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农村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逐渐增多,农村信用社可能存在的风险也越快越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围绕风险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测和管理。农村信用社对风险进行预测、计算、测量、控制以及评价,并且开发、使用和宣传有关风险管理的技术。风险管理需要对账目进行反复的审核,把一切损失都考虑到,并且预防损失的发生及其进一步恶化。风险管理对农村信用社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主要有信用等多个方面的风险。并且通过编排、核查、检测和分析等手段对资产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

二、农村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在业务方面的类别不多,所以其利润的来源渠道并不是很丰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为了增加本银行的利润,就把重点逐渐转到贷款方面。正因为农村信用社一味地追求利润,扩大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标准,从而造成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风险。但是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却没有意识到对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出现了严重的风险,才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而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没有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而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完成其应有的职责,更没有发挥其实际的效用。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没有重视自己的工作,认为风险管理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不能产生实际的价值。

(二)风险管理的制度不够合理

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建立完善而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险漏洞,威胁着农村信用社的正常发展。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的业务数量比较多,但是贷款的额度却不高。农村信用社对大部分额度较低的贷款放任自由,不会对贷款金额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时的跟踪。所以在贷款出现风险的时候,农村信用社就显得措手不及。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比较单一,而且相对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风险管理制度没有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也缺乏紧密的练联系。风险管理部门只是独立行事,难免显得孤立无援,缺乏全面的风险信息,所以也无法获得最好的工作效果。

(三)风险管理的力度不够

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管理不够严格,控制力度比较弱。比如说,有一些农村信用社在信用贷款方面放松了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商业性质的银行是从下级向上级逐层办理贷款手续。但是在农村信用社则不同,它的贷款办理手续是从上级逐层转向下级。这样一来,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他们会以为上级领导下发的贷款手续就应该照办。如果说上级领导都批准贷款申请,而下级人员还不通过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会歪曲不真实的信息,欺瞒或者改动真实的信息,从而通过不合理的贷款申请。所以,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忽视了贷款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农村信用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的认识

如果农村信用社需要解决风险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就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方面的正确认识。无论是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还是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并且注意防止和预防风险,并且有效地落实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并且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

(二)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风险管理应该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和检测,并且设立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制度上要设置严格的惩罚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个潜在的风险并予以避免,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对任何已经存在的风险。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依赖于完善的制度,更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风险管理并不能依靠单一力量来完成,更不能各个部门分别独立对风险进行管理。只有每个部门都明确关于风险管理的职能和责任,并且相互沟通和合作,才能够克服混乱零散的风险管理状态,形成统一而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结语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非常独特的银行形式,在金融行业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每个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管理关系到资金流通以及利润增长。但是,如今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比较落后,制度不够合理,控制的力度也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农村信用社需要寻求一系列有效的应对策略。农村信用社只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才能够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正常效用。

参考文献:

[1]黄明江.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04):91-92.

[2]王保刚.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151-152.

[3]吴新全.浅谈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金融经济,2011(08):128-129.

[4]王秀兰.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16):173-174.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Abstract: In modern enterprises’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field in internal audit.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reason for the involvement, how internal audit to take part in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isk management.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Risk Management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各种风险日益增多,正确认识风险的特征和风险管理的意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内部审计工作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有可能发生使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实现的事件时,就存在着经营风险。风险的高低取决于预计损失的大小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

    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的管理咨询师,因此,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必然。审计人员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企业的最大的安全保障。从另一方面讲,内部审计部门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单位领导,中间没有经过层层传达,减少了信息的失真和延迟,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正因为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比外部审计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了解;而且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通过的内部审计的定义时,把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三、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控制、减少风险,需要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每个员工的共同参与。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的健全有效性进行评审,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内部审计应通过以下途径参与风险管理:

    1、确定风险领域。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换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从面确定风险领域。任何风险对企业财务损失的影响,最后都会显示在财务及会计资讯上,但是并不是所有风险的不利影响都能够予以量化,而且有些影响也非短期内就会浮现。由于内部审计人员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比较熟悉本企业的业务,从而容易发现存在风险的隐患问题。

    2、评价风险。风险衡量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从而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对策。

    3、提出改进意见。内部审计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能从组织的利益和实际出发,清醒地识别和评价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已有的风险的衡量结果进行再检验,以确定其是否信当。经过风险分析,提请管理层注意,并同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促进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内部审计通过发现评估并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帮助组织解决风险问题,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效果。

    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应坚持的原则

    1、独立原则 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具有独立性,这是内审部门开展工作的前提。保证内审部门与领导层之间的直接对话渠道畅通。

    2、职业化原则 内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够及时地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3、融合性原则 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一环,除了监督各个部门科室的工作情况,还要监督其自我控制的情况,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相融合,对内控制度中的不完善之处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4、重要性原则 现阶段管理理念还很落后,内部审计部门要积极宣传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在领导层中普及风险防范和控制的专业技术。

    五、结论及建议

    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因此,应将企业风险管理融入内部审计程序,使两者之间协调一致,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内部审计实施管理的具体作法是:

    1、在编制计划时,应该在对可能影响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

    2、确定审计范围时,要考虑并反映整个公司的战略性计划目标,并每年对审计范围进行一次评估,以反映企业的最新战略和方针。

    3、编制审计方案时,通过风险因素分析来确定审计业务工作重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内控制度,查找其中的疏漏和薄弱环节。

    4、更新审计范围与计划的内容时,要反映管理层的方针、目标、工作重心出现的变化;在选择检测、证实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时,应该能够反映出风险的重大性与发生的可能性。

    5、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指出风险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

    6、追踪审计时,将风险确定为决定追踪审计范围的重要因素,风险越大,追踪审计的范围就越广。追踪审计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最严重的潜在的问题上,通过持续追踪,确保对于重大的审计发现,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风险评估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存在风险的领域就是内部审计的重点。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促使企业改进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德仁.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管劲松,张庆,肖典鳌.审计风险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3] 郭华平.中国审计理论体系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 郑石桥.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3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

    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良好的内控环境

良好的内控环境是落实内控的助推剂,也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从属性上讲,它是企业风险管理外部要素,但是它却对企业内部控制起着重大作用,它影响着企业内控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强化内控观念,树立风险意识。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深对风险控制的意识,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理解,要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层次,是企业走向多元化管理和转型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因此,要将内控作为企业的战略高度,严把风险管理和制度建设。实践中,企业不仅要加强管理层的防控意识,更要将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得风险管理深入人心,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第二,建立内控制度,完善法人治理。良好的制度建设是内控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各部门发挥内控职责的调控器。这就要求企业内部要明确分工,相互监督和牵制。企业高管要对内部控制有足够的认识,建立内控制度,设立专门的内控管理机构,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法人制度,形成系统的法人治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内控结构。事实上,法人治理与内控是一脉相承的,法人治理的内在要求需要企业实施内控,内控是法人治理的具体体现。因此,将内控部门设置为企业管理部门一个重要内容,明确内控在企业中的地位。

第三,落实员工培训,提高职业操守。企业环境的最终影响者来自于企业千千万万个基层员工。因此,员工才是一切管理措施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者,员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可以确保企业长久不衰,规避不良现象的产生。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制度,落实培训内容,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水平,确保企业能够正常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员工晋升制度,加大奖惩力度。

(二)确立企业战略蓝图

企业应根据企业的使命或愿景来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企业的最高目标,其他目标为战略目标服务。企业根据战略目标再层层分解,并由各部门来落实。战略目标的制定应考虑企业的风险容量,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应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

(三)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以确保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各种措施得以有效执行,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面及其活动。控制活动应该包括:对员工绩效的分析与考核,部门的自我复核,对信息处理的控制(包括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实物资产的控制,责任划分与不相容职位相分离控制。

二、落实风险管理的路径分析

第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它指企业用各种方法来判断企业的现有风险和潜在风险。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中,风险识别是各项事务的基础,它是风险控制的逻辑起点,是企业降低经营风险的主要方法。

但是,通常来说,风险又具有一定的多变性,它会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风险识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持续关注企业的变化,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又可以分为现场勘查、数据统计、财务分析等。

第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它指对出现的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价,考察其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程度,并将这些程度进行量化管理。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分析风险的特质,考量风险的来源和发生频率,从而根据评估的具体结果考量应对风险的具体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例如:模型分析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都是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为内部控制找到充足的依据。

第三,风险应对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之后,还必须落实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即风险应对。它是根据前两项工作确定的风险大小和风险多少,充分结合企业的内控要求,采取的降低企业风险的一系列措施。通过风险应对,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效益,扩大企业规模。

一般来说,企业决策者对风险控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他们的行事风格和偏好决定了企业内控的主要方法,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畅通沟通渠道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建立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渠道,以确保员工了解内部控制信息,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通过对外部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顾客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的了解和掌握,通过与各方的沟通,有利于企业及时处理风险、抓住机会,实现更好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手册及建立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来实现。

第五,建立监督及评价机制

监督和评价机制是企业风险控制的保障,也是风险控制的得以落实的基础。它对于企业高层了解企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了解企业内部问题,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企业内部调整,利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规避风险。在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的时候,要注重内部和外部两种方法。

建立内审机构是企业内部监督和评价的有效手段。内审机构应当独立于企业各个部门,直属监事会和董事会。内审不应当以财务审计为主,还必须包括企业经营活动、控制活动、企业职工评价等。当然,内部审计也具有自身局限性,因此还必须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参与企业监督与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敢于披露各种信息,受第三方监督和评价,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地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范文6

【摘要】 本文从医疗风险管理过程、医疗风险管理内容、医疗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医疗风险相关问题思考几个方面论述医疗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关键词】 医疗风险管理 防范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edical risk management precess,conteuts and system,and think discwsses some problems in respeet of the medical risk thinking of pren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Medical service risk management guatd

医疗风险指在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问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医疗风险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任何临床活动甚至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目前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医疗风险的界定、医疗风险的分担模式虽有所不同,但都很重视医疗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工作。在我国,医疗风险管理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是陌生的,医疗风险防范与管理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医院管理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医疗风险管理过程

医疗风险管理借用了工业中风险管理方法,它是指医院有组织、有关系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它是通过医疗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其过程主要包括4个方面:

1.1 医疗风险的识别

医疗风险识别是医疗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整个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分析、识别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常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技术有两种:第一是工作流程图法,包括整个机构运行的综合流程图及特殊部分(高风险部分)的详细流程图,由此全面分析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第二是调查法,设计专门调查表,调查关键人员,掌握可能发生风险事件的信息。在医疗工作中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流程图便于直观分析、全面综合,调查法有利于了解风险之所在,并且可以补充及完善工作流程图。

1.2 医疗风险的评估

医疗风险评估就是测定医疗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它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风险识别发现医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确认风险的性质,并获得有关数据。风险评估通过对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得到关于损失程度和发生概率的信息,为选择处理方法,进行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风险评估一般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来完成。

1.3 医疗风险的处理

医疗风险的处理是针对经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之后的风险问题采取措施。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1.3.1 风险预防 即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

1.3.2 风险承担 是指将风险损失的承担责任保留在医院内部,由医院自身承担风险。这在风险发生频度不高,预计赔偿额在医院支付能力之内,且无法用回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等策略应对时,才采用这种对策。

1.3.3 风险转移 将风险责任转给其他机构,(如保险公司),是最常见的风险处理方式。

1.3.4 风险回避 回避风险即停止提供可能产生某种风险的医疗服务项目。例如,在不具备确保产妇安全分娩所必备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没有加入医疗风险保险的情况下,可采取暂关闭产科病房的对策。

1.3.5 风险取消 有些医疗服务项目,如果风险发生率太高,或是购买保险的费用过高等,对医院工作影响大,可考虑取消这些服务项目,从而完全避免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1.3.6 风险处理中的法律事项准备 对于一些风险发生率较高的服务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准备必要的法律材料,例如诊断、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发症要详细向病人或家属说明,要求病人家属签字认可,一旦发生风险事件,有法律依据可查,以维护医院及医生的权益。

1.3.7 风险教育 已发生的风险事件,是最好的风险教育素材,可利用它向职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

1.4 医疗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的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风险处理方案是否为最佳,其效果如何,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来评估。看风险管理效益的高低,主要看其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2 医疗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医疗风险管理的内容极为复杂多样,不同规模、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地域的医院、不同专业的科室,其风 险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医疗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2.1 医疗护理业务工作

医疗护理业务工作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制定院、科两级专业技术责任制度;实施临床程序守则以减少不同单位临床做法上的差异;实施急症分流制度,使病人尽快得到救治;制定药物使用安全手册,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事故的警觉性;减轻一线医务人员工作量,加强对临床部门的业务支援;统一医疗记录表格,制定医疗记录管理标准及手册;设立感染控制小组,统一感染监测和呈报制度等。

2.2 医疗组织机构

医疗组织机构风险管理的内容有: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制定涉及法律责任的医疗风险管理措施;对医务人员加强沟通能力的培训;制定医疗资料保密手册;信息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管理培训;医务人员违纪管理;推行医务人员行为守则。

2.3 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管理的内容有:医院保安系统安装和保安人员培训;防火安全教育及培训;医疗、化学、放射性及其院内废物处理;病人及治疗的安全管理等。

2.4 处理公众意见和投诉

处理公众意见和投诉管理的内容有:设立药物咨询电话热线;制定投诉和反馈机制,有效监督服务质量;进行有关病人的权利和义务教育;通报公众投诉摘要和病人建议。

3 医疗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3.1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都要充分认识医疗的风险性。首先治病就要冒风险,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生命和健康的风险是完全由患者自己承担的。其次,医务人员接收病人就要尽量避免风险。医务人员接受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又承担起了对患者的医疗安全保护。医疗行为所涉及的检查手段、医疗护理方法和治疗药物的作用都是相对的,医务人员能力不能及的,切不可盲目行事。

3.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为医务人员应当掌握4个要素:

1)同情:医生对病人要表现出同情心。

2) 交流: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同时也要与其医疗伙伴进行交流。

3) 能力:医务人员要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

4) 表格化:随时书写规范表格,并保证表格的清楚、连续、完整。

美国医务人员对付医疗风险一般有3种策略:一是小心谨慎,防止事故差错的发生;二是参加“事故保险”,一旦出了事故则由保险公司负责处理赔偿事宜;三是尽量与病人及其家属搞好关系,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希望病人不起诉。

3.3 正确的舆论导向

目前,大多数新闻媒体对卫生系统给予了大量、客观公正的宣传报道,为推动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个别媒体追求轰动效应,或因记者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听了一面之词就匆忙发表文章,把本来就不太正常的医患关系更加白热化。如果新闻媒体只抓住某一个病人的问题大肆宣传是不合理的,应该做好正面的宣传报道。

参 考 文 献

[1] 卢祖洵,程峰.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6,98(8):395—396.

[2] 何文炯.风险管理.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徐仲华,张新平,陈茂盛等.国外医疗机构风险防范及其分担措施探讨.卫生软科学,1999,13(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