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08-02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更多时候这种目标的达成依赖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打开学生阅读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之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学生意识,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使课堂成为“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王尚文语)。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意识的基本特点
1、把人当人,平等尊重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人格尊严等方面均处于一个波动期,特别需要教师的尊重。每个学生具有自已独立的人格尊严,但学生集体智力、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正视个体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2、自主学习,积极引导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成完全被动接受的对象,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和解决问题。这样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无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使学生渐渐地把学习当成了负担。要想让学生摆脱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发生相应的改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意识具体表现
1、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理念,课程标准中许许多多的要求和做法都是源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而针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和建议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尤为突出。教师要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课堂教学,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2、科学把握,制定教学目标
课堂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主阵地,但是一节课仅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这就需要教师制订长期的教学目标和短期的教学目标。长期的教学目标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而短期的教学目标则具体体现在一堂完整的课上。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设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教学文本和学生情况。根据教学文本和学生情况确立集中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前方》,文本内容较多而教学课时只设定为一课时,笔者的教学目标就侧重于“理解文中关键句的含义”。当然,摄影散文这一文体的写作方法我们也应该要学习,但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3、合理取舍,遴选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选入教材的文章,有多种不同的文本体式,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每一种文本体式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王荣生教授就提出过,应按不同的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其实,即使同一文本体式,不同的作者也会形成不同的作品风格。因此,在确定阅读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课文的具体特点——文体的“类”风格及作家的个性特点,不能一刀切。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文本,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讲授一些关键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4、因材施教,优选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鲜明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具体实践中,要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意识提高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学习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要从心灵深处彻底更新和端正教学思想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心理学、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立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研究学生心理
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导者, 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能否转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除了在于教师能否转变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之外, 还有重要的一点: 教师能否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老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各种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3、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是个体以自己已有的观念和行为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所进行的再认识的思维及情意体验过程。因此反思能使人认识到自己观念和行为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改进自己。一节课结束后,教师继续对自己的学生意识的情况进行反思。再次上课时,教师的学生意识又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这种连续地反思,教师的学生意识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92-02
引言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自我意识丧失、被动消极地阅读、缺乏自我反思意识的情况,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堪忧。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在积极的进行各种理论与实践的探究。教育与发展是一个不可分的过程。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教育。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造成了学生主体精神的缺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尊重人的主体要求,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语文阅读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思想的提升,还要时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民主的空间,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实现真正的个性张扬。
二、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界定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设计规划、自我调节,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对话,去领会文本意义,探究文本多重含义,并且能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主动建构过程。在阅读教学之初,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主提问、质疑乃至进行观察和调查;在阅读教学之后,学生能自我评价总结。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师生共同诵读的氛围,适时给予指导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己经忽略了范读的重要性。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而且当教师将感情投入到文本之中时,教师会通过声音将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并用声音中渗透出的感情来感染学生。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就能通过诵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在范读的过程中,教师充满激情且流利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认知,还可以教给学生诵读的技巧,以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和诵读的效率。如屈原的《离骚》,字字句句充满着屈原的炽烈感情,这节课中就可以以读和讲演为主,把自己当作屈原。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然后教师范读课文,以独白的语气,用雄浑的声音,坚定自若的神情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在严肃的气氛中,时而悲愤,时而激昂,通过这样的阅读过程,学生了熟于心,悟出文章的真谛。此外,正确有感染力的范读,可以将整个课文教学过程一气呵成,融为一体,深深吸引住学生。
(二)创设争论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活动。一个阅历比较丰富、文化素养较高的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和阅历相对较浅、文化素养较低的读者的解读相比较,必然是不一样的。高中生虽然同处一个年龄阶段,但个体差异同样存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创造性地阅读,培养他们的思辨力、想像力和批判能力。创设争论情境恰恰是培养学生批判能力的开始。
如苏教版必修一《我的五样》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话音未落,有些学生就脱口而出:亲情、爱情、金钱、权利、自由……好不热闹。我接着问:为什么呢?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大家面面相觑,一场口舌之战看来在所难免。这时我顺势接过话题说那我们一起来看毕淑敏的选择是什么?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当然也推动了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再生成。
(三)科学合理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一般来讲,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情况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有设定目标、自主阅读、鉴赏品味、交流研讨、扩展延伸、经验总结这样几个环节,各环节之间紧密联系,把感知和鉴赏讨论结合在一起。全体学生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查资料、做记录、分析鉴赏、讨论与交流,亲自体会发现的快乐。
如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一课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方式,我组织学生分别就文中的几幅并列的“图片”分给几个小组合作学习,一组一幅图,然后各小组提交自己的合作学习成果,每一幅“画”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近看还是远观,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最后各小组再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总结,并得出最后结论。在合作中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了写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思想、行为的尊重,为个体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更深广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性的教学。
结语
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尚的个性品格,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驾驭教材、准确解读文本的能力,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能力,还要有民主教育的思想。对于今天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讲,在阅读教学中实践人文性,对于转变长期以来工具论独霸天下的僵化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行以来,对于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放在了课内阅读上,而课外阅读则是对形成和提高课内阅读能力的辅助与补充。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阅读机制的构建,阅读意识的加强;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出发,仔细探讨新的阅读教育的策略,通过及时掌握学生阅读的水平,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培养学生的终生阅读能力。
一、引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充分的阅读感知是理解的前提。阅读首先要进入文本,倾听文本话语,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看看他们说的有无道理,为什么这么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咀嚼、推敲,体会到文章的“味”。就像流沙河说的“就是那只蟋蟀/在你的窗外唱歌/在我的窗外唱歌/你在倾听/你在想念/我在倾听/我在吟哦/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在阅读中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中国古人讲究涵咏体味,熟读精思,要较长时间保持阅读状态,沉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里,慢慢悟解文本获取新的知识,经过沉醉式的思考与想象,探寻言外之意。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诗人以神来之笔尽写黄州美丽的风光,不仅在我们面前展现了赤壁下长江中山光水色与中天月夜交相辉映的美景,还驱使我们想象三国时代曹孟德等英雄人物叱咤风云的历史画卷。文本中具体形象的描绘足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更有诗人悲喜交集的人生感慨和爱好自然山水的真性情,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索古人的山水情怀的文化内涵。此时,在对文本反复吟咏和玩味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接近苏轼和他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和愉悦。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加强教师的阅读指导
教师要在对语文教育有所感受、理解的基础上确立教育的目的、价值以及自身的理想、信念,确立以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教学目标,进而指导行动以实施达到目标的措施、方法;要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门性人才,具备教师所应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具备教师普遍要求的教育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具备能说会写的能力以及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专业性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感情化阅读方式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主动性、主体意识等都会因为感情的融入而丰富多彩起来,其兴趣、主动性及主体意识也被调动起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注入“人文味”,让阅读教学形成一种“魂”。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注入“人情味”,让学生有所感悟,如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学生品味或优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性情,丰富诗化语言。
四、提升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
在当前教育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之所以这样,是与当前知识经济趋势下知识更新换代速度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的。因此,作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自然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对待。这就要求语文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基于其他众多课程来开展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引入数学、政治、物理等多种教学内容来开展说明文和论文的教学,可能更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用性,进而提升其阅读的主动性。同样,在诗词、小说等内容的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我阅读感悟的表达对其个人思考力的提升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世界上存在多种多样的美,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独有的表达工具,经过数万年的发展,它已经不再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语言之美,认识到掌握优美语言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意识到各种美的存在,例如汪曾祺散文的画面感、鲁迅杂文的深刻感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这种美感是如何传递出来的,例如长短句的运用、平仄的掌握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字审美力和文字表达力。
六、重视表达与交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4
关键词:外国小说欣赏;记叙文;写作教学
读和写是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两个方面,它们二者是合二为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具体文本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做基础的。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到高达40%的比例,也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界定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规范,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语言运用能力是在对基础知识把握之上的一种能力提升,因而,在作文课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一些范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一样,因而在作文教学中也就无法可依,教学工作的开展显得混乱。但是,总的来说都重视对学生作文写作形式的培养,重视批改式教育,而没有去对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指导,没有在作文课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信息反馈。
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自己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尝试。
二、作文课程教学方式
目前很多学校都将作文课程单独列出来,采用单独式教学法,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因为阅读和写作是一个相反的教学过程,因此,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教学,其效果会远远大于单独式教学模式成果。
在阅读课程中有意识地将相关的写作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阅读文本的分析懂得如何去遣词造句,如何去构架问政,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充满人文关怀。
笔者在此以《外国小说欣赏》阅读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记叙文教学活动,如何将各个单独的作文技巧贯穿于文本教学中,让学生在经典文本的阅读中学会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三、《外国小说欣赏》与记叙文写作教学互渗模式
1.正确的教学定位
在文学世界里,外国小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外国小说欣赏》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新的窗口。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进行正确定位。
第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了解更加丰富的世界。第二,这门课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对原有基础知识形成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第四,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熏染培训。
之所以将这门课最后定位到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训上是因为《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理念正好与作文教学的思路不谋而合。教材是按照小说的构成要素来编排的,其中分为“叙述”、“场景”、“主题”等八个单元,而在每一个章节单元中又将其分为了四个板块。
例如,在“场景”这一单元中,就在“话题”这一板块中先为学生介绍了什么叫做“场景”描写,然后又介绍了场景描写的五大功能。学生通过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学到的是关于记叙文要素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获得了关于作文的写作技巧。作为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将作品细化,例如,对《桥边的来人》的语言描写、《牲畜林》的故事结构,《墙上斑点》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进行分类讲述。对这些作品文本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记叙文如何写作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中,无形地使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得到运用。
2.实施过程要点
首先,应该将记叙文的各种要求细化,并分步骤实施。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有效的教育开始于期望能够达到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任务细化,确定每一小步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对所学文本进行研读后对某一个句子进行仿写,通过这种简单地训练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第二,选择摹句,注意难度适中。教师在选择学生需要仿写的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因为过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例如,《老人与海》这篇文章,本身是寓意较强的文章,读起来需要很多的解读,因而在仿写的时候就应该摘取一两句,或是修辞手法运用出神之处,或是语言简洁之处,而不是要求学生做整体文本的模仿,这样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
第三,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教材能够让学生打开视野,然而教师的正确引导才是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选取与生活实际,与教材本身相贴切的题目,让学生将文本、实践与自身结合,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而不是空谈理论,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有感情。
四、结语
教学具有灵活性,就《外国小说欣赏》这门课程来说,应该让每一个板块单元发挥其指导学生作文创作的目的。让“情感”专题指导学生创作的真实性;让“情节”专题指导学生的生动表达;让“场景”专题指导学生作文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将“探究”列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重点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指出“促使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是新课程实验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师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探究意识,把探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教学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1.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高中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和理解,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也不愿多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只等着老师来说了。而这一些恰恰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必然是探究的主要内容。
2. 启发求异思维,善于用开放式问题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 启发求异思维,就是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尝试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纳特说:“问题最好引起几种回答。”问题既要有对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解释性问题,也要有对阅读材料深层次理解的评价性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既要有根基,又要有所超越,进而起到激发探究兴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譬如在教学《项链》时,我抓住文中唯一议论之处“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以此为突破口,牵一句而动全文,提出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小事”?真的是小事吗?怎么理解“小事”可以“成全”或“败坏”你的一生?当师生探讨到这一“小事”造成的是不是悲剧时,学生反应强烈!有的说:“因为女主人公马蒂尔德有着根深蒂固的虚荣心,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劝诫!有的说:“虚荣心也不一定就是坏事,相反,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励一个人上进,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本以为学生能如此探讨作品主题就不错了!没曾想有位学生却发出这样疑问:“老师,难道这篇小说仅是一个有关虚荣心话题的讨论吗?”于是,我便让学生以书面形式继续小说主题的探讨。结果不少学生说到:“从《项链》中除了读到虚荣心以外,我还读到了玛蒂尔德的诚实守信,读到了她挑战厄运的勇气;读到了路瓦栽先生珍爱妻子的宽容大度;读到了佛来思节夫人的真诚善良……”由此可见,思维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启发也不同,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也得到培养。当然,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学生往往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表现,给教师带来惊喜。
3.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开放性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课堂教学是探究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语文教师在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让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教师在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
运用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在课堂上实践,把新课改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来。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语文个性化教学 实践分析
一、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师是否愿意采用个性化教学思路来进行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自主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一个和谐、自由和开放的课堂氛围,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并做到多元化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
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演绎,具有开阔的教学思路才能充分拓展教学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如教师在阅读课本范文时,丰盈的感情表达和自然而然的表情流露相得益彰,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文章本身具有的美感,因此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
(二)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不单是指教学方式上的改变,其重要作用之一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发展规律都有待挖掘,这就需要教师把个性化教学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上,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性的学习当中找到乐趣,并愿意在课外时间里对语文知识做大量补进,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语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相应提高。
(三)促进个性发展
语文教学个性化还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开展个性化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健康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也使得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四)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个性化教学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语文个性化教学才算是开展成功。
二、高中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的必然途径
高中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集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思考和学习的关键因素,教学个性化必须由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个性来体现,所以教师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势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内容较单一,而教材既然被选用,其中的个性特点需待挖掘,而不是片面性地将其忽略,每篇课文的风格自然有作者创作的初衷和隐含在文章里更为深层次的个性涵义,所以教师要学会如何利用教材,在教材的学习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诸方面才能。
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其一是语文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所体现的人文情怀,其二就是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造性教学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上有所创新,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在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上因材施教。
三、个性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内容丰富且目标逐渐上升至生命价值的教学过程。学生在最初的语文学习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掌握扎实,其次是认知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最后则是对语文目标崇高的定位,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培养,审美观念,品德修养的培育,只有将语文教学崇高的目标坚持到底,才能真正发挥语文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还偏向单一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留意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料和素材,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加以利用,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起到的关键作用,从而拓展了语文的教学空间。
(三)教学方法
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范围扩大。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同样也需辅助以多媒体的运用。比如在高中语文文学作品赏析中,许多小说类的文章,学生只是在看故事情节,并未能真正体会其中所传达出来的韵味,这就需要一些影像放映,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让学生们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深入其境的感受文章传达的内容。这样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中,使得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优化了语文的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
语文知识的学习其实是一项主动性极强的学习,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引导学生去领会语文素养能带来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对语文涵养的需求愿望,这样在学习当中,学生处于愿意去学,愿意增益的自主性地位,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思考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越是需要更多的知识来补充,以此形成一个学习的良好循环,这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四、结束语
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品德高尚的语文老师,必是知识素养丰富的人。语文教学中需要多方面能力素养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而语文教学中对这些能力素养的要求也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努力和前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宁志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策略研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西卷)[C].2013.
[2]陈伟.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9.
[3]陈晔.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