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

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文1

关键词:物业管理;内部控制;建议

对于物业公司来说,收入、成本、费用构成物业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方面。主营业务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同时管理费用也应重点控制。在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的今天,虽然成本费用的控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笔者以某集团化物业企业为例,对其成本费用控制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找出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通过个例来总结出一个适用于物业公司内部控制的方法,推动物业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完善。

1物业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收入

物业公司收入来源多为物业费收入、多种经营收入、代收代缴水电收入等,收入方式较为单一,且物业费、水电等受物价局的影响,收费标准低且多年不上涨。①制度建设不健全,导致物业费减免随意。②多种经营多为共有收益,存在舆情。③信息化程度低,为企业造成损失。代收代缴水电,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一般为无差价销售或小幅加价销售,盈利的金额较少。项目财务在日常收费过程中,多运用财务软件和财务系统进行收费,因为各系统之间关联性差,存在私自收费现象,营私舞弊和私设小金库现象严重。

1.2成本

物业公司成本组成主要有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物业公司主要从事保洁、绿化、安全的服务,随着物业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分散,管控难度较大,所以人工成本难免存在“吃空饷”的现象,对于保洁、绿化等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进行管控。①招标采购过程流于形式,过程文件存在缺失,没有对招标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管控。②采购无计划,质量不合规,造成资金浪费。

1.3费用

费用主要分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从目前信息化的程度来看,财务费用营私舞弊的空间较小。管理费用的内部控制是薄弱的,管理费用的列支小项主要是管理员工福利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费、交通费等费用。对于这些管理费用,公司内部制度要求不明确,存在漏洞,导致人员在报销时,无意识或有意识的违背财务原则,附件或流程上存在不合规现象,容易营私舞弊,仅2019年交通费不合规现象就出现5次,涉及金额上万元。

2完善物业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2.1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2.1.1设置内部控制部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该部门的设立应该是独立的,应当独立于利害部门之外,作为一个单独的管理职能部门行使相关的权力,履行相应的义务。根据物业公司整体的业务情况,应建立从督导检查到培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与业务密切贴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防范、整改复核纳入的闭环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物业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与企业自身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内外环境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可脱离实际,确保控制效果有效。

2.1.2建立内部控制管控要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物业企业内部控制部门应制定全年的内部控制计划和方案,根据全年内部控制计划分解到每月和每类业务,每月出具内部控制的相关报告,在报告中纰漏内部控制的管理情况,并出具整改意见,整体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根据每类业务的业务实质,制定各业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的管控要点,并对要点进行解读和宣讲,宣贯至每类业务的负责人,从业务源头改善内部控制。建立一套从检查督导到培训宣贯的内控工作体系,如图1所示。

2.2提高财务信息化程度,降低舞弊风险

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网络基础平台建设、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以现有财务数据库为依托,朝智能化和规范化迈进。对于财务收费中收入管理方面,通过提高收费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水电系统、车位系统、财务收费系统、发票系统、银联商务系统等关联性,减少私收费和少收费现象。另外需要关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按照权责分离的原则,进行权限匹配。

2.3开发多种经营渠道并注重过程管控

开发多种经营渠道,对于集团化的企业可以依托售楼部,开发客户潜力。在原有的公共空间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公有收益分成方案,定期进行公示,降低舆情风险。多种经营应关注过程管控,按照多种经营的性质,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多种经营开展有据可依,从开展到业务撤场,有明确的实际操作标准,使过程管控更加行之有效。

2.4根据业务性质改善招投标环境

在招标时,应评估投标单位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恶意竞价和串标,相应的部门应当进行实地考察,合格的投标单位应具备合格的营业执照及合法经营场所,持有应有的行业资质证书,无质量纠纷等。所有的外包业务合同,期限不应太长,不能超过3年,定期要召开供应商沟通会,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要有书面记录,双方签字确认。关于采购类业务,签订合同后,每次进行采购时,应由需求部门提交需求,采购部门根据库存和实际业务开展情况,进行采购审批,审批通过后,联系供应商发货,改善了部门采购无计划和一人决策问题,成本采购类业务和外包业务内部控制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

2.5建立预算和资金计划管控机制

针对费用和成本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在每年年底,进行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各部门根据业务开展情况,核算人工支出、物料支出、外包业务支出等,同时针对园区或服务范围内,需要更新改造的项目,设置单独的预算管控科目,预算填报时,相应的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预算的批复。预算管理时,应建立预算费用之间的管控,例如物料支出和人工支出之间不得调剂,采用此种方法,限制项目支出随意行为。在每月度进行资金计划的上报,在预算范围内,上报本月要指出的实际资金,在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管控。在进行费用报销时,财务部门应设置费用报销的标准,包括预算科目的选择,报销附件的要求,不同业务类别,流程审核人的设置,通过给标准和要求,使费用支付更加合理和规范,报销完成之后,相应部门建立季度复核机制,一些高风险项目应建立复核要点,从而降低内部控制的风险。

3结束语

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文2

一、基于EPR环境下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作用分析

1.提升财务管理整体水平

基于EPR环境下,供电公司的生产方案、物资采购等业务信息会自动输入到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及复杂的手续。这样的做法,能够将公司的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互统一,保障财务信息的精确度与准确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为财务管理人员开展更深层次的财务管理工作及分析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目的。除此之外,使用EPR管理模式,能够全面提高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3]。

2.推动供电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

积极构建EPR的管理系统,能够促使供电企业更加全面更加规范地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与管理。对供电公司实施预算管理可以采用的方式为按照公司业务的不同类型,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供电公司的业务项目种类,在项目的特征与性质上进行探索与分析,再对预算方案进行监控。一般来说,预算控制主要是对相关业务及项目的申请过程、审核过程及执行评价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明确各个部门在执行各项业务的过程中本身的职责与权利,还要加强控制具体的工作程序。除此之外,将预算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可以促使供电公司更加准确地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降低经济成本[4]。

3.扩大供电公司的财务审查范围

基于EPR的环境,能够促使供电公司的管理系统中各个版块互相融合与联系,现阶段供电公司的财务控制版块基本有多种多方面的企业财务审查方式,通过对供电公司内部实行全方面的审查工作,不断扩大供电公司的财务审查范围,能够为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作出保障,提升供电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灵敏性[5]。4.有效保留交易信息、为审计工作提供线索EPR的管理系统完全超越了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内心意愿来删掉相关的数据凭证,当所有的账务结算完之间,便无法再进行结账。一旦工作人员删除或者修改了相关数据,则该系统都会有效保留交易信息与痕迹,以此可以为工作人员查阅与寻找数据带来便利,更为重点的一点在于,该系统能为审计工作提供准确的线索,以此可以减少不规范行为及违法行为发生的几率[6]。

二、基于ERP环境下供电公司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策略

1.制定安全防护制度、全面应对财务风险

在EPR系统下,供电公司能够在内部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这样的做法也会给公司内部的系统安全带来问题与威胁。供电公司要想不断完善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必须保障EPR系统的安全问题,制定安全防护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安全防护体系。主要方式有:第一,供电公司内部必须明确划分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以职务与责任相互协调与统一为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监督以及互相牵制的作用;第二,因现阶段我国网络环境中时常发生网络袭击与黑客攻击等不良事件,对于企业造成的危害极大,也会增加企业的商业机密被泄露或者被盗取的情况几率,故要求供电公司必须要保障EPR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能够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范围内稳定运行,以此来防止供电公司商业机密被泄露的情况发生。第三,要求供电公司必须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系统或者计算机隔离开来,使两者能够独立运行,并能够结合身份识别的相关系统来对相关权限进行访问,以此可以充分保障供电公司的信息安全。根据现阶段的财务控制技术情况来看,供电公司要想充分保障内部的控制系统安全性能,还可以在系统的方方面面建设防火墙,并且传递与输送数据时只能通过单向渠道[7]。

2.供电公司加强内部的基础设施工作与财务控制工作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基础工程在社会市场上大量建设,要想全面提高供电公司的供电质量,则必须加强内部的基础设施工作与财务控制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获取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进度报告,内部的管理部门、监理部门与审计部门应当对进度报告的制定与传递工作加强重视,以此可以充分保障财务部门的资金能够及时拨付,并能减少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各方面因素。除此之外,供电公司应当加强对工程决算环节的考核力度,供电公司要不断扩大内部的机制,将建设工程的验收报告、款项结算与决算审计囊括其中,开展强制的考核工作。

3.加强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

供电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公司内部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故供电公司应当加强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第一,积极对公司内部员工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应当符合EPR管理系统的标准与要求,推动每一位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该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第二,供电公司应当充分保障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与参考意见,以此能够减少供电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基于EPR环境下供电公司实施财务管理的作用展开分析,可知作用有:提升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推动供电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扩大供电公司的财务审查范围、有效保留交易信息及为审计工作提供线索,最后对基于ERP环境下供电公司实现财务内部控制提出策略,即制定安全防护制度、全面应对财务风险;供电公司加强内部的基础设施工作与财务控制工作及加强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

作者:赵小淋 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郑金生,陈蕾,许战坡.内部控制在供电企业业扩报装业务流程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2,(9):41-43.

[2]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J].会计研究,2013,(10):51-58,97.

[3]杨光勇,计国君.构建基于三重底线的绿色供应链:欧盟与美国的环境规制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11,(2):120-130.

[4]王磊.论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4,(20):8-9.

[5]黄颖,林春红.基于财务集约化理论下的供电企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探究[J].华东电力,2014,42(12):2743-2746.

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文3

【关键词】公司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必要性;规划方案

一、前言

目前大中型企业中,为员工配备电脑的比率已达到98%,虽然员工大体上都具备了基本的电脑操作,但是我国公司信息化仍处在起步阶段,其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其原因在于企业并没有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二、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信息化水平滞留在初级阶段

我国对于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将其提升到了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但由于目前我国公司应用计算机的整体水平不高,公司相关人员缺乏创新能力,而本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比较独立,缺乏公司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严重地阻碍了公司信息化水平的提高[1]。

(二)已拥有资源利用率较低

企业对于目前已拥有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相关知识网站的内容和研究不足。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更新维护的周期较长、更新的信息较少,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吸引力和创新力。

(三)缺乏合理的信息规划

目前公司内部缺乏合理的信息技术规划是导致公司信息化水平落后和滞留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公司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中,往往更加重视硬件的维护与更新,对于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高效率软件忽视程度较大。

(四)缺乏全面性的人才

现阶段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全面性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公司对于信息化系统缺乏全面的理解,使得公司的技术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人员不能全面地理解公司信息化发展方向,降低了公司的信息系统与操作、管理和执行人员的配合程度,因此严重影响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必要性

(一)企业信息设备的基础环境建设

合理规划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完善公司内部信息设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有效合理地规划信息化建设,对于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的网路系统、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网络安全体系以及重要数据的相关备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指导意义[2]。

(二)完善企业应用系统

公司的应用系统是指企业的门户网站以及其中涵盖的企业各项主要系统。主要包括了人力资源系统、档案和财务管理系统、员工福利系统和财务项目关系统。

(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司信息化进程对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加强完善内部信息建设,可以使企业在跟进全球信息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高。

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一)建立一个中心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建立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即网络的管理和服务中心。建立一个中心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标准。

通过对信息网络进行总体的设计、对局域网络信息共享体系的完善和安全信息出的合理设置,为公司内部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从而实现公司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全局建设和集中控制。

(二)实行四大工程

1.外网建设工程

外网建设工程即公众信息的网络建设工程。外网工程是公司内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的核心,同时外网建设工程也是各个公司和企业面对公众的网络信息服务工程。该工程包括了涵盖公司内部信息的服务承诺、工作进程和工作要求等各个网络信息系统,增加了公司发展的透明度,通过公众有效地监督了公司信息化运作中的各个工作环节[3]。

2.内网建设工程

内网建设工程即公司内部电子政务的网络建设工程。是从公司内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口,对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高效的带动作用。完善公司的内网工程对于增加公司对各个部门的监管能力、实现公司内部的资源共享以及加快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3.数据库建设工程

企业的数据库作为企业获取全面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的人才培养、经济建设、监督体制、财务管理和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数据库根据其使用和更新年限不同分为两类,动态数据库和静态数据库。

动态数据库是对现阶段企业内部经济发展以及外部整体经济环境的分析得出的数据;静态数据库则使企业通过以往的财务和管理等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4.网络经济工程

网络经济工程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经济交易。对企业完善自身财务管理、经济建设和网络维护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培养全面型技术人才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根本。通过培养全面型的技术人才,不仅可以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企业可以定期的从高校毕业生中选取优秀的人才派遣到专业性较强的合作单位或学校去学习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技术,增加企业员工理论性的同时,提高其对于设备和和软件的操作动手能力,增加企业成员的实践活动。

(二)加强网络工程组建工作

企业各个部门中单一独立的信息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工作体系,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性和协调性,通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信息化的有效合作,全面的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进程。以科学、合理、节约为原则,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整体网络工程的分析、设计和组建工作,通过加强网络设备的协作性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内部员工管理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是增强企业整体竞争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组织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操作意识和操作能力,完善企业的相关监督体制,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坚持以“一个中心,四个工程”为主的战略发展方针,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勇.合肥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内部控制;问题和措施

一、引言

我国农村相对比较缺乏资金,有时无法进行有效生产,小额信贷日益成为减少贫困和完善金融市场的的有效工具。本文将以X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分析公司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情况下的内部财务控制现状,找出公司内部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二、X小额贷款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全面,不严肃。X公司对与日常或重要的经济活动有关联的内容,比如向客户贷款、业务人员流动等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程序,也没有实施相应的有效监控。X公司虽然表面上制定和通过了预算管理制度和方案,但是制度和方案没有得到有效和强有力的执行,所以导致公司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方面比较随意,没有一定的标准,才会造成公司流动比率较低,而且呈递减趋势,这样会降低归还流动负债的保障,如果到期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归还不了流动负债,就只能再次借款归还以前的借款,这样又会造成流动负债增加,流动比率减低,恶性循环。

2.责任授权管理不完善、职责分离管理没有严格执行。X公司的高管一向不善于放权,一些重要的决定都是自己决定。比如对于该不该放贷给某公司,或者最多能放贷多少资金,都由X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一人决定,这样出现坏账的风险会很大。公司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职责分离制度,但是却不能够严格、坚决地贯彻执行,如X公司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财务总监兼任审计工作和部分行政工作。财务总监兼任审计工作,所谓的审计职能完全成了摆设,使公司离开审计的监督,这样公司的财务工作就失去了约束和控制,可能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和风险就可能发生。

3.管理水平低,运作不规范,风险评估方法有待改善。X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员工虽然多数曾经从事过金融或金融相关的工作,但是缺乏正规业务和理论知识培训,聘请银行退休人员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存在相关的知识过时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会滋生一些官僚作风问题,使年轻且有能力的工作人员不能有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4.内部财务控制环境不完善。X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的观念比较落后,同时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落后,信息化程度偏低,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软件开发和运行,但是操作还不够熟练,应用还不够全面。

三、规范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对策

1.严格执行预算监控管理。公司对于涉及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内容应全部纳入预算程序,实行有效监控。公司每个部门的管理者及以上人员都应有一份预算表,预算执行情况纳入个人和部门考核,包括个人报销的差旅费和办公费等费用也应专门设立一个账户,做到专款专户专用,预算既不能超支一定的比例,也不能结余一定的比例,否则说明预算的制定缺乏准确性,而且预算通过后,必须坚决执行。

2.加强责任授权管理和职责分离管理。公司应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公司每个部门的员工和管理者都应有这份授权通知书,并且严格按照授权范围进行日常经济活动。

公司还应该施行相关职责岗位分离管理制度,以化解职位串通舞弊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一些效率,但是却是利大于弊的。其中,需要执行职位分离的主要有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业务经办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等等。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公司管理层要及时掌握公司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思想和行为状况,着重观察和分析重点岗位员工是否有赌博、炒股、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或是有相关密切关系和追求超常消费等情况,了解可能诱发这些员工利用岗位之便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利益甚至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然而任何公司都会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风险影响着公司的生存能力。管理人员的每一次的决策都在创造风险,所以对于这些风险必须予以不断地评估,加强风险控制。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经营贷款业务,因此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公司可以利用风险坐标图进行风险评估,如图:

可以将各个客户依据上面的风险坐标图进行风险评估,把客户分为A区域客户、B区域客户、C区域客户,公司可以承担A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严格控制B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规避和转移C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各项防范措施。

4.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舞弊。随着公司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实现,信息技术对内部财务控制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必将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而改变。

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文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ternal control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op of enterprise. It changes from protecting intact property to protect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nalyzing self assessment report of internal control of Shanghai Market in 2011,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制度执行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elf evaluation;system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154-03

0 引言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6月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不久,五部委又联合《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评价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对沪市披露的2011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不完整、不统一

1.1.1 报告内容不完整 经过分析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后统计得到自评报告的内容包括如表1。

披露了上市公司中有93.33%的在报告中说明了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有86.67%的内控自评报告声明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只有26.67%的自评报告中有缺陷整改和拟采取措施的内容。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内容的完整程度离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1.2 评价依据不统一 目前可供上市公司作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评价依据有:《证券法》、《会计法》、《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基本规范、上交所指引、深交所指引、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每年证监会、上交所的某某年报披露公告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相对集中,统计结果:以基本规范为评价依据的有93.33%,60%的内控自评报告以评价指引为依据,可见大多数企业都已接受基本规范,有46.67%评价的依据是上交所指引,评价内部控制时考虑应用指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分别为13.33%和20%,有6.67%没有写明依据。

1.1.3 评价对象不统一 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不尽相同。有46.67%的报告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另外的53.33%的报告是对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工作应遵循的的原则之一就是全面性原则,而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部分上市公司是混淆了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的相关规定,自发地缩小了应进行评价的范围。

1.1.4 责任主体不统一 评价指引要求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应声明董事会及管理层对报告真实性和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负责,以明确法律责任。但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声明都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划分权利义务。有46.67%的上市公司将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和权力给予公司董事会;40%的上市公司将内部控制的全责赋予董事会,另有13.33%的上市公司没有明确责任主体是谁。

与此对应的是报告主体,存在同样的问题。报告披露主体为董事会的占53.33%,以董事长为报告披露主体的有46.67%,还有40%以企业名义披露。其中有报告主体重叠的情况。

在内部控制这个过程中,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承担责任。因此对责任的声明不应仅限于董事会。

1.2 自评报告文不对题 有66.67%的内控自评报告中设置了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这一项,经统计显示46.67%的上市公司在自评报告中详细地说明企业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这五要素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但是没有具体涉及评价指引中要求应披露的内容,也就没有真正合格的报告了。

1.3 自评报告缺乏实质性内容 对于评价指引规定的内控自评报告信息含量不高,除对相关重要业务及事项披露程度较高外,其他项披露的信息实质性内容较少,信息含量不高。这样的报告披露出来对投资者来说利用价值实在有限,对于认真进行评价、披露的上市公司来说也很不公平,对于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的监管者来说是工作上的失误。

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012年披露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存在上述问题,其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点:

2.1 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 内部控制的涵义、目标不统一,对报告内容要求不同 基本规范和深交所指引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过程,侧重于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动态的概念,上交所指引将其定义为静态的制度,强调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显然两者并不等同。上交所与深交所对内容规定的不一致是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鱼龙混杂,可比性差,利用价值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2.1.2 缺乏法律强制力和相应的处罚机制 上交所近三年的处罚公告中没有上市公司因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或因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而受到处罚,也没有被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财政部与证监会网站上,没有披露对任何一家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情况的公告,也没有披露政府相关部门对监督检查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情况。这部分没有强制力保证的法律法规就类似于道德规范,对于上市公司的约束力实在有限。

2.1.3 缺陷认定标准和评估标准缺失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或者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与内部控制的缺陷之间的界限在哪里?我国的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并且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估标准,也会使执行监督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难以开展工作。

2.2 企业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 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认识不足,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大多数属于蓝筹股,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许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以及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在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尚未完全进入强制性披露阶段,对于试点上市公司鼓励披露直到2012年起才在主板市场上全面执行。如此一来,多数上市公司目前是不在强制披露范围内的。

2.2.2 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具有选择权 由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规定不统一,甚至内部控制要素都不完全相同,于是上市公司在评价内部控制要素时就有了选择,“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落到进行评价的上市公司手中,因此结果就是内容、形式各异的内控自评报告。企业对于重大缺陷不仅需要详细披露还可能因此影响年报审计结果和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不良后果接踵而至。

2.2.3 评价成本高,收益不明显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不断循环实践、发现问题和修改中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并且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收益在短期内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成本无法在信息披露获取的利益中得到弥补,企业自然不愿意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的详细披露。

3 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存在的法律法规建立与执行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3.1 统一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概念 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统一的指导,但是其执行必然存在与以前的规范如何衔接和应用的问题。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在制定新法规时要考虑对以前法规原则的修改或废除,明确统一的标准、概念,从而减少新规范执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2 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定性和定量标准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应该用定性和定量标准来认定,对某项内控缺陷造成财务错报的“性质”进行判定,对“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量化,从而判断其重要程度。内部控制缺陷的后果可规定以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或所有者权益总额一定的比例来确定。如表2。

3.3 明确法律责任,完善监督处罚机制 董事会负责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核及监督外部审计机构是否独立客观及审计程序是否有效;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管理层直接对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负责。总经理在内部控制中承担重要责任。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人员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在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之上应加强内外部监管。对披露的报告仅仅评分还不足以约束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对不完全合规的上市公司公开批评,严重的还应采取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3.4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培训 必须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具有非常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判断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内部控制的评价,提供一份可靠性较好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因此,上市公司应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效果;从理论、业务技能、价值观,管理风格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对员工和管理者进行经常性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道德素质。

3.5 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根据基本规范和评价指引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或评价小组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听取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审定内控重大缺陷、重要缺陷整改意见,对内部控制部门在督促整改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因此内部审计应是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独立部门。

4 结束语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内部控制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和披露所带来的改善经营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远远超越它本身所花费的成本。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展开讨论,希望能为我国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具体实施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2]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010.

[3]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010.

[4]叶达树,孙敬仙,冷景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现状及改进.商场现代化,2010,5:33-35.

公司内部财务培训方案范文6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企业中, CFO在制定公司战略、投融资决策、规范财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及为公司运营提供财务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这就需要CFO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持续学习能力

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经济法律法规的调整,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体制、方法和工具的不断创新,迫切要求CFO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

CFO要胜任职责,必须具备“T”字型的专业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一方面,CFO对本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能停留在会计方面,而是要有相当的深度,应当精通财务、会计、审计、税务和投融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由于CFO主管公司对外投融资、兼并、合资、资产抵押、资产处置、缴纳税款,参与公司上市、债券发行、重大经济合同起草和签订,处理公司与其他单位经济法律事务,协助外部机构对公司审计的评价等。因此,CFO必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熟悉经济法律知识和公司管理知识。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CFO处于公司的重要管理岗位,日常管理工作繁忙,必须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途径上不能局限于参加有关考试,拿到各种证书。要坚持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敏锐洞察能力

CFO的工作必须天天和各种数字(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数字)打交道,但CFO不只是与数字打交道,更不只是与财务数据打交道,只与数字打交道的CFO,只能说是一个“账房先生式”的CFO。一个优秀的CFO,必须永远是一个头脑冷静、对数字高度敏感、不断总结过去、实践今天和思考明天的人。公司的所有成果最后都在财务上反映出来,这种成果既包括公司的绩效,更包括公司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公司破产绝大部分原因是经营不善或财务风险引起的,CFO必须从实践中长期积累的对数字高度的敏感经验出发,从财务数据中发现公司管理中的隐患和未来发展趋势,凭借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敏锐洞察力,对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洞若观火,从公司战略高度提出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及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预算等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预测、防范和化解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危机。

三、协调沟通能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CFO已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因此,需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协调沟通能力:

(一)提高财务内部的协调沟通能力。CFO在公司内部财务团队的协调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善于和虚心听取财务会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协调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投融资管理等不同职能岗位之间的关系,保证财务团队高效运行;三是要通过沟通、培训等途径,提高财务人员对公司财务战略和财务目标的认同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司财务战略和目标。

(二)提高财务外部的协调沟通能力。财务外部的协调沟通对象包括公司内部业务部门和公司外部有关部门。在与公司内部其他业务部门协调沟通方面,CFO要把财务部门由公司运营信息的搜集者与提供者转变为这些信息的解释者和咨询者,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多决策支持和信息分析。在与公司外部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方面,CFO要积极主动地与工商、税务、银行、债权人、债务人、政府有关部门保持良好关系,及时获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高效互动。

(三)注意协调沟通方式。沟通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要用非专业语言将财务会计中深奥专业的理论和术语表达出来,让非财务专业人士能够及时了解公司财务战略和财务目标,实现有效的沟通。CFO的沟通协调能力还集中表现在公司出现某种异常财务问题或突发状况时,CFO要及时地与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取得其他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

四、战略谋划能力

CFO不仅要充当高级管理层的助手和参谋,而且要成为公司战略决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与公司CEO一起制定公司发展战略,为公司的长远计划和战略提供预测性的财务数据分析和财务服务支持,并对战略决策中涉及财务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CFO谋划战略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战略分析能力。即对宏观政策、产业发展、金融市场敏锐的嗅觉和分析判断能力。CFO的作用还在于应成为公司在市场上的触角,并对市场变化和政府调控的影响非常机敏。CFO作为价值管理的设计者,应具有战略性的思维,善于利用财务分析技术对市场、生产、销售等多方面进行专业判断和宏观决策。

(二)战略选择能力。公司战略确定后,实现战略的道路可能有很多条,那么,如何在多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适合公司的方案,往往是一个棘手问题。CFO应有较强的战略选择能力,应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公司选择一条资源耗用少、风险低、易于操作控制的战略实现道路。

(三)战略控制能力。公司战略实施方案选择后,如何更好地将所选定方案实施,战略控制就成为关键所在。CFO要能按照既定的财务计划目标和明确的标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的使用效能,确保公司战略的全面实现。

五、分析预测能力

单纯的“数据”和复杂的财务报表对于CFO来说并不是最具核心价值的。作为CEO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者,CFO的核心价值是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并转化为对商业决策有价值的“依据”,即有助于公司决策的有用信息。实现CFO职责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帮助公司决策者和执行者完成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

可以说是技术与管理变革的相互作用,将CFO的角色由幕后推到台前。在瞬息万变、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CFO每天要面对海量的数据,熟练地利用IT技术是CFO不至于陷入庞杂数据的有效手段。CFO之所以要在信息系统上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因为CFO要胜任CEO的战略伙伴的角色,为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就必须要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并加工、处理这些数据,然后将它们分别按照需求传递给公司中需要“数据”的人,使之成为对公司决策真正有用的“依据”。因此,CFO必须借助先进的IT工具来提高处理、加工数据的能力和效率,从而提高分析预测能力。

六、灵活应变能力

由于CFO经常面临来自业界内部及外部世界的诱惑以及国家法规与企业利益相对立的挑战,如果CFO在方式方法过于注重原则,会影响公司的财务战略、财务决策在公司内部的顺利实施;如果CFO在处理公司重大财务事项上过于灵活,又可能会置国家法律法规与广大股东的利益于不顾。作为CFO,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角色的定位:不是为董事长或CEO某个人打工,而是为全体股东服务。CFO的薪水是全体股东赋予的,而不是哪个个人的恩赐。所以,CFO要在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帮助公司最高管理层实现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公司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部门,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就需要CFO站在公司的战略高度,认真把握好财务工作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如在公司内部管理和费用控制上,CFO要绝对坚持原则,强调规范;又如涉及公司重大资金支出或项目运作上,CFO必须根据公司的决策机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要求老板召开董事会,并及时向全体股东披露重要信息、不能让步。对于那些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涉及公司重大原则的事项的处理,在充分的理解和沟通下,CFO在方式方法上应当灵活处理、积极配合。

七、语言表达能力

荀子曾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现代企业的CFO,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向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汇报财务工作的时候,能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言简意赅,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阐明财会业务的精髓、要点,以利于领导分析、决策。在与财政、工商、税务、银行、保险等部门打交道时,好的口才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每当处于经济利益调整和分配的关口,CFO很容易遭到领导的责难、同事的非议、员工的误解,这时候怎样利用自己所具有的语言天赋来恰到好处地阐述制度、表明观点、说明事实、表达情感,既维护会计工作和《会计法》的严肃性,又达到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的目的。CFO兢兢业业、甘当老黄牛的精神虽然值得称道的,但CFO不该总是默默无闻,应该在日常的言谈话语中广而告之,广泛宣传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理解你的辛苦,从而获得他人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没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谈不上与公众的沟通,形象塑造也就无从谈起。

八、团队凝聚能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CFO必须拥有一个高效的财务团队,在公司财务内部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CFO作为公司财务团队的负责人,首先,要做好表率。群雁高飞头雁领。CFO无论在业务学习和钻研上,还是在业务能力和事业进取心方面,都应成为财务团队成员的学习的榜样;其次,要主动关心。在工作上要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团队是由不同经验、不同学历、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的,CFO要善于团结每一个人,并把他们安排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做到人尽其才;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鼓励他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在学习时间、经费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团队成员在专业上的成长。在公司待遇上,要为他们积极争取应得的利益,在生活上要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再次,要敢于承担责任。当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差错时,CFO应当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卸给团队成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