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常见风险管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银行常见风险管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常见风险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常见风险管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一、前言

中国在加人WTO宣布外资银行准人的政策之后,外资银行各种投资大量涌人,国内商业银行在多个业务领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竞争;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上,外资银行具有强烈优势.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分析研究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目前的状况并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为客户提供应对变化趋势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际贸易融资概念

根据《巴塞尔协议》条约第244条可知: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广义而言,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国际贸易下的资金融通,是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行的融资,是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与国际结算相关的营运资金支持,用以进出口商完成相关国际贸易运作,其还款资金来源于相关国际贸易运作之后的所收货款。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国际保理融资、福费廷、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提货担保、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等等。

三、国际贸易融资的常见风险

3.1进出口商资信风险

进出口商资信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如果参加交易的任何一方不履行合约,就会导致另一方有可能遭受风险,进而使对进出口商提供融资的银行遭受风险。我国很多进出口企业存在管理混乱、普遍多头开户、结算、贷款和融资押汇等现象,其资信状况欠;常因资金短缺导致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手段套取银行资金后挪作他用。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与外商勾结,向银行申请开立无贸易背景的信用证,利用汇率变动撤证后赚取汇价差润,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3.2贸易风险

进出口贸易从谈判、签约到合同的履行都是一种商业信用,不仅要考虑到进出口商的资信能力,还要考虑到贸易商品的质量、交货、市场行情、汇率变动等因素,贸易过程中又会出现贸易纠纷和索赔,出现贸易风险。因此,进出口企业双方的经营能力,进出口货物的质量、价格、交货期限、市场行情和汇率变动情况以及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贸易是否顺利完成。这期间,任何一个不利因素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产生贸易纠纷,出现贸易风险,导致风险贷款。

3.3金融诈骗风险

在贸易融资诈骗中,信用证诈骗最多最为典型。信用证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有机结合,在其给国际贸易带来极大便利之时,也可能诱发欺诈的产生。为客户提供贸易融资的银行有时会面对企业盗取银行密押或校验码,伪冒通知银行印鉴和密押用假信用证诈骗;伪造提单或主要议付单据,真实单据中加人虚假资料诈骗银行融资;利用软条款信用证诈骗银行打包贷款,相互开立信用证诈骗,滚动开立信用证诈骗等等。加人WTO后,各家商业银行之间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在贸易结算领域中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信用证贸易融资的比重会不断增加,融资的风险也会随之扩大。

3.4货币风险

货币风险也称为外汇风险,指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交往中,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资产,由于利率和汇率的变动,而引起有关货币价值的上升和下降,致使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任何一方有可能遭受的风险。外汇风险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折算风险。交易风险是指以由于以外币计值的未来应收款、应付款在以本币进行结算时,其成本或收益因汇率波动而面临风险,是一种流量风险;经济风险是指预测之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数量、价格、成本而使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和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折算风险是指在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以外币记值的会计报表以母国货币进行折算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汇风险。

3.5操作风险

信用证贸易融资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家商业银行拓展国际结算业务,加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各家银行在发展这项业务初期,未对其操作实行严格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因而出现了许多制度不严、监察不力、管理失常等操作失当造成资金损失的操作风险。

四、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4.1审查进出口商家的资信状况

(1)甄别进出口双方贸易的真实性,应深人调查借款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落实信用证项下贸易的真实性,是防范贷款风险的基础。

(2)要审查开证行的资信,应当认真了解开证行的资本结构、资本实力、经营作风等,来证金额是在银行控制的授证额度内,在开证行的资本实力与来证金额明显不符的情况下,要求知名的大银行保兑。

(3)认真审核可转让信用证。无论在进口业务,还是出口业务中,有关银行和进出口商对这种信用证都要十分小心,尤其是国外银行转来的信用证,在出口信用证交易中,我国银行和出口商对可转让信用证应严格审查开证行和转让行的资信,并对信用证条款逐条进行审核,同时要加强同出口商联系,帮助其分析其中的风险,配合公司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4.2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

国际贸易融资是一种高风险的业务,所以必须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管。

(1)需要做好融资前的调查。一方面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企业负责人品行、经营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另一方面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

(2)建立进出口企业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对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全部财务指标变动状况,转机建制发展情况的动态资料信息库,实行动态监测;要特别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金管理,应收款管理,定期与企业共同分析往来帐,及时发现有关帐款,组织力量清收。

(3)需要加强事后跟踪及时编制有关报表,分析考核各企业各种额度的使用情况及时催收逾期资金,并对各融资的额度、比例和期限实行事后检查。

(4)完善贷款客户资信评估制度。科学、客观地评定企业信用等级,是正确执行扶优限劣信贷政策的基础,从信贷投人上降低风险,抑制风险。

4.3完善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制度

(1)我国的立法部门必须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法律的研究。

(2)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出发,分析国际惯例与中国现行法律之间的问题,,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并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

4,4执行授信额度管理

各商业银行应明确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台受理、操作部门为国际业务部,审批部门则是信贷审批委员会,信贷委员会应对该行的贸易融资基本客户进行资信状况、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评估并以此核定其年度授信额度、开证额度、付款额度及打包、押汇额度,同时对任何一笔贸易融资,都要严格落实抵押、担保手续。

4.5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构筑防范风险大堤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一项知识而较广、技术性强,操作复杂的业务,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我国目前急需既懂国际惯例、既懂操作技术又精通信贷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各商业银行须加强人才培训,想方设法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

<1>严把进人关,可以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2>要抓好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和道德修养。

<3)强化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员工识伪、防伪能力,努力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商业银行常见风险管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成因;控制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096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指的是银行在营业过程中由于种种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诸多因素内容造成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柜面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的风险现象。同时,银行柜面操作风险还具有无法预知、破坏性强等相关特点,对银行的正常发展和盈利效益,甚至对银行自身声誉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近期出现的多起存款失踪案件,无论是否银行自身管理不当引起,都对银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1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具体内容

具体来讲,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柜员管理风险

柜员管理风险的内容主要包括柜员在银行柜面业务中岗位设置过多,造成业务员出现一人多岗现象,对柜面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柜面业务人员在管理权限上控制不严,会造成柜面越权操作的风险事项。还有柜面人员的流动性越大,柜面人员管理的压力越大,风险防范能力也越弱。

12账户管理风险

账户管理风险主要指的是柜员在银行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存在着不按标准流程走、盗取用户银行账号、不认真申请用户账号进而造成申请失误等诸多失误操作现象,对银行客户的账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13单证管理风险

单证管理风险主要指的是单证管理人员在自身工作内容上的失误,出现越权现象,造成重要单证丢失等,甚至部分单证管理人员存在着业务公章随意使用、不合理保管、混用乱用的现象。

14授权管理风险

授权管理风险主要指的是柜面工作人员在现金取款、转账、开户、开证等授权的过程中没有执行相应的授权标准,形成风险事项,以及部分柜员在账户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真实性的验证,就提前办理业务,甚至逆流程操作等现象。

15现金管理风险

现金管理风险应该是银行柜面操作中最常见的风险内容,具体来讲,现金操作风险主要指的是现金保管不当、现金点验不清、用户身份真实性有待审核、假币进库现象等,这些都是银行柜面业务在现金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内容。

2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

具体来讲,造成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具体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人为因素

在银行柜面操作管理的过程中,最有可能造成银行柜面操作出现失误现象的因素就是人为因素。柜员作为银行柜面操作中的直接操作人员,柜员自身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思想素质以及精神、身体状态等,都与柜面操作质量息息相关,而部分银行在柜员的培训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柜员岗位职责制定流于形式、柜员岗位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柜员实践经验缺乏历练、柜员工作疑惑缺乏指导等现象,对于柜员的职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22制度因素

柜面制度是指导银行柜面人员开展业务,防范风险的主要依据,管理制度自然也就成为银行柜面操作过程中出现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当前银行在柜面管理制度建设及优化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僵化、操作性不强、制度建设与系统交易不契合、制度规范令出多门、柜面各项制度繁杂,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在银行柜面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上也存在各项制度不落实,违规操作等情况,对银行柜面制度的效能作用发挥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于银行柜面管理的长远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23管理因素

柜面人才培养计划缺失,人员流动性过大;柜面管理失当,对工作内容进行错误的指导,管理失误导致柜员工作负荷加重,忽视柜员日常思想管理等,也是造成柜员在银行柜面操作中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银行操作系统建设不合理,优化不及时,比如操作界面不友好,系统漏洞导致授权控制失误,新业务系统未及时优化,人为增加人工操作环节等情况,都会增加柜面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3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

针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本文提出以下控制建议措施,以达到有效规避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目的。具体来讲,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加强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培育

银行需要不断加强对柜面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柜员、营业经理、大堂经理等多层次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培训,使银行柜面工作人员能够掌握熟练工作技艺,拥有专业的职业意识,进而出色地完成银行柜面相关的业务工作内容。具体来讲,银行首先需要加强对柜面业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采取导师带训、统一培训、上岗实践等多种方式完成对员工柜面业务能力的培养;其次银行需要针对柜面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意识进行培养,银行可以采取理论培训、实践培训、榜样培训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法,加深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风险意识,保证柜面工作人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工作标准的重要性;最后,银行应建立柜面后备人才的培育机制,针对目前柜面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银行应侧重培养综合性柜员、营业经理助理等后备人才。在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下,网点的柜面人员不至于出现断档,而可以迅速调整人员,组织生产、控制风险。

32加强银行柜面管理制度的优化贯彻

银行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柜面管理制度的优化建设以及贯彻落实,保证银行柜面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地发挥相关管理职能,为柜面操作树立优良的操作标准。具体来讲,银行首先加强对银行柜面业务内控制度的建设,针对柜面业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范围等进行清晰明确的规范,确保工作人员不会出现越权操作的行为;其次,银行应该着重制度梳理,统一规范。根据当前银行柜面业务面临的实际情况,改进银行柜面业务的操作流程标准,建立银行柜面业务操作流程标准应急方案,保证银行柜面工作人员能够在标准的促进下,更加有效地提升银行柜面操作标准,避免柜面操作风险;最后,银行应该确保柜面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采取有效的考核监督制度,保证银行柜面操作的抵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3加强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和系统建设

首先,银行应该采取严格的奖惩措施,对柜面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同时,应提倡多奖励,少处罚。银行还应不断加强对业务成果、操作标准的监督与考核,加强柜面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应用,采取事前标准、事中考核、事后检验的方式达到相应的考核监督目的,最终有效地完成对银行柜面工作人员的监督考核。其次,银行应重视柜面操作系统的优化,加大对业务处理系统优化资金投入,通过系统优化,提高系统可操作性和风险防控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对银行的专业形象有着极为严重的损害,对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银行一定要加强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保障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永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临柜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浅探[J].现代金融,2013(10):39-40