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文1

关键词:我国监理企业;现状;发展策略

0 引言

监理企业作为我国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后兴起的一种新型企业,其发展状况对社会和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1]。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承包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三大主体,而监理企业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三大主体之一,其发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市场的发展质量,最终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然而,我国监理企业到目前为止发展历程还相当短,该领域企业对监理行业的认识还缺乏足够的深入,发展中遇到很多障碍,存在很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建设工程监理的要求。本文深入探讨我国监理企业现状,从而提出有效地发展策略。

1 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

建设工程监理指的是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的具体建设活动进行监督,担任起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第一,建设工程监理是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所谓监督和管理,就是上一级对下一级的监管,表明监理企业的级别要比施工企业高。第二,当前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指的是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监理工作。这明确表示建设工程的监理活动发生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而不是建设工程的其他阶段,例如前期阶段,准备阶段或者结束阶段。第三,建设工程监理活动是微观性质的监督和管理活动。建设监理是社会性质的监理活动,其工作只对单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以及建设时间进行控制。相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而言,建设监理的真正威力和地位都逊色很多,第四,监理企业是实际建设监理活动的主体。更具体的说,只有监理企业才能够实施和开展建设工程监理活动。

2 我国监理企业发展概况

2.1 难以做到"公平、独立、自主"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明确规定:"监理单位应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合法利益"[2]。然而,在实际建设监理工作中,做到"公平、独立、自主"的难度相当大。第一,工程监理企业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办事,很多工作项目需要建设单位授权,例如,在处理索赔时,监理企业作为建设单位的代表,必须以建设单位的实际利益为首要考虑对象。第二,监理企业在在建设监理活动中会受到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机关等的重重干扰,束缚太多。第三,国内很多大型的监理企业属于国有性质,相当一部分监理企业是从各自行业系统中分离出来的,在计划体制中的作风上难免存在私心和偏袒。

2.2 工程监理的责权利错位

工程监理的责权利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监理企业的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第二,有关工程监理方面的法律责任界定模糊不清,追究法律责任时过于严厉;第三,监理企业的获利不高。目前,很多监理企业所能行驶的权利越来越有限,而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则越来越大。例如,在前面提到,监理企业工作的实施和开展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监理企业只接受到建设单位"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工作委托,并没有得到工程款支付、工程索赔、工程变更的审批权等经济权,使建设监理很多工作根本无法得到落实,极大限制了监理企业的工作范围。

2.3 监理企业没有清晰明确的产权

很多监理企业存在产权不明的情况,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监理企业的长远发展[3]。到目前为止,我国社会存在的建立企业中,除了非常稀少的法律认可的私人性质的监理公司,大部分都是政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教学或科研以及设计单位投资主体等。这些监理公司都是国营企业,其成立和发展是作为主体的附属,创收的自留地或分流人员的消化点。随着监理企业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国营监理企业的缺陷越来越明显。由于这些国营监理企业没有明晰的产权,纵然得到一时的发展和繁荣,也难以得到长远健康的发展。

3 我国监理企业的发展策略

3.1 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理企业管理体制

国家建设部要逐渐把监理企业的管理权收集上来[4]。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第一,借助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机会,把原先规监理企业所有的管理权集中到建设部名下;第二,借助地方各政府机构改革之势,把原先规监理企业所有的管理权集中到建设部名下。建设部门要善于把握好时机,对某些已经完成机构改革的省份,建设部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达到直接接管监理企业的目的;而对至今还为完成机构改革的省份,建设部要密切关注各省份的改革进度和态势,以等待和找寻接管的契机。

3.2 逐步完善甲级资质监理企业的评选方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工程建设市场发展情况日新月异,原有的监理企业的资质等级评选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工程建设市场发展态势。此外,传统监理企业的资质等级评选方法本身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根据监理企业的发展进行不断完善。因此,逐步完善甲级资质监理企业的评选方法是大势所趋,具有重大的意义。要达到完善甲级资质监理企业的评选方法的目的,必须要转变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评定尺度:积极建立动态的规模评定机制,便于实际监理工作的实施和调整;要以国际规模评定机制为标准,做到与世界接轨。在制定科学的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评定尺度之后,紧接着要优化监理企业资质等级的评选方法。一般而言,监理企业的资质等级为每3年核定一次,因此,工程建设项目规模也应该每3年或者每6年评定一次[5]。

3.3 监理企业向专业化型企业发展

3.3.1 正确定位

对于大型监理公司而言,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大面积占据国内建筑市场;中小型的监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摆正好自身的位置,不能像大型监理公司一样去争夺建筑市场,最好细分工程咨询市场,把握专业化方向。例如,中小型监理企业可以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的土建施工监理、水电监理、装饰监理、设备监造等等。专业化的抉择能够帮助监理企业树立自身的特色和专长,谋求长远发展。

3.3.2 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

(1)差别化策略

差别化策略具体指根据顾客实际需要,突出客户的独特个性。富有个性的产品往往能够在顾客心目中升值,从而能够在市场中树立高价位。因此,监理企业必须首先获得客户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其他竞争对手制造一道强硬的障碍。其次,监理企业要提高议价能力。服务产品的差别化能够大大降低客户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提高对监理企业的信赖度,大大加强了企业对业主的议价能力。此外,由于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质量,同时企业获得了业主的认可,可以大大削弱替代品对企业的威胁。为了实现和增强差别化策略的效果,监理企业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组建和培养一支强大的市场营销队伍;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规范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和个性,凸显差别感。

(2)重点集中性策略

重点集中性策略具体是指监理企业把某一特定的买主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定的市场上作为发展目标和方向。一般,规模较小的监理企业适合使用重点集中性策略。采用重点集中性策略便于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整合和集中使用,而且目标明确,较容易控制,产品和服务更具特性,能够增强监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重点集中性策略风险是比较大的,企业在选择这种策略时要考虑和调查周全,需要全面细致的研究一下三个方面:第一,认真研究业主群体对监理产品的需求,凸显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并确保企业所面向的市场中无相同行业的竞争者;第二,监理公司要认真审视自身的情况,包括企业面向的市场规模和容量、企业自身获利水平、市场中竞争力的大小;第三,要找准专业发展方向,保证企业自身资源充足。

4 结语

在新的发展形势中,监理行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监理企业必须提前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发展态势,找准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获得长足健康的发展。虽然目前监理行业发展时间十分有限,国内各大监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这也是新兴行业和企业在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监理企业要善于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在发展中积极调整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1]唐永忠. 我国监理企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12,05:94-97.

[2]蔡雷波. 中国监理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秦慧敏. 我国监理企业现状及其问题根源[J]. 山西科技,2012,03:89-90.

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文2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质量;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工程监理行业从发展到现在,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探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1.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从工程建设监理制度1988 年在我国开始试点至今20 多年里,建设部对工程监理的初衷,一直都是“三控、二管、一协调”,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的职能,也就是说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监理就应该参与,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更应体现监理的重要。而在《建筑法》中仅将监理制度限定在施工阶段,操作中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另外,《招标投标法》也对监理的实施范围有所界定,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确有许多不规范的行为,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以上说明尽管我国已颁布的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于监理制度都有所涉及,但是真正的能全面明确监理工作职能的法律文件还很缺乏。

1.2 社会对监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俗话说:“想要别人重视自己首先要自己重视自己”,首先许多监理公司对自己不够重视,大部分社会监理机构为了降低公司成本,往往采取项目聘任制,对外地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所在地招聘,工程结束后,若无后续工程,就不一定能继续从事监理工作,造成监理人员的不稳定。其次有许多监理公司为了承揽到监理业务,违背国家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而制定的监理取费标准,自己通过降低费率来保证本公司在监理市场上的竞争力度,这样造成了监理的实际收费过低,使得从事监理的人员收入也很低。第三尽管绝大多数的社会监理人员都能按照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监理工作,但是还存在小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影响了整个监理业的形象。

1.3 工程监理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监理队伍的组成上,目前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在设计、施工单位工作多年现已退休的人员,尽管他们有丰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充沛的精力,对于新知识接受的很慢。二是一些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改行为监理,而监理单位没能及时给予他们业务培训,再加上自身不具有自学监理知识的能力,因而,在这些人只具有一定的设计与施工经验,而对监理知识及其匮乏。三是新的大学毕业生,尽管他们精力充沛、勤学好问,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目前监理队伍缺乏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监理人才。

1.4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对工程监理认识存在偏见

从我国实行工程监理制到现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但没有认识到工程监理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工作负担、确保工程质量,反而错误的认为实行工程监理制削弱了他们手中的权利,产生了抵触情绪。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监督时凡是涉及质量责任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全都强加于工程监理身上,并到处宣扬工程监理无能、无用。其结果,无形中对监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近几年,社会对监理的观念有所改变,认可度有所提高,并且有一些较好的措施和方法在工作中得以实施,但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对工程监理认识存在偏见问题依然存在。

2.解决办法

2.1 国家应加强对工程监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在《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尽管都对建设监理有一定的涉及,但是这些法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把监理工作限定在施工阶段偏向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使人们在对监理制度的认识上存在不同形式的偏差。面对此情况,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现有法律中关于工程监理的相应条款进行修订,统一对监理的认识。同时,还应对建立一些更加能促进公正、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监理机构的竞争意识得以提高,促进我国监理与国际监理的接轨。

2.2 监理企业要积极主动不断强化自身

工程监理机构要加强监理权威的树立。一方面监理机构是受雇于建设单位的,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要服从于业主;另一面,监理作为一个社会职业,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其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为社会负责的责任。所以,工程监理机构对建设单位负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负责。在确保工程顺利、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是一致的。一旦有不一致出现,大多是建设单位存在问题。所以,在工程的监理过程中,监理要在此过程中独立行使监理的职能,把监理的权威性强化起来。

2.3 工程监理要加强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加强对监理公司的管理,推进监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术与管理的符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结构上,监理公司要不断进行调整,尽快引进缺乏的人才,适应监理工作的需要,对新引进的人员,要结合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培训,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在职人员,面对当今社会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应阶段性的开展有关控制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规程、标准能力的培训班,从而促进工程监理人员不断提高水平及能力、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工程监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4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应与工程监理加强合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应转变从传统的对工程监理的错误认识。不要把工程监理看作是削弱自身权利对象,去除对他们的抵触情绪。应把工程监理看作是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为他们减轻自身工作负担和压力的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是有利于他们为了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工程情况不可缺少的眼线、耳目;是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不可或缺的施工现场战斗员。除此之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还应与工程监理监理建立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凡是由工程监理提出的正确的有关工程方面的意见,均应给予全力支持。让工程监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必然对工程监理行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监理工作也应该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要求,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监理工作程序、全面提升监理业务水平,在工程建设中真正起到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修丰.《浅谈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09(11).

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对于任何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建筑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只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由此可见,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应当认真面对的一项重点课题与难点课题。基于以上的论述,本文从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两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如下地分析与研究,希望以此能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1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国家建设事业的贡献更加突出。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事业毕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急需改革的问题。概括起来讲,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制度不够完善,项目管理观念比较淡薄。

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许多业主只是一味地将侧重点放在工程技术上,而不注重工程项目管理。进一步讲,在现实中,他们对项目产品的创造过程比较重视,而并没有实施纯粹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保证工程的性质、质量与功能,而不能保证工程的效益与效率。

法律制度是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相关的法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勘察、招标等环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总体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标准、收费标准、合同文本等方面,法律制度还是一片空白,这不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法制化。除此之外,受传统项目管理观念的影响,许多业主的管理观念还比较淡薄,这是造成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困境的根源之所在。

第二,项目管理人才缺乏,项目管理水平较差。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企业缺乏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许多项目管理企业根本缺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不具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或管理。因此,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人才就成为保障这项工程顺利完成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的现状令人堪忧,不仅专业素质低,而且管理水平差,根本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实施项目管理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企业还是单纯凭借传统经验进行管理,一些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如工作分解结构、赢得值原理、项目管理软件等等,还涉猎较少。这种现状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项目管理水平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可行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

简单地说,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指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事先对工程项目的技术、资金、环境等状况进行全方位地评估。具体而言,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各类项目拟建方案,二是科学预测和评估项目建成后的综合效益。在现实中,项目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然而,在我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项目管理企业的足够重视,导致许多盲目投资的问题。有许多投资决策缺乏可行性论证,没有丝毫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言,给项目管理企业带来了难以抹灭的损失。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管理既不是对哪一个阶段进行管理,也不是对哪一个环节进行管理,而是对工程项目的全部阶段、所有环节进行管理。而在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环节,这又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如成本、质量、进度等等。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然而,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任何一个业经济管理组织能够管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我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健全工程监理制度、为建设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等等。在我国,工程监理只是局限在施工阶段。对于施工以外的阶段,这还得依靠业主自行管理。然而,业主自行管理水平是十分有限的,容易造成项目决策与项目施工相脱节,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与质量。进一步讲,即使有了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管,我们也不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万无一失。因为工程监理单位只负责监管工程质量,而对其它环节监管较少,造成了整个施工阶段的效益低下。

2 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举措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应对策略:

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文4

【关键词】工程质量; 质量监督机构; 管理缺陷; 改进措施

能否做好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是决定建筑质量的直接因素之一。在工作中要以市场运行的规律作为手段,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探讨论证,加快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填补存在的空洞。

一、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不明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代表政府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单位性质又是事业单位,行政职能不完善,以致发现问题后只能采取整改、停工等措施,执法力度不够。有的质量监督站为了创收,政企不分,自办与工程建设相关联的企业,质量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监督单位自身形象更受到影响。

2、工程质量监督概念不清

一是认为工程质量监督站是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实际上,质量监督站只是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二是认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只需对实物质量进行监督,其实对涉及公众安全、公众利益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才是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的关键;三是认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只是针对施工阶段,其实施工阶段虽然是监督的重点阶段和关键阶段,但不是唯一阶段。

3、 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随着建筑工程单体面积的增大和群体工程的增多,所需监督的工程数量和内容越来越多,监督人员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监督过程中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站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某些监督工程师缺乏现场实践经验,知识结构不合理,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规定的抽查项目和内容流于形式,得不到应有的严格监督,这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削弱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4、工程质量监督手段落后,监督工作仍偏向实物监督

质量监督的手段基本上还采用“看、摸、敲、照”的方法,虽然各地质量监督机构对影响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部位采用现代科技检测仪器进行科学检测,但由于应用范围有限,不能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的科学检测。建筑工程与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相比,具有施工工期长、涉及工种多、参与队伍多和所需配备的材料及设备品种多的特点,单靠“三到场”的监督模式,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控制和评定,以前偏向实物的监督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5、 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不够规范

有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不规范现象频出,特别是中小城市。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不执行基本的法定建设程序,有的建设单位不办理施工报建手续就盲目开工或边施工边报建;施工单位违法分包、层层转包、手续不全擅自施工等问题也时常存在,部分施工单位将资质低的施工企业挂靠在自己单位名下,收取管理费,扰乱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勘察、设计单位存在挂靠、出卖图签等现象,施工图纸粗糙,不同种类图纸之间存在矛盾;监理单位往往制度不全、管理不严,现场监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与工程规模不匹配,监理人员职业素质偏低,不按规定进行旁站监理,总监很少到施工现场,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以上因素也给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带来难度。

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1、 完善质量监督制度

为了促进质量监督水平提高,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例如,建立质量监督告示制度,提高监督工作透明度,从工程施工建设开始,各方都应该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的内容、手段和方式提高质量监督单位工作积极性,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建立集体监督模式,配备专业监督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质量监督落实到位。建立事前监督模式提高监督工作预见性,及时发现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预防质量事故发生促进整个工程建设效益的提高。另外还要明确质量监督人员职责,落实监督责任制,确保质量监督工作有效进行。

2、 加大监督资金投入

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促进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还要用于提高工作人员待遇方面,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为整个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3、重视事前监督控制

在工程建设之前要明确质量监督目标任务要求合理配置工作人员,明确各方职责和权限做好事前监督控制,为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奠定基础。要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沛定有效的监督方案确保质量监督有效到位。例如,对深基坑工程应该加强基础维护和开挖工程的监督对装饰装修工程应该加强装饰材料、室内环境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4、加强施工巡视监督

工程监督人员要严格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巡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施工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确保质量合格。积极倡导并开展工程创优工作,消除质量隐患和缺陷,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建设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

5、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做好人员岗位培训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必须从最基本的抓起,管理和务工人员资格合格、参建单位资质符合是建设工程质量合格和优质的基础与保障。不但要提高参建各方质量意识,更是要提升全体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操作水平与能力。要开展针对性的质量培训和操作培训,要坚持上岗前必须开展教育培训,教育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上岗,严格监督查处无证上岗的行为,不符合资质资格要求的不但要整改,有些还要坚决清退出去。

6、 深化监督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监管水平

监督机构通过开展内部督查稽查工作,查找工作薄弱点和盲点,进一步优化机构组织,完善监督制度和工作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督执法工作质量,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第三方专业社会机构引入监管工作,协助监督机构开展专业监督工作,提高质量监督的专业能力和预控水平,提升监管效率。

7、 强化工程监理管理力度

建设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监理工作人员要对重点工艺流程、重点施工方法和结果,实行全方位的旁站式监管。同时,我们要建立健全施工监理制度,完善相关管理条例,提升监理管理办法。

8、 加快科学化技术监督管理水平

在监管工作中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一,加快建设信息化网络。人难免有疏忽,以人作为监管主体的工作模式经常会有漏洞发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对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修改,用科学的监管网络平台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第二,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更新。监管部门积极引进和研发新的检测仪器,有针对性的将其投入到验收和检查工作中去。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质量监督是保障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设市场规模扩大、问题增多等新形势下,推动工程监督工作的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崔浩然. 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文5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安全监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工程监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建筑施工工程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进行的监督管理,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征,分析了建筑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的意义,指出了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完善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危险性;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征

晋安区紫阳商贸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115837.6平方米,3幢26层商业办公楼,地下室共二层,地下室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8499.8467万元,主体框架、框筒结构形式,PHC预应力管桩基础形式;建筑工程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甲类核6级、常6级。众所周知,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难度一般都比较大,并且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危险性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因此,现代建筑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建筑施工工程体积大,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切施工人员比较复杂,建筑的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原料和设备机械数量较多。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提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物的结构呈现出复杂性特征,建筑物开始由底层的简单建筑向高层的复杂建筑方向发展,建筑施工工程复杂程度的增加,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的交叉作业量,并使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增加,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危险性也大大增加。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投资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投资主体开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要求逐渐提高,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大。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程序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或者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故意逃避安全监督管理,这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建筑工程生产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施工过程越来越细分,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分工更明确、更详细,这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明、管理程序复杂,很多建筑施工工程都采用农民工作业的形式,这些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这就导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流动性极强。虽然我国的建筑企业一直在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农民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极为缺乏,并且对建筑施工安全知识的了解很少,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这就导致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由于建筑施工工程具有工序多的特点,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很多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都只流于形式,这就导致建筑施工工程安全规范标准得不到贯彻落实,建筑施工工程的方法和操作方式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因此,建筑施工工程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2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工程是一项工序繁琐、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因素有很多,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贯彻实行了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又针对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建筑市场控制进行了加强,这就导致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检查逐渐增大,但是还是会发生很多安全事故。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较高,国家和建设部门并没有对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建筑施工部门和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只注重自身的利益,严重忽略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低下,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进行,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这就导致建筑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很容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市场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只重视企业的利益,没有意识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建筑承包单位更加关注的不是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的完善,而是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投中标情况,承包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只希望接到大量的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很多中标单位将自己中标的工程低价包给其他的施工队,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许多建筑施工最没有相关的资质证明,施工人员的管理比较松散,这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低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建筑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可见,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建筑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建筑市场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2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单位中属于主体单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开展,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低下。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将主要的资源都放在建筑施工方面,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较低,通常只安排少量的闲散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安全监理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配备全套的安全配套设施,很多工序的检查都只是走过场,使得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形同虚设。由于建筑施工程施工单位的绩效考核没有按时进行,建筑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没有进行相应考核,这就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低下,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和绩效考核不到位,就会大大增加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3.3建筑企业用料和机械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械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建筑材料属于建筑施工工程的原料,建筑施工工程的原料质量不过关,就会导致建筑物的质量低下,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都会选用质量较次的水泥和钢筋等材料,这种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就是导致建筑物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另外,机械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很多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对机械的选择不合理,机械的精准度较低,再加上建筑施工人员的机械操作水平低下,操作不规范,都会严重降低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

3.4建筑企业施工人员水平和素质低下

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是建筑施工的直接人员,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了解的不够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就让建筑企业施工人员进行作业,会使建筑企业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屡犯错误,会给建筑施工工程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建筑我也施工人员水平和素质低下,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当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时,施工人员没有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不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低下。

3.5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工作力度小

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协调工作做得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责权脱节、职能交叉的现象,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工作力度较小,就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督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建筑施工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他们在安全执法的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低下,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发生责任事故时,建筑企业相关责任人的调查力度和责任追究不够深入,这就导致发生事故的责任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监管不力不会受到处罚和责任追究,相关责任人在事故发生时没有吸取经验教训,因此,在其他建筑施工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同类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低下,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功能性存在欠缺,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缩短。

4完善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的有效对策

4.1完善建筑市场的管理监督机制

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对建筑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细致的整顿,为建筑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大环境。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根据建筑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使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对建筑行业内部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严肃整顿,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的管理监督机制,杜绝拖欠工资、价格不合理、随意转包工程等情况的发生。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法律手段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对建筑市场的发展进行严厉的管理和监督,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良好,使得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4.2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和建筑产品的质量是评价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将安全施工作为首要任务,将安全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目标,根据建筑企业的发展情况,建立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体制,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以良好的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才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建筑事业单位要根据工程内容确立出施工目标,将建筑工程施工内容进行拆分,并将这些内容合理分配给各个部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的安全性。建筑企业还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人力投入,负责各项工程的验收,确保建筑工施工的顺利开展。

4.3确保建筑施工原料质量和机械的正常使用

建筑施工材料是建筑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料,建筑施工原料的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因此,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施工原料的合格。施工单位在采购施工原料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的建筑材料标准进行采购,并对采购的建筑原料进行抽样检查,在投入使用前还要对建筑原料进行再次检查,以免不合格的建筑原料投入到生产使用中。此外,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机械进行准确检查,发现型号不符合设备要求的机械进行及时更换,并对旧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还要对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以明确责任归属,确保建筑机械使用、保管和维修的规范性。

4.4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水平和素质

由于建筑工地的环境比较复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仅要进行施工,还要供施工人员记住,施工环境比较差,并且施工的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并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引导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正确施工。在培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时,还要重视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使施工人员的基础专业知识得到巩固,给施工人员提供学习新技术的机会,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后,对于合格者准予上岗,并对优秀者予以重任,建筑企业还要给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保险,当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后,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得到赔偿,从而确保建筑施工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

4.5加大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工作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不断完善,加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设施资金到位。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大施工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做好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的防范作用,安排专职安全员定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违规操作行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不断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总结

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该工作对监理人员的技术性要求很高,各个建筑施工工程都会涉及到安全监理方面的问题,只有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监理工作,使安全监理人员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的专业知识,在安全监理中充分发挥预控作用,才能有效消除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种事故隐患,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立峰.谈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要点[J].山西建筑,2013(11).

[2]王晨杰.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新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13(06).

[3]黄文兵.施工现场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2(06).

[4]胡文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认识[J].山西建筑,2012(19).

[5]马生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

工程监理市场规模范文6

【关键词】投资环境国内环境国际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投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地域为投资这种经济活动所提供的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必要条件。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世界银行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预期归为三大类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一是宏观经济、国家外贸外资政策以及政局的稳定;二是国家监管框架的效率,如劳动关系、税收的效率与透明度等;三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熟练工人流动性不足与技术集约化条件下的技能和技术禀赋。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作简要分析。

一 我国投资环境分析

国际比较: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我国在投资环境的许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一些邻国,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空间。

1、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优于印度,但落后于泰国。印度的铺砌道路占56%,我国为88%,泰国为97%;从每1000人拥有的电话数量看,印度为131部,我国为294部,泰国则为371部。

2、在对174个国家的调查中,我国的政治稳定性高,在政府效率方面表现中等,政府管制造成的成本低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3、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高于印度。

4、总体来看,我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基本相当。但我国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要低于一些东亚邻国。

5、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明显。

6、我国金融部门的运行效率低,绝大部分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二)国内比较:

我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长江三角洲拥有我国最大的港口群和城市群,其基础设施较完备,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少,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非正式支出少。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与全球接轨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国际化和外向程度较高,外资进入则刺激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让,帮助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环渤海湾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大,外资进入量较少,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差距。

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较大。就长春、大连、哈尔滨和本溪等4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来看,这4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差别很大。长春和大连的投资环境评级介于东部沿海城市和中西部之间, 而本溪和哈尔滨则相对靠后。

二、改善措施

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创造更好的通讯、运输和金融基础设施。这是扩大外商来华投资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因素。因为:(1)通讯服务业的开放,有利于扩大外商和民间投资,增加市场竞争强度,降低信息和交流成本,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2)综合运输网络体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物流运转效率和速度,提高中国民众的生活质量,扩大中国市场规模。(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为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国家应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明确企业投资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划分政府与企业各自投资范围和责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企业法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继续完善和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通过建立专项基金,扩大股票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规模,充实企业的资本金;限期使投资咨询、设计、审计、监理等投资中介机构与政府脱钩,依法实行企业化经营和平等竞争,并进一步加强投资领域的法律建设,抓紧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指导投资领域健康发展的法律和法规。

按照国际惯例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优化投资环境。海关验放、商品检验、审批程序、收费管理等等,可以结合中国的实际,借鉴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的做法,逐步改善或优化外商投资的环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低成本和相对优惠的政策,有利于吸引外资。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很大,应允许不同的地方实行有差别的吸引外资政策,但应当使之规范化。

依法办事,惩治腐败。不建立起健全法制,就无法保护包括外商在内的投资者的权益,也不可能打破利益集团的阻力。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秩序应依法办事,公开各类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建立举报机制以防有法不依,并严惩索贿受贿行为。 世行报告在对我国投资环境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各个城市在投资环境方面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要抓住能给本地区带来最大效益的领域进行重点改革。总体来看,改善

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我国国内市场发展还不平衡,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报告建议适当简化或弱化政府在商业领域各个层面的职能和作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降低地方税赋差异,增加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协调区域发展;建立灵活的雇佣机制,并将各类企业都纳入到养老基金、医疗保险、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中,促进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高效流动。

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增强国内研究和开发力度。政府要引导企业提高员工技能,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应增加政府和民间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加大对中西部等地区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保证贫困地区与发展较快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当;应鼓励民营学校或培训中心的建立,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提高企业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在努力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的同时,培育自己的研发体系,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在促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同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私营企业的市场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马 宇.潜力不等于现实———中国吸收外资发展潜力评估[J] .国际贸易,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