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 翻译;伦理道德意义;对话;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2-0093-05
翻译行为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复杂系统。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含译者与作者、读者的主体间关系,也包含译者与文本以及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它是译者在主体间和主客体对话基础上不断选择的行为过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翻译都与伦理道德有着深刻的联系。概言之,无论主体间关系还是主客体关系中都包含着伦理道德的内容,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并往往对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翻译研究不仅应该关注语言层次上的对错问题、话语层次的美丑问题,还要关注伦理层面的道德问题,即言语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既独立又联系,可以使人们全面地认识翻译行为的本质。
一、研究现状
从伦理学的层面研究翻译主要涉及翻译主体品格以及翻译系统中主体间、主客体关系的伦理道德内涵,翻译行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翻译行为的伦理道德价值,翻译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评价等问题,根本的目的在于思索和分析翻译行为的伦理道德内涵和意义。以经验的、随想性为主要特征的古典译论,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体现在“忠实” 翻译的观念中,在中国古典译论中主要建基于宗法伦理精神,而西方以宗教翻译为基础的早期译论则带有宗教伦理的痕迹。现当代系统的译论要么关注语言学范畴的语言结构规则,要么关注美学范畴的艺术规则而忽视了伦理层面的道德问题,“科学”和“艺术”二元对立长期垄断翻译研究领域的事实就是该现象的有力注脚。20世纪80年代以后,翻译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引起西方翻译研究者的注意,一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涉及翻译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注意到翻译和性别差异的联系,揭示了翻译所体现的两性不平等关系;后殖民主义的翻译理论则注意到翻译所体现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角色关系;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则强调翻译的职业服务特点等等。佩姆(Anthony Pym)在其主编的翻译研究文集《翻译研究向伦理的回归》的前言中指出:“翻译研究已经向伦理问题回归。”[1]赫曼斯(Theo Hermans)、图瑞(Gideon Toury)等人关于翻译与规范的争论,威努蒂(Lawrence Venuti)关于译者隐身,诺德(Christian Nord)对忠实原则的重新解释等等都反映了翻译研究的这一趋向。彻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还从伦理的角度概括了翻译的五种模式,即再现伦理模式、服务伦理模式、交际伦理模式、规范伦理模式、义务伦理模式等,并提出了翻译的四个价值原则,即清晰(clarity)、真实(truth)、信任(trust)和理解(understanding)等。[2]这些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认识翻译在伦理层面的价值发生问题,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其关注点主要在于翻译与规范、翻译的伦理原则等问题。笔者认为,翻译行为本身的伦理道德内涵、意义及其表现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翻译的伦理道德表现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范文2
一、关于昆曲体制
昆曲的结构自成一统,其外部形式颇为重要,因此,《昆曲文学概论》从“体制”入手,以其“形”入其“神”,认为昆曲传奇的形式是“线状的流动的形态,时空自由,流动而富有变化”,[1](p.44)但又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局”,这种规律性构成了昆曲传奇的一大特点。
所谓“格局”,包括家门、冲场、出脚色、小收煞、大收煞五个主要内容,这是中国戏剧的独特之处,在西方戏剧的形制之中是看不到的。在这一基础之上,剧作家各擅胜场,正所谓:“绳墨不改、斧斤自若,而工师之奇巧出焉。行文之道,亦若是焉。”[2]《昆曲文学概论》逐一细剖之,但所引出的则是“昆曲传奇剧本的情感”。李晓研究员提出,昆剧传奇“就‘’而言,说有,是指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是以抒情的方式强烈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说没有,是说没有全剧性的结构‘’,因为昆曲传奇的结构是线性流动的状态,是讲因果关系的,是一条不断的因果线,事件不断发生,冲突也不断发生……集中在一个‘点’上总爆发……可以叫它做‘情感’。”[1](p.57)这种“情感”是昆曲传奇的重要特征,亦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欣赏观念。《昆曲文学概论》要言不烦,举重若轻,指出:“昆曲传奇结构中的情节发展线是以点线组合的状态连接起来的,线性的发展状态,重视的是前后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和不断发生的波澜起伏,‘点’是情节线发展中关乎生、旦人物命运的戏剧矛盾冲突和强烈情感抒发的集结点,‘线’的发展求流畅而曲折,‘点’的集结以冲突过后情感的抒发为主要特征。”[1](p.60)此为昆曲文学形制问题的点睛之笔。昆曲本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深蕴着汉民族的审美品格和审美习惯,因此,昆曲在结构上“多样而协调,波澜起伏而有中心”,“表现事物不受时空约束,有较大的自由。但不是漫无中心”[1](p.60)。这一理论总结深得我国传统戏剧美学的精髓,谈古论今,虽然寻章摘句,但却不因袭旧说,另发新论而自成一家,足见作者的学术功底。
昆曲繁盛于明、清两朝及至今日,历六百年,其体制自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体制本身的不断突破与创新,也是昆曲发展的重要内容。李晓研究员认为,突破与创新并不表现为颠覆性的重造,而是在旧的体制上不断拓展,在某一方面进行改造和革新,但仍然基本遵循旧的体制与基本的昆曲艺术规律。作者以《清忠谱》和《桃花扇》为例,举出《清忠谱》在开场家门、剧本长度、落场诗和卷场诗、生旦格局等方面为适应新的传奇内容所做出的多项创新。又举出《桃花扇》为表现复杂的爱情与历史,对传奇体制新格局的开创,对才子佳人悲欢离合格局的突破,以及对曲牌联套、上下场诗的改造。对新探索、新体制的重视,是《昆曲文学概论》的重要特点。
《昆曲文学概论》既论一般,又论特殊。除了对常见的以生、旦悲欢离合为主线情节的作品加以讨论,亦对那些表现题材更加广阔,内容更加独特的作品加以结构上的分析。如剖析“串珠式”结构,即总结出《草庐记》这种“特殊型”昆曲传奇的重要创作经验是“注重戏剧节奏的处理和单元情节的组合原则” [1](p.71),不可不谓精到。
二、关于昆曲格律
昆曲以“曲”知名于世,其音乐特色不可不详加剖析。《昆曲文学概论》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研究了昆曲文学的音乐性。“‘格’为规定之格式和标准”;“‘律’为声韵之规律”,[1](p.86)对格律的解析落实到文字上,则表现为用韵的艺术和曲牌的艺术。
在音韵方面,《昆曲文学概论》指出“昆曲字音在填词作曲中遵循声音谐和的自然法则,自然形成一定之规律。”“昆曲的唱是依字度腔,已形成之腔格旋律是在字音的基础上谱定的,填词作曲者,不恪守曲牌之字格,就会破坏曲牌腔格之旋律,也不便谱曲,更不利歌唱。”[1](p.87)也即是说,昆曲在演唱上的客观要求,对字音的选择形成了巨大的限制,也正是在这一限制之下,我们发展出了精细美妙的填词艺术。恰如李渔所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1](p.323)经过细致的总结,《昆曲文学概论》提出了四声搭配的规律,如二仄宜调、慎用上声和入声、阴阳平仄宜搭配等。持论细致入微,虽征引文献颇多,却不因袭守旧,议论精到,自成一体。
在宫调和曲牌方面,《昆曲文学概论》认为,作为一种音乐体系,宫调的作用“一是规定笛色的定调音位;二是标志声情的哀怨欢乐;三是统属曲牌归何宫何调”[1](p.101)。此属持平之论,但宫调的作用正如魏良辅所说“唱曲要唱出各样曲名理趣”,《昆曲文学概论》进一步指出,宫调、曲牌的情感内容与逻辑必须与剧情相互呼应、吻合。
同样,对于套数,在昆曲文学的创作中,也必须根据剧情所需,进行套数的选择。“每一折戏的剧情基调,或欢乐或悲哀,或激昂或缠绵,或行动或思念,均要又相应的套数来体现。”[1](p.148)《昆曲文学概论》分别探讨了北曲套数与南曲套数,引例详实,如北曲中《风云会・访普》之所以用正宫《端正好》,恰是因为该套数能表现帝王的恢弘沉雄而又不失惆怅之情态;南曲中诉请类情节,宜用“商调:引、【二郎神】二支、【集贤宾】二支、【琥珀猫儿坠】二支、【尾】”等。以上种种,充分显示了研究的细致严谨。
三、关于昆曲语言
昆曲文学的语言艺术建立在“代言”的逻辑之上,即代角色立言。虽然在昆曲文学剧本中以唱也即是“曲”为主,而以“念”即是“白”为宾,但宾白的重要性却不因其主次关系而动摇。《昆曲文学概论》指出,“凡娴熟戏剧之道的人,很重视宾白的写作,不仅要‘直截道意’,说得明白,而且要竭力发挥它的戏剧作用”。[1](p.155)
科诨是昆曲文学创作的另一大宗,李晓研究员非常赞同王骥德所谓“科诨是戏剧眼目”的说法,认为:“说科诨是‘戏剧眼目’,说得极好,好比作诗要有诗眼,作词要有词眼,编戏剧自然更要有‘眼’,须做到‘巧’、‘恰好’,又‘不动声色’,方能‘令人绝倒’。”[1](p.180)在这一观点下,《昆曲文学概论》多方考察了科诨的文学功能,认为科诨在刻画戏剧人物、进行讽刺艺术、表现文学作品的幽默品性和以特殊的形式反映生活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
对于昆曲文学,最能体现其文学性的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曲词的创作。而曲词创作中,以写景抒情最为重要,故而《昆曲文学概论》提出“景语”与“情语”两个关键词,同时又认为所谓“诗情画意”即是“情景交融”,情为主、景为客,通过“借景传情,情在景中”和“因情见景,景在情中”两种方式,以传递复杂的情感信息。李晓研究员分举《荆钗记・赴任》中的“八九处人家寂静,柴门半掩扃。溪洞水泠泠,路远离别兴。自来不惯经,遥望酒旗新。买三杯,消渴吻,哀猿晚风轻,归鸦夕照明。水程共山程,长亭复短亭。”和《长生殿・闻铃》的“迢迢前路愁难罄,招魂去国两关情。望不尽雨后尖山万点青。”两出为例,前者以景色为津渡,显示情感之哀愁凄楚,后者使景语成为情感的依托,强化了情感的力度。见识可谓精当,解释可谓深邃。
就昆曲的写作技巧而言,如何用“曲”、如何用“白”乃是大关节、大要害,《昆曲文学概论》也使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讨论这一问题。针对历来“重曲轻白”的创作倾向,作者提出“曲白相生”的观点,以正古来之谬。
作者认为,昆曲创作必须讲究曲与白的配合得当,文学剧本中为使情节的发展流畅,就离不开曲与白的相互补充,如梁廷所说:“以白引起曲文,曲所未尽,以白补之,此作曲园密处。”在昆曲表演中,常有一事多次叙述的情形出现,此时就宜改变形式,如有说白叙事在前,就应以曲词演唱在后,无需复述。重曲唱而轻说白,容易导致叙事功能的不充分。对于剧情的理解,宾白始终都是重要的认知来源,如不能从宾白中把握叙事的节奏,那么就不可能听懂曲文。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在昆曲创作中非常重要。作者的这一观点,对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昆曲创作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昆曲文学概论》承东南学风,阅读该书,从中可见《顾曲麈谈》《曲学通论》《戏文概论》《无隐室剧论选》等著的影响。作者在《后记》中说,自己力图建立起“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昆曲文学理论体系”,这一目标,纵横较之,是达到了的。(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范文3
【关键词】戏剧评论;李健吾;人性;现实性;直观体悟;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35-02
李健吾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戏剧评论家、学者,他的批评独具特色,极具个人魅力。李健吾的文学评论《咀华集》和《咀华二集》蜚声文坛,所以人们更了解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然而,他还是一名资深的戏剧评论家,只是受当时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他的戏剧评论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直到1982年他的作品才结集出版,使广大戏剧爱好者得以了解。李健吾的戏剧评论,既有文学家的气度,又有学者的深度,最可贵的是他本身就是一名戏剧家,所以他的戏剧评论有相当的高度和深度。
一、李健吾戏剧评论的意识
“人性”是指人的本性,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正面的、积极的品性,如纯真、善良、平易近人等。李健吾笔下的“人性”指的是人生,他认为“人性”是流动的,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李健吾将人生作为创作依据,同时也将人生作为批评的依据,所以他最怕的也是人生,才有“我唯一畏惧的是自己和人生隔膜”的感慨。
(一)“人性”是李健吾戏剧批评的基础。戏剧是一门舞台艺术,剧本要在舞台上演出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剧本不同于小说,剧本中的人物是主动行动的,人物的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李健吾在对《雷雨》的批评中说:“什么推动全剧情节发展呢?一个旁边的力量,便是鲁大海的报复观念;一个主要的力量,便是周蘩漪的报复观念。”他认为蘩漪的性格是这部剧刻画最成功的地方,蘩漪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女子,她将所有外来的压迫咽下去并转换成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是春意盎然,也不是坚忍不拔,而是一种“热情”,一种可怕到极致的报复热情。她恫吓周萍:“小心,小心!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然而,周萍心有所爱,视而不见。于是她说:“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此时,暴风雨不仅是物质上的,她心中酝酿着更大的暴风雨。《雷雨》的结局是使李健吾感到遗憾的,因为戏的结局不全由于她的过失和报复。李健吾认为人物个性塑造要丰满独特,人物个性是剧情发展的动力,一切都是人物性格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作者强加的。正如威廉・阿契尔所说:“剧本有生命力和没生命力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情节,后者是情节支配人物。”
(二)现实性是李健吾戏剧批评的依据。李健吾认为戏剧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喜欢服装剧,因为那些剧作家“安置姓氏,排比语言,分场列幕,每幕都有一个令人惊喜的小,甚至还往里面加一些富有时代感的元素,曰精心杰撰。”我们不用妄想在里面找到对人生有帮助的东西,所以根本称不上是戏剧。李健吾说:“西施总有人歌咏,莺莺总有人谱曲,将她们写成有血有肉的女人,这在作者而不在故事。”一个优秀的剧作家,只有将自己的灵魂浸润在生活中,才能写出流芳百世的剧作,缺乏情感和精神的点化,作品永远不会有灵气。《上》描写了革命者的凡俗生活,革命者也是血肉之躯,与普通民众一样也有七情六欲的尴尬和生活无奈的叹息。正是因为真实,所以李健吾才对《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刚强中有软弱,乐观中有低沉,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李健吾曾说:“任何一样单独的技巧都不能把作品变成艺术,而生活却可以。”他批评关汉卿的《单刀会》时提到,虽然前折看似多余,不合情理,实际上这是关汉卿的刻意为之。作为大戏剧家,关汉卿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如果让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的话,前两折的作用就容易理解了。在十三世纪,观众大多是文盲,不是人人都对关羽耳熟能详,所以才加入这两折。能够从现实出发记得观众好奇心的剧作家,永远是李健吾推崇的。
二、以东方为本品评戏剧
李健吾受父亲的影响学习中国古典文学,青年考入清华大学,有幸成为朱自清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他对戏剧的批评主要有直观体悟和知人论事两种方式。
(一)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李健吾极喜欢用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批评戏剧,他大量使用比喻的方法来表现对戏剧的意想,入木三分地勾画出对象的形象。比如他对《雷雨》中的蘩漪评价是:“她是一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若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用“将沉的舟”来比喻蘩漪的阴沉、绝望和不顾一切。李健吾总是一针见血地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然后以比喻的方式将自己的美学观念融入其中,他的作品不仅让读者赞叹不已,还能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李健吾评老舍的《茶馆》说:“这部剧作处处是精致,但却有一点毛病。它本身像一串珠子,但又少不了一粒一粒的感觉。显然这是令人遗憾的,如果场面变成前浪赶后浪的气氛,那么精致而无遗憾了。”李健吾批评《茶馆》一针见血,用准确生动的比喻描述出来,让人心悦诚服。
(二)“知人论世”的批评方式。李健吾的戏剧评论向以作者为中心,这一点深受中国古代“知人论世”观的影响。他在评论戏剧时,首先去揭开人性奥秘的神秘面纱,然后综合自己的观察与体会来揭示人的神秘关系。什么样的评论才是靠得住的?拿前人的成果作比照,用作者的思想来解释它。所以李健吾很重视作品的创作过程,希望“重温”作家经验来获得真切的感悟。他说:“一本书放在面前,他重温作者的经验,与作者相合无间他便快乐,与作者有所参差他便痛苦。”李健吾不是对作品孤立的字句进行分析,而是从字里行间寻觅作者的气息,看到的是作者的人格与性情。他说:“我们这位诗人,有时如易卜生般对社会有认识,有时如契诃夫般追求生命的真髓。”他敏锐的艺术直觉直接道出的诗人本色。
三、李健吾戏剧评论的格调
李健吾曾说:“亲切是一切文学的基本条件。”在杰作面前,一个批评者充当的不是指导者或裁判,而是一名鉴赏者,这样更加礼貌。所以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官”,也不是指手画脚的“导师”,而是一位美食家,把一切美味的食物拿过来品尝,然后描摹出它的滋味。他从人性和文学的审美出发,用自己的灵魂进行平等对话,以勾画作品的形象。
李健吾认为,评价作品前先要自动缴械,解除全身武装,照准他们的态度直面而去。他并不在意里面的文字,他认为那只是装潢品,透过所有的材料,追寻人性才是他关心的。批评者是一匹识途的老马,永远不会被荆棘所困,最终会到达平坦的人生故国。他不自私,因为他把所有的快乐留给了鉴赏他的人;他不颓废,因为他时刻提醒着自己,悟出人性的核心。
李健吾认为,批评是一种理解。一个批评家的心态十分重要,要以平等的方式评价别人的作品。他说:“我不得不降心以从,努力接近对方。”对于任何作品都要有充分的谅解,还它以本真面目。所以他对《雷雨》中的蘩漪并不像观众那样持鄙夷的态度,而是对这个角色充满了好奇,他觉得蘩漪才是真正的主角,对结局非她一人之过而感到遗憾。当然,完全还戏剧以本真,追求完全的公道是很难的。他说:“一切公道都有批评主体的存在限制。”人人都有一个自我,每一个人的秉性、经历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任何批评都是主观的。但是,李健吾还是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一味评价缺点是不聪明的,我们应该努力发现优点。”所以李健吾很少去完全批评一个人的缺点,而是总在他的缺点之外找到一些优点,“用全份的力量来看一个人潜在的活动和聚在这深处的蚌珠。”
四、结语
总之,李健吾将人性作为戏剧发展的基础,强调现实生活与戏剧的紧密联系,并用直观体悟、知人论世的思维分析戏剧,他的评论有文人的雅致、诗人的意境、学者的深度。现如今,粗制滥造的剧本充斥市场,人性的表现彻底丧失。此时,研究李健吾的戏剧美学思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水平,黄卫星.论李健吾对话自然主义的“人性”观[J].青海社会科学,2010,(2):102-105.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范文4
1 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遵循的教育目标、办学方针、校园精神、行为规范和校风校貌的总称,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学术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风、学风为导引,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传统习惯、行为规范、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2 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时刻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它能突破学校其他部门受时间、场地和教育手段及方法的局限,根据读者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开展全方位、针对性、灵活,充分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教育的多种特点。
2.1 开放性
传统的图书馆严格限制了本文由收集整理读者利用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空间,文献资料利用很不充分,影响了教育职能的发挥。随着时展和技术进步,现代图书馆改变了过去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改变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突出以人为本的新型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的设计基本采用流行的大开放、大开间的建筑格局,实行全开放的藏、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为读者创造自由开放、宽敞明亮、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积极为读者举办学术活动及文化沙龙提供方便条件。
2.2 自主性
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自觉的信息意识和对知识的选择、吸收和综合利用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高校图书馆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媒介,读者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及发展需要选择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或是在社会热点问题的吸引下,凭兴趣利用图书馆自主地选书读书,自觉地参与图书馆组织的读书交流会、专题讨论会、学术报告会等。大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和可选择性,这种学习既没有束缚,也没有压力。他们通过图书馆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中获取和评价知识,不仅能够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动态,而且又可以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扩展和更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接受为主动发现,这就突破了传统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灵活性
图书馆不局限于单凭语言说教进行知识传授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形式,它凭借着排列有序的书刊文献、恪尽职守的图书馆员、舒适幽雅的学习环境、还有墙壁上悬挂的名人肖像和内涵精深的名言警句,使读者每次进馆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给人一种庄严、肃静、优雅、舒适的感觉,强烈的“磁场效应”每天都吸引着读者,使他们从心底里滋生对图书馆的良好印象,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因而成为师生们获取信息的最佳场所。图书馆从基本的业务工作到深层次信息开发,从简单的借阅服务到定题跟踪服务,从一般的语言交流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无一不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精神激励作用。
2.4 广泛性
图书馆中不同介质的信息资源向所有读者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及发展需要选择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享受“知识超市”一样的服务。数字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的便利条件,读者在学校任何终端上都可以获取图书馆的电子文献,使信息资源的利用达到了多元化、立体化和实时性,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因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向无限制性、开放性方向发展。图书馆的网上虚拟咨询台和faq(常见问题解答),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参考服务。图书馆教育的广泛性克服了课堂教学闭塞、单向传输书本知识的局限,能向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3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3.1 教育导向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高尚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特殊课堂,完全能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获取知识能力的导向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导向等工作。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图书馆要经常引导大学生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读者收集、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读者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努力形成对崇高理想人格的追求,促
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良好校园精神文化氛围的形成,积极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3.2 传承创新作用
图书馆具备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化教育的整体功能,它所蕴涵的浩瀚知识能提供给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程度、不同专业、不同类型读者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大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后,既可以到图书馆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研读各种文献资料开拓知识视野, 启迪多种思绪,引发不同的争鸣和观点,创造出更新更多的观点和知识。图书馆现代化的网络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动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3.3 潜移默化作用
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影响的熏陶过程,它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影响细致入微却又集腋成裘,虽为涓涓细流却又滴水穿石。图书馆对学生的影响充满延续性和拓展性,它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和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这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渗透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刻苦、踏实、严谨的学风,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提高他们的修养。
3.4 引领示范作用
图书馆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馆员为读者服务时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上。图书馆员每天同读者接触,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工作作风、管理能力及业务水平乃至言行举止都会使学生受到无形的影响。图书馆员做到谈吐举止文明,服务热情周到,融服务育人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让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服务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图书馆员良好的业务素质、诚恳的服务态度、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所有这些必将无声细雨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对大学生规范行为举止、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文化修养具有深刻影响。
4 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4.1 加强信息资源建本文由收集整理设,保障精神产品质量
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激发人们强烈的求知欲望,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不仅要围绕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发展增加书刊的品种和数量,还要针对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适当引进普遍受读者欢迎的知识性图书,如世界文学名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典著作等。除纸质文献外,还要注意收集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和数据库等形式的文献载体,选择与开发利用有价值的网络虚拟信息资源,不断完善馆藏结构,保持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合理构建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充分满足读者的广泛需求。在文献采购方面,河南大学图书馆十分注重倾听广大读者的意见,经常将全国书市收集到的书目订单集中向读者开放、陈展,利用校园网、发送宣传单、张贴选书海报等方式邀请广大师生直接参与选书活动,实现采购图书与广大读者“零距离”接触,为提高馆藏质量开辟一个新的途径。这种做法曾在全国引起积极反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学图书馆学报》、新华网、新浪网等相继以“采购什么书,师生说了算”为题予以报道,对高校图书馆购书贴近读者的做法表示赞同。
4.2 开展导读服务,进行读者培训
高校学生约60%的大学生活是在阅读中度过的,而绝大部分的阅读又是在图书馆完成的。由此看来,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体现在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还应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读者的学习能力,努力避免学生在阅读心理上的盲从现象,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多读书、读好书。多年来,我们馆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上不断创新,把书刊导读作为读者服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积极探索导读新路,当好知识宝库领航人,经常为读者举办“书海导航”和“期刊文献检索利用”等专题讲座。我们馆还依托书评学社经常邀请有关专家做读书报告会、书评讲座、书评研讨、作品展览,编印社刊《书苑》,通过推荐书目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培养读者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了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我们馆每年都举办大规模的新生教育活动,利用讲解、参观和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介绍馆藏情况、管理和借阅制度等,使新读者对图书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根据不同的用户对象还采取分层次的培训方式,每周对师生进行数据库利用培训,经常邀请万方、清华同方、国研网、新华社等的技术专家为读者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另外还安排了“sci——科学引文索引”讲座、ovid(lww)数据库讲座、“读秀学术搜索”知识讲座和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培训等活动,使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了解电子资源,掌握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技能与使用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开设《文献检索课》,对读者进行文献信息素养的教育,积极
培训读者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3 开设文化讲座,普及科学知识
文化讲座是一种直接便捷,生动活泼的文化传播方式,组织、举办各种讲座是图书馆的一项基本业务,它已经逐渐成为传播知识,播撒智慧的有效平台,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讲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们馆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了《求学之道,有为之路》、《如何阅读一本书》、《漫谈中国古典文学》、《解读<飘>——一部小说的n种读法》、《读诗与写诗》、《书与书评》等专题讲座。我们还大力推介视听电子资源——《网上报告厅》,让学生利用校园网随时随地收看高品位的学术科普讲座。举办这些讲座开拓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模式, 彰显了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强化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