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风险管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风险管理措施范文1
第一,控制环境建设。控制环境是组织风险管理的基础它影响组织中人员的风险意识。主要包括管理层风险管理理念,董事会监督,主体中人员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管理体制、职责和权力分配。在这方面重点是:一是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尤其是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二是建立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风险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三是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形成闭合管理流程。
第二,制定目标并层层分解。确定目标是有效进行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也是明确工作方向,落实风险防范责任的过程。企业战略目标确定后,必须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责任落实到位。
第三,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管理层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事项进行确认,并组织风险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度和管理重点。
第四,采取风险应对措施。COSO报告提供了四种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承担、风险分担。首先尽可能采取规避风险,降低损失的措施;其次,在无法规避风险时,可选择风险转移,通过保险转移、外包转移、租赁转移、委托转移、出售转移等方式降低风险;其三,当企业需要主动承担风险,或不得不承担风险时,也要采取得力措施,降低风险;其四,也可采取与其它企业共同分担风险的方式,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等,降低风险压力及损失。
第五,开展风险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风险管理措施得以实施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咨询、评估、决策、批准、授权、执行、控制监督、审计审核等活动。
第六,加强信息沟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提高获取、处理、反馈信息的效率,为企业风险防范提供及时、准确、有用的信息,以便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重要因素。
第七,完善监控体系。风险的数量和可能性会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持续的监控可以使企业明确在下一步的风险管理中应当改进的问题,如监督流程、部门联动、分层监控、持续监控、事后追踪等等,应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建立规范、完整、有效的监控体系。
二、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措施
第一,树立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企业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离不开员工培训。一是加强企业领导者的法律知识和风险知识培训,促使他们了解企业风险的内容、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企业的危害性,有意识地主动防范企业风险;二是加强专业人员风险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是安全保卫、财务会计、法律事务、经营管理、纪检审计、人力资源、社保医保等业务管理人员,重点掌握风险防范的流程、操作、标准,按章操作,规范运行;三是全员培训,不断充实员工的法律知识和风险防范知识,在每个风险控制点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从而构建企业风险防范的稳固基础。
第二,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企业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规定及要求,根据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对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流程作为企业内控重点,建立健全有关企业发展战略、资产重组、融资投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财务审计、法律事务等方面的内控子系统,进一步完善内控体制机制,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强化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第三,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一是建立风险应急机制。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二是建立企业风险评估制度。企业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可以聘请有资质、信誉好、能力强的风险管理评价中介机构,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咨询和评价,出具风险管理评估和建议专项报告,以便企业持续改进。另外,企业还应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企业风险管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联系
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是企业中各种管理形式的总称,其管理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高效生产。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是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所以在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实际已经正向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发展趋势演变,这也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成为社会争论的热点之一。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作为管理中较薄弱的环节,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对国有企业有所帮助。
一、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现状
虽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课题中的研究重点,对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步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较晚,并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这两方面功能的发挥。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容不全面,缺乏整体协调性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原则之一就是全面性原则,其特点在于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但在业务的整个流程中,各部门往往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利害关系,从自己部门的角度去执行程序。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注重对财务工作的管理,而财务部门往往也只考虑成本控制方面,很少考虑生产部门的产品质量所需要的成本付出,或者是销售部门对产品价格的控制等等。也就是说企业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部门单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并没有覆盖到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整体协调,各部门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这容易造成风险管理部门得不到真实的信息反馈,所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也只能流于形式。
(二)企业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实质性发展较晚,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还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正是因为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也造成企业管理者对这两要素的认识误区,导致企业风险管理理念薄弱,内部控制不到位,风险问题频繁发生。同时目前的企业存在一个共同点:喜欢在某件事发生后进行总结和强调管理,在事前对风险根本就没有进行预测,事中也不进行相关控制,一旦产生风险,就难以形成有效的防范机制。
(三)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不明确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作为在风险管理中一种新增加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极容易忽视此战略目标。一旦忽略风险战略目标的实施,就会导致企业在作出重大经济决策尚失风险防控意识,尤其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就会作出一些组织结构和人员重组以及规模扩张等方面的改革调整。这些调整如果缺乏有效的战略管理,就会造成战略方向和目标的迷失,使得投资成本浪费和加大,分散大量的资源,企业最终会陷入财政危机。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现状,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但重点还是要先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研究
虽然社会上都承认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着联系,但对两者之间的异同却没有达成共同的认识,如果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规避各种风险,就必须先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其共同发挥作用,推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容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首先,它们都体现了全体人员参与的观点,也就是在作出某一决策时,都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共同实施,各部门和人员各司其职;其次,它们在日常管理中都具有一定的运行程序,比如在一些经济活动中,这些日常管理过程的运行程序就构成了常规的运行机制;另外,在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保障时,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除了同内部控制具有相同的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并且,两者在其组成的要素方面也具有重合性,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根本作用具有一致性
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企业的风险管理则是在技术与市场达到一定成熟度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深入发展,它有利于管理层在面对不稳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时,发挥创造与保持价值的作用。所以,两者都具有维护投资者利益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的作用。同时,企业的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度,便于管理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2、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
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管理中能起到监督的作用。风险管理通过内部控制中的审计环节,从而得到真实的财务报告信息,并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方面参与风险管理,对潜在的重大风险提出解决措施。可以说,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它能够使企业的风险维持在可控和能控的范围内,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达到基本的状态。
3、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具有独特的作用
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环境的发展使得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逐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这就使得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在保证经营效率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它从全局的角度,客观上对风险进行识别,将存在的风险报告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制止风险。另一方面,正是内部控制采取措施有意识的避免风险,才使得企业的经营减少了经济损失,降低了经营的成本。
(三)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
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平有多种因素,从这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不难发现,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企业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因为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
首先,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以董事会为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正确处理董事会与其它管理层的关系,在内部建立公平有效的约束机制,保证企业的重要决策科学合理化;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保证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后,风险管理要覆盖所有的流程领域,对各部门实现横向延伸和纵向管理,实现对企业整体的风险监控。
2、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企业的风险管理重点是预防为主,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风险解决措施。首先,要建立风险管理控制部门,特别是审计部门的设置要独立于其它部门,通过内部审计来实现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的调节。对潜在风险和已发生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与风险解除相结合;其次要强化对企业员工的道德风险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3、企业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面对市场不稳定因素带来的风险,企业除了要树立竞争意识之外,还必须培养风险管理理念,在每一个目标的制定方面都要进行风险预测。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要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生产中;同时应让相关部门在关键问题的处理上意识到其对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形成从决策到管理,整个企业都能在风险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经营,最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把握风险,从而实现健康发展。
企业风险管理措施范文3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其重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内部财产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同时,也说明当前时代经济背景下,财务风险的产生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加强市场经济下企业对自身内部财产风险的管理,制定有效地财务风险监管系统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财产风险的定义、特征、分类及具体表现加以具体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关企业财产风险管理措施,以期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关键词 财务风险 管理 定义 特征 分类 表现 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1.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种种客观的难以控制的因素,使企业的实际收益状况同事先预期的收益结果相背离,从而是企业蒙受或多或少的损失。财务风险按其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活动在种种难以预计和控制的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各种与预算结果有差距的现实结果,从而使得企业蒙受各种各样的损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之中,是企业各种风险在财务上的集中表现。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与企业筹资方面存在的风险。企业的借债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自身对流动资金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相应地增加了企业还本付息的经济负担。所以,这种狭义上的财务风险是只针对负债经营的企业而言的。
2.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存在性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主要体现在企业可实现的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的预期目标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主动去探究财产风险存在的种种客观原因,进一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2)全面性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当中,同时,甚至在资产配置、资金筹集以及收益积累等活动财产风险也无刻不在。
(3)不确定性
企业的经营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虽然有些风险可以提前预测并加以控制,但因为财务活动中各种因素不是事遵循一定规律的,根本就不能事前估计风险的大小。由于企业经营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风险的存在有不确定性。
(4)风险机遇并存
企业在遭遇风险的同时也同样在等待机遇。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企业的决策可以为企业的以后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5)可控性
财务风险虽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它的发生并不是无迹可寻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以往类似事件的相关统计资料及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结合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对财务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程度等进行预测.并制定措施加以控制。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具体表现
1.财务风险的分类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成功后并不能按着预期的目标取得资金的相关收益,从而,就无法按着规定履行合约条例,同时,也是资金供应者预期的获益结果得不到满足,也进一步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主要表现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成本过大、利率太高、债务清还期限设置不合理而最终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经济损失,从而导致的投入的资本不能收回,及造成预期收益受损的可能性。投资就必然产生风险,如果预期的收益回报率越高,就意味着该项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大。
(3)回收风险
回收风险,是指由于资金转化的时间和具体金额数目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企业产品在售出后,经历了一个从成品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资金回收的风险。
2.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过高、银行贷款较多的情况,这说明企业对银行的具有太大的依赖性,从而造成企业资本结构的极度不合理。就因为企业这样过分地依赖银行,当支付危机出现时,一方面,不仅使企业自身失去信誉而同时也加大其财务风险得发生率,另一方而又因逾期借款的产生而使的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加大。所以,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必会使企业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并进一步导致偿付能力的下降,结果,财务风险顺势而生。同时,企业资产的负债率过高会使企业承担高额的利息风险,最终还会造成企业会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危险。
(2)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买方市场占主要地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这产品滞销的现象。这就使得部分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销量,采用赊销的方式进行产品的销售,最终导致企业的应收帐款急剧增加。同时,因为在赊销的过程中,企业对客户的信用度缺乏必要的了解,只顾赊销,而造成应收帐款的失控,相当一部分的帐款无法收回,直至最终成为坏账。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正常周转。
(3)企业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从财务角度来说,所谓的库存即指企业的各种资产,也指企业的负债。之所以说它是资产,是考虑到它在以后的某一时刻可以转变成企业的收入。说它是负债,是因为它也是企业资源的一部分,库存越大,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就越差,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还是相对较大,而且还拥有大量的积压存货。存货的周转率,在占用企业大量资金资源是,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经费去保管这些库存,导致企业费用的上升,而利润则相对下降。长期的库存积货,企业还要随时承担物价下跌及保管不善所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决策失误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盈利能力下降
由于企业的财务决策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就会因为投资的判断失误而导致企业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最初的筹资成本,进一步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继续恶化,甚至还会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这就相应地增加了企业静态风险发生的概率,最终财务风险将会顺势而生。通常状况下,企业财务决策的盲目性是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在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还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提高企业控制风险的整体能力,从而达到避免风险、提高企业效益的最终目的,使财务受风险影响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不到位,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所以,必须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大部分企业将现金及其流动作为本企业的理财对象,短期内,企业的运行,并不完全依赖其盈利情况,而是现金的持续周转。预警的基础是企业利润的存在,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其现金流量的净额一般大于该企业的净利润。对现金流量的准确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预警信号。为了能准确地编制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企业应将各目标加以综合,并将预期的收益及现金流量等项目通过数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企业全面的现金流量的预算。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的预警系统。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率的高低,企业的发展潜力方面要选择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增殖率作为估算目标。并通过功效系数法综合地对企业进行评价,对选定的每个指标规定相应的几个数值,计算各类指标的功效系数,同时,还要运用加权几何平均得到的平均数做为综合功效的系数,来量化企业的财务状况。
2.健全内部控制,加强资本管理
(1)合理调动使用资金,存货保持合理水平
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的管理,要尽可能地压缩过时物资的库存量,加大产品的销售力度,合理地调用资金。企业一定要保持适当的存货比例,这对于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极为重要的。
(2)细化应收帐款管理
当前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用交易的大量存在使得各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持续升高。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周,就会造成资金的流失。所以,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体系,要注重对客户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的评估,签订合同时要谨慎,定期地对账龄进行,紧密追查还款情况,制定合理的收款政策,控制财务风险的产生,进一步减少坏账带来的损失。
3.适度负债,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负债比例过高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要合理的安排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比例具体做法有:
第一,正确把握负债的比例,一定保证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
第二,适度地利用财务的杠杆作用,控制其负作用的产生。
第三,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保证资金成本的最低化。
4.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决策机制,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深化风险的管理理念,针对企业整体资金的运营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完善的财务管理措施,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技术、资本等有机地配合起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总体上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周丕娟.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当代财经.2007(7).
[2]季小杰.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7).
[3]金锡万.企业风险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5]黄本尧.期权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王彦庆.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商业经济.2010(2).
[7]朱然.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财会研究.2007(6).
企业风险管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电力建设项目;风险风险;管理理论;应对措施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项目自身环境的变化,电力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素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风险也存在,加强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已成为重要任务。同时,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加强对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电力建设项目快速稳定发展。
1 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及其管理理论
广义的风险泛指一切不确定性。而对于狭义的风险是指未来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风险意味着发生损失,风险的构成要素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共同构成。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的不确定性。不确定主要表现为风险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确定。这就要求人们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对风险进行测量,以便于规避风险。第二,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是指风险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受到人们意识的影响。第三,风险的可变性。风险的可变性是指风险的性质、引发的后果都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新的风险发生。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项目采取边勘察、边施工的方法加快工程进度,就有可能带来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风险。第四,风险的相对性。不同的企业由于资产规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差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第五,风险的可测定性。由于风险具有客观性,会表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因此可以运用运用计量方法和技术测量方法,将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益的幅度描述出来,这样有利于避免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是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其基础工作是对风险的不确定性、损失大小等因素进行考察和分析,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处置风险及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等活动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管理就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目前,风险管理模型主要有COSO模型、Charette模型。其中COSO模型由识别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构成。而Charette模型分别为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两大阶段,每个阶段内的过程活动并不能完全分离。Charette为各个过程提供了相应的战略思路、方法模型和技术手段。针对电力建设项目风险产生和变化的特点,制定了循环风险管理模型供电力建设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该模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四个相关阶段。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的首要步骤,风险分析与评价是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风险应对是风险管理的计划与决策阶段,风险应对的方法一般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而风险监控是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包括监控决策的执行情况与效果。
2 电力建设企业项目风险的来源
项目风险的分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电力建设项目投资的风险的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风险、项目组织风险和项目本身的风险三个层面。其中,外部环境风险来源于电力建设企业外部,主要有自然环境风险、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和行业风险。而项目组织风险来源于电力企业内部,这类风险主要有组织、体制、战略、管理、财务和技术等风险。对于项目本身的风险而言,主要有资金风险、诉讼风险、合同风险、工期风险以及安全风险和投标风险等。其中,资金风险又包含了工程垫资的风险、资金回收困难和后期损失的风险。除此之外,电力建设企业项目风险还包括了其他风险,如材料供应的风险、工程变更的风险等。而这些风险在实践过程中,资金回收困难、资金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不平等合同条件等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风险;而体制风险、组织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诉讼风险的重要性水平最低。由此可见,电力建设企业项目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本身和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
3 电力建设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3.1风险管理应对的原则
对电力建设企业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处理。但不管用何种方法处理电力建设项目风险,都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风险责任和权力平衡。拥有一项权利,就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第二,承担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如要承包商承担招标文件的理解和报价的风险,就必须给他一个合理的做标时间,及时地回答承包商做标中发现的问题。第三,优化企业自身经营能力,防忠于未然。如对于管理风险和决策风险,将风险事件扼杀在摇篮里。
3.2 电力建设企业项目外部环境风险的防范
部环境风险来源于电力建设企业外部,此类风险大多数很难控制。针对一些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事件,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转移到企业外部,避免建设项目遭受损失。第一,政治风险的防范。为了有效地避免政治风险,电力建设企业必须根据及时预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要因时而变。在我国的特定国情下,电力建设企业政策风险的防范要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外,同国家或地方政府加强沟通,保持良好关系。第二,市场风险的防范。市场风险对电力建设项目造成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市场风险的防范可以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来化解市场风险。第三,行业风险的防范。在整个行业中,防范的办法关键是加强自身的实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可防范好行业风险。第四,自然环境风险防范。针对自然环境风险,电力建设企业要熟悉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确保掌握正确的地质情况,了解当地人文环境,熟悉当地的气候条件,掌握台风、暴雨等异常自然环境的基本规律,施工中科学合理安排。
3.3 电力建设企业项目自身风险的防范
第一,资金风险防范。资金风险主要包含资金回收困难、工程款垫资风险和后期损失风险。其中,资金回收困难风险的防范能较好地防范工程款拖欠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工程项目投标,确保工程款的支付平稳。工程款垫资风险的防范要控制工程垫资,要分清工程垫资的性质,尽量实行合约垫资。而后期损失风险的防范方面,加快结算进度,尽早收回工程款,降低最后工程结算的风险。第二,诉讼风险的防范。要加强本企业的法律意识,对于由于合作单位行为不当导致的法律诉讼要敢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经营风险。第三,合同风险的防范。在人员配备上,要派熟悉和知情的专业人员参与商签合同。在策略安排上,承包商要善于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在正式合同签订前企业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在风险控制方面,对已经签订的合同,在施工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尽量让不平等的事件不发生,减小风险损失。第四,质量风险的防范。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加强对职工的质量意识、质量技能的培训;对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新材料,要组织专题研究。第五,安全风险的防范。加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与考核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科研和技术开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技术开发,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同时,安全统筹基金,为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经济后盾。
3.4 电力建设企业项目组织风险的防范
项目组织风险是由于企业在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形成的风险,处理此类风险必须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首先,组织及体制风险的防范。电力建设企业选择合理的组织架构,是保证项目目标完成的基础。因此,企业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新老职工积极性,要优化企业领导班子的组合,完善企业组织和体制,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以人为本,培养一批精技术、懂经营、善管理、会领导的高素质人才。并完善重大人事任免等事项的决策机制,确保法人到位、制度健全、决策科学和监控严格。其次,战略风险的防范。战略风险防范可以让企业成立发展策划部,主要从事企业动态、发展趋势的专题分析,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再次,管理风险的防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缩短管理流程、优化管理结构;(2)按月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各单位必须对上月布置的工作以及完成的情况进行汇报、对下月的工作进行规划,避免矛盾或者工作积压;(3)完善企业管理流程,编制了针对所有的岗位职责与部门职能的标准化制度。除此之外,在技术风险的防范方面,加强专家审定制度和加强图纸内审和会审。
参考文献
[1] 刘丽.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03.
[2] 周宜波.风险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3] 谢颖,黄文杰,高犁难.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中随机过程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5,44.
[4] 卿姚,王月明.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2007,33.
[5] 范黎波.项目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企业风险管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风险管理 经济危机 钢铁企业
钢铁行业比其他行业的固有特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旦开工很难停顿下来,投资和产能扩张还会继续发展。今天的中国钢铁企业,到了特别需要强调树立风险意识,实施危机管理的时候了。
一、经济危机条件下钢铁企业面临的风险
1、钢铁企业投资规模过大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给钢铁企业带来了新的腾飞,大量产能项目不停上马建设,钢铁产量每日都创新高。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总规模达2亿多吨,占现有产能的近60%,投资额是正常年份的4-5倍,2008年底,已经形成钢年生产能力5.2亿吨。说明中国钢铁工业能力近年增长过快,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2008年的经济危机已经使中国钢铁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价格跌破成本线、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
2、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目前,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财务现状,从财务结构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存在着因负债筹资而引起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或高于企业经营成本的可能性。进入2009年,很多钢铁企业市场销售缩减太大,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资金收回风险主要表现为现金风险和应收账款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促进销售、扩大销量的主要手段。但与此同时,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直至成为坏账。同时还存在着存货产生的风险。存货从采购、投入生产到收回资金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其保存和周转都会面临风险,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建筑用钢等低档产品生产能力发展迅速,而高档钢材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炼钢企业“散、乱、差”的问题突出。
二、经济危机条件下加强钢铁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经以及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均大大增加。但是基于多年的行业服务经验,我们看到不少钢铁企业的风险管理还比较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和体系,还需要大力加强风险管理。
1、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的法人治理是风险管理重要的内部环境,也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起点和保障,为此钢铁企业要将风险管理工作建设成贯穿于从最高管理层、到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直至相关分子公司的全员运动。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与企业现有管理结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成为每个子公司、每个部门、每位员工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企业应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比如武钢建立了会计报表质量责任制,在此制度下,由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和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签订会计报表质量控制责任书,明确各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经审计后为无保留意见类型,要求经国有企业监事会审查没有出现重大资产类和损益类问题。宝钢在完善董事会试点的过程中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并从“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建立适度授权、分层决策、有效监控的董事会授权机制”、“建立规范的董事会会议制度和议决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其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重中之中,比如西林钢铁集团公司苗青远董事长认为:钢铁企业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界风险,即环境风险是企业不能控制的,比如宏观调控、市场竞争等,这是避免不了的,另一种是内部风险,即在资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自身的风险,这种风险经过努力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因此,在进行适度宏观调控,规范钢铁市场的同时,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尤为重要。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决策,有效规避资金风险等企业内部风险,可以通过强化管理、降低成本等手段来减少外部环境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为此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其次,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再次,加强公司内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3、实施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我国钢铁企业一般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众多,资金收入与支出相对分散。为此我们建议实行钢铁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资金结算中心的作用与功能。整合集团公司资金资源,通过账户集中,撤销内部单位在外部银行的账户,减少资金沉淀。其次,降低资金占用,加速货款回笼。借助整体产销信息系统,促进武钢的管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库存管理信息化。最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以美元贷款置换人民币贷款,以企业债券替代金融机构贷款,以短期贷款替代长期贷款等。比如首钢集团在坚持资金集中管理的前提下,一方面进行资金的有效计划与平衡;另一方面根据变化的市场环境,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筹融资方式,使债务结构更合理、资金成本最低。在筹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武钢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间接融资为基础,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从而保障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有效地控制了资金支出。
4、大力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在任何经济危机形势下,任何企业要如果坚持以下两个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万变就一定能够持续发展。第一,坚持提高产品品种、质量的市场适应性不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落实到提高产品品种、质量的市场适应性上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二,坚持降低产品成本不变。降低产品成本是防患价格风险的关键,包括不断降低原料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销售成本等等。有了物美价廉这两条,就有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之,钢铁企业的风险管理决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风险管理工作在启动和推进时必须有条不紊,持续改进,持之以恒,不断优化,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忠、叶铭、卿吴:基于策略的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研究[J].信息技术,2003(2).
[2] 魏忠、叶铭:基于标准体系的信息安全量化评估工具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4).
[3] 刘勇昌:关注和防范钢铁产能过剩的风险[J].冶金管理,2005(10).
企业风险管理措施范文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发展比之前更加完善、迅速,但是也带来了众多的企业管理风险。通常而言,大多数的企业管理风险都来自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降低管理风险出现的几率和可能性,为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如何有效控制企业管理风险为中心话题,展开具体的讨论!
关键词:
企业;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一、企业管理风险的定义分析
首先,企业整体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企业整体资源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没有可预见性,我们通过预测完全测不到,通常都表现为一种无形的经济损失,这种工作失误被看做是管理风险中最高层次的风险,发生的频率比别的风险要高太多,属于不确定性的高度风险类型。其次,企业资本、资产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企业资金资产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很多,其中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预测或者是不确定性造成的,但是也有小部分是因为经营过程中工作人员运筹安排不够合理导致的,资本、资产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可以被归结于中级风险中,这是一种比较容易控制的风险类型。再次,企业的财务资金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假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财务资金出现分配失调的问题,就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这种风险一般都被归结于企业的基础性风险,通常情况下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是还是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认真监督,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内在因素
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但是毋容置疑它们还是受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管理模式上和现代的管理理念之间存在大量的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管理高度。就目前而言,导致我国企业管理风险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管理人员在职业技能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无论是培训还是教育工作都和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出现矛盾,并且这些管理人员对于法律法规的认识处于较浅的层面。所以,导致许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违规违法的问题,这些都酿成了企业不同的管理风险。其次,许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对相关企业制度的执行和遵守问题提不起足够的重视,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人情关系的影响,致使管理方面出现不平衡,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这无疑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的。第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态度非常消极,只要这件事情影响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就选择不闻不问,但是这种思想很明显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现在,我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都非常复杂,企业管理人员如果一意孤行,坚持传统的思想观念开展工作,是会抑制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的。最后,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严重的还会有收受贿赂的现象。企业管理人员检查材料质量时非常马虎,看不到企业原料质量对企业成品质量造成的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管理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具体来讲会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角度进行分析,截止到现在,我国相关企业的法律法规仍旧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而且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处于不断地完善中,假如面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变化,企业不能够非常好地适应,消除法律盲点就非常容易导致运营管理上出现各种偏差,长此以往,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必然面临众多风险。其次,政府政策的变化给企业管理工作所造成的风险问题。这种因素主要涉及到的是企业的税收和相关的年检等政策给企业造成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比如吸引投资,会尝试着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只要外部条件稍微发生点变化,这些政策就会被取消,这种变化导致企业的管理成本出现变化,假如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政策上的种种变化,造成管理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最后,现在,我国在不断加大法制建设的力度,劳动法等和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率都在不断提升,无论是普通劳动者还是企业的竞争者都已经尝试着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假如企业本身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利用和掌握不牢固、不扎实,那么面对激烈的竞争出现违法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增大,进而企业所面临的管理风险也随之增大。
三、如何有效控制企业管理风险
1.重视并不断落实企业法律风险的控制工作
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做必要保障,这种保障能够对企业的管理风险实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进而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经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我国现如今的各类企业不要将眼光局限于国内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落实,还要将目光投向国外,参考外国的法律战略,因为现在的经济是全球型的经济,我国的经济也要不断与国际接轨。如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严格落实法律管理,那么会从各个角度和层面给投资商和经营商带来经济损失,企业在开展学习法律的培训课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学习,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另外,在全球,法律都有非常强的领域性特征,所以面对这样情况,企业还对新的法律不断进行了解,持续跟进,要对法律是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变化的有清晰的认识,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是需要从法律法规的学习方面下功夫的,进而才能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管理风险。
2.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异常重要,能够对整个经营业绩、财务资金起到全面掌控的作用。对于此,我们首先要设定正确的会计管理目标,这个目标非常关键,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管理人员要随时随地全面掌握会计信息资源的更新工作。面对实际的业务处理任务,要将责任细化,具体到每个会计管理人员身上,每个人员要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自己负责的工作,这是由于每项会计管理工作本身都有连续性,每项业务都要确保资产的安全,企业还要坚持正确的财务规划,这样可以防止出现意外的支出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提升。除外,关于企业的管理信息问题要坚持保密的原则,但是有些特殊情况要被排除在外,企业要不断加强资金的流动效率,确保资金的周转不会出现意外问题。
3.对于各种各样的纠纷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企业运营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在运营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就要及时想出合理的对策,不要对其采取忽略的态度或者是运用非法手段处理。第一,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处理纠纷案件的相关管理制度,最好是设定专门的处理纠纷的部门,制定出合理、详细的处理流程和法律制度,与此同时还要设定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确保整个案件的每个处理过程都是合理且规范的。第二,确保案件处理的质量,凡是涉及到法律问题的必须抱着严谨的态度对待,确保企业的权益能够得到全面保障。另外,对于已经发生的经验教训,企业要善于做出总结,避免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纠纷。对于运营过程中的纠纷事件,企业要加强重视程度,因为这和企业的长久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将各项工作重视起来并落实到实处,企业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权博煜.企业管理风险之人事管理风险[J].中外企业家,2014,(19):181-182.
[2]鞠文晶.小议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