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位财务审计报告

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文1

杭州市萧山区共有480余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猛。为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三资”监管,自2011年起,由萧山区农办牵头委托第三方(即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村级年度财务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笔者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上述审计工作。

二、注册会计师和村级财务审计

注册会计师参与村级财务审计具有天然优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时更容易赢得村民(社员)的普遍信赖。截至2014年6月30日,注册会计师行业拥有执业注册会计师98927人,会计师事务所8271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服务的企业组织超过350万家,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563.2亿元,其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稳步提升,符合村级财务审计的需要。

三、构建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设想

(一)建立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必要性

1.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目前的村级财务专项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等,由于存在问题的描述繁多,且审计报告使用者往往并非财务专家,很难从专业的描述中迅速判断出报告所述问题的严重性,难以快速判断各村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尤其是当两个村都被描述存在同一类问题时,更是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两个村的审计报告均反映有工程未进行招投标,但因具体不符合规定的工程个数不同,则违规程度也不同;进一步说,即便两个村未开展招投标的工程个数相同,但由于涉及的金额绝对值不同,其不合规的程度显然也是有区别的。2.村级财务审计实施者的需要村级财务审计报告内容繁多,即使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注册会计师也难以对前任的审计报告作出快速反应,易遗漏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项。

(二)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让报告使用者、审计实施者能直观、快速地判断不同村之间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其村级财务工作的好坏,设想构建一个相对简单明了的评分系统,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予以量化,对每个村进行具体打分。本文试图通过对本人所在单位2011年-2014年出具的萧山区村级财务审计报告进行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对实践中发现的审计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尝试和探索建立相对科学有效的审计体系和相关指标得分体系,为今后的村级财务审计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框架

对收入确认、预算、固定资产、货币资金、承包租赁、工程、经营费用、长期投资、土地征用费、票据收支、收益分配这11个方面进行审计,提出存在问题,实施有效监督。同时,从如何更好地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出发,对审计中实际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赋予村级财务审计新含义,提出村级财务审计新体系:监督与咨询并行,管理咨询为主,监督为辅。根据上述11个存在问题类型设置指标库和相应的标准值,构建一个评分系统。评分系统采用百分制倒扣分,满分为100分,按发现问题扣分的方式计分。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辅助修正指标,其中,基本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常见的存在问题进行评分,每发现一个问题扣除相应的得分(即标准值×重要性系数);辅助修正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值修正。同时,考虑两类指标间的重复扣分因素。上述评分系统作为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提供管理咨询的第一步,即让审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看明白审计报告,审计实施者能迅速评估审计风险。

(四)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的运用

1.重要性系数(经验值系数)的确定

第一步:通过征求本单位中高级职称的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数十名的意见(以下简称专家意见),对收入确认等11个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形成重要性排序链条。上述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应综合考虑存在问题的性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等。排序结果如下:(1)承包租赁;(2)工程管理;(3)土地征用费;(4)经营费用;(5)收入确认;(6)货币资金;(7)收支票据;(8)预算管理;(9)固定资产;(10)收益分配;(11)长期投资。第二步:对重要性链条上的11类问题进行赋值。排位最后一位取基本值1分,每上升一位,增加附加值0.1分,依次类推,则排位第一位的分值为基本值1分+附加值1分(即0.1×10)=2分。上述总分值16.5分。运用上述计分规则,对各专家意见的重要性链条进行分别打分,并计算出每类问题的加权平均得分。最后,对数据尾数进行修正。加权平均得分情况如表1。第三步:每类问题基准值取1,则11类问题总值为11,对上述问题类型的分值进行折算,得到单项重要性系数。具体详见表2。

2.其他评分规则的确定

对于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得分修正。实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辅助修正指标进行增加。

四、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局限性

基于发现问题基础上的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经验值系数和标准值得分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对一些有意识、隐蔽性较强的违规行为,注册会计师是较难发现的,则上述基于发现问题所构建的评分系统不能完全反映某行政村的实际情况。

五、结束语

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文2

关键词:财政财务审计;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应用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进,展现出从单一到多样性的态度。如今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主要囊括了财务审计与财政审计两个部分。财务审计说的是监督单位中的财务工作,以防止工作人员运用职务的便利做出违反法律与纪律的事情。财政审计主要是对单位中的制度设立来说的,通过对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来审查业务的财务运转状况。

1. 财政财务审计内容及程序

1.1 财政审计工作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财政审计与财务审计。而按照工作内容又可以将财政审计工作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财政预算审计、财政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财政预算审计的目的是为单位之后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奠定基础,对单位当前的财政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单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开展后续的工作,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关审计部门应按照会计计算方式与准则来审理与督促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财政决算审计为审计部门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来监督单位的收支决断情况,防止财务报表与相关财务信息发生造假情况。财政收支审计是财政审计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工作是监督与审查单位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和外部单位中开展的经济活动。

1.2 审计程序

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主要包括四部分程序,分别为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以及审计终结。(1)制定计划。审计部门应按照社会经济与单位的现实状况,预先安排好和审计工作有关的任务与工作重点,订立合理的审计计划。(2)审计准备。依照审计项目与流程组建审计小组,并应在审计前 3天传达审计通知书。若存在特别情况,应在有关部门认可后,可以拿着审计通知书来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与会计信息。(3)审计实施。审计人员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进行审理与检查,并检查与翻阅和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文献,对现金、实际物品以等进行审查,获取证明资料,然后根据有关规定来撰写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4)审计终结。审计部门在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之后,应当将此次审计工作所形成的报告提交给上级组织。在将审计报告提交给上级组织之前,需要提前获得被审计单位的认可。上级组织对提交上来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最终形成自身的审计报告。若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违反法律的财政收支行为,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有关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2]。

2. 财政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2.1 避免财务工作中出现职务犯罪问题

通过长时期的研究与经验的累积,我们国家财务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技术与人员都得到了提升,先进技术使得财务操作系统更为优化,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财务工作效率的提高。对于财政财务审计工作来说,其在法律与运用方法具有非常大的突破,有助于避免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因为职务犯罪最终的表现方式大部分是利用职务之便利来谋取私人利益,在犯罪的时候会对公共以及个人的利益产生损害。因而,在平常的工作中使用财政审计,不单单需要培养从业人员的防止犯罪意识,同时还需要在实际进行财务工作的时候禁止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2.2 促进事业单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财政财务审计为构建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前提,因此,单位在实际进行审计的时候就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确保审查无误后才能够继续工作。对此,在实际进行财政审计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防止出现职务犯罪问题,还有助于单位发现自身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也就是由于财政财务审计的出现,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的时候才可以及时找到自身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为管理人员建造更好的管理平台[3]。

2.3 有效的审查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转情况

当今情况下,非常多的事业单位还存在财务与会计部门设置合理性不足的问题,这不但会使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差异较大,还会致使单位中出现财务监督管理效果不显著的问题。若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出现问题,就极易导致单位中资源利用与效益获取受影响,从而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在实际进行财政财务审计的时候,单位不单单需要接受审查,掌握单位中实际的财务运行状况,还要做好预警工作,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协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达到预先设定的发展目标。

3. 事业单位财政财务审计的应用

3.1 明确全口径的审计范围

在党的十会议召开以后,财务财政审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观念就是进行全口径审计,也就是审计工作应涵盖全部的业务和内容,其中既包括横向内容也包含纵向内容。通常而言,横向审计为审计领域不仅包含普通财政资金,还应包含建设项目、贷款项目等的审查。纵向审计就是对一级、二级、三级或者其余取得补助的单位进行审计。

3.2 在则政财务审计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即使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财务审计中使用信息化技术还是具有一些缺陷。举例来说,如今在对电子数据进行处置的时候,我们国家在数据查找、搜集以及转换等部分尚且处在初级阶段。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未来信息化财务审计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进程中,审计人员能够通过对信息化操作平台的利用来对数据进行处置,把搜集来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内并进行归类,有助于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筛选与判定。通过使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还能够大大提升数据利用率,从而更好地保障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为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4]。

3.3 绩效审计法的应用

3.3 .1 绩效审计的准备工作

绩效审计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开展对审计单位所在市场环境的调查与研究。例如,国家政策的颁布对审计工作是不是存在导向功能,还需要确保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融合公共财政的运营环境,以明确财政审计被环境影响的程度。(2)监督主要指标,譬如把财政现实投入与规划投入的比例、现实产出和规划产出的比例等指标来确定与计量,最后判断单位的财政绩效值,把可靠的结果上报给上级部门。(3)开展对审计工作的评价。也就是断定审计结果和单位之前的规划是否存在偏差的情况,是不是和上级部门有偏颇,是不是具有财政工作无效或资源挥霍的状况等,不管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都应当将结果公之于众。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纠正。

审计工作可以包括很多步骤,其中,审计计划时期即工作人员依照工作经验订立合适的审计工作时间表,安排具体的审计工作;审计准备阶段为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应当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实施方案与审计通知书等材料,在对材料进行准备的时候应当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譬如波及单位中的控制体制、财政目的和绩效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符合实际。

3.3 .2 绩效审计的开展阶段

在实际进行审计的时候应当对可能会用到的数据进行搜集与分析,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结论。通常在对审计数据进行搜集的时候,不但应使用各种合理的方式来搜集尽量多的数据,譬如审计人员利用观察方式来从被观察对象身上来获取实际证据。还可以尽量丰富证据的类型,如不但包括照片还可以为视频材料等。具有较强客观性的数据通常能够利用观察来获取,然而,针对部门制度、审批程序和账务报表以及合同等较为繁杂且对业务能力具有较高要求的证据,应当利用审阅法获得。此外,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时候还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与问询的方法来取得证据,比如审查主管员以及第三方工作人员等需要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调查,并把调查内容记录下来以当作后续的证据。采用调查问询方式获得的证据大部分是比较能让人信服的,特别是在问询对象越多的时候,最后的结果的可靠性就越强。其余,在进行调查的时候,还能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开展,通过设立特定的选型,最后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1]。

在对审计证据进行处置的时候,为确保信息确定与比对的便利性,审计人员经常会对实际物品、文件和问询材料进行完善,如利用比较分析法、抽样统计法以及净现值法等来处理材料,让它能够在审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果。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不但能够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对证据的分级管理,为数据的检查与追踪提供了便利。

3.3 .3 出具绩效审计报告

在审计人员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之后,能够采用分析办法来分析与表露。通过绩效表露不单单能够通过数字的方式展现出来,还能够用来评议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按照审计结果提供审计报告,对于其中具有的缺陷进行完善与改进。

4. 结束语

财政财务审计是事业单位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开展有效的财务审查,不但能够避免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还可以改进每个部门财务管理的方法。因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增强财务审查工作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崔洪玲.事业单位财政财务审计探析 [J].会计师 ,2019(02):57-58.

[2]刘冠亚.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研究[D].北京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

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文3

审计组遵照*号审计指令,于*年*月*日对M宾馆*年度经营状况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我们根据《*内部审计工作办法》,审阅了M宾馆提供的会计及相关制度、管理类资料,实施了包括抽查、问询、分析性复核等审计程序。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宾馆成立于*年,注册资金*万元,现有*客房楼,设有*部门。宾馆的职工人数*人,*年度宾馆被授予“旅游企业税收贡献奖”“旅游经济发展进步奖”…

(二)审计情况

本次经济效益审计,我们对宾馆*年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我们认为,经济效益较上年有较大的提升,主要表现为:

1.经营情况:(1)营业收入:账面数为*万元,增幅达*,上升主要原因为:…(2)经营成本:账面数为*万元,增幅为*,增幅基本与收入增长幅度同步;(3)期间费用:宾馆期间费用*万元,增幅为*;(4)利润:增幅为*,…

2.主要财务指标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增长*;营业利润率为*,增长*;资产负债率为*,基本保持在稳定状态;净资产收益率为*,上升*,…

3.职工人均年收入情况:职工平均人数*人,工资福利发放共计*万元,年平均收入为*万元…

(三)审计发现待改进、待完善方面

1.进一步加强制度梳理。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部分制度缺失及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如:未自行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未建立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未书面明确餐饮免单标准及程序,未书面明确大额资金标准等问题。建议:宾馆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对于现有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2.进一步加强实物资产管理。通过实地盘点,核对和抽查凭证,检查发现存货管理存在一定的内控缺陷,如:客房一次性物品验收单缺少部门负责人签字;餐饮部的领料单上缺少领用人员签字;处理部分废旧物资的过程中未见处理依据及领导意见等。建议:加大对实物资产管理力度,规范物品验收、领用、退库、报耗手续,掌握合理的库存量,避免损失浪费。

3.应正确区分收入、成本的核算内容。检查中我们发现,营业收入核算内容有超正常经营范围现象,未按规定填制成本结转表,宾馆与培训中心业务往来中多计利润*万元。建议:应规范收入、成本核算内容,统一核算口径,成本结转必须按成本结转表进行结转,尽快与培训中心协商,妥善处理与培训中心往来事项,杜绝虚增利润的现象。

4.营业外收入方面。未按协议规定收取租金及水电费,造成租赁收入少记*万元,少记水电费收入*万元,营业成本少记*万元,招待费少记*万元,营业外支出少记*万元;租赁协议文本未使用正式合同文本,内容不健全。建议: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未入账的收入、成本、费用应及时调整入账,真实反映财务成果及状况,健全资产租赁内部管理制度。

5.期间费用方面。经对部分可控费用进行符合性测试,凭证抽查、询问调查,发现:车辆维修过程中附件资料取得不全;个别费用与成本归类不当;等等。建议:制订或完善对车辆油耗及维修方面的管理制度,车辆维修费用在报销时尽可能附上维修申请单、维修明细清单等资料;积极与供电供水部门联系,尽快解决已出售房改房水表、电表的单独立户问题。

二、对M宾馆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分析

经济效益审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依靠有效证据对被审单位是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审计人员不仅仅关注经营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目标“已经做了什么”,更为关注的是还没有做什么,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企业增值,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上述案例没有充分体现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审计内容偏重于财务审计

本案例涉及的审计内容主要有三项,即: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利润等经营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财务指标情况;职工人均年收入情况,等等。经济效益审计主要侧重对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实施审查,而传统的财务审计则偏重于审查财务报表有无违反会计制度的行为,关注财务指标是否真实的审查与分析。因此,本案例在审计内容方面,偏重于财务审计,没有突出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和要求。

(二)审计方法偏重于财务审计

本案例采用的审计方法,基本上都是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如审阅宾馆提供的会计及相关制度、管理类资料,实施包括抽查、问询、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并通过实地盘点,核对和抽查凭证,检查发现存货管理存在一定的内控缺陷,如:客房一次性物品验收单缺少部门负责人签字;餐饮部的领料单上缺少领用人员签字;处理部分废旧物资的过程中未见处理物资依据及领导意见等。经济效益的审计方法是综合性的审计方法,不仅包括财务审计方法,也包括很多现代管理分析方法。因此,本案例在审计方法上,偏重于财务审计,没有突出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和要求。

(三)审查结果和建议偏重于财务审计

本案例审查出的问题主要有五项,其中两项是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即部分制度缺失及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存货管理存在一定的内控缺陷;三项是关于财务报表的账务处理结果。为此,提出的建议是:对于现有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大对实物资产管理力度;正确区分营业收入、成本结转、营业外收入和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统一核算口径,真实反映财务成果。经济效益审计的审查结果和建议应紧紧围绕企业价值的增值服务,围绕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本案例在审查结果和建议上,偏重于财务审计,没有突出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和要求。

三、M宾馆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带来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述案例在本质上算不上经济效益审计,同时也反映出很多企业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困境。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效益审计呢?笔者认为,在实务中,应关注以下内容:

(一)界定经济效益审计内涵与外延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经济性是从事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关注的是投入和整个过程中的成本,只有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同等质量的资源时才能够实现经济性;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在使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时,当一定量的投入取得产出最大化,或者取得一定量的产出时实现投入最小化称之为效率性;效果性是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从事一项活动时期望取得的成果与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关注的从长期效果而不是短期效果来评价一个项目是否实现了目标。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都可能含有相同的审计领域,如内部控制。我们如何知道正在做哪种类型的审计呢?如果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鉴证财务信息的公允性,那么我们正在做财务审计;如果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审查控制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那么我们正在做内部控制审计;如果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回答有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正在做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通常回答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否在做正确的事?二是否采用正确的方式在做这些事?结合本案例,是要对宾馆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进行恰当的审查和评价,从整个企业投资项目和整体发展战略来考察是否需要设立宾馆;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全面考察宾馆的回报;分析宾馆的经营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

(二)完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指合理、可行的绩效准则,代表良好的实践行为,通过比较审计标准和实际情况,对某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审计标准应当涵盖财务和非财务两大方面。随着实地调查的不断深入,审计标准需要不断地被修改、扩展和细化,也应将审计标准与被审单位管理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听取他们对审计标准的意见。获取审计标准的途径很多,主要包括:审计组应当调查以前在类似的审计状况下曾经用过的标准;被审单位使用的绩效标准;行业组织或标准制定机构的意见,等等。结合本案例,对于宾馆经济效益的审查标准,既要考虑宾馆的历史经营业绩,判断各项指标是否有改进;同时,也要和相同地理位置的宾馆的经营状况相比较,考察同行业的整体水平。在充分利用现有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宾馆经营效益的增值空间。

(三)丰富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不同,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十分关键,除了审阅法、盘点法和调节法等财务审计中常规方法外,经济效益审计涉及到很多经营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应综合使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如通过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和询问进一步获取信息,为深入取证提供思路。案例研究是在对整个领域宏观把握的前提下对某一案例进行的大量说明和分析;问卷调查是从被审单位员工、供货商或顾客等方面搜集信息,对被审单位活动的成因、分布和各种事项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价;询问方式,特别是向高级管理层的询问,有助于对整个项目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结合本案例,除了运用审阅、核对等审计方法对宾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询问等方式向住宿人员了解对宾馆服务的意见和看法;通过专题讨论会,召集相关管理人员就宾馆的经营管理活动特定项目或者业务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实施标杆法,对宾馆内外部相同或者相似经营管理活动的最佳实务进行比较,对宾馆的经营提出恰当的建议。

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文4

近些年,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各个行业的工作重心,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工作重点。审计工作是管理与监督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目前审计工作的重点正在向效益审计方面转移,因此,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与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企业中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关系进行一定的分析,期望可以有效的推进企业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含义

1.经济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具体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运用专门的审计方法,按照一定的审计标准,对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整理相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所实施的审计。

3.企业财务审计

企业财务审计具体指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与方法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具体的财务收支审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财务收支审计流程图

二、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

1.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有不同之处

效益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财会专业的知识,而且同时还应掌握相应的法律、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能够在比较繁琐的业务中分析生产经营的得失,能够提出不同的改进与修改的意见。财务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就相对较低,仅仅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与财经法规就可以进行工作。

2.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对审计的方法、审计时间有不同之处

效益审计的方法除了需要财务审计的方法外,还需要同时运用价值工程、管理会计、数理统计、经济分析等多种方法。效益审计的时间上分为事前、事中、事后,而且特别强调事后审计,并且需要经常检查、监督被单位采纳审计建议后的进展情况与取得的效果。财务审计多数使用核对账簿的方法判断财务收支有无差错,而且财务审计主要是针对事后审计。

3.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两者的职能存在差异

效益审计的评价现在已经发展为主要是审查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侧重于提高效益与强化管理。财务审计主要是查错防弊,侧重于监督机制。

4.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两者的依据存在差异

效益审计的依据是经济效益原则,由效果与支出评价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审计人员进行效益审计,需要审查该项活动的必要性,判断效益目标实现与否与提高该项活动效益的方法等问题。财务审计的依据是有关财经法规与会计制度,而且是审计人员评价与检查财务收支、会计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准则。因审计的依据存在差异,效益审计的结论与财务审计的结论就会有所不同。效益审计是以建设性原则为主,而财务审计是以保护性原则为主。

5.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两者的着眼点不同

效益审计的着眼点主要是强调未来经济活动的发展,促进未来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方针与计划,而且多数情况在决策计划与方针实施之前就对其效益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同时也可以对审计外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用于优化未来的经济活动。财务审计主要是关注过去财务收支活动的合规性与真实性,其着眼点主要是检查、评价企业发生的财务收支活动。

6.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两者的审计范围不同

效益审计的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多个方面。效益审计的范围已经由过去主要是检查财务活动,扩展为检查被查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与效益。效益审计评价效益不仅包括近期效益,还包括远期效益、社会效益与宏观效益。财务审计的目的主要是评价财务收支与查错防弊,财务审计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针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务收支的经济活动。

7.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两者的目的不同

效益审计打破了过去的审计的范围,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审计首先是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效果性、效率性与经济性检查与评价;其次,分析不合效果性、效率性与经济性要求的多种原因,找寻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第三,将审计的结果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报告给决策部门;第四,进行后续的审计工作,对被审单位改善经营与管理、提高效益的具体措施进行二次的评价与检查。财务审计是比较传统的审计方法,其主要是检查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财产安全完整、查错防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间接的作用与效果。

8.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两者审计的对象不同

效益审计以经济效益为对象,主要依据财务审计提供的数据情况对被查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检查,同时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效益审计不仅对过去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与分析,同时需要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财务审计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为对象,按照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分析,掌握企业财务状况与有无违纪、作弊情况,同时对会计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与正确性做出客观公正的鉴证。

三、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联系

1.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两者有一定的兼容性

企业财务审计中包含有企业效益审计的内容与行为,例如在审查生产成本的合法性与真实性的时候,如果出现效益下降、成本超支的现象,就包含了企业效益设计的内容。而且大部分审计机关并没有把企业效益审计单独列出,而多数仍然是在进行财务审计的同时进行企业经营效益与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只是按照财务审计的方法进行审计,没有单独列出。财务审计报告中只是简单提到相应的效益评价与管理的建议,企业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仍然是混在一起进行的,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2.财务审计是基础,企业效益审计是最终目标

任何企业都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存在的,企业的效益审计是企业的最终目标,而财务审计是企业中必须存在的,企业财务资料是否有序、正确,是企业效益审计的前提。企业的效益审计工作多数应从企业财务审计切入,而且当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不能满足评价经济责任的需要的时候,企业审计就会自行向企业效益审计发展。

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文5

早在1539年,瑞典就成立了皇家审计厅,负责皇家的财政及审计与控制工作。以后瑞典政府审计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直到1920年,瑞典成立了中央政府的审计机构,后经改组称为瑞典国家审计局,一直延用至今。瑞典国家审计局负责国家审计工作,同时负责政府会计和政府管理工作。进入20世纪,瑞典向福利国家迈进,国家直接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教育、卫生、医疗、老年保险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增加税收,一方面扩大支出,因此瑞典国家审计到80年代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对政府各项拨款与支出的审计上,以保证政府福利国家目标的实现。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瑞典国家审计发展的重要时期,标志有两个:一是了《瑞典国家审计局法》,使国家审计有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有了审计行为的基本规范。二是开始发展绩效审计。60年代,国家审计组织就已经开始实施绩效审计,到80年代,绩效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普遍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政治,经济背景

瑞典全称瑞典国(KingdomoftheSweden)。是北欧的经济强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其经济均未遭受太大损失。二战后,瑞典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不稳定,40年代未,60年代和80年代属于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的时期,50年代、70年代经济增长缓慢。进入90年代,瑞典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1997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1.8%。瑞士是世界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932美元,居第十位。

瑞典的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国有企业在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工矿业中均占有较大的比重。瑞典是西方国家中社会福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由于社会福利的不断扩大,即使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

瑞典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是国家之首。其政府组织形式采取议会内阁制,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其议员通过竞选产生。议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决定税收和公共资金的使用,监督政府行为和国家行政。内阁是行政机关,由首相和若干内阁大臣组成,首相由议会提名,经议会批准后任命。内阁由议会委托管理国家,并对议会负责。全国设立平行的且相互独立的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两大系统,均属司法机关。

三、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一)政府审计机构

瑞典的政府审计是由下列人员和部门来进行的。

1.议会审计师

议会审计师由国会从国会议员中选出,每年选举12人,任期一年。国会审计师负责对国会和内阁各部的审计工作,其常设机构是秘书处,成员为国会审计师的助手。

2.国家审计局

国家审计局是政府所属机构,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它不负责内阁审计,只对政府下属机构进行审计。国家审计局除进行审计工作外,还从事政府会计管理工作。因此,它不但具有监督机关的性质,还具有管理机构的某些特点。

3.地方审计机关

瑞典地方审计机关与国家审计局在各自政府级别中的地位和隶属关系不同。国家审计局是中央政府行政部门的组成部分,而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则独立于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直接受地方立法部门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瑞典地方审计机关分两个层次,一是省级,二是市级。两级地方审计机关负责对各自政府行政部门的财政及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瑞典国家审计局与两级地方审计机关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适用于国家审计局审计的法律是《瑞典国家审计局法》,而适用于地方两级审计机关的法律是《地方政府审计:指导原则》,前者由议会制定,后者由地方议会制定。

(二)瑞典国家审计局的机构设置

瑞典政府审计活动主要由瑞典国家审计局来进行,故本文以下涉及瑞典政府审计的内容均以国家审计局为背景。

瑞典国家审计局是瑞典国家最高审计机关,也是政府会计的管理机关。它从属于内阁,向内阁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家审计局的领导机构是领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审计长(领导委员会主席)、瑞典政府开发部部长(领导委员会副主席)和其他不少于6名的成员。领导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均由政府任命。审计长任期6年,可无限延期。其他委员会任期4年。

领导委员会有权决定下列问题:

1.国家审计局工作范围内有关计划与执行等重大事项。

2.有关立法的重大事项。

3.有关的重要组织事务、内部工作方式或工作制度。

4.国家审计局向国会提出预算申请和其他重要经济问题。

5.职员的健康检查、惩处(包括开除)、、外迁及离职等事宜。

6.由审计长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审计局设有五个处,分别是秘书处、行政管理处、财务管理和会计处、财务审计处、绩效审计处,各处下设若干个部门,此外,政府设立一个委托审计局代管的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席由审计长兼任,另有一名政府部长。其他成员由政府任命。通常若干名国会议员为咨询委员,以便国会更好地了解国家审计局的工作情况。

瑞典政府审计在机构设置上有下述特点:

1.议会和政府分别设主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且分别有各自的工作范围。这一做法无论是与“立法模式”的英、美等国,还是与“司法模式”和“独立模式”的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均差异较大。当然这与瑞典审计局的地位有关。

2.建立了独特的“行政模式”的政府审计制度。瑞典的这一模式与前述提到的美、英、法、西班牙、德、日等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们的最高政府审计机构或者独立于议会,或者隶属于议会,但都独立于政府,瑞典的国家审计局则是一个纯粹的内阁机构。因而,其地位相对较低,其审计的独立性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3.采用集体领导的方式。与美、英、加拿大等国不同,瑞典国家审计局不是采用个人领导,而是采用集体领导,其最高领导机构是领导委员会。瑞典的这一做法与日本会计检查院相同。

4.按业务内容设置审计部门。瑞典按照审计的业务内容设置了财务审计处和绩效审计处,这种机构设置方法,与前所述及的美、英、加、日等国大相径庭,它们的内部机构都是按行业或部门设置的。瑞典国家审计局的这一做法,易于按审计类型实施审计,易于审计人员掌握某类审计的规律,从而更有效、深入地开展审计。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不利于对被审单位进行系统的审计;(2)容易浪费审计资源;(3)不利于全面培养审计人员。

(三)人员配备

瑞典国家审计局除设审计长外,还设副审计长一人、审计长助理若干人,处长5人,其他审计、会计及办公人员300余人,大部分从事审计工作。从绝对数来看瑞典审计局的工作人员并不算多,但就相对数而言,瑞典则是审计人员比较多的国家。

进行审计人员培训是瑞典国家审计局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工作人员一般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良好培训,但培训时间较短。

四、工作职责与审计范围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审计职责是《瑞典国家审计局法》赋予的。瑞典国家审计局有以下三方面职责:

1.会计管理方面

(1)开发政府部门计划管理、会议管理的方法,并确定相应的管理标准。

(2)确保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性。

(3)为政府会计颁布规章制度。

(4)管理中央政府公共会计,审定会计报表和预算报告。

(5)检查中央政府在瑞典银行中的帐户。

(6)进行财务统计。

2.预测管理方面

(1)预测下一财政年度国家收入,用于编制国家预算。

(2)预测本财政年度国家支出情况,预测经修订的下一财政年度国家收入情况,用于补充国家预算。

(3)向政府和国会审计师提交年度报告。

(4)向政府提交国家决算及帐目摘要。

3.审计方面

(1)检查中央政府行政管理工作。

(2)检查接受国家资助的单位对资助金的使用情况。

(3)检查中央政府行政管理的费用情况。

(4)检查中央政府采购部门的采购活动。

(5)监督政府经办机构内部审计活动。

(6)监督中央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活动。

(7)监督其他政府机构行使颁布重要规章条例权力的情况。

4.国家审计局在审计、会计和有关方面帮助中央政府培训有关人员。

从瑞典国家审计局的职责范围可以看出,它和美国的会计总署和英国的国家审计署一样同时肩负审计职责和其他职责的国家,但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其他职责无论是从广度和深度都是英、美所望尘莫及的,它不仅进行会计管理,而且参加预算管理。这虽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是凤毛麟角。一般而言,审计部门是有多种职责,不免要分散精力,甚至相互干扰,但瑞典的立法者们对此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会计和内部控制所采用的标准是提高财务质量的先决条件,正因如此,他们才把会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部分职责划归了国家审计局。

从审计内容来看,长期以来瑞典国家审计局主要开展财务审计,自60年代以来,绩效审计日益受到重视,80年代以来,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比翼齐飞,共同构成瑞典国家审计局审计工作的主旋律。瑞典审计局与美、英、澳、日等国一道共同推动世界范围内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五、绩效审计

瑞典中央和地方审计机构都开展绩效审计,其中国家审计局开展绩效审计已有20多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瑞典的绩效审计成果显著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已经成为一种比较规范的审计方式。随着法律规定的日益完善和绩效审计的日趋成熟,绩效审计在瑞典已经取得了与财务审计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国家审计局的工作中,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财政管理已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调查阶段和深入调查阶段。

1.调查阶段

在调查阶段,审计师的主要任务是找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对以下问题的看法:

(1)被审计单位的活动目标是什么?是否有与目标相适应的业务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中是否存在问题或薄弱环节。

(3)被审计单位有无建立保证业务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制度。

为此,在这一阶段,审计师主要做以下三项工作:

(1)目标分析。在作目标分析时,审计师要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了解领会了议会或政府为其业务活动规定的目标,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方向是否与目标相一致;业务活动进展中环境变化因素对达到规定目标的影响;工作结果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

(2)业务活动分析。业务活动是指资源通过生产转换而形成成果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生产过程即指制造产品过程,也指行政管理过程,国家审计局进行的业务活动分析主要是指行政管理过程。

对业务活动分析时,审计师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的高低;工作或生产效果是否达到了计划规定的目标。

(3)管理制度分析。管理制度的分析重点是要确定被审单位的管理制度能否提供作为管理决策依据的信息和方法,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能否适应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作管理制度分析时,审计师要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并不断完善发展了应有的经济或行政管理制度;外部的各种规范对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的影响程度;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等。

2.深入调查阶段

如果在调查阶段发现了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的问题,审计师就要进行深入调查。否则,审计即于调查阶段结束。深入调查阶段的工作一般限于在调查阶段就目标分析、业务活动分析和管理制度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而且在哪些方面发现问题,就深入调查分析哪些问题,而不必再重复全部事项分析。深入调查阶段的工作具有下述几种共性:①核实调查阶段发现的问题。②结合效果、效益对所核实的问题做出解释。③提出纠正或改进的建议。

近些年来,国家审计局在绩效审计方面优先考虑的审计事项包括:

(1)政府管理控制系统。

(2)需要改进组织管理、控制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政府活动。

(3)需要进一步明确作用和任务的经办机构。

(4)政府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

(5)政府部门使用电算系统的效率。

根据上述瑞典国家审计局绩效审计的程序和内容可以看出,瑞典国家审计局的绩效审计与英、澳、日等国家的绩效审计及美国“三E”审计的内容是基本相近的,但它们有自己的侧重点,主要强调业务活动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从效果性而言,比美国“三E”审计中对效果性的界定要宽,美国“三E”审计中的效果性仅据计划项目效果,而瑞典绩效审计的效果性则涵盖了生产活动的效果性和行政管理过程的效果性。

在绩效审计方法上,瑞典国家审计局与英、美等国的最高政府审计机关一样,广泛运用调查的方法,在绩效审计程序上,瑞典国家审计局注重后续检查。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国家审计局还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后续检查。审计局一般要求被审计单位在6个月内向其汇报落实审计建议和采取措施的情况。如果对被审计单位的落实情况不满意,或被审计单位对落实未有动作,审计局还可实施一个专门的落实计划,或通知政府采取适当行动。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这一做法与英、澳、日等国的最高政府审计机关的做法相同,为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保证。

与财务审计相比,绩效审计不是年度定期性检查,内容不是固定在财务报表所列示的财务信息,不是运用固定、单一的方法。因此,对审查内容与方法以及何时进行审计完全由国家审计局决定。

六、审计程序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财务审计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制定审计工作计划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审计工作计划包括:

(1)认真分配全部审计工作,系统地把此项工作分成若干部分,并应将审计的资产分成几个部分,并说明当务之急应做的事项。

(2)为每一部分订出审计项目,为每一个审计步骤预定时间,并为全部审计项目分配审计人员以及适合的咨询人员。

(3)通知被审计机构内部的人员,由审计人员占用的时间、意料外的事项不列为审计程序的要点。

2.评价内部控制

审计人员对现行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进行检查,以便评价其可靠性和为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范围及目的提供论据。

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可使审计人员判断某项存在有意或无意的会计错误。在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机构,审计人员在很大程序上可能依靠这个系统,以便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相应地限于他检查个别的会计事项。对内部控制系统较差的机构,审计人员必须在很大程序上进行检查,以便对会计记录的可靠性作出正确的判断。

3.评价与证明文件

审计人员的结论必须取决原始工作文书和得到的凭证。还须清楚表明该工作文书已经审计人员考查。凭证应该是充分的、相关的和确凿的。

完整性表明,凭证必须是全面的,不必认为审计人员所作的结论已经基于这一点或代表一些事实。

相关性表明,审计人员必须把作为其结论基础的凭证合乎逻辑地列入结论中。

确凿性意味着,就审计人员所作结论的重要性而论,倘若凭证失去查询的有效期,则该凭证应受批判性检查。

4.形成审计报告,报告审计结果

审计人员在取得充分、相关和确凿证据的基础上,形成审计结论,编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属于公共文件,它一般送给:

(1)议会。

(2)行政部门的主管部门。

(3)行政部门的经办机构通常是被审计单位。

(4)新闻媒介(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财务审计程序与英、美、澳、日等国的最高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程序相比,虽然在阶段划分上存在不同,但就其基本内容而言,还是大体相同的。这些国家在审计程序上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都十分重视审计计划,这对审计工作计划实施是不可残缺的。与作为司法模式的法国的司法性审计的审计程序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在:法国的审计法院有裁决程序,而瑞典国家审计局则无此程序。

就审计报告的报告对象而论,瑞典有其独特之处。美、英等“立法模式”的国家和法国西班牙等“司法模式”的国家其审计报告的报送对象是议会或国会,作为法、日等独立模式的国家审计报告一般向议会和政府同时报送。而瑞典国家审计局除需报送议会、行政部门的主管部门之外,还同时报送被审单位,这可以说是瑞典国家审计局报送程序上的一大物色。这一做法利于被审单位及时了解国家审计部门对其的评价,以及所发现的问题,及就此提出的改进建议,利于被审单位及时予以改进。

七、审计报告

瑞典是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审计报告充分发挥作用的国家之一,它象美、德、日等国一样。注重发挥立法部门的监督和新闻媒介的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议会把国家审计局提交的审计报告有选择地在报刊或政府公报上公布,并根据议员和公众的反映,对被审单位的负责人或当事人进行处理。瑞典在发挥立法部门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同时,积极发挥行政监督的作用,向被审单位的主管部门报送审计报告,以加强其对被审单位的监督。另外,在绩效审计中国家审计局利用了后续检查程序来保证审计建议的落实,由此可见,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审计报告虽不及法国审计法院的审计报告那样具有司法效力,但仍具有相当的强制性。

八、与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的关系

瑞典民间审计由皇家贸易委员会确认资格的特许会计师进行,也可由较低等级的注册审计师进行,它与瑞典国家审计局之间不存在联系,各自独立地开展工作。

瑞典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在政府内部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大型公司亦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政府内部审计机构不归国家审计机构,与国家审计局之间也没有组织上的关系,但业务上可以协调工作。

九、总结与评析

瑞典是北欧经济强国,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采取“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由于其政治、经济、国家及历史传统等诸方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政府审计制度模式———“行政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的特点是最高政府审计机构隶属于政府,受其领导,并对其负责,与“立法模式”、“独立模式”和“司法模式”下的政府审计机构相比,地位偏低,其活动明显带有政府影响的烙印。但由于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审计对象是政府各部门的经办机构和公共机构等,故其独立性并不会受到太大干扰。瑞典所代表的“行政模式”的政府审计制度与“立法模式”、“司法模式”、“独立模式”。共同构成世界政府审计制度的四大模式。前苏联和我国均属于这种模式。

瑞典政府审计制度与其他国家审计制度另一个迥异之处,是它在国会设有国会审计师,负责国会和内阁各部的审计,这一设置与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地位较低有关,并在一定程序上弥补了这一欠缺,毋庸置疑,在政府审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瑞典国家审计局。

瑞典国家审计局在机构设置上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重视集体领导的作用,它的最高领导机构是领导委员会:二是按业务类型放置业务部门,此法易于按业务类别开展审计工作,但不利于对某个单位系统开展审计和对审计人员的全面培养。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工作职责非常广泛,既包括审计工作,也包括会计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如此广泛的职责,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审计机构中是极为罕见的。过宽的审计职责容易分散精力和出现工作间的相互干扰。就审计范围而言,无论是从审计对象来说,还是从审计内容来看,与美国、加、澳、日等国一样,都是属于范围广泛的国家。

绩效审计是瑞典国家审计局积极倡导的一种审计类型,就其内容而言与前述大部分国家的绩效审计及美国的“三E”审计基本相同,但它更强调效果性、效率性审计,以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审计。从审计程序上,注重后续检查,这对于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瑞典国家审计局的审计程序虽与英、美、澳、加、德、日等国的审计程序基本相似,但仍有差别,主要表现在报送对象上,它除了要向议会、政府主管部门报送审计报告之外,而要向被审单位报送,这在其他国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单位财务审计报告范文6

财务部审计需要根据企业管理需要,组织对企业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子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任期或定期经济责任审计;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财务部审计职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财务部审计职责11.负责拟定内部审计计划及项目初步审计方案,报部门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公司及子公司各类审计工作,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投资审计、离任审计、履职绩效审计、内控体系审计等:

2.出具审计报告,确保审计结论正确,证据获取充分;

3.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弊病和漏洞,优化内控体系,促使公司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4.及时发现现有或潜在内外风险,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促使整体目标的实现;

5.实施对子公司的专项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和管理层建议书等审计文书,督促审计结论和审计建立的落实;

6.负责对各被审单位审计整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7.了解内审发展趋势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8.完成风控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项。

财务部审计职责21.通过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了解上市公司运营情况

2.通过财务报表和其他行业信息,撰写调研报告

3.负责财务报表、费用审核,资金管理、及财务预决算等工作,整理财务数据,支持业务工作

财务部审计职责31、严格执行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开展子公司财务工作;

2、负责子公司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3、负责子公司财务预(决)算、资金计划、税务测算等工作;

4、负责子公司税务申报;

5、负责编制子公司月度指标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财务预警,确保年度指标及整体预算顺利达成;

6、审核子公司各类成本费用开支,确保各项报销及付款符合公司制度。

财务部审计职责41、组织拟定年度审计监察重点工作计划报监事会主席审批;

2、组织开展审计工作;

3、组织拟定审计工作报告,并上报监事会主席审核。

财务部审计职责51、拟定年度审计重点工作;

2、组织进行年中、年终经营情况审计;

3、进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审计;

4、进行经营与财务运行中单独事项的专项审计;

5、进行投资项目阶段性和专项审计;

6、联系外部审计单位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预算、决算审计;

7、检查督促审计决定与建议的实施。

财务部审计职责61、协助完成工作底稿的编制、整理和归档工作;

2、协助出具审计业务报告和其他鉴证业务报告;

3、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

财务部审计职责71、审查集团内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完善财务制度的建立。

审阅定期财务报告,配合外部机构实施专项财务审计;

2、根据公司投融资需求进行标的公司的财务尽职调查工作。

3、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财务决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4、检查和评估公司重要的对外投资、购买和出售资产、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务的合理合规性

5、独立编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确保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