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业风险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业风险分析范文1
关键词 VAR方法 风险分析工具
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不断发展、成熟的基础上,识别及量化风险的各种模型技术――风险分析工具,不断被开发出来,并不断地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实践当中。而VRE则是商业银行常用的各种风险分析工具的基础,有鉴于此,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业管理者有必要对VRE方法(风险价值分析模型)及其他一些以之为基础的风险分析工具进行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并使之系统化,才能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及本企业的主客观条件选择适当的风险分析工具来管理识别和管理风险,进而才能在常规风险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并保障经营活动的稳定和有效。
一、关于VRE方法的定义、特点
VAR方法,又称为“风险价值分析模型”,其特点是在报表各项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方差及β系数来反映市场(或资产)的波动幅度,以此来衡量风险。VRE方法受人瞩目是源于《巴塞尔协议》,该协议由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1999年6月
3日正式对外,协议主要内容是为银行更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管理提供现实意义上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在修改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出计算银行资本的标准方法。其中,结构复杂的银行资本标准有赖于内部评级作为基础。协议肯定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M展,并着重强调了利率风险型金融机构在其会计报表中必须定期对外公布的项目中应该增加一项重要内容,即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VAR风险值。该方法已成为目前金融界分析测量市场风险的主流方法技术,后由J.P.Morgon推出的用于计算VAR的Risk Metrics风险分析控制模型更是被众多金融机构广泛采用。
二、VRE在其他风险分析工具上的应用
(一)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
通过计算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长期以来的做法。其不足之处是,仅考虑了企业的账面盈利而忽略了风险因素。而这一原则用来衡量作为特殊企业的银行是有明显的局限,因为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资金融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经营风险可以说是其最本质的特征,风险因素的衡量对于考评银行的授信资产质量是必不可少的。采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克服了传统授信资产盈利目标未充分反映风险成本的缺点,将银行的收益及风险二者联系起来,体现了风险与业务发展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业务的发展中必须关注风险,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考虑到对业务的不利影响,始终追求二者的最佳动态平衡。使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过去一味地追求利润而无视潜在风险的经营方式,促使银行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创造利润。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中,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是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收益-潜在损亏)/经济资本(或非潜在亏损)
资本的收益与潜在的亏损之间的差值与经济资本的二者比值决定了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的大小。银行在投资决策时,决定资金的投资方向不是收益的绝对水平,大多依据剔除风险损失值后的资金投资盈利贴现值来做判断。风险与收益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预期收益越大,潜在的风险损失值就越大,没有风险,收益水平就很低了。对此,银行都很清楚,如果追求高回报、高盈利就要投资一些风险大的业务,这种投资决策一旦失误,就会对收益甚至资本金造成损失,这样银行将会面临流动性不足的窘境,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银行关门歇业。虽然银行应该时刻保持对资本收益损失风险的足够敏感度,但银行应清楚,为了获取相应收益必须承担相应风险,投资决策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有效避免风险,而在于怎样平衡收益、风险二者间的关系,去研究和发现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RAROC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决定风险资本调整收益率高低的是风险值VAR的大小:该值越大,说明潜在的资本亏损值就越大,投资报酬提现就应越多。现在RAROC也多在投资项目评估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果VAR值高,那么此投资项目的风险必定就越高,即使盈利绝对值再高,项目其RAROC值也不会很高,评估时对该项目的肯定程度也就不会很高了。
(二)信贷组合模型
信贷组合模型是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通过对某项贷款或某组贷款违约及转变为坏账的概率的计算,测算出资产潜在亏损值即VAR的值。借此用以说明:当某项信贷业务及其整体组合的信用级别下降或收益及资本具有损失风险时,银行为了保持资本充足率、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出现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大部分传统的商业贷款及贸易信贷、期货合同等衍生产品都可以借助该模型工具来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测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对信贷业务的组合中各项业务的风险敞口分布情况进行确定。第二,准确测量因信用级别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各项信贷业务产品的价值变动率,并对各项变动率进行加总,在此基础上可得出此项信贷业务组合的变动率值。此外,各项信贷业务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通过权重关系反应并在加总时予以考虑。因此,在各类资产关系不相关的条件下,VAR值即每类资产信用风险组合的损失值(风险值)就与该类资产信用等级变动率与风险敞口分布的乘积相等。这是计量信用风险较好的方法及规范的模型,美国的摩根财团甚至计划把它应用在资本金的分配决策方面,从而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的监管提供有力帮助,以此来推动国际银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语
VRE方法模型及基于其之上的各种风险分析工具目前广泛用于金融行业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管理方面。通过这些风险分析方法,可以将风险掌控在有意识的日常业务风险的管理当中,以便更好地实践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统一的现代银行经营理念。
(作者单位为江西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聂小军,男,江西樟树人,工商管理硕士,江西工程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 彭恩泽.国际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综述[J].西安金融,2005(2):14-16.
行业风险分析范文2
关键词: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分析
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后,全球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受国际监管理念的影响,同时受金融机构案件频发的警醒,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加大了操作风险管理力度。2005年银监会出台了防范操作风险的“十三条”规定,2007年5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并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2008年9月又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指出商业银行选择标准法、替代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之一来计量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2012年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新资本协议提出的操作风险组织架构、政策、工具、流程和报告路线方面的监管要求做出了全面承接与细化,并要求国内银行业在2018年前达标。至此,在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被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一)对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主观偏差
一是认为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部门或操作岗位员工才会产生的业务风险,对操作风险的普遍性、危害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缺乏对操作风险的有效认识和整体把握。二是认为操作风险管理主要是管理层的任务,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导致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度受到影响。三是管理层面还存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和认识深度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未能有效实施操作风险管理的规划。
(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实际应用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还处于初期阶段,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在风险管理实际执行中,对风险管理工具的认知和应用还存在报送数据、报告之类的初级操作,且报告的风险分析质量不高,数据错漏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专业风险管理人才普遍欠缺,不能熟练运用操作风险三大工具实现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预警处理的全流程管理,使管理层不能全面深入了解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不能有效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发展策略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三)操作风险监测分析不到位
目前,操作风险管理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度不够,主要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管理部门通常将工作重点集中在事件后的突击检查、查找问题、整改工作和处理责任人等。操作不按流程、审核不到位、随意简化程序等问题依旧屡查屡犯,不能从根源上有效控制和防范操作风险。另外,风险预警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事前全面、系统的评价机制,不能有效的对风险损失事件进行预测和控制。
(四)基层操作风险相对突出
基层机构数量众多,管理链条过长,监管相对较弱,是违规操作发生的原因之一。根据监管部门的案情通报,大案要案及违规事件主要大部分都集中在银行的基层机构,反映出银行对基层机构的控制及基层机构自身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制度执行力不强,风险最为突出,基层营业网点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违规操作屡查屡犯。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培育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管理者应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现状,营造全员共同参与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从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内部积极和谐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组织多形式、分层次的操作风险管理培训,培训课程应涵盖操作风险管理实务、风险资本计量、操作风险管理师资培训等,保证各级员工获得足够的操作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
(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改善和强化绩效考核和约束机制,加强对监管政策及要求的学习与传达。由于基层机构内控水平较为薄弱,操作风险管理应把基层机构的内控执行效果作为评价、验证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标准。不仅要加强对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的及时监控,还应将风险因素的考核纳入网点负责人绩效考核范畴,并加大操作风险的考核权重,提高内控管理工作效果考核分值,明确奖惩标准。通过考核促进基层行重视操作风险管理,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操作风险管理。
(三)加强内控管理与操作风险管理一体化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可有效防范起因于内部管理流程、人员以及系统的操作风险。实际工作中,对操作风险发挥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内部控制体系。内控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一体化管理思路,要从组织与职责、体系与流程、管理工具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将内控管理与操作风险管理两项工作整合起来,避免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重复工作,节约时间成本与人力资源。同时,借鉴操作风险的监控指标、风险容忍度等工具,使内控管理决策更加科学,成本效益比更趋合理。
(四)完善风险评估与监测体系,强化事前预警监测
建立操作风险监控分析平台,实现对异常交易的筛查、核查和验证,对交易、行为、实物进行实时监控。在日常管理中,应充分考虑IT资源成本优先实现对高风险业务的监控,并及时根据监控情况及业务发展实际,在现有的参数化预警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警模型及监测体系,满足完善监控平台用户需求,加强对操作风险特性的识别,着力提升风险分析能力,识别和防控重大操作风险,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完善,完善的操作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
参考文献:
[1]杨天玲.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来源[J].金融与保险,2008(06).
[2]许文,徐明圣.风险映射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J].银行家,2008(07).
行业风险分析范文3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房地产贷款风险 风险防范
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很不发达,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房地产开发从购地、施工和销售每一阶段都需要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银行信贷资金介入房地产业之后,在分享房地产利润的同时也承担了房地产风险。据有关资料测算,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70%以上基本来源于银行,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面的风险
当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整个全球的一场金融危机,中国随着入世的不断深化,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中国的金融机构的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上的经济震荡对我国的经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是共生共荣的,只要房地产出现问题,我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
首先,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贷款参与了房地产开发的整个过程,从土地一级开发阶段到房地产开发阶段,再到房地产销售阶段。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资金在不断循环流动中回收、增值,在三个阶段的循环中,任何一个阶段的资金链循环出现障碍,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贷款资金风险转化为商业银业房地产贷款的预期损失或未预期损失,因此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将在三阶段间进行传导。
其次,企业经营风险。房地产企业融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介于存款人和企业之间起资金融通的作用,这样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好,银行、存款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才能正常,反之企业效益不佳,拖欠贷款,银行就可能出现坏帐。因此房地产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与银行房地产贷款安全密切相关。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在于其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的建设的风险。房地产项目开发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较高技术水平的高风险的经营运作。房地产项目开发需要一个有较长周期,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和过程中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构成了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具有较大的风险。
三、来自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
在房地产金融中存在的风险,最重要的风险还在于银行自身的操作风险。银行自身操作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房地产信贷审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这主要发生于年前,因为中国的银行业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项目信贷审批委员会集体审批机制还没有建立;第二种银行房地产信贷操作不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主要发生在年以后。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成功,我国银行业信贷审批管理体制己有较大完善,房地产信贷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一套操作规范。但由于发放房地产贷款可带来可观的贷款利息收入外,还有很多如评估费用收入、保险费用收入、咨询管理费、后续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很多附加效益,因此各大商业银行都将房地产企业列为优质客户。一些商业银行为了争夺房地产客户,或为了完成短期的营销目标,往往对这些客户言听计从,对其贷款违规发放、管理,这样就对银行房地产贷款埋下了重大隐患。
四、个人住房贷款主要风险
由于个人住房贷款持续期较长(最长为30年),贷款风险往往在数年后才表现出来,特别是房价出现急剧下滑时,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将大量涌现出来。个人住房贷款的主要分险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作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主体之一,借款人自身素质与能力对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还款能力风险和还款意愿风险两个方面。
其次,“假按揭”引起的相关风险。“假按揭”一般是以不真实购买住房为目的,开发商为降低财务成本、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等目的,利用内部职工或者关系人员冒充客户和购房人,将暂时无法、售出的房子通过虚假销售(购买)方式,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
通过对风险的分析,本文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得出以下的防范风险的策略:
1.强化银行职员的贷款风险意识和严格把关贷款各个环节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人与制度并重的贷款风险管理思想,强化员工贷款风险管理意识;其次,强化措施和规范操作,把好房地产信贷审查关和抵押物风险防范关;再次,严字当头和加强创新手段,把好房地产信贷审批关和房地产信贷贷后管理关。
2.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贷款的外部环境
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自身努力是一个方面,同时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行业指导和宏观调控是根本,制度和产品创新是保障,信用和法制环境建设是基础。我国应该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健全我国的法律系统。
3.完善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风险评级系统和监管机制
在对企业评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业的评级,同时建立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的评级。
健全贷款审批制度,首先是建立以“三查”为基础的审贷分离制度。建立全方位的贷后风险监管体系,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
4.建立完善的房地产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只有正确分析判断房地产业发展形势,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房地产贷款预警机制,这样才有助于商业银行在做好房地产信贷业务同时更有效地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有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296
行业风险分析范文4
关键词:水泥行业;信贷收缩;风险
铜川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一,且矿石品位高、质量稳定,发展建材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水泥逐步成为铜川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受多方面的影响,铜川市水泥产业的竞争能力逐渐减弱,金融机构对其的信贷支持也发生了一些退缩,制约了水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提升水泥企业的竞争能力是铜川水泥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金融支持水泥行业发展的方向。最近,我们对铜川市水泥行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对其信贷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铜川水泥工业现状
铜川现有水泥生产企业21户,其中省属企业2户,市属企业6户,区县属及以下企业13户。除秦岭水泥(集团)公司国有控股外,其余企业的生产线均为民营或租赁经营。现有旋窑18台、立窑12台。2007年生产水泥695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3.67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19.38%。
二、铜川水泥企业贷款情况
作为铜川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各金融机构向其提供了积极支持,投放了大量贷款。根据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统计(说明:由于其统计只能细分到“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制造业归属于其中,而铜川市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贷款基本投放到水泥制造业上,所以之后的水泥企业贷款数据完全取自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贷款数据),截至2007年6月底,水泥企业贷款余额为5.78亿元,占全市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19.34%;水泥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55亿元,占全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33.26%。各国有商业银行具体情况见表1。
三、铜川市水泥企业风险分析
铜川市作为陕西省最重要的水泥建材生产基地,曾有着辉煌的历史,也具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福建、河北等新兴水泥生产基地的兴起,铜川水泥生产企业受到严重挑战,其发展和经营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一)政策风险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我国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生产企业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自2003年以来,中央多次出台对水泥的调控政策,对铜川市水泥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各商业银行对水泥生产企业的贷款审批更为严格,授信额度逐步缩小。如工商银行铜川分行对水泥采取只出不进,贷款只减不增的策略。2006年度对全市最大水泥企业――秦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净收回3000余万元,使企业流动资金愈发紧张,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秦岭公司亏损的原因之一。第二,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关闭全市小型水泥企业落后的生产工艺。近年来,市水泥厂、水泥厂、新川水泥厂等年产30万吨以下立窑、中空窑全部关闭。在改善铜川市生态环境的同时,铜川水泥产能有所降低。第三,国家对基建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压缩,对水泥行业的发展和水泥生产将产生在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铜川周边地区的基建投资状况,对铜川市的水泥生产、销售影响较大。因此政策性不确定因素是决定对铜川水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二)市场风险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耀县水泥厂曾是全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其产值、利润在亚洲屈指可数,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所取代。铜川市原有的众多水泥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耗能高、污染重,其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逐渐萎缩。日前,除秦岭、声威外,其他中小企业已无立足之地。同时,在铜川水泥的市场半径内,国内各大水泥生产企业陆续建立了各自的分公司,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如冀东水泥海得堡公司在扶风和泾阳分别投资建设年产350万吨熟料生产线和450万吨水泥生产线,声威水泥在泾阳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500万吨水泥生产线,这些企业对铜川市水泥生产销售产生较大影响,使铜川水泥在关中地区的市场份额呈下降状态,水泥生产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
(三)经营风险
铜川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生产生本的上升。第一,全国性的油、电、煤等价格不断上涨,铜川也不能幸免,近几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铜川矿务局统配煤价格2006-2007年间由220元/吨上涨到295元/吨,水泥企业用煤价格基本在400元/吨左右。同时,运输费用,电力费用也大幅增加,随着企业职工工资的逐步提高,企业管理费用也随之增加,使水泥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对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加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电、油、运及人工费用的上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常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第二,资金供应方面的风险,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企业既面临银行对水泥企业贷款增速的放缓甚至贷款额的减少,还面临央行利率调整所带来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的不断增大。自2006年进入加息通道后,央行已连续8次提高基准利率。企业经营中,今后仍将面临因利率提高而增加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可能。第三,控股股东的变动,将使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更,企业重组过程中,难免对原有的经营产生影响,如秦岭水泥重组过程中,华伦公司成功入主成为控股股东,其对秦岭公司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影响尚待观察,能否使秦岭水泥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尚有待时间的检验。
以上3方面的风险必然会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统计数据也显示铜川市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水泥企业贷款所占比重较大,而所产生的不良贷款占比也非同寻常。随着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执行,铜川市各国有商业银行下一步对水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对铜川市水泥企业发展的建议
铜川水泥制造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主要的水泥生产基地,是铜川市的支柱产业。在拥有资源丰富、运输方便、生产基础坚实优势的条件下,如何改善铜川市水泥企业现状,提高银行对其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将是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组建水泥集团,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重组、整合,我国水泥行业已经正在逐步告别“全国一盘散沙、生产技术落后”的局面,大的水泥区域市场格局初露端倪。以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区来看,形成了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中联水泥等几家大企业共同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而北京地区金隅并购太行水泥,直接影响到环渤海地区的水泥产业格局。陕西目前仍处于市场相对分散的状态,而铜川作为陕西省最重要的水泥建材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水泥工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工艺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污染较严重,各水泥企业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各自为战,各跑市场,一旦出现市场滞销就盲目竞争。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进行统筹安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组建水泥企业集团,建设水泥工业园区,运用国家产业政策、法规、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对铜川水泥行业的综合整治力度,搞好调整和管理,统一核算,杜绝能耗,降低成本,形成合力,构筑牢固的水泥航母,增强市场竞争和抗御风险能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二)加快结构调整,提升水泥产品档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3]103号)精神,遵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原则,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尽快淘汰现有立窑及其他落后工艺水泥生产线,严禁新建和扩建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水泥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提升水泥产品档次,进一步开发多用途的水泥品种,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白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大坝水泥等特种水泥的比重,努力扩大市场销路和占有率,重树铜川作为陕西水泥生产基地的新形象。
(三)实施人才战略,为铜川水泥工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铜川水泥工业培养造就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随着政策、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应加快实施人才战略步伐,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3个环节,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并通过建立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水泥工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四)突出支持重点,加大投资导向力度
一方面,政府在给予相应政策倾斜的同时,也应引导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控制产能过剩和环保治理的同时,确保铜川市水泥行业优势企业技术改造、行业整合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应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及时相关信息,加强宏观调控,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五)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积极支持水泥企业做大规模,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水泥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各金融机构在增强风险意识,强化信贷审核的同时,对铜川的水泥企业应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既要坚决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要突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其次,各金融机构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属淘汰的工艺落后的生产线停止发放新贷款,逐步收回原有的旧贷款。再次,各金融机构授信在总量上控制授信额度的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水泥企业调整授信结构,加大对具备区域竞争优势的重点水泥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授信规模并延长授信期限。如对秦岭水泥股份公司、声威建材有限公司应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突出其行业龙头的地位,以此带动整个铜川水泥产业的发展。在抑制水泥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同时,用增量盘活存量,运用信贷杠杆推动项目带动、工业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邓翔,李建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2、张东日.企业规模经济及界定[J].技术经济,2005(4).
行业风险分析范文5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1.被解释变量。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度量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的度量指标有不良贷款率(NPL)、加权风险资产占比(RA)、破产概率Z值(Z-score)。Delis&Kouretas(2011)使用了不良资产率和加权风险资产占比这两个指标来度量银行风险承担,徐明东、陈学彬(2012)选用Z值和资产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的测度指标。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使用贷款损失率、预期违约率等来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考虑到存贷款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一直占有较高比重以及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选用各大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承担的衡量指标。2.解释变量。在选择货币市场利率变量时,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基准利率,因此不得不采取多个指标。国内学者对基准利率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RATE)、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BRATE)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三者之间。海涛、方兆本(2010)通过对SHIBOR、CRATE和BRATE的波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三种利率均不能完全独立地作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本文选取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BRATE)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利率的衡量指标。利率波动性的变量则采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标准差来衡量,即DSH。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银行自身因素、宏观经济状况和市场竞争等可能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银行规模(SIZE)、银行资本充足率(CAR)、银行资产收益率(ROA)、实际经济增长率(GDPG)、银行业景气指数(BBI)和市场集中度(CON)六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二)模型构建基于研究目标和变量选择,本文参照Delis&Kouretas(2011)的模型设定。模型(1)用以研究货币市场利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模型(1)中,i代表i银行,t代表t期,Risk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本文以不良贷款率作为其衡量指标。MP是解释变量,代表货币市场利率,本文以BRATE、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利率的指标。控制变量:SIZE银行规模,CAR银行资本充足率,ROA银行资产收益率,GDPG实际经济增长率,BBI银行业景气指数,CON市场集中度。银行业景气指数反映的是调查当期相对于上期银行业的变化情况;市场集中度反映的是银行业的竞争情况,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越小。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信性,本文采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7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数据来源于各银行年度报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2)由于BRATE所取得的数据为月加权平均数据,HIBOR所取得的数据为日数据,因此,在这里用隔夜SHIBOR的曲线图来说明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三)参数估计与分析1.估计方法。由于所构建的模型中均含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阶,为了避免出现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广义矩估计分为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和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但在有限样本下,系统GMM的估计结果相对于差分GMM的估计结果来说,偏差更小。系统GMM又可分为一步广义矩估计和两步广义矩估计,相对来说,两步法的估计结果对异方差和截面相关性具有更高的稳健性,因此本文最终选用系统广义矩估计两步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2.估计结果。首先,观察表3中所有AR(2)和Sargan检验的P值,结果发现它们的P值都显著大于0.1,这说明可以接受这两种检验的原假设,即“不存在序列自相关”、“所有工具变量都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被解释变量滞后一阶系数在各个模型估计中都显著为正,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在相邻期间内存在较强的关联,可以认为之前所构建的4个模型都是合理的。
(四)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和交叉项的系数1.货币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以BRATE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中,BRATE的β系数分别为-0.07、-0.282、-0.474,z值分别为-8.07、-7.35、-3.03,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以SHIBOR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中,SHIBOR的β系数分别为-0.069、-0.353、-0.397,z值分别为-7.8、-3.44、-3.11,同样都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这一结论与Altunbas(2009)、Martha(2010)、牛晓健、裘翔(2013)的研究发现基本一致,低利率水平会助长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结合我国2007年到2014年的隔夜SHIBOR曲线图(图1),发现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在2007到2010年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波动性不大,从2011年开始,利率波动性显著增加,但利率整体水平并未提升到相当高的程度。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估值效应和逐利机制来实现的,较低的利率水平提升了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容忍度,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感知度,刺激了商业银行对高收益的欲望,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加重。2.利率波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表2中模型(4)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到DSH的β系数为0.188,z值为11.73,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论验证了黄金老(2001)的理论推断: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两种风险,分别是利率显著升高和利率不规则波动性加剧,但利率不规则波动性加剧将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我国,由于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金融工具用以应对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尽管我国近几年大力推进金融体系改革,但商业银行适应新的环境仍需时间,必须要逐步改善管理制度,实现金融创新。3.从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银行盈利水平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银行的规模越大,其风险承担越高,这符合“太大而不能倒”的范式,规模较大的银行考虑到自身在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性,认为当自身出现危机时,中央银行为了保证金融环境的稳定必定会对其伸出援手,因此,会主动承担更多的风险以获取高收益。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高,就会越倾向于采取谨慎的投资决策,以防止出现重大损失;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不会过分追求高收益,而会将管理目标更多地放到安全性方面,因此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较高的银行会倾向于承担较低的风险。另一方面,将BRATE和SHIBOR的系数与MP*CAR和MP*ROA的系数结合起来分析,BRATE和SHIBOR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而它们与CAR和ROA的交叉项的系数均显著为正,可以得出结论,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对利率的敏感性。4.宏观经济状况、市场集中度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银行业景气指数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表2的估计结果显示GDPG和CON的系数均显著为正,BBI的系数显著为负。一般来说,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无风险收益率会降低,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足够的收益,一方面会进行高风险投资,另一方面会放宽借贷标准,从而导致银行风险承担上升。市场集中度越低,市场竞争越充分,银行风险承担越低,这一结论与Michalak(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银行业景气指数反映了银行业相对于上期的变化,BBI指数越高,表示银行业的变化越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就越低。
三、结论与启示
行业风险分析范文6
关键词:农业保险;行为主体;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3-0042-05
农业风险对于农产品产量和市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风险是可以管理的(Wenner and Arias,2003)。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农作物保险和定价策略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产品产量和价格风险。即便如此,农业保险还是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保险计划可以用保费收入来支付赔款支出和管理费用。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试办农业保险,但真正发展还是在1982年以后。随着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商业化转轨,1993-2003年间农业保险业务不断萎缩。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要发展农业保险。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从农业保险主体风险管理行为角度来阐述农业保险行为主体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主体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一)农户的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农户的风险管理行为主要有多品种经营、寻求非农收入、自己承担风险和政府救济等手段。这些风险管理手段与农业保险之间存在着替代性,特别是非农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民收入中的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小,从1990年的50%下降到2004年的36%左右。这也意味着农业风险占农民所面对的总风险比重正在下降。此外,多品种经营又降低了农业风险的集中性,分散了一部分农业风险。农民规避风险手段的多样化,农户收入整体水平不高,加上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实行的初始成本保险(即生产成本保险)以及较高的保险费率,造成了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二)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由于农业风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严重、风险不能大范围地分散等问题,造成农业保险的纯商业化经营均以失败告终(除了冰雹险、暴雨险等单一风险的经营成功之外)。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基本上都是亏损的,这与保险机构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相背离。因此,保险机构纯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很低。随着城市保险市场的日趋饱和,保险机构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8亿潜在客户的农村保险市场,因此,效益较差的农业保险也成了获得其他盈利性较好险种(例如家财险、寿险、健康险等)的“敲门砖”。即使经营农业保险,保险机构也会偏向那些盈利性较好的险种,这和农业保险的目标相去甚远。
(三)政府的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政府的风险管理行为主要有农业生产补贴、价格支持和收入保护等手段,而自然灾害补偿机制是政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方式还是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占总补偿的90%以上),而保险赔款占总补偿的比例很低。从1992年开始,由于一直经营农业保险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商业化转轨,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2003年农业保险赔款仅占总补偿额的5%(曹前进,2005)。我国财力有限又决定了政府救济和农业保险之间存在替代性,因此,目前政府以灾害救济为主的灾害管理行为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农业保险政策对主体行为的影响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2005年和2006年中央1号文件又连续作出了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的政策规定。这些政策对农业保险主体行为有何影响呢?
(一)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户风险管理行为的影响
200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调查显示:如果政府开办了畜牧业保险,即使没有补贴,农户选择愿意将饲喂的畜禽投保的占42.6%,不愿意的占57.4%;如果政府开办了补贴性保险,选择愿意将饲喂的畜禽投保的占73.4%,不愿意的占26.3%。从调查数据来看,如果政府给予一部分保费补贴,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会提高。因此,在新一轮试点过程中,大部分试点地区或多或少地都给予了农民保费补贴。
(二)农业保险政策对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行为的影响
由于有了政府补贴和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如农业保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上海安信、吉林安华、黑龙江阳光互助、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商业性保险机构都在经营农业保险,并且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以寻求更多的风险单位来规避经营风险。如江苏省淮安市和浙江省的一些保险机构则采取了与地方政府共担风险的做法;上海安信、吉林安华两家农业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签订了再保险合同;黑龙江阳光互助保险公司按保费收入的10%提取巨灾风险准备金等等。
(三)农业保险政策对政府风险管理行为的影响
农业保险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转变政府补偿灾害的方式;其目标就是由目前的政府救济为主向农业保险为主转变。为此,政府提供了保费补贴、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等,以支持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江苏省和浙江省还采取政府与保险机构共担风险的模式,减轻了保险机构的经营风险。除此之外,相关农业部门人员还参与到农业保险展业、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中来,有力地支持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行为主体对农业保险存在的顾虑
(一)来自农户的顾虑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农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顾虑:(1)如果在保险期内发生了灾害,能否从保险公司拿到赔偿、能拿到多少、得到赔偿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大?(2)政府补贴多少、能持续多久?(3)如果几年没受灾怎么办?(4)保障水平有多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农民普遍不太信任保险公司(因为在20世纪90年生过某保险公司因为不想理赔而退还保费的事情)。另外,保障水平太低也是制约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重要原因,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符。
(二)来自保险机构的顾虑
保险机构对经营农业保险的顾虑有四个方面。(1)对政策的顾虑。政府给予的一些政策能持续多
久,包括以险养险、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以及一些与农业保险相配套的政策(如生产贷款必须参与农业保险)?(2)对经营风险的顾虑。一方面是经营能否不亏损,即从目前农业保险的经营情况看,种、养业农业保险基本上都是亏损的,政府给予的经营管理费用以及以险养险能不能弥补这一部分的亏损;另一方面是规避经营风险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能不能实现?(3)对政府财力的顾虑。如果保险机构选择了与政府共保的模式,万一出现大灾,政府财力能否兑现其保险责任?(4)费率制定和操作的顾虑。由于缺乏相应的历史数据,制定科学的费率难度较大,这也是很多商业保险公司不敢涉足农业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来自政府的顾虑
政府顾虑有中央政府的顾虑和地方政府的顾虑两方面。
中央政府的顾虑是:(1)政府支出的补贴资金需多少。由于目前农业保险规模不大,政府补贴资金还可以到位;但如果以后覆盖面不断扩大,政府的补贴资金能否到位。如果按照美国《农业风险保障法》的规定,政府每年给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将会超过30亿美元,那么政府首先必须考虑财力问题。(2)补贴资金的效果如何。Nolson和Loehman(1987)认为,在理论上,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却成为一种损失转嫁给政府或者保险机构的成本高昂的风险转移机制。如果情况跟Nolson和Loehman(1987)阐述的一样,那么政府还不如采用救济的方式,因为救济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根据财力来控制救济资金。(3)如果出现大灾,政府所要负担的赔款额会不会超过财政的承受能力。
地方政府的顾虑是:(1)中央政府的补贴和其他一些政策能持续多久?(2)地方财政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需负担多少补贴资金?(3)如果出现大灾,地方财政能否负担得起政府兜底的责任?(4)怎样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产品范围?是选择关系粮食安全和地方社会稳定的农产品进行补贴,还是选择效益较高、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农产品进行补贴?
四、国际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较高的保费补贴和强制性保险与有条件强制性保险的实施,刺激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在财政补贴方面,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地提高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研究表明,即使农民收入较高的国家,如果没有政府给予适量的保费补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自愿投保积极性也很低。墨西哥有关经验表明:政府的保险费补贴若低于2/3,大多数农民不会自愿投保;美国的参保率则随着补贴率的不断上升而上升。因此,美国、日本、法国等农业保险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给予农户较多的保费补贴。
农业保险发达国家还采取了强制性保险和有条件强制性保险。日本1947年颁布的《农业灾害补偿法》中就提到了强制性保险。印度、菲律宾则规定农业贷款户必须参与农业保险,形成准强制性保险。美国《1994年农作物保险改革法》中也提到政府将干旱、雨涝、雹灾、风灾、火灾、病虫害等风险损失,与其他一些福利性农业计划(价格支持与生产调节计划、农民家庭紧急贷款计划、互助储备计划等)联系起来进行有条件强制性保险。
除了较高的保费补贴和强制性保险与有条件强制性保险外,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也是促使农户使用农业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因。1989年美国农业部专门针对那些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进行过一次调查,让他们将不参加农业保险的原因进行排序。调查结果显示:首要原因就是保障太低,占24.8%;其次是保费太高,占23.3%;更愿意自己承担风险的占23%。因此,保障水平的提高,加上政府提供较高比例的保费补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自然会增加。
(二)保险机构降低经营风险的做法
保险机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降低经营风险:一是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应用;二是农业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的实施。保险市场金融和技术上的创新,提供了处理农业风险的新办法,特别是气候风险;而资本市场的应用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这减轻了农业保险提供者面临的风险(skees,et a1.,2002)。另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准备金是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两个比较有效的手段,因此,绝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都采用这两种风险分散手段。
1、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应用。随着气象测量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国际资本市场上转移农业巨灾风险的金融产品被逐渐开发出来。例如巨灾风险(cAT)债券,它主要用于为飓风、洪水、地震等巨灾保险提供保障。除了CAT债券之外,资本市场上还出现了基于气象指数的气象衍生金融工具,如气象指数期权等。
另一个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使用就是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它是将农业巨灾风险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在资本市场上以证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用来分散和化解农业的巨灾损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发展的风险证券主要有三类:巨灾证券、应急准备金债券和巨灾股票。由于农业巨灾风险和资本市场具有极小的相关性,因此,在资本市场上寻求分散农业保险风险是可行的;而且,资本市场资金充裕,这对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分散也很有效。
2、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农业保险经营中对于道德风险的控制,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农民的投入情况,如耕作、灌溉、种植时间等;再就是改进保险合同的条款,如规定免赔款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道德风险。但这通常会面临高成本问题,因此,农业保险团体(区域)险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应运而生。
农业保险团体(区域)险分为收入保险和产量保险两种,其赔款方式与畅通农业保险赔款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农业保险团体(区域)险创新的地方,即只有当承保区域的整体平均产量或收益受损到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理赔点时,保险公司才进行赔付。如果整个区域的平均产量没有受损到理赔点,那么单个农民的产量受损再大也不会得到赔付。这样一来,农业生产者(投保人)之间有了提高自身产量的积极性,既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生产。农业保险团体险通常都要求某个区域的农户全部参保,避免了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农业保险团体险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比较适合农村低保障或者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孙立明。2003)。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农业系统性风险;它不需要农业产量的历史数据作为费率制定的标准,而是依靠系统和精确的气象测度。这就使得保险合同的制订是以系统性气象风险的测度为主要依据(庹国柱、李军,2003)。相对而言,这种合同制订更科学,减少了由于合同制订不科学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
3、农业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再保险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在空间上分散农业风险,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发达国家的再保险保费收入
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大概为20%,凸现了再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例如,日本采取农业共济组合向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进行部分分保,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又向农业共济联合会提供超额赔款再保险;1966年法国在大区范围内还创立了再保险机构,众多的地方互助保险合作社由大区社再保险,大区社又由中央社再保险(龙文军,2004)。发达国家还普遍建立了巨灾风险基金制度(除西班牙外),例如日本的农业共济基金的原始资本为30亿日元,由中央政府和联合会以1:1的比例共同投资组成。巨灾风险基金制度使得农业风险在空间上得以分散,提高了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稳定性。
(三)政府对农业巨灾风险的管理
发达国家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应用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风险。“实施农业保险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稳固、全面的农作物保险体系,以取代作为农业价格支持和收入保护政策一部分的政府灾害救济计划,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进国民福利。”
在控制保险机构经营风险方面,政府给予了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一般为保费收入的20%-25%)、免除各种税收以及再保险支持等。另外,政府为了满足保险机构对于大额风险单位的要求,结合各种贷款政策和福利政策以促使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发达国家现有的精确的费率与政府的努力不无关系,因为农业风险区划工作需要耗费巨额的财力和人力,并不是某个保险公司或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例如,法国政府在1980年以后投入巨资资助大学和有关部门专门从事农业风险科学研究。
五、政策建议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规范或诱导农业保险主体的风险管理行为朝着有利于农业保险的方向发展。
(一)政府推行农业保险的主要作为
1、有关部门应尽早着手起草《农业保险法》。前面分析的我国保险主体存在的一些顾虑,大部分可以归咎为农业保险法律的缺失。因此,《农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政府的作用、税收规定、资金运用、财政补贴方式等方面,应以法律的形式得到明确,为发展农业保险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证。
2、财政支持和应用各种政策推动农业保险。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对农业保险的保费和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费给予一部分补贴。具体额度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保险产品而定。二是给予农业保险业务经营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应建立行为主体各方的激励机制,将农业保险和农业生产贷款、灾害救济政策结合起来使用。
3、做好农业风险区划,实行与农业风险相匹配的保险费率。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地区普遍存在费率厘定不科学的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农业实际损失率,无法有效调节供给和需求。费率厘定的不科学,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完整的农业区划体系。但农业区划工作耗费大、涉及面广,并不是保险机构就能完成得了的。因此,建议由国家组织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拨付专项基金,积极开展农业风险相关研究工作。在全国各区域农业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农业风险区划工作,为制定农业保险保费与费率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一是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国家应出资组建全国性的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或是在中国再保险集团中成立农业再保险部,独立核算。以国有性质的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为主,其他商业保险公司作为补充,确立农业再保险经营主体;国家对提供农业保险再保险服务的公司给予适当的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二是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目前很多试点地方也在探索一些积累风险准备金的做法,但都缺乏保障。国家可以整合部分农业直接补贴资金、农业灾害救济金、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等,加上商业保险公司的农险盈余,形成农业保险总准备金或风险基金,并以法律形式规定每年风险基金的提取比例。
(三)选择规模化生产的地区进行重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