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1

关键词:适度规模;农民收入;国内需求;城镇化

一、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从合作社到的体制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到目前。这一体制转变对农业发展的推功作用已基本上没了潜力,尽管农业有少许发展。那也是靠科技进步来拉动的。目前,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而把老弱幼小放在家里,在外地挣了钱,在老家农村盖上一个大院子,说是为了小孩子结婚用的,而刚刚结婚的年轻人在新房里住不到一个月也出去打工了,留下一个用全家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心血挣钱盖的一个大院子没人住,不仅浪费了新房,而且占用了很多土地。老的小的在家少人照顾,家里人思念打工在外的人,在外打工的人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付出了感情上的巨大代价。这与以人为本明显违背,到头来农民还是收入最低,而农民收入低又不能促进消费,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及提高生产总值也有阻碍作用。

二、农业发展落后。农民依靠种地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农产品一般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在我国,农产品基本上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以几亿计算,而购买者也是几亿或十几亿计。产品无差别,对价格没有控制能力。处于这样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即农民所生产的产量都微不足道,单个农户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农作物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处于市场竞争中。产量低不行,产量高却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这个怪现象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及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二)厂商利润与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垄断力(或者竞争力)的正相关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厂商超额利润与垄断力和销售规模成正比关系。农产品由于垄断力为零,所以没有超额利润可讲,原因是生产者、销售者太多。怎样既能使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又能使农民增收,关系重大,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的问题,也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发展和农业对其他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提高国民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的重大意义。

(三)农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影响

在我国不仅农业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料,而且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其他产业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民不富裕,不利于为其他行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也不利于其他产业产品的销售,从而难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总值。所以,进一步发展农业,使农民增加收入意义重大,需要找出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农业发展途径。

(四)让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定居利于增加消费意愿促进内需增加

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后,其消费意愿会加强;另外,解决好农民到城市的户口及保险、社会保障体系,消费信贷等,都会大幅提高农民的购买欲望,从而大大增加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当今产品的更新换代。

三、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目前科学技术在农业里的大量应用,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原来一家几亩地到了收割时候,基本上全靠人力、畜力,要干上一个月。而现在主要靠机械,全村的土地靠二、三十人耕种即可,为少数人的大面积耕种提供了现实保证。

2、目前,的潜力已尽,逐步过渡到适度规模经济阶段的时机和必要性已日趋明显,这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所要求的。

3、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而农业领域的市场经济气氛并不强烈,在市场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方面,农业的收益并不充分。

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且农业人口数量是其他任何一国所不能比的,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民不能离开,至少是最近几十年内不能离开土地。

综上所述。应按如下方法解决农业问题:

首先,国家可以倡导、鼓励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出租,出租后可按分成制直接向租地的农民那里获得租金,使农业向适度规模经济方向发展。这样既在中国大地上实现了少数人为多数人从事农业劳动的历史,又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绝大多数农民不仅可以不劳动而获得来自农业的收入,还可以安心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其中,国家应为进城的农民提供户籍、小孩上学等一系列有关制度、体制的帮助,使其渐渐在城市定居下来。这样,农业人口的大量减少,使农产品市场发生质的变化,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大量减少,农产品市场由完全竞争市场转变成垄断竞争市场,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农产品处于不利地位的根本弱点,农业生产也有了超额利润。并且随着农业人口的继续减少,农产品的垄断力越强,农产品的超额利润也越多。这样,农民既有了购买的能力又有了购买的欲望,消费会被大幅度地拉动,即C变大了,从而带动了其他行业产品的销售,推动了其他行业的收入增加,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总值的增加。可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由于的变大。乘数也变大,我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2

在许昌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俊峰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农机机库,看到一排排农机整齐地排列着,“像这三台机器,就是去年省农机局奖励的”,赵俊峰介绍道,“作为国家级示范农机合作社,各级领导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支持与鼓励”。在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之路上,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更是得到了各级部门的普遍认可,获得荣誉颇丰。2011年获得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许昌县“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许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河南省优秀农机合作社”荣誉称号。

谈起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赵俊峰无比自豪地说:“现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一部分农户的田地都交给合作社订单作业了,还有一部分农户把土地流转或托管给了我们。”

据了解,许昌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3月17日成立以来,在许昌地区的农机合作社中一直发挥着引领带头作用。现今,合作社占地面积26亩,有196位社员投资入股,投资金额2100万元。建成机库3000平方米、种子化肥库2200平方米、办公与经营培训用房1500平方米、机手生活宿舍楼1700平方米、维修车间2000平方米,有拖拉机36台、联合收割机30台、自走式玉米收割机17台,各种配套农机具共203台套,服务车辆2台,园区管理员4人。

赵俊峰告诉记者,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机械作业质量高,收费低于市场作业费的5%,农民觉得方便又实惠,直接解决了农民收种难的问题。在去年三夏期间,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出动联合收割机30台跨区作业,收割小麦2万余亩,出动拖拉机36台,播种玉米1.8万亩;并引进推广“登海605”、“北青210”、“绿源888”等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玉米种。也正是由于农业机械的带动,农机、农艺的完美结合,使农资供应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共计供应玉米种2万多袋,供应化肥600多吨。在三秋时节,17台玉米收割机全部投入。先后在尚集、五女店、张潘等几个乡镇及临颍 、鄢陵等周边地区作业,玉米收获面积达1.2万亩。

由于合作社有先进的配套农业生产机械,农作物在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全过程都采用精良的机械化作业,改变了原来分散经营的模式,既节约了劳动力,又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入股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得外出的农民安心打工挣钱,不再被土地所困扰。”赵俊峰介绍道,对农户来说,通过土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就等于自家的地啥也不用管,像在银行存钱一样,就可收“利息”。该合作社托管土地1.3万亩,流转5000余亩。通过土地的托管与流转,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农业装备有了用武之地,在流转的土地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同时还可以让流转土地的农民到园区务工挣钱。该合作社在园区内植树1万余棵,达到了田成方、树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标准,直接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于流转的土地狠下功夫、做足文章。三夏之际,合作社不误农时、抢收抢种,出动收割机18台、拖拉机20台,在4天内使5000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并且做到了颗粒归仓。紧接着开始播种,抗旱浇水,起垄栽种红薯,并与所流转土地的杨寺、盆北、焦庄、城角徐4个村签订浇地、栽种红薯协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劳有所得。去年秋季,3500亩玉米、500亩大豆、1000亩红薯获得丰收,利润达110万元。

“种地不相信科学不行,过去是我们上门求技术,现在是技术员上门送技术,这真是件大好事啊。”入股合作社的农户纷纷表示。为向科技要效益,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推广宣传农业新技术,合作社定期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开展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免费培训。合作社还积极参与农机部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试验示范工作,带头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合作社还利用宣传彩页、服务车辆,大力宣传农机安全作业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听众已达3.5万人次,发放农技资料9000余份,接受农民咨询6000人次,充分体现了合作社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目前,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主要有订单农机作业、土地托管和流转(承租)、农资供应(种子、化肥、农药)、农技培训与服务、大型农业装备修理与配件供应等五项。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3

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根本含义在于,一个企业的供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组织数量,经济学家菲力浦科特勒经过实证分析认为,连锁组织的店铺应达到11家左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经营效果。这一数字也被“国际连锁店协会”所公认。

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时代特征。当零售业连锁组织发展不够充分时,连锁发展的区范围较小,采取统一配送也较方便;由于供给与需求呈现出“卖方市场”特征,也使集中采购的存货风险较小,因此,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较紧密。规模经济连锁发展的“店数量”也是可量的。

零售业连锁发展经营方式的改变。在商品的市场供给充分发展,“买方市场”形成以后,随着零售业连锁发展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供应链商品的品牌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地增强,零售业连锁化发展“统一配送”的功能,逐渐被品牌化商品的连锁发展所取代;而“集中采购”的功能和“存货风险”,也逐渐被代销(寄卖)的经营方式所取代和化解,经销采购商品的比例大大降低了。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零售领域的利润率在趋于平均化。

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零售业在连锁发展的过程中,当“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功能削弱以后,零售业连锁发展的“规模经济”,将更多地通过“利润最大化”的效能体现出来,“成本最小化”的效能将逐渐地被削弱。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也不再明显。连锁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在商号价值、信息共享、业务流程、行销方式、企业文化、资本运营等商流的管理要素上;而物流配送在跨地区的大连锁发展过程中,却更多地体现在货源的组织上和对成本率的控制上。因此,零售业连锁化发展,要以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为衡量“规模经济”的根本法则,而不必刻意最求“统一配送”和规模经济的“店数量”。

零售业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第一、规模经济的绝对性。零售业连锁发展形成一定数量规模后,应在经营中进行动态调整,确定规模经济的店数量,使经营效果最优,绝对地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范围越大,绝对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如“国际连锁”、“全国连锁”等。第二、规模经济的相对性。零售业连锁发展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主客观条件,不能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只是在现有条件下适当地扩大开店数量及营业面积,相对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的范围越小,相对规模经济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如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区域连锁”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若刻意地追求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会给企业造成一系列难以挽回的被动局面。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4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化;精细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标志,中国农业经历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中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脆弱的基础地位在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暴露无遗。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07年,中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仅2月份的CPI就达到8.4%,创下十二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中国“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农业是食品加工工业的基础,深刻反思中国农业发展的不足,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利于中国农业抓住契机,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传统农业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农业发展理论以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为代表。应该说,这两大理论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理论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论应用前提,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和提炼,很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在经历一段短时期的繁荣之后再次陷入停滞,回到那种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经济论》为例,刘易斯最重要的假设就是农村存在隐性失业,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为负数。在对农业生产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加人工业化进程。当农村劳动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时,农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升,追求利润的动力将促使农民把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引进来,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然而,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仅是刘易斯的假设站不住脚,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也过于简单。首先,正如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所指出的,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正,不是零,更不是负数,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其次,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几乎伴随着劳动力流出的开始而开始,并不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因为相对于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即使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上升。再次,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肯定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来。因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其中许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足以扼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整体引进,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功败垂成。最后,考虑到经济开放的因素,农产品的进口足以阻止任何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农业生产利润的获得。因此,无论是二元经济理论还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它们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农业发展中充分暴露了出来。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85年,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不仅全面铺开,其效应也已开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现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进口在全部进口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农业仍是一个低收入行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能力的限制。这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维持着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的低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流出,极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对主要依赖人力资本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造成了致命打击。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意味着农村较低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也意味着农村的低储蓄和低投资,意味着改造传统农业所需要的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投入都面临不可克服的现实困难。然而资金的缺乏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只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本,信用仍然能够弥补货币和实物资本的不足,但务农的低收入恰恰又让农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流失。现代农业需要的不是廉价的低素质劳动力,而是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相当技术含量的高技术劳动者,这种劳动力在农村很奇缺。然而在农业劳动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仅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劳动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强壮体力的简单劳动力也离开农村,这意味着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体是老、弱、病、残,他们无论在劳动力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可能胜任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价格偶然性上涨所带来的经济刺激,其结果不可能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农产品销售的高价格最终对应着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而不是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业利润,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说,务农的低收入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碍,城市工业化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则使传统农业维持的低水平均衡获得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受工业化产品市场容量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完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民以食为天,廉价的劳动力大军盘踞在农村,也就为传统农业的延续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尽管中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所增加,但中国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没有显示出来,更没有显示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强大竞争力。

三、规模化与精细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工业化市场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又必须以大批农业劳动力的退出为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开辟一个新的就业领域作为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新的就业领域只能来自农业内部,但它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现代农业,在严格的意义上,按照刘易斯模式实现的现代农业应称为大田农业。新的就业领域是特种农业,也称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它在日本、东亚四小龙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特种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特殊需要的农产品,大田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产品而言,特种农产品异质性高、产品差别化程度大,大田农产品同质性高、几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种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大田农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尽管二者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都很高。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向,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自主决定特种农业和大田农业在本国农业部门中的比重。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西方的农业发展理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适合西方的国情。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除以廉价的资本取代昂贵的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选择,以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农业现代化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后来的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都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在特殊情形下完成的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它只是告诉我们,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可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从这种意义上说,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讲述的是西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情形下的农业现代化,这条道路对于有着严重过剩劳动力的中国农业是否适用值得商榷。相反,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其说它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如说它为西方农业现代化理论补充了新的内容。因为就大田农业而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显然更具有说服力。大田作物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就是改变劳动的投入方式,这是西方农业现代化首先从以资本替代劳动开始的首要原因,在机械化全面铺开之后,才有化学化、生物化等其他农业现代化技术。这种以节省劳动力为基本目的的农业现代化注定了其产品的劳动含量较低,农产品具有明显的资本密集型特征,但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不应局限于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的满足。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在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具有可替代性的同时,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劳动的投入来弥补资本的不足,却无意识地把人们引导到一个农业现代化的全新空间,这就是特种农业的现代化,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果说大田作物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特种农产品满足的就是人们特殊生活的需要。舒尔茨理论应用的结果是,如果要取得成功,只能是特种农业的出现和特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也许是舒尔茨当初提出这一理论时所没有想到的。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5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危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204-02

玉米茎基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在5%~10%之间,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重者甚至绝收[1]。近年来,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至2010年仅定西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7.87万hm2,总产玉米49.63万t,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应用不但扩大了玉米产区,提高了玉米产量,而且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在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玉米茎基腐病却呈逐年加重趋势,到2010年全市发生2.8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 15.77 %,平均发病率13.40%,造成玉米减产 12.41万t。为此,2008―2010年笔者对以定西市为主的甘肃中部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茎基腐病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病原微生物优势种群及发生危害情况,摸清了病原物侵染循环和病害流行特点,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科学防治措施。

1危害症状

运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其茎基腐病的发病时间较露地提前,从苗期开始出现症状,到大喇叭口期症状加重,灌浆期至蜡熟期进入显症高峰期。前期玉米植株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向外逐渐扩大,向内逐渐缢缩。后期玉米植株茎秆内部空松,极易引起倒伏甚至折断,折断后可明显观察到茎秆自基部第1节开始腐烂,并向第2、3节扩展,有的甚至腐烂达第4节。叶片的症状与品种抗性关系密切,一般自下而上发展,抗性较强的逐渐黄枯,历期较长;感病的迅速枯死,呈灰绿色,历期较短。由于该病主要是由根部受害引起,在整个生育期病菌不断侵染植株根系,造成初生根和次生根表皮细胞脱落,髓部变空,进而引起腐烂,根毛减少,所以整个根部极易拔出。病害后期,雌穗苞叶明显干枯,穗轴柔软下垂,籽粒干秕。

2病原

经笔者多点采样后送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室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甘肃中部玉米茎腐病病原菌主要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禾生腐霉菌(Pythium graminicola)侵染。前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后者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这些病原菌基本与北京、河北、山西等地报导的病原相似或相同,与甘肃酒泉玉米茎腐病的病原禾本科腐霉菌(P.graminilum subramaniam)基本吻合[2]。腐霉菌和镰孢菌在侵染过程中,主要以产生的毒素和细胞壁降解酶起重要作用,酶和毒素的相互作用可能构成了病菌的综合侵染力[3]。

3发病规律

玉米茎基腐病的侵染分为4个阶段,即发病前期、根系显症期、病害快速上升期、植株地上部显症期。无论是根系、茎基髓、叶片的受害症状,还是从病菌分离频率及侵染过程的显微观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田间病株分期分离和苗期接种试验证实:①病菌可在生育前期进行潜伏侵染,随着根系的发育和伤口的增加;②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生育前期的侵染,因为前期侵染对玉米根系生长影响早,危害持续时间长,而后期侵染只能加速病程发展;③先侵入的病菌进入潜育期,后侵入的病菌则可能刚刚侵入,所以茎腐病的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相互交错[4]。

4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4.1带病种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

玉米茎腐病的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主要以菌丝体、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以卵孢子在病土及病残体内越冬,带菌的种子、土壤和病残体是茎腐病的初侵染源[3]。多年来,甘肃中部玉米种植所需杂交种全部依赖外地调入。因此,在调种过程中,玉米茎基腐病菌附着于未经包衣或包衣不合格的玉米种子上传入,之后侵染发病,又在土壤、病残体和废(弃)旧地膜上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侵染源。

4.2高温高湿的地表小气候影响

试验证明,禾谷镰孢菌和腐霉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最易产生子囊壳,释放出子囊孢子,发生侵染。这也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茎基腐病较露地玉米发病早的原因,因为地面被地膜全覆盖后,耕地含水量增加,升温迅速,形成了高温高湿的小气候,加速了病害侵染。进入穗期后,植株生长旺盛,叶片茂密,特别是玉米灌浆期如遇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土壤水分急剧蒸发,使田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极易导致该病暴发流行。

4.3品种抗性差异明显

玉米品种不同,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王振华认为玉米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5]。研究表明,抗病品种植株形态表现为叶面积较大,茎秆较硬,植株干物质较多,低茎节密度偏高。生理代谢上,玉米灌浆期茎秆中含糖量越高,植株抗性越强。

4.4栽培及田间管理

玉米茎基腐病一般在梯田地、川台地发病较轻,洼地雨后积水严重且不易排除发病较重。土壤疏松、肥力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前茬为豆类的耕地发病较轻,而土壤贫瘠、肥力不足、前茬为荞麦和胡麻的耕地玉米生长不良,发病较重。施肥水平上,偏施氮肥发病较重,而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根系的木质化程度,增强茎秆的机械强度,改善抗病能力。温瑞等[6]的田间试验证明,磷、钾和蔗糖可以提高茎秆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木质素的含量,田间成株期叶面喷糖和增施钾肥或磷、钾肥混合物,可以提高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此外,忽视轮作倒茬,盲目运用新膜多年重茬、一膜2年用连作种植方式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秸秆沤肥技术,使大量病株残体滞留田间,病菌积累基数较高,为茎腐病的发生和大规模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发病情况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也符合禾谷镰孢菌和禾生腐霉菌的生理特性。

5综合防治技术

5.1选用丰产抗病品种

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依据当地的光热、水肥等自然资源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既要保证依靠全膜覆盖的增温作用完成灌浆达到正常成熟,又要引进、推广叶面积较大、茎秆较硬、植株干物质较多、低茎节密度偏高的抗病品种,如沈单16号、豫玉22号、酒试20号、承单20、吉单261、金穗系列等,尽量避免使用抗逆性差的品种。

5.2农业防治

5.2.1严格要求使用包衣种子或进行播前种子处理。在包衣前要精选玉米种子,确保种子质量,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芽势。可选用“西农牌”玉米种衣剂、华农20%福・克、广东一号、涿州产20%克・福、中原19号、17%克百威+多菌灵+三唑酮种衣剂(江苏铜山县农药厂)、17%呋喃丹+多菌灵种衣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制药厂)进行种子包衣,对玉米出苗和生长发育都无不良影响,能显著防治玉米茎腐病,增加玉米产量。也可以在播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2%拌种,有一定防效,同时可兼防玉米丝黑穗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2.2轮作倒茬。因地制宜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使病原物因缺乏寄主而消亡。因此,必须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兼顾丰产和防病的需要,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实行玉米与马铃薯、小麦、豆类、胡麻等作物的轮作倒茬,探索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的间作套种模式,或采用土地休闲和少耕等,预防和减轻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和流行。

5.2.3加强栽培管理。地膜覆盖应以秋末冬初最佳,春季顶凌覆膜次之,播前抢墒覆膜最差。肥料施用方面应多施农家肥,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施肥,尤其要注意增施钾肥,用硫酸钾18~30 kg/hm2做种肥,利于培育壮苗,减轻或延缓发病。播种上应适时播种,切忌早播造成幼苗根部冻害、加速病菌侵染。另外,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单位面积株数,减少机械损伤,积极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危害及叶部、穗部和根部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严格水肥管理,及时排涝,调节土壤湿度,防止植株受涝,减少诱发因素。

5.2.4消除田间病株残体。在玉米生长季节,一旦发现茎腐病零星病株就要立即人工挖除,病穴用药剂消毒,以防病害扩展蔓延;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菌源数量。严禁使用玉米病残体沤肥、堆肥,有机肥应在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5.3生物防治

通过调节植物周围的有益微生物环境来减少病原物接种数量,降低病原物致病性,抑制病害的发生。据报道对玉米茎基腐病有防治作用的生物有绿木霉、外担菌、哈茨木霉、鞍形小球壳菌、粉红单端孢菌、棘腐霉菌等[7]。

5.4药剂防治

除运用种衣剂防治茎基腐病之外,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效达70.9%、80.5%、66.5%。用15%庄园乐水剂(哈尔滨市东光化工厂)300倍液,发病初期一次用药即可奏效,施药7 d后,药效可达到88.3%~91.0%,施药11 d后,药效达到98.4%~100.0%[8]。

6参考文献

[1] 陈捷.玉米病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96-106.

[2] 杨仁义.酒泉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初探[J].甘肃农业科技与信息,1998(7):47-48.

[3] 咸洪泉,宋佐衡,陈捷,等.辽宁省玉米茎腐病初侵染菌源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4(5):40-42.

[4] 陈捷,宋佐衡,咸洪泉,等.玉米茎腐病侵染规律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5(2):117-122.

[5] 王振华.玉米茎腐病与品种抗性的研究进展[J].种子,1997(4):41-43.

[6] 温瑞,董金皋,王景合.磷、钾和蔗糖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199,3(3):26-27.

[7] 陈捷,宋佐衡,梁知杰,等.玉米茎腐病生物防治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4,20(3):6-8.

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范文6

要问今年哪类基金产品不但没有“蓝瘦香菇”,而且还颇有些“小确幸”,答案显然是QDII产品。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受美元依然维持强势影响等因素,纳入统计的142只、且已度过6个月建仓期的QDII产品中,117只产品呈现正收益,占比高达82.39%。

超八成产品正收益 谁更有机会?

今年前10个月,QDII产品整体业绩表现亮眼,超八成录得正收益。在今年前10个月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近8%的背景下,这个成绩格外吸引了投资者关注。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包括中银标普全球精选、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华夏大中华企业精选、国投瑞银中国价值发现、诺安全球黄金、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嘉实黄金、易方达黄金主题、华宝兴业标普油气人民币、南方金砖四国在内的10只产品排名前十,今年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依次为38.98%、34.44%、24.7%、23.53%、22.11%、22.05%、21.67%、21.51%、20.81%、20.78%,均超过20%,这在今年前10个月、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达10%的寒流中分外暖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A股弱市特征尽显,同时,在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也未见持续的赚钱效应下,投资人依然对一些T+0场内高流动性品种的热情不减。10月份以来,华宝兴业基金旗下明星QDII产品――华宝兴业标普油气人民币的成交金额再度以显著优势领跑国内所有近200只上市型基金(LOF),延续了自2015年年初以来的高热度。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该产品良好的业绩,独特的T+0交易机制,领跑两市所有LOF基金的规模及成交量,以及作为“油价风向标”的特性,是其交投持续火爆的原因所在。

此外,对于四季度的趋势,接受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还表示,四季度看好黄金和房地产QDII。在市场避险情绪和人民币贬值趋势的环境下,黄金价格依然有一定支撑,未来仍有表现空间。而对于美国房地产而言,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美国房地产价格有望持续走好。

“考虑国际市场汇率变化,当前美国正处于加息周期,未来人民币兑美元仍具有贬值压力,投资者应增加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产配置。”泰达宏利基金如是表示。

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则认为,在全球进入大放水的时代,充裕的资金正在寻找估值洼地布局,也在消灭一切高收益资产,香港市场则同时具备这两点关键特征。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短周期企稳好转,A股市场缺乏整体性机会,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强,“聪明”的资金已经开始布局港股洼地,香港市场正在迎来中长期配置良机。

“与全球主要股市相比,香港市场仍处于估值洼地。”轩伟介绍说,截至9月26日,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2016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仅为11.6倍和8.1倍,显著低于欧美等发达市场估值,也低于印度、巴西、中国A股等市场。当前AH股溢价指数仍处于相对高位,从行业估值来看,港股绝大多数板块估值低于A股,尤其是在医疗保健、原材料、工业、信息技术等板块。此外,香港市场股息率优势明显,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分别达到4.35%和3.44%,大幅高于沪深300和上证综指。随着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步入负利率时代,高股息资产成为全球较为稀缺的高收益资产,成为资金追逐和配置的对象。

“额度告急”和“产品迷你”两大困局待解

除了业绩今年前10月打一个翻身仗此外,还有一个导致QDII紧俏的原因之一,即额度吃紧。也就是说,外管局一直未增加QDII额度。

据媒体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司长郭松日前表示,QDII总额度900亿美元早于去年3月份用完,至今外汇局累计批准QDII额度为899.93亿美元。目前外汇局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去申请新的额度,但在新额度获批前将维持现状。其中,保险共有308.53亿美元的额度,信托有77.50亿美元,银行有138.40亿美元,包括券商、公募基金在内的证券类额度有375.5亿美元。

没有新的额度,包括华夏、鹏华、广发等大型公募旗下的QDII产品,自5月下旬以来就陆续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及定投业务。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截至10月31日,纳入统计的142只QDII产品中,有42只产品“暂停申购”,34只产品“暂停大额申购”,这两类产品的占比达到了53.52%,超过了半数。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去年年初,就已经获批QDII资格的华能贵诚信托和长安信托,目前仍没等到QDII投资额度,今年刚获批QDII资格的英大信托、中粮信托和重庆信托同样没有获得QDII投资额度。

除了“额度告急”现象普遍外,另一制约QDII产品的困局是规模偏小。据《投资者报》统计,截至10月31日,纳入统计的142只QDII产品中,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多达64只,占比45.07%,比例明显偏高。面对“额度告急”和“产品迷你”如此尴尬的两大困局,QDII基金无论对于公募还是投资者而言,都是一个两难之选。

不过,尽管多数QDII业绩喜人,但也有一些产品亏损严重。截至10月31日,广发纳斯达克生物科技美元今年来亏损达到24.79%,成为垫底QDII。那么,为何会逆势出现亏损?对此,广发基金回应说:“二季度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总体在底部震荡整固的格局。二季度关于生物科技行业的消息不多,整个行业还在底部震荡。今年生物科技行业远远跑输市场的原因,在于美国医药高药价的问题提交到了总统大选的议题,高药价的问题受到监管层的关注,市场预期未来药物价格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对生物科技行业的盈利产生影响,所以相关公司的股价一直表现不佳。截至到上半年本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22.8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86%。三季度生物科技指数表现突出,安进、百健等生物科技企业业绩超预期刺激整个板块,让市场重新关注该板块。三季度,本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12.9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1.96%。”

尽管业绩暂时不佳,但对于后期能否提振业绩,广发基金并没失去信心,并称“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美国大选是一个重要的时点。今年生物科技行业表现弱于预期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大选中的候选人都拿医药行业不诚实、提高药价的事情、以及对医药企业的药价进行限制,市场预期这样会影响收入,所以今年的生物科技行业承压。对于生物科技企业来说,大选将是候选人继续攻击药企的时间窗口,届时生物科技行业会表现弱于市场。但我们仍然看好生物科技行业的长期价值。在全球总体需求减弱的宏观环境下,医疗的支出是少数影响较少的行业,在这一点上,医疗的长期需求是没有问题的。而短期限药价的影响只是一次性的影响,而且这次限药价会增加市场并购的机会。由于原来医药企业的估值较高,这次的估值下行有利于企业并购,行业集中度会提升,有利于大药企。所以我们继续看好生物科技指数的长期趋势。”广发基金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