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文1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人才竞争更为激烈,而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对行政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所以,有关部门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不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对策,以促进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绪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行政管理水平的不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行政管理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满足行政管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加强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效调控员工等,对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虽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管理缺乏有效性,影响行政管理效率。因此,对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必要性。加强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我国经济处于变革时期,既缺乏理论实践作为依据,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能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效率。所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而且是行政管理理念的核心表现。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只有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和解决员工的生活困惑等问题,进而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因此,对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就行政管理而言,其内涵丰富。首先,从广义角度来看,指行政机关或部门开展的综合管理活动;其次,从狭义角度来看,有关部门开展的行政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人员调动、人力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过程活动,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而开展管理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对更好实现人员调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未能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具有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在于管理,而是要求管理人员深入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通过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多样化管理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积极为行政管理工作贡献力量。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一定的区别。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一项管理内容,其管理范围相对较小,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但是,二者也具有一定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渐演变而成的,比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其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整合性。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一)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利于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了解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对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重要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且能够充分实现人力资源效益。其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处理行政管理中管理者之间、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创设和谐的环境氛围,充分促进管理者之间和睦相处,部门之间高效协作,对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最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实现管理人员间的互补,对提升管理者素质能力有促进作用。如此,不仅可以充分挖掘管理者的工作潜能,使管理者与岗位相匹配,而且能够充分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为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为社会主义特色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引导社会众多行业领域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能够被合理安排在对应的工作岗位中,各司其职,积极为行政部门工作贡献力量。如此,行政部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对各部门及员工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专业特长等方面合理进行岗位匹配,确保员工在工作岗位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对有需要的员工制定长期职业规划,促使员工不断努力而达成工作目标,激发员工的上进心,为行政部门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通过岗位轮换、职位调整等手段,对部门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以最大限度提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三)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开展,对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而积极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管理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而促进行政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规章制度依据。其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有效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可以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最后,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我国特色行政管理模式的创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导向作用。

四、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对行政管理各部门人员进行充分调度,使行政管理各工作部门人员能够有效开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虽然良好,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对行政管理效率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相对较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与相关管理人员有着密切联系,由于管理者的管理力度小和管理方式不当等,难以充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同时不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较低,未能针对员工发展实际而充分激发其潜力,且员工岗位调度能力相对较差。再次,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难以为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使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失。第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权责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者的工作热情,而相关管理责任不能得到彻底追究,不利于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最后,缺乏完善的用人机制,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中,未能积极履行自身职责,造成管理不力等问题。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有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积极应对,进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五、促进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而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一)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以增强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员工的主体作用,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一切管理工作以员工为核心。其次,摒弃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物本管理的理念,不可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员工在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不良影响。再次,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健全人本管理机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员工的需求而制定有效的人本管理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好开展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员工的情感变化和思想价值观,给予员工以深切的关怀,既解决员工工作困惑,又给予员工以生活方面的帮助,带动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增强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具有必要性。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能够以无形的力量感染人、指导人,因而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有必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潜移默化影响,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强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充分将制度、精神、物质有机结合,为管理人员更好开展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首先,从精神角度出发,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创设独特的文化氛围,加强精神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行政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密切配合人力资源管理者深入开展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其次,从制度角度出发,根据行政管理工作实际而制定完善的制度,为部门管理者提供培训活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最后,从物质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学习型氛围,如改变行政部门精神面貌,改善员工工作条件等,促进员工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对人的鼓舞作用,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水平。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而言,积极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以提高管理效率,能够充分提升行政管理效率。首先,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强管理者的认识,进而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其次,指派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管理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加入行政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中,以更好开展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管理团队成员的素质能力。再次,管理团队要根据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等方面,而确立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为管理工作提供行为依据。最后,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推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入落实。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要有效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阶段,部分行政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相对较少,且工作压力小,未能给予重视。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人员调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为此,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制定完善的用人机制,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进而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其次,完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以激发行政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完善奖惩制度,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对管理工作进行多角度考虑,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如果管理人员对部门的人员调度工作欠缺考虑,则可能降低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因而管理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倘若人力资源管理者表现良好,能够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则要适时给予奖励。最后,完善考核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考核,确保管理人员业绩达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其工作效率对行政管理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关人员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使管理人员权责明确,对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中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决定着管理水平。为管理人员分别分配具体工作内容和履行的职责,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其次,管理者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能够代表不同方面的利益而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既促进了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又能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条件。最后,对管理者进行有效定位,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有效依据岗位职责而开展管理工作,进而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完善。

(六)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用人机制

为更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以充分吸纳优秀管理人才。首先,对于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用人唯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只有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其次,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者过程中,不仅重视应聘者的学历、专业,而且重视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用人聘人机制,有利于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六、结论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与创新

一、前言

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国际上所指的国有企业的概念略有不同,我国的国有企业指的是按照企业股份制构成形式比例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国有企业与民营的中小型企业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与民营的中小型企业相比较,国有企业更加受到国家的管理和控制,目标导向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要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关的管理方法,并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关的解决、强化方法,使得国有企业能够从政府的利益和意志出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如:经营自主权、经营管理模式、运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普及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企业效益。而企业的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不断进步。企业行政管理指的是应用一定的法律、法规以及特定的方法按照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内部的隶属渠道对企业进行相应的职能性管理,从而达到企业的相关规划和目标。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定义

国有企业与企业虽然在名称上大致相同,但是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大部分来自国家。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员,根据来自国家的公共权力,对行政事物进行相关的管理与协调,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不仅是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护社会权益和实现经济效益的保障,与此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还可以加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可见,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四)加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意义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都没有足够丰富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实践,使得我国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为此,要对企业的行政事务进行相关的正确管理,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公共权益维护相违背的现象,这种的情况的发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执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严格管理,要尽量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国有企业的公权力的意义所在,也是加强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实意义所在。

(五)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管理文化与制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各种存在的问题。如: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变化过快;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走向企业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较低等问题。诸如此类,如此多的问题会严重降低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公司的利益遭到损失,严重阻碍我国国有企业目标和战略的实现。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

(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

行政管理制度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制定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就没有其他的诸如:改革、创新、建设等可言。管理者在制定相关的制度的时候,要本着让当事人参与制度的制定的原则,制定出正确的、可执行性高的通俗易懂的制度,并且在制定时,要明确了解企业的各个流程中的员工的需求,使制度更加人性化。最后,在执行时要严格维护制度的神圣性和公正性,并对发现的制度的不完善之处进行及时的完善与修改。

(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国有企业也在逐渐从层级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即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成为国有企业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的前提和基础。在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必须要将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改变为流程化管理模式,流程化管理相对于职能管理有很多优点,如:职能管理是以职能的管理和控制为重点,而流程化管理是以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顾客、市场的占有率为重点;职能管理缺少准确的时间标准,而流程化管理中时间是整个流程中重要的标准;职能管理中各个平级部门的职能一般是相对独立的,而在流程化管理中个相互衔接的。在执行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并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应用中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有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职能,能够促进企业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提高行政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实现行政办公环境的分散化与虚拟化、增加企业行政管理重组以及组织结构优化的成功率,可见,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的发展存在着互相以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四)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要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首先要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革新。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根本问题,要明确制定各类人才的使用标准,并实现工资分配制合理化,从而积极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革新中,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五)国有企业中领导团队的建设

国有企业领导团队的建设中包括管理队伍的建设和领导者的选拔和任用两个方面。其中,在建设管理队伍时要在正确建设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的前提下制定企业行政管理团队建设目标;在领导者的选拔和任用中,经过对几种选拔任用方式的比较,制定选拔任用的改革方向,从而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领导者选拔任用方式。

四、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入,并且在经营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进行改革的同时,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的很多问题开始一一显现出来,这将影响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为了我国国有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在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中探寻更好的解决方法,为此,要在制度、组织结构、信息化、人力资源、领导团队等各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张万军,杨涛.当前国企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1年第10期.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供电公司;行政管理;效率;提升;“三集五大”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电力行业企业也在不断深化改革,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电力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企业的行政管理面临巨大变革,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我国的县供电公司要实现自身的突破、跨越式发展,需要引入“三集五大”体系,融入新的行政管理观念和手段,推进供电公司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一、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创新的内涵

我国的电力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在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供电公司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集五大”战略发展理念和思路,它主要是实现电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三集五大”体系的构建之中,“三集”主要是指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财务集约化管理和物资集约化管理;“五大”是指供电公司改革体系中的大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在这个“三集五大”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之下,实现供电公司的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即“四化”建设,全面改革供电公司的发展模式,提升供电公司的行政管理效率。

二、提升县供电公司行政管理效率的举措

(一)实现供电公司的安全化生产和制度化建设

在县供电公司的行政管理系统之中,安全生产是前提和核心,在“三集五大”体系的变革实施过程中,要实现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的有机统一,要建构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监督制度,对全员实施全程化、全方位、全角度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具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严格执行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制度。供电公司负责人要注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将安全责任加以细化,使每一个人都具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严格、细致、全面地执行安全制度和标准,杜绝违章违纪行为,实现安全生产作业。

2.强化对电力线路和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管理。电力设备和线路是基础设施,它是电力输送的重要载体,必须建立和健全电力设备维护责任制,完善设备巡视制度,杜绝电力线路维修和设备维修过程中的责任推诿现象。

(二)实现县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和创新

1.首先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在县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首先就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意识,要将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置于首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配置、资源配置的作用,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2.实现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创新和优化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从其自身的组织管理形式和组织结构方面入手,要坚持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方向,明晰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责及岗位要求,并全力推进供电公司薪资制度的改革,优化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机制,探索全新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福利制度,并完善公司的员工培训和开发制度,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三)优化与创新供电公司营销管理

1.实现电力营销理念的创新。要对供电公司的电力营销服务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要优化用电环境,深入调查电力消费市场,拟定针对性的、具体可操作化的收费制度,并放开电费管理方式,转变单一的抄表作业模式,提升电费管理效率。

2.实现供电公司电力营销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县供电公司要采用高效的营销模式,主要可以采用两部制管理模式,管理好基本电价,以扩大营销。并对农用电的电价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的管理,要加强对农网电力的改造,合理收费,以增加农用电量。同时,还要尽量采用分时电价,针对一天中的用电低峰期以及用电高峰期,进行不同电价的拟定,从而实现对用电低峰期的用电量调节。

3.融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强化管理。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技术普及化的背景下,县供电公司可以将其电力营销与网络技术相链接,采用智能化的系统技术,实现对电力的实时监控,并监视其发电功率曲线,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和特点,进行技术改革。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机制;困境;对策

工商行政管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总结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经验,根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律,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商行政管理的机制。工商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企业管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对工商管理的认识,把握工商管理的正确发展方向。

一 、工商管理机制的概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代表国家意志,根据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依据法律、法规,运用行政管理的权利,对公共经济利益有关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外部的监督、控制、组织、协调、服务等管理活动。

现代企业要提高对工商管理核心内涵的认识,通过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工商管理对企业的生产、人力资源优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工商管理机制作为企业管理的综合性管理准则,工商管理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帮助企业管理层树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此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行政、生产管理制度[1]。

工商管理制度能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避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工商管理制度也通过明确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收入有保障。工商管理也能有效的帮助企业理顺资本结构,保障企业财务状况的正常运转。此外企业工商管理也通过对企业资源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综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针对企业出现问题,提出相应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促进企业全面、平稳、健康发展[2]。 工商管理机制在企业运用的困境 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企业转型积极性不高

由于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企业管理缺乏管理经验,对于既定的工商管理机制执行不够重视,脱离自身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的工商管理情况也反应企业管理水平与能力,也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只顾生产,忽略市场变化这一实际情况,忽略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滞销,在占用企业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管理费用。另一方面企业的不重视管理制度,不能认识质量来源于管理,效益来源于管理,使得企业可能收获短期收益,但得不到长远的经济收益。

(二)企业职能管理定位不清

现行的企业管理制度制约工商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管理体制让工作人员处于矛盾当中,企业管理人员忙于自身工作,对工作执行情况缺乏指导。有些企业部门由于出于自身狭隘利益考虑,阻挠工商管理制度在企业当中的顺利执行。

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也影响工商管理制度的发挥。目前企业行政部门不是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进行设置,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出现有利抢上前,无利退后推诿的现象。行政部门的权利和利益之争影响对企业进行监管的效果。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工商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也越来越大,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使工商管理机制得不到好的发挥,也进一步使得企业管理水平下降。

(三)企业内部缺乏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制度也需要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去监督、执行。而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以及管理活动都需要优秀管理人才的加入,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新鲜血液,也是企业开拓前进的原始动力。因此加强管理人才培养,建立优秀工商管理团队也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不过近年来,由于高校重视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在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口逐渐减少。 工商管理机制在企业中应对措施

(一)积极转变观念理念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不断转变观念。企业工商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认识工商管理制度对社会以及对企业自身的重要地位,要勇挑社会责任,切实履行工商管理职能以及相应的职责。摆脱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经济开放观念,在工商管理制度执行中要以公平公正、大局、长远发展的理念为基本准则,要敢于监管,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深化企业改革,为工商管理机制执行提供保障

改变工商管理过于集权的模式,改革企业行政审批制度。把企业行政部门交叉的职能移交行政主管部门,由专业管理队伍行使其职能。将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理顺,执行效果就会显现,使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角色地位得以确认。

建立统一、协调的企业行政体制,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统一协作,行政管理部门协调联动,有效履行工商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同时保障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行政管理工作经费,减少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积极发挥企业各部门职能,建立成熟的自律机制。工商管理制度未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和发展空间,工商管理制度也应逐渐从企业管理制度中逐渐剥离,建立成熟完善的自律体制,从而降低企业行政管理成本[3] 。 不断完善工商管理制度

企业工商管理部门虽行使行政权力,行政行为关系企业、部门、个人利益,必须也要对行政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建立监察制度。不定期抽查行政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和业务技能,对不合格人员予以调离。

完善行政管理责任制,建立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正确价值观念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引入到工商管理人员学习之中,加强工商管理人员的忧患意识,完善企业奖励制度。企业制定工商管理工作手册,明确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应做的工作内容。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要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是企业的资本资源。 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素质

面对企业发展需求,对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水平。提高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素质,不断组织学习实践。 运用信息技术,为工商管理制度体系注入活力

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网络化,对企业科学判断市场以及正确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整理企业自身以及同行业市场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首先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狭隘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不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建立诚信为先的企业品格,企业才会走得长远,工商管理部门也要帮助企业树立好的口碑,引导企业树立正确价值以及发展方向。让员工感受企业的文化魅力,增强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总结:

本文提出工商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运用的困境,也提出了相对应建议措施。要不断引进工商管理优秀人才,不断完善工商管理制度。工商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科学经济循环发展,创建资源节约也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发展方向[4]。工商管理部门必须监督企业发展方式,帮助企业科学的发展,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为大众社会承担更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耿欣浅谈新时期下工商管理所面对的挑战及对策[J].职业教育,2013(10):549.

[2]徐北平.论述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扎方向[J].民营科技,2014(7):134.

[3]张帅豪.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价值工程,2013(2):162.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文5

行政管理学专业主要课程

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组织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比较公共行政学、行政领导学、政策科学、公务员制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必修课程。

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经济学、中国行政管理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市政学、行政伦理学、专业外语、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学、经济法等选修课程。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制度范文6

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辅助,行政岗位一般是为企业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工作提供服务的岗位,行政人员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很多中小企业对行政人员不是很重视。但是行政人员在大型外企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岗位,行政人员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工作的顺利完成。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岗位与企业其他岗位工作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一是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精减人员,造成行政人员临时性的团队合作工作比较多,在工作繁忙的时候,一般是调用大部分人来完成某项工作,这样就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在团队中的表现难度,增加绩效管理难度;二是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缺乏计划性,突发性的工作比较多,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像生产部门员工一样,按照计划来开展工作,在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很多临时性的工作,工作呈现出比较大的动态性,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三是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难以量化,成果不显著,难以考核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情况。

二、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部门在企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绩效管理,可以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及个人能力进行绩效考核,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得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地价值。对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绩效管理,可以增强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执行人员的执行力,增强个人能力,有利于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化管理,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三、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一)对绩效管理认知不深

现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将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包括了绩效与管理两方面,绩效管理是对企业人员的绩效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及人员进行管理,很多中小企业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混淆,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不够重视,缺乏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造成了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比较少,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二)绩效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全面

中小企业普遍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缺乏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全面。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没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考核标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个人能力进行比较科学的测评。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主要是互相测评或是自我评价,考核的主要是迟到、旷工、任务完成量等问题,这种考核方式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难以评估,不能知道行政管理人员真正的工作情况。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降低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

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之后会宣布绩效考核结果,这种模式是不能认为是绩效沟通的。绩效沟通是同事之间及上级与下级之间就工作的进展、目标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进而完成工作任务,并对员工考核结果进行确认沟通,只有这种沟通才可以算是完整有效的绩效沟通,而一般的中小企业往往是绩效考核,公布考核结果,没有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个人工作状态进行沟通,不会去分析绩效考核结果,没有找出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表现较好及较差员工进行分析,不能及时解决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

(四)岗位设置不完善

行政人员工作性质与其他岗位存在比较大的区别,这就造成了行政人员按照职务进入相应的管理岗位之后,对同一职务的工作部分等级,不像技术人员需要公平竞聘,不同等级的技术人员薪酬会有影响,这种等级制度使得技术人员不断竞争获得更高的等级,从而得到更高的工资。相对来说,行政人员工作比较宽松,竞争不大,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缺乏动力,不能有效的监督激励行政管理人员努力工作。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岗位升迁较小,行政管理人员常年在一个职位,这就会消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

四、优化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绩效管理认知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提高对绩效管理认知是优化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增强企业领导对绩效管理认知,区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对行政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绩效和管理两个部分的内容,绩效考核是对企业行政人员进行个人能力与专业技能考核的一种方式。针对中小企业员工对绩效管理认知不全面的现象,可以考虑聘请专业人员对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进行专业系统的讲解,使得中小企业全体员工对绩效管理有比较正确的认知。明确绩效管理的实际含义是中小企业开展行政人员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明白绩效管理是企业对行政人员各个部分执行能力考核的管理,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应该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全过程进行测评及约束,预测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一些经常出现的绩效管理问题进行明文规定,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资料等管理及绩效考核的监督部分进行规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绩效管理的规章制度办事,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现象,绩效管理制度应该做出相应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完善行政人员绩效管理,应该建立监督管理组织,观察与监督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全过程,主要是监督管理行政人员协调、执行及团结等能力,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从而完善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质量。

(三)增强持续有效绩效沟通

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是指领导与员工共同工作,分享相关信息过程,也就是分享工作进展情况、可能存在的问题、相应的解决策略及管理者帮助员工的做法,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具有很多方式,可以采用定期面谈、书面报告、团队咨询、小组会议及一些非正式的沟通方式。这些方法具有自身的优缺点,中小企业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使用,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绩效沟通不是单向的要求与命令,而是双向的,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应该是良好的双向沟通,及时地绩效反馈。通过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可以保持工作的敏感性与柔性,保持工作过程的动态性,从而不断地调整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内部部变化,提供更多信息。

(四)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要加强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就应该完善行政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对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工岗位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完善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制度,完善行政人员聘用制度、职级制度、考核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及激励机制等。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可以将职级职务相结合,拓宽与疏通行政人员发展通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科学合理地确定职员晋升条件。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待遇水平,处理好行政人员收入与分配之间的关系,激励行政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应该根据工作强度、难易程度及考核结果等来对同级管理人员进行档次划分,不同的档次给予不同的薪酬,用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