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道德标准 语言转换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48-0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符号。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和谐社会;因材施教对现实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这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是新世纪中华文化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苏联及俄罗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俄罗斯汉学家多年来对《论语》做了大量的翻译和研究,其中的一些观点和评价,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如何在职业学校俄语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丰富文化内涵、开阔国际视野,提高运用俄语的能力,加强国际交流,是需要我们外语教师思考的问题。《论语》是最具代表意义的著作之一。我们从俄罗斯汉学家经过多年研究翻译成的《论语》中摘录几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另一种语言中体会《论语》的博大精深,既提高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又为今后中俄两国文化交往,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Учитль говорил:―Не радостно льучиться и постоянно добиваться совершенстваtИ не приятно ли,когда друзьяприходят издалека?Не тот ли благороден мужoкто не досадует,что неизвестен людям?
子曰U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Учитель сказал:―Есль 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 ж лишен строгости в нем нет вунушительности и он не тверд в ученииГлавное―будъ честен и правдив,не дружи с теми,кто тебе не равен,и не бойся исправлять свои ошибки.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Учитель сказал:CЕсль 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 не думает во время трапезы о насыщении своего желудка,не помышляет,живя дома,об уюте,проявляет расторопность в деле,осторожно говорит и исправляется ,сближаясь с теми,у кого есть путь,он может называться любящим учиться.时,都着重强调的是“君子”具有的品德,“君子”是个术语,这个术语通常被翻译为благородныймуж,直译是高尚的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在这个核心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道德标准。君子“循循善诱”、“谦虚谨慎”,从逻辑上讲君子的反义词是Маленькиелюди,就是不遵守生活的礼仪、不施仁义、不尊重长辈,在执政者面前不履行自己的职责的人。成为君子是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和士大夫追求的目标。守规矩、谦逊、冷静、忠于职责,遵守礼仪,这就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比如君子是“不知而不愠”,用俄语表示是Не тот ль благородный муж,кто не досадует,что неизвестен людям?,“君子,学则不固,主忠信”,БлагородыймужнетвердвученииГлавноеCбудьчестениправдив“君子敏于行事而慎于言”,Благородый муж не тверд в учении,ГлавноеCбудь честен и правдив,事实上所有孔子的著作都试图解释君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怎样能够成为君子。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君子的品德,可首先将语录中重点词汇进行讲解,例如дабиваться совершенства“完善”,ГлавноеCбудь честен и правдив“诚信”,проявляет расторопность в деле,осторожно говорит“做事机敏,说话谨慎”等等,首先从这些学生都懂的词汇开始讲解分析,然后过渡到语句,最后是整段语录。从小到大,分层递进,待学生都理解之后,用朗读背诵的方式加深印象,以便巩固。同时还安排一节讨论课,就几段学过的《论语》语录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学习,发现君子品质的特点,那就是成为君子是中国社会每一个有道德和良知的人为之而努力的目标。孔子的思想是在孔子、孟子、荀子这些先师过世以后形成的,要想理解孔子的思想,包括对君子的阐述,我们必须往前延伸到十世纪到十三世纪新孔子时代,然后是孔子思想复兴的明清时代。显然,也就是从那时候孔子的思想从一个个人学说变成国家的政治道德学说。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的引导让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学会如何做人,做孔子倡导的“君子”;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对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因为教师教授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当然,如何让学生用俄语、并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学习《论语》只是一种尝试,并没有形成体系,在教学中还缺乏指导性,需要教师慢慢摸索。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2
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诞生之时起就参与和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并且必然受到本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制约。在文化大系统中的民间文化,是立足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的文化形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民众之中并身为民众一员的作家、动漫家、读者、观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对动漫创作与动漫欣赏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民间文化传统决定动漫文化的生命基因
民间艺术凸现出的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是中国人观念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动漫创作应从中国人爱国爱民的民本精神,自强自立的开拓精神,惩恶扬善、反抗、见义勇为的道德精神,善良质朴、勤劳智慧、诚实谦虚的传统美德等人文精神中,集英纳萃、提炼浓缩出作品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地展现民众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采取主动的姿态吸收传统文化并与世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形成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追求。如《葫芦兄弟》讲述七只神奇的葫芦,七个本领超群的兄弟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同法力无边的妖精进行了一场场扣人心弦的较量,宣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其中老翁与穿山甲代表了正义与奉献;绿色的仙草代表了生命和希望;蛇精和蝎子精象征“邪恶的智慧”和“阴毒的力量”;葫芦种子则是上天为了克制恶的力量而赐予人类的宝物,用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人类的七种品性:勇敢无畏、温柔宽容、刚强坚毅、平和慈善、嫉恶如仇、活泼自由、沉郁思辨。七兄弟的故事如同七个生动的寓言寓示受众:优点可能同时也是缺点,长处有可能转化成为短处;放纵单方面特定的优势或夸大个体的力量,势必会导致整体的失衡与失败;唯有“七子连心”的融合、凝聚与团结,才能最终战胜阴险、黑暗、诱惑和背叛。而结尾那充满生机的美丽的七色峰,象征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向往和谐的人文追求。《葫芦兄弟》成功地将传统表现手法与动漫审美特征、民间意象与现代内蕴、鲜明的民族价值观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国内原创动漫中的经典。
二、民间艺术为动漫创作提供广阔的生命空间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中,诞生了浩如烟海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民间艺术题材广泛而丰富,囊括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浓郁的地域化色彩,体现了民间特有的风土人情,是动漫原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现代的动漫创作虽然是专业创作者艺术思维的结晶,但根据创作意图,在创作中采用民间艺术的形式或从民间艺术中撷取素材,从民间艺术传统的宝库中挖掘精彩的“动漫原型”,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组织以达成新的意境和情趣,创作出具有中华风格气质的动漫形象,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是原创动漫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从中国民族文化中挖掘动画素材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天朝上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渊博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有容乃大”博怀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许多华夏民族特有的智慧。作为世界动画片的一部分的中国动画片,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并在世界动画影坛上享有“中国学派”之美誉。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在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期诞生,对我国后来及世界动画片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时期动画片中对中国传统绘画、古典音乐、京剧唱腔甚至皮影、剪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从而引起了世界对中国民族文化和动画的关注。如《九色鹿》是对敦煌莫高窟洞内一幅壁画的演绎,浓烈的色彩和唯美的意境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另一部经典动画片是1960年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融入了中国水墨画简约、典雅的表现风格,意境优美,气韵生动,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此片获得了1961年瑞士洛迦诺第十届国际电影节的四个奖项;
1961年我国生产出第一部折纸动画片《聪明的鸭子》;到了1979年,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创造性地把传统京剧融入到了打斗场面中,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场面气氛。这一时期,国产动画片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3
关键词 玩具 传统文化 中国玩具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一提到玩具人们通常会认为与儿童或宠物有关。其实不然,“玩具既是供儿童游戏,研习的用具,也是供全民休闲,消闲,开发智力,启发能力的用具。同时,玩具也是其存在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最高成就的具体反映。”①玩具的出现与发展大都体现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特点,融注着文化的元素。
1体现着一定时期、地域的文化特点
中国传统玩具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相应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生活质量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地区、民族的风情习俗密切相关。玩具出现最初是生产、生活工具或宗教祭具、演奏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转化成了人们的娱乐器具。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儿童葬墓,随葬的石球和陶球经考古学家鉴定,都是当时狩猎业的重要工具――投打弹丸转化成的儿童玩具。这些石球或陶球,质地从石到陶,式样从单纯的石球到有彩绘图案的陶球,明显地反映了圆球从狩猎弹丸演变为玩具的过程。而其中那些彩绘陶球正是当时当地仰韶文化的体现。
中国民间泥玩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例如河南省淮阳县的“泥泥狗”。泥泥狗作为祭祀伏羲人祖的供品,在长期的传承变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玩具,直到今天这种玩具仍具有祈福纳祥的寓意,人们都要买回家去,祈祷一年的平安吉祥。
除了泥泥狗,泥玩具中还有著名的天津“泥人张”,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北京兔儿爷等。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泥玩具,它们大多起源于农民阶层,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
棋类玩具也同样。从以自然物石子、树枝、兽骨为材料,作为互相联系、交流、娱乐之工具,逐步形成以固定物品进行某种模式的娱乐和斗智竞赛游戏,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将生产、生活及战争等实践经验进一步融合到这项游戏中,到了春秋战国时就形成了固定模式的围棋。到了宋朝,又融合南北朝时代的象戏,逐步出现了中国最大众化的象棋。
2不断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
玩具的产生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在娱乐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于是玩具不断改进,新的玩具也不断涌现。
我国的象棋就经历了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由粗到精”的过程。象棋棋子最早是每方6枚,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演变成各方16枚。“炮”的发明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适时地应用到棋局的博弈中,不仅将我国传统象棋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而且也将我国先民的“冷兵器”作战方式演变到当时最先进的“火炮”作战时代,把本来已经千变万化的棋局,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自古以来,棋类被文人列为“四艺”之一,素有“棋运兴,国运兴”的说法,深受我国人民的广泛欢迎而历久不衰。
再如彩灯,开始是作为祭品出现的,以金属铸成。到隋朝,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才正式形成。人们认为灯火是欢乐、温暖、吉祥、幸福和光明的象征,这正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于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对花灯不断进行改造、创新。如今的元宵彩灯不仅是民间灯彩艺人彩扎、糊裱、剪纸、编结、刺绣、雕刻诸工艺与智慧的集中展现,它还是现代科技之光在灯彩上的折射。
鲁班锁相传是鲁班为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智玩专家秦筱春致力于鲁班锁的创新,他将传统的六柱式鲁班锁改进为7柱、8柱、9柱、10柱、11柱、12柱,乃至15柱,并由此获国家专利。鲁班锁锁锁相连,就成了新的组合。
3必将重放异彩
中国玩具文化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原始的玩具,如石球、陶埙、陶哨等。在提倡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途经当中,古老的玩具其实就是一个极好的代表。
拼板是我国古老的益智玩具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巧板,国外称它为“唐图”(tangram),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秀智力游戏代表作。被国外称为“中国环”的中国巧环玩具品种繁多,从一个环到多于9个环不等,形状材料也是千奇百怪,可以说是奇妙无穷。还有鲁班发明的“精明的鲁班锁”,取材三国故事的“费思量的华容道”。著名英国皇家协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中称七巧板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日本《数理科学》杂志将华容道称为“智力游戏界三大不可思议之一”。美国智力大师马丁・佳德纳认为西方著名的益智玩具“驴的魔术”的灵感来自中国的“四喜人”。由此可见中国古典益智玩具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和世界对中国古典益智玩具的重视。
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虽说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有很多已经失传,但中国传统玩具并没有因为过时而被淘汰,相反的,能够在博大精深的传统玩具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赋予中国玩具一种新的形式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新的演变与进化中,中国传统玩具必将重放光彩。
注释
① 语出北京世界玩具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王连海.中国玩具艺术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 李露露.图说中国传统玩具与游戏[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分公司,2006.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4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聚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并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特征,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手法。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汲取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发现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中国现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意旨,它有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成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质。
西方园林艺术突显“人工化”的痕迹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自然”为艺术特征截然不同。造园艺术以“完整、鲜明”为特征,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所以说,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要取得进步和发展,既不能片面抄袭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内容和手法,也不能忽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的研究,吸收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性,把握传统观念的实际意义,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和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园林效仿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草树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经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具有移步换景的妙处,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山水风光。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是以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为主旨。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于小庭院中,在二维的基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隔景等各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效果,展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以及空间的曲折变化,让自然山水风光的气息渗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够领略大自然的乐趣。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上要求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融合在一起,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既看到了空间的局部交错,又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形成丰富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借自然之景,创造出山水之趣。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然是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仿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体现着自然之美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为主,配以适当的植物。山体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还具有“透、漏、瘦”等特点。园林中的花木品种繁多,具有季节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如留园的银杏,网师园的桧柏等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其珍贵。园林通过亭、台、楼、榭、轩的布局,假山和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衬托,表现近景远景的层次。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特色,还有密集的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要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等。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主体,而且应该突出自然的山水,尽力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在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融合时,应顺其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地融合于建筑环境之中,使人们虽身处有限的人造环境中,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乐趣。
人们常用山水诗、山水画来寄情于山水,表达追求脱俗与自然协调的思想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哲学理念和审美情趣,还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是综合性地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效法自然截然不同,它排斥自然,追求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西方造园艺术以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作为信条,并且提出“完整、和谐、鲜明”的三要素。 西方园林建筑物体积庞大,立于园林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使其成为整座园林的主轴。将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等分别置于园林的主轴线旁的副轴上,并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建筑物等点状分布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布局严谨,构图强调秩序美,并且通过对称、均衡和秩序性来表现简单的几何关系,体现严格的几何构图。
西方园林讲求人工化,整座园林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物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雕琢的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比例。植物绝对不允许自然生长其各自的形状,完全被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和花圃追求对称性和整体性,也被规划成矩形、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几何形状以达到自然的和谐。西方园林的造园之美就在于所有要素之间的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清晰和对称。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或是将各景点的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灵感源泉,其造园的思想是以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为精髓。中国园林设计师应该对中国传统园林积极地进行探讨研究,吸取其造园的精髓,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挖掘古典园林的实际意义,将其造园手法、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不断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的特征,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古典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模式,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出作品中所蕴含的典型特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吸取西方园林的长处,补中国园林的短处,从而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现代观念融合,把握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手法,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之“魂”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 陈志华. 《外国造园艺术》.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5
一、历史元素的素材选取
从选取视角上看,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在选取历史素材时,并没有过多地拘泥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和顺序性,而是以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围绕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从历史元素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迪角度来取材并展开叙述,如五下第四单元第11课《李奶奶身上的伤痕》和第12课《筑起血肉长城》集中介绍了日军侵华和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教科书除了选择一些描述性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统计数据、历史故事等具体叙述相关史实之外,还链接了当事人证词、新闻报道及一些诗文、歌曲等予以佐证、补充和强化。
从选取范围来看,教科书也并非完全遵循历史学科的逻辑体系,从古至今面面俱到地展现,而是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分别有所侧重。以国别而论,中国史远远多于世界史,教科书中较为集中反映历史内容的五上第四单元,五下第三、四单元都是介绍中国的历史,间接涉及到中外历史知识的其余各课也是以中国历史的内容居多;以时间而论,五下第三、四两个单元较为集中地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呈现的历史元素也比较多,其他散见于各课的中外历史内容都以古代史为主,现当代史略有涉及。
从选取内容来看,教科书中的历史元素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尤以文化史内容居多。散见于各课的历史元素,大多与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名胜古迹、文学艺术、宗教习惯、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文化遗产有关。而较为集中地介绍政治、经济、军事史时,也会有目的地渗透一些文化元素,如五下第三单元第8课《鸦片的背后》主要介绍了近代列强侵华的历史,其中就节选了卓然《秋谒圆明园》的部分内容和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三首,来渲染那段屈辱的历史给中国人民心头留下的沉重伤痛。
二、历史元素的形态分布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历史元素主要分布在高年段,高年段4册书中有4个单元相对集中地呈现了历史内容,五上第四单元集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成就,五下第三、四单元集中介绍了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和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六上第三单元集中介绍了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其余的历史元素都是散在地分布于各个单元,总体上呈现出“散点式”分布的形态,历史元素呈现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强调借助这些历史元素加深学生对当今社会生活的认识。
这些历史元素往往以古典诗词、格言警句、传统节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历史叙述、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图表、历史回忆等多种形式广泛分布于各课之中。从年段上看,中年段多以古诗格言、节日来历、历史故事和历史图画等形式呈现,往往借助一些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历史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彰显本门课程的本质特征,如借“一诺千金”、“曾子杀猪”的故事来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借《弟子规》来介绍尊敬长辈应有的礼节,借各类实物图片来展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高年段则多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配合历史照片、图画、图表等相对集中地反映历史内容。大量生动翔实的文字材料和丰富直观的图片配合出现,使历史显得有血有肉,对于达成课程的培育目标有着较好的作用,也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求其与生活的连结”,强调历史学习的感受和体会,注重借助历史学习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认识的特点。
三、历史元素的呈现方式
(一)图文并茂
教科书在以文字描述各种历史现象时,不管是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传统习俗,还是考古资料、历史遗迹、实证材料,都配备了大量相关联的图片,图片是文字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和佐证材料,文字则是对图片的阐释和进一步说明,图文两相对照,互为补充和印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二)同一页面中的文字往往使用不同字体、不同颜色和不同的背景图案,视觉上较为活泼
在表述方式上,有些文字材料直接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六下第三单元第10课《战争何时了》开头,以一名伊拉克儿童对自己悲惨经历的自述来控诉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第11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以一名俄裔美国人在原子弹爆炸3周后到广岛的见闻来突出核武器的可怕。涉及到需要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时,往往采用第二人称,以学生和文本对话的形式展开,如五上第四单元第12、13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下),多处出现询问的表述语气:“你知道在没有纸张的时候,人们书写文字用的是什么材料?”“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名医?”“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得意门生有哪几位?”“咦,这么漂亮的艺术品你知道它们出自哪里吗”等等。有时还以学生同龄人的亲身经历来导入历史内容的学习,如六上第三单元第8课《金字塔下留个影》,从放暑假了,李小佳要去探望在埃及工作的父亲,她对金字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入古代埃及文明史的学习。
(三)历史图片类型的多样化
教科书中的相关历史图片有实景照片、艺术作品、漫画、卡通画、历史地图、历史示意图、统计表格等多种样式,照片使学生感到真实,艺术作品能让学生获得形象的感受,漫画使学生印象深刻,卡通图片让学生感到有趣容易接受,历史地图、示意图和统计表格则让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明了,条理更清晰。
四、几点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以种种方式着力体现了诸多的历史元素,充分显示了历史教育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育未来公民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元素应如何定位才能与课程理念实现更加密切的契合?如何呈现才能更加合理地实现课程的培育目标?历史元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中的形态分布、内容选择和结构配比如何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这其中仍有不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历史知识的学习问题
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历史知识更多时候不是作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媒介和体验材料而呈现的。历史知识的这样一种定位表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学习与系统的历史学科课程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也体现了本门课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特点。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它却可能会带来师生认识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错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仅仅将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知识视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媒介和情感体验的材料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就往往会将其处理为渲染课堂气氛、完成道德塑造和达成体验目标的工具,而忽略了历史知识本身的价值及其应有的科学性。据笔者在小学听课所见,日常教学中,即便是很优秀的老师,也常常会犯许多常识性的错误。这固然与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不充分有关,但与一些老师对于品德与社会课上知识学习价值的认识偏差恐怕也有着莫大的干系。在一些一线教师的眼中,历史不仅是可以在课堂上被改造的,甚至讲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如果教师课堂上不能清楚准确地讲解,则学生的理解也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把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或影视媒体的戏说和网络的歪曲大量搬到课堂上来,从而把历史变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任何学习都不可能离开正确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知识,何来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恰当的体验感受?又如何能够达成课程的理想目标?道德教育不应是无知的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社会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如果作为一个国民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不懂,何谈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何谈各种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历史知识本身既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又是培育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多角度地进行思维的根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积淀,教学起来就会言之无物;而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则也很难空穴来风地进行课堂创造和意义生成。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究竟应该以怎样的一种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历史知识教学与课堂体验创造生成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二)历史元素的分布问题
历史元素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分布十分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主要在五、六两个年级予以了较多的呈现。但这种分布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教科书在以下两个方面就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是与中国古代历史有关的元素,教科书在各册均有散在的分布,均以文化史为主。即便是在集中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五上第四单元,也主要是简介了中国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部分历史文化成就。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有距离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应“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么,这个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大致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说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文明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究竟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仅列出几处考古发现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部分成就似乎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按照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来衡量,则历史常识肯定也不能理解为仅仅包含几处原始人遗址、两个历史文化名人、汉字和部分科学技术成果、文学艺术作品和几处名胜古迹,仅靠它们也实在无法证明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二是与世界历史文化有关的元素,教科书相对集中在六年级呈现,其他年级也稍有涉及。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围绕着学生的社会生活,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将视角延伸到更加宽广而深远的世界,它带领学生去欣赏世界文明的辉煌遗产,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以历史的眼光去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审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这些都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的。然而,面对日益开放和多元的世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教科书呈现的世界历史元素显得越来越单薄,尤其是与世界近代史有关的历史元素,本是历史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与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现实问题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学生要了解当今社会,就无法也不应当避开世界近代历史。然而,苏教版教科书中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外,其他相关内容几乎是空白,与世界现当代史有关的历史元素也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也有增加的必要。
(三)历史学习的梯度问题
世界古典文化成就范文6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社会性 民族主义 新古典主义 序列主义
一、生平简介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1901年入彼得堡大学攻读法律,1903年师从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学习作曲,1909年起写了许多著名的芭蕾舞音乐,享有世界声誉。斯特拉文斯基的生活经历复杂,创作风格多变,一生遍访欧、美、非、澳等地许多重要城市。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长期脱离祖国,生活在国外。第一次大战期间在瑞士居住,1920年起为法国公民,1939年开始定居美国,从事指挥和创作活动,直到1971年逝世。他是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音乐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音乐的发展。
二、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俄罗斯风格时期(早期)、新古典主义时期(中期)、序列主义时期(晚期)。早期创作以著名的三部芭蕾舞《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为代表,既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也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中期创作以舞剧《普尔契涅拉》、歌剧一清唱剧《俄狄普斯王》、《圣诗交响曲》、歌剧《浪子历程》以及一些器乐作品为代表,将古典音乐的特点与现代音乐的语言结合起来:晚期创作应用了威伯恩的序列音乐手法,代表作有舞剧《阿贡》电视音乐剧《洪水》、管弦乐曲《乐队变奏曲》等。
1 早期音乐创作:
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火鸟》(巴黎,1910)在管弦乐色彩方面,可能颇有一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味道,但在其他方面却是《彼得鲁什卡》(1911)和《春之祭》(1913)的先声,三部作品都是为季亚吉列夫的俄罗斯舞蹈团而作的。
斯特拉文斯基这一时期的创作地主要在俄罗斯,他深受俄罗斯音乐风格和民族艺术的影响《火鸟》取材于俄罗斯民间神话《彼得鲁什卡》讲主人公彼得鲁什卡是俄罗斯古代街头集市中魔术师的一个木偶,他具有善良的人性,却受人,最后被害《春之祭》描写的是俄罗斯古代未开化民族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等等。
1814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去往瑞士。由于战时条件所限制,他创作了乐队编制不大,音乐风格较轻巧的音乐:舞蹈大合唱《婚礼》(1917)取材于俄罗斯农民风俗《士兵的故事》(1918)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等等。在瑞士的这段时间是他早期到中期的一个过渡阶段。
2 中期音乐创作:
1920年他迁居于法国,1925年定居于素有国际艺术都市之称的巴黎,那里人才济济、思想活跃。斯特拉文斯基与那一时期的绘画大师毕加索、作家纪德、诗人瓦勒里交往甚密,他们的创作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斯特拉文斯基。这也使他的创作风格发生很大变化,放弃了早期俄罗斯风格,转向了第二阶段新古典主义创作的实践。
斯特拉文斯基在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从1920年为纪念德彪西而写的《管乐交响曲》《的交响乐管乐器》,1920)开始直到1951年的歌剧《浪子的生涯》《耙子发展》结束,持续了30年之久。在这个时期他在创作中追求“无感情性”,强调在“纯音响中建立秩序和规则”。这一时期也是斯特拉文斯基全部创作过程的最重要阶段。
3 晚期音乐创作:
1952年,斯特拉文斯基已经70岁了,可他的精力旺盛得无法搁笔。不久,他开始转向第三时期:十二音音乐时期。一生经历许多的坎坷,就他个人的生活而言,也有许多不如意。如1939年,他移居美国,遭受了三重不幸,母亲、妻子和长女相继去世,无疑是心灵上的一次重创,对他是一次严峻考验,他心灵上的感受一定不亚于他感官上的感受。思考人的心灵的痛苦,人的内心受到外界刺激下的反映,他有了更多共鸣,所以他转向序列技巧,不仅在十二音技术上,也在心灵上有了共鸣。
三、音乐创作的社会性
任何形式的音乐创作都离不开它所依附的社会环境。原始先民的劳动号子、原始歌舞、中国古人的抚琴吟歌、西方教皇统治下盛行的格利高里圣咏、流行音乐以及现代音乐,无一不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体现出它们的音乐价值。这些音乐的产生,功能作用、思想倾向、所反映的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无一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 民族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在俄罗斯居住的30多年中,俄罗斯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创作演化中所起的基础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以及带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对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其创作的俄罗斯民族性主要来源于家庭和老师的影响,斯特拉文斯基的父亲以传统及严格的宗法制来教育这位未来的作曲家的高雅的俄罗斯文化情结。在他父亲的影响下斯特拉文斯基在少年时就欣赏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形成了未来作曲家听觉词汇的积累和鉴赏品位。在他和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学习作曲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授课不受音乐学院的规程的限制,使斯特拉文斯基与俄罗斯文化和艺术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这些影响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舞剧音乐《火鸟》在巴黎上演大获成功。表现俄国民间生活的舞剧《彼得鲁斯卡》和反映俄罗斯原始民族祭礼的舞剧《春之祭》都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音乐特色和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春之祭》睫用异常猛烈、紧张的节奏,大胆、奇异的和声,以及浓重的管弦乐配器,以表现原始民族的祭礼和强悍、粗犷的性格。俄罗斯民族题材的音乐以及风格贯穿了他音乐创作的一生。
2 新古典主义
在瑞士的几年是其早期与中期音乐创作的过渡期,他离开了生养他的祖国去往他乡,在这里他受到的外来音乐因素的冲击还相对较少一些,音乐的风格也是俄罗斯民族风格为主。
1920年斯特拉文斯基来到了法国,当时的法国与维也纳是欧洲两大艺术中心,斯特拉文斯基到了法国后受到当时美术界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社会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放弃俄罗斯民族风格音乐的创作而转身致力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新。
新古典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乐坛时兴的一种音乐潮流。战争带来的社会、政治的剧变,心灵的创伤,引起了艺术趋向传统的回归。这是一场“返回巴赫”的“新巴洛克主义运动。”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仿效18世纪作曲像亨德尔、库珀兰、斯卡拉蒂、维瓦尔第等的某些风格。他们以不同于战前的方式否定着19世纪。他们极力排斥浪漫主义音乐中那 种强烈的主观性,把巴洛克音乐的客观、超然的因素作为自己艺术的准则。他们注重复调技法和18世纪音乐体裁形式的运用,在模仿过去音乐风格的同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他们努力摆脱文学、绘画与音乐的联姻,提倡纯音乐,认为音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自身的秩序。
斯特拉文斯基(lgor?Stravinsky,1882~1971)是新古典主义运动的重要倡导者。这位《春之祭》的作者战后的新作是芭蕾音乐《浦契涅拉》,这部作品温静、古雅的风格与《春之祭》的野蛮、凶猛形成强烈对比,这种风格的急剧转变令巴黎的观众又一次大为惊奇。他历时30年的新古典音乐风格时期音乐追求客观、冷漠理智,他认为对艺术控制、限制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然而他还是保持着创作早期歌剧音乐时形成的节奏的创造性,复调性的和声对乐器组合的探索等个性。主要作品是《诗篇交响曲》、《D调小提琴协奏曲》、舞剧《阿波罗》、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c调交响曲》和歌剧《浪子的一生》等。
3 序列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的一生经历许多坎坷,在他移居美国期间,乐曲中爵士乐的风格越发浓郁:而在作曲上重新开始创作大型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是1951年在美国创作的英语歌剧《浪子的历程》,同时也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果他不离开俄罗斯,不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以及社会,他就可能不了解英语,也就不会创作出这部英语歌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他音乐创作的影响。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数量和体裁种类既多又广,约占全部作品的一半以上。
在完成了歌剧《浪子的历程》之后,斯特拉文斯基开始对序列主义产生兴趣,他开始寻找新的创作领域――十二音音乐。
从他的《康塔塔》开始,斯特拉文斯基转向十二音音乐创作,1956年,开始创作整体序列作品。他接受了勋伯格体系,特别是对韦伯恩的作品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再次使人感到意外。但是,他把十二音融化成自己的语言,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如舞剧《阿贡》(1957),合唱《哀歌》(1958)、《安魂赞美诗》(1966)等。总的来说,这些作品缺少新意,它们的影响无法与前两个时期,特别是第一个时期的作品相比。
结语
他的每一次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促使他的音乐风格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并不是到了某个国家、某个地方音乐风格就突然变了。这种音乐风格的转变是需要一个积累过程的,当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促使作曲家转变音乐风格,从上面的时间我们也可以找到答案。斯特拉文斯基在到达法国和美国之后,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出了新古典主义和序列主义音乐的作品,而是对一个地方的社会环境有了深入了解后才创作出来的。由以上的例证可见,社会环境对音乐的创作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斯特拉文斯基一生没有离开过俄罗斯,那我们将不可想象现在的现代音乐将会是怎样的。斯特拉文斯基还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每个阶段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从他以后的作品中体现出来。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也还采用俄罗斯民间艺术素材,序列主义音乐的作品中也运用俄罗斯民族音乐素材,等等。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中,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一种单一性而又融合性的特点。单一性是指每个时期的音乐风格都是与前一时期不同的,而融合性是指每一时期的风格中又会有前一种或前两种风格的音乐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