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营企业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营企业发展史

民营企业发展史范文1

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进一步落实省、市、县有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清理和取消限制民间资金投资的不合理规定,切实消除民间资金转化为民营资本的体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适当降低市场准入标准,放宽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金和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改组改造。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参与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型企业的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民营工业企业。进步优化政策、市场、法制、政务和舆论环境,加强和改进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和引导,认真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完善政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服务职能。积极主动为工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建立部门企业联系制度,切实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大力加强全县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整治企业周边发展环境,加大企业治乱减负力度,严格控制对企业的经济检查,规范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行为,切实为企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排忧解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工业的行业管理和自律。

保障要素供给。采取开源和节流并举的方针,努力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着重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困难。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着力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汇通信用、*县光彩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民营企业发展史范文2

到了21世纪初,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营企业在国内外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经营的领域和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大,同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更加主要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营销的问题

尽管民企在国内外的发展日趋成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我国的国企和国外的名企,我国的民企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营销方式较为匮乏

基于民营企业相对经济实力、经营领域等条件的限制,民营企业的营销模式相对国企来讲较为匮乏。较大型的民企营销方式较多,但是很少有民企足以与国企进行营销竞争;较小型的民企营销方式较少,甚至有很多的小型企业根本不做过多的营销,乃至不打广告等均一定程度的存在。

(二)营销诚信度较低

基于很多民营企业的创立者和主要人员在学历、能力等方面的较低素质,对于市场营销等基础理论及实践知之甚少,其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营销行为极不规范,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过于夸大产品的功能效用等信息,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欺诈嫌疑。

(三)营销潜力不足

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实力相比国企而言较弱,因此,其营销往往是视一定时期的必然需要或偶然需要而定,所以,可能会出现营销期不稳定的情况,因此,营销潜力受限,极为不足。这也是民企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四)营销效果不够明显

民营企业除了投入自身营销之外,还会聘请广告公司或外部人员来进行产品营销。但是,由于在广告投入金额、人员聘请报酬等方面的限制,往往不会与大型广告公司或者明星等展开一定的合作,甚至只能以发放传单、报纸广告、互联网小型广告等为主,这直接影响了营销的实际效果。

三、民营企业营销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关于营销方式较为匮乏的解决办法

由于在经济实力上、经营领域上等条件的限制,民营企业确实营销方式较为匮乏,但是,作为亟需发展的民营企业来讲,要讲求营销方式的有限性和营销方式的有效性相结合。尽管方式较国企的规模匮乏,但是,国企由于盘子大、运作速度相对迟缓,作为民营企业可以看准时机,进行实际调研和方案测试,对于某些简单有效省成本的营销方式着力实施,本着抓重点的原则实现有限营销方式对企业营销的贡献最大化。

(二)关于营销诚信度较低的解决办法

尽管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诚信度较低,但是,民营企业要求发展,就必须以诚信为根本。因此,民企经营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营销理论建设和实践积累。以诚信为本,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每个民营企业家应该追寻的目标。

(三)关于营销潜力不足的解决办法

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等条件限制,民营企业的营销确实不能实施病毒式、地毯式营销。但是,民营企业的营销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受众,持久的发挥其营销潜力。也就是说,对于相对较弱的民营企业来讲,其营销要注意发挥长期性。

(四)关于营销效果不够明显的解决办法

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其广告投入、人员聘用等情况由于有诸多限制,所以营销效果相对不够明显。对此,应该采取在重要的节假日进行重点区域的特定的消费人群的高峰时段短时间营销,这样的话,营销效果将较为明显。而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相同市场领域的产品竞争时,必须避免进行雷同或者相仿的营销,无端损耗企业财力物力人力。

四、小结

民营企业发展史范文3

一、民营建筑企业的必然性

民营中小建筑企业是保证建筑业市场化竞争的主要力量。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来自良性的竞争。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中都会涌现出民营企业,它们的出现对国有企业和大型的联合企业形成了分散化的制衡。建筑行业属于一般竞争行业,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和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形成了较低的建筑“准入”门槛。民营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资本和技术方面缺陷,难以抵御来自外势力和不公平的损害,对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渴望比国有企业或者大型联合企业更加迫切。市场竞争的充分和透明程度才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形成,促进充分竞争等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二、民营中小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外在阻碍和内部缺陷

1.民营中小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外在阻碍。①“融资难”依然是民营中小建筑企业的“拦路虎”。我国虽然已经推行实施“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政策,但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为了加强自身的金融风险防范控制,减少了贷款的发放额度,对资信程度较低的民营中小建筑企业依然有严格的贷款条件限制,一些中小建筑企业无法满足银行贷款条件而无法取得贷款,其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一些银行虽然同意贷款,却手续繁琐,贷款人要往返银行多次,甚至附加一些不合理的条件,或者苛扣一些Y金作为抵押,降低了效率又增加企业负担。②没有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支持指导民营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民营中小建筑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并未得到政府的重视,比如,对民营业主没有所处行业的管理培训,相关有利政策较少,尚未出台法律条文保障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少之又少,在整个“大环境”并不有利的情况下,不少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短暂,其中有些不得不“夭折”。

2.民营中小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内部缺陷。①战略目标不明确,产权结构单一。目前,我国民营建筑企业依然采用“谁出钱多谁说了算”的决策模式,然而经营决策者大多素质不高,理论知识匮乏,单凭经验容易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短期经营行为。一是由于缺少高瞻远瞩的全局观念和对市场经济趋势的准确把握。二是由于法律观念淡薄,缺少基本的法律知识,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变得困难重重。②组织结构失衡,经营模式混乱。对于民营中小建筑企业,家族性环境氛围浓厚,“自己人”安排在重要的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往往不相容的岗位上还出现一人兼任二职的情况,充分暴露出民营建筑企业人员专长和岗位的安排失衡和不合理。同时由于缺少监管人员,手续是否完整,机制是否正常运行都得不到及时的反馈,整个公司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交流,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③内部管理原始化,人才大量流失。在调查部分民营中小建筑企业时笔者发现为了节省成本,部分企业还是采用“老办法”管理,比如账务采用手工记账,账务处理不清楚,项目核算不到位,预算由会计人员兼任,项目成本发票不开票或者未据实开票。无法计算正常项目盈亏,也给公司增加了不少税务风险。

三、民营中小建筑企业问题的解决办法

1.废除束缚民营中小建筑企业的“枷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除法律明令禁止外,应该赋予企业自主选择经营范围的权利,对于交通,能源,铁路等设施的建设,鼓励民营中小建筑企业投资经营,打破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垄断”的现状,尽量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

应颁布相关金融政策,放宽民营中小建筑企业贷款条件,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的投入,尽量满足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其他相关配套服务机构,在公司注册、资质审(下转第11页)(上接第55页)批、招投标等方面,拿掉“有色眼镜”,把民营中小企业作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同等重要的服务对象。

2.对民营中小建筑企业加强监管力度,提供相关指导服务。对于民营中小企业出现的偷税漏税,出资卖资,拖欠工资,忽略质量和安全的施工行为,各单位包括工、税、审、质检等都应该及时指出漏洞和错误,纠正并监督其改正,促进其规范化和持续化的发展。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民营中小建筑企业统一的服务机构。即使有工商、税务等参与协作,但由于管理机构过于分散,有些职能机构有重叠,机构之间又“各为其主”,不利于提供完善的服务。因此,建立统一的管理服务机构有利为业主提供基础管理培训;增强法制观念,提供税务咨询;为经营业主争取银行贷款最优政策。

四、结束语

民营企业发展史范文4

一、民营企业现状

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加强,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但就目前为止,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多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成本,且由于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度较高,便于开展财政方面的相关工作,在增强企业效率的同时,能提高企业经济收益。而在企业成型后,“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就会日益显现,以亲情为桥梁的管理模式,会造成企业产权结构过于单一,使得外部环境资源无法实现多方面融入,严重阻碍了企业与外部进行产业融资,从而导致企业无法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壮大发展规模,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家族式管理模式不利于人才的引进与录用。由于民营企业过度依赖家族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胜任重要的工作岗位,导致企业人才流失,难以留住人心。如今专业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它不仅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还削弱了企业整体实力与核心技术。

管理模式的不健全,多半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结构,以及对企业决策层约束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进而导致企业出现一人独大的情况,影响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下,家族式管理模式容易出现经营与投资等方面的失误,造成企业内部混乱;在企业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的民主管理模式,而内部职责与财务收支的不规范管理,会使得企业内部存在产权不清与内部消耗的情况。

2.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

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自主产品与技术,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恰巧都是现阶段的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且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这样的规模决定了企业不能兼顾企业运行与技术革新,导致大多数民营企业多采用产业跟随策略,追求短平快的企业利益,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因为企业市场竞争过于严重,且民营企业的传统观念又太过陈旧,导致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的缺失,产品性能过于单一等状况出现,使企业缺乏市场控制能力,造成民营企业效益下滑。

3.企业中专业人员的缺失

民营企业在日常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工作人员技术含量低下等一系列人力资源问题,所以迫切需求大批量专业人才对企业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但由于民营企业创造者多数不具备管理等方面的才能,且缺少相关方面的认知,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另外员工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工作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容易出现消极怠工和离职等情况;员工总体素质低下,而企业又不能及时针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培训,则会影响到企业整体发展,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民营企业在转型中谋求发展的对策

1.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民营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善民营企业整体经营环境,为企业成功转型做好准备工作。由于民营企业多以中小型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各管理环节协调能力较差,在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动,不进行盲目投资,为企业成功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与保护。企业还要促进专业团队与员工的管理协调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做好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工作。

企业在转型后要不断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打破过去传统的产权结构,大力吸引外资注入,从而夯实民营企业管理基础。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民营企业互相参股的方式,实现对企业股份的改造工作;企业要确保部分股份流动性,通过流动股份吸引优秀专业人才进入企业,逐步实现企业社会化。

建立专业的管理经营团队,是实现现代化民营企业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一时间很难将“家族式”管理模式彻底剔除,只能逐步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进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科学化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使企业面对重大问题时及时予以相应的解决办法。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以彻底改变原有的“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要在适当时期设立法人代表,以形成企业内部约束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生产运行效益与整体管理水平。

2.企业加速产业升级

民营企业要依靠自身力量,在内外共同作用下,实行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意识与品牌意识。企业要针对产品进行分析与探索,从根本上找到产业的问题所在,大力注重产品研发与创新,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好品牌战略计划,为企业转型做好准备。

3.推动企业技术发展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较晚,为尽快赶上整体民营企业发展速度,要采取灵活的运行策略,以推动技术革新为基础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优化与改造民营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民营企业还可以与其他大型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将相关技术运用到自身企业技术创新中;企业应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使其能够发挥自身最大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4.企业要做好市场创新工作

民营企业要积极打破传统企业生产观念,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了解与探究,做好市场创新工作,寻找有效的销售渠道,更好地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还可以寻求与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利用跨国公司销售渠道,来开拓民营企业的销售市场,提高自身知名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品牌战略的实施与保障,充分发挥我国民营企业自身优势,以适应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尽快通过国际认证,用最优质的产品与最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在对外贸易的同时,要注意品牌商标等保护意识,从根本上维护企业根本利益。

5.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在民营企业转型过程中,政府应加大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以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问题,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转型后的第二次创业发展。各大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以强化民营企业贷款保障服务系统;积极为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更好地帮助民营企业成功进行转型。

民营企业发展史范文5

企业发展如同开车旅行,目的地明确但准备不足,会出现目的地难以按时到达或者到达后实际远小于预期。比如开车计划一周到某地,因为准备工作不到位,上路后发现路不平(渠道不顺畅),开始修路,修好路发现车太久不开需要保养了(产品质量不稳定),保养后发现天气变化无法开到100码(竞品干扰影响层出不断),所以,我们原计划一周可以到地方,最后开了一个月。到了目的地,发现此处美景已经过了最佳观赏期(新产品终于成功,产品生命周期已经开始衰败,行业容量极具下降),内心极度失落。

以上种种,都不能最后归结为战略错误-开车去某地,而更重要的是实施战略的准备严重不足,没有对战略实施做好相应的评估和行业,竞争对手,自身组织能力的规划,倒致战略最后失败——失败的是时间,而非当初的目标(因为有时候并不是战略错误,而是战略生不逢时-早了或者晚了)。

企业发展,任何时候都无法设想完美以后再出发。先确定目标,再根据目标不断修正实施目标的方法,或者及时调整新的过程目标,以保证组织作战资源不浪费。对于不可控的因素不要回避,而是勇敢及时修正新目标进度。 正面面对一切干扰因素及时修正新的战略进度,这是保证战略成功的最大信心保障。

民营企业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民营中小企业;政策环境;融资环境;服务体系

[DOI]10.13939/ki.zgsc.2016.51.017

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储量下降、消耗殆尽的威胁,会进入经济转型期,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前确定新的接续产业,实现转型发展。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民营中小企业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需要从多方面解决问题,提出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1 民营中小企业在延安市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转型的资源型城市来说,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企业结构普遍存在着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中小企业为辅的特征,进而导致地方财政积累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动力缺乏,经济发展活力不够等问题的出现。因此,要充分利用民营中小企业机制灵活、适应力强、吸纳就业多等特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1]。

1.1 l展民营中小企业是培育资源型城市未来接续产业的重要途径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发展与该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程度息息相关,随着资源的消耗,企业生产成本必然逐渐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渐丧失。所以,这类城市必然提出经济转型,寻找适合的接续产业。要使接续产业真正成为未来主导产业,除了培养一定数量的大企业外,更需要培养一批可以为大企业提供生产原材料、零部件及各种配套服务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因此,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培育未来接续产业的重要途径。陕西省延安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石油煤炭开采加工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兴旺了几十年,但近年来,第二产业呈现走低势头,“油主沉浮”的产业格局增加了延安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风险,政府已开始大力推进能源经济转型,积极发展非能源工业和新兴产业,随着大量工业园区的建设,必将促进大批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涉及农产品加工、生物、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

1.2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是缓解资源型城市就业压力的重要保障

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出现企业裁员、失业人数增加等问题。而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是解决人员再就业问题的方法之一。因为很多民营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吸纳就业多的特点。此外,多数失业人员和未就业人员自主创办的经济实体也是民营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甚至是个体工商户。因此,对处于转型期的资源型城市来讲,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可以极大地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1.3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县域收入差距

受主导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延安市北部子长、安塞、志丹、吴起等县经济发展速度快,实力较强。延安市南部黄龙、宜川、富县、洛川等县资源相对较少,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各县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民营经济在各县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这直接制约延安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最高收入县区和最低收入县区的差距连续扩大。从GDP总量来看,南部六县占全市GDP总量不足35%,北部六县占全市GDP超过50%。从地方财政总收入来看,除扣除市本级和宝塔区外,北部县占比接近80%,南部县仅有20%左右。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可以解决民营经济在县域分布的不平衡问题,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缩小县域收入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 当前延安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延安市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深度调整的时期。政策环境不理想、产业选择规划不合理、融资困难、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了当下延安经济的增长。

2.1 政策环境不理想

各级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政策摇摆不定,宣传不力,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不理想。上级优惠政策难以全面落实到位,本市政策配套措施不健全是最突出的问题。例如,民营企业奖励政策迟迟不能兑现。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环节多,政府各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导致政策悬空,落实周期偏长。民营中小企业缺乏高效的政策环境,因而难以实现总量上扩大,质量上提高,难以成为全市经济重要支柱。

2.2 民营中小企业产业选择、规划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营中小企业产业选择不合理。受资源偏好、定位不明确、盲目选择的影响,延安市的民营中小企业多集中在第二产业,主要分布在建材、化工、机械制造、陶瓷等与石油、煤炭相关联的行业;三产的中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餐饮、住宿、房地产、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比重较小。而且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走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二是民营中小企业产业聚集度较低。延安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依托石油、煤炭等特色资源而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与分散于其他行业的民营中小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产业集群难以形成,集群效应难以充分发挥,难以形成人才、资金、技术和服务的溢出效应,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都陷入孤立发展的困境。

2.3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第一,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度大,民间资金利用有限。正规金融机构考虑到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所以在贷款时显得十分谨慎。加上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正规,信誉度差,可供抵押资产较少,缺乏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致使企业只得转向民间融资。但是民间融资往往使一些民营中小企业陷入了“越借越多、越借越难、借了难还”的恶性循环。第二,金融市场发展缓慢导致企业融资效率不高。延安市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全市共有金融机构30余家,且网点少,布局不合理,多集中于市区,各县城分布较少。地方性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第三,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来完成。对于运用现代金融工具和手段融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还没有。私人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信托融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基本没有开展。

2.4 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竞争力

延安市民营中小企业受创新能力不强的影响,综合竞争力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在推动延安市经济转型发展中作用的发挥。一是管理者创新意识缺失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延安市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经营模式,高层管理者市场意识不强,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投资创新工作。正是由于如此,导致延安市很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制定系统创新能力l展战略,核心竞争力得不到提高。二是尚未构建常态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根据调研发现,延安民营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比较少,仅有个别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由于产学研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导致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没办法运用到民营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也导致中小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不足,整体发展缓慢。三是民营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人才,且流失率较高,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同时也不利于对外来技术消化掌握。

2.5 民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延安市民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已经制定部分管理制度,如《延安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二,网络平台服务类型少,业务不全。成立了中小企业网络服务平台,但平台正式运营时间段,实体服务机构入驻少,业务领域不全,限制服务功能发挥。第三,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成效不明显。第三方开展企业征信评级工作难度较大,企业信用评级咨询服务业务范围较小,企业信用档案建立得较少。第四,关于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建设略显滞后。

总之,延安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和问题。从发展质量看,劳动密集、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行业仍是民营中小企业主体,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企业较少;从企业规模看,个体工商户占绝大多数,企业数量偏少,小微企业占大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偏少;从外部环境来看,政策环境有待改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融资环境较差,发展压力依然较大,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3 促进延安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延安作为一个以石油、煤炭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转型期资源型城市,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

3.1 营造有利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宽准入条件,制定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障、税收优惠、资金信贷、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尤其是对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和资金回收期长的投资项目,还应多渠道完善投资者收益机制,在补贴、市政等配套政策上出台更细化的规定。要厘清政府职能责任,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做好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促进企业规范化发展,积极营造公平高效的政策环境。

3.2 促进民营中小企业产业科学选择、合理发展

一是民营中小企业要明确定位、合理选择产业。作为区域性企业,民营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突破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地方政府要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合理引导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间合理分布。可以将资源型城市民营中小企业纳入大型资源类企业的产业供应链中去[2],借助大型资源类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资源、渠道等优势带动民营中小企业成长,最终实现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真正把小产品做成大品牌,小企业做成大市场。二是要形成民营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以根据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分类整合,形成相应的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打造企业品牌,提高区域性企业竞争力。充分利用各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地方产业园区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入驻园区,促进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使园区内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能产生协同共赢的效应。此外,要促进同业商会或企业协会等组织的建设,协调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关系,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规范企业行为,实现共同发展[3]。

3.3 加快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第一,要大力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延安取得新的发展。各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要优化机构网点服务功能。要推动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积极稳妥发展基金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第二,加快民间金融市场的组织化、规范化和阳光化,增强民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组建一批民营投资公司,推动民间资本设立涵盖优势产业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证券、保险等机构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4],支持民间资本建立融资担保公司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来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第三,加快发展金融产品的研发和金融工具创新,大力发展资信评级、投资咨询等金融辅助产业,加快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和引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民营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3.4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加强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一是要不断增强管理者创新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可组织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外出学习观摩或请专家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帮助管理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增强创新意识[5]。二是打造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中小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创新。内容可以涉及产品研发、生产设备改造、技术升级、机构改革或制度创新等。三是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依据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快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工作能力的新型人才,包括职业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等的引进和培养。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降低人才流失率,激发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5 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应该着手构建具有信息咨询、人力资源培训、技术支持、融资服务、管理咨询、创业辅导、法律维权等服漳芰Φ闹行∥⑵笠倒共服务体系,促使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和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为企业提供全面、快捷、高效的服务。一是继续完善民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平台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形成延安市服务机构入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进入、退出机制。确定服务人员的素质标准和服务内容、水平标准,增强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延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吸引更多服务机构入驻平台,不断完善服务种类,引导各种服务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努力为企业提供功能齐全、水平专业、标准规范的一站式服务。加快充实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努力发挥好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的综合效力。三是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以实现金融、工商、税务、物价、公安、质监、统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和共享。政府除了掌握、汇总、提供翔实的企业数据、动态外,还要督促相关机构、社会第三方开展更多征信工作,以实现对企业的守信情况进行监管和信息共享,建立更多企业的信用档案,提供更多信用评级咨询服务。四是加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器基地、创业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政府要和高校联合建设各类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平台,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各企业也要逐步建立创新转化基地平台。

4 结 论

总之,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以战略的眼光解决其发展过程中政策环境、产业规划、融资服务、创新能力、服务体系等各方面的问题。扶持、发展和壮大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这既是当前延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未来延安经济彻底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韩丽红,张晶.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作用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8(1):20.

[2]汪陈友.资源型城市转型视角下的中小企业成长策略[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8.

[3]李玉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小微企业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