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1

论文摘 要:从课程标准的改革入手,探讨了在高等院校的课程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对教学课程设计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探讨。

1 关于课程标准

1.1 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历史背景

教学大纲是我国借鉴前苏联的教学体制从1952年开始实施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各学科知识发展变化的速度加快和学习理论的发展,教学大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学工作的需求。教学大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教学大纲是以教师为主体,重点是教师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当今的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素质教育不相符。

第二,教学大纲重点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导致师生更多地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结果,忽视学习方法和策略;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容易呈现教师“一言堂”的倾向。

第三,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规定了最高要求(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基本要求),教学和评价教学都不允许“超纲”,当今的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的知识范围、结构乃至体系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1]。由此便产生了教学大纲与教学需求的矛盾,并影响到学生学业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教育部于20世纪末开始组织专家在对国外课程标准引进与学习的基础之上,研究制定我国各层次特别是中小学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编制初期,各课程标准组在外来资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大都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为蓝本,以期从中获得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解。2000至2001年应工作之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组织翻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18个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台[2]。随后,各大学也陆续制定课程标准[3],它是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而产生的重要文件之一。下面主要结合高等院校的情况谈一谈本人对课程标准和相关教学工作的见解。

1.2 课程标准的功能和含义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规定各科课程各方面基本要求的标准,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定,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均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该了解、熟悉、钻研课程标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执行课程标准。

它根据培养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本要求,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3 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制定中注意的问题

课程标准是由学院或学校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框架之下组织制定的,它不是某一个任课教师的个体行为。大学课程标准的制定,离不开教师、课程研究者(或管理者)、学生三者的参与。首先,教师最了解教学过程,制定课程标准的主要目的也正是通过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研究教学的过程。课程标准的制定一般由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集体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将其确定下来。其次,课程标准的实用性需要后二者的实践检验。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它的重点不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定或要求,因此,课程标准中不应直接对教材编排体系、教学顺序等问题做出硬性的、唯一的规定,尽管在标准中可以对这些问题提供详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

课程标准要满足培养方案目标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避免因任课教师变动或教材变化而修订课程标准,注意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选定的,而不是根据使用的教材来制定课程标准。教师要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授课,而不是更换不同的教师就修订课程标准。基于以上属性,课程标准的修订要经过教师们的广泛讨论,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有权威性和法规性。

目前大学的课程标准制定主要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课程标准由某一个或几个任课教师制定,教研室、系(院)论证审定,报由学校审批,在教研室或系(院)的论证制定环节上工作不系统,课程标准的前沿性、思想性、启迪性、教学适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层面的基本要求重视程度不够(这两个层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也应该是修订课程标准的重点),还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主,教学大纲的束缚还没有摆脱;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课程标准不是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要求下制定的,而是针对现有课程的使用教材制定的,顺序搞反了,导致出现教材变更时或任课教师发生变化时就要修订课程标准的现象,不是根据课程标准选定或编写教材,而是根据教材的变化修订课程标准,把主次搞颠倒了。

2 关于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工作是对课程的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关于此项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教研室至少是一个课程教学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一定时间内得到同行专家认可的方案,它决不是一个任课教师的个性化方案。另外就是要注意课程教学设计的宏观性和灵活性。

3 关于教材的编写

这里只谈在教材编写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即过程与方法。一部教材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和结论,还要反映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利于提高求知者的素质,所以教材应当是学科思想的发展史、方法的演变史,在教材中应当尽可能多地强调那些构成我们认识基础的观察、实验和方法等等,务必使读者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4 关于备课

备课就是教师对所讲授内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对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对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堂结构设想所形成的教案。

备课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所有任课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的总体备课,主要任务是分析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落实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措施、教学的时间总体安排,课程总体设计(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等等工作。第二个层次是教师个体的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主要任务有:课时的划分及备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进程安排等等。这一层次主要任务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每次课的课程设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第一层次上所做的工作还有所欠缺,容易被省略掉,特别是常年开课的老课程,开始搞一搞,后来也就不再搞了。

5 关于教案的编写与修订

任课教师在课程标准与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和指导下,在对所讲授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和设计形成文字教案。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每节课都要设计好精彩的部分,必要的属性不能少(如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板书设计等关键内容),以保证本课程中每一节的课授课质量,教案格式要在规范的基础之上体现教师特色。

6 关于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现在教学活动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李克东,2002)。关于多媒体课件的重要性和在教学中的作用等,教师们早已非常熟悉,也有很多的书籍讲解等问题[5],故不再多谈。下面主要谈一下在多媒体课件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罗列出来,供大家借鉴)。

PPT只是教案搬家,只见文字,无图,无声音等,没有体现出多媒体特性。

全屏出现,体现不出讲课进程和因果关系,体现不出课程设计思想。

设计呆板,无视觉冲击,或过于花哨,冗余信息干扰教学效果。

篇幅过大,张数偏多,教师只顾翻页,照屏空读,教师多为“解说员”。

教学PPT学术讲座化,教师听过很多学术讲座,专家们的PPT和讲座效果很好,结果把此形式照搬到课堂上,坐着讲,既无板书,也无肢体语言,影响教学效果。要区别学术讲座的PPT和教师讲课的PPT,解决的方式最好是从观摩教师上课的PPT中学习领会。

多媒体课件是教学过程的辅助工具,是当前条件下室内教学的必备手段之一[6]。各位教师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文字教案设计出符合规范、具有教师特色的多媒体课件。

以上提到的各要素只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属性,而且并不全面。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依靠教师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希望广大教师群策群力,多出主意、想办法,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关于课程标准的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1(5).

[2] 高峡.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深化研究[J].教育实验研究,2007(4).

[3] 沈曦,解飞厚.制定大学课程标准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9(4).

[4]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8.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2

关键词: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 教学转变

一、由基于教材的教学迈向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现实意义

当前,部分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时,大都根据教材和辅助资料,对课程标准束之高阁,有的教师甚至没有阅读过课程标准,有的即使参照了课程标准,也只是把课程标准一成不变的照搬到教案讲稿中去,很少对教学进行思考:“学生需要学到哪些知识?我怎么样知道他们获得了哪些知识?我要把学生引向哪里?”。这样的仅仅基于“本本”的教学,导致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成了对教材的复述,教学具有太多的片面性,不符合现代教育观点,不能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课程标准是多年来专家教授依据教学的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而确立的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是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顶层设计,它规定了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框架,是教材今后改编的依据,提供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是实施教学的“灵魂”,如果教学仅仅立足于“本本”教学而无法对“本本”进行超越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必然无法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对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构建科学、合理、统一、有效地课程标准,并且在教学时按课程标的要求越教材实施教学,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倡导的由“本本”教学必须迈向“标准”教学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在分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变成课时中的教学和学习目标,正是我们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必需建立在认真分析、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师在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后,将概括、抽象的预期总目标分解为单元、课时目标,使之成为清晰地、可检测的学习结果。“可检测的学习结果”,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对教学活动设计起着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其构成元素主要包括:学习主体(学生)、学习内容、行为表现、学习环境、表现程度等。

下面,笔者就以《财务》课程标准中的:“描述经费分类的方法,熟悉经费科目”为例,简单介绍笔者对课程标准中这段话的分析、分解并转化为课堂授课的过程。

(一)分析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

1.找到核心概念和行为动词

要准确理解课程标准,首先必须分析课程标准的表述文字,任何课程标准内容都体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概念。分析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述就要从这段话中找出核心概念,并找出行为动词,予以分类。

“描述经费分类的方法,熟悉经费科目”从句型结构来看,这里有两个核心概念词,“经费的分类方法”和“经费科目”,并且,课程标准里对这两个核心概念词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行为动词,“经费的分类方法”的要求程度是“描述”,也就是“了解性学习目标”;而对“经费科目”的要求是“熟悉”,是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

2.剖析和扩展核心概念

分析课程标准会受到教师能力和经验、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分析的历程反映了教师的个人意图,具有多样性。例如“经费分类的方法”可以分解出下列问题:“什么是经费?学生对经费是否有感性认识?经费分类的方法有哪些?目前基层单位的经费是按照那一种方法分类的?”等概念。

由剖析和扩展核心概念的过程,笔者也认识到教研室坚持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授课教师因为授课经验、个人能力等原因,导致对课程标准分析的不透彻,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指导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在此方面的不足。

3.剖析和扩展行为动词

要将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予以剖析和扩展,教师可以在熟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词汇意义展开。例如上例中的第二句话—“熟悉连队经费科目”,“熟悉”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属于认知的范畴,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识”是在主体发现客体对主体有所作用和影响后,感知组织在思维组织产生认识意识的指挥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收集目标客体的属性和规定知识,探索通过主体行为解决主体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意向、方法、路线和方案的行为。这样的“认识”对于教师是很抽象的概念,是很难进行具体评价的,因此,可以将“认知”(或“熟悉”)程度扩展为能说出、能写出、能识别、能表示出、能解释、能总结等更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

4.确定学习目标

对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分析扩展后,会出现很多陌生概念,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有赖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以及教师自身教学经验和专业判断,教师应依据个人经验和专业素养,将扩展的概念聚焦到最适合学生学习并能适合自身教学的重要概念上,然后再将这些概念进行重点组合。

(二)分析课程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3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海 200437)

摘要:“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标准开发入手,研究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探索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以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为例,阐述了“双证融通”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双证融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88-03

为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作为首批“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的五个专业之一,于2012年7月启动了试点学校专业改革。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成为首批试点学校,肩负起了“双证融通”教学改革的重任。教学团队打破传统思路,开发了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确定了以三年制学历框架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尺度,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考核鉴定为评价手段的“双证融通”教育培训模式,共开设了5门“双证融通”课程。“继电控制电路装调”就是5门课程之一,教学改革经历了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编制、课程考核方案编制以及教学试点、考核试点等过程。

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综述

“双证融通”的基础是继续深化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 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主张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为实现“双证融通”奠定了重要的课程改革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明确其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对应关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中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等内容完全融入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双证融通”的框架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育要求的有机融合 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求来自多方面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适应当前的工作任务,还要能适应未来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与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双证融通”应当是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育要求的有机融合,在完成教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育内容中。

“双证融通”实现的前提是师资与实训条件保障 “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开发不仅要强化课程体系设计,更要突出对教学实施条件的规范,以确保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完全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要求。要从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角度,安排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均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并加强实训实验条件建设,确保“双证融通”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为实现“双证融通”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双证融通”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实施与评价 “双证融通”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以及其评价结果与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双证融通”应突出对“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两个关键环节的开发,开发主体应由学校教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专家等共同组成。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标准开发

“双证融通”课程标准开发是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关键环节,是开发“双证融通”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实施方案与考核方案内容的一致性,其开发均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因此,课程标准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融合是实现“双证融通”的关键环节。在一门课的课程标准中应明确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以及教学实施建议等问题。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课程性质主要包括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继电控制、电工工艺、电气安全等领域的基本职业技能,具有获得维修电工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力的一门“双证融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兼顾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使其具有通过维修电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的能力,体现终身发展目标。课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设置课程的依据、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课程内容安排、活动设计思路、课时安排说明以及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等。“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以继电控制电路装调为主线,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用典型电气元件、电气设备作载体,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以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继电控制设备的电气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检修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树立安全文明的电工作业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爱岗敬业、合作进取的职业素质,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建议课程学时为128课时。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即学生学习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的职业能力,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会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会识别、选择、使用、维修与调整常用低压电器;能识读、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等继电控制线路;能分析、排除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典型继电控制线路的常见故障;能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会正确处理各种电气设备安全事故。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学生要学习什么,描述的主要是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了推进阶段性、模块化技能考核方式,课程内容划分尽量采取相互独立的项目、模块形式。“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5个项目(如图1所示),每个项目下设模块,共计20个模块。学习水平是指学生应学习到什么程度,是一种表现标准,具体描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应掌握的程度,如表1所示。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实施建议即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编制

“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课程概况、教师任职条件、实训教学条件与授课计划等内容构成。“双证融通”课程教师任职条件包括:任课教师应稳定,教师变更应获得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批准;任课教师必须持有高级工以上且与融通证书相一致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训(实验)装备条件应在技术水平与数量上均能满足“双证融通”课程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

授课计划是对课程教学实施的整体安排,是从教学实施角度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授课计划是体现“双证融通”课程实施程度的关键性文本。为了确保“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应当制定“双证融通”课程的授课计划。“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的授课计划针对课程性质、授课时段、编制说明、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授课计划包括43课次,共计128学时的授课内容,根据每课次的授课内容编制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方法,并分配了每次课的学时数。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考核方案编制

“双证融通”课程考核方案是确保“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考核方案开发要求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为基础,并根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进行拓展,形成能准确、完整地评价学生对一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方案。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考核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主要采用笔试方式,由学校组织考核;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平时职业素质情况记录与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职业素质成绩与现场实际操作成绩的比例为2∶8。其中,平时职业素质情况记录由学校教师负责,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允许考生考两次,以成绩较好的一次作为考生的最终成绩。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课程是一门“双证融通”课程,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合格,可认为该门课程合格。理论知识考试不合格者,按学校相关学籍管理规定执行;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可在下一轮相同课程的操作技能考核中安排一次补考,或参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指导下,我校2012级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已通过“电器电装和线路敷设”、“继电控制电路装调”两门“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成绩已登录在市社保中心专门开设的“双证融通”课程网站上。

参考文献:

[1]李昆益.高职创业式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J].职教论坛,2012(8):46-47.

[2]吴兴华.开放教育“双证融通”院校鉴定研究[J].成人教育,2013(3):26-29.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4

【关键词】江苏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09-04

【作者简介】冯志军,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和专业课教学。

在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直接领导、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研究所全力推进、各专业领域专家鼎力支持以及相关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努力下,我省正式颁布了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第一批课程标准性文件编制工作基本结束,为我省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了一项基础性工作。2016年秋学期,首批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将应用于全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这是江苏职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全省各地和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层面实施行动,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全面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教学保障。

一、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责任意识推进江苏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编制工作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创新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毫无疑问课程改革是必由之路和关键环节。进入21世纪以后,江苏省率先启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于2005年颁发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根据江苏产业结构的特点、社会职业领域的要求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选择了农业、化工、建筑、机电、电子、信息技术、汽车、纺织服装、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等十二大类专业领域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德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渗透式、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整合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衔接式”的课程改革理念。按照“理论指导、点上实验、面上推广”的三步加以推进,“十一五”全省建立200个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和100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2013年,省教科院职教所组织全省60多所重点职业学校和近200名骨干教师开展并完成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36个主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文件。总体上,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后,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更好地促进职业学校加大课堂层面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提升育人水平。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落实这一要求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式,是在省级层面对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引导,针对课程教学加强建章立制,整体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其中课程标准的制定是核心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的开发和使用,将进一步规定职业学校课程结构要素及其实施准则和方法,确保学校统一的教学依据和教育水准,深入推进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江苏职业教育真正走入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新常态。

二、集成全省职教系统科研力量,全力研发一批质量较高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一)以基础性研究为依托,提高开发团队的开发能力

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指导文件、规范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近十几年来,课程标准建设始终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也是教育教学理论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形成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总体来看,在课程开发理念、逻辑、原则、课程范式、教材转化、教学实施、教学资源以及课程伦理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的理论及实践问题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研究。我国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对课程标准的研究主要阐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和相关理念,具有创新性,但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与技术,而在现实工作中又必须对课程标准的内涵、编制及实施有系统而全面的把握。因而,课程标准开发无论是工作推进还是具体实施都存在较大困难。

为此,省教科院职教所申报了省重点规划课题“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研究”,在课题研究中进行探索、反思和不断提升,解决了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开发思路,为扎实推进江苏中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提供理念、思路和操作模式。

(二)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进行多专业、多科目协同开发

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决定组织开发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具体承担开发任务,首批完成至少120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在人手紧张、经验不足、周期较短的情况下,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课程标准开发任务,2015年6月,省教科院职教研究所组织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12个专业大类教科研中心组组长、部分职业学校教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和制定了课程标准开发工作方案。会议确立了“统一标准、分类实施、项目管理、质量监控”的开发思路,集成全省职教科研力量,推进课程标准开发工作。

一是分类别、分专业组织。在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方案、开发指南后,省职业教育专业大类教科研中心组分专业类别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开发团队,制定本专业类别课程标准开发工作方案,建立以专业为单位的开发项目组,指导、推进、协调和评估各专业项目组的开发工作。二是统一规范、分门开发。各中心组依照开发指南,结合本专业类别特点,充分吸纳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相关成果与典型案例,在充分调研、总结和建构的基础上,引导省各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所在学校发挥引领作用,承担具体课程的开发任务。全省计有100多所职业学校、40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了课标编制工作。三是项目制管理方式。采用项目负责制,项目组组长由课程标准开发单位负责人担任,项目组组长全面负责本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工作。每个项目组又分为3~5个课程标准开发组,每组开发团队有4~6人,其中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2~4名、高职院教师1名、行业企业专家1名。四是实行过程化质量管理机制。加强开发组、各专业项目组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开发工作定期研讨会商制度和阶段性成果审核认证制度,对方案论证、中期检查、交流汇报、集中统稿等方面工作进行全程督促和指导。开发过程中及时安排专家集中讲评、分组现场技术指导、集中审稿,确保开发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三)广泛征求意见,共同完善课标文本

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细致艰辛的开发工作,在反复论证、修订完善后,12个专业大类36个专业共147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试行稿)终于问世。2016年1月份在全省征求意见时,收到了两千多条修改建议,开发组据此不断完善。3月20日至28日,省教育厅组织了来自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出版部门、骨干教师等98位专家,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分析性评估工具表》《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审读意见表》,分专业类别对147门中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进行了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课程标准坚持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反映职业岗位规范和前沿的技术要求,课程内容契合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要求,体现了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项目化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标准对职业学校教学和评价既有明确的规范性,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实施力度,确保有效落实并发挥预期效应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逻辑关系,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将课程标准所推行的课改内化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哲学,将顶层设计和研究成果转化为职业学校课堂层面的实实在在的持久的教学行动,是实施过程中需要首先着重考虑的问题。为此,建议专业教师在学习、研究和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一)深入了解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和主要特点

本次编制的中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主要依据近期国家和省的有关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文件精神,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能力标准以及各门课程的规定内容、任务、实施要求,结合各课程领域研究和具体实践编制而成。课程标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围绕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突出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能力建设和个性发展。在此基础上,课程内容力求反映职业岗位规范、最前沿的技术要求,教学方式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全面落实“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新精神。

(二)正确领悟课程标准在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不是着眼于“学科”而是着眼于“课程”,在理念、内容和实施上都超越了教学大纲,对推进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方向引领、路径指导和规范前行的作用。针对当下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与职场要求脱节、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课程标准开发者运用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吸纳了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思想和最新成果,着眼于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等基本框架、结构体例和表述方式上都体现了课程的思想,其目的在于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引导和促进一线教师走上课改之路,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和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所承载的课改精神和课改要点

一是在课程理念上倡导教学主体的回归,课程目标倾向于优化学生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并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在课程结构上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广泛采用项目课程和行动导向课程,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在课程结构上体现模块化,既保证了课程功能的实现,也为职业学校课程的二次开发和学生多样化需求提供可选平台;三是在课程内容上,按照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原则,兼顾中高职衔接,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用衡量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可理解的、可实施的、可测的也是普遍可达到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内容标准;四是在课程实施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个角度来提出建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亲身实践,突出“做中学、做中教”;五是在课程评价上,突出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经验。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5

四大模块中的“问题解决”元素

在课程目标模块中,从《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在“问题解决”上要达到的总目标可以发现:《课程俗肌氛攵浴拔侍饨饩觥钡哪勘晟柚闷向于“发现、提出问题”“应用、实践”“合作”及反思。围绕着问题解决总体目标,《课程标准》纵向上分别列出各学段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内容是相互联系且随着三个学段上升而螺旋上升的。例如:针对“发现问题”,第一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背景是“从日常生活中”,问题难度是“简单”;第二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变成“(自己)尝试”,背景和问题难度依然分别是“从日常生活中”与“简单”;到了第三学段,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初步学会”,背景变成更复杂的“具体的情境”,难度也增加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额外还提出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内容标准模块中,《课程标准》从横向上把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观察具体的内容设置可以发现:“问题解决”元素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板块中,主要表现为运用该板块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比如“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而只有在“综合与实践”中,才有一套完整的从“经历实践”到“发现、提出问题”,再到“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方案”“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价反思”的问题解决流程。

在实施建议模块中,《课程标准》给出了课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其中,在“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课程标准》强调“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学习,区别于其他模块对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也区别于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创造情景,让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全程参与和实践。在这段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问题解决”的元素。对评价建议环节,《课程标准》给出了问题解决的评价参考建议:“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并以第二学段某问题为例,给教师评价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示范。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启示

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问题解决”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但是当老师希望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容易会出现一种疑惑:“问题解决”重视的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成功解决数学问题),还是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及体会呢?从以上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针对“问题解决”元素的描述基本上偏向于问题解决的结果,这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把“问题解决”当成“知识技能”来教,把“问题解决”的考核与“知识技能”的考核相混淆,即只要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就当作学生拥有了问题解决能力。这偏离了《课程标准》设立“问题解决”目标的初衷,也与当前出台的中国核心素养框架有所偏离。

相比于《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偏向“结果导向”的描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更偏向于“过程导向”,这都体现在后者对“问题解决”的重点表现描述上:“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而且,从《课程标准》设立的“问题解决”的总体目标可以发现,尽管提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方案”,但是却没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所提到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泰勒模式的影子,重视“情感态度”的阐述和培养,注重结果导向而缺少对过程体会的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可以指导和改善原有《课程标准》的不足。通过核心素养强调的“过程导向”,可以引导和修正《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偏向“结果导向”的不足;同时,也需要增加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方面的描述与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数学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祖希.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进展――从数学素养到数学核心词再到数学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35-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范文6

德国职业教育认为,能力培养不是教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体现了职业能力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与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在面对职业教育时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和检验性。本身把这三大能力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互相支持不可分割,同时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这三大能力来设计开发,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老师的每一节课当中。三大能力目标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作为高职教育者,要努力改变原有的重视“专业能力”,割裂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现状,把三大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统筹三大能力的培养方案,也就是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开发;从学习情境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要根据实现职业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德国为我们提供的3种方法:Planspeil教学法、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和Lernzirkel信息收集分析法中,笔者个人认为,采取前两者或者两者的有效结合方法是比较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的设计框架。Planspeil教学法(简称Ps模拟实际操作),包括分析、决策能力,全面分析思考、解决矛盾的能力,交流能力,跨领域的视角,多专业、多岗位转换能力,总结提炼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报告阐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共同思考,共同决策,强调团结协作,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此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硬件配套设施,比如隔断式教室以及学生上课座椅的摆放等。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是一种与行动和决策相关的授课方式,它涉及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并且学习直接向确定的、有收获的生活状况调整。比如在《会展设计》这门课上,笔者提出一个特装展览设计方案的竞标模拟案例,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又分成4个不同的角色(甲方:上海诗蝶DHC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企划部助理;乙方:北京威势唯美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设计助理),不同角色对学生的性格(女生、男生、成熟、开朗等)、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交际沟通、设计陈述、制作经费谈判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任务和喜欢的角色组成小组。模拟的4个角色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比较适合35人左右的班级。

2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

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词条解释是: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来自《教育辞典》的词条解释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来自《简明教育辞典》的解释:其总纲部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其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结合相关的资料学习和个人高职教育工作的感受,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应该是作用于指导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规范性文件。其性质相当于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主要以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培养为核心,为教学提供的人才培养计划文件。①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总构思、课程设置目标、课堂内容(知识点、技能点、操作点等)、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资源利用。②需要注意的问题:a课程总体目标与专业设置目标相一致;b兼顾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同时应在职业能力标准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c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又以专业操作技能、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d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协调理论知识和技能;e面向未来、积极调整、结合地方生产特点和服务区域经济。

3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有怎样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