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临港产业 发展趋势 发展原则 发展举措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95-01
一、临港产业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海洋经济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内容丰富,涵盖诸多方面,而临港产业成为海洋经济一个重要热点。进入21世纪临港产业已成为沿海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国际发展实践表明,临港地区尤其是港口城市通常都是产业集中、物流集散、要素集聚、经济繁荣的发达地区,如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沿太平洋工业带,以及新加波、香港等,都是依港而建。世界上多数沿海地带由于有港流而成为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我国沿海地带,上海的洋山港开发,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规划,福建省组合福州、厦门、泉州港的力量,打造海峡西岸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附加值、大进大出的特征。苍南县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键就在于通过临港地区开发,释放临港地区的巨大潜能,切实把临港地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推动苍南县产业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临港优势,抓机遇、抢时间,加大推进力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分散优势整合为整体优势,全面提升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的水平。
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培育大园区,快上大项目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大产业”指市场前景广阔,比较优势明显,具有导向性、支柱性、带动性的产业;“大基地”是指形成特色产业企业群体,规模扩张,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区;“大园区”是指环境好、成长快、能够促进优势生产要素集聚的发展平台;“大项目”是指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建设载体。
二、发展临港产业的基本原则
发展临港产业要遵循港口开发和产业开发的规律要求,紧密结合苍南实际,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策略,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港口经济体系。
1.可持续快速发展原则。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苍南县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个阶段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海洋经济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政府在指导海洋经济发展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与生态建设,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坚持海洋经济适度快速发展的原则。
2.重点发展主导性支柱性产业原则。海洋经济发展要突出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海洋资源加工业和临海重化工业,形成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临海工业经济地带;二是坚持捕捞、精养、深加工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业、港湾和近海网箱养殖业、海产品精深加工业。保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环境优势,把苍南建成海岛度假旅游胜地;四是在海运、公路、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的框架下,加强港口建设,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
3.科技兴海原则。整合海洋科研力量,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努力引进智力、人才和科技成果,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科技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型转变,增强海洋产业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三、发展临港产业的主要举措
为适应临港产业的发展需要,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1.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做好宣传工作,强化民众海洋意识,使海洋经济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限期办结制、首长责任制,对历史遗留重大项目进行清理,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建立行为规范、程序简便的审批制度。建立临港产业开发信息网络,加强经济预测和信息服务。
2.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通过举办招商会议、走出去招商、穿针引线和中介等方式,加强海洋产业的招商引资推介工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建立招商引资奖励制度。
3.以优惠政策吸引大项目。组织力量研究制定适合苍南特点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下,鼓励各种投资者开发投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
4.建设市场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服务,培育多层次的海洋经济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贸易市场、海域使用市场、海洋科技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等,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为国内外企业进入临港产业园区创造良好的环境。
5.建设海洋公益服务系统。建设海洋产品质量、环境及灾害监测体系和预报、预警系统,增强海洋地震和海啸预报预警的能力;建设海洋、气象、公安边防、环保、海事、民政、广播电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全面协调灾害预报、灾情评估和灾后救助等的组织领导,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浙江省;海洋产业;经济密度;经济总量;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50-02
浙江省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毗邻台湾海峡,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全省沿海及海岛岸线全长6696千米,海岛数量达2880个,海域面积为3.09万平方千米。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渔、港、景、油、涂、岛、能”等海洋资源,它们为支撑浙江省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了不可比拟的重大贡献。
一、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一)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
表1为全国沿海地区2008、2010年海洋产业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其反映的是各沿海地区海洋开发及其贡献度。分析对比海洋生产经济总产值与海岸线的关系,可以获得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空间的相互关系。
从表1的数据可知,2010年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相较2008年上升了44.99%,这说明浙江省近年来在海洋开发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比较单位海岸线经济密度可知,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排名第六,远远低于天津、上海等沿海省市,和山东、广东等省处于同一水平,这说明浙江省在海洋岸线的利用上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海洋经济总量和规模发展趋势
21世纪来,由于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的强大推动作用,浙江省海洋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00年浙江省海洋产业总值为399.53亿元,2004年为1925.90亿元,2007年为2244.40亿元,2010年浙江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885亿元(见表2),海洋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高于同期GDP总量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2.6%提高到2010年的13.6%,可见浙江省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在该省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已形成以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主要产业为基础的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渔业在浙江海洋产业中的比重正在逐渐减少,从2000年的56.6%下降至2010年的18.1%,开始渐渐失去其四大支柱产业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海洋电力业是发展最快的,从2000年的0.34亿元的产值猛增至2010年的28亿元。而从产值方面来看,居首位的为滨海旅游业,其占总产值的31.2%。处于第二位的为海洋交通运输业,其占总产值的比值为24.6%。处于第三位的为海洋船舶业。由此可以得出,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形成了以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船舶业三大产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结构,而这三大主体海洋产业总产值约占浙江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71%。
据2000~2010年资料分析,2010年浙江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7.6:42.2:50.0,与2000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海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71.58个百分点;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6.66个百分点;海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0.81个百分点。至2010年,浙江省海洋经济中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92.2%,说明浙江省在发展海洋产业时,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其海洋产业发展的主力,并且呈现出二、三产业并重发展的格局(表3)。
二、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一方面,近年来,浙江省海洋产业三次结构看似趋近合理,但是其还包含虚高化的因素。浙江省在近几年的海洋产业发展中,第三产业的海上运输业及其相关服务、滨海旅游业等发展迅速,但是第二产业中具有高科技优势的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浙江省海洋产业的内涵层次依然较低,这无疑会对浙江省后续的产业升级制造相当大的瓶颈。目前的海洋传统产业仍以资源初加工为主,产业链比较短,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少;海洋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重工业型海洋产业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药业、海上风力发电、深海产业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比较低;第三产业中生产业,如金融、科技、通讯、咨询、设计、广告营销、保险、法律服务等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未形成规模
海洋经济的发展不能依靠资金和资源的消耗以及廉价劳动力来维持,根本的还是得依靠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然而,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例仍然不高,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偏低,技术创新的主体仍不是企业,科技发展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相比较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浙江省严重缺乏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科技人才,海洋科研力量相对薄弱。
(三)现代海洋产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方面,浙江省海洋产业管理权限分属环保部门、海洋部门、交通部门、渔业部门及部队,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各司其职、垂直管理,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政出多门、多头执法、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的现象。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不清,直接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引发了生产中的诸多矛盾。其次,涉海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仍不明确,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另一方面,浙江省尚未形成配套完整的地方法规与制度体系,也未形成完善的涉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这势必会制约浙江省海洋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浙江省海洋产业在后期工作中仍需深化海洋产业结构改革,一方面要提升传统产业的内涵层次,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对于传统海洋产业,首先要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优化海洋捕捞结构,发展高效生态海水养殖,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其次要提升海洋船舶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企业资源整合,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再次要最大最强海洋运输业,重点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立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内河航运,大力推进浙江港口航运联盟建设。对于新兴海洋新兴产业,应利用宁波―舟山一带较好的基础打造浙江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科技含量高、增值性强、附加值高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药物技术、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海洋产业,这势必会对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起到优化的作用,也是海洋产业优化的突破口。
(二)强化科技对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高新技术海洋产业代表一个国家海洋产业的科技水平,代表未来海洋的增长潜力,也是未来海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浙江省应继续深化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海洋产业发展进程中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各地海洋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为依托,加强三者联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新技术优势,转变海洋产业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浙江省海洋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在海洋研究过程中,不免会遇到研发成本高、耗时时间久的项目,其在短期内并不能立即投入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但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这种研究是极具价值的。这就需要政府给与企业正确的引导,提供一些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引导企业投资有一定孵化期和培养期的高新海洋技术。再次,要全力构建海洋创新人才体系。健全海洋科技人才开发体系,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设计、科学管理人才,在国际范围内积极
吸引海洋科技人才,从而不断提升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三)健全现代海洋产业管理制度
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管理权限仍存在权限不明确、职责不清的问题,产生产业多头管理,甚至政策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要切实加强海洋产业的管理,这就需要进行大胆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中设立专门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统筹管理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有关事宜。另一方面,建立由涉海单位参加的海洋经济办公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协调、服务方面的功能。在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方面要加强海洋、港航法制建设,深化地方海洋立法工作,制定或修订一批涉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形成配套完整的地方法规与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海洋、港航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具体包括对原有法规中不利产业发展的条款进行修改、制定新的相应法规、制定有关各种特定海洋资源利用的专项法规。
参考文献
[1] 苏文金.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研究[M].海洋出版社,2010.
[3] 天津海洋局.天津海洋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海洋出版社,2011.
[4] 周达军,崔旺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研究[M].海洋出版社,2011.
[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2011.
[6] 王婷婷.上海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1,(23):189-191.
[7] 蔡悦荫.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途径[J].蓝色国土,2011,(7):45-47.
[8] 黄蔚艳,罗峰.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对策[J].农村现代化研究,2011,(32):271-275.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3
1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自然条件优越,江河湖泊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拥有海洋和内陆水域面积约340万km2;其中,内陆水域面积约40万km2,江河、湖泊和水库面积分别约占内陆水域面积的39.0%、42.2%和18.8%;海域面积约300万km2,其中,200m水深大陆架渔场面积20多万km2,大小岛屿6536个,海岸线总长1.8万多km[2],淡水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有利于海洋和淡水生物的大量繁殖与生长,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休闲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休闲渔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郊区游钓业兴起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2009年我国休闲渔业总产值215.8亿元,比2008年增长23.7%,分别占渔业第三产业和渔业经济总产值的7.6%和1.9%;观赏鱼出口贸易额506.5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11.0%,占观赏鱼进出口总额的87.6%[3]。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可从资源利用、经营模式以及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资源利用看,休闲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水域渔业资源利用两大类型。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海岸岛屿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出海捕鱼、海岛垂钓、渔区风俗、海鲜品尝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水域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田园风光、垂钓、“农家乐”“农家菜”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4]。
从经营模式看,休闲渔业可分为生产型、度假型、垂钓型和科普型4种类型。生产型是指经营者以渔业生产为主,在生产水域中划出一定面积,供游客垂钓以弥补和增加生产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度假型是指经营者投入一定资本,兴建一批等级较高的鱼池、客屋、餐厅以及娱乐等专门设施,供游客“观景、戏水、住水、食鱼”的一种经营方式;垂钓型是指经营者新建专门垂钓渔场(园),供游客垂钓、郊游和餐饮的一种经营方式;科普型是指经营者以渔船博物馆、渔业展览馆等渔业主题为背景,供游客观赏娱乐和丰富知识的一种经营方式。从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看,休闲渔业产值虽仅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左右,但休闲渔业的产业链开发、产品及品牌营销、渔文化普及、设施景点建设等扩展到城市和乡村,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出路,特别是休闲渔业由于含有渔业经济的要素,与渔业经济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产业发展最终将加速渔业经济的发展。休闲渔业基本形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不仅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而且正快速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5]。同时,休闲渔业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是其它渔业行业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对渔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成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休闲渔业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
2.1.1行业自身对休闲渔业缺乏足够的认识
经营方式雷同,差异化不明显,产业特色和产业文化体现不够,地域休闲品牌和渔业特色难以体现,多数地区渔民靠自主发展,习惯于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对发展中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观望、等待,未能大胆尝试和探索,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经营状态。
2.1.2管理部门缺乏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对当地资源、环境、市场和发展潜力缺乏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研究,在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管理理念等方面重视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营开发竞争无序,约束经营行为比较薄弱,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同时,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清,缺乏针对性的宣传、示范和引导机制,国民对休闲渔业产业及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
2.2产业不协调,资源环境遭破坏
2.2.1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交通业和餐饮业等服务业之间缺乏互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难以形成整体的综合优势,造成休闲渔业资源和设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休闲产业布局不合理,由于休闲渔业“投资少、门槛低、效益高”,相邻区域集中大量休闲企业和设施,致使“规划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休闲娱乐项目重复化、单一化、雷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经营特色危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休闲渔业凤毛麟角。
2.2.2资源保护难度增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区域渔业资源禀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应有所不同。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近海和岛屿,而这些区域是鱼类栖息和生长的地方,休闲渔船排放的污染物,海钓人数、渔获物数量、规格和种类的无限制指标,渔钓具以及一定数量生活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并造成渔业资源衰退;水域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池塘和水体,新鲜饵料、鱼药的投放和使用,使得饲料和鱼药残留物存于池塘和水体,加之清塘、消毒不彻底,导致淤积烂泥污染水体,造成鱼类死亡和病害增加,并通过排放水体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外来物种如福寿螺、凤眼莲等,威胁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和环境造成影响。
2.3经营规模小,人员素质差
2.3.1经营规模小、效益差、科技含量低
相对于其它产业,国家对渔业产业发展特别是金融方面的支持相对不足,畅通的融资体系难以形成,休闲渔业的发展资金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来源和依赖于经营者的生产积累和自我投入以及民间的融资渠道,规模经营休闲设施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经营活动以池塘和常规鱼类为主,经营方式原始,处于简单购鱼、钓鱼、再购鱼、再钓鱼的恶性循环,生产管理松懈,养殖方法不科学,新品种开发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经营效益难以得到较好体现。
2.3.2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从事休闲渔业产业的人员基本上处于四五十岁,其中,男性从业人员以专业渔民(原从事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女性从业人员则以家庭主妇为主,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低,专业培训少,缺乏对休闲旅游行业的了解,缺少休闲服务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仅凭借生活经验和自身习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随意性大,难以满足和符合休闲者的消费需求,影响休闲渔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3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寻求享受和发展是休闲渔业利用者的基本动因所在,因此唯有提高休闲渔业环境、休闲渔业产品和休闲渔业服务的文化含量,才能不断适应休闲渔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休闲渔业发展始终居于时代进步的前列。
3.1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
休闲渔业产业是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部门和行业的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3.1.1提高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攻势,宣讲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在“统一规划、各司其责”的原则下,提高相关部门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强化休闲渔业企业的利益主体意识,共同开发休闲渔业资源,实现利益共享。
3.1.2尽快成立国家、省市区、地市和县区四级休闲渔业行业协会
积极探索“渔业相关利益者参与休闲渔业管理”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行规行章,加强休闲渔业行业管理,规范休闲渔业市场机制,提升休闲产品结构,促进休闲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1.3进一步明确休闲渔业管理部门
改变目前权责不清、多方管理、信息不畅的被动局面,尽快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休闲渔业的法律法规。休闲渔业功能区的确定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渔业资源利用实行定性和定量管理,在海水和淡水区域分别设立禁渔期、休渔期以及渔具、渔获物和规格的限制;同时,加大休闲渔业投入力度,改善渔村、渔港基础设施,为休闲渔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加强产业间合作,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
在产业间合作方面,休闲渔业产业涉及面广,产业效应大,能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休闲渔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培育休闲渔业相关优势产业和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国际市场的出口份额,协同考虑休闲渔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大限度地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及产业群的形成。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加强渔业法制法规宣传,强化全社会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二是以优化渔业资源利用和保护为目标,严厉打击休闲渔业违法经营活动,遏制违法经营活动的蔓延,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严肃查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能力和水平。
3.3强化企业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4
武田:说游艇是富人或贵族的专属,这是一个误区,在我国又是许多人甚至行内人达成的共识。按国外发展游艇业的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适合发展游艇产业,我国许多沿海城市已经超过了这一收入水平。游艇的多样化选择,国产游艇生产力的增强,促使我国的中产阶级具备购买游艇的能力。
但是,游艇的消费成本的确很高。在我国,游艇的相关配套设施昂贵且稀缺。买了游艇,紧接着上万元的考驾照费用、每次出海数百升的油耗以及少则10万元的每年停泊费……这样,一年的花费可能就超过游艇本身的价格。同时,围绕游艇相关的码头、维修、保养、培训等服务,都跟不上。此外,游艇产业发展的政策跟不上,让行业举步维艰。交通、海事、海洋渔业等多个部门都可以管理游艇,这严重束缚了游艇行业的发展,也让这个行业边缘化,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
Q:目前,广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游艇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呈现怎样的特点?
武田:广东地区的私人游艇数量很少,现在还谈不上产业。目前国内的游艇主要用于商务接待,或私人企业老板、社会精英用来个人休闲娱乐,即使中产阶层也几乎与游艇无缘。在发展最早、目前发展最好的深圳,游艇数量也不多,仅为极少数人所拥有。整体来看,我国的游艇产业刚刚起步,零星分布,没有层次差别,消费人群范围狭小。
Q:针对国内的现状,您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发展游艇产业?
武田:首先是对海洋文化、航海科技的普及,让青少年对海洋文化有更早、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海洋上的气象学、航海常识,可以激发他们对海洋的兴趣。比如茫茫大海上没有清晰的路线,如何准确地在自己的航线上航行,如何在海上对自己所处位置定位,这些都很有讲究,一般人都不知道其中的门道。
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让游艇走进千家万户。以前没有人有买房子的想法,也没有买汽车的念头,如今看来,这些都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了。目前人们与游艇的距离很远,游艇在他们的生活中可有可无。宣传游艇文化和海洋文化,让人们了解、认识海洋上的游艇生活,增强对海洋的感情。
国家政策的扶持尤为重要,一方面让游艇产业有发展的自由空间,一方面政策的推动力可以让这个产业更有动力。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增加泊位,因为泊位的租金压力大,泊位若成为公共基础设施,让游艇有了立足之地,也让人们更有消费潜力。简化游艇申办的手续,让游艇停靠、航行更方便。
Q:在发展游艇产业中,我们可以向西方借鉴和学习什么?
武田:在17世纪中叶,游艇在英国诞生,英国人手中最初的游艇由渔船改装而成,往往是私人玩的小型游艇。在我国,渔船众多,目前江河湖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渔民手中的船将闲置在那里。这启示我们,我们国家的渔船也可以像英国一样,通过装修实现新生,华丽转身为游艇,空闲的码头也可以改造成游艇的停泊点,这可以成为游艇走进大众生活的一种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多发展小型游艇,让游艇成为家庭生活里的新成员,只有让这个产业的市场更广,才能形成一种大众的游艇文化。
Q:广东省游艇行业协会今年刚刚成立,协会将在滨海旅游和游艇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武田:目前,广东省游艇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一系列产业链尚不完善,我们协会将为各个会员企业发出呼声,通过论坛促进交流,提出改革建议,与政府沟通。协会将聚集大量游艇企业,抱团形成一股力量,更好地与国外企业交流。比如美国有一个游艇展览会,我们将为各企业提供信息,促使企业去国外参观、学习。明年,我们将举办大型游艇展览会,成立俱乐部联盟、码头联盟,邀请行业专家探讨游艇发展的相关行业标准。
Q :游艇毕竟是舶来品,如何让西方游艇在我国本土化,拥有民族风格?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5
世界产业原创的新特征
技术、技能和创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驱动轮,将和消费、投资及出口三驾马车一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技术推动产业衍生、裂解与职业交替,加快产业创新发展速度;技能倍增社会财富和增加社会个体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创意催生新的经济活动,不断发现新的创富机会。产业原创通过耦合技术、技能和创意,不断将新型生产要素纳入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多元文化、多元思维和多元价值观体系共同推动现代化进程。
世界发展新特征,深刻影响着产业原创活动。当前,全球经济、国际政治和世界科学同时进入新的周期,即经济进入第五经济长波、政治进入第六霸权周期、科学进入第七发展高峰周期。经济、政治、科学多元交织使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及规律。知识经济和创业型经济推动个人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推动创新思维的井喷;新一轮政治霸权周期助推产业创新速度不断提升,网联国际创新资源;第三次科学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加速推动产业持续升级,引领知识密集型产业联动突破。全球经济、国际政治和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共同决定了未来三十年技术创新、产业原创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创新主体、创新速度和创新形式深刻影响着产业原创发展核心动力、产业升级规律以及世界产业格局。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影响产业原创能力。世界经济地理发展趋势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推动中国正从低劳动力成本和低税收等低端生产要素的政策吸附性产业集聚,向技术、技能和创意等高端生产要素的制度网联性的产业集群的经济转型。产业集聚化发展最大限度整合区域优势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推动国家产业原创体系建设,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创新呈现新特征。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的混合到来,产业创新进入新征程。即个人取代国家、公司角色成为创新主体;技术、技能和创意成为知识文明和创业型经济形态中主要财富形态;知识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创业教育是产业原创的重要支撑。创业教育将知识、技术、技能和创意内化于人力资本,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催生产业原创,引爆产业创新模式,联动产业升级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创业教育将个体的创新思维与行动凝聚成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硅谷的产业聚变模式,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产业裂变模式,台湾新竹的产业迁移聚合模式都以创业教育为依托,通过创业创新活动,助力技术创新与产业原创不断攀升新台阶。
中国产业跃升面临的新挑战
首先,黑箱经济、邮箱经济、似正而非、创新网联成为影响产业安全的主导因素。黑箱经济通过运用黑箱内部不可见的功能化模块,共享黑箱功能和内部资源。垄断企业吸附社会资源,扰动资源配置,严重威胁产业健康发展;邮箱经济是指资源流动突破了国家之间的物理疆界,有的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全世界调配资源,逃避监管;似正而非是指煽动者。煽动家在供需两端形成了持续化、放大化的推进力,在短期内可能会误导资源配置,传导错误的信息,严重危害产业安全;创新网联是生产流程和商品性能的各个环节、各个侧面散射出来的创新可能,强调注重挖掘和调动各方潜能形成协同配合的创新合力。创新网联深刻影响着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的每个环节,进而影响着产业安全。
其次,自主创新能力表现不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竞争围绕需求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六个维度全面展开,而自主标准、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自主集成制造、自主品牌、自主渠道、自控资源、自创模式是产业制高点竞争的核心和关键。然而,目前,我国的R&D经费偏低、人口红利消失、土地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增大、税收优惠减少、出口的疲软和贸易保护壁垒、劳动力价格优势制约产业优势发挥,严重阻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第三,集聚优势未得以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是支撑产业原创的重要基础,美国以有效的移民法令和留学制度,聚集世界大量优秀的人才,支撑产业原创。目前,我国经济平摊式发展模式、应试教育等问题制约产业集聚化发展,导致产业创新滞留在中途。
新时期产业原创的基本规律
新时期,产业原创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科技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由平面扩散向立体纵升转变。一方面,科技加快产业衍生与裂解;一方面,科技衍生新职业。两者的耦合,全面提升产业原创能力。比如,海洋能源开发产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浅水,90年代中深水向2000年深水、超深水发展,不断衍生新产业,产生新职业,推动产业发展模式转变。比如,微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的融合,不断裂解产生新型产业和武装传统产业。
不断渗透于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等产业体系,彻底改变产业发展形态,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全面调整。
二是,产业创新速度与产业域度共同推动产业不断攀升。注重产业创新速度与创业域度概念的并重,在提升产业创新速度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原创和高新技术装备程度,加快知识、技术、技能扩散,增强产业匹配度、技能匹配度、创意创新匹配度的协调,推动产业持续升级。
产业原创需要制度保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围绕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快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原创能力成为支撑创新创业战略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启动两大工程,一是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创业;二是构建若干产业育成中心,激励产业高端化集聚发展,增强产业原创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是专利机制。从国家的角度看,专利是战略资源,先发国家依靠专利布局及其运营,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先机。因此,国际间专利竞争加剧,强化专利保护成为基本趋势;专利是政治工具。一是利用知识产权抢占战略和道义制高点,遏制后发国家的发展,二是知识产权问题被政治化,成为谈判筹码。从企业的角度看,专利是话语权,知识产权之争是未来商战的主题;专利是商业工具,为企业谋取所有可能被谋取的利益的合法手段,可用于各种商业目的的一种企业产品;专利是圈地工具,激励和强化知识产权有效保护下的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
产业育成中心是产业原创的重要支撑。产业育成中心以多元开放平台为依托,通过技术开发平台、创意衍生平台和技能扩散平台,将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政策共享系统、金融共享系统、知识共享系统、信息共享系统和知识流变系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集聚高端发展。在全国先导产业区域设立育成中心,推动先导产业创新发展,催化、激化和活化社会资源,引领产业原创不断衍生与裂解。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6
渤海海洋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渤海“碧海工程”整治专项等工作都集中在渤海内部环境科学治理上,未能对引起海洋环境污染的源头进行规划治理,难以达到治本的目标。本文将治理渤海海洋环境的视角从海域转移至陆域,认为研究沿海社会经济活动对渤海海洋环境的影响是破解“渤海难题”的关键。环渤海地区已经凸显出其经济迅猛发展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该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开发力度和强度都会随之加大。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都紧紧围绕渤海沿岸而制定,新一轮的发展起点将渤海区域再次推入快速发展的队列,形成了环渤海的开发建设格局。渤海海域在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港口航运、发展空间的同时,其海洋环境在这种高开发强度背景下必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未来的经济开发活动会对渤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要在环渤海地区布局哪些产业?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农业结构的改变对渤海环境造成多大的压力?工业结构的调整是否有利于渤海环境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渤海环境是否有影响?调整产业发展方式能否成为解决渤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对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趋势有个宏观的把握。
一、30多年来渤海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去的30年环渤海经济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济总量增长了76倍,以中国4.39%的土地面积创造了中国21%的经济总量,工业经济密度为全国平均的4倍,其工业发展对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的贡献更是不可替代,形成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城市人口在过去30年增加了4600万,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城市建设在近20年里,扩张了一倍多,即在20年里又建成了一个1986年的环渤海城市群,其扩张速度让人震惊。
伴随着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不断加大,渤海海洋环境在过去30年的时间尺度内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渤海海水质量几乎全是一类水质,二类水质比例很小,而2000年左右,以三大海湾为主,海水水质出现了三类水质,其中以二类水质为一般状态,一类水质比例急剧减小,时至今日,渤海三大湾的水质主要以四类和劣四类水质为主,一类水质海域几乎没有,而且每年的变化趋势均是较清洁水域面积减少,污染水域面积逐年增加。
渤海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很多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环境问题,甚至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如按此状态发展下去渤海将成为“死海”。根据海洋局监测资料统计,海上活动及临岸活动的污染贡献约20%,而陆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贡献占80%,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是陆源污染的三大来源。陆域经济活动产生的废水通过排污口、地表径流、河流排入海中,而通过河流入海的污染物量又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80%以上,其中携带大量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等污染物。
因此,渤海环境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究其原因自然因素应该排除在外,渤海周边人类的开发活动应该是其最主要原因。目前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力度相比过去的30年更是有增无减,该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物经由40余条河流注入渤海,渤海容纳了该区域几十年来的生产废水,其环境压力巨大,时至今日渤海仍承受着巨大的环境负担。
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渤海海洋环境的压力分析
(一)农业污染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与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农业相比,农业生产在发展规模、产业构成、现代化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的生产规模迅速增长。30多年来,环渤海地区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0多倍,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25倍,畜牧业产值增长110倍,渔业产值增长160倍。粮食产量由4000万吨增加到6800万吨,增长了70%,水果产量由291万吨增加到3513万吨,增长了10倍多。
2.农业的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传统农业中种植业占绝对优势,比例达80%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现代农业中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3%增加到2011年的34.6%,畜牧业与种植业共同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环渤海地区畜牧业具有排污量大而处理率低的特点,从污染排放量上畜牧业排污量远大于种植业,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已成为渤海地区水体污染的重要源头。
3.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规模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增长,除农业科学技术的贡献之外,这些成绩大多仍是依靠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而取得的。大量的农药化肥用于经济作物的生产,农业化肥施用量增长了4倍,农药增长了3倍(相比1990年),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超出安全施用量上限2倍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物质和能量投入水平上对于渤海环境而言并不能构成多大的影响,这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也快速加重了农业生产这个面源污染源的强度。可见,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农业总体规模的增长、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是推动环渤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的最主要原因。
(二)工业结构调整趋势不利于环境改善
环渤海区域经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中后期,主导产业仍然集中在工业部门,且工业结构整体呈现重型化特征,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从环渤海地区主要重化工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看(见表1),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重化工业在各省市工业结构中的支柱地位将不断加强,同时重化工业布局呈现向渤海沿海集中趋势,包括山东半岛的城市群,河北唐山的曹妃甸、黄骅港,天津的滨海新区,辽宁沿海城市群等。
由于钢铁、石化工业等重化工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也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势必会加大对资源的消耗,还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主要重化工业行业呈现向渤海沿岸集中的趋势,当众多重化工业企业在小范围内集中时,其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大,这对渤海环境肯定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因此,未来的重化工业发展对渤海环境的影响还将持续,生产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则对渤海环境的破坏将加剧。
(三)城镇化加剧环境压力
由于城镇居民生活废水经管道排放,容易排入河道,入河系数高,污水处理规模和程度较低,导致城镇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水入河量较大。随着城镇化率的大幅提高,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地表径流污染量也逐渐增加,城镇化将成为加剧渤海环境压力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期间,环渤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到了快速增长阶段,三省两市提出的城市化目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达到了90%(见表2)。以沈阳为核心的“五带十群”发展规划指出至2015年城镇化率要达到80%以上,这些因素将使辽宁城镇化在“十二五”进入加速发展期。
山东省“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发展目标为,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从农村转移出120万人口。河北省提出要进入全国城市化发展先进行列,未来的发展要把城市群作为主攻方向,构筑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城镇化空间新格局,大力推进城镇建设水平。随着环渤海地区周边城市群不断扩大,渤海周边城市人口的增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发展趋势,居民生活废水排放将加剧对渤海环境的压力。
三、缓解渤海海洋环境压力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发展规模直接相关,而农业经济规模的发展壮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农业污染治理的根本出路。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选择集约型、生态型、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降低农业污染的根本途径。畜牧业生产方面,逐步取消“一家一户”的养殖经营方式,通过建立畜禽养殖小区,将各养殖专业户在空间上集中起来,使畜禽养殖污染的面源特性转变为点源,实施污染物的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和循环利用。种植业生产方面,应完善和发挥有机肥与低毒农药使用的补偿机制政策,引导种植业生产向低成本、高利用率、低污染的模式发展。
(二)调整工业发展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环渤海地区未来的重工产业将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调整工业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生产、低消耗高产出的发展之路将是降低工业污染的重要出路。一方面,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目前不仅在环渤海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同时由于该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因此,该产业生产规模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技术更新和企业重组等途径对冶金产业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另一方面,石化工业属于资源消耗型产业,环渤海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在石油开采、储存以及粗加工方面有着竞争优势,但石化产业链下游工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足,是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因此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积极推进产品向高端化、精品化、专业化发展。
(三)提高污水处理规模与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物产生量将不断增加。加大城市废水治理投资,提高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污染物消减率,避免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环境水体是治理城镇生活污染的最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