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范文1
2012年,在众多CEO们参与的Gartner的调查中显示,监管风险被列为头号业务风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风险环境下,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内在关联性并采取更为动态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层面临的首要任务。”慧点科技CEO兼总裁吕翊,在近日由慧点科技主办的交通行业风控业务研讨会上表示。
自2006年以来,国内外关于风险管控理念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完善。GRC (Governance、Risk and Compliance,即管控、风险与合规遵从)理念从最初单一的SOX法案遵从,扩展到目前的涉及风险管理、法规遵从、审计管理、制度管理等。由此可见,随着GRC解决方案的扩展与完善,其在企业管控中的涉及面更加广泛,对于企业管控的作用更加突出,企业对其的依赖性也更大。
“国内GRC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对GRC管控软件在企业增长、运营和管理管控、风险控制等方面效果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实施GRC相关服务和软件。” 吕翊指出,我国政府在各领域的监管不断加强,尤其是在金融、保险、交通等行业。以金融行业为例,巴塞尔Ⅲ、并表风险管理等监管要求的颁布,加大了银行业监管的范围和深度,导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增大、资本回报率降低。银行企业一方面需要满足监管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控的广度和深度,确保风险管理能力与盈利水平相匹配。
对通过OA应用起家的慧点科技而言,借助OA导入业务流程管理,使其更好地了解行业用户对于业务、管理的需求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正是有了这些积累,使慧点科技成为较早进入我国风控领域的服务提供商,并通过内控管理夯实风险管理、通过战略绩效管理实现对企业运转状况的实时监控等,最后逐步引导客户考虑全面的GRC产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需求的改变,我们发现独立的企业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对企业来说已经不能满足其在整体管控方面的需求,将三者融合在一起的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能更好地贯彻企业在管控方面的想法。”慧点科技高级咨询顾问陈丽娜表示。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客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次研讨会慧点科技特邀请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业务专家,“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咨询机构以及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当然这与近年来慧点科技的发展策略是紧密相关的。2012年慧点科技专门成立了市场渠道部,与国际和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建立联系并展开了充分合作,为客户提供咨询与IT整合的价值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企业管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范文2
一、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1.金融危机加剧了商业银行资金回收的困难。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货款收回的风险加大,加剧了资金回收的困难。尤其是对危机的严重程度没有准确预测的企业,生产的大批产品出口无路,库存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资金回收更加困难。
2.金融危机引发了货币政策的调整,利率的调整增加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
由于受到经济下行风险增加的影响,我国央行从2008年9月16日开始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来看,利率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不对称的存贷款利率变动直接引起商业银行净利差减少。二是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影响。货币市场资金面的日趋宽松降低了商业银行各项资金业务的盈利预期。
3.金融危机产生的大量坏账,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由于经济下行长期持续,企业坏账增加明显,偿债能力下降,资金普遍缺乏,信用状况脆弱,容易造成由点带面的违约风险的发生。对居民来说,一旦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失业现象大量增加,购房者的收入水平下降,还款能力得不到保证,于是借款人的风险转为抵押风险,同时经济衰退使得房价急速下跌造成房屋的变现能力下降,抵押风险进一步转变为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或损失。当这种现象大量出现时,巨额的住房抵押贷款演变巨额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由经济下行引发的贷款违约率上升将对商业银行资金的匹配产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一般都不超过五年,大都是短期性的,而对于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资金运用业务,如住房抵押贷款、建设项目资金贷款等,期限多则十年、二十年,这种在发放长期抵押贷款时的短存长贷行为,降低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产生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兑付能力。
二、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启示及对策分析
1.明确风险管理的战略定位。
商业银行需要将风险管理纳入全行发展战略规划之内,在商业银行治理层面建立符合战略定位的科学、完整、高效、可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与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组合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银行内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有效管理;通过创新先进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商业银行应注意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加强风险管理。
(1)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首先要加强行业分析和研究,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防范有关行业信贷风险。其次加强贷款管理,从源头控制信贷风险,周密分析企业或集团之间是否存在互相提供担保情况,防范企业或集团资金链断裂风险,维护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贷后管理,通过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动态研究,判断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否发生重大变化,实地察看贷款抵押物的保管情况和有无发生较大的价值变化,检查贷款用途有否违背原有贷款合同中的安排,综合以上情况分析企业违约风险的变化情况,采取措施降低违约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不良贷款,应该加强不良贷款的催收管理。
(2)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首先,商业银行应注意发挥和培育人力资本、客户基础、协同销售、投资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在个贷、理财及其他中间业务上的金融创新步伐,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打造中间业务品牌,努力形成发展中间业务的良性机制。强化营销,加快发展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资产托管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促进银行经营水平的持续提高。其次,积极应对利率波动加大给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带来的压力,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尝试把贷款预期损失与预期投益率的计算与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相联系,建立能更好地反映信用风险的基本属性,实现贷款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于信用评级的风险定价模型。最后,加强货币资金市场研究,建立利率变动预测模型、提高利率变动预测的准确性,降低资金业务的风险并增加市场收益。
(3)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提高流动性的日常管理水平,加强存、贷款资金的流量监测和融入、融出资金的流量管理。注意均衡安排投资,以实现支付安全和较低的备付率水平,将流动性风险和效益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尝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回落,准备金率、利率或汇率的调整,房价波动、股票市场波动等约束条件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性的压力测试以及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以提高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
(4)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密切关注和前三种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的发生,完善内控合规管理,确保业务运营安全。商业银行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完善风险管理的体系,并对已有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更全面的审视,从而通过发现并解决经济下行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更好地促进持续稳健经营。
3.制定应急处理方案,防范于未然。
商业银行不仅应采取各种风险计量方法对在正常市场情况下所承受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还应当通过压力测试来估算出现一些极端不利的情况时可能对我行造成的潜在损失,并制定极端风险情形下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减少银行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银行声誉可能受到的伤害。
4.进一步加强全行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范文3
以支持“三农”为依托,搞活农信社经营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单县农信社紧紧围绕全县各项工作部署,以思想提高、作风转变、服务提升为驱动,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市场,强化管理,防控风险,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信社 贷款 县域经济
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良贷款等理由日渐突出,单县农信社对如何盘活原有不良贷款、在支持农业发展中搞活信用社经营,作了有益尝试。单县农信社通过转变经营理念,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找准切入点,创新开展业务,规范信贷程序,简化工作手续,对贷款运作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农信社各项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资产率逐年下降,取得信用社经营、农业经济发展“双赢双活”的良好局面。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强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经营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根据客户经营周期和现金回笼情况,积极推广实施“分还续贷”和“无缝隙”服务新模式,有效避开因贷款资金周转造成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风险。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推广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自主创业再就业贷款、钢结构抵押贷款等贷款新品种,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有效解决了农户、中小微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理由。继续推进信贷管理四项改革。对信贷人员管贷能力、管贷水平和整体素质整体测算,不断提升信贷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信贷制度执行力。
二是严控风险,进一步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严把不良贷款防控。积极推行农信社班子成员、部室经理包片制,加大新增不良贷款考核和清收力度,前移管控关口,提升风险预警响应速度,全力做好不良贷款防控工作。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按照向表外不良贷款开战的要求,坚持“尽职清收、终极清收”的理念,以集中管理为基础,以专业清收队伍为保障,大力推进不良贷款责任清收、盘活清收和综合清收。继续开展正常大额贷款检查和风险化解工作,对全县信用社贷款进行全流程检查,对不良贷款进行排查摸底,降低了贷款风险隐患。
三是创新方式,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创新电子银行业务,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深挖客户资源,积极推广POS机、自助银行、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等新型助农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积极与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好电子机具和信息科技的支撑作用,确保惠农补贴资金顺利发放。突出实体贷款投放,积极开展“服务三农,圆梦行动”,持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和“银企对接”活动为契机,加大对优质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四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增强。加强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受训人员达1900多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县信用社共募集善款40000多元。深入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知识进万家”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3万份,受益群众3万多人。
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单县农信社虽然走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理由,尤其在贷款营销和非应计贷款时点反弹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客户经理营销能力有待加强,个别客户经理依然存在“坐门等客”和“惜贷、惧贷”思想,放贷思路狭窄,眼界不开阔。
二是非应计贷款时点反弹理由未得到根本好转。从客观上讲,今年经济持续低位运转,部分行业形势非常严峻。从主观上讲,个别信贷人员反弹后再压的思想依然存在,形成“重贷轻管”的恶习,主动意识不强,导致非应计压降工作较为被动。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理由,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倡议:
一是严把新增贷款质量关。将客户盈利能力、现金流、信用情况等作为优质客户筛选依据,着力提升新增贷款质量。科学设定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按照与农业生产特点、企业经营特点相匹配的原则,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信贷需求。继续推广“分还续贷”和“无缝隙”贷款模式,帮助客户解决还款压力大的困难,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的风险。
二是不断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继续推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信贷人员薪酬水平和岗位吸引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加大客户经理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升业务水平和廉洁从业意识。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
三是切实管控信贷风险。高度关注淘汰与限制类行业贷款、“两高一剩”贷款等,有针对性地筛选
重点关注企业,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防范票据业务风险,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法办理贴现,坚决防止违规操作。加大到期贷款收回力度,对重点客户进一步落实担保和抵质押措施,避开到期违约风险。
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各类清收活动,充分发挥攻坚组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作用,积极拓宽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清收活动有效开展。下大力气抓好表外不良资产清收,充分借助公检法纪力量,做到尽职清收,终极清收。
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范文4
一、抓好行政许可及GSP认证
一是依企业申请,完成药品、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新开办、注销、变更,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以及执业药师注册等行政许可事项。二是根据企业申请,科学安排,抽调GSP认证检查员做好新开办、换证、跟踪检查。三是继续做好新修订GSP的宣贯和培训工作,帮助指导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对新版GSP要求的认知度和执行力。
二、巩固深化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成果
今年是我县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的复评之年,要严格按照“平安”创建活动的要求和省市局的工作部署,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将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对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的考核内容,加强督查工作,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根据职责落实工作,认真分析查找薄弱环节,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出规律性东西,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和提升创建工作成果,做好应对省市示范县复评检查组验收的准备。
三、实施药械质量风险管控
一是针对药包材、空心胶囊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薄弱的特点,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开展药包材、空心胶囊安全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关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变更控制、原料供应商审计、配方工艺执行及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工作,注重文件系统完善,提升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水平。针对正在筹建的药品生产企业做好监督指导及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新版GMP的实施,以企业开展新版GMP规范认证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加强生产企业关键质量控制点监管。二是加强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推进药品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建设。严格实施药械流通使用领域分级监管,提高对低信用等级企业的监管频次。组织召开药品经营企业负责人会议及风险教育培训会,签订《药品经营质量安全承诺书》,切实增强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
四、指导各所开展日常监管及专项检查
一是制定2015年度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要点、工作要求和检查频次,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药械的购进渠道、购进票据、储存条件、药师在职在岗、处方药凭处方销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等。二是指导各基层所对药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并达到相应的检查次数,做到有检查就有记录。药械经营企业每年检查2次以上,并按照上年度信用等级结果增加检查次数(C级3次以上,D级4次以上)。医院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每年检查2次以上。村级卫生室,其他医疗机构每年1次以上。三是指导各基层所落实上级部门及本局部署的各类专项整治活动,按时完成,及时上报相关报表及总结。
五、抓好培训教育工作
一是开展各所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争取市局、省局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选派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培训。二是对辖区内的涉药涉械单位从药从械人员开展新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三是对乡镇药品协管员开展培训。四是配合人教科做好执业药师及药学技术人员考试的报名审核工作。
六、开展安全用药宣传
以现场宣传、悬挂张贴标语、宣传画、发送短信等传统手段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领域宣传扩大药械安全知识的普及面和覆盖面。一是按季度制作大幅宣传画四期(涵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发放到各所、乡镇、街道、社区等。二是开展消费者权益日、学雷锋日、法制宣传日、党员活动日宣传活动。三是开展9月“安全用药宣传月”,依托药品安全示范县的平台,结合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站、药学志愿者服务队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等手段,举办药品安全知识讲座、拓宽公益广告的播放渠道、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七、抓好药品不良反应工作
依照市局分配的任务,继续保质保量完成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表。
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范文5
一、存款保险制度对农信社的影响
(一)为农信社发展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稳健的金融环境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所有银行客户存款的受保护程度都是一样的,为大、中、小银行公平竞争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中小银行的农信社来说 ,拥有一个与大型银行平等的竞争制度基础,也可以更好的发掘自身优势,进行合理的市场地位,根据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状况,自主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存款保险制度还提升了市场和民众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信心,农信社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竞争,有效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提高了农信社中小客户忠诚度及风险化解能力
农信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客户以农民、种养大户及个体工商户为主,客户资源多,涉及面广,单个客户存款金额不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对存款人的保护,提升了农信社履行存款赔付能力,有效的增强了客户对农信社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也使得存款保险机构对农信社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切实有效的提升了农信社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
(三)提高农信社经营成本,影响大客户存款业务
根据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缴纳存款保险费用,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这直接增加了银行机构的经营成本,对农信社等中小银行来说由于风险监管评级较低,在投保时可能因被划分到高风险等级而需要缴纳更高额的保险费用,导致经营压力上升。从另一方面来看,存款保险制度会使农信社本来就少的大客户资源进一步稀释,由于农信社经营管理能力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在相同存款保护额度情况下,为保障存款安全,大客户可能会更愿意将存款放在国有大型银行中去,这给农信社维护、拓展大客户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四)农信社竞争压力加大,流动性风险上升
近几年,农信社业务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资产结构不合理、内部监管机制不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弱、资产质量不高、业务种类少等问题。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意味着银行风险将通过市场释放出来,市场竞争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对于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负债管理模式且资产实力与大银行相比较弱的农信社而言,容易出现客户达规模流失的情况,导致流动性风险的产生。
二、农信社应对存款保险制度措施
(一)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将大大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银行的利差将进一步缩小。为此,农信社必须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优化利润增长模式,并将其打造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一,加强信贷产品的研发。作为中小银行的农信社,在乡镇农区、县城社区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当前居民消费类信贷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迅速。信贷消费结构在向教育、医疗、旅游方向转变,农信社要抓住居民和中小企业的消费需求的变化,积极研发相应的信贷产品,努力将消费类信贷业务打造成为自身的优势业务。第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业务需求,开办相应中间业务。受国内经济下行影响,我国中小微企业转型面临巨大压力,融资需求结构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开始向规模化、信用化转变,农信社也应做出相应调整,积极开展融资租赁、担保、等业务,既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
(二)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加入存款保险体系之后,农信社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障将处于同一平台,如何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成为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第一要加强成本控制,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控制是中小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农信社应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业务环节设计中去,对投入产出效益进行有效的数据预测分析。第二要优化业务流程,实行标准化作业。农信社应充分利用好管理层级少,易于集中管理的优势,积极优化审批业务流程、后台处理流程,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体系,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各类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
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范文6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对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为保险标志,专门针对食品领域,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推出的保险产品。通过该产品,不但可以发挥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稳定器”和“促进器”作用,还能通过加强保险监督检查、应用现代科技等手段整体提升食品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总体说来,该险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食品安全行业管理―
一是通过第三方监督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除发挥事后经济补偿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利用保险机制,通过保险合同约束及保险公司日常监督检查,防范事故发生,提高食品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防灾防损技术的积极性,开发新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提升安全管理技术水平,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三是通过费率和承保条件,形成奖惩机制,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四是通过信息公开,提升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是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提供经济补偿,缓解社会矛盾。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可以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及时、有效地提供补偿,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减轻食品企业和政府压力,避免因企业无力赔偿而造成消费者索赔权益丧失的情况。
目前,中国保险业已经在食品安全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由于法律基础缺失、企业主动投保意识不强、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比较缓慢,投保率很低。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不断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研究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建议以食品安全法修订为契机,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确“国家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等内容,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办法可由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订。
其次,多方联动,加快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在有条件、有需求、有抓手的行业领域和重点地区先行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
第三,立足长远,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给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