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决策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决策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决策分析

风险决策分析范文1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理风险;伦理决策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生产厂家、卫生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即使有些企业不会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损害社会利益,也应该把未来世代的利益与风险承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伦理审视,有效降低伦理风险。所以,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价值评估,审视食品安全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或潜在影响,建立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预防机制与反馈机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所产生的负效应。

一、食品安全风险和风险评估

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对其所作的阐释也不尽相同。Covello和Merkhofer(1994)把风险定义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发生的不确定性,时间的先后安排,不良后果的严重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风险的定义是“正面或负面影响项目内容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选择性风险被描述成“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食品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导致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食品安全风险可定义为“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概率和这种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由此导致的食品危害的一个函数”(EC,1997)。以转基因食品为例,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造成的对技术后果的不可预知性,并不是说它一定会对人体或者环境带来危害。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对风险特征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在参考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以保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分析包括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风险评估是理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后果的科学。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食品安全今后工作的重点。欧盟委员会确定风险评估由四部分组成:(1)危害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对健康不利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2)危害描述: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3)暴露评估: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于短期急性暴露和长期慢性暴露是不同的。对于急性暴露(如病原菌)引起敏感人群疾病的病原菌水平这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慢性危害,如可能引起积累损害的,寿命平均暴露是重要的。(4)风险描述: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和危害有关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伴随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被选政策进行权衡,实施适当控制风险的政策选择机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以食品安全目标为决策依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Sobyetal(1993)开发了一种风险管理循环模型,通过风险沟通研究其相关关系,主要集中在与食品相关的风险。这个模型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包括每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被发现和被承认的那些公众需要。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执行管理决定、以及监控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实施公众教育计划、通过使用其它物质或者改善农业或生产规范以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等。

风险沟通被定义为“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经理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风险的信息和观点的互动交流。风险水平的有效沟通对于食物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使食品安全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整个供应链中传递,尤其是消费者,以便使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能做出有效信息的决定(Manning and Baines,2004a)。有效沟通原则既要求能提供清晰的信息又要求与所提供的信息有关的交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理性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也不断受到重视,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理性与以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为核心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在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科学知识尽管逻辑严密、系统有序,但它并不能给人以思想和价值的判断,科学只能助长人的趋利性与工具性。过分强调科技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分离不仅会带来两种文化主体的知识缺失,还可能产生伦理风险。

伦理风险(也称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伦理范畴的概念,一般是指自利的个人或组织受某种因素的引诱,违反有关诚实、维护公众利益等一般道德准则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是人类为获得“道德合法性”或“存在正当性”的不确定性要素和事件的组合。一旦产生上述负效应,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环境允许他们这样做而不会遭受社会惩罚。可以这么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伦理风险就不可避免。

风险决策分析范文2

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对战略的及时回顾和总结。企业战略的制定立足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而市场在不断地变化,即使是细微的偏差也会对企业战略规划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企业战略规划没有与部门的行动目标相联系;还有一点是企业的战略规划没有同企业的预算工作相联系。

正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在实际操作中的不尽人意,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RobertS.Kaplan和DavidP.Norton在90年代提出了综合评估体系(BalancedScorecard)理论。这一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理论目前已在全球成百上千的公司、组织和政府机构得到推广,并被证明卓有成效。

综合评估体系以企业的战略管理为核心,从财务、客户、内部运作、革新与成长四个战略层面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它将抽象的远景战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指标,有效地将企业/部门的运作、员工激励机制同企业的战略意图挂钩。

传统上,我们对企业的评价往往仅侧重于财务方面,如销售收入、毛利、净利润等。而综合评估体系将业绩评价范围拓展到客户、内部管理和革新与成长的速度等,从而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全面地分析企业营运结果。

当然,战略规划的实现最终将体现在利润的增长上,而企业利润的增长直接源于销售的增长和客户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企业硬件上台阶以及员工能力的提高又推动了内部管理的完善,从而能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导致市场占有率上升,并最终反映到利润的增长上。

由此可见,综合评估体系的四个战略层面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在每一战略层面,相关绩效指标(KPIs)实现了对企业战略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在制定绩效指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均衡以及企业长远战略利益与短期财务利润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制定的绩效指标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营运结果。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战略规划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对战略规划的分解和细化。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驾驶舱(ManagementCockpit,MC)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管理驾驶舱

现代商业竞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在战争中生存和发展,董事、经理及事业部主管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监控和处理所获信息的方法。面对纷繁的信息,他们必须离开细枝末节而放眼全局。管理驾驶舱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信息室和决策管理室,它使管理层能更好地规划业务活动并赢得竞争。管理驾驶舱由三部分组成:

*墙面显示系统

*飞行驾驶台

*独特的内部设计

1.墙面显示系统(WallDisplaySystem)

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步入管理驾驶舱,所有与企业营运绩效相关的绩效指标(KPIs)都将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四周的墙壁上。管理驾驶舱把各项指标按重要性程度显示在不同颜色的墙上:

*黑墙显示主要的成功因素和财务指标;

*红墙显示外部市场信息;

*蓝墙显示内部运作和员工的表现;

*白墙显示战略项目的状况。

所有指标在每面墙上被分为6组,每组由6个指标图构成,因此整个墙面系统可显示144个指标。

2.飞行驾驶台(FlightDeck)

如同飞机的驾驶台,管理驾驶舱的飞行驾驶台也是企业信息的核心所在。管理驾驶舱通过飞行驾驶台对公司的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它由6个PC显示终端和两把椅子构成。决策者可通过飞行驾驶台查询企业的实时信息,并可进行决策模拟。

3.内部设计(InteriorDesign)

管理驾驶舱是企业的会议室,但它与传统的会议室不同,它完全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人在该环境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能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管理层会议效率的环境。为达到这一目标,关键的绩效指标(KPIs)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都以图表形式显示。管理驾驶舱使最高决策人员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点上。这种像驾驶舱一样的设备面板和显示器布局,使高层经理能及时判断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否需要改变,同时也能快速了解公司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管理驾驶舱充分考虑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拓展人的智能。例如,考虑到人对图像信息的最佳接收数量为6幅,因此所有的指标都以6幅为一组呈现在决策者面前。类似的研究成果体现在管理驾驶舱设计的各个方面。

管理驾驶舱是综合评估体系理论的优秀载体。企业建立管理驾驶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按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过程。按照该理论建立的绩效指标(KPIs)被以最佳接收方式显示在管理驾驶舱中,供决策者分析。

信息挖掘传统的企业ERP系统及其辅助信息系统往往侧重于信息收集的过程自动化和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忽视了对信息的有效归纳整理。管理驾驶舱的数据来源可以是企业的ERP系统(如SAP的R/3系统)和企业外部的信息(如竞争对手情况、市场情况、宏观经济走势),这些信息通过接口方式或手工输入方式联入管理驾驶舱。超级秘书网

传统的ERP系统在较大程度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大堆未经最终归纳整理的“原料”或“半成品”数据,管理者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对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最终分析结果。而管理驾驶舱根据管理者决策的需要,将信息以其能接收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例如,决策者发现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他会把问题提交给管理驾驶舱系统,系统可能会根据预先的设置告诉查询者诸如此类的信息:

*联系客户的时间减少了5%;

*销售员的佣金一直稳定在1%;

*完成一百万销售额的周期一直固定在35天;

*除A产品外所有产品的接单率都增长了2%;

*客户满意度在B区域有所降低;

风险决策分析范文3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high claim rate is puzzling the vehicle insurance. If we can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which impact the claim rate, available measures can be adopted to play the rate down. In this paper, we use method of decision tree analysis to analyse factors which impact the claims of vehicle insurance, as follows, risk of vehicle, risk of insured, risk of insurance characteristic. Finally, we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 based on the former analysis.

关键词: 赔付率;出险次数;决策树

Key words: claim rate;claim frequence;decision tree

中图分类号:F84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248-02

0引言

车险在财产保险的经营中起决定性作用,是财险行业的支柱险种,然而多年来车险的赔付水平相比总体业务一直偏高。如何在保证车险健康发展的同时合理有效的降低赔付水平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车险费率改革后日益突出的问题。赔付率增长过快最直接的结果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过大,支出超过预算,公司的赢利水平明显下降,车险“高保费、高赔付、低效益”的经营现状,对整体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损失是保险事故发生之后才造成的,高赔付额造成了高赔付率,事故发生后做好理赔工作、尽量减少损失固然重要,但损失已经造成。所以车险赔付的风险防范更为重要,通过分析可能影响车险赔付的一系列风险因素,推断出其对赔付影响程度的大小,以及投保人在这一系列因素上风险程度的高低,有的放矢的采取风险管理措施。降低车险赔付率,对于产险公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车险赔付风险影响因素

1.1 车辆风险据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专家学者对大量事故的深入研究,分析道路交通系统中车、人、路三要素,得出的结论:与人有关的原因占93%-94%,与车相关的占8%-12%,与道路相关的占28%-34%。造成车辆事故的原因有许多,车险的高赔付也受到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1.1.1 车辆种类。不同种类的车辆其用途和性能也是不同的,因此危险状况也不相同。

1.1.2 使用性质。车辆按使用性质可以分为营业用车辆和非营业用车辆,总体来讲,非营业用车辆的出险概率要低于营业用车辆。

1.1.3 车龄。车龄与出险率及出险后的损失金额大小密切相关,车龄越长,车辆的磨损与老化程度越高,从而车况越差,出险的概率越高。

1.1.4 行驶区域。行驶区域是指车辆形式的地域范围,目前公司在核保中的分类为:省内行驶、国内行驶和出入境行驶。行驶区域越广,风险程度也增加。

1.2 被保险人/驾驶员风险

1.2.1 性别。由于性别对个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也有所影响,因此驾驶员的性别与车辆事故发生率又密切关系。一般来讲,女性比男性驾车的风险小一些,事故发生概率自然也小。

1.2.2 年龄。驾驶员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都与年龄有关,通常年少者的心理较为逞强好胜,风险较高龄驾驶员要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其本身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渐差,事故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

1.2.3 驾龄。驾龄即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经验年限。一般驾龄越长,驾驶经验越丰富,肇事率越低,反之肇事率越高。

1.2.4 婚姻状况。婚姻状况之所以与车险费率有关,一般结婚的人生活比较稳定,而且由于家庭的牵挂处事也比较谨慎,因此危险相对较小。

1.2.5 教育背景。个人的性格、心理状况等也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同而产生变化。一般来讲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个人的心理将更加成熟,出险的概率应该会下降。

1.3 车辆与被保险人风险特征

1.3.1 投保金额。根据非对称信息下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原理,投保金额较高的被保险人更有可能是个高风险者。

1.3.2 保险费。保险费越高说明被保险人为机动车投保了更充分的保险。根据逆向选择理论,这样的保单往往代表着更高的风险;但是,高额的保险费往往也意味着被保险车辆价位偏高性能较好,因此它也可能是低风险的象征。所以保险费与车险赔付风险之间的关系还不确定。

2车险赔付风险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本文以某财产保险公司的投保理赔数据为基础,随机抽取了7500个个体客户样本和7500个团体客户样本共15000个样本为分析数据,样本投保的险种为机动车辆商业险,保险期间均为1年,以出险次数为切入点,从从车、从人因素、投保特征因素三方面分别对个人客户样本与团体客户样本进行决策树分析,以找出这三方面风险因素与车险赔付的影响关系。

2.1 个人客户决策树分析个人客户决策树分析中,以总保额、是否续保、保费、性别、年龄、学历、驾龄、车辆种类、座位数、排气量、车龄、行驶区域12个变量作为输入变量,是否出险作为目标变量,利用Makeway4.0决策树分析得出的决策树。各变量的重要性如表1所示:

从表1决策变量分类重要性中可以看出,个人客户样本中对被保险人是否出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保费,其次是总保额和车龄,而被保险人的年龄与是否出险的相关性最小。

从个人客户出险影响因素决策树(树形过大,版面所限不便呈现)中可以看出出险的详细情况,从最底端为“出险”的分支节点往上推论,在个人客户样本中,出险情况比较多,其中出险可信度在60%以上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1 如果保费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投保性质为非续保,车龄在2-3年之间,总保额在10万至20万之间的车辆可能出险,可信度64.39%;总保额低于10万的车辆出险可信度为82.69%;总保额在20万至40万之间的车辆出险可信度为65.49%;在40万至70万之间,车辆出险可信度为60%。

2.1.2 如果保费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投保性质为非续保,车龄在4-5年之间,驾龄在4-5年之间,车辆出险可信度为64.94%;驾龄在11-20年之间,车辆出险可信度为68.42%;驾龄在6-10年,车辆出险可信度为69.01%;

2.1.3 如果保费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并且总保额在20万至40万之间,车辆出险可信度为70.5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1.4 如果保费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总保额在40万至70万之间,并且投保性质为非续保,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68.31%;

2.1.5 如果保费在5000元到1万元之间,并且被保险人学历为本科,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69.27%;被保险人学历为大专,车辆出险可信度为64.81%;被保险人学历为中专,车辆出险可信度为71.79%。

2.2 团体客户决策树分析团体客户决策树分析中,以总保额、是否续保、保费、使用性质、所属性质、车辆种类、座位数、排气量、车龄、行驶区域、防盗装置11个变量作为输入变量,是否出险作为目标变量,利用Makeway4.0决策树分析得出的决策树。各变量的重要性如表2所示:

从表2决策变量分类重要性中可以看出,团体客户样本中对被保险人是否出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车辆种类,其次是排气量和使用性质,而行驶区域与是否出险的相关性最小,这与总体样本分析类似。

从团体客户出险影响因素决策树中可以看出出险的详细情况,从最底端为“出险”的分支节点往上推论,在团体客户样本中,出险情况相对个人客户较少,其中出险可信度在60%以上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2.1 如果车辆类别为客车,使用性质为非营业,车龄在1年以下,并且防盗装置为防盗器,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62.86%;防盗装置为防盗锁,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100%;

2.2.2 如果车辆类别为客车,使用性质为营业,并且排气量在1L-2L之间,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73.78%;

2.2.3 如果车辆类别为货车,车龄在2-3年之间,总保额在20万至40万之间,并且使用性质为营业,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71.43%;

2.2.4 如果车辆类别为货车,车龄在2-3年之间,总保额在40万至70万之间,并且排气量在2-3L之间, 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80%;

2.2.5 如果车辆类别为货车,车龄在4-5年之间,保费低于1000元,车辆出险的可信度为66.67%。

2.3 分析结果讨论上述分析中,可以从根叶节点上得到详细的出险、未出险情况,及其可信度,决策树结果显示,团体客户出险情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车辆种类,客车、货车类车辆均存在出险情况,而挂车类车辆的未出险可信度却达到80%以上,团体客户决策树中,车辆种类、使用性质、所属性质、车龄、排气量、座位数、防盗装、总保额、保费9个因素作为决策节点,对出险、未出险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划分。对个人客户影响最显著的则是保费,保费在低于1000元时,未出险可信度达到79.64%,而在其他水平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出险情况,即高风险的人更倾向于购买保险转嫁风险,其他因素对出险情况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人客户决策树中,保费、总保额、是否续保、车龄、车辆种类、排气量、驾龄、学历8个因素作为决策节点,对个人客户出险、未出险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划分。从决策树的最末节点可以看出,个人客户决策树最底端显示为“出险”的节点显著多于团体客户,往上层层推及,可以得出车辆出险及未出险的详细条件。

决策树结果显示,出险或未出险的条件并非只有一个,即从车、从人及投保特征因素不仅单独影响出险情况,而且还存在交互作用。在保证决策树准确可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出险、未出险的条件对客户进行详细划分,有利于对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

3政策建议

车辆从投保到理赔可以划分为承保前、承保后至出险前、以及出险后三个阶段,而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以降低车辆出险的风险及赔付水平。

3.1 承保前阶段,改善业务结构,提高优质客户占比。客户与被保险人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搜集客户及车辆信息,利用科学合理的分析工具,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如同上述决策树分析,利用经验数据得到尽可能准确的决策树,然后按照决策树的生成规则,对客户进行详细的划分,而且客户的风险水平清晰可见,开展核保工作时更有侧重点与针对性。

3.2 承保后至出险前阶段,优化服务,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控制。按照之前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各类被保险人的出险可信度,针对不同的被保险人采取不同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以便对被保险人的风险进行掌控。优化日常的客户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可以稳固客户资源,增加业务收入。

3.3 出险后阶段,注重理赔减损,压缩理赔中的“水分”。要保证理赔减损工作有效的进行,必须加大对基层理赔人员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深层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任何浮于之上的理赔规章制度、指标考核,带来的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财产保险公司应当开发管理与操作为一体的核保核赔应用系统,系统中逻辑关系要明确,对影响车险出险的相关因素全面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预测与防范,降低车险的高赔付率。

参考文献:

[1]李九文,杨益.降低车险赔付率的应对策略[J].中国保险,2003,(6).

[2]李文昱.论车险核保体系的建立[J].保险研究,2003,(11).

[3]周卫东.论经营机动车辆保险的风险防范[J].保险研究,2004,(3).

[4]黄晖.马克威软件与当代数据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5).

[5]蒋永辉.机动车辆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保险研究,2006,(6).

风险决策分析范文4

【关键词】筹资;财务风险;筹资风险;风险控制

从本质上上来看,财务风险是一种交换性的风险,是价值在其载体形态上转移、变换和复原的风险,而其实质则是资本价值形态转化中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按照资本运动环节的存在形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这几种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本文则主要对筹资决策中的财务风险,也就是筹资风险进行分析。

从对筹资决策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筹资渠道、方式各有其优劣,也有不同的筹资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还应把资本成本的因素考虑进去,要在支持公司正常运营的前提下,使筹资成本尽量小,并最终使公司获得最大收益。由于不同的筹资渠道其税负轻重是不同的,如债务利息可用于税前抵减产生节税收益,融资租赁资产可加速折旧等,这也为企业筹资决策的选择提供了方向。

一、筹资中的财务风险

筹资中的财务风险,既筹资风险是指到期无法抽还本金和偿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中,由于筹资数量、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等的不同选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那么,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将筹资风险进行分类,以能更好的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通常情况下,筹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杠杆发生负面效用引起的风险

财务杠杆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但是,当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时,财务杠杆发生负面效应,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增加,权益资金利润率因此而降低。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金利润降低得越多。所以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使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以及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从而导致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出现财务杠杆反作用,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财务危机。

这类风险的原因主要资本结构不当和筹资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资本结构不当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效用。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2.无力偿付债务风险

对于负债融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就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不善,现金流量不畅,既使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债务到期时,企业无货币资金偿还债务。若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而且影响企业信用甚至陷入法律诉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筹资渠道萎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当然,企业负债规模过大、负债期限结构不当也是造成这类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企业负债规模过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规模多大也会造成负债比重的增加,从而增大财务杠杆产生的负面效用风险。另一方面,负债期限结构不当,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3.负债比率过高,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就股份制企业而言,负债筹资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负债比率越高, 股票风险越大,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进而可能造成投资人对企业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并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4.利率变动风险

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负债筹资资金成本的高低,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在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社会货币供应量萎缩,贷款利息率提高,在筹资额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将因利率的提高而提高,从而使得负债融资而使费用增加,盈利减少,甚至发生亏损,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另一方面,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⒌汇率变动风险

企业进行外币负债筹资,当汇率下跌时,将造成借入的外币贬值,债务到期仍按负债筹资额归还本金,按原利率支付利息,从而使实际归还本息的价值减少。但是当汇率上升造成借入的外国货币在借款期间升值时,企业到期偿还本息的实际价值就要高于借入时的价值,从而加重了企业偿还外债的负担,陷入外币筹资汇率变动的风险之中。

二、筹资风险的管理对策

企业筹资是整个理财工作的起点,筹资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制约着投资和分配过程。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对筹资风险进行控制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而且是整个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企业必须立足市场, 树立风险意识,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建立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对事态的发展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以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负债筹资风险。

2.优化资本结构,巧用财务杠杆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财务杠杆的负作用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全面预测经济形势,应对利率变动风险针,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时,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4.加强资金运营管理,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

为保证能按期还款,应加强资金运营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以保证偿还负债的资金来源。同时,企业也应做好充分的还款计划和准备,以保证在充分使用借贷资金的同时能按期还款。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风险决策分析范文5

关键词:风险分析;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决策树。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in the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s and the value of the risk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he project i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The risk factors: mainly including political risk, environmental risk and investment timing risk, the position of the investment project risk and project type and decision-making risk, etc. But the influence degree, influence direction and the influ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isk factors on cost control i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are not all the same, the decision tree model is adopted to these risk factors and had got studied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st control measures for policymaker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and cost control has certain direc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Cost control; Risk analysis; Probability tree.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筑产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已成为建设行业的热点问题。有关资料统计,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达到70 %~80 %,直接影响着其后的各个建设阶段成本的计算与控制[1]。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受多种风险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对成本控制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和影响关系都各不相同,全面分析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各项风险因素,对合理决策、节约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风险分析的价值

首先,风险分析能促进工程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降低因决策失误导致的工程成本的增加以及与其经济效益的降低。

其次,综合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有利于决策者明确决策工作中应考查的重点内容,有利于找到投资安全与投资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另外,通过深入研究各风险因素的特点,为项目管理者找出相对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风险类别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成本控制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政治风险、环境风险、项目投资时机风险、投资项目的位置风险、项目决策风险等[2]。

2.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工程所在国的政治条件改变而使工程失败,工程项目信贷结构或债务结构改变等方面的风险。国际上许多工程均在进行了漫长的决策阶段后,才进入实质性的进展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风险的影响[3]。

2.2环境风险

社会民众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决策者高度重视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环境风险不仅表现在由于增加生产成本或资本投入而造成工程效益降低甚至丧失原有的经济强度,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环保的原因使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3项目投资时机风险

项目投资者在高投资风险背景下,必然期望高投资收益,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投资的影响。投资进入的时机与决策风险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中长期内,当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项目投资后就会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投资进入的时机较为适宜,投资决策的风险较低;反之则导致投资进入过度的风险损失,此理论对于工程项目投资也同样适用。

2.4投资项目的位置风险

制约项目成本控制的位置风险主要包括建设地区和具体项目地址的选择。建设地区的选择是指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相宜建设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项目地址的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因为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址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生产要素价格水平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

2.5项目决策风险

要使建设工程项目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实现项目的投资目的,就必须考察其合理的生产规模,并力求取得规模经济[4]的收效。规模经济的客观存在对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有重大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另外,选用设备时要选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性能好的设备,尽可能选用标准化设备,以便配套和更新零部件。

3 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 (以西安市某项目为例)

3.1概率估计

基于“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事件后果)”,还须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性进行评价。对于各因素发生概率的估计可以通过多人评估法——以来自各个不同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团队来识别各种可能风险,并估计它的发生概率[5],以西安市某工程为例,估计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如表1。

表1各种可能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3.2影响程度分析

投资决策阶段的不利条件可能导致多种后果,如决策成本超支、预期经济效益无法保证、项目实施难度大等。把这些因素对各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影响程度按一定的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如表2。

表2风险后果等级标准

根据表2中给出的标准,借鉴专家法及历史资料法[6],得出每项影响因素对决策成本、预期效益、实施难度的影响程度,如表3所示。如政治风险对决策成本的影响是30分(较低危害),对预期效益的危害是30分(较低危害)。

表3影响因素对后果的影响值

风险决策分析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23-02

1 引言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是进行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一般认为,当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达到均衡时,就可以进行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同时又是高风险的投资活动,由于现实条件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人力资本投资会因此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预期的重要前提。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流失风险、道德风险、贬值风险、效率风险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风险因素。

2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一般来讲,企业是主要的投资者,同时由于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被投资的员工是天然的投力者,有时也会承担一定的货币投入,使得员工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之一。从投资的企业主体来看,投资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投资目标,从员工主体来看,除了经济利益而外,非经济利益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博弈模型的假设:

(1)人力资本市场为完全市场,市场信息是完全对称的,因此流失风险总是存在的,本文中则表现为接受投资后员工跳槽;

(2)所有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和收益都可以被物化,包括其中的非经济成本和收益;

(3)投资总比不投资好,企业和员工都不投资情况下双方收益均为0;

将企业和员工的投资和收益情况分成以下几种:

①企业投资,员工投资。

3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决策的博弈分析

而在实际中,企业员工之间也存在竞争,而且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人力资本供大于求,为了竞争到工作机会,员工会自发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事实上很多企业选择的是组合投资模式,投资成本由企业、员工双方共同承担,也即选择博弈模型中(企业投资,员工投资)策略。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企业不投资时,如果员工不投资,将不会得到任何收益,那么员工只有投资,而当员工投资时,跳槽的预期收益越大,员工选择跳槽的可能性也增大,使得企业处于高流失风险中,并且还要承担员工流失后的重置成本,这时企业不能置之不理而不投资。因此从实际上讲,(企业投资,员工投资)仍然是最可能采取的策略。

从对参数的假设可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后企业收益、员工收益以及员工跳槽后的收益都有一个预期,在本文中分别为B1f、B2f、B3f。同时,在企业投资、员工也投资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投资比例P和跳槽概率(流失风险)R。企业和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和员工的投资成本和收益都要达到均衡,也即当双方的期望净收益均大于等于零时,企业和员工选择一个合适的投资比例进行投资才能都有利可图,否则至少有一方是没有投资意愿的。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P和R之间的关系及其是P是如何受R及其他各预期参数的影响的。

(1)从企业角度。

企业期望净收益NE=-R*(C+B1f)+ -I*P,很明显,企业投资的期望净收益对R和P来说都是减函数,也即风险越大,企业期望收益越小;投资比例越大,期望收益越小。

企业投资决策需要满足基本条件是NE≥0,即-R*(C+B1f)+B1f-I*P≥0,

由此可得:P≤B1fI-B1f+CI 0≤R≤1,0≤P≤1

(2)从员工角度。

员工期望净收益NP= R*(B3f-B2f)+B2f-I*(1-P),可见,员工投资的期望净收益对R和P来说都是增函数,也即跳槽的可能性越大,则员工期望收益也越大;企业投资比例越大,员工期望收益越大。

员工投资决策需要满足基本条件是NP≥0,即R*(B3f-B2f)+B2f-I*(1-P) 0,

由此可得P≥1-B2fI-B3f-B2fIR 0≤R≤1,0≤P≤1

综合(3-1)和(3-2) 可得企业投资比例的取值范围为

I-B2fI-B3f-B2fIR≤P≤B1fI-B1f+CIR

由式(3-1)、(3-2)、(3-3),可得以下四种情况,其中两条斜线之间的阴影部分即为企业和员工可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空间:

4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可能方式是企业和员工按照适当的比例共同投资的组合投资方式。在组合投资方式下,企业的期望收益是企业投资比例P和流失风险R的减函数,员工的期望收益是企业投资比例P和流失风险R的增函数。在决定双方投资比例时,应考虑到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期R、投资对象的人力资本重置成本C以及企业为回避风险而应投入的风险成本(B3f-B2f)等因素的影响。当不考虑投资风险,也即进行无风险投资时(R=0),企业和员工投资比例应与双方的获益比例相等。

参考文献

[1]徐杰芳,杨俊龙.博弈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J].特区经济,2006,(4).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