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标准农田如何实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标准农田如何实现范文1
息县: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
近年来,息县以实施全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以农民种植意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主动抓好优质专用小麦产销对接,为“中国生态主食厨房”输送优质食材。
目前,息县小麦供给侧改革试点项目区内种植品种主要是弱筋“扬麦15”,搭配种植中筋“泛麦5号”。在中央财政下拨600万元项目资金基础上,息县财政又配套500万元用于项目实施,特别是县政府又专门拨出弱筋小麦技术服务经费100万元,为种植弱筋小麦的农户购买保险,制定了弱筋小麦收购企业贷款贴息办法,以保证项目实施取得圆满成效。
在技术支撑方面,息县主要实施了“四良”战略,即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相配套。特别是在良法方面: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保障小麦品质,推行“一村一品”“一企一品”“一社一品”“一场一品”,并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确保生产出达标的优质专用小麦;推广农机农艺新技术,针对稻茬麦生产技术“瓶颈”问题,着力示范秸秆腐熟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松、机械条播等技术,确保优质品种夺取高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普及绿色理念,采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制剂,提高绿色防控水平。
然而,息县小麦供给侧改革试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弱筋小麦销售路子不宽,价格不高,效益不高,与农民的期望值相差较远,农民对发展弱筋小麦仍有疑虑等方面。因此,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扎实、去完善。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之路任重道远。
延津:努力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
延津县小麦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万亩,以延津小麦为代表的“新乡小麦”被国家农业部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延津强筋小麦”区域品牌价值17.55亿元。从1998年开始,延津县就坚持以工业理念和产业化思路不断做大做强小麦经济,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车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小麦产业。
延津小麦始终坚持优质导向,实现了普通小麦向优质强筋小麦转变;坚持特色导向,实现了产粮大县向种子大县转变;坚持安全导向,实现了传统种植向绿色有机转变;坚持专用导向,实现了一般面粉加工向中高端制品转变。同时,延津坚持两大理念,助推小麦产业再升级:坚持产业化发展理念,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小麦种植、购销、加工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优质小麦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坚持集群发展理念,依托特有优质小麦资源和“中国第一麦”品牌优势,引进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小麦产业集聚发展。
延津小麦虽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品牌形象,但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生产经营规模小,如何实现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等问题仍然存在并亟待解决。为此,延津县将紧紧围绕“绿色、高产、高效”目标,以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促进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为重点,落实订单种植和优质优价,努力实现全产业链产销衔接,解决小麦生产供需矛盾、产销脱节、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探索新方法、寻求新模式。
濮阳县:搞好产销对接促农企双赢
濮阳县是河南省14个“超级产粮大县”之一,曾12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濮阳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
2016年,濮阳县以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为抓手,围绕专种、专管、专收、专储、专销、专加工,强力推动优质强筋小麦的发展,并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等环节,重点推广了一批适宜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并集中在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实施。
按照往年情况,优质强筋小麦的收购价格每公斤较普通小麦高0.4元,濮阳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宣传推介,引导面粉加工、食品加工、种子企业、粮食购销经纪人等,与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所在乡镇、村对接,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协议,开展定向、订单收购,实现了农企双赢。
目前,濮阳县建有小麦种子繁育田8万亩,年生产小麦良种3000万公斤,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对小麦种子的需求,还销往山东、河北、安徽等地,覆盖小麦种植面积300万亩,为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拓展了新空间。与此同时,濮阳县积极引导扶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小麦面粉加工产业集群,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小麦产业化合作模式。
2016年,濮阳县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整建制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试点县,为破解该县农业发展难题、提升农产品供求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内黄:促进优质小麦产业提质增效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县之一。目前,内黄县确定了专种、专收、专储、产销一体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目标,引进了一批“当家”品种,优质强筋小麦播种面积达16.2万亩。
为解决卖粮难、优质不优价等制约优质小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内黄县大力推行三种订单种植模式。“本地企业+农户”订单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签订优质强筋小麦回收合同,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1元至0.2元的价格收购农户小麦,确保优质优价。“购销企业+经纪人”订单模式:依托内黄县粮油购销公司和小麦收购经纪人,积极与外地粮食加工企业合作,发展订单生产,拓宽优质强筋小麦外销渠道,拓宽发展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订单模式: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发展单生产。
在优质小麦集中产区,内黄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重点,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做到“藏粮于地”,并在优质小麦项目区内进行了种子、化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物化补贴。同时,内黄县还积极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大力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乡”技术服务活动,提高了农技人员综合素质。
今后,内黄县将继续以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以实现小麦专种、专收、专储和产销一体为目标,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并立足市场需求,开展单收单储,探索优质优价机制,促进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永城:“五招”推进小麦供给侧改革
永城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县级面粉生产基地。2016年3月,经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该市被确定为全国促进面粉产业健康发展试点。永城集中资金、集成技术、集汇力量,通过实施市政府“小麦供给侧改革15152工程”,辐射带动全市175万亩小麦实现绿色高产高效,加快了永城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促进了永城面粉、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科学规划布局。永城按照不同的土质与生产条件,规划专用特色小麦种植,在砂姜黑土、淤土等土壤区域规划了85万亩强筋小麦种植区,在省地质调查院认定的集中连片富硒地带规划了35万亩富硒小麦种植区。
建设优质小麦基地。永城实施了“15152工程”,2016年秋季集中建设15万亩强筋小麦、15万亩富硒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并试种2000亩弱筋小麦。目前,小麦播种工作已结束,3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任务全部完成。
发展订单农业。永城积极探索以需定产、以销定产模式,引导面粉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签订种植合同和收购协议,企业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参与,对订单小麦承诺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进行收购,不仅保证了原料小麦的数量与质量,还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五大面粉集团对30万亩专用特色小麦全部实现订单种植和收购,为企业节省成本4030万元,增加效益1.04亿元。
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小麦品种。永城以选用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的品种为目标,推广半冬性小麦为主,做到了以良种调品质、以技术保质量。
落实“六统一”措施。即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农机农艺和统一技术集成。
滑县:农业供给侧改革夯实“豫北粮仓”
2016年,滑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后,充分发挥优质强筋小麦最佳产业带区位优势,重点以调品种为主,逐步由优质中筋小麦向优质强筋小麦转变,着力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发展优质强筋小麦30万亩,全部实行种子和商品粮订单生产,确保农民能种好、销路好、效益好。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已建成高标准粮田91.5万亩,打造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5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粮食总产连续24年稳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二连冠”。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2017年滑县计划整合资金3亿元,按每亩1500元的投资标准,建设高标准粮田20万亩,到2018年全面完成155万亩建设任务,持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力度,计划在2017年将优质强筋小麦面积发展到50万亩,优化调整小麦品种结构,加快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改优质中筋小麦“大路货”为优质强筋小麦“抢手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外,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政策扶持为保障,以土地流转为依托,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高效农业基地,从基地规划、设计、布局、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及时把农业政策、管理知识传递给农民群众。目前,滑县瓜菜种植面积达64万亩,总产量220余万吨,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1万余户农民脱贫致富,年均增收2万余元。
淮滨:“弱麦经济”环环生金
近年来,淮滨县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瞅准国内外弱筋小麦供不应求商机,充分利用弱筋小麦种植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弱麦强县、食品惠民”战略。
为通过区域化布局实现规模化种植,淮滨县大力实施弱筋小麦区域化布局高标准粮田建设、整村化推进、统一化供种、规模化生产、订单化跟进等,从而使弱筋小麦产业化经营亮点频出,持续叫响“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
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带动,提升附加值。淮滨县近年来培育出总产值达10多|元的金豫南、富贵、麦得隆等8家食品加工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从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到直接收购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弱筋小麦产业链条。
产前有订单、产中有服务、产后有保障,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淮滨县通过产前、产中实施统一半价供种、统一补贴供肥、统一免费供药、统一分担农业保险,亩均节本增收77元,增产增收173元;通过产后实施统一入村加价收购,亩均增收90元;通过“五统一”产业带动,亩均节本、增产、增价、增收340元。
吸纳贫困人口务工增收,“弱麦经济”环环生金。淮滨县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按照贫困户优先的原则,优先吸纳3000多名贫困群众到企业务工,平均每人每月收入2200元左右。
随着“弱麦经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加大,五粮液集团到淮滨寻求合作,签订每年12万吨弱筋小麦购销协议。目前,淮滨县已形成了以弱麦为“头雁”,以“面粉―面点―休闲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运输”两条产业链为两侧编队的“雁阵”发展布局,年产值达3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已达5亿元。
浚县: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生产能力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古称黎阳,有“黎阳收,顾九州”之说。近年来,浚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近几年高标准粮田建设和整县建制粮食高产创建,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粮食产量稳步增加。
浚县耕地面积107.6万亩,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高产创建示范区亩产达600公斤,连续多次创下全国粮食生产同时期、同地区、同面积单产最高纪录,粮食高产创建连续7年领跑全国单产水平,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成为全省标杆。
浚县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模式攻关和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示范带动大面积种植绿色高产高效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努力提高小麦品质和生产效益,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标准农田如何实现范文2
《R鲁周刊》: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诸城农业发展现状。
孙吉海:改革创新是诸城的靓丽名片,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市。
2016年诸城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工业园区化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县域内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种养结合、产城融合、农业新型业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农业品牌化引领、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融合化发展“五化发展”新模式,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诸城有哪些可供其他县市参考的经验?
孙吉海:首先,我们通过创新种养结合新模式,推进农业内部融合发展。我们构建了三大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截至2016年底,诸城市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亿元用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探索了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同时,我们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抓“三调”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零散调规模,畜牧业抓“两提”提升标准质量、提升养殖效益,培优培强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镇街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将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农业技术的支撑非常关键,2016年,诸城市政府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三年合作协议,共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诸城研究中心”,中心充分发挥农规院的技术优势,开展了废弃物资源量调查,总结推广了一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为产业内部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政府也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研发基金。
其次,创新产业化经营,统筹三次产业发展。我们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扶持力度,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积极实施“工业下乡”,大力发展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有18万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对接。通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联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打破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相分割的局面。
第三,创新城乡四级平台,承载产城融合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发展平台,推进镇街发展平台,优化社区发展平台,完善产业园区特色发展平台。全市各类园区共吸纳过亿元项目300多个。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行社区和产业园区同建,培育起特色产业社区132个,社区产业园入驻企业1229家。
第四,统筹协调要素整合,支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我们引导了4家金融机构在农村社区设立“金融服务站”,派驻金融服务人员707人,打造起“两公里金融服务圈”。成立了建信村镇银行、泰丰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5家小贷公司、2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在农村设立服务网点452个,发放涉农贷款293.5亿元。通过强化农业科技下乡,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社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再一个,就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到2016年,诸城市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亿多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其中投资40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器;安排500万元果茶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苗木繁育、示范园建设等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在推进产业融合过程中,诸城还存在哪些问题?
孙吉海:一是种养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诸城市农牧业体量庞大,虽然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种养结合模式,但是总体上种养分离现象仍然存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已成为种养业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
二是三产融合程度还不够高。诸城的汽车、食品、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均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带动“三农”发展的力度不够强。服务业中,生产业主要集中于城区、镇区,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和力度还需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众多,但真正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较少。多数新型经营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不强,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四是资源要素存在瓶颈制约。农业农村的有效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融合型人才欠缺。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齐鲁周刊》:产业融合与精准扶贫如何实现有机结合?
高标准农田如何实现范文3
关键词:开发适宜性;广安市;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
1 绪论
国土空间开发是根据不同地域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利用国土空间的能力不同,围绕如何实现高效配置资源及达到和谐人地关系展开。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用地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使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受到限制。
本文选取广安市作为论文的研究区,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四川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大省,其国土空间开发却鲜有研究。四川地形多位于丘陵山区,因此,选取广安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评价。其二,广安市作为川渝经济合作区的连接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其三,广安市作为四川省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效覆盖国土空间,促进市区县国土空间规模连片开发,易形成产业化链条促进发展。广安市作为成渝经济区的接力带,研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可以解决川渝经济合作区资源配置及交流合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产业结构优化、保障生态安全。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边缘,北纬30°01′-30°52′,东经105°56′-107°19′之间。广安市幅员面积6344 Km2,整体形状似扇形铺开,东西宽134.5Km,南北长93.6 Km。广安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地区。其管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作为川渝经济合作接力带,广安市立足于^域大融通、经济大发展,加速构建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其区位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2.2 人地关系分析
(1)人均农村建设用地
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是说明人地关系及土地利用效率的核心内容,农村建设用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广安市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全部超出国家标准150m2上限,可以用于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较大。第二,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散乱,根据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农村居民点单个独立图斑共计183365个,面积大于3公顷亩的斑块仅仅只有523个。“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管理。
(2)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是除未利用地之外的土地与总土地面积的比值。这个概念表示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广安市土地利用率基本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达到95.45%,开发利用水平较高,说明自然资源基地较好。但同时也说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3)农用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通过收集广安市各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各区县自2010年至2014年期间,农用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与建设用地增长的趋势基本相应。城市空间“摊大饼”式的增长方式,势必会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压力。
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
本文选取广安市范围内所有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评价研究的对象,结合广安市实际情况,选取县级单位为评价单元,突出各区县国土空间开况,因此,不宜放缩至乡镇单元。第一,乡镇之间的相似性比较高,数据庞大;第二,从2013年,前锋镇升为前锋区,乡镇单位发生变化大;第三,资料不完善同时也是影响选取评价单元的原因。
3.2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本文借助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基础,着手以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国土空间现有开发强度、国土空间未来开发潜力三个维度分别展开评价。开发约束条件选取以下指标:高程、地形坡度、林园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土地承载力、地均农业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污水处理率、土地垦殖率。现有开发强度选取以下指标:人口密度、地均GDP、人均GDP、二三产业产值、烟粉尘排放量、开发强度变化指数、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学校个数、城镇人口增长幅度、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用地面积比重。未来开发潜力选取以下指标:规划基本农田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水平、生态承载力、道路交通网密度、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可开发潜力空间、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弹性系数、建设用地面积新增幅度。
3.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国土空间开发的指标较多,增加了评价计算过程的复杂性。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易造成误差。因此,首先要对所有具有影响力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多个相互关联的数值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新的指标。
3.3.1 原始指标数据获取
经查阅资料与实际调查,本文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三种,空间数据与统计汇总数据、统计计算数据。空间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统计汇总数据与统计计算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广安市统计年鉴、广安市农业局、规划局、交通局、经信委等部门的规划及统计数据。
3.3.2 主成分分析确定参评因子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相关性系数矩阵、特征根与参评因子值等计算在IBM SPSS Statistics 21中完成,步骤:依次录入开发约束条件指标数据(现有开发强度数据、未来开发潜力数据同理),分析命令,降维,因子分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主成分个数由特征根>1判断确定,计算因子分值,保存变量,得出参评因子值。
根据相关性系数矩阵计算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特征根用于确定主成分个数,特征向量即为参评因子值,进而确定了主成分与参评因子,选取特征根>1,并且累计方差贡献率>85%为依据确定主成分(参评因子)个数,得到表1。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土空间开发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1]。结合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借鉴层次分析法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 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1 熵值法确定权重
常见的赋权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熵值法等。前两种方法属于主观赋权法,由专家主观认识对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判断或者对指标直接打分。熵值法通过统计一组数据信息熵值的变化表示系统的混乱程度,所带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熵值大,信息的无序度大,可用的信息少,权重小;信息熵分布的范围在[0,1]之间,熵值趋近于1,混乱程度越大,可用的信息就会越少,权重小。根据熵值法计算权重过程得到各维度的权重如表2: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
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是将参评因子值与参评因子权重动态加权求和以求评价单元分值的方法[2]。本文选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综合制定三个维度得分值,以及适宜性评价的总分值。
wj为第j项参评因子的权重值。
通过计算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开发潜力三个维度的得分值,并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进行动态加权求和。其中开发约束条件为负向指标,应利用极差变换法进行处理,利用公式(1)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表得到的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开发潜力与各自权重值,加权求和得到广安市各区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总分值。
4.3 评价结果分析
适宜性I级:开发约束性条件较大,现有开发强度较小,未来开发潜力较小的区域,但并不都是“最低,最高”的水平,就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的综合能力并不是由某一个维度单独决定。适宜性II级:开发约束性条件适中,现有开发强度一般,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由这三个维度共同确定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的综合能力。适宜性III级:开发约束性条件较小,现有开发强度大,未来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由此可见,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及未来开发潜力对国土空间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应克服“短板”效应,解决“顾此失彼”的问题,综合发展。
4.4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原则与建议
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3]。广安市耕地中有近40%为坡耕地,质量不高,产量较低,同时建造耕地护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推进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土地行业中项目量较多的土地整治类型――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复垦、增减挂钩,均可使用土地综合测评系统为项目的规划发展给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4]。未来十几年是广安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减少耕地的占用,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才可以为国土空间开发留有充裕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科学,2013,30(8):25-31.
[2]许继萍.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在小城镇综合定级中的应用[J].广东土地科学,2010,9(6): 44-48.
[3]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要让农民受益[N].人民日报,2010.
高标准农田如何实现范文4
关键词:现代农业; SWOT分析;发展路径;重庆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2-2939-06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Way of Modern Agriculture Based on SWOT Analysis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U Zhao-juan,LI Ping,LI Ping,CUI Jin-bo,GAO Dong-mei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401329,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cognizing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by applying the SWOT method, the three paths for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ultivating modern agriculture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tamping modern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amping modern agriculture basic 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pointedly discuss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insisting synchronous advanc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cting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reasonable distributing,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enhancing financial security,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strengthening talent cultivation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y referenc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pat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历史阶段[1]。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人群,承担着养活世界上最大规模人口的重任,这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3]。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产业基础,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位于中国西南的重庆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同时有移民、扶贫、生态环境3大难题交织,结构性经济矛盾突出[4]。随着三峡水库175 m水位成功蓄水,库区移民工作重心已由“迁得出”转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新阶段,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库区移民群众的安稳致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等目标,已成为新时期库区工作的重心。然而,在三峡工程建设的胁迫下,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农村经济发展困难,不利于库区新阶段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如何实现库区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奔小康,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构建和谐库区成为了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迫切地需要加强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明确库区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方向和对策措施,这对加快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目标、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对探索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1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北靠大巴山,南依云贵高原,地处东经106°5′-110°07′,北纬29°16′-31°41′的范围内。库区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和台地,主要土壤类型有山地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山川纵横,江河密布,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穿全境,有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小江等主要支流。库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丰富。库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多种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生长,区内有全国著名的“柑橘之乡”、“甜橙之乡”、“名柚之乡”、“榨菜之乡”和“黄莲之乡”分布。
重庆三峡库区行政上包括重庆市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万州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等15个区县,幅员面积4.39万km2,占重庆市域面积的53.39%。2011年底,库区总人口1 53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 020.52万人),占重庆全市总人口的66.60%;当年国民生产总值3 996.03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9.91%。
三峡库区的农业以种养业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库区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124.8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69.06亿元,净增加144.25亿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目前已建成了优质柑橘产业基地、优质草食牲畜产业基地、优质榨菜产业基地、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优质油菜产业基地、优质水产产业基地、优质香料产业基地等商品基地。库区农业在全市的地位突出,如2011年,库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市的48.88%,粮食总产量占49.70%,蔬菜总产量占46.21%,肉类总产量占45.80%,水果总产量占69.77%,均接近或超过全市相应农产品产量的50%。
2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来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制定战略的主要方法。其中,S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W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2.1 优势(S)分析
三峡库区地处亚热带,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水域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为库区特色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拓展库区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提供了基础。库区市场优势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场前景较好;同时,库区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地位日益显著,如奉节脐橙全球闻名,长寿沙田柚被誉为“国优水果”,石柱黄连、巫溪西洋参、涪陵白术等中药材供不应求,具有一定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库区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库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不断扫清障碍;通过推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限制的户籍、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公共服务等体制改革工作,为促进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2.2 劣势(W)分析
三峡库区山多河流多,加上山高坡陡,交通不畅,农村与外界缺少信息流通,农业发展仍受到库区农民传统思想观念和耕作方式的制约。从经营规模来看,库区农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以一家一户为单元进行“小而全”的生产经营,生产组织结构松散;从耕作方式来看,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及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5]。库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龙头企业单体规模和群体规模都不够大,农业产业层次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库区市场体系及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等方面。库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农田、畜禽圈舍、鱼塘等建设落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信息等基础建设不配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同时,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大。库区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较弱,与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库区农业结构矛盾凸显,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二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矛盾加剧,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同时并存的特征逐步显现。而且库区扶贫的任务重,15个库区区县中,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任务重,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实际生产安置人口累计48.37万人,其中县内农业安置20.29万人,占农村移民实际生产安置总人口的41.95%,使得本来因三峡工程建设而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容量不断缩小的库区面临着严重的农业发展负荷,增加了促进库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难度。
2.3 机遇(O)分析
近年来,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了包含以“四取消”、“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区县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符合农业农村实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7年6月,重庆市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之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庆市着力在改革、发展及制度建设上探索创新,大力促进城市资源、工商资本下乡进村,为库区现代农业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三峡库区成了全国瞩目的发展热点,为库区农业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给予了特殊的灵活机制,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2.4 风险(T)分析
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是弱质产业,至今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三峡库区地势起伏较大,生产条件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早春的倒春寒、夏季的高温伏旱、秋季的寡日照和连阴雨发生频率均在80%左右,尤其是干旱、洪涝和地质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损失最重,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给农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土地、劳动力是农业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6]。在三峡工程建设胁迫下,库区耕地资源大量流失,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还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将越来越少;由于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村年轻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主体逐渐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渐降低,对农业健康发展很不利。同时,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有特殊性和相对较长的周期性,以及小农经营的天然局限性,使得库区农业产业面临着市场波动风险的冲击。
3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3.1 培育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重庆三峡库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和生态资源。库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应在考虑现有产业基础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库区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同时,确保选择的产业本身必须有利于拓展现代农业的功能价值,能够与域内人文自然景观、资源现状相耦合,产生协同效应。根据库区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库区应大力培育柑橘、蔬菜、生态渔业、畜牧业、茶叶、中药材和蚕桑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7]。
重庆三峡库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柑橘优势区域,应始终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鲜销与加工并重、生产与市场并重、农户与业主并重、防疫与发展并重的发展模式,尽快形成健全的柑橘产业体系,力争把库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最大的种苗生产集散基地和最大的柑橘休闲旅游基地。三峡库区是重庆市重要的蔬菜基地,应加快以武隆为重点的高山反季蔬菜基地,以及以涪陵、万州为重点的三峡库区榨菜标准化生产加工区的建设,加快石柱加工型辣椒的发展,把石柱建成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县,把青菜头打造成为重庆蔬菜“第一品牌”。三峡库区具有丰富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应加快库区水产良种场、增殖保护基地和水产苗种基地的建设,加强库区渔政执法管理体系、渔业资源环境监测中心、渔港、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鱼病防治网络、水产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使三峡库区形成鱼类组成结构合理、鱼类资源储量丰富、捕捞生产科学有序的天然生态场,成为全市最大、全国有名的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库区内较为丰富的草场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条件,应加快建设完善库区畜禽良繁体系、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配套服务体系,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基地,构建完善的库区畜牧业产业链;库区是我国的茶树原产地中心之一,应加快建设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推广体系,茶叶生产、制作清洁化、机械化工程,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配套体系,科技支撑工程和茶叶市场体系,以及发展茶叶深加工延伸茶叶产业链,将三峡库区建成闻名全国的“无公害茶叶”、“有机茶叶”产区;重庆三峡库区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应结合库区区域特色和自然资源特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重点打造长江流域、乌江流域中药材优势产业带;库区还是重庆市重点蚕区,应按照区域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要求,调整区域布局,优化蚕桑产业结构,以蚕桑种植大户为重点,以蚕茧加工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缫丝、织绸等产业,积极推进桑椹、桑叶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高效生态蚕桑产业集群。
3.2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三峡库区地处秦巴山脉、武陵山脉和渝东岭谷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区,人口密度大,地质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与土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尤其在三峡工程建设胁迫下,分布在沟谷地区的优质耕地被大量淹没,致使库区耕地数量进一步下降,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为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构建和谐库区,迫切需要加强库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库区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不断加强库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库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库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排险加固力度。二是加强改善耕地质量,包括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农村宅基地复垦,大力推进库区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库区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统筹做好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积极推进库区培肥沃土工程;加强实施以生态综合治理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加快库区中低产田改造。
农业装备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库区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农业装备建设。按照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结合库区山地丘陵农业实际,引进、开发、生产多功能、经济型中小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进展,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田基础条件,重点解决库区耕作地块规模小、形状不规则、坡度大、通行道路缺乏等农机作业、通行条件,把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的重点,尽快突破丘陵山地复杂地形地貌的制约。加快区域适宜性的农业装备科研基地建设,积极研发农业生产中关键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推进适合山岭重丘的农机新产品和农业工程新技术的开发进程,突破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科研瓶颈。
三峡库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加强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现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大力推进库区长江防护林、小流域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生态工程、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消落区治理、防治噪音等“蓝天绿水青山工程”,提高库区森林覆盖率,加强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库区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包括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积极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鼓励低毒生物农药的生产与推广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建设库区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库区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重点整治城区近郊重点区域的农田土壤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库区推广建设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加快库区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一池三改”标准和要求,突出库区移民户和贫困户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3.3 加强现代农业基础体系建设
近年来,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的建设发展与农业产业化进程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三峡库区应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化新型组织形式,大力推广和发展企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农户相互参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促进的投资模式;鼓励加工、仓储、运输、商贸、信息技术、科研服务行业多方面的投资农业,与各类农业组织、农户共建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和发展“公司+农场(饲养场、专业大户)+农场工人”、“公司+中介组织(合作社)+基地(自营基地、定点基地)+农户”等多种新型产业化组织形式[7]。库区应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特色产业,建设好各类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和投资保障机制;加强库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集群,推动库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当前库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效能不高,亟需加快库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加快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库区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应尽快制定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种子种苗、植保、农机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三是应进一步强化供销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等其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
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保障体系,当前必须加快现代农业保障体系的培育。一是库区应加快培育产业经营体系,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是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加快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是加快建立形成以财政投资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政府、集体、信贷、农户、社会投资多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投入体系,保障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四是加快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心系“三农”、开拓进取的人才体系,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五是尽快建立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和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最后,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包括加强库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与壮大、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等。
4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坚持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只有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地改善现代农业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8]。因此,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库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城乡互动、资源共享、要素对进。
4.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由于库区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等的多样性[9],以及库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库区现代农业发展一方面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发展基础、发展可持续性等进行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划分,优化库区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不同类型区现代农业发展方略,比如可将库区15个区县划分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现代农业、生态特色型现代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7]。另一方面,在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中要避免同质化,基地建设一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出差异性,合理布局,从而使特色资源发挥出更好的效益,如石柱的黄连、忠县的柑橘、涪陵的榨菜等都是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10]。
4.3 强化政策支撑
4.3.1 完善支农政策 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提高支农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项目资金的比重,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政策,增加补贴种类,扩大补贴资金规模和地域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积极完善库区土地权属变更、“四荒”地使用权获取、土地使用权保护、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使用流转等土地使用政策。加大库区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向国有商业银行推荐库区重点农业产业项目,落实政策性贷款。加大对库区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将三峡库区列为重庆市公共财政预算安排重点支持区域,对库区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财政返还、灾害补贴、流通补贴、成本核算、减免建筑配套费、用电等税费优惠政策。强化库区人才智力支撑、人才培训、人才引进等人才政策。
4.3.2 深化农村改革和创新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大型商业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筑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本后盾。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深化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推进征地制度、粮食流通、专业合作、城乡管理和国有农场、林权水权改革等农村其他方面的改革。
4.3.3 加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坚持以“工程效益反哺移民,实现收益共享”为后期扶持的工作理念,研究并完善后期扶持的政策体系。加快库区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实施,不断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议扩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基金,延长后期扶持时间,实施三峡水电资源使用征收资源调节补偿费机制,增加地区财政收支转移补偿力度,建立起持续的移民后期扶持支撑机制[11]。
4.4 加强资金保障
一是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险服务体系,使生产经营者得到可靠的信贷和保险服务,降低生产经营中的风险。二是开拓资金来源的渠道,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外商资本等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投入机制。三是建立起可持续的、长期的三峡库区补偿基金,并通过国家税收、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给库区,真正让库区移民“迁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确保库区社会和三峡大坝的长治久安。
4.5 强化科技支撑
面对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主要特点的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浪潮,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现阶段要以重庆市农科院、畜科院为重点,加快农业科研院所建设步伐;以农民和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研发;加强扶持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推广。首先,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服务转化能力。其次,探索创新多样化推广服务模式,不断完善 “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农技人员+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科技示范户”、科技下乡等多种推广模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最后,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及其他行之有效模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创新基层农技推广的管理与手段。
4.6 加快人才培养
加快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以重庆市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阵地,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优化人才专业结构,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实施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打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队伍建设。从体制改革入手,在人员编制、入学深造、职务评聘等方面制定政策,稳定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中的业务骨干。坚持选贤任能原则,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待遇水平,积极引导、鼓励和推动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实力。
农民是库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要紧紧抓住农民教育这条主线,加强库区新型农民的培育。制定新型农民培育规划,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12]。加强库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培训经费的倾斜投入,深入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明宇.白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5):1067-1074.
[3] 赵其国,周应恒,耿献辉.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线与发展战略[J].生态环境,2008,17(5): 1721-1727.
[4] 余治国,李 东.三峡库区主体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3):135-138.
[5] 段小梅.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 (4):88-93.
[6] 林 琳,杨国永.基于SWOT分析的漳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4):30-34.
[7] 罗 荣.重庆农业谱新篇:重庆市农业资源区划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 蒋和平.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09(9):1-5.
[9] 张 放,杨京平,张士良,等.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和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 (1):64-69.
[10] 黄 云,毛 苹,贺稚菲,等.三峡库区城乡统筹推进中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8):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