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

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体育场馆;火灾风险

体育场馆火灾风险主要体现在建筑环境因素、建筑防火能力、消防设备、管理因素、安全疏散管理、外部救援能力等方面。

图2-1 火灾风险因素

一、火灾风险概念

火灾是一种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变、生产能力的提高,火灾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火灾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发性灾害之一,火灾的发生频率高,空间跨度大,造成的损失与危害触目惊心。

二、体育场馆火灾风险主要原因

风险的定义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称为失败概率;二是危险事件一旦发生,其后果严重程度和损失程度大。体育场馆火灾风险因素主要有人、场馆和环境因素,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内部人员、外部人员和管理因素;场馆因素主要是建筑环境、建筑防火、消防设备等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

图2-2 体育场馆火灾风险主要原因

三、体育场馆的火灾危险性

(一)扑救难度较大。大型体育场馆的顶棚高、跨度大、空间大、建筑结构特殊,且屋架多采用钢结构网架,火灾隐患多,一旦失火,不易扑救。

(二)可燃物品多,火源隐患杂,内部火灾荷载大。一般的大型体育场馆除拥有较大面积的比赛场地及观众厅外,还设有较多的附属用房,体育馆建筑可燃材料多,遇到火源极易猛烈燃烧并迅速蔓延。体育馆电器多、着火源多。如多数体育场馆除承办体育比赛、训练外,还承办各种文化娱乐、文艺演出等。

(三)人员密集,疏散困难人员众多。体育馆属典型的公众聚集场所,其最大的特点是社会性强,人员高度集中,能够容纳的人数少则数千,多则上万。而这类场所疏一旦发生火灾要求在短时间内同时迅速疏散,人员容易惊慌,拥堵疏散通道及出口,如果在疏散设计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四)新型材料多,烟毒性大。

近年来新建的体育馆突出体现了“大、新、奇、特”,因此体育场馆建设采用大量新型复合材料,火灾的发生必然伴随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烟气的生成,而且由于可燃物质的不同,便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成分复杂的有毒气体。

(五)经济损失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和商品流通的速度增长,体育馆建设的发展规模空前的扩大,有的集比赛、娱乐、展览、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场馆越来越多,它们的建设装修材料昂贵,他们的设备、财产物品数量价值高,一旦发生火灾,经济损失很大。

四、体育场馆火灾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隐蔽性。火灾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难以预料的灾祸。

(二)危险性。隐患是火灾事故的先兆,而火灾事故则是隐患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说明:一个烟蒂、一盏灯、一个熔珠、一个违章行为、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

(三)突发性。:温度的突然升高、烟气的突然侵入、方向感的突然失去等等。突发性也是火灾中给人们造成恐慌的重要原因。

(四)瞬时性。火灾的瞬时性表现在火灾本身的无规律性上,现场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方法都必须根据火情的发展随机地选择。

(五)多变性。每次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这与建筑物内装饰装修材料、堆放和贮存物品、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有关。如果疏散和逃生无序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六)高温性。

火场上一般可燃物质较多,火灾蔓延速度较快,往往短时间内热量便会聚集,特别是火灾发展到轰然时,周围气体的温度骤然提高。

(七)时效性。

防火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但消除火灾隐患还必须讲究时效性。为此,应在整改前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八)烟毒性。

体育场馆建设需要大量装饰材料,火灾的发生必然伴随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烟气的生成,而且由于可燃物质的不同,便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成分复杂的有毒气体。

五、体育场馆火灾风险的控制措施

体育场馆火灾风险控制技术分为主动防火对策和被动防火对策两类。主动防火对策是直接限制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技术,如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消火栓、防排烟、消防电源和安全疏散诱导系统等;被动防火对策指是提高或者增强建筑构件或材料承受火灾破坏能力的技术。如提高建筑构件耐火(及高温)技术、不燃与难燃化的装修材料、防火分隔设施、各种管道的穿墙防火封堵等。此外,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也是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降低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

图2-3 火灾发展过程与控制措施

六、体育馆火灾风险预防措施。(一)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堵塞疏散通道。(二)体育场馆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三)体育场馆的电气线路设计,维护、保养、检验必须符合有关防设计标准和管理规定。

(四)要加大消防宣传、消防培训力度,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要做到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

七、限制火灾扩张和蔓延的措施

一旦发生火灾,限制初期阶段的火灾增长速度非常重要。这些措施包括:(一)观众区域与相邻区域或空间之间应用耐火极限至少0.5h的结构隔开。这样就可以保证任何来自其下方或邻接区域的火焰不会轻易突破到观众区域。(二)所有的楼梯、出口、走道,或任何其他的向上、向下以及穿过看台或其他结构的观众使用的紧急疏散通道。(三)观众区域建筑墙体和顶棚的内衬材料,以及这些区域下方楼板顶棚的内衬材料,应按现行有关英国规范进行试验,其火焰传播等级不低于1级。(四)任何构成疏散通道封闭界面的门应能自行关闭,并具有至少0.5h的耐火能力。(五)当建筑物的屋顶是封闭的或是彼此连为一体时,烟气或火焰容易蔓延。这种危险应通过预防措施,或通过足够的防火分隔加以消除。

(六)对有些屋顶设置而言,通风排烟系统可以提供一种降低火灾蔓延的方法(包括屋顶下方的火焰运动和烟及有毒气体的扩散)。

(七)屋顶使用易燃材料的地方应采用不燃材料替换。对那些无法这样做的地方,屋顶应使用不燃板材覆盖。

(八)商店和设有深型炸锅或食品加热烹饪餐饮设施的出口,应与其他内部区域或观众区域用至少1h耐火极限的结构构件分隔开。

八、对相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体育馆判定建筑物内人员疏散安全与否的标准是:判定建筑物的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EST)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EST)的值。体育场馆疏散设计的目的就是使REST

参考文献

[1] 陈志芬,陈晋,黄崇福,李强,谭明艳.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Ⅰ)火灾事故因果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6

[2] 陈志芬,陈晋,黄崇福,谭明艳.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Ⅱ)[J].自然灾害学报,2006

[3] 陈晋,陈志芬,黄崇福,李强.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北京师范大,2005

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2

1对象与方法

1.1监督抽查对象:选取太原市6城区以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辖区内的就餐人数多,就餐时间集中,婚宴、包饭多的大型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其中社会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场所面积均在500平米以上,学校食堂均为大专院校食堂,抽查社会餐饮147户,大专院校食堂53户,共200户。

1.2调查方法:专项监督检查: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随机监督检查,按照餐饮单位格式化监督检查表对抽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

1.3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食品安全隐患:操作流程、设施设备合格99例,不合格101例,合格率为50.5%;原材料采购合格139例,不合格61例,合格率为69.5%;食品安全管理合格113例,不合格87例,合格率为56.5%;食品加工操作合格124例,不合格76例,合格率为62%;餐(饮)具清洗消毒168例,不合格32例,合格率为84%。从检查中统计的数据来看,各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在餐(饮)具清洗消毒及原材料采购方面合格率较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大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均配备了完善的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设备,有的餐饮单位还引进了洗碗机,实现了餐(饮)具清洗消毒机械化、自动化,体现了大型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在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上有了很高的重视程度,同时这也与我市每年开展的餐(饮)具专项抽样检测工作有很大关系,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原材料采购验货,索证索票方面都逐步进行了完善。从统计数据来看,操作流程规范方面,合格率最低,说明大型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出于营利为目的考虑,往往在食品处理区面积投入不够,食品处理区与就餐区面积比例严重不符合相关要求,使得食品处理区内操作加工流程不规范、不合理,另外各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安全制度建立和落实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许多单位未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2不同餐饮类型食品处理区加工操作流程设计的比较:社会餐饮服务检查147家,合格60家,合格率为40.8%;学校食堂检查53家,合格39家,合格率为73.6%。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社会餐饮与学校食堂加工操作流程设计的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餐饮类型不同合格率不同,学校食堂食品处理区加工操作流程设计合格率高。

3讨论

3.1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食品安全隐患分析

3.1.1食品处理区加工操作流程设计及设施设备配备:监督检查中发现,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尤其是社会餐饮单位,食品处理区面积和就餐区域面积比例严重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各社会餐饮服务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食品处理区面积相对较小,加工操作流程不符合要求,个别餐饮服务单位就餐高峰期甚至出现从业人员加工操作拥挤不堪的现象,食品安全隐患重重,相对于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食品处理区的流程设计相对规范,面积比例基本符合要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操作设施设备的配备与日常维护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中也非常重要,在餐饮服务行业这个动态的加工操作过程当中,冷藏冷冻设施的使用必不可少,如果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冷藏冷冻设施不及时维护与保养,设备达不到冷藏冷冻效果,会给企业食品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3.1.2食品安全管理: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大多都未制定有效可行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如从业人员岗前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企业内部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等,对于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内部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3.1.3食品原材料采购:在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原材料的采购是食品加工操作的第一步,原材料的把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食品加工操作及成品菜的出菜,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第一道关,向供货商采购食品原材料时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工作是保证食品来源正规、源头可追溯的必要工作,但是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部分餐饮企业不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工作,给后期的食品加工操作带来诸多不可控的食品安全隐患。

3.1.4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粗加工过程中清洗水池混用,洗菜池里杀鱼,在杀鱼池里解冻等,如此不按规范要求的操作加工很可能引起食品交叉污染,在凉菜间里加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食品安全隐患更大,如未清洗的蔬菜拿入凉菜间里清洗,把生肉直接拿到凉菜间里进行切配等问题,凉菜间作为餐饮服务单位的清洁操作区,是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操作专间区域,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极易引起食品交叉污染,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

3.1.5餐(饮)具清洗消毒:餐(饮)具作为餐饮服务单位接触成品菜的器皿,其卫生状况尤为重要,但是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许多餐饮服务企业在餐(饮)具清洗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如餐(饮)具清洗不干净,不按要求消毒,餐(饮)具保洁柜不密闭、卫生不达标等问题。

3.1.6不同餐饮类型食品处理区加工操作流程设计的比较结果分析:对社会餐饮与学校食堂加工操作流程设计的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学校食堂食品处理区加工操作流程设计合格率高,分析其原因,这与社会餐饮重在以营利为目的,而学校食堂以服务为遵旨是分不开的;同时近年来连续开展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学校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社会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意识及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1]。

3.2对策与建议

3.2.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对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教育、开展活动,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3.2.2在硬件设施配备方面进行防控:各餐饮服务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食品处理区,使加工操作流程合理,防止交叉污染,同时食品处理区的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比例应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强化各类设施设备如冰箱、冰柜、消毒设施的配置,以满足实际操作要求。

3.2.3对关键环节进行防控:进一步把好食品原料采购关,加强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验货及索证索票工作,从源头上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加强对食品加工操作环节的动态把控,食品原材料的清洗、食品工用具的规范使用,凉菜间内食品的规范加工操作,餐(饮)具的清洗消毒工作,食品处理区的卫生状况保持等。

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3

近年来,风险管理开始进入中国税务管理领域,衍生出“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它是指以最小的税收成本代价降低税收流失的一系列程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管理,能创造出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有效提升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从理论到实践,从国际和国内全新视角,进一步开拓视野,广泛借鉴国际上税收风险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乌鲁木齐市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有效推进和实施乌市税收风险管理,提高征管质效,降低税收流失风险,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税收风险管理包括税收流失的风险管理和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本文重点阐述税收流失的风险管理。

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源分布领域越来越广泛,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经济决定税源,税源决定税收,这是一个简单的税收经济学原理。但在实际税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客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税源并不一定完全形成税收,从而导致客观税源决定的纳税能力与实际税收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明税源管理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税收流失的风险。

根据《中国税务稽查年鉴》公布的,全国税务稽查数据显示的全国税收流失率,与同期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收总额,可以推算出同期全国税收流失额。从数量上看,我国税收流失的总量逐年增加,近五年每年在3000-4000亿元左右,数额惊人。税收流失影响了我国的财政收入,弱化了税收宏观调控功能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如何有效地减少税收流失,是理论界和各地税务机关多年来一直不断探索的课题。健全法制、完善税制,规范税式支出、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纳税意识等等,其中最直接有效可控的措施,是建立现代税收征管体系。自20__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多次提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构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税收征管体系的要求,即“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信息管税”、“税源专业化管理”、“风险管理”的提出,为实施全面的税收风险管理做了技术、业务和理论的准备。可见,税收风险管理是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税收风险管理也是国际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学习借鉴国际税收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与我国税收管理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各地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在诸多方面尚存在许多瓶颈需要破解,很多难题需要探索和研究解决。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税收风险概述

1.税收风险及税收风险特征。税收风险是实现税收征管目标的障碍,是指国家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在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纳税人未全面遵从税法的情况下,形成的税收流失的可能性,使实际税收的征收结果与税收预期之间客观上发生偏差。

税收风险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管理性税收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纳税遵从风险,二是税收执法风险。本文研究的是纳税遵从风险,即由于纳税人对政策认识不足、工作疏漏等情况造成非故意性不遵从,纳税人利用自身信息优势等不正当方式故意或恶意不遵从,形成的税收流失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税收风险除了具有一般风险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属性:隐蔽性和潜伏性,税收风险形成机制复杂多变,使得税收风险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和察觉并加以管理。纳税人利用技术手段将税收显性风险人为处理为隐形风险,促使风险累积,导致风险压力,形成真正的税收流失;难于化解性,税收风险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运行、税收制度、税收管理体制、管理能力及纳税遵从度等方面密切相关,使得税收风险的防范、控制、化解的管理难度较大;传导性,税收风险会在上级或下级税收之间传导和扩散,导致整个税收系统风险共担。税收系统又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所以,税收风险仍然是最为严重的社会性风险。

2.税收风险的分类及表现形式。税收风险的分类:按照风险来源,可分为税务部门税收风险和企业税收风险;按照风险的可测程度,可分为指标性税收风险和非指标性税收风险;按照风险等级评定,可分为一般税收风险和重大税收风险;按风险承担主体不同,分为纳税人风险,扣缴义务人风险,税务人风险,纳税担保人风险,其他税务行政相对人风险;按税收征管过程的具体环节,分为税务登记风险,财务核算风险,税源监控风险,纳税申报风险,信息报送风险,税务检查风险。

税收风险的表现形式:在纳税人方面表现为少缴税(可能是无意造成的,也可能是故意逃税),纳税人在技术上履行了纳税义务,但因对税法的理解不同,而可能在遵从上出现问题;在征税人方面,表现为税法缺乏透明度,税收征管方式发生了变化而纳税人并不知情等。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税收风险管理: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配置管理资源,通过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处理,以及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等措施,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的过程和方法。税收风险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和现代税收管理相融合的一个产物。

2.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来源。风险管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风险管理思想出现在20世纪前半世纪,如法约尔的安全生产思想,马歇尔的“风险分担管理”观点等。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加拉格尔在“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阶段”的论文中,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19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19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和风险费用的增加,法国从美国引进了风险管理并在法国国内传播开来。

与法国同时,日本也开始了风险管理研究。近20年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它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由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欧洲风险研究会”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1986年10月,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新加坡召开,风险管理已经由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

3.税收风险管理发展进程。oecd(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作为国际组织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现代税收管理相融合,推进了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1997年7月,oecd通过一个名为风险管理的应用指引,对在税收管理领域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了扼要描述。20__年初的oecd战略管理论坛一致同意,为促进税收遵从风险管理的实践应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税收遵从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20__年5月,来自oecd成员国的许多税务官员在伦敦召开会议,组建了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其工作范围主要是关注影响中小企业国内税收遵从问题。20__年10月,oecd批准了税收管理遵从小组论坛提供的,题为《遵从风险管理:管理和改进税收遵从》的税收风险管理应用指引。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近二十个国家税务专家参与文献的起草工作。20__年,oecd在南非开普敦召开了税收管理论坛第四次会议,讨论了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税收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发展。20__年全国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大力推进信息管税,树立现代税收管理新体系;20__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信息管税就是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依靠立法大力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以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为基础,寻找和识别税收管理风险点和风险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措施。20__年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将税收风险管理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各地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成因分析

(一)税收风险产生的因素

税收风险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作用引起的:。

从纳税人偏好角度看,纳税人会比较遵从成本和不遵从成本,从而做出遵从税法还是逃税的决定。遵从成本越高,不遵从程度也越高;只有当不遵从成本高于不遵从收益时,才能对不遵从行为起到负激励、负强化作用。

从税收制度的角度看,税制和税率的不合理、收入和税负的不公平、征管程序的不公正,容易导致纳税人的不满或产生对立情绪。

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看,纳税人和政府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纳税人通过缴纳税款,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但在现实中,这种关系是不完全等价的,公共支出违背公众意愿,纳税人得不到应有的优质公共服务时,政府公信度下降,也会导致纳税遵从度降低。

从税收法制的角度看,税收在立法环节的法制环境不完善;执法环节的权限和程序内容存在质效低下;司法环节存在大量税收违法和税收侵权行为未走司法程序的情况;法律监督环节流于形式等,没有给纳税人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纳税环境。

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征纳双方存在征纳博弈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纳税人会利用信息优势为纳税不遵从作掩护,税务机关如果征管不严,会客观上助长逃税、骗税的风气,产生社会性税收风险。

从人员素质的角度看,税务人员职业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纳税人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也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引发税收风险的原因复杂多样的,税收风险只能控制无法彻底根除。但税收风险和风险因素之间存在联系,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因素分析和控制的方法,来达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轻风险损失强度的目标。

(二)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原因

税务机关的基本管理目标是提高纳税遵从度。作为实施税收管理的主体,其拥有一定的资源条件,但是要保证每一个纳税人全面遵从税法,这些资源又总是不足的,即征管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科学有效的税收管理必须尽量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对税收遵从风险容易发生,且风险级别较高的领域,优先配置资源,从而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应对风险,获得较高的纳税遵从度。税收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税务机关找到管理资源配置策略和遵从目标最大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税收风险管理不仅是为了更好地选择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案源,一方面是为了通过预先的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得管理措施最终对于缩小税收遵从缺口规模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如果税收管理中没有一种工作机制持续地研究分析、寻找识别税收管理中的风险在哪里?哪些纳税人是最需要关注的风险纳税人?那么税收管理只能是管理所有的纳税人,没有重点地管理,没有针对性的管理,这种管理会给征纳双方带来成本的增加,是一种低效地管理活动。

四、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与内容

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及内容设计一般包括税收风险战略管理、风险的分析识别、风险的等级评定、风险的应对处理和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

(一)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设计

税收风险管理是对管理目标科学规划,税收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程度等级排序、风险应对处理、风险控制降低、排查的管理流程系统。税收风险管理是一个周期循环、不断改进、螺旋提升的管理过程。

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明确税收风险管理战略目标,制定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及相关制度和标准,是顶层设计的基础阶段;二是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即运用涉税信息数据开展税收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测度与排序、预警监测,是事前、事中对税收风险的预警防范阶段;三是税收风险的应对处理,是税收风险有效控制、排除阶段;四是税收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和改进完善,是事后考核评价阶段。在整个风险管理流程中,第二和第三阶段是核心重要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按照科学的操作流程依次进行,细化流程节点,有序开展,相互衔接,有效配合,分部门分阶段推进和实施。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1.税收风险目标规划。明确税收风险管理目标和研究制定战略规划,是税收风险管理的开始阶段。税收风险目标规划是指管理层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内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方针策略、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作出的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谋划。制定一个完整的目标规划,首先要对内外部形势做准确的判断,明确组织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方针策略和实施的重点步骤,以及必要的组织技术保障等。

2.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税收风险识别就是通过运用涉税信息和风险特征库技术和相关工具方法,寻找和发现税收风险可能发生的领域、行业、纳税人及具体的税收风险发生环节,为税务机关实施风险控制和排查给出明确的指向目标的过程,是技术层面的基础环节,也是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基础是采集有关涉税信息数据,运用相关数理 统计和技术方法分析识别,发现导致潜在税收流失损失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表现及风险区域和风险点。

3.税收风险的等级排序。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确定税收风险等级,进行风险等级的高低排序,并进行风险预警提示和信息,对不同程度的纳税人和风险实施分类预警提示关注的管理过程。

4.税收风险的应对处理。风险应对环节是对税收风险分析预警监控的税收风险信息作出及时有效应对和控制的管理环节,是税收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对税收风险的及时有效控制和降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税务机关根据风险等级,合理配置征管资源,选择分类应对处置的风险应对策略,对无风险和低风险的纳税人采取优化纳税服务和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等服务方式;对中等偏高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实施案头审核分析和税务约谈等方式;对高风险纳税人采取税务检查或立案稽查等方式,进行风险应对。随着税收风险等级的提高,风险应对控制逐渐由优化服务到辅导,由柔性管理到监控管理,最后到刚性执法。

5.税收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税收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是税收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管理阶段,是基于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对税收风险管理运行过程和工作结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全面总结评价、考核激励的阶段。科学的绩效评价可以为税收风险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和优化完善,提供有效的激励、信息反馈和决策支持。

五、国内外税收风险管理探索与研究综述

(一)税收风险管理的国际成果与经验

1.打破行政属地限制,对组织机构进行扁平化、专业化分类设置。美国国内收入署在1998年的《联邦税务重构与改革法》确定了美国联邦税务局的新组织结构,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层级少,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趋于集约化。首先是按纳税人的规模类型、性质和特点进行科学分类,在全国设置四个税收征收管理业务部门。其次突出对大企业遵从风险集约化管理,加大管理资源的配置力度,优先配置高级管理人员,为纳税人提供多种专业纳税服务。体现了把有限优质征管资源优先配置在规模大、风险大的区域的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

2.涉税信息管理水平高,信用制度成熟。欧盟委员会和oecd成员国普遍推行纳税人登记编码制度,纳税人的一切涉税事宜均通过税务代码办理,并通过税务代码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监控管理其所有涉税信息及信用记录。美国国内收入局利用统一的社会安全号码,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纳税人进行登记和涉税信息数据监控管理,涉税信息的来源渠道广泛、丰富并较真实。此外,oecd国家普遍制定了针对涉税信息报告的法律制度,为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美国国内收入法,详细规定了几乎所有主体在内的源头信息报送义务。这些规定有效解决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遵从风险管理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基础涉税信息数据资源。

3.计算机信息网络及量化管理技术发达。发达国家通常建立由全国统一规范的先进计算机征管信息技术系统,并由国家层面主导,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系统联网,将税务部门的征管手段延伸到国家的各个领域,与银行、保险、海关等部门实时传输、共享各种涉税信息数据,交叉比对稽核,为税收风险管理全程提供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信息源。

4.风险管理流程设计标准化。oecd成员国税收风险管理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制定规划及相关制度和标准;二是运用涉税信息进行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三是风险应对处理;四是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性的闭环。

美国国内收入署建立了相对公平、稳定的全国性长期纳税遵从风险评定预警监测系统,该系统依据美国税制体系建立了量化的风险模型,其中以“判别函数工作量选择模型”为代表。以纳税申报表信息为基础,涵盖大量第三方信息,实现综合采集、加工、比对、测算,识别监测纳税人遵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程度,对纳税人申报表进行量化测度,评出风险分值,由计算机筛选出10%风险程度高的纳税人作为稽查对象。系统结合当年经济发展、物价及薪资水平等因素不断优化改进、调整完善,具有有效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5.分类设置风险应对形式。oecd成员国风险应对处理的特点是改变对不遵从的纳税人一律从严惩处的传统应对策略,根据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采取差别化、针对性的分类处置和干预措施,建立了多元化的遵从风险分类应对控制管理体系。

澳大利亚建立了“金字塔”式的风险应对处置管理模型,反映了差别化、递进式遵从风险分类应对控制体系。

美国国内收入署把“服务+执法=纳税遵从”确定为税务机关的战略目标,也运用了“金字塔”式的风险应对模式,通过宽严相济的递进式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纳税满意度和遵从度。

(二)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初步成效

1.推广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统一思想认识。20__年7月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改革会议提出统一思想,凝聚合力,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会议指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就是要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形成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的闭环系统,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递进式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各级领导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各级税务机关通过培训和学习,对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战略意义有了较普遍的认识,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共识和组织文化初步形成,并将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案设计实践探索列入税收管理的工作重点并付诸实施。

2.各地税务机关积极探索税收风险管理模式,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先进税源专业化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安徽国税局搭建全省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开发90个行业税收风险模型,设置了198项指标,通过模型工具进行风险识别和等级排序,对每户纳税人自动生成风险识别报告,模型准确率在80%左右。江苏国税局开发并运用了集外部第三方信息数据利用为一体的税源风险监控管理信息化综合平台,全面实施和推进税收风险管理。

3.调整优化征管资源,明确税收风险管理职责。各地税务机关根据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等级程度的不同,重新配置征管资源。把税收风险管理职能从属地日常税源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实施专业化管理。尝试推进机构实体化、扁平化,市(地)、县(区)级税务机关从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主向以直接承担税源税基 风险监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转变,设置风险分析岗位、风险评估岗位等,优化了岗位设置,将最优的征管资源配置到税收风险高发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地)、县(区)级税务机关税收风险的控管能力。比如:江苏国税局探索将税源按规模划分为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三类分级监管;青岛国税局将全市信息分析、市级以上重点税源监控、高风险应对、跨区域纳税评估等任务上收到市局,强化税源管理职能。江苏地税局对跨地区经营、行业跨度大、组织结构复杂的纳税人,以省、市机关为主体,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实施风险管理。

六、乌鲁木齐市地税系统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情况

20__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对税收风险的识别、排序,对高风险点集中力量进行处置,以最大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乌鲁木齐市地税局根据自治区地税局开展税收风险管理试点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集全局之智,举全局之力,积极助推税收风险管理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统一思想认识,找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乌鲁木齐市地税局紧密联系税收征管工作实际,围绕影响税收征管工作全局的主要矛盾,充分认识风险管理理念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来破解当前税收管理中的瓶颈问题。在乌鲁木齐市地税系统20__年半年税务工作会议上,市局正是提出了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导向,同时提出要将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借鉴国内、区内成功做法,勇于实践,开创税收征管改革的新局面。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使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运行。

通过对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文件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自身税源特点和机构设置情况,制定下发了《税收风险管理实施意见》,制定了《税收风险管理办法》、《税收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引领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了工作中因无头绪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使这项探索性的新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制定了《乌鲁木齐市税收保障办法》,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协税职责和涉税信息交换共享机制,为税收风险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第三方信息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宣传效果,突出实用性。

乌鲁木齐市地税局区分不同对象,开展风险 管理理论原理和实践应用知识培训。20__年11月,在全市局范围内抽调综合素质强的业务骨干,组成税收风险管理团队,全面深入地学习研究国内外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对税收风险管理的系统的科学认识,进一步调研实践和深入思考;2013年3月,利用市局中心组学习的机会,举办了以市局领导、市局各职能科室领导和各区(县)局领导为对象的专题讲座;2013年6月,针对各区(县)局风险管理分管领导、风险应对业务骨干,举行了86人次的实践应用培训;2013年9月,针对全市税收管理人员的税收风险管理视频培训。在这些培训和讲座中,我们紧扣国内先行省市税收风险管理的通行做法和乌鲁木齐市地税的实际情况,逐一解答了什么是税收风险管理,为什么要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如何来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等问题。

(四)科学规划全面部署,逐步推进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深化行业分析,选取试点行业。对乌鲁木齐市房地产业、金融业、餐饮业等重点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掌握行业经营特点、税源发展变化情况、涉税难点及主要涉税问题,形成行业专项分析报告。依据行业专项分析情况,确定房地产业为税收风险管理试点行业。

建立行业风险指标,测算确定预警值。针对试点行业特点选取风险指标。选取了综合税负、收入成本弹性、毛利率和连续三年亏损等指标,并根据行业财务核算特点对指标的计算口径做进一步的修正,测算确定预警值;建立同业税负模型,选取样本,对试点行业的税负进行测算,设置预警区间。

运用多种风险识别方法,锁定疑点企业。初步运用决策树比对分析法、财务指标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试点行业进行风险识别,通过综合应用三种方法,利用税务机关内部数据,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确定重点风险监控企业。

分批推送,工作衔接有序。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乌鲁木齐市地税局将全市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持续开展起来。自2013年5月以来,按月筛选风险疑点户,并逐月分批向各区(县)局推送,实施风险应对。截至九月底,共推送5批185户风险疑点户,其中个体工商户91户,企业94户,未清理发票5524833份。风险点包括综合税负和各税税负偏低、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值、发票异常、个体建账户未进行汇算清缴、未按规定核销发票以及百万元以上大企业涉税政策漏洞等。市局根据各区(县)局的实际情况,本着不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的原则,合理安排每批风险户的推送时间与反馈期限,使工作衔接紧密,有序进行,得到了各区(县)局的大力支持,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层基础。

实地评估,减少税收流失。鉴于目前的税收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尚不完善,乌鲁木齐市地税局推送的风险应对形式主要是开展纳税评估。要求各区(县)局对风险应对户在税务约谈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检查。由于风险点明确,纳税评估的质量逐步提高,税收管理人员对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通过评估,截至9月底,前四批按期反馈评估结果的有141户,其中:个体工商户90户,企业51户(申请延期的19户),共查实未按规定缴纳税款17287万元,清理未验销发票5500910份,成绩显著。纳税评估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税收风险,并对类似征管风险点起到了防范的作用,同时有别于立案稽查的柔性执法方式,也提高了纳税人的自觉守法意识,和谐了征纳关系。

抽样复审,复审效果显著。乌鲁木齐市地税局根据各区(县)局的应对反馈结果,有重点地开展了两批风险应对结果的复审工作,对风险应对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及时有效地控制。组成4个复审小组,对应对程序和应对结果进行复核。截至9月底,共复审了17户纳税评估户,复审率达到24%。通过复审,查实增加评估税款1378万元(不含土地增值税预征税款16933.42万元),实际入库941万元。复审过程严肃细致,市局第一时间将复审结果真实全面地向各区(县)局通报,一方面提高各区(县)局对风险应对工作的重视程度,避免敷衍塞责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指出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政策依据,以及提高征管质量的建议等。

测试软件,提高识别质量。2013年9月1日,区局委托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疆地税系统税收风险管理平台,正式在3个试点城市运行。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乌鲁木齐市地税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区局提供的34个模型一一进行本地化测试。对可用模型,构建扫描方案,实施全面风险扫描,监控扫描结果,结合人工筛选后,作为下一期的风险推送对象;对不适用模型,结合本地税收征管实际情况,进行从指标元到模型算法的重新分析构建。在此基础上,发挥市局人力资源的作用,努力构建新的适用性强的分析模型,并鼓励各区(县)局提供更加切合征管实际的分析模型,充分发挥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强 大的分析识别功能,提高识别质量。

七、乌鲁木齐市税收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税收风险管理在乌鲁木齐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征管理念、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程度,导致在思想认识、理论体系、组织体系保障、资源配置、税收风险的流程化管理、立法保障建设、基础数据质量,风险分析监控及应用技术开发、风险的差别化有效应对等方面尚存在许多瓶颈需要破解,很多难题需要探索和研究解决。

1.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普遍共识,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在乌鲁木齐的税收征管实践中很多工作还是遵循传统治税理念,不论是否存在实际税收风险都视为有风险,不论风险等级大小都实施无差别的统一管理,征管力量偏重于事后全面的无差别控管,没有实施差别化的针对性的服务与管理——对无风险的纳税人优化纳税服务,对风险较高的纳税人加强管理,不仅未能有效促进纳税遵从和全面控制税收风险,反而造成了征纳成本居高不下,纳税人满意度不高,征管质量效率偏低。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地税局按照“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一般税源标准化管理,零散税源社会化管理”的原则开展了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逐步将由纳税人发起的税务事项交由办税服务厅处理,由税务机关发起的税收管理事项由税务所承担,实现管事与管户相分离,符合“服务+执法=纳税遵从”的治税理念。但是,在税源专业化管理过程中没有突出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仍然以“责任+经验”为主,没有实行针对性、差别化的分类管理和服务,管理层次较低。

2.征管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在机构设置、征管模式和人力资源结构上尚未树立起 “管理有风险的纳税人,服务无风险的纳税人” 的理念。一方面,受现有机构设置、征管模式和人力资源结构等瓶颈因素影响,未能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和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没有做到人尽其才,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税收风险管理岗位上,把优秀的管理人才优先配置在技术性业务性比较强的风险分析监控和税收风险大的区域行业控管,实行征管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和有效激励,税务人员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不高,风险管理质效偏低。另一方面,资源配置偏重行政和业务审批事项管理,行政管理人员、政策法规人员过多,而一线税收风险管理人员不足,尤其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更多处于行政管理岗位,不承担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职责,导致人才不足,风险分析识别和应对控制的资源配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3.信息管税对税收风险管理的支撑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大。首先,信息管税的理念尚未形成普遍共识。很多税务管理人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管税的重要性,征管力量偏重于对纳税人下户管理、实施税务检查或税务稽查,缺乏广泛利用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实施针对性和有效性税收风险管理。其次,信息采集的质量不高。受制于交易信息报送义务等税收征管立法的局限,税务机关能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质量不高,纳税人申报信息数据真实性较差。税务机关采集信息渠道范围狭窄,信息量不足,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强。对风险分析影响至关重要的物流、资金流等信息数据无法真实取得,政府部门的第三方信息共享度不高,直接影响了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质量。比如乌鲁木齐市地税局虽然制定了《乌鲁木齐市税收保障办法》,但在实践中第三方信息却不能顺利有效取得。再次,风险分析监控信息技术平台的开发和数据集中整合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综合利用。虽然目前自治区地税局开发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理论上可以完成涉税信息的全面集中分析,但部分征管数据却无法有效提取,比如第一分局的契税数据,稽查局的稽查数据等;最后,由于现有的典型案例和行业风险管理模型数量不足,指导性差,缺乏科学完善的税收风险指标和预警参数、风险权重体系,现有的相关预警参数缺乏实践的检验和修正调整,应用性较差,分析识别算法单一等,直接影响了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测度排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影响税收风险管理的质效。目前,自治区地税局仅提供了34个简单模型,没有形成完整的典型案例,也未建立起专业化的行业模型,预警参数设置不尽科学,应用性差。

(二)对现阶段实施风险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1.进一步强化和深化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把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把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通过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过程和科学方法,提高税收征管质效。要广泛宣传,全面组织学习,激励税务人员牢固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明确共同愿景,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动上积极践行。鼓励和激励税务人员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首创精神和工作成效;引导和激励税务人员为实现纳税遵从最大化、税收流失最小化的风险管理目标竭诚努力。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大力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理论、税收风险分析预警监控及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方面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广泛开展技术和经验交流,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的税收风险管理理论水平和专业管理水平。

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抽样;风险;对策

1引言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是国际公认、普遍采用的食品安全基本管理措施,是从整体上统筹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也是监管工作由事后查处为主向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1]。从2014年至今,国家、省、市、县等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把年度抽检监测作为重要抓手,逐步加大抽检监测频次和品种覆盖范围,加强抽检信息公布力度,有效推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全过程包含了计划、抽样、检验、核查处置等一系列程序,首先由总局年度食品安全抽检计划,规定总局、省级局、市县级局的抽检监测食品品种、批次、抽检对象等,各级局根据总局计划逐级本级抽检方案,然后通过直接委派下属检测机构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承检机构,由承检机构按照要求组织人员开展抽样、检验工作,出具检验报告,将抽检监测结果汇总上报给组织抽检监测工作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核查处置。抽检监测全过程中,抽样工作的规范性、代表性、公正性和时效性,将极大的影响抽检监测结果的质量[2-4]。本文基于抽检监测技术管理机构和承检机构的实践经验,对抽样环节存在的风险开展讨论,并提出降低和消除这些风险的对策建议,籍此提高抽样工作的规范性、代表性、公正性和时效性,确保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结果准确可信。

2抽样环节各要素风险分析

2.1抽样人员

2.1.1抽样人员的风险

一是抽样人员能力培训不充分。目前针对抽样人员的培训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是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针对承检机构人员的集中培训,这类培训时间较短,参加人员有限,无法覆盖所有承检机构的所有抽样人员;二是由承检机构自行培训抽样人员,培训的内容、标准无法统一,培训效果无从考证[2-5]。二是抽样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抽样人员未完全具备食品安全相关专业知识,未熟练掌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的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程序,未充分熟悉食品分类,了解所有被抽检样品的属性、检验项目及检测标准,不熟悉抽样方法等[6,7]。三是抽样人员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抽样工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接触被抽样单位数量多,抽样人员不具备一定的组织和沟通协调能力,就无法科学合理掌握抽样过程的工作节奏,无法争取被抽样单位的积极配合,导致无法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抽样工作[8-10]。

2.1.2抽样人员风险导致的后果

上述风险一旦发生,将对检验结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结果质量。如:食品分类错误,造成计划中的某类产品多抽,另一类产品少抽;食品分类错误,造成检验人员按照错误的产品类别进行检验和结果判定;抽样单中被抽样单位信息填写错误,造成检验报告相关信息有误,造成核查处置困难;样品抽取时发生污染、样品保存不当、抽样数量不足等造成无法检验需要重新抽样;与被抽样单位发生纠纷,导致抽样失败;抽样进度慢,导致未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抽样,影响后续检验进程等。

2.2抽样方法

2.2.1抽样方法风险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5]第十八条规定,应“随机抽取样品”,也就是说应避免在选择样品时的人为主观倾向性。但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历年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未针对每类食品和各类抽样场所规定更详细的随机抽样方法。在被抽样单位的经营场所抽取哪个区域、哪个批次的样品、如何抽取均是由抽样人员确定的。另外,每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规定了需要抽取的食品类别,却未指明类别中的具体品种。基于上述原因,可能存在以下风险:一是不同机构的抽样人员可能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选取不同的食品代表品种;二是部分抽样人员凭主观意愿随意抽取样品。如:为节约买样成本,有意规避价格高的品种,只抽取廉价食品;为提高抽样速度,在同一被抽样单位集中抽取大量样品等。

2.2.2抽样方法风险导致的后果

不同的抽样方法可能使同批次产品在不同检验机构做出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而随意抽样或规避高价食品等行为则必然破坏抽检监测样品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2.3抽样地点选择

2.3.1抽样地点选择风险

抽样地点的选择则更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一是人情因素干扰被抽样单位的选择,如“有关系”的不抽,“没关系”的抽,“关系不好”的多抽;二是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抽样人员为避免路途劳顿和交通成本的增加,尽量不去这些地区抽样;三是农贸市场、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场所抽样配合度不高,而且难以获取正式发票,造成买样费用报销手续繁琐。抽样人员更愿意进入商超等经营场所抽样,降低农贸市场、食品“三小”等场所的抽样比例;四是生产环节抽样时,经常会遇到被抽样企业地址不详细、所处位置偏远、企业没有明显厂牌等情况,造成寻址困难。

2.3.2抽样地点选择风险导致的后果

一是凭抽样人员主观意愿选择抽样地点破坏了被抽样单位的随机性,可能产生不公正,甚至是廉政风险;二是交通不便地区抽样量偏少造成抽样区域的代表性受到影响;三是诸如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食品安全风险更高的生产经营场所游离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体系之外,人为降低了问题发现的几率。四是抽样人员掌握生产企业信息不齐全,降低了抽样效率,影响了抽样进度。

2.4被抽样单位的配合

2.4.1被抽样单位配合度风险

在实际抽样过程中,被抽样单位由于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不理解抽检的目的意义,甚至自身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欠佳,对可能的处罚有惧怕心理,从而以各种形式阻扰抽样过程。如:在生产企业抽样时,企业以负责人、仓管员不在或联系不上、企业停产、产品全部出厂售完等借口逃避抽样;少数被抽样单位用各种借口质疑抽样人员的身份,寻衅滋事,甚至给抽样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一些食品经营商户得知抽样正在附近进行,以关门闭店形式拒绝抽样。

2.4.2被抽样单位抵制抽样所导致的后果

少数被抽样单位抵制抽样的行为打乱了抽检监测工作计划,在其他被抽样单位面前带了坏头,对抽检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了较严重的干扰和影响。

2.5“抽检分离”的执行

2.5.1“抽检分离”的执行风险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抽检监测工作实施抽检分离,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不得为同一人”。目前抽样与检测工作均同时由中标的承检机构承担,所谓“抽检分离”仅仅在承检机构内部实现,即承检机构组织专职抽样人员抽样,化验室人员开展检验,从而可能产生风险:一是由于缺乏有效外部监督,为节约人力成本,可能出现同一人既承担抽样又开展检验的情况;二是检测机构内部抽样与检验两个岗位的信息未有效隔离,内部制度规范无法确保抽样和检验人员公正性,检验结果易受被抽样单位利益干扰,检验人员存在“权力寻租”可能。

2.5.2“抽检分离”未有效执行造成的后果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为监管服务的,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靶向性的重要技术支撑。抽检实际未分离,导致抽样公正性存疑,降低了抽检监测活动的公信力。检测机构自抽自检得出的检测结果可能无法真正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督执法的依据,无法真正指明风险研判的重点方向。

3降低和消除抽样环节风险的对策建议

3.1建立统一的抽样人员资质保证制度

一是规范培训程序。制订抽样人员必须学习的各类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等学习目录,通过统一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承检机构组织培训、人员自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采用学时学分制对培训内容完整性进行评价。二是统一考核发证。对完成培训学时学分的人员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统一发放资质证书和工作证。抽样人员资质设置为承检单位参加抽检监测任务投标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三是通过承检机构飞行检查考察承检单位培训程序的履行程度和抽样人员的持续胜任程度。四是完善抽样人员监督惩处机制,在发生因抽样环节重大失误造成食品监督抽检监测结果失真、引起企业异议投诉并被证明为抽检实施部门责任、发生“吃拿卡要”等廉政问题等情况后,相关抽样人员可禁止其参加食品监督抽检监测工作,构成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惩处[11-15]。

3.2完善随机抽样规范

建议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权威技术机构和专家,制定抽检监测随机抽样规范,针对不同种类食品和不同抽样场景的特点,遵循统计科学,细化抽样方法,规范抽样部位、抽样数量、抽样工具、样本组成方式等,从而使各承检单位的抽样方法保持一致性。

3.3改进购样经费管理

为了防止中标单位为降低买样成本只抽取廉价食品的倾向,各地在抽检监测经费管理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招标中规定买样费用不得低于某个额度;或者设置抽取高价食品的比例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议进一步改进购样费管理,设立购样费用专项基金,承检机构凭购买凭证实报实销,不占用中标金额,杜绝只抽取廉价食品抽取倾向。

3.4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宣传引导

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被抽样单位正确看待抽检监测的作用和意义,促使其提高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以抽检监测为契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积极主动配合抽样。对拒绝抽样甚至野蛮干扰抽样工作的企业和商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置,维护抽检监测工作的权威性。

3.5探索实施

“抽、检机构分离”建议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中实施抽样机构和检验机构分离,同一批检验任务,抽样机构和检验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建议由各抽样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原有稽查、执法人员,在内部组建专职食品安全抽样队伍,由于这样的队伍为财政供给,没有盈利性质和动机,又了解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质量状况,相较于第三方机构,更能够忠实的执行抽检工作规范,把握监管靶向性,提高问题发现率。

3.6在抽样中贯彻

“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建议在抽检监测抽样环节加快贯彻“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即在抽样过程中随机抽取抽样对象,随机选派抽样人员,抽样情况及抽样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被抽样主体名录库和抽样人员名录库,推广运用电子化手段,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这样就堵住抽样和被抽样双方“通气”、“打招呼”等漏洞,“检查谁、谁去查、怎么查、何时查”全部由平台随机公开抽取,保证了抽样的公正公开。另外,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机制确定被抽样单位后,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摸清地址和经营情况,必要时可请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给予配合,对各种形式的逃避抽样行为采取预防和处置措施。

3.7完善承检机构检查机制,确保抽样过程合法合规

建议对承检机构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飞行检查中考察抽样文档记录、抽样影像等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抽样硬件装备的实际配备状况,考察抽样人员的培训经历和实际能力。还可以在承检机构抽样实施过程中随机派出观察员,考察承检机构的现场抽样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服务外包;现状;风险

随着全球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也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07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业务困境,金融机构开始寻求新的发展业务,诸如数据处理、资金清算、银行卡业务等金融机构的辅后台业务逐渐成了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来源。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西方先进的金融经营模式开始引入中国市场,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多种类多业务的新型发展趋势,必然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果一味地死守着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必将在竞争中处于下风,这时就根据现实情况,把不涉及金融机构服务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在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企业盈利。

一、中国商业银行服务外包现状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业务范围仅限于IT业务、后勤保障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具体来说,IT业务一般就是对本机构服务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不过为了保障银行内部信息安全,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对相关数据的管理还是以自营的模式进行;IT业务外包是新型的服务类型,而后勤保障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已经是传统的业务了,主要涉及押运、安保、员工餐饮等;信用卡业务相对来说发展的比较早,已经成为当今商业银行重要的营业模式。除了上述三种已经逐渐发展成型的外包业务之外,柜台操作业务的外包也开始被部分商业银行纳入了外包服务的范围,所谓的柜台操作业务外包就是把一部分银行网点柜台交给有一定金融业务能力的人来进行管理。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尽管存在上述几种外包模式,但在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成为发展经营的主流。究其原因,主要是总行的控制与管理,各大分行没有经营决策的主动权,必然导致这类外包服务缺乏政策支持,缺乏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且由于管理者对服务外包缺少更深入的了解,就必然导致经营决策者始终担忧外包业务存在的诸多存贷风险而不敢大胆进行创新和尝试。说到底就是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体制弊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依靠存贷款利息之差维持自身的盈利,这种体制下必然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创新的热情和决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特殊性,赋予了商业银行特殊的社会功能,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具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各种各样的业务,这也使得非核心业务大量占据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1]政策、体制和风险顾虑成为银行服务外包发展受阻的主要因素。

二、商业银行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一)国内商业银行服务外包发展优势

一方面,宽松的政策和投资支持。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包业务基本保持30%的发展速度,而且一些大城市为了鼓励银行服务外业务的发展出台了多种具有针对性相关政策,给予其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宽松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充足的市场资源优势。当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外包规模和种类比较少,从侧面反映出其仍然拥有着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对于银行本身来说,银行网点柜台外包业务正在逐步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商业银行的市场作用;[2]同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投资优势,金融服务外包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吸收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国内商业银行服务外包发展劣势

首先,服务外包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社会职能,在新型的业务开展方面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各大商业银行拥有了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调控措施,但在现实的操作中一般很难完全分析和预测其风险程度,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加之银行体制本身的限制,导致商业银行外包服务不能充分自主的发展。

其次,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监管制度不完善。上文已经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外包服务发展起步较晚,所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更晚,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对服务外包业务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束缚。缺乏没有完善的监管法律,必然会导致银行服务外包过程中一系列不道德的现象的产生,同时,当与外包服务商发生商业摩擦时,银行也没有可以援用的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也构成银行外包业务发展的障碍。

三、中国商业银行外包服务发展风险

(1)银行自身的风险分析,即决策风险,是指银行高层管理者在制定外包服务政策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之所以会产生这类风险不仅是因为商业银行不能清晰地认识到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市场竞争地位,而且还在于商业银行对外包商不能做到完全准确的了解和监管,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冲突。

(2)外包商的风险分析,由于受外包商实际工作特点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履约风险。操作风险就是指由于外包商内部工作的疏忽导致银行客户信息的泄漏或者因决策失误造成财务损失无法继续完成工作。信用风险就是指外包商因经营不善导致信誉降低而引发的风险。履约风险就是外包商按照与银行的约定认真执行外包任务阶段可能会产生的风险。[3]

(3)银行与外包商交互过程中的风险,包括合规性风险和违约风险。合规性风险是指针对合同的制定和履行是否符合规范的检验和检查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涉及合同条款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检查与检验。违约风险就是银行对外包商因不能按时完成并执行约定的业务所应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

(4)外部环境的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是宏观管理方面产生的风险类型,具体包括监管体系风险、法律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监管体系风险是因国家对银行外包服务业务没有统一的规章和部门就外包服务的各个环节和交易细节进行有效管控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而导致银行与外包商之间交易中可能会引发的风险。政策性风险就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风险等。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仍然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这就要求银行经营决策者能够适时地转变发展思路,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努力实现商业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管理与内外部治理紧密联合,使商业银行和外包商能够相互制衡同时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佳慧.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研究[J].东方经济,2012(09).

[2] 王尚刚.商业银行外包现状及对策[J].经济周刊,2012(03).

餐饮风险分析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二元制 法律保障机制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农村食品安全是整个食品安全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所以农村食品安全事关我国半数以上人口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然而由于农村地域广阔,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散,加之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因此农村的食品安全状况依然严峻,大量的“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在农村泛滥成灾。如何突破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瓶颈,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效果,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两年,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法规对农村食品市场实施专项治理。在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出“当前,农村食品市场仍然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生产经营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等问题突出”,要求各地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食品市场问题的严峻性、长期性、复杂性和顽固性”,标本兼治,集中力量抓好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当年,国务院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工商总局三部门联合开展针对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河北省积极响应,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治理,着重对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农村现场制售、农村食品批发市场和主要辐射农村地区的食品批发市场等农村食品源头进行检查,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严厉打击销售、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采购活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包装标签标识管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劣质食品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展主体资格大清理活动。通过拉网式清查,全省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9.15万户次,检查各类食品市场7871个次,取缔无证无照经营1246户,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143个,查处无证或超范围经营乳制品781户次,共查扣侵权仿冒和劣质食品78433公斤,端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42个;强化执法办案力度,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3082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25件。通过此次专项活动,净化了农村食品市场,规范了经营行为,提升了农村公众的法律意识。

但这只有一次突击检查,“运动式”执法,由于缺乏长效治理机制,加之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很多长期困扰农村食品安全的痼疾并为消除。

(一)食品原料污染严重

食品原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食源性污染,包括农药、兽药、化肥的滥用对农产品的污染;环境的污染,如空气的污染、水体的污染、重金属的污染。如彭刚在《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及其治理》中指出“今年来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地方经济开发,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已经影响到土地及其农作物的安全。”

(二)生产环节缺乏科学的操作规程

生产环节的弊病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卫生环境差、生产设备落后、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低。产品大多没有正式商标和标签,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溯。不少食品小作坊的生产加工管理水平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如李红霞在《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研究》中也提到“农村食品经营场地卫生环境条件较差,农村食品经营场地硬件设施简陋,小餐饮企业很多都无消毒灭菌设备,商店里日用商品、食品、生活用品混放,,食品消费区和经营者居住区不分”。

(三)流通环节伪劣食品充斥

一是农村食品经营主体自身贪利心切,食品安全意识差。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多为小卖部、小商店、流动商贩,规模小,进货渠道分散,进货以价格为主导,食品安全性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根本不考虑,使得很多在城市难以立足的伪劣食品大量的流向农村。在农村“三无”方便面,山寨饮料等大量含有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的小食品随处可见。二是政府对农村食品行政监管薄弱,农村地处偏远,经销点分散,监管力量弱,巡查周期长。通常一个乡镇工商所要辖上百个行政村,监管难度可想而知。

(四)餐饮消费环节卫生堪忧

主要是农村餐饮点卫生条件不达标,食品采购渠道混乱,大都没有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员工没有健康证明。此外农村的家宴的食品安全也逐渐暴露出来婚丧嫁娶采取流水宴的形式,从购进原料到现场操作无人把关,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季节,容易发生群体就餐而致实务中毒事件发生。媒体报道农村办婚宴发生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

二、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食品安全立法不健全

我国食品安全立法滞后,法律条款相对分散,效力层级普遍不高,缺乏对农村食品的专门立法,食品安全基本立法缺位,现行立法之间存在交叉与冲突,难以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导致农村地区食品监管无法可依。

2、行政监管乏力

政府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一是监管机构依然存在多头执法,职责不清的状况。二是农村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难度大。三是基层检验、监测设备落后。四是生产经营主体违法责任追究不利。虽然2013年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大部制改革,但是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依然存在监管不力,职责不明等乱象,形成了对农村小作坊和小摊贩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监管漏洞。同时,农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落后,专业检测人员匮乏,食品安全检测更多靠触觉和视觉。。

3、社会监督机制薄弱

社会监督是政府监管的重要辅助工具,但就农村而言,农村食品各类行业协会和组织发挥不健全,不能将零散的农村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有效的组织起来统一管理;同时农村本身没有形成具有监督功能的自治组织。此外,尚未建立信息沟通交流机制,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占有严重失衡,阻碍了第三方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4、农民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首先就农村消费者而言,和城市相比,农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加之消费水平有限和传统的节约观念,使得农民在选购食品是总是价格优先。其次农村生产经营者来说,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资金不雄厚,面对的又是消费水平不高的村民,因此这些经营者最先考虑的是利润而不是安全。如李勇军《试论农村流通领域中商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构建》指出“尽管农民的经济收入和购买力在不断提高,但农民在质量安全方面的认知能力并没有随着这种提升而显著提升,在农村市场缺乏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县,大量的问题商品便悄悄的流入农村市场。”

三、“二元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建构

“二元化”的治理模式的提出是在“社会共治”理念下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创新。“社会共治”是2015年《食品安全法》修订后新增加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针, 旨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包括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乃至公民个人,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管、共治的格局。该方针得提出既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也是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有效手段。对于行政力量本就薄弱的农村食品市场而言,更是具有针对性的意义。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国家行政监管在农村的失灵,而这种状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短期内很难扭转,因此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进来,构建农村本土的食品安全防线,构建村民自治和国家行政管理的“二元制”监管模式,成为改革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地最佳方案。

(一)构建制定法与民约法相结合的法律模式

切实结合农村特点完善国家立法,一是重点针对农村食品作坊进行针对性的立法,对其产品的种类,销售的方式和区域进行细化规定。禁止其生产加工高风险的食品;二是完善农村生产食品的标识管理,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食品生产的责任感,又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树立品牌。三是完善重要的食品安全制度。主要包括:食品召回制度,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和食品追溯制度。要突出“乡规民约”在食品安全法中的作用,规范民约在食品安全法中的作用,规范民约制定过程、内容、修订程序等,保障“乡规民约”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升其执行力。

(二)建立政监管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一是各乡镇根据自身情况组建专门的农村安全巡查小组,负责对农村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强化执法人员的素质,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和食品知识的培训,考试合格,才允许执法。二是建立食品安全村民自治组织,根据目前的试点情况,村民自治组织应当包含:村干部、乡镇驻村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和食品生产经营户等。三是制订《食品安全村民自治章程》,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维权的方针,明确自治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宣传、负责农村食品安全巡查、强化行业自律、受理村民举投诉、对发生在本镇辖区内的食品消费纠纷,进行协调解决、及时向乡镇行政监管机构汇报本村食品安全动态等。

(三)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监管模式。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常态化的监管项目,如农村家庭食品风险分析项目、农兽药残留检测项目、农村儿童食品关怀项目等,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项目的负责单位和协作单位,食品安全监管预算围绕项目展开。这种体制既能使各行政部门明确职责、联合协作,又能保证监管基金投入有的放矢,防止挪用;还便于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考核监督,进行行政问责。

(四)为农民消费维权提供便捷途径。一是尽快建立群体性诉讼机制、小额诉讼机制,建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消费维权法律援助,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民诉讼成本。二是挖掘食品安全村民自治委员会在农民维权中的作用,应当赋予村民自治组织一定的惩戒权,惩戒主要是降低违法生产经营者的信誉,如通报批评、警告等。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信誉的降低比经济上的惩罚更有震慑力。

参考文献:

[1]郄芙蓉,崔洋.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构建的难点与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2,(4).

[2]李勇军,朱月娟.试论农村流通领域中商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3]李长健,朱汉明,胡纯.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以法经济学为视角[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钟刚.农村家庭食品销售的的特殊法律规则思考―以《食品安全法》第29条为起点[J].社会科学,2013(3).

[5] 齐萌. 从威权管制到合作治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之转型[J].河北法学 2013(3).

[6]彭亚拉,郑风田,齐思媛.关于我国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的思考及对策―基于对比分析美国的食品安全财政预算[J].战略与决策,2012(7).

[7]戚建刚.食品安全风险属性的双重性及对监管法制改革之寓意[J].中外法学,2014(1).

[8]张曼,唐晓纯,普 矗张Z,郑风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企业、政府与第三方监管力量[J].食品科学,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