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1
关键词: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及措施
一、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合理配置资源
无论是哪类企业,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预算管理应当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预算中,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由于资源有限,就需要充分明确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作用,并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来把握和预测企业的未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可达到的目标,最后再对所需资源进行整合和选择,这样就可以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再者,在预算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和预测到决策实施过程中人为因素、突发事件等影响,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些影响,使企业降低风险,并且避免浪费。
(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其战略发展目标。企业为了确保自身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随时对预算目标执行过程中反馈出的执行信息进行密切关注,并根据这些执行信息对战略目标及时进行调整。预算编制是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想要达到预算指标,就必需量化其过程,并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明确企业内部各个员工的工作情况,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活动及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有利于工作业绩的考核
在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预算目标将被细致的分析并总结,这为考核部门考核业绩的提供重要资料和依据。考核部门通过比较预算目标和实际执行效果,能够准确反映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情况,然后依据考核情况对工作人员实行福利奖惩,以此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探析
(一)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正确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没有充分了解,不能充分认识。特别是有些企业认为预算工作仅仅属于会计科的部分工作内容,认为预算就是绘制表格,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先进流量表格等。他们片面认为预算执行分析是财务部门的事,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财务部门人员应用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依据实际的经营数据制定出相关预算表,这样的预算也接近实际的财务数据,但是,这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并不符合,且不能够对企业的各方面工作起到太大作用,因此,这些数据不仅会引起业务部门的质疑,也通常成为无人问津的材料。
(二)预算编制不符合企业经营活动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目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缺乏客观性,在编制时,通常是将上一年的业务活动或着是指标值作为基础,有时领导个人说了算,在没有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因素充分考虑的情况下,直接确定企业下年度的预算指标值。因此,预算调整的随意性比较大,若作为企业实际考核标准,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执行效果。
(三)形成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领导对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个部门的参与程度都比较低,很大一部分都只能是财务部门全全负责。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电力公司仍然采用传统的预算方法,这一方式虽然可以和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适应,但实际工作中不进行详细分析,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正确的认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财务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具,有利于企业合理分配财务决策权,还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衡量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有很大作用。首先,能够起到控制作用;其次,使企业相关人员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并以此为导向,分清责权,使个体行为更好的顺应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再次,将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绩效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建设电力企业绩效控制体系,并充分发挥预算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树立全员的参与意识
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相关的联系,而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各个部门的各个员工来负责的,所以在进行预算时,企业管理者应组织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使员工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经营与管理中,清楚的了解预算编制情况,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确定具体的预算管理目标
电力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应该参考同行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对元预算目标进行调整,在该预算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并使新的预算目标合理执行。此外,对公司各个职员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但也不宜把预算指标制定的过于细化,如果企业将细节规定的过于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就会缺乏调整与发挥的空间,从而使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对预算工作进行细化时,也要考虑到各职能部门的授权程度。
(四)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
面对电力企业存在的风险,要进一步对财务管理进行改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审计、监察和媒体监督。在必要时建立风险评估部门,对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并建立完善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对企业指标的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及管理。
四、结语
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及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途径。因此,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
参考文献:
[1]战重庆.浅析我国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0).
[2]曹宏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4(03).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2
【关键词】 人均工作量; 评价; 方案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100
随着护理工作的日益发展,护理人员承受的工作强度不尽相同,纵横比较时需要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以衡量科室及护士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目前,各医院采用方法不尽相同,以床位使用率或周转次数评价各病区护理工作量的方法,忽略了护理技术难度、风险、工作效率、服务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综合评价是相对于单因素评价的一种对多项内容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方法[1]。本文探讨了护理人均工作量综合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方法,旨在探索合理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1 护理人均工作量考评体系的建立
1.1 现行的工作量考评方法 医院以各科室床位使用率、周转次数、护理质量控制结果等内容,在上年同期值的基础上,上浮2%作为考评内容,此方法的缺陷为:指标单一,未考虑护理技术、专科性、责任风险、工作效率、服务效果等,造成护理工作量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可比性差。
1.2 护理人均工作量考评体系的设计
1.2.1 考评体系的构成 护理人均工作量=(工作强度+洗涤量+病危量+手术量)/护理人力+满意度。将封闭考核改为开放式考核指标,以零分起分,上不封顶,下不设底限,正项加分,负值减分,体现技术风险。
1.2.2 评价指标的构建 工作强度:主要考核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共84项。根据每项护理技能操作时护士劳动时间、技术价值、护理风险等赋予各收费项目一定的分值,反映护士劳动强度,是整个考核评分体系的主体。洗涤量:主要考核经洗涤中心洗涤的项目,共计10项,反映基础护理工作量。病危量:主要考核病危、病重人次,反映危重患者病情观察、治疗工作量及护理人员责任风险。手术量:主要考核全麻、局麻手术例数,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护理人力:主要考核护士与住院患者床位配比,反映护理人力配置。满意度:主要考核护理服务、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反映服务效果。
1.2.3 确定项目指标分值 工作强度(图1)、洗涤量(图2)均为加分分值,在分析各项目操作技术难度、护理所需工时、风险程度等基础上确定分值。工作量相似项目加分分值相同,如:尸体料理每例加5分,Ⅰ级护理每人次加1.2分,另外,每病危1人加1分,每例手术加1分。
洗涤量指标 评分标准
被子 1.5分
褥子、被套、大单、尿垫病衣、油布、中单 1分
枕套、烧伤垫 0.5分
图2 洗涤量及评分标准
1.2.4 核定人均工作量分值 核定人均工作量分值计算方法如下,工作强度占85%,洗涤量占8%,病危量占5%,全麻手术量占1.5%,局麻手术量占0.5%。护理人均工作量=(工作强度×85%+洗涤量×8%+病危量×5%+全麻手术量×1.5%+局麻手术量×0.5%)/护理人力+满意度×100。
1.2.5 项目指标的统计方法 通过HIS护理工作站,实现护理部与各护理单元联网,设计出护理服务模块,统计工作强度考核项目结果;洗涤量由洗涤处上报数据;病危病量由信息网络每日日报表统计结果为准;手术量由手术室系统上报数据;满意度采取护理部及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数据。
2 临床实施
2010年8月-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重点部门等共41个护理单元试行。以月为考评时段,护理部汇总人均工作量结果,排名上报至经济管理科进行经济分配。同时根据工作量排名情况,护理部进行人力调配,将工作量排名偏后的科室人员调整至工作量排名较前科室,以保证工作繁忙科室护理人力。
3 意义
3.1 护理工作量是反映护理工作情况的重要指标[2],护理人均工作量的量化在护理管理中为人力及物资配置、绩效考核、质量监控等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3.2 依照护理人均工作量的大小,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如人员不足、工作负荷大、工作满意度低、护理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3],运用护理人均工作量比较临床各护理单元护士劳动强度,依据劳动强度大小分配护士,达到更科学的安排护理人力。
3.3 依照护理人均工作量的大小,有效激励护士主动工作。以月为单位排出护理人均工作量,科室排名在前十位者进行奖励,每名护士给予一定金额奖励,有效地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4 在本院开展的“百日安全标兵组”、“基础护理质量单项奖”、“病房管理护理质量单项奖”、“护理文书质量单项奖”、“三星护士长”、“三星护士”、“护理质量明星科室”、“优秀护理管理者”等各项评比活动中,护理人均工作量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如科室护理人均工作量不能达到平均值,实行一票否决制。
总之,护理人均工作量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临床护理工作量的准确信息,使复杂的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的量化评价变得直观明了,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科室的护理工作量分布的不均衡性,结合护理服务效果,即可客观评价、比较护理单元的工作绩效;又可比较每个护理单元护士的人均工作量负荷,为管理者实施合理的护理人力配置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较好地解决了不同科室护理工作忙闲不均、奖励分配等敏感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维.护理质量绩效考评的实施[J].护理研究,2003,17(3):291.
[2] 赵光红.我国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5,11(25):2265-2267.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3
一、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防控模块管理方面存在:
检查计划未完成该模块主要用于录入本级依制度规定需自行完成的检查信息。经调查了解,大部分单位和部门,均存在超时限,未按时完成监督任务,系统显示为“延迟未完成”等情况存在。
(二)监督信息模块管理方面存在:
监督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完整该模块主要用于录入上级对下级、或同级综合检查时形成的监督信息。经访,有较多单位和部门,存在监督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完整。
(三)规章制度模块管理方面存在:
制度建设信息录入存在空白该模块用于录入本级自行建设和补充修订的规章制度。经访,很多单位和部门规章制度录入数均为零。
(四)系统管理模块管理方面存在:
人员分工和角色配置不合规经访查,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系统的录入员和审核员为同一人的情况;系统管理员换人后,在系统中没有进行变更,仍用老管理员的身份进行操作;已撤销的部门,仍在系统中存在,没进行停用等问题。
二、风险监督系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系统上线,形成了对传统风险监督工作的整体变革,基于对变革的不适应、不匹配,是存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传统的隐性管理走向现代的显性管理。2014年人民银行总行纪委,开发并在全国人民银行,推广上线了,以防范管控岗位廉政风险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风险监督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实现了全系统、全业务、全岗位风险监督工作运行信息化、数字化、透明化,为实现监督检查工作规范且量化和责任追究具体化提供了整合平台,能有效保障“两个责任”(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的“监督责任”)的落实:显性化。因此,系统完全排除了人为因素,能充分真实反映出监督工作的完成态度和完成质量。二是由单一的风险防范走向全面的风险监督。系统建设初期,仅以岗位廉政风险为目标,进行设计运用。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特别是全国纪检查监察系统转方式、转职能、转作风“三转”以后,系统也不断升级改进为:充分体现业务部门和分管领导的主体(直接)责任;发挥纪律检查的再监督功能,实现责任和担当并重,履职边界更加明晰;系统也由单管岗位廉政方面的风险,升级为全面管理业务风险监督工作。因此,在系统上线运行后,一时间,所有业务领域的检查工作量,就集中呈现来,工作量一时间出现了大增长。三是由零散的监督检查转为逐一的法规监控。与过去分年度分阶段选择检查内容的零散检查方式不同。当前,风险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各项法规、制度规定执行的:检查主体、检查内容、检查频度、检查时限等4个要点,逐一列出,并下达检查计划,充分实现监督检查职责的“有章必依、有责必履”,真正体现了监督检查的“全覆盖”。另一个变化是,由过去监督检查工作由局部的具体负责转为现在的全员的各负其责,系统在设计上杜绝了“由下属代劳”的情况。因此,各级不论大小的业务部门领导和分管行领导,是不是按要求,按时完成了该担当的“主体责任”,检查督导工作,就被系统呈逐一法规和制度、逐一流程和结果、逐一时限和内容,一一曝光出来。
三、改进风险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完成意识
当前,系统正处于不断开发完善的进程中,完成率,既体现各单位对本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监督作用的发挥程度,也是各级系统管理员、录入员、审核员熟识系统特点熟练操作的培训过程。因此,要在各级强调“完成率”是首要的、第一步的,质量可以不太高,但不能不完成。
(二)强化担当意识
一个单位或部门,未完成总行或本级管理层,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下达的业务检查工作,是显然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反映的工作作风散漫,责任担当淡化。因此,要向各级管理人员强调,提升担当意识,在其位必履其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三)增进科技能力
系统开发处于边运行、边调整、边应用中,使用中必然遇到变化多、变化快、不适应的情况。若对系统情况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基本常识和技能又不足,则很难适应新系统的工作。因此,要强化各级操作员培训,寻求各级科技部门的支持配合。
(四)发挥督导作用
各级都要对完成率低的单位和部门,要公开曝光的督导;对完成不及时、操作和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要按季度及时检查跟进指导。
四、对系统开发设计的意见、建议
(一)系统应用中发现的不足
1.功能定位上有不足。
系统的工作流程性设计偏少或没有,重点放到了工作完成后的档案的归档功能上去了。如:分管领导,只能作为阅读者,而没有作为工作过程的:监督者、指导者,参与到工作流程当中去,形成了“看与不看一个样”、“看了没有,没人知”、“管与没管,也没人知”的情况,监督工作的“主体责任”成了系统中没有较好体现的盲区。
2.标准化建设没有形成。
标准化是组织与管理成熟度的主要标志。当前,系统中最小化的组织单位,是各单位和部门自定名称和职责范围,完全不统一、不规范。如:某某支行某某科室、履行哪些业务职能,对应的业务范围,现状是“一家一个样”,各同类单位基本都不一样。
3.知识化管理的辅助功能不足。
系统没有集成法规查审询等功能。如:风险防控的权威依据,是依法指出存在的违规违纪和可能触犯某规定和条款。工作中最有权威和管理价值的是,指出某事违反或可能造成违反《某部》法规中第几条规定,进而可能受到惩罚。这样可形成一种法定的“倒逼”机制,让全体行员,实时处在学法规、用法规,规范工作的管理状态中,这是一种事实上的法律和规章的咨询功能、学习功能、应用功能、惩处功能。
4.工作成效的透明公示不够。
工作结果没有形成网页式公示,仅限“内部”少数人员查看,不利于以公示促警示。如: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情况(完成率、完成情况等),只有管理员进系统细细查看后,才能知晓,没有形成直观的“网页”实时滚动展示的效果,没分出个“好”“、坏”一目了然来,完成率差的单位领导,也就处于甚至都不知道、也不关心的状态中。
(二)完善系统建设的建议
1.加强流程设计,提高重要环节的参与度。特别是重要过程和领导的参与度,形成“一岗双责”的硬约束和责任的落实情况的透明度。
2.加强标准化统筹,提高管理信息的精确度。如果岗位标准化建设一时有困难,可先行进行职能标准化,例如:按人民银行职能的模块,从业务条块入手(如:支付结算业务),进行从总行司局开始的“自上而下”的树形目录式管理,各有关(如:支付结算)层级,不以部门设,而是各下级单位均作为一个“节点”进入这个业务线条,以解决当前本土化(各单位自己设置对口部门和风险点)“自我循环”带来的系统信息无限冗余问题。
3.加强知识化管理,提高系统综合的集成度。在重要环节,匹配现行的所有法规制度,便于形成信息交互和教育辅助功能和效果。把工作的第一期重点放在法规制度的引用、应用上,在此基础形成能汇总出全国统一的数据,例如:“哪个条款发生违规”数最多的,可进一步用于大数据分析的统计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去查找管理中的风险点和不作为的原因和责任人。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4
1.创新财务风险实用管控手段,实现财务风险分层分类管理首先构建风险管理模型、探索风险导向型稽核模式,然后对财务风险实行分层、分类和集中管理,较重大风险隐患企业总部集中管理,建立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进行及时有效管控;日常理财活动风险通过创新和丰富稽核手段、将常态化在线稽核与日常风险巡查高效融合,达到防控关口前移目标,自下而上、层层抓落实,不但提高了稽核工作效率,而且提升了基层单位依法治企的自觉性和风险防范意识。2.创建检查问题整改跟踪信息平台,实现检查风险及时闭环管理随时将内外部检查、专项治理、日常风险巡查等发现的问题提交跟踪整改信息平台,在线监控问题整改工作。建立人机共管机制,使每一个问题始终处于在线监控状态,实现问题跟踪管理精细化,达到“三不放过”目标,即大小问题均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问题反弹未问责不放过。
二、构建多层防控体系、实施财务风险全过程闭环管理主要做法
(一)做好事前控制
以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和建立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为基础,做好事前控制。1.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对风险实施计划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由财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公司系统全员参与。报告全面总结上一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研判当年风险管理总体形式,收集辨识风险信息,实施风险评估,对重大风险关键成因进行量化分析,制定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措施和重大风险应急预案。在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按照风险管理计划和措施,分步实施,全程管控,责任到部门、到岗位,施行问责制,使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2.实行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控制较重大财务风险制定《重大财务事项报告管理办法》明确重大报告事项的内容、报告程序和责任,并在报告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单位进行约谈,传递了财务管理责任,形成了财务风险的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有效地管控了较重大财务风险。
(二)强化事中控制
加强常态化在线稽核,扩大稽核覆盖面,建立日巡查月报告制度,施行问责制,将财务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实时防范日常理财活动存在的风险,强化事中控制。1.大力加强常态化在线稽核从在线稽核规则中选择实用性强且能及时发现会计核算差错或账务处理遗漏的稽核规则,在财务软件系统中配置作为定期稽核任务,每月结账前系统自动运行对所属单位当月数据进行在线稽核,所属单位对稽核发现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时将问题解决在当月,不留遗患。省公司对各单位定期稽核工作加强监督和考核,并吸取各方建议,使常态化在线稽核项目在日常实践中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扩大稽核覆盖面,使在线稽核单位由公司所属电业局扩大到所属各单位,在线稽核覆盖率达到100%,稽核任务完成率、发现问题整改率均为100%。2.建立落实日巡查月报告制度制定财务稽核日巡查月报告工作制度,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代管农电企业和公司拥有控制权的其他单位,将日常财务稽核制度化;稽核内容涵盖经济业务全部,列示风险巡查提纲,重要风险控制点158个;当日发生的经济业务,当日稽核,当日发现问题,当日整改;按月形成日常稽核报告,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在报告上签字,若以后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单位主管财务领导承担连带责任;稽核报告作为会计档案管理,归为会计报告类档案,按期转入档案馆,保存三年。
(三)重视事后控制
开展专项财务稽核,检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创建检查问题整改信息平台,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完善管控要素,形成财务风险管控长效机制。1.组织开展专项财务稽核以强化财务管理和确保“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期间资产安全为目的,省公司开展了财务管理、资产移交等项目专项稽核。财务管理专项稽核内容为八类,涵盖了预算、电价、资金、会计基础工作等,财务部全员参加,保证了稽核质量和效果。聘请社会中介结构,开展资产移交稽核,对“五大体系”建设期间合并单位、撤销单位开展资产清查,盘点资产,建立移交清册,确保按时移交,确保资产安全完整。2.创建检查问题整改平台在财务管控系统中开发检查问题整改信息平台,全过程跟踪管理问题整改工作。全面收集2005年以来各种内外部检查问题,实施在线监控管理,及时跟踪和落实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不但实现了检查风险闭环管理,而且为丰富财务风险案例库、运用稽核成果和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检查问题整改跟踪信息平台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收集功能:随时将内外部各种检查、专项治理、月度风险巡查等发现问题以EXCEL表格方式直接导入数据库,进行归集分类和编码,动态维护问题数据库。(2)查询功能:省公司和各单位可以通过系统、离线或在线根据不同纬度(例如:检查部门、责任单位、问题<风险>类别、发生时间、整改计划、整改措施、整改状态等)查询问题状态;按月生成整改进度表。(3)管理功能:问题责任单位可以通过系统,输入风险应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间表;反馈整改完成情况及结果、上传整改证明文档,省公司稽核财税处及时在线审核各单位提交整改证明文档,在线确认整改完成状态,关闭整改彻底问题。(4)一键生成年度整改情况表:年终决算一键实时自动生成问题整改工作情况表,真正做到不重不漏、整改信息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年度决算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效果
(一)风险管控能力有效提升,形成了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2012年,财务风险管理以实用化为首要目标,更加贴近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风险管理体系日臻成熟,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组织基层单位开展财务风险梳理评估和月度风险巡查,提高了财务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依法治企的自觉性,并通过执行日常风险巡查程序和落实检查整改措施等,从财务环节向业务部门传导,多管齐下加强全员风险意识教育,在公司系统内形成了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稽核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培养了高素质财务稽核队伍
通过扎实推进常态化在线稽核与月度风险巡查机制,在线稽核覆盖率达到100%,当年稽核任务完成率、发现问题整改率完成100%。以在线稽核和单位开展日巡查为主,以省公司安排专项稽核方式来督导各单位巡查质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稽核工作效率。各单位通过实战训练,提高了财务风险识别能力,熟练掌握了在线稽核功能应用,扎实开展了日常财务稽核,深刻领会了稽核工作规范要求,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稽核队伍。
(三)财务稽核成果强化运用,健全了长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公司以“重在整改规范、重在完善规章制度、重在构建长效管控体系”为目标强化稽核检查成果运用。定期对历年检查发现问题或风险进行比较、分类分层梳理、深度剖析成因、分析变化趋势,并针对重大和共性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形成专项报告向各级领导汇报,并逐步将财务稽核中提出的有效措施和管理建议转化为规章制度,健全了长效监管体系。
(四)现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创建了常态化整改工作平台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5
关键词 电力营销 探究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企业属于半服务性质的机构,其营销特点也自然具有多重性质,电力企业的目标客户范围极为广泛,但客户需求的往往是电价低廉、供电安全稳定且服务质量好,而企业则希望低投资、高收入,这是相互矛盾但又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也必须具备先进的市场经营管理机制,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1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1.1营销管理机制不健全
受传统管理思想影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还没有建立电力营销职能部门,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有效协调,营销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机制不健全,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1.2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在管理上没有意识到电力营销对于电力企业的重要作用,没有给电力营销一个合理、准确的定位,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营销的需求是分不开的,目前电力营销受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缺乏管理意识。长期以来,电力供不应求,“效益靠政策、发展靠政府、管理靠行政”等观念深深影响着企业营销观念的转变。
1.3营销信息管理不够完善
当前,电力企业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着诸多不足,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风险问题,如技术风险等,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采用较为隐蔽的技术手段,更改某些重要数据而造成的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但这种风险相较上一种风险是属于无意识而为,如在电费标准修改后对电费的误算等。
1.4电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电力企业文化的良好建设对于企业的营销管理具有潜在而又重要的辅助作用,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就不能很好地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及责任心等,目前多数企业在注重生产建设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企业的文化建设,缺少电力企业良好发展的文化氛围。
2我国电力营销发展的应对措施
2.1转变经营思想
电力市场具有自然垄断性,能够引入竞争机制、进入市场竞争的环节,以保证电力整体效率、社会效益的提高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已经开放发电市场,并将逐步开放供电(售电)市场,以逐步进入市场化运营,在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过程中逐步转变电力企业的营销观念。
2.2优化工作流程
充分发挥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作用,对营销业务认真梳理、整合,以优化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个岗位都成为营销管理“流水线”上的一个作业环节,并做到环环相扣。
(1)细化工作。对营销管理工作实行分类,由分类到分项,由分项到分步骤,由分步骤到分细节。
(2)细化职责。按照工作情况,首先确定全面职责,其次确定分类职责,再次确定分项职责,最后确定细节职责。
(3)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严密的岗位职责体系,界定职能、划分责任,明确业务范围,减少交叉,防止工作缺位;要做到按要求集中、按环节设岗、按流程运作、按岗位定责、按岗位职责要求标准运行。
(4)修正偏差。建立监测修正体系,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确定控制原则。并研究确定一旦出现运行偏差如何进行修正以及修正的原则、程序和措施。
2.3坚持电力市场的层次性原则
第一,要以供电公司为核心,以供电分公司为基础,以省电力公司为最高授权控制单位。
第二,要实现从省公司到各供电公司的紧密联系和信息共享,各供电公司要实现其营销计量管理、负控管理、市场开发管理、供用电合同管理、用电检查管理、反窃电管理、营业管理及相关管理系统的紧密联系和信息共享。
第三,要通过动态跟踪和过程管理确保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做好客户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业务监督工作;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集成技术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加工、整合,确保日常业务管理、市场信息掌握和决策支持等环节的时效、精准。
第四,要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开展调查研究,自我定位检查企业信息系统的各类问题,针对查找到的问题,结合电力市场的市场情况和可预见性的风险做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相关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建立预算机制,具体的责任到人,对营销管理系统的安全全面负责,提高企业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
风险量化管理工作情况范文6
摘要:本文针对“平安工地”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创建的实践和创新举措,对下阶段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创建工作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平安工地;问题;创新
Thinking about traff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 peace site innovation in Suzhou
Zhou chang gangwWw.LWlm.coM
Abstract: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peace site” created the problems and combined with the innovation and measures, analysis and thinking the next stage traff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 Suzhou.
Keywords: peace site;problem;innovation
一、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交通建设工程一直将质量、进度与投资作为三大控制目标,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随着形势的发展,安全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甚至被提到与前三大控制目标同样高度,成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但是,如何加强安全控制和管理,系统的理论还不多,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
1、领导不够重视,执行不力
从项目业主到施工、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讲得很多,提的标准也很高,看上去十分重视,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真正将安全管理的所有要求落实到实处,不出事,万事大吉,没有真正给予重视。施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的现场第一责任人,在以效益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一切围绕成本和利润为核心开展工作,无论企业和个人往往不能将安全生产的职责履行到位,在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上,重计划轻实施,讲得多、落实少的现象尤为突出。
2、工作内容不明,责任不清
由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做出详细的要求,许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停留在应付检查和处理问题阶段,需要做哪些详细的工作,哪些是工作的重点,工作的标准是什么等,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常由其它工程管理部门带管,而由于不是部门主业,受到的关注较少,安排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或缺少对安全和工程的全面理解,或缺乏干好工作的责任心,总之,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的不明确和实施人员的实际缺位是安全生产案管理的两大现实问题。
3、缺乏考核机制
考核在管理工作中起着引导和检验的重要作用,缺乏考核的管理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安全生产管理往往不是项目部工程管理的最主要的目标,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也较少。谁负责该项工作,工作的标准如何,如何按照工程的进展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阶段考核,对考核的结果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安全考核机制的重要内容,而我们往往忽略这套考核机制的应用。
4、安全生产档案资料管理人才缺乏
安全生产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该项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安全生产管理人才,既要懂工程,又要具备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复合型人才。与此恰恰相反的是,在项目部、监理组,甚至业主的人员配备上,由于工作岗位不被重视,薪资水平较低,往往挑选新毕业的无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被公司边缘化的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他们要么有心无力、要么缺乏责任心,或者缺乏积极性,整体上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和责任心不强严重影响了该项工作的完成质量。
二、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创建的实践与创新
结合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量化考核指标
为方便“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的考核,杜绝人为因素对管理过程评价的不利影响,自“平安工地”创建伊始,就高度重视采用细化、量化考核指标的办法,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具体考评办法如
下:
(1)达标工地考核仅对施工单位进行,达标工程考核对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综合进行。
(2)本《标准》采用千分制。评分达到60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评分达到850分及以上者为示范级。
达标 工程考核分值计算为: 达标示范工程标准:工程考核总分应达到850分以上,同时所有参建单位个体得分必须全部达到600分以上,且未发生伤亡事故。
考核指标的分配上,既兼顾了内业管理资料,也体现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为探索适合苏州市交通建设工程实际的管理办法,我们把前期的工作重点放在典型、示范工地的创建上,经过精细的分析和筛选,选出3个有代表性的工程进行“平安工地”创建试点,并注意对它们的创建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待时机成熟,组织召开全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创建现场会,请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的代表谈创建的经验和体会,组织参会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并针对“平安工地”创建中的新要求、创新做法结合现场进行讲解,让大家感受到最直观的效果,增强大家创建的信心和积极性。经过示范工地的带动和榜样作用的发挥,各项目陆续组织有关人员到示范项目进行学习交流,从而把全市的创建工作氛围营造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全面推进“平安工地”创建的实施意见、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
3、实施卓有成效的考核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它如实的反映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如何做好该项工作,需要从工作考核机制上进行详细设计,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要反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还要反映监理、业主及安全生产监管单位的工作情况,如何通过考核的机制把有关各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我们工作的关键,然而建立健全对各级的考核机制是落实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苏州市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监管部门,我们制定了工作计划,设计了考核细则,并每季度对管辖范围内的有关部门和项目的“平安工地”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对不达标的项目进行停工整改,对考核和检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各市(县)、区安全监管部门也要对各自区域内所监管的项目进行考核,并将安全考核结果作为对施工、监理单位的季度履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要求项目业主在安全生产考核经费的分配上要体现出奖优罚劣,切实发挥考核对安全生产管理各方引导、约束和激励作用。通过强有利的考核,有力促进了全市“平安工地”创建的开展。
三、结语
我们在“平安工地”创建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量化工作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及强有力的考核行动,使全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朝着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前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随着工程的推进,苏州交通建设工程又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干线公路与市政道路界限越来越模糊,农村公路等级高等化,环城高架大规模建设及过境公路快速化,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度在逐年增加,就如何面对新形势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如下思考:
1、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
安全生产管理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是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为此,我们最为迫切的工作是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掌握安全专业知识,又具备工程实践经验的复合性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如下三个途径做好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加大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从工程和安全两个技术层面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上,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用待遇人,事业留人,保持同一岗位人才的相对稳定、进行好人才的梯队建设,创造让他们安心工作的环境。最后,加大人才交流和引进力度,将一些责任心强,有工程管理经验的同志吸收和交流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岗位上。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建设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到整个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因此,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时间和空间的系统分类和计划就十分必要。在前期的项目管理规划中要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并罗列出工作的重点,在工程实施阶段,对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点如:临时用电、临边防护、高空作业、水上作业、深基坑开挖及吊装设备、特种机械进行要进行重点控制,对安全检查资料、安全事故报告资料、安全计划资料、安全制度资料、安全会议资料、人员三级教育资料、隐患排查及整改资料、特种设备及人员持证上岗管理资料、专项安全生产方案资料、安全生产经费使用及计量资料以及安全考核奖惩资料等进行系统规划。通过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工作,实现既抓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又控制住安全生产的风险。
3、优化“平安工地”考核标准中内、外业资料的所占分值的权重
在“平安工地”创建过程中的内、外业资料考核分值分配上,还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是内业资料占分的比重过大,容易导致为过分追求考核高分而做假资料,忽略了安全管理目的。其次,内业资料内部分值的权重安排上也不合理,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工作。最后,内业资料的考核标准内容的细化程度上还有提升,应在分类的前提下,细化考核工作内容,规范考核打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