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基本情况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防火基本情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防火基本情况汇报

森林防火基本情况汇报范文1

一、基本情况

我站现有工作人员三人,自林业局直管后,积极理顺财务关系,设立了事业单位帐户,指定蒋文明同志为财务人员。从自查情况看我单位都能严格按照《会计法》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规定会计制度,依法设置帐薄,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及时、真实、准确的填制凭证登记会计帐薄,较好地坚持财务“一支笔”的审批制度和复核制度,按照规定保管会计档案,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制度,无设立小金库的现象。凭证装订整齐,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账款、帐实相符。截止目前,收入为33570元,主要为森林防火定向捐资,支出为26689.5元,其中办公费8231.5元,生活费9777元,车费4566元,烟酒副食819元,劳务费330元,电费246元,补植退耕还林苗木款500元,购买医疗保险2220元。

二、自查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主要表现为收入发票不规范,实为白条收费。

二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并在执行中认真遵守。

三、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大对财务人员教育是的力度,组织全体财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并加大对《会计法》等制度法规的宣传力度,强调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到平常的执行中。另一方面打击违反会计行为,维护会计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

2、做好财务基础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责任感。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从各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加强各级间的沟通和协调,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森林防火基本情况汇报范文2

尊敬的贾主任及各位领导:

欢迎来我局检查指导工作,现将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退耕还林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县退耕还林工程是从2000年开始,2000年至2005年为前一轮退耕还林,退耕还林面积9.6万亩,补助期限为16年,到2020年前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到期。为加强森林管护,对前一轮退耕还生态林补助政策到期的,从2018年起,国家再给予每年每亩20元的抚育补助,补助期限为5年。我县从2015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015年实施600亩,在多扶镇已实施并竣工验收;2018年下达我县任务面积7200亩,主要选址在太平、关文、古楼、高院、青狮等17个乡镇,共计610个小班,项目惠及群众7165户,主要设计栽植柑桔、青花椒等特色经济林,该项工程2020年已实施完毕,并通过省上复查,合格率达95%。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是每亩共1600元,其中种苗补助400元/亩,补助给造林业主,另1200元分三次兑付给原土地承包的农户,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发展形成了以竹笋、珍稀树木、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等五大林业产业。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开展多种形式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印发宣传彩叶,小册子,在植树节、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节点向群众发放,发放宣传彩叶20000张,小册子5000本。利用流动宣传车进村入户广播宣传,宣传车次23趟次,宣传总里程达1500公里。通过电视台和广场电子显示屏等视频滚动宣传,连续宣传30日,宣传总时段240小时。

二是落实责任。落实工作管理机制,成立领导机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自规局、政府办联系林业的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联系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自规局分管林业副局长兼任,全权负责统筹协调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去年以县政府名义两次召开了乡镇主要领导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推进会,并对林业工作人员借助奥维地图技术对退耕地块的判定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成立工程技术队伍,负责退耕还林外业踏勘、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全程开展技术服务,技术人员包片驻乡,落到地块,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落实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工程建设推进有力。严格落实县级自查,县目督办领导亲自到项目乡镇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督导整改工作。对实施地块移位,苗木栽植密度不达标,成活率低于90%,一律通报,对管护不到位,退耕地块停耕不及时,责令立即整改,并将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年度绩效目标考核。

三是狠抓建设。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招商引资、产业建设、生态扶贫等三结合,切实推进工程建设落地。在符合退耕条件的地块,优先考虑业主大户,吸引业主成片承包土地,发展林业特色经济。积极配合我县有机农业排头兵建设,优先考虑县委、政府主导产业,吸引更多村社、林农培育其主导的支柱产业。对接贫困村,优先考虑贫困村致富产业培育,主动为其项目对接、工程实施、技术服务等,让新一轮退耕还林发挥最大效力。将工程放在生态脆弱地实施,给农村还出一片山清水秀;将工程放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施,给政府还出一个个支柱产业;将工程放在贫困村产业园实施,给贫困户还出一条条致富路。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县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我县请第三方技术单位结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和林地一张图,筛查退耕地块,符合退耕还林的后备土地资源几乎没有。我县通过实地核查最终选定7200亩退耕地块,涉及小班610个、退耕小班多,面积小、地块零散,不成规模,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二是农户对工程实施有顾虑。认为耕地一旦退耕,粮食直补(地力补贴)将会被取消,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除去种苗补贴400元外仅有1200元,而粮食直补虽低,但年年有,群众对退耕还林工程不情愿。

三是村组基层干部对工程实施有担忧。因退耕地块多、面积小且零散,土地流转后土地权属界限已破坏,且同一宗地仅有部分土地符合退耕条件,村组干部怕因承包土地权属纠纷而产生矛盾。加之我县财力薄弱,没有配套资金,作业设计、数据矢量化及村组丈量土地、编制资料没有工作经费。

四是资金兑付不及时。我县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7200亩,中央财政已提前到位资金864万元,但因我县财力紧张,资金被统筹,目前种苗补助及农户直补资金一分钱未付。

二、天然林保护工作

(一)西充天然林基本情况

西充地处川东北嘉陵江中上游丘陵地区,生态区位重要,是被纳入天保工程区管理的非天然林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4万亩,有林地面积55万亩,活立木蓄积2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辖区内零星分布有591亩少量天然次生林。从权属上看,除百福寺有400亩国有林外,其余林地基本上都属集体所有,林木为个人所有。

(二)天然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天然林虽少,但为了加强我县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我县将48万亩森林纳入2011-2020十年天然林保护二期建设工程来管理实施。现开展的主要工作:

1、林木采伐管理。天保二期工程实施后,随即调减木材产量,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2011年至2020年,全县商品林采伐计划调减为零。这十年省林草局下达我县森林采伐限额为112764立方米。2014年1月1日,我县实施封山育林并禁伐三年的决定,严格控制县域内林木采伐,实际采伐木材51535立方米。在实施林木采伐中,我县严格执行限额采伐管理和木材采伐许可制度,凡是具备采伐条件和要求的,由林主申请,村组乡镇审查签注意见,经具备有采伐设计资质单位进行采伐作业设计,并经公示无异议,报我局审批同意后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坚持凭证采伐,强化采伐现场的监督管理,每个伐块的采伐,县资源站都落实人员进行全程监管,建立木材检尺台帐。加强木材流通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非法经营加工、运输木材的行为。

2、森林管护。按照批准的《西充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方案(2011-2020年)》,2011年我县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按上级下达的年度计划圆满完成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县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的管护面积48.7万亩,2020年底实际落实管护面积为51.8万亩,占任务的106%。全县共设置森林管护点53个,各乡镇组建有森林管护队伍。通过与乡镇、基层林业站、管护人员签定管护责任书、责任卡,落实管护单位、管护人员职责。管护人员恪尽职守,对各自管护区域巡山护林,认真填写巡山记录,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全县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管护。

3、公益林建设。到2020年底,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8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1、主要做法。

(1)、管护机制。对国有林、国家及省级公益林实行专人管护,落实目标责任,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对其它林分落实管护责任制,建立乡村组三级管护体系。层层签订森林管护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提高管护成效。

(2)、资金投入。主要落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重点落实公益林生态补偿金,开展人工造林、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项目实施。将工程与贫困户增收结合开展生态扶贫。

2、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政府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落到实处。

(2)、实行工程监理。对纳入天保二期工程的森林管护、生态效益补偿、公益林建设、中幼林抚育等项目进行监理。确保关键内容、关键环节不出问题,做扎实工程,做人民放心工程。

(3)开展检查验收。每年开展县级自查,对检查验收结果进行适时通报,督促限期整改。不定期开展工程监察,及时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保证天保工程顺利实施。

(4)纳入目标考核。将天保工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制落实等纳入县政府对各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中。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益林建设问题。公益林建设成果巩固难度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一旦受损,无后续资金支持予以恢复。

2.地方配套政策问题。我县财政资金紧张,国家规定的20%配套资金难以对口配套到位,对工程的正常实施和成果巩固造成一定影响。

3.补助标准问题。补助标准低、资金量少、无作业设计等前期工作经费,工程实施压力大、成果巩固难。

4.林区基础设施落后。工程区管护站点、道路、通讯、用水、用电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国家投入严重不足,森林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

5.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后续产业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天保工程今年已结束,林农将再次步入“两危”困境。

森林防火基本情况汇报范文3

一、基本情况

*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6镇8乡159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万人。全县耕地总面积162090亩,其中:田99330亩、土62160亩;劳动力1*952人,外出务工一个月以上16052人。2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1539吨,农民人均纯收进3005元。

据调研,*县县委、县政府对今年春耕备耕工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于3月13日召开了农村工作暨春耕生产安排会议,学习贯彻中心1号文件,传达中心、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及春耕生产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着力探索今年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制定出台了《关于2009年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县深进开展“双带”创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县2009-2013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关于做好2009年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该县今年财政预算农林牧水事业经费4465万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进,预算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畜牧业发展,蔬菜种植,良种示范补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目前,财政已兑现完毕20*年度油菜补贴6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45.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5.6万元。

总的来看,该县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扩大内需的投进重点,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心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推进该县农业的农机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春耕备耕工作的主要措施

该县按照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安排、职员早到位、物资早预备、措施早落实、技术早培训和抓熟悉、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抓精品、抓亮点的“六早”、“六抓”的要求,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制定了春耕备耕工作方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春耕备耕资金早安排;二是职员早培训。农业部分抽派农技干部120多人次及时下乡(镇),到村组蹲点,深进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三是烟草部分切实抓好烤烟育苗及苗床治理工作,加强对烟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对农民进行培训;四是林业部分加强森林防火、植树造林工作并举,搞好生态建设;五是畜牧部分帮助规模养殖场(户)搞好养殖技术培训和春季防疫工作;六是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张罗资金及时发放贷款,支持春耕生产;七是农机部分大力开展兴机富民工作,加强了农机具购置和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八是水利部分抓紧了冬修水利工程的扫尾竣工,确保了浇灌需要;九是气象部分加强气象监测,做好气象预告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十是抓好夏收作物的田间治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职员按照春季田间治理工作的要求,深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清沟排渍,追施苔肥、花肥,补施硼肥,以及做好病虫害猜测预告预防工作,夏收作物长势良好。

三、当前春耕备耕工作情况

认真抓好农资筹备、调运及农资打假工作,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现全县共储备杂交水稻良种110吨,已销售100吨,储备杂交玉米135吨,已销售132吨。储备各种化肥7060吨,销售4400吨,其中氮肥储备4220吨,销售2360吨,磷肥储备900吨,销售880吨,钾肥储备1520吨,销售1160吨。储备农药40吨,销售15吨,储备农膜50吨,销售45吨。

四、当前春耕生产进展情况

该县今年春耕生产的任务计划为:种植杂交水稻10万亩(其中:超级稻2万亩、优质高产水稻2万亩,旱育稀植3万亩),种植杂交玉米9万亩,杂交玉米育苗定向移栽8万亩(其中优质高产玉米基地建设2万亩),种植商品蔬菜6万亩。

截止4月10日,全县已犁田4.6万亩,其中秧田0.76万亩,犁土5.2万亩,种玉米0.88万亩,其中:玉米育苗移栽0.38万亩;种洋芋2万亩;冬春蔬菜种植4万亩;烤烟育苗0.337万厢,可移栽1.3万亩。预计到4月22日以后,可犁田4.8万亩,犁土5.5万亩,种玉米2万亩,种烤烟0.6万亩,种蔬菜4.5万亩。

五、抓好办点示范和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做到科学规范化种植

今年春耕生产该县扩大办点规模,除常规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植示范外,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我县农业特色,大力兴办种草养羊、蔬菜、生姜、烤烟、西瓜等示范点,以典型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全县共办示范点68个,面积2.2352万亩,其中,县四大班子领导领办的县级示范点9个。14个乡(镇)分别兴办100亩以上的杂交玉米和水稻高产示范点、200亩以上结构调整示范点各一个。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县农业部分了种植业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药品种及施药机械。超级稻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等主推技术12项,主荐病虫防治器械3项,农药10个品种,并就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使用方法等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2月份以来,主要在羊场、湾寨等水稻稻瘟病重灾乡(镇)开展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在洗马、醒狮等乡(镇)开展杂交玉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会。目前,已开展培训86期次,培训农户0.68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县农口部分组织农技职员在“3.18”科技活动期间开展“农技职员下基层,服务三农献才智”的活动,深进乡镇村寨、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做到技术职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进步农作物的科技含量规范化水平,全县水稻种植要求实行拉绳定向移栽、杂交玉米种植要求90%为育苗定向移栽,为农业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六、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由于往年以来灾情较为频繁,今年春荒期间受灾困难群众较多,该县各乡(镇)认真落实“底数清,操纵方案细,领导到位,资金物资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的要求,积极开展春荒调查摸底工作,经过摸底调查该县春荒期间共有缺粮人口34258人,需衣被救济11300人。为此,该县民政部分安排折合75万元的14万公斤救灾粮,1400件衣服,1400床棉被,2000双鞋分发到各乡(镇),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题目。同时要求各乡(镇)在安排好困难群众的基础上,还要利用春耕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组织困难群众搞好春种,发展经济作物、家庭养殖、小加工等,开展社会救助、互助互济等活动,多渠道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七、当前春耕生产中出现的题目和困难

1、农民缺信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喊得响,但行动步伐慢、成效不明显,千家万户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根据上年市场效益决定种什么、怎么种,而他们缺少正规渠道提供综合系统的市场需求信息、主要价格猜测、市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猜测,以及产品销售政策等信息,形成增产不增收。

2、生活困难群众缺乏生产资金。生活困难群众在春播生产中缺少资金,一是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采取担保贷款办法,特困群众贷款难度大,越穷越难贷;二是贷款利息高,加大了生产本钱,特困群众宁愿少投进,不愿求信贷。

3、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效益减少。粮食良种直补政策带来的收益,被以种籽、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

4、农村缺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在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缺少自己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长期以来靠家庭经营小生产,农业生产不成规模,农业产品不优、不强、不大,没有市场竟争力,仅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往往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形成协力。

5、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难能力不强,农村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待进步。

八、几点建议

当前正是春播的关键时期,现就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春季田间治理。要及时组织各级农技干部深进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性、查病虫情的“三查”活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治理方案,做好肥水治理,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病抗灾能力,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2、全力抓好春播生产。当前已进进春播旺期,要把落实春播面积作为搞好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具体指导。在保证春播顺利进行的同时,继续抓好农资调供和市场监管,加强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给;

3、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要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行情,搞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果断杜尽假冒伪劣种子流进市场,促进优质农资供给,维护农民权益,打假护优保春耕。

4、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各有关部分要吸取近年特大冻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深刻教训,加强与气象、抗旱防汛等部分的联系,加强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正确把握自然灾难的发生发展趋势,认真做好干旱、洪涝灾难等自然灾难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灾难损失。

5、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各级领导和各涉农部分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将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农业部分要派出技术干部,包乡蹲点,协同各乡镇农技职员,深进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春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