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范文1
北京华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航空领域的投资和发展。投资的航空项目有:山东太古(1999年)、西航地面设备(2006年)、西安超码科技(2009年)、北京山太公务机(2013年)、西安三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和山东飞奥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先后作为海外二十余家航空企业的,已经有超过20年行业经验。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通用航空,从宏观层面来讲,在发展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从推动通航产业发展具体政策的制定上,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该层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真正发挥良性的引导作用。
有效科学地推动低空开放的体系建设,需要在管理和法律层面积极有效极协调各个部门。通航事件国家需要成立一协调和统筹部门进行管理,制定时间表和规章,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总之,低空开放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在顶层架构和管理体系上完善,才能有序地开放。
中美通航市场的不同
国内有些专家习惯将中国和美国通用航空数据对比,得出中国通航发展空间很大的结论。我倒觉得二者不能简单相比。
我国通航机场网络还没形成,但高铁、高速公路发展速度快,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国内旅客运输呈现高铁、民航、高速公路综合运输的特点。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铁路建设近几十年处于停滞状态,远距离出行主要靠航空,因此航空网络和体系发展非常完善,航空运输形成了干线、支线和通用航空网络,如同人的动脉、静脉、末梢、毛细血管一样流动得非常好。
个人认为中国未来通航在运输体系中的运输功能会弱化,很难实现所谓“爆发式”的增长,这是由国内通航市场需求的深层次原因造成的。
通航发展遇到的瓶颈
地方政府如何发展通航?民营企业如何进入通航产业?目前的现状是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进入的比较盲目。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并没有对行业进行深入研究,进入之后才发现这个市场不像想象中美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没有明确和规模化的市场。除了通航作业有比较明确的市场,通航运输确实没有明确和规模化的市场。对于企业而言,盈利模式不清晰,往往是有需求没市场,比如在新疆、内蒙古边远地区,交通不发达,人口不密集,通航确实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但经济比较落后,运输成本高,票价上很难实现盈利。其次,有需求的地方空域等资源有限。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通航出行需求,但东部通航机场比较少,没有形成网络,机场及空域资源有限,基本被民航运输占用。现在的空管技术完全可以达到更多的分层,但改革速度很慢,没有开放更多的资源给通航。所以,目前这种状态,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推动是很难改变的。
通航产业园发展同质化。截止2016年,国内建成了一百多个航空产业园,但产业园发展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盲目引入欧美目前已经淘汰的航空制造业项目等。如何推动航空产业园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及民航总局在政策制定上还需更加细化,更加面向终端,应对可能和已经出现的一些乱象。
进入通航产业链的关键
民营企业进入通航产业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市场经济手段,一个行业真正要发展,不能只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必须参与进来。波音、GE、格鲁门、联合技术等,世界上航空业很多大公司都是民营企业。国内的通航产业,包括整个航空产业,都适合民营企业进入。
转型升级: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谈转型,尤其是一些中型企业。要转型进入某一个行业,首先要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研究,看自己是否具备进入的条件。航空产业的制造链很长,从高端的新材料、新技术到精密制造,包括最简单的座椅都可以给飞机做配套。比如,原来做摩托车发动机的民营企业转型做无人机或通航发动机,这就结合了自身的特点,深入了解摩托车发动机和通航飞机发动机之间的异同,然后去做转型。这种转型的路径相对比较容易。
航空产业是非常庞大的一个产业,与很多传统行业有关联,也有许多探索开发和民航相关产业的成功案列。以前做海上钻井的平台,现在改做楼顶的直升机起降平台;做汽车座椅的企业,发展成航空座椅;做汽车轮胎的企业,发展航空轮胎。对于这些企业,首先要考虑如何选择材料和设计以达到民航标准,然后取得相应证件即可。企业转型,取得行业认证是一个难关,也是一个关键点。
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范文2
尽管民营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正在通过诸如WTO、IMF等国际组织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经济全球化,各大跨国公司均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纷纷登陆,在中国出现了全球竞争本地化的局面。本土民营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将转为外资企业。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浪潮也在开始涌动。与此相适应,世界范围内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结构重组。中国民营企业在其中如何定位,也十分值得深思。此外,我们也看到由于民营企业长期游离于计划体制之外,摆脱了像国有企业那样的计划和行动约束,追求自我利益的机制得以强化,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忽视乃至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诸如逃避纳税责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克扣员工工资和福利等社会责任缺失现象。这不仅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给社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探讨政府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引导问题,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民营企业政府引导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课题之一。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兴衰,是民营企业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支。深化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和引导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民营企业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脉络,认清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找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其把握市场的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强民营企业市场引导的研究也有利于民营企业认识到自身在提高市场占有率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突出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核心竞争力,促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著名学者唐世龙撰写了《湖南民营企业成长的政府引导模式分析》。本书内容丰富,思路创新,一方面,总结到目前为止湖南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发展现状、优劣势分析,另一方面,对民营企业的政府引导和下一步发展趋势进行理性预测,并提供许多针对性的建议和有益的参考。例如,本书运用市场竞争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从企业管理层面研究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拓展了市场竞争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再如,本书通过对湖南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实地调研和分析,了解湖南民营企业发展与政府引导实证研究领域的基本资料.找出湖南民营企业短寿的内在原因和壮大发展规律。
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力求实现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合。规范分析为本书引出问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奠定了基础,而翔实的实证研究则为进一步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的许多企业管理理论被介绍和引述过来,由此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在政府引导企业发展的研究中盲目地跟从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只接受某一国家或企业的模式而漠视本国实际环境背景更是不足取的。因此,如何全面地认识西方学术界和实践界的政府管理企业发展模式,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实践,如何从本质上把握政府引导模式的运行机制,是本研究的重要出发点。
与现有的湖南民营企业发展研究著作相比,本书有三个明显特点:
1.针对性。本书是为湖南民营企业家量身定做的,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实际环境和需要。本书在系统介绍国内外相关理论与观点的基础上,帮助民营企业家建立起相应知识背景,并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和运营难题,探讨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创新的途径与手段,并对政府在引导民营企业创新运营的运作机理和基本特征做出比较深入的探讨。民营企业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实践,对企业运营中的主要方面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提升。
2.实用性。本书注重实务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将提供大量翔实的有针对性的第一手材料,既有创业企业的成功经验,也有知名企业的失败教训,有机地将生动的现实案例解析与管理学规律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企业运作精髓,强调制度规范和运作科学,为湖南民营企业家提供了经营原则和运作指南,同时对新的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进行深入探讨。
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范文3
一是企业领导高度重视。鄞州区民营企业内审机构都是隶属于公司总裁或总经理直接领导,公司总裁或总经理赋予内审机构广泛权力,如雅戈尔集团公司总裁提出“审计无禁区”思想,规定审计部不但可以审计公司下属企业和驻外营销分公司,而且可以对总裁“一支笔”审批的集团公司本身进行审计;三星集团公司总裁1999年主动向所在地镇政府和区审计局提出要求,指导帮助他们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审计机构,在不到半年时间,三星集团公开向招聘从事内审专业人员8名,负责集团公司内审工作。
二是驻外市场部或营销公司是民营企业内审主体。鄞州区10家民营企业如雅戈尔、三星集团、广博集团、洛兹集团、布利杰集团的内部审计对象主要是公司驻外市场部或营销公司。比较典型的是雅戈尔集团和三星集团,两家公司都是鄞州的特大型企业,年销售都在30亿元以上,雅戈尔集团公司在全国有156个市场部,三星集团公司在全国有营销公司60余家。如何保证这些市场部或营销公司资金和资产的安全是内部审计机构工作重中之重,他们把市场部或营销公司的库存商品、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作为审计重点。目的是为了查错防弊,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完整,不受损失。
三是机构相对独立,内审人员素质比较高。鄞州区10家有内审组织企业中有8家都成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而且从事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比较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0%以上,具有注册师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占6成以上,雅戈尔、广博集团、华泰集团等企业还专门聘请了高级会计师加盟内审人员行列。
四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成为民营企业内审的一个重要。如雅戈尔集团公司审计部成立5年来,先后对近100家市场部的负责人离任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形成了“有离必审,先审后离”的制度,三星集团、广博集团、开开集团、华茂集团、洛兹集团、八方集团等公司实行了营销部或分公司负责人和主办会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五是处罚力度大。民营企业为了促进利润最大化,防止企业资金流失,一般对内审机构发现的处罚力度比较大。如雅戈尔审计部近几年来,先后查处驻外市场部截留货款、私设“小金库”、私分季节性商品价差、公款私分、私刻公章、假冒公司领导签字等违纪违规案件数十起,审计追回经济损失687万元,同时,公司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有23人受到了降职、免职甚至解除劳动合同处分;三星集团、洛兹集团、广博集团、向阳公司等企业还采用审计通报形式对违规违纪责任人员处以一定罚款,并在公司内部通报,起到警示作用。
鄞州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虽然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审计机关对民营企业内审工作指导监督缺乏政策法规依据和行之有效办法。根据《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审计署关于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也只局限于《审计法》规定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组织范围内。因此,以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内审机构,国家如何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指导,目前缺乏可操作性政策依据,如何加强对民营企业内审人员管理,如何规范民营企业内审行为,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协会都缺乏行之有效管理办法。
二是审计范围不够广,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基本上停留在财务审计即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损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查证上,目的是为了查错防弊,保证公司资产安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环境和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防范经营和投资风险,如何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何加强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这些都需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营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上来,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查错妨弊的财务收支审计向采购审计、投资决策审计,管理效益审计方向发展。
三是审计行业尚待规范,审计手段尚需完备。民营内部审计虽然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下,建有一套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内部审计程序和操作办法,但它不象国家审计和审计一样有整套审计准则和操作规范,内部审计只能参照国家审计或社会审计的一些做法,操作上缺乏权威性。同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手段,特别是审计到往来款项函证,银行存款对账,审计线索外调和延审等事项,缺乏上规定的审计权限和强制手段,一定程序上制约着民营企业内审工作质量。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改革和建立企业制度的产物,它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生命力。为了促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在调查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内部审计条例》,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纳入国家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范围,要严格规定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程序,赋予民营企业内审机构必要的审计权限和审计手段,国家审计机关或内审协会要制定内部审计准则,统一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二、实行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建议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建立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做法,在我国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办法,严格实行内部审计人员包括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这样,有利于国家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提高国家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指导内审机构的权威性和号召力,有利于内审事业发展。
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范文4
关键词: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人员
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大多经历了从个体资本的自我积累,到亲朋四邻的资本募集的过程。这是目前众多民营企业社会性的资本积累和发展过程,民营企业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山区民营企业目前无论从业务发展还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制约因素,财务管理更是山区民营企业家急需提高而又困扰尤多的问题。
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是对山区民营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资、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以及在这一系列行为中各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管理,搞好财务管理是搞好山区民营企业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一、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总结山区民营企业的成败兴衰,可以看到,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梅雁水电、宝新能源等,正是由于加强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才得以巩固成绩,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上市公司;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对山区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财务管理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是山区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保证
山区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是通过企业的高效、合理经营,采用最优良的财务政策措施,开源节流,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情况下不断提高企业的资产收益,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不论规模大小的山区民营企业,成本管理都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抓好成本管理,使企业经营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开支,是扭亏增盈,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必要途径。成本管理包括生产经营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的控制。建立健全的核算制度、核算办法,要做到精打细算,堵塞漏洞,防止浪费滥用。财会人员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做好成本分析,及时提供给决策者,加强成本管理。通过财务管理,可以管好企业的短期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可以合理安排公司的资本结构,利用长期负债、保留盈余或转让股份等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可以对企业的资金预算做出适当安排,优化投资决策,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二)财务管理是山区民营企业持续经营、持续发展的关键
山区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一般是小型的家庭生意,财务工作方面通常安排一个亲属管管现金,开开支票和发票,只要数目清楚就行,至于通过分析财务状况、抓管理要效益、利用资本运营把企业做大等等根本谈不上。
然而,如何运用好辛苦积累下来的资本扩大再生产;研究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及时对变化了的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如何把握机遇准确地做出决策;如何建立企业品牌和信用以扩大经营,开拓市场等等,这些都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如果在企业发展壮大后不能及时把财务管理工作纳入规范管理,企业就很难有持续的经营发展。
(三)财务管理是山区民营企业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
企业在实施其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过程中,涉及成本控制、资金筹措、投资等的财务管理。而山区民营企业大多为了少交税,想方设法使财务报表反映亏损或低盈利,这便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也使得外部的投资者不敢贸然投资或合作。这些都使山区民营企业很难吸引外来资金,也不容易得到大的经营合同。因此,若要实施山区民营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强化财务管理,这是必要的手段。
二、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强烈的自我产权意识与保持会计主体独立性的矛盾
山区民营企业家都十分清楚自己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财产,但是若要求他们从法律上明确区分哪些财产是属于企业的,哪些财产是个人或家庭的,可能他们当中相当部分的人回答不了。其实,产权清晰是产权制度的基础,虽然有些山区民营企业家按照自我产权意识去直接支配、使用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忽略了各独立核算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混淆了会计主体,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就可能被扰乱,甚至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合法性。因此,山区民营企业家们在支配其财产时,必须要在明确企业产权的前提下,坚持会计主体的独立,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合法性。
(二)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与依法理财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划要求企业要在依法理财前提下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不少山区民营企业经营在没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依法理财往往会增加企业的相对经营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工资福利费支出、实际税负支出等的上升,从这个角度考虑会妨碍目标利益的实现。那么,相对经营成本的增加与其所引起的经营风险的大小、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就左右着山区民营企业家们的经营决策。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这些原则山区民营企业同样适用。
(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防范财务风险的矛盾
目前许多山区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基本上是与我国经济改革进程同步的,山区民营企业也正逐步走出弱势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山区民营企业家们深刻体验到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他们培养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导致了部分山区民营企业内部信息的不对称,财务、会计信息主要由山区民营企业家或家庭成员掌握。这样过度的信息控制制约了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减弱了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内部分工模糊,职能不清。会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但分工不明确,兼职多;二是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机构,只是在必须向上报表和纳税时才突击编报予以应付。
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主要表现为纳税风险和债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要求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优化筹划,及时做出应对方案,才能避免财务风险或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当信息不对称情况在山区民营企业家界与各管理人员之间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合法、规范动作,这是山区民营企业家们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否则,当出现财务风险所引起的法律或经济责任,将直接导致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
(四)集约化经营目标与家族式管理的矛盾
目前不少的山区民营企业是从“夫妻档”经营开始的。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底在部分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业主本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78.2%,而在所有投资者中,又有19.3%是业主的亲属。在所有被调查企业投资者中有亲属在企业里担任管理工作占52.1%,独资企业中,仅2.9%企业其投资者的亲属参与管理。由于山区民营企业的初始资本主要来源于家庭关系,企业的财产权与经营权又是密切结合的,因此,经营管理模式大多表现为家族式管理体制。
但是,山区民营企业随着经营项目增加、规模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下,不少山区民营企业将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这不但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人员,而且需要一大批具备高新技术的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在家庭中短期内是难以培养出这类人才的,现行的家族式管理就难以胜任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管理需要了。随着山区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集约化经营目标与家族式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将表现为更突出,山区民营企业建立家族成员退出机制就十分必要了。
三、改善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从山区民营企业外部环境来说,明确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政府鼓励和引导山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树立依法理财的观念等,都将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山区民营企业管理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确立山区民营企业产权
山区民营企业应自成立开始,就应明确投资主体和产权关系,而且要从形式和实质上都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有发生财产增减,都要按现行的财税法规和制度,完善相关移交手续,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如山区民营企业家个人需要增加某企业经营资金,可以采用个人增加投资额或向企业借款等形式把个人资金投入该企业;投资者个人需从某企业中取得收入,必须以合法程序取得,如工薪所得、利润分配、企业借款等方式;投资者若需在其所拥有的独立企业间进行财产调配,也应以合法的形式如投资、租赁、转让、借贷等形式,在所有经营活动中保持企业会计主体的独立性,确立企业产权关系。
(二)要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
如何促进山区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要的是解决信用问题。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山区民营企业在对人的信用上显得尤其重要,没有可信任的人才,传统家族式管理就没法改善,家族成员退出机制就没办法实施。企业内部信用状况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影响和制约经营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信用建设问题也包括山区民营企业家的个人诚信度和企业本身的诚信度,影响着企业内部制度的执行和经营活动开展。因此,山区民营企业家应以身作则带头搞好诚信工作,积极推动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如建立员工信用管理制度、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档案,逐渐增加经济活动的透明度,提高投资者、员工、客户之间的信用度,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等,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山区民营企业要摆脱人治的阴影,逐渐减弱或改善传统家族式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而财务管理制度是其中的最重要环节。财务管理制度一般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制度、支出报销制度、材料采购及领用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工资及福利费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及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将为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其基本的行为准则。对于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山区民营企业(尤其是股份公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包括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这需要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四)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改善要依靠全体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步伐。在山区民营企业中,特别需要综合能力强、会计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财务主管,他能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目标,进行系统筹划,协助山区民营企业家依法理财,指导会计人员规范化开展工作。同时,山区民营企业也需要各层次的优秀会计人员,如出纳员、材料员、工资核算员、成本核算员到往来账款管理、成本管理、收入管理、税务管理、财务分析等会计岗位人员,整个财务管理要在他们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保证各环节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山区民营企业家必须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才能满足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总之,现阶段我国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有所改进,财务管理也受到业主和管理当局重视,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低效率低水平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与山区民营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的要求不相适应。要使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为企业的稳定增长、长远发展和使企业具有强壮生命力和优越的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就应进一步优化企业理财环境,突出财务管理的战略地位,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并将其放在高层管理的位置上,赋予财务管理部门更大的权力和责任。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内容、转变职能,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理财的积极性、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友军.民营企业的制度选择[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范文5
关键词:民营企业 运营风险 防范措施
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寿命平均只有2.7年,而全国民营企业生存有10年以上的仅仅只占了15%。,我国大中城市的经济之所以能发展迅猛,独树一帜,除了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和党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领导方针之外,其中民营企业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民营企业面临着诸多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下,如何能逐步发展壮大,从根本上分析企业本质和防范在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风险无疑成了民企们保证可持续发展,逐步成长的重点之一。
一、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基本要义与特征
当我们在进行资本运营过程中,因某些因素或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对企业的经济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这就是资本运营的风险。针对民营企业风险的不确定性,民营企业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既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
(一)民营企业的宏观风险包含了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三类
(1)根据社会风险具有的不确定性,它主要包括民族习俗、社会就业和文化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风险。
(2)市场风险含有以下两点:a.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和市场行情的不稳定会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造成影响。b.民营企业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不对称因而导致信息不正确和不充分。
(3)政策风险分为以下三点:a.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通畅而且融资难度往往比较大. b.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主体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c.能够对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起到规范引导和保护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二)民营企业的微观风险包含了管理风险、创新风险和经营风险三类
(1)就管理风险而言,大多民营企业采用的是合伙人管理模式或沿袭家族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无疑会让产权受到封闭,导致外来活力以及外在的一些积极因素很难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中去,从而造成了复合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只流不入的局面。
(2)创新风险在于民营企业大多数技术以仿制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和独立完成的能力,或者是由于创新方面投入资金过少,以及创新周期拉长,都可能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一定的阻碍。
(3)经营风险基于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运营者认知客观存在事物的主观能力和运用运营方法的不够精确,可能会导致运营者无法正确认知和预测,因此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二、民营企业运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对于民营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寻求自身价值,做到利益长久的最大化是民营企业不断奋斗的最终目标。纵观全局,在民营企业齐头并进,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能够正确界定在资本运营中的职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主导体的政府应该把持好经济发展的大局,运用宏观手段对资本运营活动实施间接的控制和引导中,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和运营的环境,从而让民营企业不断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方面的支持,促使民营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起来。提高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内在因素。
(一)全方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实施企业人力资本运营模式
资本运营是术性与科学性合二为一的经营活动,它不仅对从业人员要求具备证券、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熟练操作金融工具的技能,还能够合理融洽地处理个人与同事、公司、国家之间的利益问题,这便是现代企业所需要和培养的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缺乏特点,可实施企业内部人才资本开发,提高企业文化、人力潜能、技能培养以及员工素质的培养。建立科学筛选和录用人才的标准,采纳和学习知名企业的优惠政策,吸纳人才。
(二)学习和采用科学的管理机制
并且全部运用于企业的全过程,从而建立完善的内部法人治理机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使之达到管理科学、专业、规范优先。
(三)建立全面的财务制度
通过财务信息的反馈实时了解企业的运营、财务的承受能力、盈利亏损的状况,这样既能建立起与帐实相符合的财务系统,真正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可以有效地将多余资金再次投资运营,并不断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
(四)依靠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不断进行创新
民营企业大多都属于中小企业,无论是技术、信息还是资金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抗衡。然而新兴的产业更依赖于人才和技能上的创新优势,并且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之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因此民营企业只有依靠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站稳自己的市场。
(五)加强和建设企业本身的诚信意识
诚信一词在现在社会而言并不陌生,往往很多企业都是依靠诚信才逐步壮大的。民营企业不管是对待员工,还是对待广大消费者或是投资商都要信守承诺及时兑现。民营企业只有坚持不懈的加强自我诚信建设,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永远的走下去。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树立正确的资本运营理念和不断保持创新原则,是民营企业立足的基础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除了外在因素以外,民营企业更应该借鉴别人失败的经验教训,汲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努力建设和完善属于自己的科学管理制度。确立鲜明的人才录用机制,大力培育全方位的新型人才是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体现。
参考文献:
[1]傅雅瑜.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7,(8):20-21
[2]胡一士,施放.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风险评价方法探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9(7):50-51
民营企业如何发展范文6
如何留住民营企业家们的心,在当前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也具有社会和政治含义。今天非常活跃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他们也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最主要的探路者,代表了中国市场竞争最活跃的力量。
既然是探索,就会不破不立。民营企业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各领域改革深化,其中包括对计划经济时代各种既有规范的突破,新的规范建立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站在今天回顾中国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恰当角色,尤其需要清晰界定。无论从市场运行效率,还是经济增长贡献,抑或新增就业占比,甚至参与国际竞争来看,鼓励并培育有未来的民营企业,均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指向。民营企业天然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则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法律规范制度,而不是人为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挤压民企生存空间,甚至将其打残管死。
比如民企呼吁多年的行业准入平等待遇,仍然在很多领域无法推进落实。从鼓励创新探索和提升竞争效率的角度,“法无禁止即入”的规则,仍有待成为普遍决策与法规共识,否则很多有明确真实需求的领域,还会因为各种不恰当的限制,阻碍民企参与提供有效供给。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规范运行,民营企业家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企业效率获得持续发展,避免习惯性拉关系、走捷径、发横财的过时套路。过往种种惨痛的事例表明,逆取难以顺守,爱财取之有道,公司欲基业长青必须建立在技术、产品和模式等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一味寻找制度漏洞或在灰色地带游走,绝非长久之计。
而要构建“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不仅仅取决于商人的自觉,更取决于官员管制和寻租空间的收窄。这有待于政府和市场边界的进一步厘清,其中就包括政府向市场进一步让渡权力,让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市场主体平等发展。
从长远来看,厘清政商关系,建立法治市场经济,不仅事关企业家阶层的利益、吏治的清明和市场秩序及效率,更是中国改革正当性所系。
改革往往涉及巨大的利益调整和重组,难免会引发种种反弹,在“帕累托改进”结束之后反弹尤为普遍,因此确保程序正义,确保处置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是避免私相授受执行,防止改革被污名化的不二法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民营企业家最有力的护身符。
恪守法治和产权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让民营企业家阶层心安、身安,他们的智慧和财富也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建设和发展大业。
若要更有效地发挥民营企业家阶层的效能,让他们身心俱安之余,还应加大“利诱”。在商言商,在一个全球化投资和资产配置日益便利化的年代,要拴住民营企业家阶层的心,说到底要靠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及其可观回报。
面对民营企业投资率下降和部分民营企业家在海外配置资产的现象,应理性分析相关结构性因素及具体原因。对于一些民营企业赴海外发展,利用当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有利条件拓展全球产业链,应予以理解和鼓励,而不是通过各种新的管制,限制他们出海。
不过,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的普遍低迷,中国经济体量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民营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将继续留在国内,也应当有充分信心。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从来不缺乏逆境求存的本领,当年面对各种歧视性待遇都能杀出一条血路,何况今天整体环境更好。
要留住民营企业家的心,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真心实意的改革深化,让民营企业家真正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这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主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这些改革来取得双赢效应:民营企业提供宝贵的管理技能和资本,同时获得参与分享改革红利的机会。
比如在国企改革中,以恰当方式让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显然是不可或缺的。而国企改革的成功推进,也有利于帮助一些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比如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减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保缴费的减少,而此一空缺又需要巨额国资划转来加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