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文1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可以传下去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精神意识的总体表现。如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地域性的特点;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优秀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都是精神文化。

2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3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1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

3.2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

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

3.4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文2

文化基因最早是由闵家胤、刘长林、米文平等中国著名学者提出的,主要指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及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维方式及心理底层结构。基于文化基因的基本理论,任何系统的发展发育都必然会受到相应基因的合理控制,而文化系统也是如此。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优秀的文化基因早已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坚实的基础,而中华文化信息库也是在那个时期逐步建立起来,并以不断增益或减损的过程慢慢积累、遗传下来。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影响及文化存在是核心价值观凝聚的价值与取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文化性质与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它必然是在民族文化的心理底层结构及思维方式中形成的,因此,只要抓住这一关键,就能牢固各族人民共同信仰及团结奋进的道德基础。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

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核心价值观起源于夏、商、周礼乐中蕴含的文化,而后由孔子奠定了其思想基础,并由董仲舒进行后续的完善与发展,最终在西汉的武帝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强及盛和核心价值观所发挥的作用有较为密切的内在关系。根据史记显示,周王朝荣辱兴衰和周公制礼的作乐内容有紧密的关联。其中,周公制礼的礼乐本主要是以亲亲、尊尊为两条主线。亲亲是根据血缘关系来划分的亲疏远近,而尊尊则是根据政治爵位层级来划分的尊卑贵贱。孔子的这种思想由董仲舒作了相应完善后进行了弘扬,同时还按照儒家思想合理提炼出了三纲五常的文化价值观来对人际关系进行规范,从而成为了一种融合了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基于上述认识,每个社会的稳定都会有它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故将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的关键,可在促进社会稳定及国家统一方面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需要注意,传承并不是一味的一成不变,而是继承那些存在永恒价值、符合当代意义、跨越国度、超越时空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传承的反思之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文化根基

钱穆(著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文明偏于外,为物质方面。文化偏于内,则为精神方面。其中,文明可向外发展、传播、接受,而文化则是由群体的内部精神不断积累产生。因此,文化不仅仅只是活在发黄的古典书籍、残缺的曲谱以及壁画中,而是活在这个14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的心中,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血液,也是各组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十七大六中全会上,以文化强国为主要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作为文化发展核心是会议上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中,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建设主要是指形态意识的本质体现及和谐文化根本、先进文化精髓等。综上,中华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必须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文化根基,从而才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来重建民族的文化价值信仰。

三、文化自信的重塑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的选择

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培养人们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优秀的基因,还能促使文化自信向文化自觉走去,从而达到由认知及认同、共识逐渐发展为统一行动的效果。以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1)积极弘扬民族和谐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从而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弘扬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追求。其中和谐思想不仅是历史文化价值的紧要维度,还是中华文化信息中优秀的基因,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总体布局是促进文化的建设关键,因此,从国家的角度分析,我们应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与和谐思想文化,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促进德法相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思想传承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1何为传统文化?具体来讲,指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个民族保留的稳定形态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2

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但却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文化,为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培养,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理想人格,强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注重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个人设定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提倡通过效法天道、自强不息来实现自我价值。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贤思齐”,要通过内省认识真实的自我,加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和自我调控。4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家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制和纪律意识。商鞅在《字分》中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加强对民众的“法治”教育,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吸取了前期法家的诚信观念,崇尚信,宣扬信。诚信是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立法禁、重执守、信赏罚”,在古代法家诚信思想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雏形。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待人要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出道家处世平和、宽容、自然的态度。道家另一个积极的思想原则是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和心事就是快乐,把心放空,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对贪欲的异化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比如典型的焦虑症,就是由于紧张、忧虑、恐惧等生活感受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还有常见的心理疾病忧郁症,表现为人们某种生活欲望受挫的失落反应。只要在生活中不过分苛求,不抱过多的不实际的期望,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不会不会再自寻烦恼,更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5

墨家思想的精华是其“兼爱”精神,所谓兼爱,就是强调人们具有“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通过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

二、传统文化思想在心理健康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对于心理咨询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或效果上,6中国人所呈现的“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对人的心理调节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方式。7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内容都涉及到心理健康,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人们熟悉的心理调节模式,来改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自强精神塑造健康人格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直注重对子女的自强精神教育,也成为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精神对促进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自强可以立志,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消极、颓丧、痛苦、沉沦等心理因素。志向和抱负是人学习生活中强大的精神支柱,在建立个人理想的基础上,锻炼勤劳、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梳理个人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总是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始终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拥有旺盛的精力,让生活充满乐趣。

其次,自强不息还可以使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具备挑战精神,克服自卑感,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处在一种适度的紧张之中,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一旦缺乏自强精神,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长期以往,甚至可能出现极度自疚和自责的情况,这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最后,自不息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自信,才能使人克服退缩和畏惧心理,不会妄自菲薄,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抵制因失败情绪产生的压抑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只有通过理想和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以自律和自省意识调控自我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人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他人时,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榜样。环境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自律和自省意识,强调的就是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要求社会公民遵守法制和纪律,注重自我行为的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家的“法治”教育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方法,对借助外部环境,通过内心内心的调整,起到调节自我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检查思想是进行自我检定、探究自我深层心理的有效思维方法。如果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学习和模仿身边优秀的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

(三)以宽容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人际交往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个体直接体验到。如果在心理上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相反,如果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美国学者舒茨曾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三维理论认为,社会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在这三种需要中,最基础的是包容需要。也就是说,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对于强调个性的现代人来说,交往中的包容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强调心胸豁达, 要求人们能够懂得自我解脱,从而维持心理的一种平衡状态,保持自我内心世界的稳定。随着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中庸思想日益突凸出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对现代人来说,学会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及时控制外界的各种刺激,及时控制和调节,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兼爱”“包容”“和合”等思想。强大的包容思想,也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从未发生中断的基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常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和宽恕,才会实现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新旧交融的特质,使得其不仅仅是“过去的文化”,更影响和预示着未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的,在这种发展与延续当中时时发生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融。8在心理健康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提高当代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很有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7~12页。

4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5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61页。

6Sue D, Sue D W, Sue S. Understanding Abnormal behavior.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59~63.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辽宁全面振兴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57-02

当今时代,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元素,使之与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文明相协调,在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是我们辽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者当下的重要职责。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从文化说起。“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文化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2],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活动”[3]。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广义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而狭义的文化,从其存在形态上说,主要是指人们创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因而与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行为形态的东西相区别;从其活动领域或内容上说,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教育和文学艺术创作等的活动。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淳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4]笔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永远向上的规律,积极进取,奋斗不息。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文化元素。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质和核心价值,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的理念蕴涵于《诗》《书》《礼》《易》《春秋》之中。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思想。“和实生物”的含义是指“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春秋末期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和”是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是在于能够化解人类面对的两大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发展真正能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理性前行。

三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也是儒学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强调“万物一体”的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二、弘扬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推动辽宁全面振兴

为尽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弘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型辽宁。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尽管各国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响,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不是很快能扭转过来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下全国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其战略重点选择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是强调科技自主创新,不在创新文化上下工夫,使之有一个突破性的转变,必然会给科技自主创新的绩效和发展进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文化根基和构建精神家园是以文化传承为前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视域下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合理理念并进行综合创新,必然会为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用力的智力和精神支撑。创新是一种冒险,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但是,只要不断进取,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就能打破常规,有所创造。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构建创新对象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象力,而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也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文化,也是要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各种制度约束。培育创新精神需要创新观念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包括观念、制度和行为建设等的系统工程。把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作为辽宁文化创新的重点,建设创新型辽宁,就要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建设和谐型辽宁。构建和谐型辽宁,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扬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大传・坤・象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认为大地包容着万物,有道德的人应如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儒家的上述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方式,运用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协调各种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如“天”人、人人、身心等)[5]。例如,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时要宽容、和谐待人。依照“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准则,对各种意见就要做到“和而不同”,即在容纳不同意见的同时,和合其正确的部分,这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道德支撑。显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优化当代社会道德风尚,融洽人际关系;有助于领导重视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和谐辽宁构建。

第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建设生态型辽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人们刚刚走出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近期一些国家政府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不断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并把眼光聚焦到绿色的低碳经济上。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哥本哈根会议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各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辽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厚实的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见解。如汤一介先生所指出“‘天’与‘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在真善美问题上的价值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其核心在于人类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思考。人类对自然生命体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营造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作基础。《周易大传》曾指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观点,即既要改革自然,发挥人的主动性,也要顺应自然,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同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

(执笔:冉鸿燕)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M].上海:中华书局,2008:37.

[2]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3.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9.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文5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传承逐渐减弱,导致校园人文精神缺失,不能体现出校园文化特色,制约了我国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作用,并提出发挥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校园文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促使文化也逐渐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尤其是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很多外来文化涌入到我国,使我国文化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文化的融汇、冲击给校园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可以利用多元文化来吸纳外来文化的精髓,拉近与国家文化的距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校园文化减少了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传承,导致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缺失,不能体现出民族特色,针对这样情况有必要利用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

一、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文明创造过程中提炼出的精华,包含了民族精神、气节以及传统优良道德。但是受多元文化冲击,我国很多具有崇高民族精神的古典文化在传传播中出现了断层,诸如:《道德经》《论语》这些被外国思想家所尊重的经典文化,却不被学生熟悉。而这也正是目前学生普遍欠缺的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如果学校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精神主旨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等得到继承与发展,而且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旨不断充实学生的头脑,促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精神主旨,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繁荣作出最大的贡献。

(二)传统文化精神主旨丰富了校园文化。

传统文化精神主旨部分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像儒家所推崇的“厚德载物”是从汉武帝时期便已经开始形成的文化思想,虽然那个时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但是又兼顾其他文化思想的发展,这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是可以兼容互补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种兼容互补性,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旨部分更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继承与发扬。以厚德载物的宽厚之心去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并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秉承着包容之心加大与外界的交流,可以是校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国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校企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中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部分使校园文化得到丰富,凸显出独特的特色。

(三)传统文化精神主旨传承有利于对学生人格进行塑造。

随着近些年来网络科技迅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受互联网影响思想价值观念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对思想观念发育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影响更大,导致学生犯罪、校园暴力事件等层出不穷,这些负面情况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工作中的主要不稳定因素,逐渐引起各学校的关注。因此合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端正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是各学校的首要任务。而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仁义是现代学生应高具备的思想道德标准。孔子所讲求的“仁”是要求他的学生具有博爱思想,以和为贵,这也是我国多民族和平共处的主旨所在。如果把这种精神主旨融入到校园文化,必将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使学生怀着仁爱之心去与他人交际,减少不良因素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缺失社会责任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学生认识不到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出现的偏差,从而导致他们的责任感不强,同时有些学生遇到事情不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抱怨外在环境,以漠视态度面对社会上发生的事,认为这都与自己无关,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旨主要强调完善个人的修养,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传统文化所传承的是不管发生任何事都要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后。如果把这些传统精神文化主旨部分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克己奉公、勇于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二、发挥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策略

(一)构建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体现出了校园整体的精神风貌,也是校园文化构建中的核心部分,象征着校园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特征。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与传统文化的主旨相互结合,不仅体现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更能够传承我国数代人所经历的精神果实,使校园的精神文化更具特色,并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丰富师生的思想,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发挥出强大的导向作用,在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包容、仁爱的理念融入到校园的办学理念中,使师生能够时刻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自觉构建宽容仁爱的价值观念,激发出广大师生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二)构建校园文化制度。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制度;二是课外活动制度。课堂制度是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在课堂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比如说:可以适当增加课程中的国学课程部分,并使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理性分辨能力,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精华;可以增加中国历史课程,让学生勿忘国耻并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清自身的使命,培养深厚的民族感情与意识,把自身利益和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还可以对学生加强革命传统历史教育,让学生在看到我国的发展与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距离,使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责任感得到增强,为振兴中华民族作出巨大努力。完善课外活动的相关制度,促使校园的课外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学校可要求著名的国学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讲座来诠释传统文化的主旨精髓,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国学教育气氛。还可以利用演讲、竞赛等方式促使学生多接触传统文化并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另外可以传统文化表演、展览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辨别能力,减少不良思想的影响。

(三)构建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只要包括了校园的环境,学生时刻处于校园环境中。可以说只有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历史传统,来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的每一处建筑景观都能够体现出学校的发展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学生通过对感性直觉上对校园环境的认识,从而掌握校园文化的本质,进而使学生在精神得到满足与愉悦,并对学生的信念理想以及追求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构建校园行为文化。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学校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主旨精髓的价值,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教师要以崇高的思想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并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度。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责任感,为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总之,传统文化的精神主旨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也是社会主义进步的指导精神,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凭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校铸造文化灵魂,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和谐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红国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文6

1.有利于提高对工作岗位的忠诚度现在的许多大学生急功近利,不愿脚踏实地地面对工作,得到一份工作后,稍不满意就马上跳槽,对企业没有诚信可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讲究忠诚度,注重从一而终,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存在消极因素,但是,在对待工作的忠诚度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要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忠于岗位、热爱岗位的思想。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同学协作互助的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疏远,而现在企业普遍要求员工之间团结互助,通过友好协作谋求任务的完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中庸和谐”的精神和思想与现代社会和企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不谋而合,充分挖掘祖国文化的优秀精髓,教育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团结互助、和气协商的品质,这对当代公民的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大局意识的培养在优越的生活条件的熏陶下,当代大学生普遍看重自我权利,看淡整体利益,他们的大局观和集体意识淡薄。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服从整体的精神,都强调在个人与集体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局意识,反对个人主义。

4.有利于不断创新、刻苦钻研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焕发生命力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和发展中靠自己的勤劳勇敢、勇于创新、刻苦钻研积累起来的。科技方面的四大发明,建筑方面的万里长城、都江堰和圆明园等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大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能深入地领会和继承这些文明成果中蕴含的创新和刻苦精神,对自身和国家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极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看重门第和等级,地位差别非常明显,“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普遍代表了古人对社会等级制度的默认和维护,对大学生民主精神的培养不利。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激发了人们对“官本位”思想的推崇和膜拜,并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的社会深受其害。

(二)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群体没有自我,这种思想蔓延的结果是,人们的“忠君”思想较重,而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受到漠视,人民的公共意识不能得到有效培育,不利于公民社会和民主思想的建设。

(三)过于肯定“中庸”的处事方式,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思想,导致高校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创新思想得不到提升和发展。他们更多地倾向于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追求平平安安,尽量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这种“无为”的思想造成学生中庸俗习气的蔓延,扼杀了创新的思想光芒。

(四)比较重视关系和人情。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织就的社会网络,人情组成的社会。“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中关系和人情的重要性。

三、新形势下积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积极重视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氛围是学习的重要资源,文化气息浓郁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非常生动地表现了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校园环境里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培育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用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熏陶,在传统文化的陶冶中健康成长。

(二)积极重视传统文化课程的引入当下,各高校非常看重专业课程教学,将大部分的力量投放到了专业教学上去,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基础上还积极重视就业工作的提升,而对学生的个人和将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综合素质教育却被逐渐边缘化。近年来,国学在国内逐渐升温,并逐渐被各个高校所重视,于是许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课纷纷进入各个高校的选修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