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范文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体系 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理性的厂商
厂商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个重要主体。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差额的最大化。为使该差额最大,要尽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厂商的行为不得不研究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故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必然涉及到生产的投入和生产的产出,而企业的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生产的规模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在微观经济学里,以企业是否可以调整其规模为标准,将企业的生产分为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短期生产是企业规模不变,而长期生产是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理性的厂商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使得短期和长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三、生产和消费同时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最优的经济关系就是不仅生产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消费也达到了最优的状态。经济学上把这种经济的最优效果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同样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如果能同时达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则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或称之为社会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这种一般均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于生产的理性、消费的理性及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性考虑的,即是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四、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璋.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范文2
一、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地位
从理论地位来看,微观经济学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从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论证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马歇尔(1890)奠定了经典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在完全竞争、产品同质、信息充分等前提条件下,将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需求和供给相加分别形成单个局部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各种单个市场相互关联,形成了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萨缪尔森(1947)进一步夯实了市场均衡分析的微观基础。将消费者的需求看成是最大化效用均衡结果,将生产者的供给看成是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结果。微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一方面自我否定、持续更新,先后经历“垄断竞争”理论革命、“不确定性”理论革命、“信息、激励和不完全性”理论革命以及“异质性、搜寻、匹配与机制设计”理论革命,微观经济学不断放松纯理论的假设,理论愈发逼近现实世界。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而言,突出的可证伪的学科特点使是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因而,微观经济学思维和理论逻辑被其他学科不断接纳,交叉融合后形成了许多新兴交叉学科,掀起了向其它学科渗透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浪潮。
(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地位
从课程体系来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对于许多经济管理类学科提供了重要支撑,能够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有效地经济学逻辑训练和基础理论。许多专业课程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内容的细化、延伸和应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和消费行为理论对于市场营销课程形成了直接有效的基础理论支撑;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正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深化和应用;而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创建的D-S框架正是对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使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四大法宝”之一。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痛点梳理
基于前文所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其教学痛点无法回避,必须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其症结所在”。经过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充分调研,结合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经历和经验,发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数理为两大痛点。
(一)学生对于微观经济理论普遍理解程度不深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效率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除了简化计算优势之外的经济学本身的含义。
(二)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缺乏体系整体认知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的现象:许多在本科阶段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研究生入学面试时仍然基本不具备经济学的思维,不能够有效利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具体问题。经过课题组反复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时候,一方面对于知识的记忆具有突出的碎片化特征,只是零碎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却考出高分。另一方面,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对于概念定义机械记忆,对于微观经济学逻辑框架缺乏整体认识。大多数学生记住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结论,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理论等内容,却没有形成微观经济学是如何阐明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逻辑论证,不清楚这些章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痛点的四大根源剖析
(一)理论抽象与现实世界有距离,学生无法理解纯理论对于现实世界的抽象
微观经济学具有突出的纯理论特征。鉴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多变性和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家们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离出最本质的内涵和变量之间最基本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对独立于其他社会科学的范式,借助数学工具研究和分析基本经济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福利的变化。相对于其他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微观经济学更多体现出的是研究的理论平台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更突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而,初学者接受起来需要清晰准确的理解其理论前提假设条件和理论内部的逻辑体系。从学生本身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许多本科生刚刚经历了封闭式管理的高中阶段,缺乏对社会经济现象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社会认知和生活常识略显不足。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抽象特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许多文科教育背景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抽象思维训练相对不足,从问题层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的理性认识往往遇到困难。
(二)经典案例与中国实践有距离,学生缺乏直观理解教学经典案例的土壤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经典案例,为学生接受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提供了大量优质素材。但这些素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普遍采用美国经济社会的案例,有些国内知名的教材在案例选择也直接从曼昆、萨缪尔森等学者编写的《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等知名教材的案例材料中引用过来。西方经济学理论源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选择的经典教材也无疑能够作为准确阐释西方经济原理含义的载体。但是,东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社会文化的显著差异会增加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现实情况缺乏了解的本科生的理解。比如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消费券常用于预算约束、预算集的解释,也经常用来作为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中国消费券发行时间晚、发行规模小,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提高,我国也有许多恰当准确的案例可以被选择,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助于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三)理论背景与理解能力有距离,无法形成经济学思维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有效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就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并不重要,引入效用函数的目的在于利用严谨的数学推导和计算的优势。
(四)数学教学与学习需求有距离,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
本科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微积分、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基础。在微观经济学经典的蛛网模型案例中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差分方程的知识,否则学生不能求解出市场价格的表达式,难以深刻理解蛛网发散和收敛的条件、以及蛛网模型变动的经济学含义。在瓦尔拉斯证明市场体系的一般均衡时,缺乏必要的线性代数系数矩阵的知识,就不能理解瓦尔拉斯利用联立方程的个数等于所求市场价格个数的逻辑不能求出各个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向量。另外,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和利润最大化问题都是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课程开设时间的错配使得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缺乏必备的数学支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重视不足,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和抵触情绪。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范文3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属于“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运用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公式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策略。微观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中的一个部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科学,只能借助于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与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无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的“翻转课堂”和慕课(M00C)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为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经济学实验的现状
Roth指出,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用规范的实验室实验研究经济学[2]。Thurstone的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实验研究[3]和Flood的囚徒困境博弈的实验研究[45]都表明经济学是一门可实验的学科。1948年,哈佛大学的张伯伦教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Smith系统整理和阐述了经济学实验的方法论[6_7],尤其是2002年弗农史密斯[8]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步人主流经济学舞台。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多数美国大学早已将经济学实验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补充,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
在中国,金雪军教授于2003年申报了经济学教学案例与案例实验室建设项目,成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小组,建立了经济学实验室和编写了经济学教学案例集。2005年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与研究生合作翻译了奥西多C伯格斯特龙和约翰H米勒合著的《Experim entswith Economic Principles》[9]。2006年暨南大学张耀辉教授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编著并出版了《实验经济学教程》[10]。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立了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为经济学的实验课程开展提供平台。尽管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先后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但真正将经济学实验运用于课程讲授中的较少,尤其是系统阐述经济学实验过程的文献则更少。
2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实验的教学价值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学科,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形式单调。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课堂讲授法,教师单纯运用“黑板+多媒体课件+粉笔”的教学手段,由于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公式的推导,教师需要板书的时间较多,繁冗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导致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惯性思维和学习方法,生搬硬套,为应付考试而考试[n]。忽视了对微观经济学的实践价值的理解和理论的现实运用。另一方面,“满堂灌”教学模式。鉴于课时量的缩减,各高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授时仍然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偏重于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和运用n2]。“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仍然处于“要我学”状态,未转变为“我要学”状态。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为变革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可以有效地改变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具体的教学价值表现在:
(1)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的体验感受。将实验经济学引人到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其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而在于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经济现象,把理论抽象的经济学进行简便的实践还原,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的体验和感受。
(2)丰富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中开展经济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计算机或实物模拟的经济活动中,教师的讲述及实验参与人员之间的对话产生的听觉刺激、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经济现象产生的视觉和编码刺激等都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较之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产生更好的互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3)加强学生的科学训练。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不同的假设前提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展经济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用于辅助经济学的传统教学"3]。因此,经济学实验并不是用于验证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是一种经济理论的展示。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科学训练,在学习经济学理论时严格遵循假设、推理到实验的科学过程。
3微观经济学中经济学实验的教学应用
3.1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设经济学实验主要采用两种教学体系模式:①将实验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仍然以经济学的课堂讲授为主,但会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专门安排若干次的经济学实验,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体会和理解;②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整理设计成若干个实验,以经济学实验室中的实验为主,学生通过参与经济学实验体会和学习经济学[14]。这两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不同,第一种模式是国内现在开设经济学实验的高校广为采用的,一般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安排4或5次的经济学实验,开展方便、有效;第二种模式以实验为主,但并不能取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教学,因此往往作为选修课课程来开展,这种对经济学的实验要求较高。
3.2软件平台
20世纪70年代以前,经济学的实验主要以手工实验为主,通过笔、纸、黑板和时钟等设备来进行。经济学实验往往受到课堂时间、经费和学生人数的制约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2000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曰新月异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为经济学实验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平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实验依赖于计算机来开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记录。这种实验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实验效率,实验的参与人通过鼠标即可操作整个实验的流程。
计算机在经济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决定了经济学实验软件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的经济学实验软件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然后结合国内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略微的修改。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在1972年成立了实验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实验室(LEEPS),普洛特教授主持发明的真实市场软件(MUDA)使双向拍卖的市场实验开展从理论变成了现实。1985年,“实验经济学之父”史密斯教授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ESL),成功开发了Econpor的电子数据库软件,其中包括了NFC,MarketLink,0SA等软件,主要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美国普渡大学为纪念史密斯教授成立了弗农史密斯实验经济学实验室(VSEEL),设有数据采集和观察实验室[15]。
国内的经济科学实验室起步较晚,最早的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陈禹教授在1994年发起成立的。1997年之后,国内许多著名大学在“211”工程项目的专项资金资助下开始进行经济学实验室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均已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进行模仿性质的实验教学研究,通过对国外经济学实验软件产品的研究,模仿和开发了相关的经济学软件,创建了良好的网络软件平台。
3.3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学实验应用——以垄断市场结构为例
3.3.1实验目的
垄断是微观经济市场结构中的一种,表示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的形成可能来自于厂商对生产资源的独占、厂商独自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政府的特许、自然垄断等因素。通过经济学实验了解垄断的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3.3.2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参与者包括:厂商、消费者。厂商将得到一份说明成本的信息表,消费者将得到一张根据需求信息表制作的卡片,卡片上的数字代表意愿价格。厂商和消费者还分别得到一张收益记录表,所有的信息均保密。
本实验的交易规则。把厂商公开报价的形式称为叫价,厂商可以用举手方式或者用语言告诉现场的所有人员。当消费者购买数量超过厂商所能够提供的数量时,厂商可以要求用抽签方式,或者直接决定卖给谁。每次叫价时间间隔为2min,超过2min仍然没有成交,则为无效叫价。厂商有两次报价机会,是否选择两次报价和如何报价由厂商决定。全部交易共有两个阶段8轮,16min左右。请每轮参加者记录好自己的收益。第四轮、第八轮结束时,计算收益,并通告每位参加者收益情况。在第四轮和第八轮留下专门的时间给参加者一个计算收益的时间,大约为3min,3min以后重新恢复交易。每位参加者单独计算收益并将各期收益累加得到总收益。收益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厂商总收益(或企业利润)=$(交易价格一生产成本)X交易数量
消费者收益(或消费者剩余)=$(意愿价格—交易价格)X交易数量3.3.3实验过程
首先,进行实验分组,假设班上有30名学生,可以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其中4人编号分别为A、B、C、D,均为消费者,1人为厂商。每次交易之前,每个消费者得到一张扑克牌,扑克牌上的数字代表消费一单位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意愿价格,即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每次交易完成,将扑克牌收回重新随机抽取。厂商之间的信息保密,其拿到的信息表上面的数字表示生产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其次,开始交易流程,共进行两轮8局实验(每局4轮)。具体包括叫价、交易合同、生产3个环节。在叫价环节中,厂商在每一轮交易中先报价。厂商有两次报价机会,每次叫价的时间间隔大约为2min,包括买卖双方等待消费者的思考和准备;在2min以内,时间由厂商决定。假设当出售四个单位产品时,成本分别为3、4、5、6元,那么厂商的报价可以大于6元,但不能小于6元。对消费者而言,接受的价格不能低于所拿到扑克牌上的数字。双方能够共同接受的价格即是成交价格。价格仅由卖方报出,买方不能讨价还价,也不能相互商量共同购买决策行为,只能各自决定买或不买。在交易合同环节,如果消费者愿意购买,随即与厂商签订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双方不得反悔或违约。然后,厂商可以进行第二次报价,消费者可以决定买与不买并签订合同。如果出现厂商报价后出售数量不足时,厂商有权决定与哪一位消费者交易,没有达成的交易不能签订合同,双方都不能计算收益。在生产环节,厂商签订合同后立即生产,不存在违约可能,也不发生运输成本及交易成本;厂商是根据订单生产的,不存在存货机器成本。
3.3.4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实验程中,学生们将课本中垄断市场结构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验中,消费者只能决定买与不买,不能讨价还价,更不能相互商议而做出共同购买决策,这充分体现了垄断的市场特点,真实反映出了垄断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充分体会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并对现实生活中的垄断理论和问题进行延伸讨论。
4结语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的可实验性得到认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感受。本文以垄断市场结构为例,通过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讨论的阐述,探究了实验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过程。教师事前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学的实验过程中,通过规范设计,使学生较为容易地掌握实验规则,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和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范文4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效用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因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好《微观经济学》尤其重要。作为西方学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它拥有自己独特的体现框架,在内容上还涉及到了伦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所以,如何把福利经济学这个微观经济中的难点学好,就成了教师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正是在微观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谈谈福利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福利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福利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也着重介绍了利己主义的个人如何操控他自私的情感和行为。首先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1920年,A.C.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导致福利经济学的产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需要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将西方经济学背后所隐含的伦理问题明确地图了出来进行研究,是政策建议和评价政策所必需的,因此福利经济学部分的教学,也沿用了很多微观经济学中的教学方法。
二、福利经济学教学中的难点
1.由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过渡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都可以通过埃奇渥斯盒直接推导出来,唯有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需要借助生产可能曲线来获得。生产可能曲线用来描述在已知条件下,两种产品之间在用尽所有资源、技术的情况下所有生产组合的可能的点的轨迹。在一般教材的推导中,首先要借助生产的埃奇沃斯盒得到生产契约曲线,然后遍取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得到相应的所有最优产出量,再通过两种商品的最优产出量变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当中,才能够得到生产可能曲线。
通常做法推导的生产可能曲线虽然步骤严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并不容易单独理解,尤其是对于生产可能曲线凹向原点这一特征,需要借助边际转化率(MRT)随着横轴产品数量的增加也在增加这一个知识点。这时候可以脱出福利经济学的框架,从学生理解更为深入的机会成本角度来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因为机会成本是递增的,这就意味着生产一单位的某商品,必须要越来越多的减少另一种商品的产量,以获得生产地一种商品的足够资源,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每点的斜率就代表了该点的边际商品转换率,随着`机会成本的递增,边际转换率也越赖越大,所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行曲线是凹向原点的。在解释清楚生产可能曲线的特点以后,在生产可能曲线上任取一点引埃奇沃斯盒,就可以完成生产与交换帕累托最优结果的推导。
2.一般均衡理论的教学
一般均衡理论是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瓦尔拉斯认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联系的,一种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可引起其它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所以不能仅研究一种商品、一个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必须同时研究全部商品、全部市场供求的变化。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推导一般均衡理论的过程并不是现阶段本科生能够理解的,所以关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假设以及后来经济学家对一般均衡理论的深入研究都尽量不要给学生讲的太过深入,只要把大的框架,即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讲解清楚即可。
一般均衡理论的存在性问题和试探过程要着重理清脉络,而理论的互动作用的推导则要借助简化的市场的经济情况。一般是设置四个市场,其中两个是产品市场,两个是要素市场,从四个市场都达到均衡的状态开始,假设某一个市场因变动难以维持均衡,从而影响其它三个市场,而三个市场转而又会引起该市场的变动,层层深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般均衡的含义,从而对福利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有更好的理解。
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在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告诉我们,不管初始资源配置怎样,分散化的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个人自利的交易行为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这个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介绍这个定理关键是要讲清楚该定理的前提条件:(1)充分竞争;(2)没有信息不对称;(3)没有外部性。第一条经济学家的方案比较简单,那就引入竞争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遭到经济学家反对的。在这点上,经济学家与消费者是保持一致的。竞争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对厂商是不利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都是市场失灵的经典原因。这大概也是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政府是用来提供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的东西的,而不是应该用来替代市场的,原因是因为刚才说的第一定理。完全达到三个前提是不可能的,所以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
三、注意事项
1.关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旧福利主义者更青睐基数效用论,他们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所以新福利主义者更倾向于序数效用论。但这并不是说基数效用论就不对,序数效用论就对。事实上当新福利经济由于阿罗不可能定理陷入窘境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发现更应该把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联合起来研究,这是应该让学生了解的。
2.关于市场经济万能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可以最有效的分配资源、配置产品,可以到达帕累托最优,而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则保证了这种最优状态的存在。不过,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都要求有严格的假设条件:如市场上所有人都是价格接受者,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经济与理想化的完全竞争机制充分接近等。事实上,这两个定理的条件都是很难满足的,其“主要是一个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明霞.福利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范文5
并且,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论述了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即“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涉及的就是今天的微观经济学所说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国富论》看作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从19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在价值论上的分野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价值由什么决定”的论争中,微观经济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阿弗里德·马歇尔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和提升,使微观经济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年)看作是微观经济学的代表作。
微观经济学虽然在19世纪末就已经比较成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就已经完善了。随着西方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分析工具的使用,微观经济学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获得了许多发展,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这些发展及其成果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微观经济学在20世纪的发展。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消费者行为理论也叫需求理论,主要是解释单个家庭(消费者)在面临一组约束条件时如何对商品组合进行选择;它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试图找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论述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规律)。解释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先后有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和显示性偏好理论。基数效用论产生于19世纪,是需求理论中的古典理论。
虽然在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就观察到效用的不可测性,提出了序数效用论的思想,如埃奇沃思(Francis Ysidro Edgeworth)、安托内利(G..Antonelli)、费雪(Iving Fisher)和帕累托(Vil—,埃奇沃思(1881年)和安托内利年)甚至在19世纪80年代就使用了无差异曲线的概念,但是,序数效用论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则是得益于斯卢茨基、希克斯(John R.Hicks)和艾伦(Roy George Douglas AIlen)等人的贡献。
斯卢茨基的贡献是提出了后来被称之为“斯卢茨基方程”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这位前苏联数学家、统计学家兼经济学家在1915年7月的意大利《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关于消费者预算的理论》一文,第一次提出了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实际收入不变,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用价格较低的商品的消费替代价格较高的商品的消费,从而引起对价格较低的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被称作“剩余可变性”,希克斯后来把它称作“替代效应”;另一个是货币收入不变,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实际收入增加引起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这被称为“收入效应”。斯卢茨基进一步认为,这两个效应是独立的和可叠加的,二者的代数和就是“价格效应”。即价格效应一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这就是斯卢茨基方程,后来又称之为“价值理论的基本方程式”。斯卢茨基还进一步认为,收入效应可以是正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也可以是负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而替代效应则始终是负数。
斯卢茨基方程的意义是从理论和方法上完整地解释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完整地证明了为什么存在需求规律。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斯卢茨基在1915年发表的这篇文章最终给出了序数效用函数的假设。[1](蹦∞希克斯在帕累托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系统化了序数效用论,使之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篇主要是论述基数效用论(包括需求弹性理论)的,这种需求理论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1939年)出版以前一直是最权威的理论而受人敬仰。还在20世纪年代前期,希克斯就对这种基数效用论提出质疑。
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希克斯认为,马歇尔的需求理论是从最大限度的总效用观念出发,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达到所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必定与其价格成比例的结论。希克斯就此提出疑问:这种被消费者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效用”是什么?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确切基础?他认为马歇尔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透彻的论述,而帕累托对此做过有价值的讨论。
希克斯从埃奇沃思和帕累托那里接过无差异曲线分析,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的预算线相切来确定消费者的均衡条件,用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取代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且讨论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推导了“收入一消费曲线”和“价格一消费曲线”。
由于序数效用论不以效用数量的衡量为基础,它用两种商品的变化量之比来间接衡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这就克服了基数效用论“效用如何计量”的难题,从而使得序数效用论成为被普遍接受的需求理论。
无论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都是研究消费者如何使其偏好或效用最大化。但是,消费者的偏好是观测不到的,能够观测到的只是消费者做出的选择。那么,有什么办法说明观测到的消费者需求行为是否是由于偏好关系或效用函数的极大化而产生的?有什么办法能够从消费者的实际选择行为推论出他的无差异曲线而不是依靠他公开声称的偏好?保罗·萨缪尔森(1938年和1947年)发现的显示性偏好理论就是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
显示性偏好理论的优点在于,研究者不必知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也无须知道每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效用大小,只要知道消费者对有关商品组合的选择行为就可以了。根据显示性偏好理论,一个消费者之所以在两种商品(或商品组合)A和B中选择了A而不是B,只有两个原因:要么他偏好A,要么A比B便宜。如果A不比B便宜而消费者仍然选择A,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消费者对A的偏好一定大于对B的偏好。为了给出显示性偏好理论精确性的证明,萨缪尔森和于泽(H.Uzawa)等人又进一步提出了显示性偏好的弱公理和强公理,这就是一致性公理和传递性(transitivity)公理。
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已知为前提。如果无差异曲线未知或不确定,则无法确定消费者均衡。显示性偏好理论可以用来确定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需求曲线。
显示性偏好理论不但用来替代偏好理论作为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础,而且还被用于证明竞争性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这种分析技术还在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厂商行为理论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把单个厂商生产者)也看作是一个理性的行为者,其目标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厂商的行为和消费者的行为一样,都可以用一套最优化方法来进行分析。于是,厂商均衡条件(或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或利润最大化条件)以及围绕这个条件展开的产量理论、成本理论和收益理论,成为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世纪厂商行为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成果:一是各种各样的“厂商管理理论”(man—的提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认为厂商的目标(实际上是企业经理的目标)不一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这些理论也可以称作“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理论。
二是对“理性人假说”的批评和修正。
“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理论起始于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对厂商决策行为的经验研究。1939年霍尔和希契在对38家企业定价决策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价格理论与企业行为》的研究报告。L31该报告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是:企业并不按照“MR—MC”
的原则来做出价格决策,也不一定根据市场需求圃来定价,因为企业很难获得关于单个产品的需求曲线的信息;企业对其产品定价实际上使用的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根据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平均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幅度,这个利润幅度相当于一个行业内部的平均利润或正常利润。霍尔和希契认为,在“成本加成定价法”流行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只是一种偶然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经常追求的目标。1946年,莱斯特(Richard Les—通过对美国南部430家企业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企业的产量决策和用工决策一般并不考虑“边际成本”或“边际产品价值”变动,因为企业难以估计这两个变量。这项经验研究成果也证明企业并不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事。
贝利(A.A.Berle)和米恩斯(G.C.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1932年对厂商(企业)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本书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大公司在生产部门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些大公司里,所有权和控制权分别掌握在股东和经理手里;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和非竞争的产品市场,企业经理将拥有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外目标的空间。
在贝利和米恩斯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非利润最大化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鲍莫尔的“销售最大化模型”、彭罗斯等人的“企业成长理论”和威廉姆森的“管理斟酌决策权理论”。
鲍莫尔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行为、价值与成长》一书中提出“销售最大化假说”(sales maxi—。[41在这本书中,鲍莫尔把在某种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总收益最大化看作是寡头垄断者的典型目标。这里的利润约束是指企业股东认可的最低利润水平。鲍莫尔认为,企业之所以追求利润约束下的销售最大化,主要是因为销售量与经理人员的薪酬存在正相关关系,其次是因为销售量下降会使得企业丧失一部分客户和分销商,降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企业成长理论”
归功于彭罗斯和马里斯的开创性研究。
这种理论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公司经济”(corporate economy),也就是公司企业主导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公司管理者(经理)拥有斟酌选择公司追求目标的权力,这就使得这种经济成为一种有管理的经济,而不是完全的市场调节的经济。这种“企业成长理论”关注的是“企业扩展的时间路径”
。在动态过程中,经理们通过把企业成长作为追求目标来满足其权力、称霸(domi—、威望(prestige)的本能,而诸如企业安全和职业成就的动机诱导经理们把“企业的评价率”
’s valuation ratio,它是企业股票市值聊与其资产账面价值是的比率,即铆/是)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资本市场通过兼并和接管机制对这种评价率的高低施加约束,如果评价率低于某一水平,企业将被购并。企业面临的这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可以形式化表述如下:
。一U。(g,口) …….£.u≥可 ……其中,U。是管理效用函数,即企业经理的目标函数,g是企业的成长率,可是对企业的评价率,可是资本市场约束,当u<面时,企业将被购并。给定一个成长一评价函数(即U。),其中钉和一定水平以上的g负相关,经理们将面临着图所示的斟酌权衡:
矿’
/…一凇{i\成长喾图1企业成长模型一评价曲线在A点以前,企业成长率g和评价率u正相关,在A点以后,g和曰负相关。企业经理对成长率和评价率组合的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I来表示。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约束,最优点将是最高的无差异曲线I。与成长一评价曲线相切的切点B。
如果评价率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约束条件口≥百,那么,最优的成长率将由受约束的最大化解(百,虿即C点给出。显然,C点的成长率要高于B点的成长率。
“管理斟酌决策权”
理论是威廉姆森在1964年出版的《斟酌决策行为经济学:厂商理论的管理目标》一书中提出来的。[7¨管理斟酌决策权”是指公司经理们追求他们自认为有利可图的目标的能力或权力,而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将决定着这种斟酌决策行为的范围。
威廉姆森认为,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大公司中,经理们有一种支出偏好(expense preference),这种支出偏好通过某些企业支出如营销支出、职工报酬支出来获得满足。这些支出会给经理们带来正价值,因为通过扩大这些支出有助于实现经理们追求薪酬、威望和权力的目标。虽然这些目标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些“非金钱目标”(non—pecunia—,但是这些目标决定着经理行为,从而影响着厂商行为。
理性人假说是关于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说,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假说基础上的。自1947年开始,西蒙.Simon)在一系列论著中反复强调经济当事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而不是理性人假说所暗含的完全理性。∽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观效用论是建立在这样三个前提条件之上的:(1)可供选择的对象是给定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2)每种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指主观而言);目的是为了使一个给定的效用函数的期望值达到最大化。西蒙认为,这些假设条件并不一定与我们想要知道的实际经济选择过程相一致;通过放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假定可以得出“有限理性论”。
西蒙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经济当事人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理性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西蒙认为,虽然经济当事人总是期望实现最优化,但是他们事实上做不到,因为经济当事人的行为要受到获得有关选择机会的信息成本和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无知的约束,他们实际上只能追求一种比较满意的目标或满足水平,只追求实质性与程序性的理性。有限理性理论假设可供选择的对象不是一个固定的数集,而是存在一个产生各种方案的过程;假定不知道结果的概率分布,而把这些情况的估计程序纳入分析结构;寻找那些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这种不确定性假定人们不知道其概率分布;也可以不作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假设,而只设想一个令人满意的策略。有限理性理论是这样一种选择理论和决策理论:假定经济当事人希望达到某种目标,并且为此竭尽他(或她)的心智,但是在描述决策过程时又把人们头脑的实际智能考虑在内。西蒙强调,要把经济学和管理学建立在一种关于现实的人的行为描述的基础上,必须用“有限理性”来取代完全理性。
萨金特(Thomas J.Sargent)进一步把“有限理性”概念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91他假定经济行为人确切地知道行为的规律本身是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他们努力寻找实现理性预期的方法,但是他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宏观经济模型不一定要建立在理性预期和最优化假设之上。萨金特认为,在有些情况下,基于理性预期假说的模型得出的预测很难与观察到的实际结果相符,而有限理性理论可以修正理性预期模型得出的过于严格的预测。
三、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证明在市场经济中,虽然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其结果却会增进社会利益,即个人利益和社会(或公共)利益可以得到和谐协调。这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表达的思想。在斯密看来:“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有最大的价值。确实,一般说来,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的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实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实现圃的目的。……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通常会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的社会利益更大”。[10]㈣2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告诉我们,分散的市场经济不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导致经济运行有秩序并且资源配置是最优(有效率)的状态。
在亚当·斯密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都着力证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正确性。19世纪下半期,瓦尔拉斯(Leon Walras)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1877年)一书中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这个理论证明,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下,总是存在一组价格(或价格向量),使得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瓦尔拉斯把这个结论称作(一般)均衡价格决定定律,后来被称作“瓦尔拉斯定律”(walras’s 1aw)。当一般均衡存在时,各类市场既不存在超额供给,也不存在超额需求,每一个市场都可以自动出清,所以,瓦尔拉斯定律又可以表示为:只要效用函数是连续的、严格递增的并且严格拟凹的,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上的超额需求的价值之和等于零。在一般均衡存在时,市场交易者都能获得最大化满足,即效用最大化。瓦尔拉斯写道:“在自由竞争支配下的市场中进行多种商品互相交换是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所有一种商品、多种商品或一切交换商品的持有者,都能获得他们欲望的尽可能大的满足。”[11]佃168’
但是,在对一般均衡理论的证明中,瓦尔拉斯是通过假定模型中的方程式(供给方程式和需求方程式)的数目等于未知数(待决定的商品市场的价格)的数目而得出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的。这个结论无法通过数学方法来验证,因而不能使人信服。因为如果未知数的数目和方程式的数目相等,这个方程组可能无解。我们不能责怪瓦尔拉斯的数学水平不高。客观的情况是,在他提出一般均衡理论时,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的数学工具——集合论、博弈论、拓扑学等,还没有出现或没有运用到经济学中来。
瓦尔拉斯之后的60年里,对一般均衡理论感兴趣的经济学家都力图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这些经济学家包括帕累托(Ⅵlfredo Pareto)、希克斯(John Hicks)、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麦肯齐(L.Mckenzie)、阿罗(Kenneth J.Arrow)和德布鲁(Gerard Deberu)等人。尤其是麦肯齐的《论Gra—的世界贸易与其他竞争性体系模型的均衡》
年)一文、阿罗和德布鲁合作发表的《竞争性经济中均衡的存在性》(1954年)一文和德布鲁的《价值理论:经济均衡的公理分析》(1959年)一书,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给出了形式化和公理化的证明。这些证明是简洁的并且是有力的,从而确定了一般均衡分析的标准框架。此后,德布鲁和其他人还证明,一般均衡虽然不是惟一的,但是均衡的数目是有限的并且必然是奇数的。
那么,当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存在时,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是否就是帕累托最优呢?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进一步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如果存在竞争性的一般均衡,那么这种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存在完全竞争,并且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函数都是凸的,那么通过初始资源禀赋在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再配置),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瓦尔拉斯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如果经济是完全竞争性的,分散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这种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说明,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实现。个人要做的只是通过市场交易或通过政府进行某些初始资源总量的再分配(再配置)。第一定理是实证的或描述性的,它说明了完全竞争的分散的市场经济的结果如何。第二定理是规范性的,它说明了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德布鲁、舒比克(Martin Shubik)和斯卡夫.Scarf)等人后来进一步证明,如果把市场经济中的均衡点的集合称作“核”(core)的话,那么,竞争性均衡必然位于核中;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核配置的集合将收敛到竞争性均衡配置;如果经济是一个足够大的经济,核和竞争性均衡在极限上是一致的。
四、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市场结构理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理论。早在年,埃奇沃思(F.Y.Edgeworth)就试图对完全竞争下一个系统而严格的定义;[12]到年,完全竞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全部确定,并成为此后经济分析的标准模式。
根据完全竞争理论,由于一个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买卖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每一个厂商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厂商进出一个市场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成本的,所以在这种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并且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重叠。这意味着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和单个消费者完全不能控制价格,价格由这个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来决定,他们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当完全竞争市场处于长期均衡时,产品的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市场是完全出清的,不存在供给过剩或短缺。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类型,它可以保证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
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分别对完全竞争理论提出挑战,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或垄断竞争理论。[13][143张伯仑指出,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型的,许多厂商出售的是有差别的产品而并非是无差别的产品,这就使得有差别产品的生产者就是这种产品的部分垄断者,这种生产者面临的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说明单个厂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扩大或减少产品产量来改变其价格,他对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垄断权。在长期均衡状态下,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浪费性竞争。
以1982年鲍莫尔等人出版《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为标志,[15]西方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这种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完全竞争理论的发展。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是指来自潜在竞争者的竞争压力,对正在市场上的供给者“在位厂商”)的行为施加了很强的约束的那一类市场。一种市场要成为可竞争市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进入自由,退出无成本,市场在均衡状态下无超额利润,在位厂商之间的定价和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不论市场上是仅有一个垄断者还是有许多竞争者,可竞争市场总是具有这些特性;来自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而不是在位厂商之间的竞争,对在位厂商的均衡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
完全竞争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市场上在位厂商之间的现实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竞争的程度取决于在位厂商的数目;在位厂商的数目越少,这个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或垄断程度就越高。
与完全竞争理论不同,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的是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压力对在位厂商的行为从而对市场竞争程度的作用,竞争的程度取决于进入这个市场的障碍的大小。
可竞争市场理论假定潜在进入者具有这样的特性:(1)与在位厂商一样,潜在进入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相同的生产技术,为同一个市场提供生产。(2)潜在进入者进入一个市场无需负担额外的成本,也就是不存在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障碍。(3)在进入一个市场之前,潜在进入者可以暂时把在位厂商的价格看作是不变的,并用这个价格来计算其进入利润。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不论一个市场上在位厂商的数目是多少,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同样可以约束在位厂商的行为,从而保证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是有效率的。当市场上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时,潜在竞争的约束使得在位厂商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当技术经济特征要求一个市场由一家厂商来进行生产(自然垄断)时,在位厂商将按照财务可行性的原则实行按平均成本定价。潜在进入者的竞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解释是,在可竞争市场上,潜在进入者可以采用“打了就跑”(hit—and—run)的策略。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既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也不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劣势或歧视,如果在位厂商囡的定价行为提供了一个(超额)利润机会(这时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潜在进入者就会迅速进入这个市场,并在在位厂商做出反应(例如降价)时毫发无损地退出这个市场。因此,潜在竞争是悬在在位厂商头上的一把达摩剑。在潜在竞争压力下,为了防止进入真的发生,在位厂商——无论是寡头垄断厂商还是完全垄断厂商,就必须制定一种正好收支相抵的“可持续价格”(sustain—。因此,在可竞争市场上,一个可持续的市场结构或均衡的产业结构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相同的经济绩效。
可竞争市场理论得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垄断不一定会减少社会福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位厂商定价的“可持续性”和拉姆齐最优性是一致的,所以,在可竞争市场的垄断均衡中,总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能够实现最大化。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市场是可竞争的条件下,自由放任政策比政府管制(regu—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一般公众的利益。根据传统的垄断市场理论,一个市场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时,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消费者的利益是受到损害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却认为垄断不一定是有害的,甚至可能是更有效率的。但是,可竞争市场理论并不认为无约束的市场可以自动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也不认为所有的管制和反托拉斯行动都是不应该的,都是有害的。因为现实经济中的市场与可竞争市场还是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的,市场改革的方向是取消进入市场的障碍,取消对在位厂商的人为保护,使得潜在进入的压力真正对在位厂商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范文6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微观经济学
摘要
本文写了大学生兼职的时薪,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失业与最低工资的联系,并且运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知识对最低工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利与弊。
关键词
兼职 机会成本 最低工资 价格原理 供应 需求
正文 步入大学生活以来,一直想找兼职,想为自己赚一点零用钱。加了各种兼职群每天更新着各种兼职信息。每天都在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同时还要考虑付出是否和收入成正比。
当然,既然选择想要去做兼职,我就要考虑自己所要放弃的。去做兼职,自己相对而言就少了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我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为别人服务。也许我可以在此期间,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所以,我选择去兼职时的机会成本就是在此期间的学习。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有机会去兼职一定要去。
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经过班导的介绍,有幸可以和同学在双十一期间,去太平鸟参加实习,做客服。当时根据日程安排,由于双十一期间,客流量大。第一天,我们从下午2点,工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了午夜12点。22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小时支付了我们8元钱。现在仔细想想,感觉公司违背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最低工资的消息。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将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310元、1160元、1060元、950元四档,最高档增长幅度达到19.1%。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宁波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市区的最低工资归为第一档。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标准,我们应该有10.7元每小时的薪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今日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20.2 %。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4元。虽然达不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发现,现在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上,能达到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是不多的。本学期,参加了一次开啤酒的兼职活动,按事先讲好的工资是每小时10元钱。也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时的时薪制定。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由最低工资引起的劳动力过剩情况。
对于,我这两次参加的兼职,所给的工资并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还是去参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还是迫切渴望的。而且,目前兼职的薪资已达到了市场的均衡工资,市场的劳动量与薪资达到均衡。劳动者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市场也愿意提供这个价格。一旦,市场被强迫要求达到最低工资,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会挑选竞争力更强的劳动者。大学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淘汰的更多的是大学生。
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但是,由大学生的兼职,所产生的推想可以看出,最低工资并没有保护一些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将这些劳动者挤出了劳动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弱势。大学生作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就将在最低工资的打压下,产生失业的现象。今年,毕业季又到了,有一大批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
所以,对于兼职,薪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水平,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争抢着工作。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介意用底薪水来换取社会经验,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但是,等到三年后的我们,毕业了,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现在兼职这么好的场面。要和很多人竟争岗位,必须要比别人有突出的才能。目前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只有强大了自己,才会不被最低工资打压。
参考文献
[1]邵金菊,孙家良。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
1、吃饭问题
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在这里,每一个馒头的成本没变,获得的总效益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获得的边际效益是不断减小的,而该同学在满足值最大时继续吃下一个馒头,使得自己处于过饱状态,造成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就使得
满足值减小,也就是从吃馒头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该同学是个理智的消费者,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这样就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用。
下面我就用图像来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U(X)
则边际效用为:
MUdU(X) 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dU(X)MUdX 2dMUdU(X)0dX2dX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结果,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也有亲身经历,每当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感觉口很渴,喝第一杯水,感觉太爽了,太满足了;然后继续喝第二杯水,感觉还可以;到喝第三杯水的时候,感觉已经不渴了,此时已经达到效用最大化了,如果再继续喝第四杯水,就会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总效用就开始减小了,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现象。
2、食堂占座问题(从资源稀缺性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
我相信很多同学(包括我)曾经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想到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去食堂就餐,然而食堂里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于是就用自己随手携带的课本或书包占座,然后再慢慢的去打饭,回来之后,到处找自己的位置,本以为是记错了,可是找遍了整个食堂都没有,于是不仅失去了座位,还丢了课本。这些同学丢了课本显示出学生们的道德问题,但这归根结底要说到学校食堂的座位太少,使得同学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现象每次新生入学进行军训的那几天最严重。我就有亲身经历:大一入学的时候,开学前几天要进行新生军训,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早上的军训,又累又
饿,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食堂全是穿着军训训练服的大一小新生,然后突然想到赶紧先占个座再去打饭,不然,等一下没座位了,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已经用军训帽子占好了座位,好不容易用帽子占到一个座位,饭打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在哪了,因为一眼扫过去,都是帽子,都不知道哪一顶是自己的了,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到大二开学的时候,又轮到下一届大一小新生军训了,早上或者下午上完课奔赴食堂,结果也不大理想,食堂坐满了人,找不到一个空座位,因为军训的大一新生差不多都是一个点下课的,这个时候,食堂正处于就餐高峰期。所以说,吃个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现代大学占座已司空见惯,食堂占座、图书馆占座、自习室占座、上课教室占座等等。但是食堂占座不像自习室占座那样,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就行,所谓食堂占座就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包或者书籍宣布对该座位的主权,在大学,占座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占座文化。
要分析这一现象,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流高峰期,座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占座行为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恶性竞争,食堂的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够的,供不应求,座位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同学们要为座位的使用权而竞争,先到先得,一旦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站着,不能被同时占用。而在先占座和先买饭问题上,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是先占座,这样就造成了座位的更加紧缺。
我觉得学校可以实施的的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座位数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还可以对学校食堂进行扩建,但是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这都需要从学校的经济实力进行考虑。最经济的方法是调整就餐时间,可以分时段进行就餐。
面对先占座还是先买饭的问题,理性的人会选择先占座后买饭。假設先买饭后占座,那么在买饭的时间里有限的座位资源被后来的人占有,在买饭回来时再四处寻找座位,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还要面对端着食物的不方便与尴尬。如果先占座后买饭,会节省很多时间,时间成本较前一种情况小得多,同时不用面对端着饭找座位的尴尬。
3、食堂排队问题(供给需求理论)
现象阐述:
在知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很少出现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下面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窗口
打米饭处为C窗口
A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多
B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上,特别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或下午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点下课,每个餐厅窗口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这是学生素质高的大学,而在某些大学,餐厅窗口前更像是菜市场,打饭师傅的叫卖声、学生的嬉闹声,乱作一团。
其实,排队从某种角度看,是资源配置供需不平衡的结果。而要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跟进,但这种投入这种跟进,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而在一时尚无法解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排队却是解决供求矛盾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因为它遵循了先来后到的时间优先原则,给排队的人一个预期:只要按照顺序排着,总能轮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很多不排队、乱插队的现象?经济学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说的是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了起来,分别关押在两个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囚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背叛同伙,与警察合作;二是保持沉默。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们都选择沉默拒不承认,那么警方将无法定罪。警方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宣布如果愿意供出同伙者可无罪释放,并得到重奖;另一方将被严厉惩罚。因为双方都不能确信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为了保全自身,最后都会选择背叛。结果反而使双方都无法保全,全部坐牢。这个理论映射了部分不排队者的心理,就是不相信他人会排队,生怕自己老老实实排队吃了亏。于是,只要有一个人乱插队,就会引起整个队伍秩序的混乱,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而插队者自身利益最终也可能受到损害。
可见,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排队可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使资源得到相对优化配置;不排队,必然会导致整体效率的降低。
学校食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打饭难问题,学校食堂增加窗口以及打饭菜人员。可能由于食堂提供的服务不足,供求不平衡,学生就餐耗费的时间过长,这种情况下,道德成本自然也随之增高了,插队、欺骗乃至暴力等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增加食堂的数量,这样不仅解决了打饭难的问题,更防止了垄断,而垄断会导致腐败化和官僚化,从而提高了学校食堂的经营质量。
二、从机会成本角度浅谈生活中的小事
关于毕业之后是读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种资源往往有很多种用途,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去了这种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某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有如下的一个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总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考虑此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想考研,觉得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压力太大了,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了,想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天更好的路;然而,有些人却不想考研,想毕业之后就赶紧找工作,因为依目前的形式看,找工作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也越来越大,谁知道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竞争会变得有多大?研究生又有多少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竟三年也不是个短时间,所以有些人选择不考研,毕业后就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