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司的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公司的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公司的模式

财务公司的模式范文1

关键词:财务公司 建筑企业集团 发展模式 探究

一般而言,建筑企业集团通常是由众多独立的或者相对独立的企业构成的,并具有相对稳定核心层的经营联合体。企业集团内部有数个独立的核心企业组成,每个核心企业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且他们可能还拥有各自的子公司。因此,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在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作为为所属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以及金融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出现并发展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发展的水平对于促进建筑企业集团的良好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结合科技的发展,积极的探究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模式,提高财务公司的管理效率以及工作效率,使其更好的发挥应用的作用。

一、关于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职能与发展优势的分析

从企业财务方面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内部以财务控制为重点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对于企业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以一定的投资以及融资的有效手段,从而使财务公司发挥优化建筑企业集团资源配置、降低建筑企业集团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集团必须重视财务公司的发展与管理水平,树立建筑企业集团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发展理念。对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制定相对合理的财务发展规划,促进财务公司的发展。

二、关于财务公司的发展对建筑企业集团发展模式的相关探究

(一)借鉴优秀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与运行模式

就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而言,我国财务公司是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产物。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具体发展,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建筑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公司的成功管理经验,强化财务公司中资金管理相关工作的成功模式。例如可以把资金集中管理作为财务公司中各项业务的核心与基础的地位,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在满足建筑业企业集团各个成员单位资金有效需求的前提下,将各个成员单位以及子公司的闲置资金集中在专门设立的现金池中保存,并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在内部进行有偿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企业集团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财务公司的发展的优势以及效益

在建筑企业集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财务公司的运行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规避财务的风险。在财务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应确立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为运行中心的发展思想,成立隶属于企业集团的资金结算中心,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等运营环节的资金控制与管理。同时,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的监控子公司的财务工作的发展动向,杜绝子公司多头开户所引起的资金账外循环。并将企业集团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汇集到企业集团公司的账户,以便可以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调动资金的效率,促进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建筑企业集团还应重视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工作,组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成员单位的自我完善工作。使财务公司可以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内,规范财务公司的管理与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从整体上提高财务公司的发展水平。其次,建筑企业集团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财务公司的发展确立为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事项,并在政策上允许其通过增资扩股的融资方式进行发展,同时支持财务公司的股权优化工作,提高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独立性,使其可以为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另外,关于财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财务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企业集团应在支持财务公司发展的前提下,处理好企业集团行政管理与法人治理之间的各种矛盾,帮助财务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公司在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在发展的财务公司的同时,提高建筑企业集团总部对财务公司的管理与控制能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加强建筑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引导与支持力度,为建筑企业集团早日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利用财务公司的发展,促进建筑企业集团以及社会经济更好的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常清.构建集团公司“大财务”[J].上海国资,2010(01)

财务公司的模式范文2

兖矿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现代化信息管理结算平台,是在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以公司的资金信息管理系统为载体,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结算网络,在兖矿集团内统一对成员单位账户、结算、资金归集、资金预算、对账和资金头寸进行管理,从而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运作安全、及时、规范和高效。

兖矿财务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经营模式、业务发展规划和资金集中的管理要求,结合成员单位资金结算、资金监控等方面的需求,采用以银企直连总分账户结算模式(驻地成员单位)为主,收支两条线模式(驻外成员单位)为辅的资金集中模式。

(一)“银企直连总分账户”结算模式

兖矿财务公司与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合作签约,建立财务公司资金集中信息管理系统与以上银行的电子结算系统的直连。,利用商业银行的“集团公司”、“现金池”等现金管理产品,将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的资金进行归集,从而达到资金集中管理的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1、账户开立

成员单位在兖矿财务公司开立内部结算账户,在签约商业银行开立成员单位银行分账户。并通过银企直连将成员单位在兖矿财务公司开立的内部结算户与在商业银行开立的成员单位银行分账户进行挂接。

2、资金归集

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由合作银行每日主动实时发起上划归集成员单位银行分账户的资金,将资金头寸上划至财务公司总账户。

3、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

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通过财务公司资金集中信息管理内部转账结算。

4、成员单位与集团外企业的资金收、支结算业务

驻地成员单位的日常收入的资金,存入成员单位银行分账户,由合作银行的电子结算系统实时上划至兖矿财务公司总账户,并通过银企直连转入成员单位内部结算账户。

(二)“收支两条线”结算模式

在“银企直连总分账户”结算模式的基础上,为方便驻外成员单位在当地办理结算业务而采取的结算模式。

1、账户开立

驻外成员单位除在财务公司开立内部结算账户、在商业银行开立成员单位银行分账户外,还需在到当地银行开立银行收入账户和银行支出账户。

2、资金归集

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由合作银行每日定时发起上划归集成员单位收入账户的资金,将资金头寸上划至兖矿财务公司以银行总账户。

3、驻外成员单位与集团外企业的资金收、支结算业务。

驻外成员单位日常收取的资金,收到款项后必须存入成员单位银行分账户或银行收入账户,由合作银行的电子结算系统实时或定时上划至财务公司总账户,并通过银企直连转入成员单位内部结算账户。实现对成员单位银行分账户、成员单位收入账户零余额管理;收入账户收取的资金不得坐支,不得擅自转入支出账户。

驻外成员单位对集团公司外部企业的付款,以兖矿财务公司资金集中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付款平台,通过银行分账户付款的流程与驻地成员单位相同。通过银行支出户付款的,由驻外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中根据月度资金预算提出下拨资金的申请,财务公司核实后通过银企直连下拨资金到成员单位的银行支出账户,然后由成员单位自行支付。

二、资金集中管理结算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

(一)资金的实时汇划、结算功能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为兖矿集团成员单位提供安全、简便、快捷的资金实时汇划和支付结算业务功能。具体包括:授权模式定制、全程跟踪转账交易状态、资金入账时间查询、预约付款、定向支付、交易数据下载等。

(二)资金的主动归集功能

签约商业银行每日主动实时将驻地成员单位在银行分账户的资金、每日定时将驻外成员单位在银行开立收入账户的资金上划到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账户。

(三)集团账户服务

通过对兖矿财务公司及成员单位账户设置,在各账户间建立起账户资金联动对应关系,归集、管理成员单位的资金。

系统自动统计单位资金头寸。

对驻地成员单位备用金限额账户每日定时补足差额(核定限额与实际余额之差);对异地成员单位支出账户根据申请、审批的资金额度实时拨付。

(四)账务处理自动化功能

资金集中管理电子结算系统可在电子交易发生时同步自动生成会计分录以及各类统计信息,并根据系统设计的统计信息编码及参数调整,自动生成各类会计报表。

三、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运行效果

兖矿财务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符合兖矿集团财务管理要求和成员单位资金运用特点。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减少集团公司资金闲置,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剩余资金的投资收益,充分发挥集团整体资金的规模优势,实现了资金留存和运用的合理化。

(一)资金归集稳步提高

兖矿财务公司依托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全力服务兖矿集团资金集约化管理工作,切实做好资金归集和金融服务。开业以来,成员单位的资金归集面和资金归集率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存款规模稳定增长

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兖矿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实施金融服务多样举措,推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产品,并根据集团成员单位实际资金特点为其设计存款个性化组合产品,实现存款规模的稳定增长

财务公司的模式范文3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企业集团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就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多层级的复合管理模式,具有战略统合性的管理目标,而且其管理的对象与方式也是十分全面且丰富多层次的。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现状

1.管理方式科学严谨性有待提升

企业集团公司中,子公司的财务部经理是由总公司直接委派或任命的,这样子公司的财务就可以由集团公司总部进行管理和控制。对于集团总公司而言,这种集权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但是子公司与集团总公司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或是关系,那么子公司本身是具有独立法人的,这样问题为集团总部委派的财务经理的地位就显得有点尴尬。面对集团总公司的利益与子公司的利益之间的权衡,财务经理很难将这两者维系在一个平衡状态之中,那么财务管理与控制的作用就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与发挥。

2.管理机构设置有待完善

企业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上也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在集团内部,并没有严格地将财务职能与会计职能进行区分,这样的财务组织机构对于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岗位区分,所以集团中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就无法与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身分定位,工作错位现象经常发生,不仅使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得到应见的成效,同时也使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更有甚者还为公司内部的经济犯罪提供了条件。

3.资金运转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集团公司的资金运动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因此对于资金筹集工作的科学管理对于整个集团公司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实际上,对于集团公司而言,资金的筹集费用与成本过高,使得资金在使用时方向并不十分准确,因此降低了整个集团公司的资金周转率。集团公司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而这种效率却远远影响了公司发展。例如严重的资金短缺以及暂时性的大量资金闲置等极端情况时而发生,使得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工作更加困难。

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的优化

1.集中管理与授权经营的财务管理模式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果一个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较多,那么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所以,在对这种集团公司的管理上,可以通过“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财务管理模式,使集团的战略举措以及集团内部的战略目标都能通过科学方式实现。在对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首先就要将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融入到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使整个集团公司的内部都能够实现科学的渗透式管理模式,上下不同层次都能得以实现。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整个政策的制定与监督工作都由集团公司全权负责,对于人事任免等重要环节要具有直接的权力。

2.建立总部战略监控中心与共享服务中心

对于企业集团公司而言,总部战略监控中心与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企业集团公司,要想使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加完善,就要对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不断优化,第一步可以从监控与服务方面开始。因为集团公司对于自身的总部公司的职能应该进行重新构建,通过战略性管控中心的建立,来实现集团公司对于公司财务的规范与统一管理,同时实施委派财务总监制度,这对公司而言是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上,应当通过集中运作的模式,使得国有资产以及相关收益权的归属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监管。这不但是对集团资金使用管理的一次优化,同时也能提高集团公司的资金运作效率,使公司内部的财务规划以及审计工作都能得到加强。所以在上述“集中管理、授权经营”的财务管理模式中,集团的子公司进行财务发展规划的制定并向总部报批,然后统一由集团公司来对子公司的管理目标进行制定,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使其保持一种相互的协调性,使得整个企业集团公司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

3.增强财务管控能力

对于企业集团公司来说,增强自身的战略管控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回报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子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对于整个集团公司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子公司的战略目标应当服务于总公司。所以企业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发展规划的制定时,应将价值管理的理念引入其中,使得公司的总体目标、分析技巧以及管理程序能够相互协调,从而能够多层面的使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另外,集团公司在强化自身控制力上,还可以使子公司作为成本和利润的经营中心,从而集团公司能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财务决策。

财务公司的模式范文4

当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的三种模式有相对民主,也有偏于集中,加上长期以来传统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惯性,初涉企业性经营模式的转型,使之具体实施中存在不少的困难。

(一)校企相连,行政干预严重

尽管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已成为法律上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校企分开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运营中,公司与高校还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导致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其日常经营过程中,仍旧会受到广泛的行政干预,在财务管理的独立性上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监管松弛,观念方法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监管措施不到位,以及有些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造成财务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比较混乱。有些企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管理手段、管理意识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主动管理,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督的需要。

(三)权威缺失,主从关系紊乱

在新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中,虽然高校通过产权划转明确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高校产业集团中的母公司地位,但由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在其子公司之后成立的,形成“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现实,以及下属子公司既有的财务管理体制惯性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一些下属子公司无视或轻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股东管理权利,经营管理上我行我素,独立倾向明显。

(四)行业多元,管理复杂困难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下属各子公司涉及科学技术、房地产、餐饮、物业等多种行业,行业涉及面广,经营跨度大,各子公司之间的相关性较小,从而加大了管理的复杂性,造成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难度。

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是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企业的生产管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要在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上,融合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形成创新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实现最大管理效益。

(一)实行分类管理

由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下属子公司情况有所差别,所以选择对子公司财务管理模式要依据具体情况,分类管理,避免“一刀切”。对全资子公司、主要的创利子公司、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中子公司以及资产规模大、营业总额高、盈利能力强的子公司要采用较为集权的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投入较多的精力重点管理与监控。对绝对控股、相对控股的子公司,宜通过治理完善子公司的组织架构,采用指导下的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对各子公司制定统一及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对财务负责人采用责任分级落实的分级管理,以达到财权的集中与分散的协调运用。

(二)强化预算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加强事前预算、事中掌控和事后总结的全方位财务管理控制,这就需要实施有效的预算控制体系。高校资产经营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不但能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能充分明确母子公司各自的职责与权利,促使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因此,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要强化预算管理,合理制定预算编制的方法、原则、程序,合理构建预算调整、监控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子公司的预算执行力度,确保预算的落实和动态调整。

(三)资金集中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在经营、筹资与投资活动中要想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降低资金使用风险,必须在财务创新中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有效掌握资金流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公司从整体上把握好资金的运作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通过资金纽带增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控制,规范资金使用,降低财务风险,从而有利于整个集团的协调发展。

(四)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筹资过程、生产经营过程、投资过程及利益分配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要针对各种风险采取重点不同的风险管理手段,除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之外,特别对于投资及对外担保风险控制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可通过预算控制、授权控制、制度控制、内部审计、风险预警等管理工具,监控督促下属子公司贯彻和遵循集团战略与政策,提高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整体的运行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三、总结

财务公司的模式范文5

关键词:期权;公司财务金融;运作模式

公司财务金融有融资和投资决策的职能,融资决策主要是指利用最低的成本融到大量的资金,而投资决策主要是指通过适当地调配资金,为公司带来较大的利润。不管是融资决策还是投资决策,都需要借助期权来实现,通过公司项目和资金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出市场的行情,然后通过灵活经营方式使公司获得效益,这也是期权在公司备受重视的原因。

期权和财务金融的相关概述

首先,期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金融工具,交易双方先依据标的物约定好并签订协议,然后支付定金、确定其价格,最后约定将来的某个时期实现交易权利。如果在这个期间出现毁约的情况,所损失的只有定金部分,不用额外支付其他赔偿款,而这种未来交易的权利就叫做期权。站在权利的角度看,期权可以分为看涨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购买的一方在约定的时间内以约定价格购买的权利,看跌期权是购买的一方在约定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卖出的权利。站在交易时间的角度看,期权可以分为欧式和美式期权,美式期权是当成交后在约定的时间内可随时交易,欧式期权是在到期日才能够行使相应的权利。其次,公司财务金融既是融资决策,还是投资决策,融资主要是增加公司成本,投资是公司所获得的利润,若成本比收益高,代表公司亏损,若成本比收益低,代表公司盈利,所以,公司的融资和投资是共存的。公司的融资和投资决策都和期权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利用期权分析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期权的运作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在投资方面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因此,做好资金管理规划工作和对市场的预测非常重要。

期权在公司财务金融中的运作价值

公司在选择财务金融投资项目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多种情况:投资时机;对将来投资项目资金流量的预测;投资项目开始之后无法变更。根据这几种情况,公司财务需要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和现值数等有关的数据,然后再确定要不要实施投资计划。但是,在实际投资项目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动,若想要避免因决策有误而失去投资时机,那就不能只通过简单的预估,除了使用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静态的评估之外,还需要结合环境全面进行分析[1]。大多数投资的项目都有期权这一特点,在综合分析时还要考虑其期权价值,然后完善净现值的有关结论,使投资决策更加合理化。公司的投资机会是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复选择和研究,并对项目全面进行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确定现在或者是以后进行投资。这样的投资决策是需要一直观望的,并不能判断出投资是否可行、是否会有利润,当投资环境比较清晰时再做最终的决策[2]。针对一些较大的投资项目,可能需要长期、多次的投资,公司在一开始有投资决策,但是在后续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投资。当投资的项目对公司带来损失,那么公司可以立马终止投资,当投资项目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时,公司可以选择继续投资,这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评估和分析,然后再调整投资决策。评估期权是公司战略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依据,也是一种综合分析和实施的投资方法,若单独来看的话,这种投资项目可能不具备经济性,但是从整体格局来看,在长时间内可以为公司带来较高的利润,这也是合理期权的必要性。

期权在公司财务金融中的具体运作模式

(一)在新公司融资中的应用

新公司成立初期,不管是内部管理还是运营模式都不够成熟,每一个项目也都处于萌芽期,在这个时候,资金对于新公司来说非常重要,若资金紧缺则会极大地影响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此时,新公司会向风险资本家筹资,而资本家也会在筹资期间对新公司有期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没有对新公司进行准确的评估,那么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如果资本家对新公司有着较为准确地评估和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有准确的预测,那么资本家就会获得很大的利润。新公司刚成立时,若资金出现问题,合理利用期权能够有效地促进公司的发展,所以,公司则需要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融资计划,通过吸引融资为公司带来运作资本,从而帮助公司渡过创立初期的难关。此外,在公司成立后期,还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来获得融资,采取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公司带来运作资本,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司易主。当公司的运作情况越来越好、项目逐渐完善的时候,在融资的过程中,公司的主动权便会越大,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资本筹集。

(二)发行债券的方式

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券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用于公司筹集资金,并且这两种都具有期权的性质。可转换债券主要是指在约定的时间内,依据相关要求能够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一种债券,用另一种方式来说,这就是在发行公司债券上加了期权,赋予购买方一定的权利,规定其能够在约定时间内把购买的债券转换为指定的公司股票。在兑换股票之前,可转换股票会根据合同生息,如果股价上涨的话,债券购买方便可以将其用来兑换股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收益,如果在过程中没有获得收益的话,购买方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债券、收获利息,从而避免给自己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说,可转换债券具备债券、期权以及股票这三个特点。对于发行公司来说,可转换发行债券这样的融资方式是比较常用的,其来源也非常宽广,并且,可转换债券还具有期权这一特点,在交易过程中可以扣除一定的利率,相比较普通的债券来说,这样的筹资成本是非常低的。在发行之后,能够兑换的股票债券价格是要比之兑换债券的价格低,有利于公司更好地融资,如果一直没有将其兑换为股票的话,公司便会以很低的利率获得筹资,并且给股东们带来一定的利益。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券是将普通的债券和股票期权相结合,相当于是期权市场中的股票购买权,持有者在取得该债券之后才能够享有相应的权利,才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价格、条件等认购公司新增发行股票,不过,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是不一样的,前者的持有人同时拥有债权人和潜在股东两种身份,而后者只有其中的一种身份[3]。和市场中同种类型的债券利息收入相比较,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券的利息收入会低一些,不仅能够降低发行公司的融资成本,还能够在获得筹资的同时拥有潜在的资本,极大地减少了筹资的成本。

(三)认股权证的方式

认股权证是公司筹资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主要是赋予权证持有者一定的权利,在到期前根据约定好的行权价格去购买公司发行的新股。在使用认股权证这样的方式筹资时有多种方法,比如卖给现有的股东、利用中介发行、私下募集、公开发行等,这些发行的方式虽然有多种,不过最终目的都是用较高的价格售出新的发行证券。认股权证的方式可以使投资者掌握一定的权利,在一定时间内从发行者手中以约好的价格购买证券。这种方式和买入期权比较相似,股票的现行价格通常要比约定的价格高一些,这也为公司认股权证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不过,有时可能会出现股票现行价格比约定价格低的现象,导致认股权变得不经济。公司可以和投资银行签订备用协议,保证能够依照计划进行股份的销售,在股票销售之后,若有剩余未卖出的股票,投资银行则根据约定好的价格将其全部买入,而公司只用给银行一部分风险费用即可,这种方式和卖出期权十分相似。

(四)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公司想要获得好的发展,除了需要利用融资帮助公司获得发展资金之外,还需要利用投资帮助公司获得一定的收益。当公司获得筹资之后,通过使用这笔资金来投资,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从而增加其流动资金量,为公司的日常运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分析,确保投资具备较低的风险,最大程度为公司带来收益。公司应该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时候,一般会着重关注投资的回收期、获利指数等,但是各种分析方法都有利弊,并且各个项目也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存在一定的风险,无法非常准确地进行预测,导致公司收益落差较大,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公司的发展情况。期权在投资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其中的风险性,使项目评估更加科学化,在分期付款中,追加资金在之后的投资中就叫做期权,例如,在签订投资定金合同时,一般要先支付定金,这样的话公司会有较长的时间来决定要不要对该项目进行投资,若通过分析预测该项目可以达到长期盈利的话,公司可以决定继续投资,若在这期间预测不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的话,就可以停止投资,公司所损失的就是定金部分,并不会对公司产生较大的影响。

结语

期权在公司财务金融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应用期权帮助公司在融资和投资中降低风险,为其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公司要充分了解期权的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为公司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慧玲.基于期权视角下的公司财务金融投资行为分析[J].财富时代,2020(02):141.

[2]孙子瑜.基于期权视角下的公司财务金融投资行为分析[J].时代金融,2018(03):178+185.

财务公司的模式范文6

内容摘要: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同行业且总资产规模相近的原则,选取ST板块中71家上市公司及71家非ST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主成分预测模型、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判别分析模型,用来识别上市公司是否出现财务危机。通过模型比较发现,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总体上优于另外两种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财务危机 主成分预测模型 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 判别分析

引言

中国证监会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年底,境内上市公司(A、B股)共2063家,比2009年增加20.08%。股票总发行股本33184.35亿股,市价总值为265422.59亿元,是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40506.9亿元的77.9%。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变革,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我国证券市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所以,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模型,识别上市公司是否出现财务危机,毋庸置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对出现财务危机公司的动因和内部治理与危机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危机的识别偏重于规范性描述(刘桂良、叶宝松、周兰,2009)。本文尝试运用两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提取主成分,并建立主成分预测、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和判别分析模型,识别上市公司是否出现财务危机,并对三个模型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备选指标的选取

ST股票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本文通过我国上市公司ST版块,结合证监会的公告及新浪财经等网站公开的信息,选取出现财务危机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鉴于不同规模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差异,本文控制样本的选择保证了与对应出现财务危机公司同年、同行业,且总资产相近的非ST上市公司。最后得到71家出现财务危机公司的样本及对应每家公司的控制样本公司。样本的选取涉及制造业、通信服务业、纺织业、零售业等多种行业。

进一步结合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兼顾数据的全面性和可得性,本文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流动性及偿债能力、成长能力、风险水平五个方面共选取23个指标作为备选指标进行分析(见表 1)。

(二)指标的筛选

经过P-P图的检验,本文获得的部分样本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采用两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检验每项指标在两类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对指标进行初步筛选。

从检验的结果中挑选出检验统计量Z值对应概率小于0.05的指标。由于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指标在两类公司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步筛选后的16个指标,见表2。

为了进一步降低指标的维度,排除共线性的影响,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后的指标进行二次筛选。选取50家ST上市公司和对应控制样本公司作为建模样本,提取主成分。

根据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MO为0.719,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0.000,所以该样本数据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从主成分列表中,得到第一主成分特征根为4.980,方差贡献率为31.126%,前五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6.973%。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根大于1,选出5个因子。

进一步通过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各主成分的经济意义。在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主成分Z1中,X3、X5、X6的负荷量远大于其它负荷量,所以Z1主要是由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这三个比率反映,它代表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同理,主成分Z2代表了公司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主成分Z3代表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主成分Z4代表了公司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主成分Z5代表了公司的偿债能力。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主成分预测

提取出的五个主成分,在确定了经济意义之后,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获得各主成分关于原始财务比率的线性表达式。同时,根据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得到主成分预测函数为:

F5=0.31126Z1+0.18723Z2+ 0.13008Z3+0.07465Z4+0.06650Z5

将100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输入上述模型,得到ST上市公司与非ST上市公司的平均F值分别为-0.04797和0.095186,根据错误分类总数最小的原则,确定判别两类公司的分界值为0.023608(-0.04797和0.095186的平均数)。这样将检验样本的数据代入F模型,得到的F值若小于0.023608,则说明该公司出现财务危机;若F值大于0.023608,则说明该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若F值与0.023608相等,则认为该公司的财务状况不明朗。对剩余各21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检验,得到验证结果如表3所示。

其中,建模样本50家ST公司有43家被正确判定,50家非ST公司中有34家被正确判定,正确判定率分别为86%和68%。检验样本的21家ST公司中有19家被正确判定,正确判定率达到了90.5%;21家非ST公司中有16家被正确判定,正确判定率达到76.2%。总体上,71家ST上市公司有62家被正确判定,正确率达到87.3%;71家非ST上市公司有50家被正确判定,正确率达到70.4%。

(二)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

将ST上市公司的类别标注为1,非ST上市公司的类别标注为2,利用每家公司的五个主成分数据,对因变量二值取一的概率建模。

得到回归模型:

Y=1.786-5.576Z1+6.138Z2+ 2.206Z3+1.738Z4+0.009Z5

将每家公司五个主成分数据代入回归模型,得到模型分类预测值如表4所示。

该结果表明,在71家ST上市公司中,正确判定的有60家,正确率达到84.5%;在71家非ST上市公司中,正确判定的有57家,正确率达到80.3%。模型整体的预测水平达到82.4%。

(三)判别分析

本文从142家上市公司的样本(71家ST上市公司和71家非ST上市公司)中,选取两类公司各50家作为建模样本,各21家作为检验样本,将ST公司类别标注为1,非ST公司的类别标注为2,应用逐步判别法进行判别分析,识别上市公司是否出现财务危机。

从特征值表,得到Wilks' Lambda值等于0.729,卡方统计量值为30.660,自由度为2,显著性概率为0.000,从而认为本模型仅有的一个判别函数有效。

在提供的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数据中,应用判别函数,得到如表5所示的判别结果。其中建模样本50家ST公司有43家被正确判定,50家非ST公司中有35家被正确判定,正确判定率分别为86%和70%。检验样本的21家ST公司中有20家被正确判定,正确判定率达到了95.2%;21家非ST公司中有15家被正确判定,正确判定率达到71.4%。总体上,71家ST上市公司有63家被正确判定,正确率达到88.7%;71家非ST上市公司有50家被正确判定,正确率达到70.4%。

(四)三种财务危机识别模型运用结果的比较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ST板块中选取71家企业,并选择了与之配对的非ST上市公司作为控制样本,构成了71组试验样本,应用三种财务危机识别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三种财务识别模型的运用结果表明,判别分析对于识别出现财务危机的企业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非ST上市公司的识别效果不及logistic回归模型;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更适合于识别健康的上市公司,对出现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的识别效果略逊于判别分析。但是总体上,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识别模型更具优势。

结论

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必然会导致某些财务指标及其相关数据的异常变动,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数据,有助于识别危机。本文选取的样本涉及行业广,指标的选取具有全面性、代表性,且三种识别模型在判定上市公司的类别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以本文建立的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较高的推广价值。但是,我国上市公司人为修改财务数据现象仍然存在,有些财务报告并不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本文的识别模型运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csrc.省略/pub/newsite/

2.刘桂良,叶宝松,周兰.舞弊治理: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

3.张爱民,祝春山,许丹健.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