集团在吉林省生产的5吨以下卡车、微型卡车、微型客车。

五、补贴对象、标准限额及重点补贴机具

(一)补贴对象

1.农业机械(牧业机械)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市境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含农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以及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生鲜收购站。

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优先购置:

(1)首次享受补贴的农民;

(2)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农机专业化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农户,配套购置机具的(购置主机和与其配套的作业机具)、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

(3)按补贴重点取舍。补贴重点为水稻插秧机,水稻联合收获机、玉米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大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

申请人中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根据申请补贴的先后排序或农民接受的其它方式确定。

2、一汽集团相关产品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市境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含农场职工),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县域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优先购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农户;

(2)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农机专业化组织)、龙头企业;

申请人中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根据申请补贴的先后排序或购机者接受的其它方式确定。

(二)补贴标准及限额

1、补贴标准

(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率总体为机具价格的30%。100马力以上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补贴限额12万元,其他机械单机补贴限额5万元。

(2)长拖集团生产的20-24马力小型轮式拖拉机每台补贴3000元,其中:省补贴2500元,企业让利500元。

(3)对于一汽集团在吉林省生产的5吨以下卡车、微型卡车、微型,购置对象为农民、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补贴比例为15%;购置对象为县域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补贴比例为10%。单车最高补贴3万元。

2、补贴限额

(1)购置农业机械(牧业机械)的,每户农民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不超过1台套(1台主机、3台配套农具)。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不超过3台套(3台主机、9台配套农具)。直接从事植保工作的作业服务队年度内享受补贴植保机械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台套。一个生鲜乳收购站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不超过1套(即1台挤奶机、1个储奶(冷藏)罐、一个运输奶罐)。

(2)购置一汽集团相关产品的,每户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年度内享受补贴购车数量为1台,龙头企业原则上不超过2台。

(三)重点补贴机具

农业机具补贴重点是水稻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深松机、玉米收获机、保护性耕作机、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

六、操作程序

购机者首先到省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定点供应商选定拟购置机械的具体型号,然后按如下程序操作:

(一)申请购置农业机械及一汽集团相关产品的购机户到本人户籍所在地农机推广站报名,明确购机资格后由当地农机推广站进行公示,无疑义后,由当地农机推广站填写购置申请表,上报市农机局;购置一汽集团相关产品的龙头企业直接到市农机局报名。

(二)审批市农机局对提出申请的购机者购机资格进行审批。

(三)签定协议市农机局组织获得购机资格的购机者与供应商洽谈机具销售价格,销售价格确定后,购机者持供应商开具的交款通知凭证与农机局签定购置补贴协议。

(四)交款市农机局组织购机者将购置差价款足额交付供货商。

(五)提货购机者持购机协议、身份证,到供应商处提货。

畜牧机械产品的补贴,由农机站和畜牧站共同操作,购机者向本人户籍所在地畜牧站提出申请,由市畜牧局和市农机局共同办理。

七、工作安排

(一)宣传阶段(2月21日-3月10日)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市2009年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组织农民进行选型和申报等各项工作,对各乡(镇)、办事处及经济开发区确定的购机补贴户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二)购机阶段(3月11日-10月10日)

市农机局与购机者签订购机协议书,组织购机者交款、提货。同时市农机局向省农机局上报已购买机具的类型、数量和型号等数据。

(三)总结阶段(10月11日-10月31日)

市农机局对2009年购机补贴工作进行总结。

八、组织领导

为高标准落实好这项惠农政策,成立*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略)。领导小组下设农机购置补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机局,办公室成员由农机局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九、保证措施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购机补贴专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确保购机补贴专项工作顺利实施,使补贴资金切实发挥作用,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介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要做好购机补贴政策的操作程序等咨询工作,耐心解答农民的各种咨询,积极调动农民的购机热情,从而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顺利落实。

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范文6

关键词:退耕还林;绩效;后续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057-05

1.引言

从1999年试点开始到全面铺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木的生态效益还将继续显现。然而,按照经济林补贴5年和生态林补贴8年的政策规定,开展退耕还林较早的地区经济林的补贴已经到期,生态林补贴在未来的几年内也将陆续到期,尤其是种植生态林的农户,对退耕补贴的依赖更大。退耕补助到期后怎么办的问题困扰着农户,而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今后将如何维护和巩固退耕的成果,农户的切身利益又怎样保障?

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区域退耕还林的实地走访调查,尤其是对川西高原山区的康定县、盆周山区的天全县和成都平原周边县邛崃市三种不同类型退耕区域进行比较分析,课题组以大量实证案例来佐证对退耕还林实施成效的基本判断,对影响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性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后续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建议和参考。

2.对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总体判断

2.1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进展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试点和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连续七年退耕还林实际完成亩数和下达计划任务亩数一致,达到100%的任务完成率。中央的资金投入从1999年开始的8.9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0.74亿元,除了2004年比2003年的投入略有下降以外,中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投入逐年增加,省内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其中2003年达到最高;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从1999年到2003年呈递增趋势,但2003年之后逐步递减,到2004年为七年内的最低,退耕地造林仅为45万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10万亩。2005年略有回升,两项任务分别达到110万亩和140万亩。

2.2 工程绩效

四川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有目共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通过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4.23%上升到28.98%,减少了水土流失,大幅减少了进入江河的泥沙量。据生态效益定位监测,全省实施退耕后,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0.53亿吨,年均增加蓄水量6.84亿吨。 通过直观监测,社区调查中农户也反映“社区泥石流减少,野生动物增多,灾害天气变少,空气变得更好”等,与技术监测的结果不谋而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对四川省茂县的土地岭熊猫走廊地带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熊猫在内的很多其他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侵入农户生产劳动的田间地块,动物居住的海拔高度降低,这种结论也与卫星监测和定位跟踪的数据证明熊猫数量的增加的判断一致。综合两种监测结论,互相印证了退耕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事实。

2.2.2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农户从退耕还林工程中直接受益,仅政策性收入一项,户均达1 990元,人均550元。同时,农村劳力的普遍减少,粮食比较效益不高,农户自身也在改变传统以农耕为主的种植习惯,自行开展家庭多种经营,降低产品市场风险,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迫使农户及时调整农作物品种,逐步转向林果、养殖、加工以及第三产业,大大降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2.2.3 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产业有效转移

退耕后,土地上所需劳力大幅下降,树木管护相对简单容易,退耕补贴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农户仍然缺乏新的增收来源。尽管退耕初期涌现出大量闲置劳动力,但还是以观望和留守为主,既怕政策变动,也缺乏外出务工的信心和技能。社区一度出现赌博和打架斗殴增多的现象。退耕后期,随着政府推出更多劳务输出和务工培训,更多的闲置劳力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据四川宣汉、开江、叙永县统计,大约每退耕3亩,就转移1个劳动力。按此计算,四川省大约有300万劳动力因实施退耕还林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外出务工或经商,年创收应在160亿元~180亿元,人均年创收5 333元。退耕还林工程加速了农民向非农身份的转变。

2.2.4 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农户的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规划了退耕树种,一旦选种得当,管理到位,未来的经济收益将非常可观。天全县的退耕林木中竹类为9.3万亩,占总退耕面积的一半以上,为配合县政府提出的发展50万亩竹海和5万吨竹材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而有意识地规划,竹材的销售主要针对天全县的竹制品加工厂和雅安中竹公司。目前天全县竹材供应总量才1.5万吨,离5万吨的战略目标仍有距离,竹子仍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同时竹笋可以直接销售给本地的二郎山蔬菜公司,供不应求。政府拟引进建成1至2家以生产竹地板、竹模板、竹工艺品的竹材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竹材的加工利用范围,提高竹材资源的附加值。调查中发现农民非常欢迎这类经济效益极高的林木,农户已经从间伐中获益,进入盛产期后,退耕的林木将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形成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3.不同区域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的依赖程度分析

四川退耕还林地的规划重点突出长江干流及几大重要支流流域的生态脆弱区一级湖库周围和沙化严重的陡坡耕地。根据四川实施退耕还林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划分,全省大体可分为三类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分别是川西高原区、盆周山区和盆中丘陵地区。因为其所处的位置和区位重要性的不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各不相同,不同区域农户对退耕补助的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

3.1 川西高原区

退耕还林地规划重点放在江河源头,河谷两岸的陡坡耕地。该区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规划的树种以生态林为主。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民生活贫困,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退耕还林补助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对退耕补贴和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

以甘孜州为例,工程实施前的1999年,退耕农户年人均收入为710元,2005年,退耕农户年人均收入1 310元,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退耕收入的贡献。康定县也主要是发展生态林,初期规划过苹果、梨等经济林木,但因不适宜生长逐渐替换为兼用林,如花椒、核桃等,目前有一定的效益;调查发现退耕补助收入占一半以上,农牧民对退耕补助的依赖非常大,一旦停止补贴,农户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难题,而复耕可能成为维持生存的首要选择。

3.2 盆周山区

退耕还林地规划的重点在水土流失严重,垦殖强度大的坡耕地上。该区域退耕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这是四川林业发展重点区域,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好。从退耕林地收益来看,仅有面积占10%~30%的早期营造的竹、茶和水果类树种,有一定经济收益。退耕产业及其配套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农户普遍经济生活水平不高,其对退耕补助的依赖也较强。

以天全县为例。全县2004年底生产杂交竹材6 000吨,收入120多万元,初见效益,但绝大多数林木还没有到盛产期。因2004和2005年的持续灾害低温天气导致大量杂交竹死亡,农户增收受到影响。竹子迄今还没有进入盛产期,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凸现出来,农户依靠龙头企业增收的效果不明显,短期经济效益产出不高,对退耕补助的依赖还是很强,如若停止补贴,后续产业建立尚在起步阶段,农户生计仍难以为继。

3.3 盆中丘陵地区

退耕还林地规划重点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馒头山”。该区域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20%左右。地貌以丘陵为主,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匮乏,传统农户对资源的依赖不高。整体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农户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交通相对便利,信息较畅通,退耕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或其他多种经营,增收渠道多,经济收入较高,其中打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最高,退耕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对退耕补助依赖不大。补助到期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户收入将有较大影响,对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户影响较小。

4.影响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性的风险分析

4.1 现有政策安排时限内无法达到预期效益

经济林的补贴年限在有些地方已经到期,生态林的补贴即将到期。但是普遍说来在四川绝大多数地方,尤其是以生态林为主的川西高原地区,补贴到期后很难产生经济效益。首先受自然条件所限,其位于高寒山区,气候和立地条件差,其成材的时间一般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不像内地可以及时更换品种,分散降低风险。退耕重点区域大多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稳定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选种失误导致预期收益降低。天全县在没有做好充分的论证的前提下,从广西引进杂交竹,但不耐低温。2004年和2005年遇到多年不遇的持续低温天气,造成4万亩杂交竹受灾。县林业局准备逐年分批实施树种更换,将杂交竹替换为本地慈竹和楠竹。但是涉及到的更换树种费用高,每亩需要140元。目前很多农户已经自行替换杂交竹,种植本地品种的慈竹和楠竹,但是大规模替换树种牵涉到的资金问题,县林业局和农户都无法承担,这样就推迟了农户获得经济效益的时间,延长了农户对退耕补助的依赖。

最后对树木管护好坏是影响树木长势的重要因素。从纯技术角度而言,有些树种如竹子的成材时间并不长,但在调查时发现农户的树木成材时间往往要推迟3~5年,主要原因就是种树的关键环节没有控制好。在天全县小河乡秋风村农户反映栽种楠竹时,由于第一年农户没有掌握好栽植初期竹子分窝移栽技术,导致楠竹的存活率最低仅有20%~30%,次年由于林业局对早期移栽技术进行指导,成活率就可高达80%~90%。所以即使是同一批退耕还林的树木,因管理不一,生长情况也有天壤之别。

4.2 粮改现的补贴方式未能充分保障农户的利益

退耕还林初期,国家采用发放原粮的补贴方式,从2004年起,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向退耕户补助的粮食改为现金补助,按粮食折资1.4元/公斤计算,折合现金210元的补贴标准进行发放。从几个县农户访谈来看,农户认为补贴的现金无法购买到以前相同数量的原粮,还面临粮食涨价和运输成本增加的风险。以天全为例,农户拿到手的退耕补助为每亩245元,包括210元的退耕补助、20元管理费和15元的县级财政支持。按照100斤原粮打出70斤粮食来算,300斤原粮可以有210斤大米。而补贴的245元的现金按市场最低价1.3元/斤购买的话,只能购买180斤左右大米,还不考虑粮食涨价和运输成本增加的因素。原粮的残渣部分还可以发展养殖业,否则养殖业的支出也将挤占农户的利益空间,农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这一政策变动尤其对西部退耕地区的粮食供应保障构成了很大影响。尽管这项政策是为了缓解市场粮食供求压力,简化粮食供应手续,降低退耕的行政成本而制定,但是农户将承担因粮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直接对退耕户的生存构成威胁。尤其是在四川非常贫困的高寒边远山区,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商品粮主要靠内地粮食产区调入;甘孜州九龙县和凉山州金阳县都是贫困缺粮县,供本地支配必需的粮食储备严重不足。本地粮食大都是外运,交通不便且损耗大,运价高,造成当地粮食市场价格居高,这样农户可以买到的大米就更少了,无法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4.3 后续产业短期内无法成为农户稳定的收入来源

退耕工程启动以来,各地通过合理选择造林树种、优化造林技术模式,探索建立了林竹纸、林草畜、经济林果等后续产业,尽管涌现出一批发展较好的典型产业,如沐川和天全的竹纸产业,南江县的核桃产业,洪雅县的草畜产业,金阳县的青椒产业等,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经济林属于高投入和高产出类型,资金投入更大,经营管理技术性更强,如果不能保证对其持续的投入,多数经济林今后也难有较好收益。而除了很少一部分生态林的经济效益突出,绝大多数生态林因仍处于生态效益的培植和建设阶段,补贴期内不能郁闭成林,经济效益比较低,而生态效益的发挥尚需时日。

4.4 退耕林产品的销售可能遭遇市场风险

由于缺乏对树种适应性和销售市场的充分了解,导致局部地区规划同类树种,可能造成今后同类产品大批量就市,销售价格不高,形成“退耕经济”现象。有些产品过度依赖现有企业的产品消化能力,一旦市场对终端产品需求发生变化,退耕农户的损失将不可估量。以天全县的竹为例,其主要的销售对象是竹材消化能力很大的雅安中竹公司和天全竹制品加工厂,所以退耕规划的树种以竹类为主,目前尚未到盛产期。但公司终端产品的市场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对原料林的收购数量和价格,一旦出现偏差,将给退耕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4.5 退耕政策的变动对农户的心理和行为构成影响

退耕还林政策大幅调整,引发农户对退耕持续性的疑虑。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考虑,退耕还林政策也进行大的调整。例如2004年第34号文件年开始的“粮改现”与以前《退耕还林条例》中规定,“兑付的补助粮不得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不一致,使农户质疑退耕政策的稳定性,不敢加大对退耕地的投入。同时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直补和农业税减免等惠农政策降低了退耕还林比较效益,影响农户持续的造林热情,使得部分因退耕还林而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的农户心理发生微妙变化,降低了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满意度,造成其短期行为。

4.6 过度依赖退耕补贴导致内生动力不足

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农户已经形成了对退耕补助心理和经济依赖。特别是一些退耕初期因规划不当出现的部分全退村和全退户,退耕收入成为家庭最重要的收入。现在四川省有“全退户”8.5万户,涉及人口30.8万,分别占全省退耕总户数和总人数的1.27%和1.28%,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因缺乏土地资源,同时没有寻求到其他新的增收途径,其生存严重依赖于退耕还林补贴。天全县紫石乡是全县两个全退乡之一,农户的原耕地大都分布在公路沿线陡坡,全部退耕,补贴到期后他们将会是最早面临生存危机的群体。还有大部分地区都是部分坡耕地退耕,但留足部分口粮田,一旦补贴到期,生存无虑,发展堪忧。很多农户持有“反正国家要管”,“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心态。国家通过给退耕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来换来生态效益的退耕还林工程,也形成了退耕农户对补贴的依赖,没有充分挖掘农户自身的发展动力,内生动力欠缺。

4.7 劳动力缺乏影响林木的管护效果

随着退耕的深入,更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是大势所趋。青壮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小孩面临诸多问题,对林木疏于管护。尤其是距离农户家远的退耕地的管理效果就更不佳。我们调查的邛崃市临江社,距离四川著名的平乐古镇16公里,是到著名风景区天台山的必经之地,农户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多,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退耕初期的竹林长势非常不好,该社还曾出现了联合管理和集体管理的模式,退耕初期由社区集体联合管理的模式非常奏效,每家每户按每亩20元缴纳给村集体,由集体统一聘人看管,管护效果很好,缓解劳动力缺乏的状况。

4.8 病虫害和兽害的弊端凸现

为了集中连片,方便栽植和管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大都是纯林,但是单一树种易发病虫害,给农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相比而言,混交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要小,发挥的生态效益也远远大于纯林。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对水土保持和林下植被恢复的作用有限,使其不能达到退耕还林预期的生态效益。实施退耕还林以来,野生动物的数量大幅增加,其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宽,已经开始侵犯到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场所,经常危害庄稼,啃食树苗和干果类,对经果林造成破坏,并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益。

5.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5.1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林木收益权和处置权

退耕还林工程成败的关键是在于林木的收益权和处置权。退耕还林工程没有从政策上明确规定农户对退耕林木将来的收益和处置权,以及林业特殊的采伐限额政策,都直接影响到农户对退耕林木的管护和投入。建议应该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林木收益权和处置权,明确规定退耕农户的权利和义务,赋予他们对林木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依法享有退耕林木的经营使用权、转让权,林副产品采集权,在采伐限额上应该放宽对退耕林木利用的限制。当然也要严格规定不得滥砍滥伐,明确村民权益的同时规定其应尽的管护义务。退耕还林工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将涉及到整个林权改革中对产权的明晰。

5.2 合理调整补贴年限、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

5.2.1 重点水源涵养核心区域应提高补贴标准和延长补贴时间

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境内有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雅砻江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现仍有近800万亩左右这样的陡坡耕地需要退耕,因远离公路河流两岸,造林和管护难度大,验收成本高,尚未被纳入退耕还林指标。已退耕区域基本口粮田产量不能满足农户的基本生存需要,农户对退耕补助依赖相当大。应该组织调研和专家评审,确定退耕还林的重点水源涵养最核心、核心和非核心区域,按照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级来确立核心退耕区域,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状况、生物多样性现状、对外部影响力、水土流失程度、植被覆盖程度等指标。现有的大江大河源头规划的都是生态林,立地条件差,树木生长周期长,应至少延长15~20年。应该激励更多有能力的造林公司、大户、种树能手参与进来,通过政府采取赎买或租赁等方式给予参与者补偿,激发社会的造林热情。今后政府逐步将其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但是补助标准也宜高于现行的每亩5元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维持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5.2.2 继续延长非重点核心区域生态林和经济林补贴年限

四川省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盆周革命老区和贫困县,川南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水平低下,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依赖性较强;况且生态林和经济林目前还没有到收益期,局部地区因各种原因导致树木长势不佳,获取收益的时间推迟;退耕后续产业的发展还很缓慢。建议将经济林补贴延长至10年,非核心退耕区域的生态林补贴延长至15年,从政策上及时调整,通过后续产业的培育和农户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逐步降低农户对退耕补助的依赖。

5.2.3 现金和粮食灵活选择,粮食折现时注意考虑市场价格

针对边远山区的退耕户,本地粮食本来就靠外调,发放现金到市场购买直接影响到本地粮食价格的波动。同时有些农户购买粮食要到很远的地方,一次性购买量大,需要支付额外的交通成本和劳力。针对这类农户可以直接发放粮食,免除其高额的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现金补贴如果不按照市场价格折算,他们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失;而内地的退耕户,外出打工者多,发放粮食不喜欢储存,购买粮食方便,随买随吃,宜发放现金。但是现行现金补贴标准低,大大低于原耕地的农作物产出收益,也低于300斤原粮的标准,农户还要承担粮食涨价的市场风险。建议将粮食折现金时,应以当年市场粮食价格为标准来折算,而不是按照现行的固定价格标准来折算,应充分保障农户的利益。

5.3 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其他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的有机结合

退耕还林工程应该继续与其他涉农项目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与农村扶贫、农村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移民等等农村发展项目相结合。如在基本农田建设方面,应该结合国家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向退耕还林区域倾斜和补偿,使退耕区域仅余耕地的产量达到大幅提高,逐步缓解农户对退耕粮食的依赖,以防止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危害,发展自身,走上粮食供应充足的良性循环。规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时的重点应在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应注意向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倾斜。

5.4 有选择地实施生态移民和合理建立兽害补偿机制

除了针对生态地位重要,退耕后不适宜居住,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户实施生态移民外,还有一类是局部地区因为退耕后出现的严重兽害问题,给农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应建立兽害补偿机制,对因兽害引起经济损失的农户予以补偿,补偿标准可以按照损害财物的野生动物的被保护等级来制定。在兽害严重无法继续生产和生存的农户实施生态移民,在有条件的地方,首先考虑社区内部土地的调整,然后再是异地生态移民。

5.5 建立集体和个人管护相结合的退耕还林管护模式

在政府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优势。尤其对外出打工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多的农村社区有借鉴价值。还有联户管理等形式,不仅有利于工程实施,也可以加强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组织协调能力。在退耕还林的诸多环节中,让社区组织充分介入,下放一定权力给社区组织,可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达到更好宣传和实施退耕工程的结果。从个人管护效果来看,间种过其他农作物的林木长势比不间种的林木要好,建议从政策上明确规定不再限制对尚未郁闭成林的退耕林地内搞林下种植,但仅限为低矮的粮食或经济作物,郁闭成林后不得继续种植农作物。

5.6 国家和地方共同筹资替换效益不佳的树种

有些退耕树种的规划没有尊重当地农户的意愿,没有对引进树种的当地适应性进行充分论证,导致树苗存活率不高,延迟了农户获益的时间,给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应该由农户来承受。更换树种费用应采与多渠道筹集,以国家投入和地方配套,农户出劳动力的形式,不应将规划失误的后果完全由农户来承担。政府承担部分费用可以免除农户的造林后顾之忧,也使得政府今后规划树种时更加慎重周密。

5.7 强化农民理念和就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竞争力

帮助农民拓展思维,寻找退耕后最适合发展的增收项目活动,特别要注意宣传退耕补助不是终身制,使农民能够认识到外界的支持都是客观因素,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还必须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努力和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退耕地上将涌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其他多种经营活动中。政府应该继续为退耕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外出务工者的竞争力,使劳务输出产业能够逐步成为退耕地区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5.8 继续加大力度培育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

加快退耕后续产业的发展,促进退耕农户的增收,是稳固退耕成果的关键,是逐步降低退耕补助依赖的前提。建议国家制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小额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支持退耕农户加大对林地的投入,可以减少他们的短期行为;满足退耕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发展其他多种经营,寻找到更多的增收渠道。降低贷款门槛,支持发展生产。对龙头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消化更多本地林木和其他非林木林产品,吸纳更多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2005年度监测报告[R].2005.

[2]孟宏伟等.刍议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J].林勘设计,2005,(12).

[3]郭晓鸣.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跟踪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5,(3).

[4]胡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5]侯立军.西部退耕还林地区粮食供应保障体系的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

[6]魏东升.四川特困地区粮食安全问题调查报告[J].中外粮情研究,2005,(6).

[7]李清娥.四川退耕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分析[J].农村经济,2005,(12).

[8]陈健生.论退耕还林与减缓山区贫困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6,(10).

[9]郭婵.西部退耕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6,(10).

[10]秦艳红.退耕还林(草)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研究――以西部黄土高原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4).

[11]刘霞.退耕还林的政府行为评价――以西部三县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